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教育的第一步
现代教育的第一步——家庭教育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
第一次接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上个月在图书室整理图书时。本来想为家长挑选几本关于家庭教育的读本,无意中看到这本书。出于对题目的敏感,我没有把它摆到大厅,而是自己先打开看了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作者居然敢用这样的题目?因为习惯,我先看了序言,这才恍然大悟:作者并没有把老师和家长比较的意思,只是想说明一个很重要,却时常被忽略的道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是一名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她认为:孩子就像一块美玉,而这块美玉最后能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作品,关键在于雕刻者使用的工具。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民族发展负责,对未来社会负责。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家长不是不重视家庭教育,而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家长无意中所犯的一些小错,日积月累,会慢慢形成一个严重困扰孩子的大问题,给孩子带来深刻痛苦,甚至扭曲孩子的心灵,从而形成家长的终生遗憾。
本书主要从三方面讲述了家庭教育易犯的错误以及自己的成功经验,为家长朋友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案例及解决方法:
1、思想与品格培养
2、智力发展与学习能力培养
3、习惯培养方面
这三个方面基本包含了儿童教育的所有内容。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书中讲的类似的困惑或是焦虑。对于这三个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1、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家长掌握着孩子的命运,任何改变孩子的打算,都必须从改变家长自己做起,家长教育理念上的“一念之差”,可以让孩子的命运有“千差万别”的不同。家长应从自身做起,提高爱的质量。
2、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习而苦恼,凡是因为学习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只要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学习就可以变得轻松愉快。
3、在培养“好习惯”过程中如果方法用得不对,恰恰就培养了坏习惯。方法用对了,好习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正确的方法,其实远比错误的方法简单易做。
有人评价这本书时用到了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我觉得非常准确。真正的幼儿教育,应该是学在无心,教在有意。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对于幼儿来说都是课程。单纯如一张白纸的孩子,任何事情于他来说都是全新的,任何经历在他这里都是体验和学习。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是迈出现代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正是在这种社会现实下出版的,不仅成为了很多家长的必读书籍,也为很多教育者提供了学习素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第二篇:创业第一步
创业第一步:这些融资渠道你知道吗?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创业梦,然而在创业简单,融资难的时代,创业者要想取得成功,融资成了实现创业梦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为任何创业都是要成本的,就算是最少的启动资金,也要包含一些最基本的开支。目前国内创业者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来实现,其实创业融资有多种渠道来选择。投融界作为专业的投融资信息平台,通过本文为您盘点一些创业常用的融资渠道。
渠道1:银行贷款,银行贷款被誉为创业融资的“蓄水池”,在创业者中很有“群众基础”。
信用贷款,指银行仅凭对借款人资信的信任而发放的贷款,借款人无须向银行提供抵押物。
担保贷款,指以担保人的信用为担保而发放的贷款。
贴现贷款,指借款人在急需资金时,以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而融通资金的贷款方式。
点评: 提醒创业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申请贷款除了与银行打交道,还要经过工商管理部门、税务部门、中介机构等。而且,手续繁琐,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
渠道2:合伙融资,创业者的“调剂师”。寻找合伙人投资是指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原则,直接吸收单位或个人投资、合伙创业的一种筹资途径和方法。合伙创业不但可以有效筹集到资金,还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并且有利于对各种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尽快形成生产能力,降低创业风险。
点评:但俗话说:“生意好做,伙计难做”,合伙投资人人是老板,容易产生意见分歧,降低办事效率,也有可能因为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而产生合伙人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合伙基础的稳定。
渠道3: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风险投资家以参股的形式进入创业企业。风险投资比较青睐高科技创业企业。
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是:富有的个人、政府、企业、机构投资者、商业银行、境外投资者等。
点评:风险投资家他们更关注创业企业的赢利模式和创业者本人。
渠道4:民间资本。民间资本的投资操作程序较为简单,融资速度快,门槛也较低。点评:提醒通过民间资本融资的创业者在融资的时候双方应把所有问题摆在桌面上谈,并清清楚楚地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此外,对民间资本进行调研,是融资前的“必修课”。
渠道5:互联网融资。对于许多创业者来说,项目起步阶段找寻风投或者民间资本失败,互联网就成为他们融资的最终选择。p2p、投融资信息服务、众筹模式等一些列互联网融资渠道给草根创业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点评:作为创新事物,互联网融资无疑对现行法律带来一定挑战,实际操作时如何做到透明、诚信、公平还有许多待解的难题。作为融资者,应选择信誉较好、行业排行较前的知名平台。
渠道6: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一种以融资为直接目的的信用方式,表面上看是借物,而实质上是借资,以租金的方式分期偿还。
点评:提醒融资租赁这种筹资方式,比较适合需要购买大件设备的初创企业,但在选择时要挑那些实力强、资信度高的租赁公司,且租赁形式越灵活越好。
渠道7:参加创业扶持的节目获得相关的扶持资金;争取政府一些支持项目贷款等一些其他渠道,总之,创业简单,融资不易,创业融资,要多管齐下,千万别吊死在一棵树上,这样才能多多益善。
从创业融资的类型角度看,创业企业可分为制造业型、商业服务业型、高科技型以及社区型等几种类型。各类型的创业企业的融资特点和融资方式也有所不同,投融界将在下期为您做详细的剖析,敬请关注。
第三篇:自我介绍第一步
自我介绍第一步
介绍基本信息姓名 学校专业等
第二步 明确面试目标应聘公司及职位名称
第三步 称述择业原因赞美 公司点名其优势
第三步 罗列自身优势简短 有条理 有引导性
农村信用合作社(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农村信用社的债务承担责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其财产、合法权益和依法开展的业务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概念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所谓银行类金融机构又叫做存款机构和存款货币银行,其共同特征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以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直接参与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农村信用合作社又是信用合作机构,所谓信用合作机构是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的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机构,简称“信用社”,以互助、自助为目的,在社员中开展存款、放款业务。信用社的建立与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由于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对资金需要存在季节性、零散、小数额、小规模的特点,使得小生产者和农民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但客观上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又必须解决资本不足的困难,于是就出现了这种以缴纳股金和存款方式建立的互助、自助的信用组织。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农民和农村的其他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其业务经营是在民主选举基础上由社员指定人员管理经营,并对社员负责。其最高权利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负责具体事务的管理和业务经营的执行机构是理事会。
2、主要资金来源是合作社成员缴纳的股金、留存的公积金和吸收的存款;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其成员的资金需求。起初主要发放短期生产生活贷款和消费贷款,后随着经济发展,渐渐扩宽放款渠道,现在和商业银行贷款没有区别。
3、由于业务对象是合作社成员,因此业务手续简便灵活。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是: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的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沿革
合作金融组织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在共和国建立以前合作金融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在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个人对生产资料所有权被取消,随着公有化程度的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性质被淡化,并被转化成国家银行在 农村的基层机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官办”的制度安排已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1984年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始推行以恢复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为基本内容的体制改革。1996年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受人民银行代管,并开始按合作性原则于作。2003年,8个省开始进行推行改革试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2004年,在全国范围那进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并持续至今。
存在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作为一直以农村市场为主阵地的农村信用社,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战略的高度做好农村市场的布局,全面提
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巩固和扩大农村阵地,真正实现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已成为当前农村信用社的首要任务。而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虽然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却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人力资源丰富,人才资源匮乏。大多数农信社的网点都有5人以上,但在从业人员当中,第一毕业院校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却很少。同时,各营业网点一线人员年龄结构相对偏大,对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明显滞后,真正精业务、懂技术、高素质、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才屈指可数。
(二)网点资源丰富,网络资源不足。农信社作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军,其网点布局往往以撒网式进行,一般每个乡镇都有一到两个网点,比较繁华的乡镇,网点数目则多达十多个。丰富的网点资源对网罗客户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由于农信社普遍存在服务手段落后、结算渠道不畅的弱点,且地区发展差异性大(如有的农信社已自主开发了卡业务,但也有的农信社仍停留在单机操作水平)等因素,规模性业务开发的网络资源极端缺乏。
(三)传统业务操作系统完善,新业务发展平台尚未建立。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农信社在传统的综合业务系统网络上与商业银行的差距已大为缩小。但涣散的经营机制使大规模业务开发缺乏统一的平台,各自为政的做法,往往增大了开发成本、增加了统一的难度、增大了地区的差异。
(四)人缘优势突出,优质客户资源不足。长期以来扎根农村,农信社与地方建立了深厚的人缘亲和力,培育起一支以广大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的客户群。但面对弱质产业的农业、弱势群体的农民,农信社现有客户群中,优质客户比重极低。
(五)当地信息来源丰富,同业信息共享存在壁垒。深厚的人缘、地缘优势,给农信社广泛收集地方信息提供了条件。但与同业间网络的等级差别,影响了农信社与同业之间的信息沟通,进而对拓展新业务的资源共享、风险防范等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六)竞争压力较小,创新动力不足。由于当前农信社在农村中的“垄断”优势,使农信社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从而形成一种自得情绪,严重影响了竞争意识、竞争氛围的形成。改革方向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到农村经济、、等全方位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开发。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必然要求在建设的初期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个投入单纯依靠政府是不可能实现的。为此,国家通过行政杠杆及财税优惠等手段,干预、引导各方面的资金汇聚到农村市场。这些优惠政策包括:
(一)取消农业税。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议:农业税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税负的减轻,从另一个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逐步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2005年12月29日,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三个高于”原则: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标志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三)以优惠财税政策引导各方资金流入农村市场。根据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各地相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个体经营户等出台了所得税收减免政策,并采取财政贴息、财政补贴银行贷款的方式,吸引工商企业和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同时,各地也开始积极探索建立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农村保险体制等,通过社会保险方式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减轻财政负担。
面对以上情况,农村信用社应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环境,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巩固扩大农村市场,实现地方、农信、农民“三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作为一直以农村市场为主阵地的农村信用社,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战略的高度做好农村市场的布局,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巩固和扩大农村阵地,真正实现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已成为当前农村信用社的首要任务。而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虽然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却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人力资源丰富,人才资源匮乏。大多数农信社的网点都有5人以上,但在从业人员当中,第一毕业院校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却很少。同时,各营业网点一线人员年龄结构相对偏大,对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明显滞后,真正精业务、懂技术、高素质、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才屈指可数。
(二)网点资源丰富,网络资源不足。农信社作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军,其网点布局往往以撒网式进行,一般每个乡镇都有一到两个网点,比较繁华的乡镇,网点数目则多达十多个。丰富的网点资源对网罗客户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由于农信社普遍存在服务手段落后、结算渠道不畅的弱点,且地区发展差异性大(如有的农信社已自主开发了卡业务,但也有的农信社仍停留在单机操作水平)等因素,规模性业务开发的网络资源极端缺乏。
(三)传统业务操作系统完善,新业务发展平台尚未建立。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农信社在传统的综合业务系统网络上与商业银行的差距已大为缩小。但涣散的经营机制使大规模业务开发缺乏统一的平台,各自为政的做法,往往增大了开发成本、增加了统一的难度、增大了地区的差异。
(四)人缘优势突出,优质客户资源不足。长期以来扎根农村,农信社与地方建立了深厚的人缘亲和力,培育起一支以广大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的客户群。但面对弱质产业的农业、弱势群体的农民,农信社现有客户群中,优质客户比重极低。
(五)当地信息来源丰富,同业信息共享存在壁垒。深厚的人缘、地缘优势,给农信社广泛收集地方信息提供了条件。但与同业间网络的等级差别,影响了农信社与同业之间的信息沟通,进而对拓展新业务的资源共享、风险防范等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六)竞争压力较小,创新动力不足。由于当前农信社在农村中的“垄断”优势,使农信社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从而形成一种自得情绪,严重影响了竞争意识、竞争氛围的形成。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全方位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开发。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必然要求在建设的初期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个投入单纯依靠政府是不可能实现的。为此,国家通过行政杠杆及财税优惠等手段,干预、引导各方面的资金汇聚到农村市场。这些优惠政策包括:
(一)取消农业税。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议:农业税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税负的减轻,从另一个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逐步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2005年12月29日,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三个高于”原则: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标志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三)以优惠财税政策引导各方资金流入农村市场。根据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各地相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个体经营户等出台了所得税收减免政策,并采取财政贴息、财政补贴银行贷款的方式,吸引工商企业和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同时,各地也开始积极探索建立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农村保险体制等,通过社会保险方式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减轻财政负担。面对以上情况,农村信用社应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环境,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巩固扩大农村市场,实现地方、农信、农民“三赢”。
为实现构筑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各级政府努力建设资金聚集的长效机制,逐步健全农村的信用环境和制度建设环境,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应充分把握好这有利时机,巩固和扩大自身在农村中的优势地位,通过外联内动,在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实现自身综合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一)加强与外部的协调合作
1、加强银政合作。
农信社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决定了与地方政府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农信社与地方政府的密切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典型的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在对立上,由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政府行政性指令放款给农信社造成了沉重的不良资产包袱,农信社对政府管理行为终究带有怀疑和顾虑;其次,在统一上,无论是地方还是农信社,基于在农村中的共同目的和利益,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是存在共识的。因此农信社必须切实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与沟通,理顺情绪、理顺关系,努力实现与地方政府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1)促成各项优惠政策贯彻落实。中央已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对支农资金投入的优惠性政策指引。农信社应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促使各项优惠政策实施细则的制订,促成各项优惠政策的彻底贯彻落实,降低支农投入的运营成本,提高支农投入的风险防范系数,在获得优惠政策中实现自己的休养生息和壮大发展。
(2)争取对清收涉政不良贷款的支持。由于历史的原因,农信社不良资产中,很大一部分是涉政贷款。对这部分贷款,单纯依靠农信社的力量进行清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农信社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从减轻农信社历史包袱、扶持地方金融发展壮大及构筑地方诚信环境的角度出发,争取地方政府对清收工作的支持,利用一切可行的方式盘活不良贷款,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
(3)探索与财政支农资金的合作。随着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信社可探索将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捆绑式结合运行的模式,一方面缓解自身的支农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可利用自身地处农村金融市场前沿,对“三农”情况熟悉,对当地农村的信用环境、经营情况、生产状况较为了解的优势,配合地方政府更好地发挥支农资金的作用,提高支农资金的效率。同时,通过与财政资金的合作,扩大农信社的影响,提升农信社的形象。
(4)及时反馈信息以引导政府调整政策方向。新农村建设是一场以农民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金融改革。政府部门以一系列的财税优惠政策引导各方资金流向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的增收。农信社要履行好社会人的义务,加强与政府的协调与沟通,利用自身在农村中的信息资源优势,及时收集政策落实情况的信息,反馈给政府部门,引导政府部门及时调整政策的方向,形成政策环境的良性互动发展,实现农村、农信、政府的三方共赢。
2、加强银银合作。
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信社当前的服务水平与这些服务需求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农信社应在充分发挥自身网点资源、人力资源、地方信息资源等方面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商业银行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资金优势,实现在国际金融、投资理财等业务上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以合作为导因、以学习为目的,切实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增强实力,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将合作转变为自为,扩大市场占有率。
3、加强银保合作。
农村保险业是一个成长中的市场,各种保险业务正处于由无到有、由有到全的局面。其各项业务的开展,既事关农民养老、意外伤害、医疗等方面的保障,也涉及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遇到不可抗力因素时的保障。农信社与保险业的合作,一方面以保险对象的身份出现,积极参与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开发的农业险,保障自身的资金安全,降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成本;另一方面以保险合作者的身份出现,以拓展中间业务的形式,为保险公司代理开办各项保险业务,不断延伸服务领域。
(二)加快内部的改革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农信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农信社应切实抓住这个机会,苦练内功,加快发展。
1、明确定位。
农信社应清醒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牢牢把握“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的市场定位,合理制定远、近期经营目标。在目前情况下,首先应该是不求做大,但求做强,尽量实现业务精品化、市场最优化、利润最大化。在实现精、壮、强的目标后,逐步拓展业务范围、创新业务品种、扩张业务市场,达到巩固和扩大农村阵地的最终目的。
2、在发展中转换思想,理顺机制。
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对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机构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和实质性的进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信社应在农村改革中,理顺政府领导、行业管理和自主经营之间的关系;在商业化运作中,真正实现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对农信经营者的经营理念进行一次“大换脑”,促使农信社经营管理行为能真正与时俱进,与先进银行管理理念并轨。
3、加快构建业务平台,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建设。
技术平台与人才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信社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要突破这个瓶颈,农信社一是要以前瞻性的思维和联动性的发展战略,以省联社为主导,构建一个全省乃至全国性的,高起点、现代化、多功能的金融信息化服务体系,为各项业务的拓展提供一个优秀的服务平台。二是要切实转变农信社“近亲繁殖”的进人、用人现状,做到“送一批人出去、进一批人进来、退一批人回去”。“送一批人出去”是把一批年纪较轻、思维活跃、敢创敢拼、学历层次较高的人送到专业院校进行再学习,让他们掌握最新的金融理念、了解最新的金融政策、熟悉最新的金融技术,与时俱进、开拓视野,把这批人培养成农信社的中坚力量;“进一批人进来”是按照农信社部门设置和业务发展需要,引进一批金融文秘人才、计算机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改善、优化农信社的人力资源机构。“退一批人回去”是让一批年龄偏大、知识层面偏低、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弱的职工提前退休,让新鲜血液可以补充进来。在这里要再提提“送一批人出去”,必须是把这批人以“脱产学习”或委托培训的方式送出去,但不宜以“交流”的方式送出去,因为随着各商业银行企业运作的强化,其对自身商业机密的保护性也加强,“交流”人员学习效能性将降至最低。在“退一批人回去”方面,也要做好对这批人的后续安置工作,尽量做到人心不乱,避免影响农信社凝聚力。
4、突出支持重点。
农村信用社要迅速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信贷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服务目标和方向,合理安排资金使用顺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一是推动农村传统产业实现规模经营。积极筹措资金,统筹安排使用顺序,优先对农业生产大户和有市场潜力的种植、养殖户给予重点资金扶持,支持种养业大户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二是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兼顾基地和农户,形成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和产品的基地建设。要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突出重点,主攻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四是大力支持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支持兴建集收购、销售、流通于一体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拓宽商品流通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对化肥、农药、农机和种子经营等服务体系的信贷支持,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主力军,是联系农民的最好的金融纽带。这是前任总理朱容基对农村信用社的评价。当前,国家替农村信用社“花钱买机制”,助推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并加快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创建,推进城乡一体化与农业产业化开发,降低门槛激活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一并促成农村信用社的政治经济优势和金融经济优势互补。加之去年和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强调设法兴农,而农村信用社根系“三农”、市场定位“三农”,可见,实质上是党中央在“爱屋及乌”,是在引导和带动全社会为农村信用社提供发展平台,也从宏观意义上,确立了农村信用社的社会作用,奠定了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地位,提升了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形象
第四篇:勇敢迈出第一步
勇敢迈出第一步
我们,青春而又阳光的一代。同时我们也是面临社会压力最大的一代。我们没有八十年代下海的机遇,也没有像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传承。有的只是我们自己的梦想,自己的追求!可是
我们有时候却退缩了,机会摆在自己面前,却不敢向它伸出怀抱。让它从我们面前跑过,偶尔还在回头望着自己。
后来我们又说:当时应该怎样怎样。可是有后悔药卖吗?机会会允许我们再来一次吗?当初为什么没有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呢?
《史蒂夫 乔布斯传》中有这样一段话: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使你停下来最普遍的理由就是恐惧,这是一种非理性的焦虑。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恐惧源于潜在的失败:由于我们的教育体系,文化以及社会,助长了对于失败的莫名恐惧。这是荒谬的,因为失败本身就是一件美丽的事情。你肯定将会经历失败,这没有什么不好的,因为你从中学到了经验并将会使得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不要因为恐惧而退缩,并且要从你的心里消除这种思想。要勇敢的走出第一步。
瀑布从万丈悬崖上奔泻而下,像一道道闪闪发光的珠帘,雷鸣般的轰响震撼全山,人们无不发出一声赞叹。可是,有人登上崖顶,却发现上面不过是一条平缓的小溪,是那样平凡,它一路走来,汇聚着点点滴滴的泉水。如果它不跨出那一步,冲下悬崖,就只能在山涧默默流淌,做一条平凡的河流。
当你握紧拳头,却发现还有一半手掌没有抓住,人生不就是这样吗?一半是已经安排好的生活,但还有一半是靠自己争取的,是靠自己把握的,上帝不会眷顾任何一个人,他给予了之后,便把所有的主动权都交给了我们。
所以:梦想,并不奢侈,只要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出发就会到达。
制药工程三班罗宗昂
第五篇:作文写作第一步
第一步:以观察室内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如指导学生观察教室的摆设情况,写静态片断,要求学生做到:认真看,按方位顺序,把教室的摆设和布置一件一件说清楚。
学生观察口述后,要求学生仔细想——发挥联想和想象,把事物写具体,然后把下面两段短文进行比较,从中悟出写作方法。如:我们的教室在图书楼下,正面墙上挂着国旗,国旗下面是黑板……
我们的教室在图书楼下第一间,教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正面墙上挂着一面鲜艳的国旗。每当我抬头看到国旗,心中就肃然起敬,它是千百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它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美好未来而努力学习……
通过比较,学生明白:静态片断描写要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数字,写出静物的形状、颜色等,只要注意发挥联想和想象,就能把事物写得具体生动些。
第二步: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
如指导写“初冬到了,天气一天天寒冷”片断,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初冬树木的变化,然后写在本子上,在课堂上念给大家听。如一个学生这样写:“一阵秋风刮来,树叶沙沙直响,几片黄叶飘飘悠悠掉下来。我往地下一看,爸爸昨天扫得干干净净的院子,今天又撒下许多树叶……”有的学生还能与其它树进行比较,并写进心里想的话。如:“……只有松树、柏树,它们不怕寒冷,还那么青绿,屹立在严寒之中。我想我也要像松柏那样,不怕寒冷……”写动态片断,要注意观察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如写“春雾”片断,向学生提供观察提纲,提醒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①太阳出来前后,春雾怎样?(形状、颜色、飘动)②春雾中的景物和人们怎样?通过仔细观察,大部分学生能按观察顺序写下来。如:“春天的一个早晨,我打开门,一股寒冷潮气迎面扑来。原来天下大雾啦!那灰蒙蒙的大雾,像一个巨大的纱罩,把地上的一切都蒙住了。公路上,人们在雾中行走,真像电影里的神仙在天际遨游。不远处的自行车,只听到铃声,却看不到影子。汽车也不得不打开黄车灯,不停地按着喇叭缓缓前进
第三步:观察人物的外貌和动作
在指导观察人物外貌时的做法是
(1)教给人物外貌基本写法:①抓住人物外貌主要特征;②按一定顺序写;③通过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外貌写具体。
(2)人物外貌素描。由教师或选班上一位学生当模特,用教师教给的写法,进行素描,然后上台念给同学听,进行评价。
(3)猜谜活动。选校内一名教师或班上一名同学进行具体描绘,不要写出名字,写好上台念,让同学猜他(她)是谁,猜对说明写得好。
指导写人物行动时的做法
(1)教给人物行动基本写法:①抓住人物主要动作;②按人物动作先后顺序;③准确选择动词。
(2)由教师演示动作,如批改作业,炒鸡蛋等,让学生素描。
(3)让学生回忆扫地、洗碗、做作业等动作,按顺序写。
中年级观察作文三步法,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和写作的趣味性,突出方法的导行,体现了小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符合中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整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