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义县农村小城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2:0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安义县农村小城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安义县农村小城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安义县农村小城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安义县农村小城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近几年,安义县一直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工作三大战略之一,与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扭在一起抓,使全县小城镇迅速崛起,一批各具特色的明星城镇已成为新的区域中心,全县城镇化水平极大提高。到2009年底,全县已有建制镇10个,比2005年的6个增加4个;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3%,比2005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小城镇已经成为全县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中心、产品加工和集散的中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为了解安义县农村小城镇的发展情况,我们于2010年7月—8月对全县的10个建制镇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主要是访谈法和资料分析法

三、调查对象

安义县十个建制乡镇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小城镇发展的成因分析

安义县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促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逐渐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加。2005年乡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仅占18.8%,到了2009年底,这一比重达30%以上,这还不包括兼业的农户。由于农村非农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集聚,客观上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2、乡镇企业的推动。乡镇企业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革命。乡镇企业的发展打破了农村经济单一的格局,缩小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推进了农村工业化进程。2000年前后,县委、县政府着力于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乡镇企业得以迅猛发展,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迅速提高,并形成一定的集聚规模。近年来,乡镇企业正迅速突破“三就四为”、分数布局的模式,向农村小城镇、工业小区集中。一批经济发达的乡镇以企业为支撑,把发展工业小区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

3、特色产业、专业市场的拉动。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富有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繁荣起来,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十七”期间,许多地方把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第三产业方兴未艾。这些市场不仅活跃了一方经济,同时也拉动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城区和现代化集镇的相继形成。

(二)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对推进农村现代化水平方面的作用分析

1、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释放出长期关闭的传统农村的大量人口,如果没有缓冲和蓄积这股息流的中间体,势必引发显而易见的社会恶果,何况中国在几十年里也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建成十多个人口在千万上下的现代化

大城市来容纳这股人口巨流,因此新型的小城镇正可以发挥拦阻和蓄积人口流量的有效作用。

2、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农村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对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也深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但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县乡镇企业分散化、小型化在许多地方带来了环境污染、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阻碍着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甚至危及着乡镇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迫切要求集中联片发展,从而客观上要求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更好地积累资金,而且可以成为乡镇企业摆脱分散化、粗放型生产困境的重要途径,对于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对经济体制转变也有重要作用。小城镇是传统计划体制的末梢和薄弱环节,小城镇建设一开始就面向市场,既很少享受计划体制下的优惠,也较少旧体制的负担,因此,可从这个环节着手,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按新体制运行的小城镇。如果新型小城镇都能建成政府精干高效、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行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这将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4、小城镇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小城镇处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乡融合的交汇点,是一种承上启下,兼有城乡特点的基层城镇。小城镇与农村相近,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建设费用低,恰好适合我县人口相对较多,建设资金相对紧张的实际情况。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由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再变为大城市的成长发育过程。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5、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的发展除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乡镇企业一小城镇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众多农村人口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是一个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人口压力转变为发展工业的动力的过程。当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和其它所有制经济将众多长期从事分散劳动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农民逐步变为掌握一定工业生产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自觉遵守纪律、有组织的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将会实现新的跨跃,而实现这一跨跃的载体是小城镇及其企业。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的许多观念和习俗以及价值取向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三)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义小城镇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等原因,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城镇规模偏小。目前,全县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8599人,非农业人口4731人。大多数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规模小,小城镇整体素质比较低,大部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这种“微型”集镇在不少仍在重复,导致全县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过高,不利于集中财力配套建设。

2、城镇布局过密、过散。由于安义县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建制镇数量过多,造成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

3、城镇建设水平低,品位不高。主要表现在:(1)不少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相

应的水、电、路和环卫等配套设施。不少小城镇的基础与公共设施建设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狭窄,镇貌依旧。(2)缺少城镇建设详细规划,不重视特色设计。许多城镇的街景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的设计都十分单调,品位不高。

(3)开发建设方式落后。许多城镇仍以分散零星建设为主,综合开发率低,整体环境差。

4、城镇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四、加快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改变目前多部门管理状况。同时,结合加快推进湖北城市化进程,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2、科学规划。做好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先发展市县城首位镇,重点发展中心镇,加强对区域范围内城镇的宏观调控与协调。农村城镇化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在县镇域一盘棋的基础上,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规划城镇的整体布局,对城镇密集的区域,可进行乡镇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以经济区域代替行政区域,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使城镇在空间地域上形成有机整体。同时根据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城镇职能分工,明确城镇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

3、体制改革。其一,改革城镇行政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管理权限。按照政企分工、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健全和完善与小城镇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赋予城镇尤其是县域中心镇在计划、规划、工商和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其二,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其三,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改造,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探索以社区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组织,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工权分离大终改变外出人口对社区的人身依附关系。

4、制度创新。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其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建立起新的户籍登记办法,用身份证制度代替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长期限制劳动力流动、影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约束。其二,就业制度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应积极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现代劳动力市场,并且以此促进城镇各种就业机会的充分利用和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劳动者收入的增长,进而增强劳动者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素质的积极性。其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

地规划。小城镇发展要尽量少占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立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办法。对已办理城镇居民户口的农民应退出原有承包地和自留地,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安排转包,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异地新建村民住宅或已在城镇购买商品房的,应退出原宅基地,由镇、村统一规划使用。其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社会保障机制,使进镇农民安居乐业。小城镇应进一步完善三大保障体系;一是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起以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个人储蓄积累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社会医疗保险体系。逐步形成以个人出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量投入的新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三是社会救济福利体系。逐步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对民政救济对象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5、标准合理。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调整和提高建制镇设置标准。目前由民政部制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明显偏低,使建制镇数量增加过快,导致城镇化数量有余而质量不足。建议国家提高建制镇标准。

第二篇:小城镇发展调查报告

**镇位于**省**市东郊,是区位、交通、地理位置都优越且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新兴集镇,像一颗璀璨亮丽的明珠镶嵌在皖西大地。她紧依**市区,是**东大门。东距省会合肥50公里。312国道和宁西铁路、合武铁路横穿全镇,淠史杭总干渠流径镇西北15公里,全镇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受力点。,是皖西地区迎接省会和东部大中城市辐射的镇内有多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镇西有著名的法学鼻祖皋陶墓和西周东城都遗址,镇南有龙盘卧伏的龙穴山,镇北有如诗如画的白鹭洲公园等,均的旅游开发价值。

全镇总面积150.4平方公里,现辖26个村,1个街道,总人口6.8万人,耕地面积7.5万亩,2010年纯收入2936元。

国内生产总值5.76亿元,财政收入2018万元,农民人均

近年来,**镇淮分水岭综合治理为农业生产结构,抓住机遇,口着力

优势,凝心聚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在农业,以江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示

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培育龙头企业发站能人大户,现拥有范园44个。兴皖科技园、金土地科普示范园、天业种鹅、双墩生态农业示范园、骏达鸵鸟、天润乳业、和平牛蛙、金峰梅花鹿、大汉盆景呈星星燎原之势,沿淠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正在抓紧实施。

该镇在抓住科技兴农一系列优惠政策,招商引资,2.5亿元。,已

牛鼻子的,发展乡镇工业和个私经济。制定

工业园,筑巢引凤,2004年全镇私营企业营销收入达

了精工齿轮、凯旋汽运、鑫隆改装、人伟板鸭、中联房地产、建筑建材等支柱企业和近千个个私私营大户。

以长途货运为主的汽车运输业是该镇个私经济的一大。凯旋、安凯、金安、富强四大汽车运输公司,挂户车辆达2000多台,总资产超两亿元,在苏、浙、鄂、粤、闽等省占有的市场份额,货运半径达1500公里,年运输营业额达1.8亿元

。在汽车运输业的带动下,**镇的汽车改装、汽车贸易、汽车配件、货运信息服务、按揭保险服务等相继兴起,并带动了房地产、餐饮、住宿、洗车、加油、汽车修配等

行业的发展。

十五届三中全会以后,镇党委、**市东城框架和建设标准,实施“小城镇、大战略”

高标准严要求,方针,“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法、建设一盘棋”。为改造旧镇区、建设新镇区。采用“拓路带房、房地生财、聚

办法,使集镇面貌焕然一新,现在集镇建成区面积由1992年财建镇”和出让开发权的的0.31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3.6平方公里,人口由0.7万人发展到2.3万人。

集镇基础设施,功能齐全,主要街道水泥化,供水、供电、供气、供奶、寻常人家。集镇还建有大型停车场

。2004信息、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程控电话、有线电视3处,宾馆、饭店、休闲中心等生活娱乐设施多处,新兴的卫星集镇框架已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4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800元。

2002年**镇被明小城镇”,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4年7月被命名为**省首批“文**省

新农村建设示范镇

二、**镇小城镇建设的问题

**小城镇建设能如此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得益于农村经济持,**镇小城镇建设,也的问题,续发展和二、三产业迅速扩张,在看到成绩的在:

1、规划依据,详细规划和各专业规划编制不符合城市规划的建设体现地方

位,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操作性强的组织技术评审,规划的。

。集镇总体规划方案

随意规划起点较低,而且,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还

2、城镇人口3万人,小城镇建设规模较小,布局分散,产业发展缓慢,经济集聚功能较差,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城市化气息淡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其效益也难。这是当前城镇化的最大难题。供水、供电、卫生、绿化等基础设施跟不上,城

了德隆乡城镇化的进程。镇居民生活质量不高,3、城镇建设管理不上、规划管理未制和经费位。低,不少问题。城镇规划与交通、土地、水利、生态环保等规划衔接也不好。土地、街容街貌、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的综合管理体系。环境卫生管理

流动人口的机构,城管人员编

4、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已城镇化进程的的。

制约因素。

困扰我乡城建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问题,设施不配套,功能不齐全,阻碍了城镇建设整体

问题有:

道路与公共交通设施落后交

初始阶段,环,投入投入过少、机制不活,城市基础设施严重通量的增长。境污染还。,污水率、垃圾无害化重;城市基础建设投融机制未完全,资金来源

5、信息闭塞,人口外流严重。经济发展较慢,建设资金。轻壮年人口大涌向县城或县外务工、经商、办企业,很少有人愿意在乡镇投资,人气镇建设形不成规模。,财气不旺,集

6、城镇建设管理,监管农民位。另一,重建轻管的,长期

规划

。一人员少,队伍力量

住宅小区让城郊农民建房,配备正规

依连片建设新村,使城郊农民随意自建住房、杂乱无章。至今

建设管理制度。科班出身乡村规划建设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也法办理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手续。随意变更规划、不按规划建设的dat淘言小范文网网

三、小城镇建设建议与措施

1、城镇规划体系,规划编制。抓好县域城镇体系和县城总体规划的修

总体规划、城

资编工作,搞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土地市环境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等的质关,搞好组织和审定工作。和审批工作。

衔接工作。县城乡规划建设局要严把规划设计到2010年

县城区及各乡镇的总体规划修编自身特点和发展条件,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高起点编制产业发展、景基础设施建设等专业规划扩好工业、商贸、住宅、文化等小区详规,近期建设规划和观设计,城镇建设。

2、划方案,乡村布局。用5年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乡镇行政区划

制定和实施县乡行政区

把生活和生

。有计划地产条件较差的村、边远村及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的村的农户到城镇落户。

3、市、县安排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在建设项目用地的前提下,尽量

全县耕地总量平衡,和区、进城农

小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并且妥善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保留进城务工或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培育城镇土地流

转中介组织,构,点农民依法土地的效益。

流转。耕地占补平衡,优化土地结土地集约化和使用农民住宅用地指标,对分散的农民居民批准,允许在小城镇搬迁改造、退宅还田。对原宅基地已复垦的农户,经县级异地另行安排宅基地建设。

4、鼓励农民进城入城定居。以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身份的户籍登本人意愿转记制度,凡在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为城镇户口;进城镇经商为工的农民,持经劳动

审签的两年

聘用合同或居住满两

享有年的暂住证等可到迁入地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进城镇农民其子女入学、就业等集镇居民同等待遇,接收学校

收取借读费。

5、发展工业经济。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

乡镇民营经济,优化

工优惠型产业和循环经济,乡镇工业布局,业企业原则上都应

产业优势支撑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培育发展工业小区,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工业小区发展,并享受

连片发展,小城镇内

制定下发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政策,开设“绿色通道”服务工业小区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吸引,以小产业集聚带动人口、市场等要素集聚。

6、抓好经济。当地资源和优势,抓好农业产业结构

产业,发展地方

农民增收,烟叶、肉牛、肉猪、能繁母猪、桑蚕、蔬菜及花卉苗木等经济,打响产业品牌,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小城镇实力。“公司 基地 农户 科研农产品加工业,”五位一体要求,发展以循环经济模式为主体的生态效益型

产业优势、科技

规模和绿色食品。资源优势,扶持能农业园区建设,把农业园区建设转化等多种功能的现代化农业载体。

7、繁荣产业。营造的发展环境,发展小城镇服务产业。主要发现代流通发展要求,规划建设

边贸活动,鼓励县乡商展以商贸、物流、交通等小城镇商业网点,搞好

产业,发展商贸流通业,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建设,贸流通企业到小城镇发展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餐饮旅馆、农副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发展社会服务业、信息服务、搞好能织,农产品流通,拓展农产品市场,农产品流通的市场中介组织,小城镇对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

中介组挖掘小城镇的生态、自然景观、人文等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

8、基础设施建设。县财政每年安排的专项资金用于补助小城镇的规划和建

组织实施,交通设,扶持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对需过境公路改造的乡镇,由地方技术支持和资金补助,优先解决镇域内过境公路路面硬化和占路为市的问题;饮用水及其水源地的保护,改造和定上缴外,其余

乡镇供水设施,对在收取的水资源费,除按规

水利设施建设。

留乡用于水资源规划、保护及

9、争创文明城镇。以创建文明县城、文明村活动为载体。

创新城镇规划、城乡清洁工程

生建设、街容街貌、道路交通、社会治安、流动人口等管理态型文明城镇创建活动着力塑造整洁优美、秩序的城镇形象,风气端正、工作高效的由点形象,文明礼貌、精神振奋的居民形象和道路畅通、安全舒适的交通形象,到面、连线成片、的城镇发展格局。

城镇面貌美化、居民素质优化、管理服务规范化、基础设施配套化的10、强化小城镇综合管理。小城镇管理主要抓好建筑管理、市政管理、绿化管理、环卫管理、环境管理、市场监督管理、交通管理等队伍,内容。运用

宣传

措施健全管理

社管理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对居民

会公德、职业道德、城镇管理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德意识和管理意识,城市管理的居民社会风尚。

支持、管理,居民的环境意识、公人人争当文明居民,个个

11、健全小城镇建设和激励机制。城镇建设与交通、土地、水利、环保,是要加大考核责任创新工作机联动机制,土地、市容、交通、治安、社区管理搞好综合环境管理机制。小城镇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制定市、镇二级小城镇工作

评比,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激励各级党委、制,对小城镇建设工作制,小城镇建设进程。

第三篇:小城镇发展与农村现代化

小城镇发展与农村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迅猛 发展。目前,我国已有小城镇5.6万多个,聚集在小城镇的人口2亿多人,其中有80%是八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这些小城镇已成为 农村 的 经济 文化中心,它们谱写着农村 工业 化的篇章,铺就着乡村城市化的道路,构筑起农业 现代 化的基石。小城镇的发展成为具有 中国 特色的城市化过程中的极其亮丽的一道风景,逐步实现着千千万万农民向往城市生活的梦想,向世人充分展示着其推动农村经济 社会 发展的巨大力量。

农村现代化主要由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 影响 的部分组成。农业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其主要标志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力推进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改变农业弱质地位,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工业化是工业在农村不断发展,生产和就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和非农劳动力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农村工业化能大量吸收和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非农化,有效冲击二元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促进农业生产活动不断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任务。

农村城镇化则是指农村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劳动力不断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人口以及经济活动不断由农村向城镇集聚。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城镇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由于城镇特有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反哺效应、联接效应及融合效应,它不仅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农村现代化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农村城镇由于其对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普及现代生活方式以及提高农民素质的巨大作用,它几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测量器,社会结构现代化的指示器。加速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根本任务。

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结果,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不同阶段。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经济社会脱离乡村走向现代化的初级阶段,没有农村工业化的支撑,就没有农村城镇化。而农村城镇化则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经济结构转换的后续和更高级阶段,它综合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水平,是农村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我国农村城镇化走的是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实行就地转移或向小城镇集聚,这种劳动力转移方式被概括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我国之所以选择发展小城镇来推动农村城镇化,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这个基本国情就是我国人口多,人口的大

部分是农民,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农村,这是长期来我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从以上基本国情出发,我国80年代初选择了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即对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除了让现有的大中城市根据可能的条件容纳一部分人口外,作为主要的流向,引导向小城镇集聚。这是有效突破我国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障碍的现实选择。进入90年代,尽管小城镇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但由于以上基本国情尚未根本改变,今后应继续加强小城镇的发展。

1.发展小城镇是继续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需要

近十多年来,尽管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我国12亿人口,9亿是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亩左右的现实并没有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近年来乡镇 企业 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如苏州市1997年乡镇企业职工数比最高的1994年减少了39万人,农村约有30%的农民没有工作,不仅影响这部分农民的收入,而且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苏州市尚且如此,其他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情况可想而知。我国大城市吸收外来人口的能力有限,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会冲击大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而小城镇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村劳动力,且成本和风险较小,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2.发展小城镇是继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

近二十年来,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小城镇的发展虽然有效冲击了城乡二元结构,但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甚至比改革开放初还有所扩大。目前,农村工业化已有一定基础,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成为现实。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出来,农村人均耕地就会发生变化,使得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同时,农民转变为小城镇的居民,他们的商品经济意识、劳动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会得到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弱化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减少农民增加市民。

3.发展小城镇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在全国形成统一、城乡通开的市场体系。十多年来,尽管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但市场发育程度仍处于低水平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形成全国统一、3.1 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成本意识。一是要树立“企业管理以项目管理为中心,项目管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二是要树立集约经营,精耕细作和挖潜增效的观念;三是要树立责任、成本、效益意识,营造企业整体重视,项目部全员参与,施工生产全过程控制成本费用的良好氛围。

3.2 建立健全项目责任成本集约化管理体系。体系应包括责任、策划、控制、核算和分析评价五方面内容。一要明确成本费用发生的项目部门、分队(班组)和岗位应负的成本效益责任,使成本与经济活动紧密挂钩;二要分时段对成本发生进行预

测、决策、计划、预算等方面的策划,制定成本费用管理标准;三要综合运用强制或弹性纠偏手段,围绕增效及时发现和解决偏离管理标准的问题;四要认真加工和处理成本会计信息,以期改善管理、降本增效;五要按期进行成本偏差和效益责任的分析评价,严格业绩考核和奖惩兑现。

3.3 堵住“四个漏洞”,实行“六项制度”。即:堵住工程分包、材料采供、设备购管和非生产性开支等效益流失渠道。实行工程二次预算分割制、材料采供质价对比招标制、购置设备开支计划审批制、管理费用开支定额制、主办会计委派制和项目经理对资金回收清欠终身负责制,杜绝项目资金沉淀和挪用。4 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保证

施工企业要想保证项目生产经营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必须发挥好企业管理层调控和服务的两大职能,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调控机制。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4.1 实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制度。要在管理办法可行、组织制度健全、任务责任明确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在建、竣工、分包项目的审计,对规模大、工期长的项目实行和终结审计,以及项目经理调离和项目部解体审计,重点是做好经营责任与效果、经营活动合法性和财经纪律等重大问题的审计工作。

4.2 全面推行项目考核制度。要根据项目经营承包合同书,做好项目和终结考核工作。对实现经营目标和超额盈利的,要严考核、硬兑现,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对出现项目亏损、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和经营越权行为等责任问题的,要给予相应的经济、行政或法律的处罚。真正形成企业与项目之间的经济责任监督与执行关系,以保证项目高质量、高效益地运行。

4.3 搞好项目管理过程中党的组织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项目部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坚持和维护党的集体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重要工作情况通报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的制度,项目经理不搞个人说了算。坚持依靠职工群众管理好工程项目的方针,推行“厂务公开”,增强项目部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切实发挥职工民主监督的作用。

第四篇:关于农村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发展调查报告

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农村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繁荣的水平。可是当下农村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了许多的问题。我在水西村的6天生活中看到了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农民的生活现状

在水西村,随着农民生活的提高,他们开始大量建造新宅,由于他们只盖新房,不拆旧房,形成了“空心村”现象。

村庄建设由于缺乏规划,造成农民房屋分布杂乱无章。这给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浪费大量土地。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在农村,一边是农民建新不拆旧的比例高居不下,土地被闲置,另一边,不少农民出现“无处建房”的现象,致使土地管理部门被迫以有限的耕地指标中切除一部分用于建房。二是制约了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善。“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村落粪便成堆,夏天蚊蝇成群”,环境“脏、乱、差”问题十分严重,影响农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

生活比较乏味单调,其余空闲时间多,除了聚在一起打下牌,闲情聊聊天之外没多余的其他娱乐活动,而且很多居民反映到周围娱乐设施过少,这也是他们空闲的很大因素。

二、农村的教育问题

1)

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是文盲或半文盲。对农业的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的方法,但又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学习必要的技术知识。

2)

90%的农民没有参加过农业技能培训,无法对农业生产的农业结构做出科学的调整,以及很少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

3)

农民对政府对教育的投资情况不了解,希望国家能扩大对农村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和范围。

4)

现在农村青年大多数为初中水平,这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但村中上高中的人数急剧下降,有极少数人接受高等教育。

5)

大多数父母长期在外打工,造成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力度远远不够,使许多孩子在内心自我封闭,行为怪癖。很多家长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的关爱,给孩子大量的零用钱,由于他们缺乏自控能力,从而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且很多孩子由于缺乏严格的教育、管教,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师资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低,有的地区甚至连教师的工资也不能保障,加上他们缺乏进修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农村教师也加入了人才流动的大潮。这使本来就虚弱不堪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其次,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由于农村教育工作环境差,教师待遇低,业务培训少,许多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再次,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前的实际,农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大都是过去的老教

师,他们由于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身体偏差、真正有益的业务培训少,这样的教师队伍构成严重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

6)

农村教育的收费问题也比较混乱,据村民反映,以前的小学教育收费居然还比现在的义务教育收费明显的要少,农村的教育收费混乱,学杂费不断以各种名义去收取,让农民工对此感到负担压力大。

三、农村医疗设施

目前水西村以及村落附近难以发现一间医疗地点,由于离医疗点较远,村民们都形成了小病不去治的现象,得了大病就只有求组于江湖郎中和一些本地的“土医生”高贵的医药费使得很多农民不敢看病,人们是“小病不用看”,“大病没钱看”,“小病等着好,大病等着死”,“小病挨,大病扛,小病拖成大病。”另外该村在社保等福利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由于农村家庭经济上比较困难,很少村民购买社保或购买最低价的社保,社保普及率低。由于社保不普及,使得很多退休的老年人在生活上没有得到相应的帮助,生活比较困难。

调研总结:通过这次深入农村的实践调查,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基于以上的调查报告,觉得农村农民工的生活还有待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存在问题严重的还是对于小孩的教育和村民的医疗保障这方面,政府可以在师资方面加重些力度,培养一支强有力的队伍,给孩子们一片可学的天堂,也让家长们可以看到未来和希望。目前,国家对“三农”政策也是十分的重视和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民工也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第五篇:农村发展调查报告

台州广播电视大学

会计系社会调查报告

报告完成人 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专)科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报告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语

成绩____________

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

年月日

农村经济发展调查

调查目的: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一、我县农村存在的问题表现如下:

1、农村干部发展经济的素质能力不强。

一是思想观念陈旧。有的村干部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思路狭窄,认为发展集体经济就是办企业、上项目,贪大求洋。有的村干部认为当前主要是发展个体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不合拍,过时了,以为只要群众富裕了,集体有没有收入无所谓。甚至有的村干部利用村官职权收取贿赂,不为民做事。二是责任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安于现状,只守摊,不创业,怕担责任,怕冒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村虽然有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但由于原先办企业、上项目受挫,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思想,顾虑重重,不敢闯、不敢干。有的村干部虽然自身致富能力很强,但主要精力用在个人致富上。

2、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全县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仍停留在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状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应对和抗御市场能力弱,这些都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就我县而言,农业科技投入增长比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在科技队伍建设、科技机构的健全、科技宣传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投入不足。由于资金投入、人事编制等问题的制约,造成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再加之服务机构机制不活、体制不新等问题,使服务体系很难发挥自身作用,有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呈现出“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科技人员素质不高,科技队伍人心不稳,多数人知识老化,农村普遍存在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不开,农业信息获取缺乏有效渠道等问题。

4、城乡统筹程度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到位需要一个过程,县乡统筹发展尚未起步,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缺乏后劲。农民靠政策增收、靠“天”增收成份较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立尚需要一个较长的程度。

5、春耕备耕中存的问题。

一是高产高效种苗推广适用效果不好,对不熟悉的良种农民不是很接受;种子市场管理不到位,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购种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少农户购种时上当受骗。二是农资管理有待加强,一方面农资市场价格不稳定,农民担心农资涨价;另一方面农资品质不高,以次充优、以假乱真的象现依然存,农民防不胜防。三是农金相对短缺,由信用社按农户的信用等级予以放贷,而我市农民的信用意识不强,评上信用等级的农户不多,所以造成一方面农民贷不到款,另一方面信用社的钱放不出去。

6、工厂污染问题。

农村工厂一般都非正规化工厂,甚至有的都没有经过政府相关 部门批准。而这些工厂释放的物质和残留的东西都对人的身体有相当大的危害,比如重金属。农民为了生计又不得不从事这些工作从而对身体造成威胁。

二、针对这些问题,我并不能提出有效全面的应对措施,只是针对个别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经济发展的领导和指导。确目标任务,理清发展路子,落实领导责任,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基层政权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关注基层、理解基层、支持基层,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和问题,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村级收入,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有效发挥作用。认真落实市级领导干部联系困难乡镇,县乡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后进村和市、县直部门包村制度,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积极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出点子、找路子、搞服务、引项目,协调资金,优化环境。把村级经济发展纳入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和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加大村级特别是负债严重、运转困难村的转移支付力度,集中扶贫资金,破解发展难题。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总结各级发展村级经济的先进经验,树立一批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面上工作开展。

2、以沈浩为榜样,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结合村级班子换届,广开视野,扩大民主,大力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和管理经验、乐于奉献、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人才进班子,特别是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核定干部职数,从严把握,大力推行交叉兼职,包括计划生育干部、生产组长、工勤人员等,能兼的一律兼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

村里吃补贴的人数。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实用技术和政策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和带动致富能力。加强农村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增强他们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总结成功经验,采取工资统筹、办理养老保险等措施,保证村干部待遇落实,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落实目标责任、民主评议、考核奖惩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建立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理顺“两委”关系,保证村级组织协调高效运转。

3、政府参与。由县政府推荐一些比较好的高产高效种苗,并加强种子市场管理,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伤害。

4、对村级工厂加强管理检查。严厉制裁违法生产的工厂,并对污染问题进行严厉控制。

5、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发展过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促使一大批农村致富能手、专业大户加入,把农村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和防范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三、为了农村的更好更快发展,我认为应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完善农村合作组织。

(一)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得好的典型,无一不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好。发展乡镇企业是扩大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主渠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镇企业获得迅速发展,对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对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吸收数量众多的乡村剩余劳动力,以及改善工业布局、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它在解决农民问题、就业问题、脱贫问题、农村现代化问题、城市人口膨胀问题、污染过于集中问题、国家财政来源问题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这一新的发展模式及效应,已为国内外所瞩目。

发展乡镇企业要明确8个工作重点和主要方向,即以特色产品为依托,形成区域特色;以龙头企业为抓手,发展规模经营;以服务农业为立足点,推动产业化发展;以品牌建设为重点,提升竞争能力;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提高科技含量;

以多元投资为主体,创新运营机制;以利益联结为前提,推进生产基地建设;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加强规范化建设。明确发展布局、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政策支持、加强组织领导,推动乡镇企业加快发展。

(二)完善农村合作组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河北省农村的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目前形势下 ,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农村合作组织,大力促进农村合作组织的更快、更好地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如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着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认清形势,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要求,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紧迫性。

(2)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巨大作用,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3)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艰巨性。

2、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第一,抓样板。要坚持典型引路的方针,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大创新力度,认真抓好典型的培育、宣传和推广工作。第二,抓发展。要按照农村经济能人牵头建立一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农技服务中心领办一批的办法,适时推动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第三,抓规范。一是规范政府行为。二是规范合作组织建设。三是规范合作组织管理。第四,抓创新。重点是体制创新、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创新。第五,抓培训。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采取现场培训、技术讲座等形式,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及协会会员开展技术、管理和法律知识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促进专业合作组织更快更好发展。第六、抓龙头企业发展。要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利用资产重组和资本经营等方式扩大规模,增强企业实力和带动力。

3、加强领导,加大扶持,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第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第二,要形成推动合力。第三,要加大宣传力度。

下载关于安义县农村小城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安义县农村小城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城镇发展

    青岛理工大学 城市规划设计(论 文)题目:浅谈小城镇建设与管理 学生姓名: 崔明阳 学生学号: 201203164 院系名称: 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 城规121 指导教师: 李兵营 蒋正良 2015 年 9......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发展中的不足 学院 机械与材料学院 学号 2009105313 姓名 黄峰 摘要:湖北农村的经济在国家和省政府的大力关怀和高度重视下,近几年取得了令......

    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加强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务等为特征的地域系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

    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喻国华 1.当代国际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特点 综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小城镇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按其特点可分为两种类型: 1.1 发达国家......

    小城镇生态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汀溪镇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的成功经验和问题的调查。 一、实践目的 开展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题的调查实践服务活动,调查有关海西小城镇的发展与建......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调查报告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调查报告 摘要:小城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建设好小城镇,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为......

    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

    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小城镇,特别是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小城镇,是农村区域性的经济、文化、政治、教育、贸易中心。它把广大的农村与大中城市连接起来,不仅带动了农村的发展,而且也有......

    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近几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小城镇建设,通过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措施,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增强小城镇内涵,提高小城镇品位,塑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