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密封元件检查、保管作业指导书
密封元件检查、保管作业指导书
1. 目的明确了产品上使用的密封元件外购、抽查、储存和安装前检查的相关事项,以证其性能。
2. 范围
适用于相关环节。
3. 外购密封元件的要求
3.1必须按技术部批准的密封元件的品牌、规格、性能去采购密封元件。
3.2供应商应提供满足3.1要求的生产厂家的性能保证资料及样品,否则不能
采购。
3.3密封元件进仓时应有良好包装。抽查时密封元件表面应光滑、无叠痕、接痕、裂纹、飞边、切边、划伤、气孔、疏松、毛刺等缺陷。
3.4密封元件在性能上不能产生老化、熔胀、软化、变质等情况。
4. 密封元件的存放
4.1密封元件存放地点应阴凉、干燥、防阳光、远离热源、电磁场。
4.2在安装前各环节,密封元件要包装、密封存放(包括安装后拆出的密封元
件),避免水汽、油污、溶剂入侵。
4.3密封元件应自然平放及较少量叠放,不能用针、铁线、绳子等将密封元件
悬挂起来。
4.4密封元件遵守先进先出原则,以避免过长时间存放而性能受损。
5. 安装前的检查
5.1打开包装检查,密封元件应符合3.3、3.4要求。
5.2将密封元件与密封槽比较,元件应有足够压缩量,保证密封,又不会产生
永久变形。
5.3硬度和弹性足够。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
第二篇:工厂物资保管作业指导书[定稿]
文章标题:工厂物资保管作业指导书
xxxx厂物资保管作业指导书
为规范物资保管过程,保证物资在保管中的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物资入库
1.1保管员凭“验收报告单”与验收员办理物资入库交接手续;
1.2物资入库后,保管员根据各类物资的物理性能、化学成份、体积大小、类
别、包装等不同要求,分别予以妥善保管。
2物资保管
2.1四号定位:
需用货架存放的物资统一按库号、架号、层号、位号来定位,做到帐、卡、物相符;
2.2“十防”要求:
防锈、防尘、防潮、防震、防腐、防磨、防水、防爆、防变质、防漏电;
2.3五五摆放:
有条件的要求以“五”为计量基数,做到“五五成行、五五成方、五五成串、五五成层”;
2.4保管员应经常检查物资贮存条件和防护措施是否符合其属性要求,对不符合的或潜在不符合的要及时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
3物资的出库
3.1保管员必须凭有效指令(指领料单、让售单、调拨单等)发放物资,并妥善保存发放记录,出库物资必须与有效出库指令完全相符;
3.2对日常生产所需的大宗物资,可凭计划员电话通知出库,但保管员要有记录,月底结帐;
3.3对于生产急需物资,来不及或无法开“领料单”(如夜间、节假日)可先凭“借条”发料,但保管员需告知领料人于次日到计划员处补办“领料单”(逢休息日顺延)。
3.4剧毒品物资的出库,按剧毒品“五双”管理制度执行。
4盘库
4.1保管员应每月进行一次盘点;
4.2按物资统计和财务部门要求,及时、准确填报有关报表;
4.3凡经财务签收人员核实的仓库实物帐(数量、单价、金额和帐页等)不得随意更改,如需要更改变动必须经财务人员签字认可。
5微机数据管理
5.1物资验收合格后,保管员必须在两天内将数据输入微机,特殊情况按计划员通知的时间入库;
5.2物资出库后,保管员必须在两天内将数据输入微机,特殊情况按计划员通知的时间出库;
5.3各库房必须每天将终端机数据发送到服务器。
《工厂物资保管作业指导书》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工厂物资保管作业指导书。
第三篇:消防设备检查作业指导书
消防设备检查作业指导书
1、值班人员每天要对消防重要区域进行检查,排除火灾隐患,不能排除的要及时上报。每月保安部要对辖区消防设施设备、重点消防安全区域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书面向保卫处汇报。
2、消防设施设备丢失或不能正常使用的,要及时上报。
3、对施工现场要认真检查,尤其是对申请明火作业的更要按明火作业通知书的要求严格检查监督,必要时要通知保卫处下发整改通知书。
4、对于防火门要注意自动闭门器的灵敏有效,一旦损坏要及时上报、更换;要防止地毯或室内其他陈设物卡住防火门,保证其在火灾情况下迅速开启后密闭。
5、对室内消火栓要按要求定期检查是否完好,有无生锈和漏水现象;检查接口垫圈是否完整无缺;定期进行防水检查,以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打开消火栓防水;定期检查卷盘、水枪、水带是否有损坏,阀门、卷盘转动是否灵活,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保修;定期检查消火栓箱门是否损坏,门锁是否开启灵活。
6、对室外地上消火栓,要定期、在重大节日或重大活动前进行检查,清除启闭杆端部周围的杂物;检查接口垫圈是否完整无缺;打开消火栓检查供水情况,要放净水后再关闭,并观察有无漏水情况,如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保修。
7、对室外地下消火栓可参考地上消火栓检查办法,但要检查地下消火栓指示标志是否明显,上面是否有其他物品覆盖。
8、严格按照医院消火栓动用规定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9、定期对消防水泵和消防水箱进行检查。
10、对消防电梯,要认真检查其前室是否被挪作他用或堆放杂物,保证专用操作按钮时刻处于灵敏有效的状态,同时,要保证通向消防电梯的走道畅通无阻。
11、对应急灯和疏散指示要认真检查,并保持清洁,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报修。
12、灭火器要认真统计,妥善管理,严格领换制度,并做好维修和填充时间记录。
第四篇:板材检查作业指导书
1.目的规定板材的入检方式及判定规格,确保入检过程顺畅,保证入料品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板材的入料检验,板材包括Q235B酸洗板、冷轧板、热镀锌板、铝板。
3. 定义
3.1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强度的字母、屈服强度值、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等4个部分按顺序组成。例如Q235B。
Q—钢材屈服强度“屈”的首字母;
A、B、C、D — 分别为质量等级;
3.2热镀锌板,将薄钢板浸入熔解的锌槽中,使其表面粘附一层锌的薄钢板。
4. 检验要求
4.1 Q235B钢板检测:
(Ⅰ)保证项目
4.1.1板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检验方法:检查外包装的标识、质量证明书。(Ⅱ)基本项目
4.1.2板材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重皮、砂眼、针孔和超过板厚允许偏差的局部凹坑、碰伤。检验方法:目视检查,测厚仪检查。
检查数量:每托的首张板。
4.1.3厚度.用卡或千分尺测量板材的厚度。
板材的几何尺寸及偏差应符合下表(摘自GB/T709-2006)。
表1钢带(包括连轧钢板)的厚度偏差单位为毫米/
44.1.4宽度。用圈尺测量,其尺寸应符合下表要求(摘自GB/T709-2006)。
表2切边钢带(包括连轧钢板)的宽度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
4.1.5不平度。钢板的不平度应符合下表要求(摘自GB/T709-2006)。
表3 连轧钢板的不平度单位为毫米
检测方法:
将钢板自由的平放在平面上,除钢板本身的重量外不施加任何压力。
用一根长度为1000mm或2000mm的直尺,在距离钢板纵边至少25mm和距横边至少200mm区域内的任何方向,用卷尺测量钢板的下表面与直尺之间的最大距离。测量连轧钢板下表面与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如图2所示)。
4.1.6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要求供应商提供材质证明,其性能应符合下表要求。
钢的化学性能要求
钢的力学性能要求
4.2 不锈钢板和热镀锌板及铝板的检测。冷轧板:参照标准 热镀锌板:参照标准
铝板:参照标准
检测方法和流程同Q235B检测,不允许存在腐蚀点、大小不均匀的锌花、暗斑、划伤和压痕、气刀条纹、钝化斑等。
第五篇:设备检查作业指导书(定稿)
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文件
设备检查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了掌握线路状态,提高线路质量,快速、全面地获得线路检查资料,并对检查资料进行多种分析,及时了解线路状况,发现线路病害,提供线路修理工作计划,工作安排的详细资料。
2.适用范围
使用轨道检查仪及手工进行线路和道岔检查。
3.作业质量
3.1机具应由专业小组或专业人员负责检修、保养及使用。
3.2机具性能及各部件符合要求,运行状态良好。
3.3数据处理结果准确、真实、及时,无差错。
3.4检测数据与实际地点相符,误差前后不大于5m。
4.作业条件
4.1 配备工具:轨道检查仪1台、道尺1把、支距尺1把、计算机1台、打印机1台、辙叉磨耗仪1台、钢轨侧磨仪1台、检查锤1把、一米板尺1把,塞尺1把。
4.2上线按规定设置防护员、联络员,操作员等定员5人(含1名班长)。其中:1人执机、1人配合,1人随车防护、前后各1人距轨检仪800米随车移动防护。
4.3按线路静态检查月计划,日检测线路10-20km或道岔30-40组,按计划每月对管内所有线路和道岔检查1遍,按计划每季度要对曲线上股钢轨侧磨观测一遍,焊缝每季度使用 1m 直尺全面检查一遍。
4.4大风、大雨,大雾禁止作业。
4.5走行方向面向列车,仪器上道检查时应该按规定设置两端防护。
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文件
5.作业程序
5.1作业准备
5.1.1设备检查:检查前由班长布置当天安全注意事项,作业地点及要求,组装轨道检查仪,校正标准值,检查轨检仪是否正常,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确认防护已设好。
5.1.2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工地设置移动停车手信号防护并用对讲机联络,防护设好后方可作业;上下道床时,应踩稳踏牢,防止摔倒。
5.1.3作业中本线下道避车应距列车不小于800m下道,邻线下道避车应距列车不小于500m下道,人员距钢轨头部外侧2m以外避车,仪器在路肩上放置平稳,严禁放置在两线间和石碴边坡及以上;天窗点内检查时邻线来车时可不下道,但必须停止作业。
5.1.4检查人员携带工具下道后,应面向列车认真瞭望,防止列车上的抛落、坠落物或绳索伤人,并不得到邻线及两线间避车。
5.2检查线路
5.2.1线路检测、检查内容:轨道几何尺寸、钢轨(掉块、低塌、侧磨等)、轨枕、联接零件、防爬设备、无缝线路观测、道床、路基、道口、标志、外观等11项,并做好记录。
5.2.2道岔检测、检查内容:轨道几何尺寸、钢轨(岔心、尖轨状态,顶铁与尖轨、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情况)、岔枕、联接零件、轨道加强设备、无缝道岔观测、道床、标志等8项,并做好记录。
5.2.3严格执行作业要领:仪器上下道要做到轻抬轻放,仪器上道在静止状态下,按F1键对方向高低传感器进行标零校正,按3-5km/h速度匀速向前推进,复线地段应面迎列车方向检查,认真观察显示屏,确认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文件
5.2.4注意测量轮是否与钢轨接触,推行过程中禁止回拉仪器,以免造成数据混乱,发现仪器故障应停止作业。
5.2.5检查的《超临时补修病害通知单》应在24小时内,《超经常保养项目通知单》及其他《轨道结构缺陷检查记录》2日内下发到相关保养工区,对消灭情况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备案,并准备一式三份检测报告(线路设备超临时补修病害通知单、线路设备超经常保养项目通知单、道岔超临时补修病害通知单、道岔超经常保养病害通知单、曲线正矢检查报告、轨道结构缺陷检查记录),其中线路车间一份,交线路工区一份,并自存电子文档。
5.2.6为避免里程误差,每个公里标处进行里程修正,每4公里左右新建一个文件名。
5.2.7天窗点内邻线来车时,按暂停键停止推行加强瞭望;天窗点外邻线、本线来车时按暂停键及时下道做好标记,再上道时检查检测轮是否接触到钢轨,仪器是否恢复原位,确认无误后取消暂停。
5.2.8由1人配合负责对上次设备检查问题情况进行核对,将核对信息反馈到车间和工区,车间主任对重复信息考核。
5.2.9直线测量方法:以上、下行的外股为基准股,双轮梁放置在面应来车方向的外股进行测量。
5.2.10曲线测量方法:曲线起终点现场打点定位,推行仪器前进进行测量时,以双轮梁放置在曲线的上股为基准轨进行测量;如果下一个是反向曲线,应在曲线前20米的直线上,将仪器双轮梁换到另一条钢轨上,并在钢轨上做个记号将仪器抬起旋转180度,保证前后两次仪器的位置尽量在同一点,按面板上的上下键改变推行测量的左右轨;按“暂停”键,显示测量数据后,继续推行测量。
5.2.11道岔测量方法:在进入道岔时按面板上的“岔起”键,继续推行;按“暂
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文件
停”键,显示测量数据后,继续推行测量;出道岔时再按“岔终”键,继续推行。
5.3 检查方式
5.3.1 线路检查时采用轨道检查仪和人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即轨道几何尺寸使用轨道检查仪进行检查,其它检查项目人工检查。
5.3.2 站场轨道几何尺寸原则上使用轨道检查仪进行检查,不能使用仪器时用道尺进行检查。对停留车辆的站线,由保养工区与车站联系,待排空股道后,用轨道检查仪或道尺进行检查,检查记录必须完整,无漏检区段;编组场安装有缓行器等无法使用轨道检查仪的区段,使用道尺进行检查。
5.3.4道岔采取手工检查。
5.3.5检修工区每天检查后,立即导出数据对检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6.撤除防护
线路检查完毕,人员机具撤出限界以外后,撤除防护。
7.后续工作
7.1仪器下道关闭电源,进行充电,分拆轨道检查仪,并对仪器进行日常保养,使用完毕后应擦拭测量轮上的污物,保持轨检仪的整洁。
7.2每天线路检查完毕后,到就近的站场工区插入U盘导出原始数据,再将U盘插入电脑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完成检测数据转储及设备病害的分析工作,并且每天详细填写线路检查组台账。
7.3检修工区要有线路检查记录薄、道岔检查记录薄、曲线正矢检查记录薄、日及月度计划、月度设备质量分析报告,工区综合记录及工作日志薄。
7.4线路保养工区保存(线路设备超临时补修病害通知单、线路设备超经常保养项目通知单、道岔超临时补修病害通知单、道岔超经常保养病害通知单、曲线正矢检查报告、轨道结构缺陷检查记录)及其它由保养工区承担的检查任务的检查资料,保
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文件
存期为2年。
7.5线路车间和检查组保存(线路设备超临时补修病害通知单、线路设备超经常保养项目通知单、道岔超临时补修病害通知单、道岔超经常保养病害通知单、曲线正矢检查报告、轨道结构缺陷检查记录)及其它检查资料,保存期为2年。
8.轨检仪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保养
8.1在保养维护过程中应并避免撞击和敲打,注意防水,强磁和高温;无论上下道,设备搁放时不得碰撞纵梁侧面的旋转编码器,不得坐在仪器上休息。
8.2操作时(包括检测和检修调试)压按键盘要力度合适,注意保护液晶屏幕。在工作中随时注意数据的稳定性,与数据过大突变应下道检查仪器。检测过程中为防止非正常情况下断电,建议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每十分钟左右按“确定”键保存以检测的数据。
8.3分析软件处理数据操作要仔细确认,检测数据应经常备份,系统应经常检查病毒。
8.4装拆和检修仪器一律在无电状态进行。
8.5不充电时将充电器和电力供应线分离。
8.6长期不用应拆除电源,远离高温潮湿,避免阳光直射。
编制部门:线路技术科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