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城镇独生子女奖励扶助的相关要求
(一)补助对象
补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属于威海市户籍的城镇居民,且社保关系在威海市的失业、无业人员;
2.属于独生子女父母,并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3.年满60周岁。
其中,2014年1月1日后已在企业连续工作满15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因所在企业不是因为破产、倒闭而裁员或与职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的,在解除劳动关系时,由所在企业应按解除劳动关系时本市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0%一次性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补助;企业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的,职工可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
(二)、补助标准
补助金按照每人每月80元的标准发放,直到本人亡故。其间,如国家、省出台新的相关政策,则按新政策执行。
(三)、资金来源各负担比例
补助金由市和市(区)、开发区两级财政共同负担(省管县除外),其中市财政负担30%,市(区)、开发区财政负担70%。
(四)、办理程序
1.个人申报。
每年3月31日前,新符合补助条件的对象,持本人身份证、户口簿、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独生子女证)、退休证(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证)等材料的原件和2份复印件,近期免冠1
寸照片两张,到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申报,填写《威海市城镇失业无业人员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补助申报表》(见附件1,以下简称《申报表》),进行资格审查。往年已确认的对象,要持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到社区居委会进行资格复查。
2.社区居委会审查公示。
每年4月20日前社区居委会对新增对象和已确认的对象的从业情况、子女情况进行集中审查。通过资格审查合资格复查的对象全部进行公示,接受群
众的监督。4月30日前,将新增对象申报表和退出对象报告单报街道办事处。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3.街道办事处审核。
每年 5月31日前,街道办事处对社区居委会上报的补助对象进行审核,建立信息管理档案,生成补助对象汇总花名册,连同申报表报市(区)人口计生部门。
4.市(区)确认。
每年 6月30 日前,市(区)人口计生部门对汇总花名册进行分类,并交由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档案托管、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情况对补助对象的失业、无业情况进行审核,市(区)人口计生部门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的意见进行确认。确认的对象名单返回到社区居委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10天。公示期满,市(区)人口计生部门将最终确认的对象花名册提交同级财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第二篇:许昌市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扶助办法
许昌市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扶助办法
为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公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和《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有关规定,参照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奖励对象
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许昌市户籍
(二)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含依法收养)
(三)城镇居民年满60周岁。
二、奖励标准
奖励扶助金标准为每人每年960元,每年发放一次,直至亡故。今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标准。该奖励扶助金不计入家庭收入,不影响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三、资金保障及发放方式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由同级财政负担,由原单位负责发放
(二)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由所在单位筹资发放
(三)其他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由户籍所在地县级政府筹集资金纳入当年财政预算。
四、奖励对象确认程序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奖励对象确认程序
1.本人申请。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职工,在达到60周岁的当年1月15日前,本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
2.单位确认。每年3月15日前,由所在单位计生、人事部门对申请人是否符合奖励条件进行审查,并在本单位张榜公示5日。经公示无异议的申请人,确认为奖励对象,并建立个人档案。
3.县级审批备案。单位将确认的奖励对象,在每年3月30日前报驻地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审批、立卷存档,并将个人信息录入“许昌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信息管理系统”。
(二)其他城镇居民奖励对象确认程序
1.本人申请。城镇居民在达到60周岁的当年1月15日前,由本人持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相关材料,向户籍所在地的居(村)委会提出申请。
2.居(村)民委员会审议公示。居(村)民委员会对申请对象,要逐人逐项核实,提出拟上报的奖励对象名单,提交居(村)民代表大会或居(村)民议事会审议,并将审议通过的对象名单张榜公示5日,同时公布县、乡两级举报电话。公示结束后,居(村)民委员会签署审议意见。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向申请人说明原因符合条件的,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初审。
3.乡级确认。每年3月15日前,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对居(村)民委员会上报的资料进行初审,并进行公示,在每年4月30日前上报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审批,并建立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信息库,妥善保存申请人申报资料。
4.县级审批备案。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上报的资料进行审批、立卷存档,将个人信息录入“许昌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信息管理系统”。
(三)退出确认。各单位和居(村)民委员会对上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对象,本不符合条件的,要向申报人或家人说明原因,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并进行公示。每年4月15日前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上报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审批备案。
(四)审核。每年5月31日前,各县(市、区)人口计生部门组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奖励对象进行年审,确认奖励对象和退出对象分别办理发放和收回“许昌市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扶助证”,并将确认的奖励对象名册报送市级人口计生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备案。乡(镇、办)每年要做好奖励对象入户调查工作,检查奖励金领取情况。因故未确认为本奖励对象的,应在下一按程序确认。发现不符合奖励条件的,要取消其资格,并追回已发奖励金。
(五)许昌市人口计生委汇总奖励对象名册后在每年6月20前报送同级财政,并对县级人口计生部门上报的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扶助对象的个案信息进行质量抽查。
五、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成立人口计生、财政、人社、公安、民政、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统计、监察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相关工作。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奖励对象的确认、奖励对象个人信息的管理、奖励金发放,组织实施监督检查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筹措、拨付及实施监督检查人社部门负责及时提供退休人员情况、出示相关证明,严格把好退休审核关公安部门负责在必要时对奖励对象的户籍状况和年龄进行核实民政部门负责对申请人收养子女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审查企业性质审计部门负责对奖励资金运行、发放情况进行审计统计部门负责对效绩考核指标进行统计评估监察机关负责对奖励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及有关人员进行查处。本办法执行情况要纳入各级各部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
六、本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许昌市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扶助办法》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
根据《许昌市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扶助办法》(许政〔2012〕48号,以下简称《奖励办法》),参照《河南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方案》(豫政办【2005】48号)、《河南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条件的政策性解释》(豫人口【2011】8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制度实施过程中涉及的有关问题,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一、奖励对象条件
(一)关于“具有许昌市户籍”,指许昌市辖各县(市、区)城镇居民户籍人员,包括:
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含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企业,不含中直、省直)的正式职工;
2、具有我市城镇居民户口的其他单位职工和无工作单位居民(以下简称其他城镇居民)。
“其他单位职工”,是指除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之外的职工。
“无工作单位居民”,是指个体工商户(包括业主和雇员)、灵活就业人员和无业居民。
符合奖励条件的其他城镇居民均须持有我市城镇居民户口薄,向户籍地申请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夫妻户籍不在同一辖区的分别申请)。已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待遇的农村独生子女父母,转为城镇居民后仍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待遇的“非农业户口”的居民,不纳入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3、外地迁入我市的城镇居民,必须在2012年12月31日前满60周岁,并迁入我市连续居住5年以上,且未在原户籍地享受同类型奖励;2013年1月1日后迁入我市的不纳入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户籍由外地迁入我市的时间以公安部门认定的迁入时间为准。
是否“连续居住5年以上”,由其经常居住地居(村)委会出具证明,所属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核实并签署意见、加盖公章。
“同类型奖励”,是指退休后增发本人基本工资一定比例的退休金或者年老时发给一定数额奖励金的奖励。由原户籍地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出具外市迁入人员在原户籍地是否享受同类型奖励的证明。
4、“迁出我市的城镇居民”,是指2012年12月31日满60周岁后迁出许昌市的城镇居民,未在现户籍地享受同类型奖励,纳入我市奖励范围。
5、夫妻一方为城镇居民,另一方为农村居民的,农村居民一方不享受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6、户籍在许昌而原工作单位不隶属许昌市,已在原单位办理退休手续的职工,不纳入我市的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范围。
(二)关于“终生只生育一个子女(含依法收养)”
指夫妻1973年以来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生育只生育一个子女;以及1973年以来没有违反国家、省实行计划生育的号召和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有关生育子女数量的规定生育,现存一个子女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未曾生育的除外)。
下列情况可以纳入奖励扶助范围:
1、本人及配偶现存一个子女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夫妻:
(1)符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只生育一个子女。
(2)符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依照《河南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在生育后现只存活一个子女。
(3)符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在生育后其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
(4)合法收养子女后,子女合计数为一个子女。
(5)再婚夫妻再婚前和再婚后按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子女数合并计算为一个子女。
2、符合计划生育号召、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生育的是双胞胎、多胞胎,现存一个子女的;
3、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曾生育或收养子女,婚后未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双方均可以纳入奖励范围。
4、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符合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条件,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
(三)送他人收养的生子女、离婚时随对方生活的生子女,应计入现存子女数。死亡或者下落不明经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子女,不计入现存子女数。
(四)再婚后又离婚的按其本人实际生育和收养子女数计算。
(五)“城镇居民年满60周岁”是指按户口登记的出生年月日,1933年1月1日后出生,年满60周岁(申报2013年奖励金,奖励对象应1953年12月31日前出生)。其年龄的界定以个人为单位。
以上条件不包括:双方均未生育的夫妻、单身抱养子女者(参照“国家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违反计划生育
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将子女送养后,现有子女数为一个子女。
二、奖励金的标准及发放方式。
1、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金的标准为每人每年960元,每年发放一次,若独生子女父母亡故的,当年仍享受本全额奖励金,有法定继承人或者遵遗嘱发给其继承人。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由同级财政负担,从单位 费中列支,由原单位负责发放。
2、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由所在单位筹资发放。
3、其他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由户籍所在地县级政府筹集资金纳入当年财政预算;乡(镇、办)根据批准确认的奖励对象名单发放。
三、奖励对象确认程序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奖励对象确认程序:
1、本人申请。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职工,在达到60周岁的当年1月15日前,本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填写《许昌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申批表》(以下简称《申批表》)一式两份(附件1),并上交彩色1寸近照3张。
2、单位确认为奖励对象后,建立个人档案,并将确认的奖励对象名单及《申批表》,于每年3月30日前报驻地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审批、立卷存档,并将个人信息录入“许昌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信息管理系统”。
(二)其他城镇居民奖励对象确认程序
1、本人申请。城镇居民在达到60周岁的当年1月15日前,由本人持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证明材料和彩色1寸近照3张,向户籍所在地的居(村)委会提出申请,填写《许昌市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申批表》(附件2)一式两份。
2、居(村)民委员会审议公示结束后,居(村)民委员会签署审议意见。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向申请人说明原因;符合条件的,每年3月15日前,要将《申批表》和相关证明材料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初审。
3、乡级进行公示确认后,将审定的《申批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等资料,在每年4月30日前上报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审批,并建立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信息库,妥善保存申请人申报资料。县级
人口计生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上报的资料进行审批、立卷存档,将个人信息录入“许昌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信息管理系统”。
(三)对市属特殊类型企业人员中奖励对象的确认
1、市属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职工(含合同制工人),办理正式退休手续且年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父母,除已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外,均纳入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范围,由所在单位给予奖励。
2、原属于在市属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办理正式退休手续年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父母,企业改制、转制、破产重组后仍属于市属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的,由现企业发放;企业已改制、转制、破产重组为非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的,或破产未重组的,按隶属关系,提供同级改制办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经济和信息化等相关部门出具的企业改制、转制、破产情况及独生子女父母是否享受退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和已享受奖励金额的证明,纳入市财政落实奖励。
3、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已进入改制、转制、破产实质阶段,尚未完成的,由企业落实奖励并纳入改制、转制、破产成本。
各县(市、区)所属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比照市级上属规定纳入当地财政落实奖励。
四、有以下情形之一,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一)转为非城镇居民;
(二)当事人被判处徒刑在服刑期间的;
(三)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后再生育、收养子女后子女数增加的,取消并收回已领取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四)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病残达到三级以上,已享受国家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
五、关于“持有有效《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持有有效《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是指当事人在申请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时,须符合《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持证条件,并持有《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领取《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子女数量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持证条件的,其持有的证件无效。《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遗失,仍符合持证条件的,可重新申领或补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原持有的《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遗失,已超过规定的申领年龄又无法找到补证所需要的原始材料,仍符合持证条件的,由本人工作单位或者户口所在地的居(村)委会公示5日,所属街道(乡、镇)核实后予以出
具《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遗失证明。申请人凭此证明申请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或双方已领取《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再婚后未再生育也未收养子女的,其持有的《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继续有效。
六、退出确认与审核
各单位和居(村)民委员会对上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对象,本不符合条件的,要向申报人或家人说明原因,并填写《许昌市城镇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扶助对象退出审批表》(附件3,以下简称《退出审批表》),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并进行公示。每年4月15日前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将《退出审批表》上报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审批备案。每年5月31日前,各县(市、区)人口计生部门组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奖励对象进行年审,确认奖励对象和退出对象分别办理发放和收回“许昌市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扶助证”,并将确认的奖励对象名册报送市级人口计生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备案。许昌市人口计生委汇总奖励对象名册后在每年6月20前报送同级财政,并对县级人口计生部门上报的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扶助对象的个案信息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质量抽查。
奖励金发放工作纳入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对计划生育奖励资金筹集、落实不到位、不及时,发放奖励金工作中存在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情况,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
七、其他
1.健在而没有户口的居民不享受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2.持有2个以上户口的其他城镇居民,须先自行到公安部门核实并注销多余户口,注销户口后符合规定奖励条件的,可以享受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3.符合奖励条件的其他城镇居民,2013年1月1日以后将户口迁入本市其他县(市、区)的,仍由原户口所在地落实奖励。
4.职工未办理正式退休手续死亡,无工作单位居民未达到规定奖励年龄死亡的,不享受奖励。
八、本细则由许昌市人口计生委负责解释。
第三篇: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档案
湖南省邵阳市(州)新宁县(市、区)
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
档案袋
社区(村)姓名
1、申报表
2、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
3、《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独生子女证》或《无子女证明》复印件
4、退休证、未享受增发5%待遇、享受同类奖励证明或无工作单位证明材料复印件
5、居(村)民代表会评议表
6、群众座谈材料记录表
7、见面调查表
8、其它资料
湖南省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申报表
___________市(州)___________县(市、区)____________街道(乡、镇)
___________社区(村)_____________居(村)民小组
湖南省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申报表
___________市(州)___________县(市、区)____________街道(乡、镇)
___________社区(村)_____________居(村)民小组
湖南省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
居(村)民代表会评议表
街道(乡、镇)
湖南省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
群众座谈记录表
___________街道(乡、镇)
湖南省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
见面调查表
街道(乡、镇)社区(村)组
调查记录:
第四篇:2014年城镇奖励扶助对象工作流程
2014年城镇奖励扶助对象工作流程
一、1月15日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村(社区)委会提出申请,填写《申报表》,并提供本人相关资料。
二、新增和退出对象经村(社区)委会审议,交村(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并将申请人名单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示10天以上,于3月15日前将新增对象申报表及相关材料、退出对象审批表、村(社区)级公示材料、奖励扶助金对象花名册上报办事处计生办。
三、办事处进行初审,初审的新增对象和年审退出对象的名单在办事处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及公示10天以上于4月15日前将新增对象申报表及相关材料、退出对象审批表、办事处级公示材料、奖励扶助金对象花名册上报区人口计生办。
四、4月16日-4月30日区人口计生办进行审查确认后,将名单批复给办事处。
五、办事处应当将区人口计生办确认的名单反馈到村委会,在村务公开栏中公示10天。
六、辖区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材料由所在地办事处计生办负责通知,并负责材料的收集上报工作。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计生办
2013年12月19日
第五篇:广东省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办法
广东省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办法
粤府办〔2009〕129号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公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根据〘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对本省行政区域内城镇户籍人口中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
第三条 本办法的奖励对象,为本省户籍城镇居民中,自2009年1月1日起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的独生子女父母。
独生子女伤、病残或死亡的,不适用本办法,按〘广东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方案〙(粤人口计生委〔2009〕21号)的规定给予特别扶助。
第四条 ★奖励金按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的标准发放。该奖励金不影响其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第五条
在地方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各地可在上述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奖励金标准,具体由当地人民政府规定。(地方财力许可可适当提高)
第五条 奖励资金由财政承担,纳入户籍地财政预算。
第六条 凡本人认为符合奖励条件的本省城镇户籍独生子女父母,均可持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收养证或收养公证书等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免冠(1寸)近照3张,向户籍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居〗委会)领取并填写一式三份的〘广东省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
夫妻双方的户籍在同一个县(市、区)但不在同一个镇(乡、街道)的,向女方户籍所在地申请;夫妻双方户籍不在同一个县(市、区)的,分别向各自户籍所在地提出申请。(★同县向女方,异县分别)
第七条 奖励对象资格的确认。
(一)初审。村(居)委会在接到申请人的〘申请表〙和相关材料后,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对不符合条件的,向申请人书面说明原因;对符合条件的,加具意见并汇总填写〘广东省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对象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后,报送镇(乡、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以下简称镇〖乡、街道〗人口计生办)。
(二)审核。镇(乡、街道)人口计生办在接到村(居)委会的初审对象名单后,在5个工作日内审核并加具意见,于每月10日前将〘申请表〙和〘登记表〙报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人口计生部门。镇(乡、街道)人口计生办在审核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到当地公安、民政等部门核实情况。
(三)确认。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人口计生部门每月对镇(乡、街道)人口计生办已审核的奖励对象名单进行一次确认,确认工作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经审核不符合条件的,通过镇(乡、街道)人口计生办向申请人书面说明原因;对符合条件的奖励对象进行确认审批,并汇总各镇(乡、街道)的奖励对象名单及所需资金情况,在5个工作日内报同级财政部门,其中县级汇总情况一并上报地级以上市人口计生部门。同时,将确认后的奖励对象名单、〘登记表〙和〘申请表〙返还各镇(乡、街道)人口计生办,由镇(乡、街道)人口计生办将名单及〘申请表〙返还各村(居)委会存档。
(四)公示。经审核确认的奖励对象名单,应在村(居)委会向群众公示5日。群众有异议的,村(居)委会应报告镇(乡、街道)人口计生办并在5个工作日内核实情况。对经查证确不符合奖励条件的,由镇(乡、街道)人口计生办报请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人口计生部门取消奖励资格。
(五)告知。镇(乡、街道)人口计生办对经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人口计生部门确认的奖励对象,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获得奖励的对象本人。
第八条 奖励金由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人民政府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的金融机构代为发放。
代发单位应与当地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人口计生部门、财政部门签订委托代发奖励金协议书,将奖励金按月发放到人。
第九条 在奖励金发放期间,奖励对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取消或终止其奖励待遇:
(一)领取奖励金后又再生育、收养子女,造成不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条件的;
(二)户口迁到外地或转为非城镇居民的;
(三)奖励对象死亡的;
(四)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达三级以上,改享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的。
第十条 奖励对象户籍在省内迁移的,从户口迁入之月起,按迁入地奖励待遇执行。外省户籍迁入我省的,从户口迁入之月起,按本省户籍人口的规定执行。
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因村民委员会成建制转为居民委员会的,从转制的下月起执行本办法,并退出原有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范围。
第十一条 财政部门要将奖励金列入财政预算,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健全专项资金的预算审批、决算报告制度,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财经纪律;并在每年2月底之前将应承担的奖励金划拨至指定代发单位。
第十二条 奖励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截留,否则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三条 各级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奖励金使用管理的监督、监察。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专门设立奖励金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防止弄虚作假行为。
第十四条 执行奖励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
第十五条 建立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通报制度,具体办法由省人口计生委、财政厅另行制订。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OO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广东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方案
发表时间:2009-05-06 发布机构:省人口计生委 省财政厅 文
号:粤人口计生委[2009]21号 □ 省人口计生委 省财政厅
为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 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粤发〔2006〕9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粤发〔2007〕12号),省人口计生委、省财政厅决定,从 2008年10月开始,在全省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重大意义
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新时期的人口问题更加复杂,要采取更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是我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形成的特殊群体, 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群体。建立和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和发展,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实施这项制度, 有利于缓解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实际困难, 使他们精神上获得慰藉,生活上得到帮助;有利于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依法管理和利益导向转变, 更好地体现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人为本的政策理念, 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率先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殊困难, 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因此, 要充分认识建立和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重大意义,把这件事关广大群众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大事落到实处。
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主要内容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是为了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殊困难,更有效地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针对独生子女家庭所做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
(一)扶助对象。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扶助对象是:我省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收养子女的夫妻。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女方年满49周岁; 3.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4.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
符合上述条件的对象,由政府按月发放一定的扶助金。因丧偶或离婚的单亲家庭,男方或女方需年满49周岁才领取扶助金。扶助对象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终止发放扶助金。
(二)扶助标准。
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 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150 元的扶助金, 直至亡故为止;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12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珠江三角洲等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提高扶助标准。
(三)扶助对象确认。
人口计生部门负责扶助对象的确认。具体程序是:
——本人提出申请;
——村(居)委会资格初审;
——镇(乡、街道)人口计生办审核;
——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审批并公示。
——市级和省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独生子女死亡的,需提供乡级以上医疗机构或公安机关或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出具的死亡证明;独生子女残疾的,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等级为三级以上。
三、基本原则、资金来源和资金管理形式
(一)基本原则。
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要遵循以下原则:
1.统一政策,严格控制。省人口计生委依据上述条件和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有关政策解释,结合本省相关法规、规章和政策,制定扶助对象确认的具体政策,确保政策的一致性。
2.公开透明,公平公正。通过张榜公布、逐级审核、群众举报、社会监督等措施, 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性。
3.直接扶助,到户到人。依托现有渠道直接发放扶助金, 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截留挪用、虚报冒领扶助金等违规行为。
4.健全机制,逐步完善。制订配套政策和措施, 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管理、服务和监督机制。
5.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把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与开展“春风送温暖”、“关爱女孩”等活动结合起来, 形成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资金来源和财政分担办法。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资金由各级财政负担, 安排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省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含江门的恩平市、台山市和开平市)的扶助资金由地方财政自行安排;16个贫困县的扶助资金按扶助基本标准省财政补助60%,市、县财政负担40%;江门市的台山市和开平市的扶助资金按扶助基本标准省财政补助35%,市、县(区、市)财政负担65%;其他地区(含江门的恩平市)的扶助资金按基本标准省财政和市、县(区、市)财政各负担50%。
各地财政部门必须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对全部资金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三)资金管理和发放形式。1.资金发放。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资金依托现有金融服务体系,由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财政、人口计生部门与有资质的金融机构签订代理服务协议,建立扶助对象个人账户,直接发放到人。
扶助金以个人为单位按月计算,每月发放一次。扶助对象凭有效证件到代理发放机构领取扶助金。
在开展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核算申请人家庭收入时,扶助金不计入家庭收入。2.资金管理。
(1)财政部门负责扶助资金的预算决算、转移支付、总量控制和监督管理。地方财政总预算会计设立专账, 分别核算省财政拨付和地方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并及时足额将扶助金拨付到代理发放机构, 监督代理发放机构将扶助金及时划转到个人账户。
(2)人口计生部门及时掌握并监督代理发放机构建立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和资金管理情况。
(3)代理发放机构负责制定资金发放办法和操作规程,按照代理服务协议的要求和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扶助对象名单建立个人账户,并将扶助金及时足额划转到个人账户。建立个人账户和拨付资金的情况应及时反馈给同级财政和人口计生部门。
四、组织管理、检查监督和工作考核
(一)组织管理。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人口计生和财政等部门要建立经常性协调机制, 具体组织实施。
(二)评估与检查监督。
1.省人口计生委、省财政厅每年进行一次制度实施工作的综合评估,并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绩效考评,对扶助资金的到位、管理和发放情况进行监督。
2.建立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数据的汇总分析,及时反映专项资金的落实情况。3.实行政务公开和群众举报制度,利用多种形式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各级监察、审计等部门对扶助对象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制度运行等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三)工作考核。
1.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工作纳入各地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对在工作过程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执行制度出现重大问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
2.严禁用扶助资金进行任何形式的盈利性投资、融资活动,不得将扶助金抵扣其他个人款项。对虚报、冒领、克扣、贪污、挪用、挤占扶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按规定严肃查处。
3.资金代理发放机构不按代理服务协议履行资金发放责任,截留、拖欠、抵扣扶助资金的,取消代理发放资格,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切实把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工作落到实处。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关系到社会的和谐进步。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确保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落到实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建立经常性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切实做好制度实施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与监督评估“四权分离”的运行机制,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人口计生部门要做好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建立个案信息档案和日常管理等工作,通过各种宣传形式,让广大计划生育家庭了解政策内容,增加政策执行的透明度;财政部门要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公安、民政、卫生、劳动保障、残联等部门要共同做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衔接工作;代理发放机构要按代理服务协议要求,确保扶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户到人;监察、审计等部门要积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三)继续落实已出台的各项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逐步形成完善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要把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关爱女孩”行动、计划生育“三结合”等项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各项政策的综合效应。
要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以及地方已经出台的相关制度的衔接。对于目前已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但又属于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的,适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只享受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同时退出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范围;对于独生子女伤病残或死亡而女方尚未达到49周岁的家庭,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制定和落实扶持优惠政策,通过多种形式给予帮助。符合再生育条件的,人口计生部门要积极开展生殖健康咨询和指导,及时提供再生育的各项服务。
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民政、劳动保障、教育、卫生、扶贫、助残等方面向这些家庭倾斜, 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和养老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各地要加强调查研究, 及时总结经验, 不断完善各项措施。要建立信息反馈制度, 定期将制度实施情况报告省人口计生委、省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