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成长工程”工作总结
夏阳中心小学2013年实施
农村小学生“幸福成长工程”工作总结
这些年来,夏阳中心小学不断探索改善农村中小学寄宿生特别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在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吃、住问题的基础上,于今年又启动了“幸福成长工程”,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体系,促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寄宿生、留守儿童、贫困生及小学低龄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了更好的实施“幸福成长工程”,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佳绩,现小结如下。
一、我校深该理解实施“幸福成长工程”的目的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人数日渐增多,这些留守儿童一些寄宿在学校,一些有隔代或亲属照看,由于留守儿童和寄宿生远离父母,成长过程常因缺乏亲情的关爱,给这部分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诸多不利,导致一些学生个性和心理发展出现异常,不同程度存在忧郁、多疑、自卑、偏执等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有的甚至成为“学困生”或“问题生”,针对这现象,我校为了让这部分学生在校能感到幸福,感到温暖,为使寄宿生尤其留守儿童学习、生活能得到家庭般的温暖、父母式的关爱,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我校今年大力改善了寄宿生“食宿”工程,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支持下,我校农村寄宿制小学实施了“幸福成长工
程”,以达到从物质到精神层面全方位改善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幸福成长工程”的实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我校今年实施“幸福成长工程”的具体做法
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我校在开展“幸福成长工程”中做了如下具体工作:一是加大了经费投入,较高标准地创建了“三房五室”,①是洗衣房,生管教师定期为寄宿学生更换、清洗床上被单等生活用品,帮助他们洗、凉衣服;②是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书籍,确定一名心理教师增强心理调解功能,帮助学生化解心理矛盾。③是配备卫生健康室,④是多功能活动室,学校充分利用现有音乐、美术等功能室,配备电视、乒乓球桌等设施,丰富学生课外活动。⑤五是“亲情联系”室,内设4台电脑、方便学生与父母进行网络视频和电话联系。加强学生的读书指导,结合课堂兴趣爱好,推荐阅读书目;二是暑假期间又投了了巨资改建了学生食堂,使学生食堂达到标准化要求,更新了蒸茏、冰箱等设施,改善学校寄宿生食宿环境。近年来,学校投入不少的资金添置餐桌、餐椅、餐具、消毒设备等设备。添置了休闲椅让师生空闲休息。同时,结合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营养改善工程,做到低保户寄宿生免费就餐;创建了各年级的实践基地;三是全面落实免费营养早餐,学生的菜品定期更换,做到丰富多彩;四是添置了整套的寄宿生床上用品,使寄宿生的床铺整齐划一;五是争取关公委、妇联春蕾女童和个人资金为学困生进行生活补助,使学困生能安心学习。从物质关怀
延伸到精神关爱、从师生情谊延伸到亲情关注、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实践、从学校管理延伸到社会关爱,初步形成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为一体的系统关爱体系。
三、对寄宿生进行“四段”式的精细化管理
我校各有一名男女生管教师,全天候对寄宿生进行“四段”式的精细化管理。一是早晨叫他们起床、洗刷,并跟踪他们进行30分钟的晨读;二是中午督促、陪同寄宿生午休;三是傍晚时分陪同寄宿生进行做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四是晚自习后陪同寄宿生洗刷、查铺、点名,督促他们按时休息,就连三餐也同他们共同吃饭,有事或生病给予及时的照顾,做到了精细化管理。
四、创建学校“平安之家”。实施周末安全工程,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强化校园安全管理,配齐安保人员和法制副校长,完善技防设施建设,有安全通道,有防盗和消防设施,严把门卫入口关,健全安全防范预案,实施周末安全落实管理制度,远处的学生必须要有大人接送,确保往返家校的安全。强化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提升学生自防、自护、自救能力。同时,抓好校园周边专项整治,为学生健康成长创建安全环境。加强食堂管理,完善原料存放区、食品加工区、配餐区和蔬菜清洗池、肉类洗涤池、餐具洗涤池,配备防尘、防蝇、防鼠、照明、通风等硬件设施设备;合理确定伙食标准和配餐方案,规范食堂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留样、配送等环节管理,达到食物安全、营养、可口、价廉的要求,努力改善学生就餐条件。
五、创建学校“和谐之家”
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引导家长支持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落实家访制度,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对特困生、寄宿生、留守儿童、受纪律处分学生、单亲家庭和家庭变故学生每学期必访二次以上。注重小学生思想品德、法纪和文明礼仪等教育,提高广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宣传橱窗、黑板报等思想、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共同为特困生、寄宿生、留守儿童等创建“和谐之家”。
通过对留守儿童成长档案,适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情况,着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幸福的育人环境,促进他们幸福快乐成长。
2013年11月10日
第二篇:幸福工程工作总结
某某县幸福工程2010工作总结
2010年,某某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以人为本,把幸福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纳入计生协会工作的重要内容,融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县今年共救助贫困母亲59户,投放滚动资金39万元,惠及人口120人。
一、领导重视,幸福工程工作引向深入。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幸福工程工作,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全县计生工作会议上,强调进一步增强做好幸福工程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从为人民服务的高度,提高对幸福工程工作的认识;县分管计生工作的领导还经常听取汇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幸福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组织领导基础,为不断做大做强幸福工程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外,还将幸福工程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考核内容,与计划生育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考核。
二、营造氛围,提升幸福工程影响力。
今年,我县在“5〃29”期间,结合实施“幸福工程”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富有地方特色的宣传、服务和纪念活动,“幸福工程”宣传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一是在“母亲节”期间各乡镇均在主要交通路段悬挂幸福工程工作的宣传标语,并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咨询、义诊活动,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二是开展“幸福工程”致富带头人回访“幸福 工程”受助户,询问项目情况,进行现场指导;三是为新婚夫妇及孕期育妇开办各类早教知识和素质教育专题讲座,特邀省、市专家现场讲解孕期保健、产前注意事项及育儿科学知识,为他们成为称职的父母增加知识的储备。
三、规范管理,扎实推进幸福工程工作开展。
为确保幸福工程实现良性循环,我们着力把好五个环节: 一是选好开展幸福工程的村。为了便于管理和服务,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2009年是村(居)换届选举年,我们严格遵守三个条件,注意选择班子相对稳定的村(居)中开展此项工作。
二是选准救助对象和项目。我们严格按省组委会提出的五个条件充分发挥基层协会优势,每批次上报的申请救助的对象都由村协会、村委会、乡镇协会逐级审核初审上报后,县项目办再组织人员实地考察,核实项目申报情况,最后县项目办集体研究予以审批。今年来,全县共上报申请对象67户,县项目办在审查中发现8户不符合条件的,给予否决。全县共批准救助对象59户,投放资金39万元,其中独生子女户21户、二女结扎户23户、一女一男户15户;选定种植业的20户、养殖业的15户、经商的4户、加工业的2户、运输2户、其他行业的1户。
三是开展“幸福工程”专项督查。8月下旬,县计生项目办抽调各乡镇协会会长、秘书长分成两组,分别深入各个幸福工程项目点进行“幸福工程”专项督查,此次督查方法采取听取各乡镇开展“幸福工程”工作的情况汇报,查阅相关档案资料,随机抽查2个村,5户受助户,通过入户访谈了解救助项目运作及跟踪服务情况。共深入到10个乡镇、24个村,访问受助贫困母亲44人,其中二女户7户,一女户10户,一男户3户,一女一男户2户。从督查情况看,各乡镇均能认真贯彻省、市、县有关“幸福工程”文件精神,认真执行《某某县幸福工程项目及资金管理实施意见》,把“幸福工程”做为计生协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并有机融入“生育关怀行动”,有力地推动了幸福工程工作。
四是做好跟踪指导服务。为使救助项目顺利开展,成立了以农业、养殖业、种植业等技术专家组成的科技帮扶服务组,经常深入救助户中指导和服务。县项目办经常偕同科技帮扶服务组技术专家,深入受助贫困母亲家中,下到猪圈旁、鱼塘边、菜棚中,详细查看生猪长膘、农作物长势情况,对她们在养殖、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都一一解答,耐心讲解。
五是规范救助资金、资料的管理。对于幸福工程的资金,严格遵守省组委会的有关规定,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保证资金按周期滚动运转。为便于及时掌握救助资金运作情况,除了在会计核算中心记帐外,专职工作人员还另建了一套出纳日记帐。县项目办也经常对乡镇资金的发放、资料档案进行检查,以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在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的同时,县、乡、村三级还建立健全受助贫困母亲的资料档案,分类归档,规范管理。
四、优化服务,幸福工程工作成效凸显。
一是在治穷方面。受助的贫困母亲经济收入明显增加,2010年来受助还款的5户贫困母亲,人均年收入由受助前3500元,提高到4558元,已脱贫和基本脱贫5户,脱贫率100%。今年的救助母亲的项目都开展的很好,猪儿肥、蔬菜旺、生意红,预计都有号收成。二是在治愚方面。积极争取涉农部门支持,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幸福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今年,10个项目镇共举办培训20 期,受训人数为480多人次,发放农业技术资料近千份。三是在治病方面。开展为育龄妇女健康义诊体检、妇科病普查、倡导新型婚育观念主题讲座等为主要内容的“关心母亲、关爱女孩”活动,坚持结合“三查”日,组织计生服务站医生到基层,为贫困母亲进行免费妇科病普查和治疗,今年共为5000多名育妇进行妇科病普查,查出有各种妇科疾病440多人,及时加以诊治和指导,工业园区举办“女性生殖健康知识”讲座,邀请省妇幼保健医院原妇产科主任医师廖秋萍到场授课,对100多名育龄群众进行生殖健康专题辅导,营造了关心母亲、回报母爱、救助贫困母亲的良好风尚。
一年来,我县在实施幸福工程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有的村(居)干部思想认识还差距,怕担保,怕资金回收难;二是救助方法单一,如何创新和发展幸福工程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努力。今后我们要学习贯彻全国幸福工程经验交流会和全省幸福工程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幸福工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视问题,把幸福工程这一品牌工程做大做强,让更多的贫困母亲走上致富之路、幸福之路,促进和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
某某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某某县幸福工程项目办
2010年11月20日
第三篇:幸福成长
《成长》
没有温暖的教室,没有整洁的桌椅,我们书声朗朗; 没有宽宽的黑板,没有大大的屏幕,我们梦想四方; 没有平坦的跑道,没有宽阔的球场,我们茁壮成长; 没有茵茵的绿草,没有芬芳的花香,我们阳光健康; 我们是幸福的天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在幸福地成长!
第四篇:幸福工程
十里亭镇实施八大工程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十里亭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三干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学习研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中促进实现和谐乡镇。
一,实施“增收富民”工程,增加民生之财,确保财有所道。
一是全力开辟创业经济。把支持创业作为富民的首要途径,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激发群众竞相自主创业热情,不断增加群众的财富积累。至目前,年新增个体、民营企业、民营注册资本、招商引资到帐“四大项”硬指标,均实现了时间过半,达成指标超半的绩效。
二是大力拓展特色经济。坚持从实际出发,有效实施异地输出、就地转移、返乡创业“三策并举”战略,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扶持,转移范围、对象、领域独具特色的充分就业之路。同时,有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立水产、种植、养殖高效农业生产基地,通过培育“农字号”龙头农业企业,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大幅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
三是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努力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使农民在财政支农中直接收益5000多万元,农民收入连续数年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幅。二,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夯实民生之基,确保学有所教。
一是着力构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优质教育三大教育体系,着力营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优学”的教育环境,构建以满足每个人的基本学习需要为目标,向所有未成年人提供正规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创造安全、健康、无歧视和资源分配公平合理的教育氛围,让所有人都能达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倡导将“管用一生”的教育转变为“贯穿一生”的教育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社会新风尚。
二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当前一个时期,以统筹教育均衡发展为指向,着力以资源配臵为重点,做大做强优质教育资源,按照“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师资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人民群众一样满意”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幼儿园、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普遍提高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成 人教育、社区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
三是大力建立助学体系。建立县级“寒窗助学基金”,确保所有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教育责任,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顺利入学全覆盖。
三,实施“卫生健民”工程,缓解民生之急,确保病有所医。
一是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扩建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县民族中医院,完善县、乡、村三级防控体系。二是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工程,对特困家庭制定应急救助措施,确保群众全部实现“病有所医”。
三是加强医疗市场管理,取缔无证游医,严格督查药店经营,强化医院考评管理,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四,实施“救助扶民”工程,解决民生之困,确保难有所救。
一是筹建“助困关爱基金”,开展助医、助学、助老、助孤、助弃、助残、助灾的“七助”慈善活动,重点对因病、因灾致贫的家庭实施紧急救助,并足额发放计生奖扶金和救济金。
二是开展“亲情牵手,扶贫济困”活动,动员机关、企业结对经济薄弱村组,推动党员干部、企业主结“穷亲”,为贫困户免费培训,送技术、送项目、送资金,全面提升贫困人口收入水平。
三是构建长效保障机制,建立农村居民低保制度,推行农业保险,建立节育手术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五,实施“就业安民”工程,保障民生之本,确保劳有所岗。
一是发展工业增加就业。推动工业资金进农业进程,打造高效现代农业,充分转移农村富余劳力。
二是倡导创业带动就业,持之以恒地开展“群众创家业,干部创事业,业主创产业”创业竞赛,持续掀起创业富民高潮,千方百计增加群众就业机会,实现了年增就业、再就业增幅48%和劳动力培训、外输内转劳动力位居全县首位的佳绩。三是优化服务促进就业。全县设立创业示范基地5个和创业辅导站、政策咨询便民服务站、融资担保服务站各1个,探索建立零就业家庭动态“脱零”长效机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全面推行企业工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创新开展针对未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的新增劳动力储备培训,为这类“两居生”在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之前学到一技之长奠定自身就业良好基础,为用人单位储备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创造条件。
六,实施“安居宜民”工程,满足民生之需,确保居有所宜。
一是坚持新民居建设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实施南高村新民居建设,并以此推动十里亭村等各村的新民居建设。
二是加快旧村改造。以“五改一增(改水、改电、改厕、改 /增绿)为中心,以平改坡为突破口,加快镇村建设步伐。
三是改善居住环境。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活动,有效实施“四清工程”,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工作,当前,镇政府积极与邢台天然气公司协调,我镇村民将在不久也会用上实惠、清洁、节能的天然气,享受城里人的生活。实现水泥路通达、农村公交、自来水、有线电视、调频广播、宽带、健身场、农家书屋、远程电教等现代生活八个“村村通”目标。
七,实施“和谐安民”工程,强化民生之盾,确保安有所保。一是建立集体下访制度,乡镇村干部每月第一周星期日全员“大走访”,定期接访,限期办结访诉问题,真心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化解民怨,从源头化解不稳定因素。同时,创新试行干部“代访”制度,按照“干部主动,群众自愿”的原则,将群众上访和问题由指定部门人员受理、登记,并根据信访群众的要求,负责代表信访群众向有关部门咨询、反映情况和协调解决问题,降低了信访成本,方便了基层群众。
二是创造平安和谐环境。镇村健全大调解机制和便民服务中心,村委会建立村民议事、村务公开制度,千方百计化解老问题,千方百计避免新矛盾,保持到省集访和进京上访,信访总量处于递减态势。
三是切实加强应急管理。树立“大安全,大防范,大治理”意识,制定完善应急案86个,建立治安、防暴、民兵应急分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应急演练1.2万人次
第五篇:幸福工程
十里亭镇实施八大工程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十里亭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三干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学习研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中促进实现和谐乡镇。
一,实施“增收富民”工程,增加民生之财,确保财有所道。
一是全力开辟创业经济。把支持创业作为富民的首要途径,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激发群众竞相自主创业热情,不断增加群众的财富积累。至目前,年新增个体、民营企业、民营注册资本、招商引资到帐“四大项”硬指标,均实现了时间过半,达成指标超半的绩效。
二是大力拓展特色经济。坚持从实际出发,有效实施异地输出、就地转移、返乡创业“三策并举”战略,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扶持,转移范围、对象、领域独具特色的充分就业之路。同时,有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立水产、种植、养殖高效农业生产基地,通过培育“农字号”龙头农业企业,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大幅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
三是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努力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使农民在财政支农中直接收益5000多万元,农民收入连续数年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幅。
二,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夯实民生之基,确保学有所教。
一是着力构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优质教育三大教育体系,着
力营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优学”的教育环境,构建以满足每个人的基本学习需要为目标,向所有未成年人提供正规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创造安全、健康、无歧视和资源分配公平合理的教育氛围,让所有人都能达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倡导将“管用一生”的教育转变为“贯穿一生”的教育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社会新风尚。
二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当前一个时期,以统筹教育均衡发展为
指向,着力以资源配臵为重点,做大做强优质教育资源,按照“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师资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人民群众一样满意”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幼儿园、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普遍提高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成 人教育、社区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
三是大力建立助学体系。建立县级“寒窗助学基金”,确保所有
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教育责任,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顺利入学全覆盖。
三,实施“卫生健民”工程,缓解民生之急,确保病有所医。
一是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扩建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县民
族中医院,完善县、乡、村三级防控体系。
二是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工程,对
特困家庭制定应急救助措施,确保群众全部实现“病有所医”。
三是加强医疗市场管理,取缔无证游医,严格督查药店经营,强
化医院考评管理,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四,实施“救助扶民”工程,解决民生之困,确保难有所救。
一是筹建“助困关爱基金”,开展助医、助学、助老、助孤、助
弃、助残、助灾的“七助”慈善活动,重点对因病、因灾致贫的家庭实施紧急救助,并足额发放计生奖扶金和救济金。
二是开展“亲情牵手,扶贫济困”活动,动员机关、企业结对经
济薄弱村组,推动党员干部、企业主结“穷亲”,为贫困户免费培训,送技术、送项目、送资金,全面提升贫困人口收入水平。
三是构建长效保障机制,建立农村居民低保制度,推行农业保险,建立节育手术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五,实施“就业安民”工程,保障民生之本,确保劳有所岗。
一是发展工业增加就业。推动工业资金进农业进程,打造高效现
代农业,充分转移农村富余劳力。
二是倡导创业带动就业,持之以恒地开展“群众创家业,干部创
事业,业主创产业”创业竞赛,持续掀起创业富民高潮,千方百计增加群众就业机会,实现了年增就业、再就业增幅48%和劳动力培训、外输内转劳动力位居全县首位的佳绩。
三是优化服务促进就业。全县设立创业示范基地5个和创业辅导
站、政策咨询便民服务站、融资担保服务站各1个,探索建立零就业家庭动态“脱零”长效机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全面推行企业工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创新开展针对未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的新增劳动力储备培训,为这类“两居生”在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之前学到一技之长奠定自身就业良好基础,为用人单位储备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创造条件。
六,实施“安居宜民”工程,满足民生之需,确保居有所宜。
一是坚持新民居建设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实施南高村新民居建
设,并以此推动十里亭村等各村的新民居建设。
二是加快旧村改造。以“五改一增(改水、改电、改厕、改 /
增绿)为中心,以平改坡为突破口,加快镇村建设步伐。
三是改善居住环境。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活动,有效实施“四
清工程”,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工作,当前,镇政府积极与邢台天然气公司协调,我镇村民将在不久也会用上实惠、清洁、节能的天然气,享受城里人的生活。实现水泥路通达、农村公交、自来水、有线电视、调频广播、宽带、健身场、农家书屋、远程电教等现代生活八个“村村通”目标。
七,实施“和谐安民”工程,强化民生之盾,确保安有所保。
一是建立集体下访制度,乡镇村干部每月第一周星期日全员“大
走访”,定期接访,限期办结访诉问题,真心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化解民怨,从源头化解不稳定因素。同时,创新试行干部“代访”制度,按照“干部主动,群众自愿”的原则,将群众上访和问题由指定部门人员受理、登记,并根据信访群众的要求,负责代表信访群众向有关部门咨询、反映情况和协调解决问题,降低了信访成本,方便了基层群众。
二是创造平安和谐环境。镇村健全大调解机制和便民服务中心,村委会建立村民议事、村务公开制度,千方百计化解老问题,千方百
计避免新矛盾,保持到省集访和进京上访,信访总量处于递减态势。
三是切实加强应急管理。树立“大安全,大防范,大治理”意识,制定完善应急案86个,建立治安、防暴、民兵应急分队,开展安全
生产培训和应急演练1.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