第一篇: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喻国华
1.当代国际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特点
综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小城镇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按其特点可分为两种类型:
1.1 发达国家的城乡协调发展型
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缩小工农与城乡在就业,收入和生活等方面的差距,稳定农村人口,提高农场主的收益,实施了一系列围绕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土地、人口、生产、投入、贸易及税收等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农场进行专业化生产,农村小城镇具备产前社会化服务和产后加工销售的地域分工协作格局,并依靠农村小城镇把广大农村和城市相联结,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其主要做法:一是统一规划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实现区域布局和产业分工。如英国在城市与乡镇之间建设绿色地带,区分生活区和工业区;法国在农村小集镇统一发展城市短缺工业、传统工业和手工业;意大利按照产业链要求,把农村小城镇发展成为紧密相连的企业群或“加工车间”。二是在农村小城镇发展中小企业,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994年,在欧洲共同体12国的生产性企业中,中小企业(职工数在500 人以下的企业)占总体的69%左右。三是把农村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地区工商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心。农村小城镇不仅在文化、教育、医疗、交通、通讯、金融等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具有现代工业城市的发展水平,还具备大城市短缺的专业化田园及优美的自然环境,已经发展成为与现代都市并重的经济活动场所。
1.2 发展中国家的乡村综合开发型
发展中国家把发展农村小城镇和改造传统农业相结合,开始于二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的社区发展(CD)运动,这项运动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成功的不多。60年代以后,绿色革命给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小城镇发展带来了一些活力,但真正以乡村综合开发为核心的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全面兴起,则是70年代以后的事。这里又大致区分为三种情况:
1.2.1 以缓解乡村贫困为核心的印度乡村综合开发活动。在印度,遍及全国的乡村开发活动主要开始于80年代初。当时,政府主管乡村开发的部门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状况及其开发潜力,选择在贫困线之下的农户,通过投资、补贴等措施,提高农户收益。到80年代中后期,在1000人以上村庄着手修通公路;推动农民成立销售合作社,发展了4000多个初级社、400多个合作销售中心; 并在村庄一级建立信贷合作社、修建储藏设施、建立市场等。到90年代,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活力,依托村镇建设,引进农业加工技术,吸收农民参加以农业为基础的公司及不征收落后地区农业加工联合体所得税等,开始实施印度农业革命的10点计划。
1.2.2 以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为核心的泰国乡村综合开发活动。1982年,泰国政府公布了第一个明确的农村发展政策,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农村发展的管理体系,并系统地开展了相应的工作。一是缓解贫困项目,涉及到38个省的12555个村庄,通过生产资料资助、公共设施改善、以及技术推广等,以提高800万农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二是乡村就业促进项目,通过财政支持改进干旱地区的水利设施,发展村镇非农产业,以提高就业和收入。1990年,极度贫困的村庄由1984年的5560个下降为180个。
1.2.3 以农业现代建设为核心的韩国新村运动。韩国新村运动是以政府行为和开发项目促进农民自发建设农业现代化的活动。从1970年开始,大致每三年作为一个阶段。首先以改善居住条件、修建公路,改良农牧业品种为基础,调动农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其后新村运动迅速向城镇扩展,发展成为全国性运动,开始大力兴建各种公共设施,在发展畜牧业、加工业以及特产农业的同时,积极推动农村金融、流通和保险业的发展。到80年代末,农村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已接近城市水平,初步实现了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
2.我国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同步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前的近30年里,我国农村小城镇和农村工业化发展受制于严格的户籍制度及住房、就业、教育等制度,进程极为缓慢。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工农业分离发展战略,城市与农村分别封闭发展,依托小城镇的农村资金、劳动、技术、信息市场发育不良,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工农、城乡二元结构差别扩大。1957年以前,农民迁入城市就业比较自由,农业劳动力的比重稳定在80%左右;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00万人猛增到13000万人,农业劳动力的比重直线下降到65.8%。由于农业劳动力大量离开农业,这期间粮食产量下降了24.4%,迫使政府从1961年进行经济调整。但遣返农村人口和户籍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农民被局限于农村,农村小城镇基本上不具备经济生产、交换功能,而仅仅是以生活、行政为依托的地理单元。到80年代初,全国建制镇只有2200多个。
2.2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乡镇企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已成为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后,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农村有一亿多劳动力从土地中分离出来进入乡镇企业,有8000万人进入市场或活动于城乡之间,从事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商业服务活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加速了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到1994年全国建制镇发展到11985个。小城镇的建设使农业的产前服务业和产后加工、销售、流通相对集中,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容器和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相联结的纽带,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生长点和发展极。福建石狮、苏南盛泽、湖北孝感、山东寿光及河北白沟等,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工业小区、商贸中心,逐步形成了规模效益。
2.3 本世纪末到21世纪初,我国必须以现代化、社会化和城市化的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按照国民经济现代化两步走的战略,到2010年左右,我国将初步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到2050年前后,全面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为此,小城镇建设将成为我国农村全面现代化的主要突破点:一是要依托小城镇的建设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二是要依托小城镇使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相对集中起来,以节约耕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种养业要分化成产前、产中和产后部门,而产前和产后部门的发展又要依托于小城镇的建设。
目前,我国多数地方并没有把农村小城镇建设提高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高度上来,缺乏有效的长远的宏观调控机制和管理体系,制约了小城镇作用的发挥和潜力的开发。针对这些问题,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角度出发,要把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与农业现代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定位、定性和定量。
2.3.1 定位就是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主要载体通过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镇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发展农业产前服务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如交通、通讯、教育、卫生、旅游、娱乐、饮食、金融、保险及信息咨询,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农民实现小康生活服务,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服务。
2.3.2 定性就是要坚持现代化、一体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建设各具特色的农村小城镇 农村小城镇的建设要有超前性,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现代化要求,科学合理地布置生产、生活与服务等各项设施;打破城乡隔绝发展的状态,改革户籍制度,不能把小城镇的建设从农村发展中分离出去,而要把小城镇作为农民生产、生活与交换的场所,为农业提供产前服务和产后加工、销售与流通服务,形成家庭经营条件下的专业化生产和农村小城镇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体化布局、社会化分工与协作的产业链。
2.3.3 定量就是要从农村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把握住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数量、规模和水平农村小城镇建设必须从地理区位、市场潜力、就业容量、产业布局、环境保护以及小康的要求等方面严格定量,避免不切实际的盲目攀比,大建大拆。有些地方,在市场化进程中不能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把市场经济简单化为建设一两个市场设施;有些地方按照大中城市标准兴建农村小城镇,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要求相脱节。这方面的教训值得注意。
3、我国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新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参与全社会利益分享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但多年来形成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却依然存在,并呈继续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国形成了明显的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平均每省建制镇东部455个,中西部只有362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小城镇建设将继续不平衡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将呈梯度推进态势,形成各具区域经济特色的发展模式。
3.1 东部发达型
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初期和中期发展目标,正向工业化后期迈进。如苏南地区所属的12个县市均为全国百强县;在全国百强镇中,分布在苏南地区的有45个,几乎占到了一半。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已开始步入发达阶段。如江苏省昆山市依托20个乡镇的开发小区,1994年已开办工业企业447家,职工总数27万人,完成工业产值32亿元,上交税利1.8亿元,分别占昆山市工业产值和上交税利总数的57%和60%。同时共享基础设施,还节约资金10%—15%,节约土地5%—10%。在广东省东莞市,通过引进资金、技术与人才,发展基础设施,依托城区为中心,镇为卫星城,管理区为小镇,发展了电子家电、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五金机械、建筑材料、医药等六大支柱产业,1994年仅出口创汇就有12.6亿美元,已基本上成为“城中有镇、镇中有城”的现代化发达地区。目前,这些地区正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向现代化迈进。
3.2 中部发展型
在我国中部地区,主要是大宗农产品粮、棉、油、肉的生产区域,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与农业种养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江西省石城县,通过对耕地使用权实行租赁、转让,涌现出2hm[2]以上的田园庄主300多个,同时也使一批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1994 年该镇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辽宁省北镇县,通过贸工农一体化建设,结合农村小城镇发展,建立了一批产值达2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了33个专业批发市场,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9元。依靠农业的产前服务业和产后加工业的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形成的“基地生产加城镇企业加工”模式,将是中西部地区发展农村小城镇的主流。
3.3 西部起步型
在我国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迟缓,农业仍以种养业为主,多数地区仍以解决温饱、摆脱贫困为发展目标,农村小城镇建设落后。如云南省昆明郊区县宜良县,1994年共有各类乡镇企业8235个,从业人员33000人,大多数属于分散的个体私营商饮和运输户,很少依托于该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城市工业的辐射,使乡镇企业在技术与规模上难以参与市场竞争,使原已转移出的农村劳动力又回到农业,农村小城镇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在宁夏平罗县,乡镇企业在90年代虽然发展迅速,但仍限于面粉加工、砖瓦原煤、采石和铁木制具等,结构层次低,1994年,总产值仅2.3亿元,农村小城镇仍然是多年形成的自然村集,缺乏基本的公共基础设施。这类地区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要依靠当地资源的综合开发,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在集市基础上,发展专业性的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组建农产品加工、运输等公司,并建立各类农民供销合作组织,发展二、三产业。
4、结论
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城市与乡村,仍是发展脱节的两个社会区域,农村办农业、城市办工业的传统格局仍未被打破,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仍延续大中城市的做法来运行,农业被定位在乡村,而乡镇农业、农村第二、三产业仍无法定位,这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乡镇企业发展登新台阶、农村非农业要大发展,农村把社会化服务业的建设距离仍很遥远。必须把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以推进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
4.1 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加速农村小城镇发展
当前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必然涉及到一系列的资源组合与配置问题。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必须要改革过去的国家一统到底的做法,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福利、卫生环境等社会性建设事务、分层次规划与布局等方面,要以国家宏观政策与措施加以指导;在产业发展、公司组建、劳动力组合、合作组织等城镇内部事务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功能,加速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4.2 把农村小城镇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
农村小城镇是现代化农业产前服务业和产后加工、流通和销售业的主要载体,必须把其发展纳入到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服务的总格局建设中去,结合市场潜力,农业生产潜力,就业容量,按照小康生活的水平,提高农村小城镇的潜在功能。走乡村农业加城镇企业的路子,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4.3 把城市发展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抓住城乡协调发展的结合点,把农村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联结的桥梁,依靠小城镇接受大中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的辐射,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和市场体系,缩小工农、城乡差距,在户籍、土地、资金、产业和社会政策等方面,平等对待并重点支持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二篇:小城镇现代化建设调查报告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调查报告
摘要:小城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建设好小城镇,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为此,我通过咨询,搜集资料等方法对安庆市进行了较具体的调查。
现将调研考察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安庆作为皖江的龙头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城市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乡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集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小城镇的承载力逐渐增强,它对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作用愈益显现。主要是因为:
一、小城镇的规划体系初步建立,布局趋于合理。通过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全市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重点中心镇、一般乡镇为梯次,以沿江、沿运河城镇带为主体的城镇布局体系,小城镇建设无序零乱的态势得以逐步扭转,随意性得到遏制,布局逐渐趋于合理。
二、乡镇区划调整的作用开始显现,小城镇的规模得到了一定的扩张。小城镇规模的较快发展,为推进农村城市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小城镇的承载能力日益增强。“九五”以来,随着小城镇建设力度的逐渐加大,各项基础设施逐步配套与完善。
四、小城镇的环境质量开始得到重视,品位逐渐提升。
(二)城市化直接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不可逾越的阶段。随着全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各项经济指标的竞争,更多的转化为城市建设的竞争。纵观安庆近几年来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用市民群众的话讲:“安庆市区范围变大了、城市变美了、街道变宽了、夜晚更亮了、人气更旺了。”但是,相对安庆市区而言,农村小城镇的建设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市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全市90多个小城镇中,真正数得上、有特色、有个性的集镇很少。调研认为,分析我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小城镇的规模仍然偏小,集聚与辐射作用不强。据调查,目前全市90个独立的小城镇中,真正上规模或具有一定特色的集镇廖廖无几。就10个重点中心镇而言,按有关人口规模指标等级划分,其中C类(镇区2-3万人)乡镇5个,D类(镇区1-2万人)乡镇10个,E类(镇区1万人以下)乡镇3个,具备一定规模的A类(镇区5万人以上)和B类(镇区3-5万人)乡镇一个也没有。人口偏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共设施投资效益,难以形成规模消费人口,难以积聚一定规模的生产要素与人流,难以发挥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的规模优势。以乡村工业企业的分布为例,据市统计局统计介绍,到2003年底,全市共有乡镇企业21702家,从业人员529211人。但其中乡镇建成区仅有工业企业7046家,占32.47%,从业人员234217人,占44.26%;乡镇建成区以外的村庄有工业企业14656家,占67.53%,从业人员294994人,占55.74%。乡镇企业中近30万的从业人员连同其供养的亲属,至少50万人离土不离村,严重阻滞了我市农村的
城市化进程。
二、是小城镇的发展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对全市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战略研究与指导。多年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即城市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城市化。各地普遍存在着一头硬一头软的现象。近几年,随着城市化建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小城镇建设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总体来看,我市对小城镇建设仍然重视不够,发展的目标也不够明确。在发展战略上,缺少相应的配套政策,各自为政,各显神通;在组织领导上,没有专门的班子和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来进行必要的指挥与协调,许多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在规划建设上,城镇规划大多以乡镇为单位独立完成,区域总体上缺乏整体性、科学性与前瞻性。如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垃圾规范化处理以及市域范围内的产业布局规划等均是薄弱环节,是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极大隐患。此外,由于各县(市)的城镇体系规划滞后于各乡镇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且指导性不强,各乡镇限于自己的镇域范围来进行规划,规划等级层次不够鲜明,视野不够开阔,不少乡镇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结果形成了镇镇雷同,镇像村、村像镇的局面。规划的滞后性与雷同性也给小城镇建设和资源的整合利用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制约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三、是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亟待加强。一方面,由于村镇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县(市)以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无法到位,执法主体难以明确,管理工作难上加难。特别是小城镇集体土地上的拆迁等问题常常因为矛盾突出,一拖再拖,旷日持久,严重挫伤乡镇干部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由于管理与监督不力,小城镇建设的随意性也是一些乡镇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小城镇的管理队伍不健全,人手严重不足,手段缺乏,致使多数集镇的环境卫生、违章建筑以及交通和流动摊贩、镇容镇貌管理不到位,不少小城镇的脏乱差问题突出,既影响集镇形象,更制约着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三)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党中央对安徽加快发展的鼓励和要求,也是安庆提出的2010年的战略目标。城市化以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是确保“两个率先”的重要支撑。因此,在实施“两个率先”的过程中,城市化建设显得尤其重要。而目前决定着扬州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农村小城镇建设相对滞后,长此以往,势将成为制约我市城市化整体进程、影响“两个率先”目标顺利实现的直接瓶颈,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加快推进我市的小城镇建设工作,我们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小城镇建设的工作机制。
二、突出重点,科学规划,优先发展一批重点小城镇。
三、扬长避短,做强产业,尽快找准各自的功能定位。
四、多元投入,自主性、开发性建设并重,努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五、完善政策,积极扶持,切实为小城镇建设提供更好的保障。要研究制定鼓励和推进重点小城镇向小城市发展的扶持政策。
六、重视环境,加强管理,不断提升小城镇的城市化建设水平。
总之,要按小城市的标准,积极探索城镇管理的有效模式,加强小城镇的净化、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我市农村的城市化水平。参考文献:
《安庆规划书》
安庆百度百科
第三篇:小城镇现代化建设调查报告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调查报告
摘要:小城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建设好小城镇,对于加快城市
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现代化
意义重大。为此,我通过咨询,搜集资料等方法对安庆市进行了较具体的调查。
现将调研考察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2010
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
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安庆作为皖江的龙头城
市,区位优势明显,城市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乡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乡
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集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小城镇的承载力逐渐
增强,它对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
质量,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作用愈益显现。主要是因为:
一、小城镇的规划体系初步建立,布局趋于合理。通过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全市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重点中心镇、一般乡镇为梯次,以沿江、沿运河城镇带为主体的城镇布局体系,小城镇建设无序零乱的态势得以逐步扭
转,随意性得到遏制,布局逐渐趋于合理。
二、乡镇区划调整的作用开始显现,小城镇的规模得到了一定的扩张。小城
镇规模的较快发展,为推进农村城市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小城镇的承载能力日益增强。“九五”以
来,随着小城镇建设力度的逐渐加大,各项基础设施逐步配套与完善。
四、小城镇的环境质量开始得到重视,品位逐渐提升。
(二)城市化直接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
不可逾越的阶段。随着全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各项经济指标的竞争,更多的转化为城市建设的竞争。纵观安庆近几年来城市化
建设的进程,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用市民群众的话讲:“安庆市区范围变大了、城市变美了、街道变宽了、夜晚更亮了、人气更旺了。”但是,相对安庆市区而
言,农村小城镇的建设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市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全
市90多个小城镇中,真正数得上、有特色、有个性的集镇很少。调研认为,分
析我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小城镇的规模仍然偏小,集聚与辐射作用不强。据调查,目前全市
90个独立的小城镇中,真正上规模或具有一定特色的集镇廖廖无几。就10个重
点中心镇而言,按有关人口规模指标等级划分,其中C类(镇区2-3万人)乡镇
5个,D类(镇区1-2万人)乡镇10个,E类(镇区1万人以下)乡镇3个,具
备一定规模的A类(镇区5万人以上)和B类(镇区3-5万人)乡镇一个也没有。
人口偏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共设施投资效益,难以形成规模消费人口,难以
积聚一定规模的生产要素与人流,难以发挥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的规模优势。以
乡村工业企业的分布为例,据市统计局统计介绍,到2003年底,全市共有乡镇
企业21702家,从业人员529211人。但其中乡镇建成区仅有工业企业7046家,占32.47%,从业人员234217人,占44.26%;乡镇建成区以外的村庄有工业企业
14656家,占67.53%,从业人员294994人,占55.74%。乡镇企业中近30万的从业人员连同其供养的亲属,至少50万人离土不离村,严重阻滞了我市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二、是小城镇的发展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对全市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战略研究与指导。多年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即城市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城市化。各地普遍存在着一头硬一头软的现象。近几年,随着城市化建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小城镇建设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总体来看,我市对小城镇建设仍然重视不够,发展的目标也不够明确。在发展战略上,缺少相应的配套政策,各自为政,各显神通;在组织领导上,没有专门的班子和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来进行必要的指挥与协调,许多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在规划建设上,城镇规划大多以乡镇为单位独立完成,区域总体上缺乏整体性、科学性与前瞻性。如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垃圾规范化处理以及市域范围内的产业布局规划等均是薄弱环节,是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极大隐患。此外,由于各县(市)的城镇体系规划滞后于各乡镇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且指导性不强,各乡镇限于自己的镇域范围来进行规划,规划等级层次不够鲜明,视野不够开阔,不少乡镇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结果形成了镇镇雷同,镇像村、村像镇的局面。规划的滞后性与雷同性也给小城镇建设和资源的整合利用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制约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三、是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亟待加强。一方面,由于村镇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县(市)以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无法到位,执法主体难以明确,管理工作难上加难。特别是小城镇集体土地上的拆迁等问题常常因为矛盾突出,一拖再拖,旷日持久,严重挫伤乡镇干部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由于管理与监督不力,小城镇建设的随意性也是一些乡镇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小城镇的管理队伍不健全,人手严重不足,手段缺乏,致使多数集镇的环境卫生、违章建筑以及交通和流动摊贩、镇容镇貌管理不到位,不少小城镇的脏乱差问题突出,既影响集镇形象,更制约着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三)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党中央对安徽加快发展的鼓励和要求,也是安庆提出的2010年的战略目标。城市化以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是确保“两个率先”的重要支撑。因此,在实施“两个率先”的过程中,城市化建设显得尤其重要。而目前决定着扬州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农村小城镇建设相对滞后,长此以往,势将成为制约我市城市化整体进程、影响“两个率先”目标顺利实现的直接瓶颈,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加快推进我市的小城镇建设工作,我们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小城镇建设的工作机制。
二、突出重点,科学规划,优先发展一批重点小城镇。
三、扬长避短,做强产业,尽快找准各自的功能定位。
四、多元投入,自主性、开发性建设并重,努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五、完善政策,积极扶持,切实为小城镇建设提供更好的保障。要研究制定鼓励和推进重点小城镇向小城市发展的扶持政策。
六、重视环境,加强管理,不断提升小城镇的城市化建设水平。
总之,要按小城市的标准,积极探索城镇管理的有效模式,加强小城镇的净化、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我市农村的城市化水平。
参考文献:
《安庆规划书》
安庆百度百科
第四篇:小城镇发展与农村现代化
小城镇发展与农村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迅猛 发展。目前,我国已有小城镇5.6万多个,聚集在小城镇的人口2亿多人,其中有80%是八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这些小城镇已成为 农村 的 经济 文化中心,它们谱写着农村 工业 化的篇章,铺就着乡村城市化的道路,构筑起农业 现代 化的基石。小城镇的发展成为具有 中国 特色的城市化过程中的极其亮丽的一道风景,逐步实现着千千万万农民向往城市生活的梦想,向世人充分展示着其推动农村经济 社会 发展的巨大力量。
农村现代化主要由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 影响 的部分组成。农业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其主要标志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力推进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改变农业弱质地位,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工业化是工业在农村不断发展,生产和就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和非农劳动力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农村工业化能大量吸收和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非农化,有效冲击二元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促进农业生产活动不断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任务。
农村城镇化则是指农村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劳动力不断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人口以及经济活动不断由农村向城镇集聚。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城镇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由于城镇特有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反哺效应、联接效应及融合效应,它不仅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农村现代化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农村城镇由于其对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普及现代生活方式以及提高农民素质的巨大作用,它几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测量器,社会结构现代化的指示器。加速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根本任务。
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结果,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不同阶段。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经济社会脱离乡村走向现代化的初级阶段,没有农村工业化的支撑,就没有农村城镇化。而农村城镇化则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经济结构转换的后续和更高级阶段,它综合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水平,是农村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我国农村城镇化走的是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实行就地转移或向小城镇集聚,这种劳动力转移方式被概括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我国之所以选择发展小城镇来推动农村城镇化,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这个基本国情就是我国人口多,人口的大
部分是农民,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农村,这是长期来我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从以上基本国情出发,我国80年代初选择了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即对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除了让现有的大中城市根据可能的条件容纳一部分人口外,作为主要的流向,引导向小城镇集聚。这是有效突破我国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障碍的现实选择。进入90年代,尽管小城镇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但由于以上基本国情尚未根本改变,今后应继续加强小城镇的发展。
1.发展小城镇是继续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需要
近十多年来,尽管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我国12亿人口,9亿是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亩左右的现实并没有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近年来乡镇 企业 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如苏州市1997年乡镇企业职工数比最高的1994年减少了39万人,农村约有30%的农民没有工作,不仅影响这部分农民的收入,而且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苏州市尚且如此,其他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情况可想而知。我国大城市吸收外来人口的能力有限,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会冲击大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而小城镇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村劳动力,且成本和风险较小,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2.发展小城镇是继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
近二十年来,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小城镇的发展虽然有效冲击了城乡二元结构,但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甚至比改革开放初还有所扩大。目前,农村工业化已有一定基础,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成为现实。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出来,农村人均耕地就会发生变化,使得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同时,农民转变为小城镇的居民,他们的商品经济意识、劳动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会得到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弱化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减少农民增加市民。
3.发展小城镇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在全国形成统一、城乡通开的市场体系。十多年来,尽管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但市场发育程度仍处于低水平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形成全国统一、3.1 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成本意识。一是要树立“企业管理以项目管理为中心,项目管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二是要树立集约经营,精耕细作和挖潜增效的观念;三是要树立责任、成本、效益意识,营造企业整体重视,项目部全员参与,施工生产全过程控制成本费用的良好氛围。
3.2 建立健全项目责任成本集约化管理体系。体系应包括责任、策划、控制、核算和分析评价五方面内容。一要明确成本费用发生的项目部门、分队(班组)和岗位应负的成本效益责任,使成本与经济活动紧密挂钩;二要分时段对成本发生进行预
测、决策、计划、预算等方面的策划,制定成本费用管理标准;三要综合运用强制或弹性纠偏手段,围绕增效及时发现和解决偏离管理标准的问题;四要认真加工和处理成本会计信息,以期改善管理、降本增效;五要按期进行成本偏差和效益责任的分析评价,严格业绩考核和奖惩兑现。
3.3 堵住“四个漏洞”,实行“六项制度”。即:堵住工程分包、材料采供、设备购管和非生产性开支等效益流失渠道。实行工程二次预算分割制、材料采供质价对比招标制、购置设备开支计划审批制、管理费用开支定额制、主办会计委派制和项目经理对资金回收清欠终身负责制,杜绝项目资金沉淀和挪用。4 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保证
施工企业要想保证项目生产经营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必须发挥好企业管理层调控和服务的两大职能,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调控机制。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4.1 实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制度。要在管理办法可行、组织制度健全、任务责任明确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在建、竣工、分包项目的审计,对规模大、工期长的项目实行和终结审计,以及项目经理调离和项目部解体审计,重点是做好经营责任与效果、经营活动合法性和财经纪律等重大问题的审计工作。
4.2 全面推行项目考核制度。要根据项目经营承包合同书,做好项目和终结考核工作。对实现经营目标和超额盈利的,要严考核、硬兑现,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对出现项目亏损、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和经营越权行为等责任问题的,要给予相应的经济、行政或法律的处罚。真正形成企业与项目之间的经济责任监督与执行关系,以保证项目高质量、高效益地运行。
4.3 搞好项目管理过程中党的组织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项目部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坚持和维护党的集体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重要工作情况通报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的制度,项目经理不搞个人说了算。坚持依靠职工群众管理好工程项目的方针,推行“厂务公开”,增强项目部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切实发挥职工民主监督的作用。
第五篇: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对于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体现乡镇的现代化建设。就此,本人对小城镇现代化建设是否符合乡镇村民的心意进入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的目的
掌握乡镇村民对于建设现代化小城镇的意向和想法,了解乡镇现代化建设的缺点与不足之处,以及政府对于乡镇建设后的村民生活和工作保障问题和土地问题。
二、调查的对象和一般问题
调查对象:对于乡镇以建设现代化的乡镇村民(以体验者)和未建设现代化的乡镇村民(未体验者)
一般情况: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和残疾人
三、调查方法
采取走访和亲临实践,通过和乡镇村民的交谈并做记录,以及自己的亲临实践。
四、调查时间:2011年2月30号——2011年4月10号
五、调查地点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位于六安与合肥之间的312国道旁。“马河湾、丰祥”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和乡镇现代化建设项目区位于官亭镇东南,东与小庙镇接壤,南与焦婆、兴塘、童大井村相连,西接官亭镇区,北靠312国道。项目涉及两个村,46个村民组,88个自然郢,1388户,4276人。项目区面积18514.3亩,其中耕地面积11826.9亩,水域面积2576.2亩,村庄占面积1971亩,其他未利用土地2140.2亩。
马河湾、丰祥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项目是2008年合肥市四个整村推进项目之一,包含三个子项目,即土地整理项目、乡镇现代化建设项目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土地整理包括两项内容,即耕地整理和宅基地整理,土地整理建设规模18514.3亩,整理后将新增耕地2906亩,其中耕地整理新增耕地1454亩,宅基地整理将新增耕地1452亩,新增耕地率为15.7%。根据农民自愿,新村建设规划一个安臵点“丰祥农庄”,位于官亭镇东,西与镇区紧紧相连,北靠312国道,占地504亩,完全符合项目“近郊临路”的指导思想,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新村规划建设多层楼房24幢,安臵660户,先期建成19幢,安臵504户,二层楼房195幢,安臵677户,四合院13幢,安臵52户,均已建成。还有附近未走进乡镇现代化建设的村民。
六、调查内容
1、关于小城镇现代化建设是否是乡镇村民自愿的,对于建设好的建筑房屋以及设施是否满意,政府对于土地整改后的问题以及工作的保证,假如现在让你们住进新建的房屋你们是否愿意等。本人亲自面向乡镇村民提问的几个问题(见附一)。
七、调查结果
本人对乡镇村民的调查结果如下表(见附二)
政府为集中乡镇村民建设乡镇现代化环境下足了功夫,打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努力的打造一个新型的现代化乡镇。但是没有理解上面下发文件的根本含义,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乡镇现代化建设并不是太符合当地居民的心意,对于建筑的房屋60%的居民感到不满意,那是政府没有咨询当地居民的意见和没有亲身体验居民对于房屋的要求,在他们认为房屋够住就可以了。没有问过当地居民是否愿意搬迁,不然就不会有73%的居民是有一点强制性的搬走。并且土地被征收了,靠土地吃了一辈子饭的居民离不开土地,而且现在国家对农民种田补助又增加了,负担减轻了,更愿意种田了,只是现在被征收,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愿。
广大当地居民认为乡镇现代化建设是一件好事,那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标致,更体现了国家富强了并没有忘记他们,但是对于他们来讲这并部是一件好事,住的地方变小了,生活的费用增加了,挣钱的方式单一了。没有外快赚了〃〃〃〃〃〃那是当地政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盲目的建设现代化乡镇。没有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乡镇现代化建设还是有点问题的,这并不是上面下发的文件问题,而是当地政府部门的问题。
八、调查体会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要想建设好一个好的现代化乡镇前期准备工作必须要做好,并且要多走访和调查当地居民,让他们多提一些建议再根据实际变该一些文件上的内容,让建设的设施对居民的利益最大化。为此,本人有几点建议:
“建设现代化乡镇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目标和任务是全面、系统、完整的,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新村庄建设。”2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陈锡文介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有关情况,陈锡文对中外记者发表了上述看法。
陈锡文这番话很有针对性。我仔细研读了这次记者会的文字实录,觉得这是对即将铺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及时提醒。
春节前,中国经济时报要闻部给回乡探亲的记者布臵了一个报道题目:新农村建设调查。有六名记者分别在河南、安徽、陕西、内蒙古四省区的十来个县做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县乡村三级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很有热情,有的地方已经在为新农村建设打基础,但从中也能看出一些倾向性的问题:对新农村建设有意无意的错误理解。
在一些地方,基层干部(乡村两级)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重新规划农村住宅,拆旧房建新屋”,或者把拆房建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这大概是因为中央文件里有“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表述。但从中央十一五《建议》的全文看,从“一号文件”的精神看,重新规划农村住宅,拆旧房建新屋肯定不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甚至根本不是中央的本意。以新农村建设为名强拆农民的房屋肯定是错误的理解。
我担心,片面理解现代化乡镇建设会成为部分县乡村干部的有意之举。因为“重新规划农村住宅,拆旧房建新屋”,对乡村干部来说有许多寻租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可以从农民手中拿到土地。
另据新华社记者采访发现,有一些市县的领导在落实现代化乡镇建设工作时,有意选取那些距离城市不远的郊区乡镇,或者交通便利、发展现状较好的村屯,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支持,要将其打造成现代化乡镇建设的“样板”。某地一位领导谈到,当地准备投入逾亿元资金,把靠近中心城市的一个县作为建设现代化乡镇的试点。这是现代化乡镇建设可能出现的另一个偏向——形式主义,政绩工程。
对这两类问题,陈锡文在记者会上都有涉及。对于有些地方把村民从原住宅集中起来搬到村里新建的楼房居住的做法,陈锡文说,这种现象至少涉及三个问题:
第一,这样做有没有经济条件,农民会不会因此受到财产方面的损失,或者加重负担,或者让村集体负债更多?如果确有经济条件另当别论,没有经济条件,可能就是一种强迫命令。
第二,即使有经济条件,也要考虑到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农民的宅基地是依照法律规定审批给他长期使用的,要这样做,必须符合法律的程序和法律的规定。
第三,农民的居住条件要体现农业的特色、农村的特色,要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我看到一些地方,建了十几层或者二十几层的高楼,让农民坐电梯上下楼,拿着镰刀、锄头,就很不方便。”
陈锡文指出,在现代化乡镇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中央要求必须做到“五要五不要”:要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协商,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这“五要五不要”十分精当,从中可以看出,中央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是十分了解的。不过,“五要五不要”点出的问题实际上是长期、广泛存在的,真正解决恐怕要花费很大力气。
陈锡文还阐述了推进现代化乡镇的建设的五个原则:
一、是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在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才能改变农村的面貌,也才可能持之以恒地搞下去。
二、是必须坚持农村以家庭经营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基本经营制度。
三、是要从农民最希望、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那些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入手。
四、是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好科学的规划。
五、是要坚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我以为,这五条当然都很重要,其中第一条和第三条在近期尤其有现实针对性。没有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现代化乡镇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肥西县官亭镇丰祥农庄,是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安臵被拆迁农民的乡镇建设项目,总户数约1300户。于09年5月交付钥匙,现在很多房屋的质量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一、房屋为二屋联排物业形态,现二层地板面朝南卧室有一道南北走向的裂缝,贯穿整个房间,从上浇水,水会顺着裂缝流到楼下。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是房屋质量问题吗?按照哪一个条文号来对照?
二、房屋一楼进门天花板上有一道梁体,东西走向,东高西低。落差约为4公分;与之相交差的南北走向的梁体哦北低南高,落差为2.8公分。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参考哪个条文? 三、二楼房屋阳台漏水,都修了十一次了,还没修好,该如何处理?
四、新农村的房子也是花钱买的,怎麽没有质量保证书呢? 因此要有保证才能满足村民需求和不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乡镇现代化建设要和村民协商共同达成协议,不能强要求村民搬迁。
2、房屋建设要保证质量的把关并要符合大众数村民的意见。
3、公共设施配套:应该在乡镇建设地区建设老年活动室、卫生室、警务中心、农资超市、文化娱乐中心、并添臵了体育设施,村老年活动室常年开放,供村民休闲娱乐锻炼身体,还应该每星期举办一些活动项目,以增加村民的幸福指数。
4、基本设施配套:应该在乡镇建设地区建设公共厕所,垃圾桶应该多增加。
5、对于没有副业的村民应该还与他们田地。
6、对于不需要土地的村民要安排就业问题,并且要落实到位。
7、要多招商引资,带动经济的发展。
发展经济是前提,各级政府和村级组织工作的中心还是经济发展。从乡以上政府的角度说,推动乡镇现代化建设重要的是给农民以实惠,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帮助农民解决最基本问题是最实在、因而也是最受农民拥护的,千万别把乡镇现代化建设搞成当地的政绩工程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