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务状况分析表
财 务 状 况 分 析 表 项评核次检 讨 项 目检 讨良可差1投入资本□有资本不足□投资事业过多 □增资困难 □资本不足2资金冻结□严重 □尚可 □轻微3利息负担□高 □中 □低4设备投资□过多未充利用□可,充分利用□设备不足□设备陈旧5销售价格□好□尚有利润 □差6销售量□供不应求 □供求平衡 □竞争历害 □销售差7应收款□赊销过多 □尚可 □甚少8应收票据□期票过多 □适中 □支票甚少9退票坏帐□甚多 □尚可 □差10生产效率□高 □尚可 □差11附加价值□低 □尚可 □高12材料库存□多 □适中 □短13采购期□过长 □适中 □短14耗料率□高 □中 □理想15产品良品率□低 □中 □高16人工成本□高 □适中 □低17成品库存□高 □中 □低18在制品库存□高 □中 □低
第二篇:建筑业财务状况(C103表
建筑业统计报表制度—1—
建筑业财务状况(C103表、C203表)
1.年初存货(011):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包括原材料、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年初数填列。
2.资产总计(029):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建筑业企业的资产其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即:
资产总计=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其他资产
(1)流动资产合计(012):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在参加生产经营时,其价值一次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去。根据“资产负债表”(会计报表,下同)的“流动资产合计”项目的期末数填列。其中:
现金(213):指企业的库存现金。根据“现金”科目的期末数填报。
银行存款(320):指企业储存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根据“银行存款”科目的期末数填报。
短期投资(013):指企业购入的各种能随时变现、并准备随时变现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股票、债券和基金,以及不超过1年(含1年)的其他投资,减去已提跌价准备后的净额。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项的期末数填报。
应收账款(净额)(014):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净额”期末数填报。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用“应收账款”期末数填报。
存货(015):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主要材料、其他材料、周转材料、设备、低值易耗品、机械配件、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结构件、商品等。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期末数填列。
(2)长期投资合计(018):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合计”项的期末数填列。其中: 长期股权投资(217):指企业不准备在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的期末数填报。
长期债权投资(218):指企业不准备在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各种债权性质的投资。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债权投资”项的期末数填报。
(3)固定资产合计(019):指使用期超过一年的房屋及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包括在内。包括企业已有的固定资产和在建的工程以及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
固定资产原价(020):指企业在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货币总额。它一般包括买价、包装费、运杂费和安装费等。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价”项目的期末数填列。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021):指参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或直接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如生产和行政管理用的房屋及建筑物、施工机械、运输设备、生产设备、仪器及试验设备和其他生产用固定资产。根据会计“固定资产”科目分析归纳填报。
累计折旧(022):指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即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按月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的期末数填列。
本年(期)折旧(023):反映企业报告期内累计提取的折旧。根据“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固定资产折旧”项“金额”栏填报。
在建工程(024):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末为自己建造的各项未完工程实际支出和尚未使用的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在建工程”项目的期末数填列。
(4)无形及递延资产小计(无形资产及长期待摊费用小计)(027):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递延资产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各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以及其他递延支出等。根据“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项目的期末数之和填列。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根据“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期末数之和填报。
(5)无形资产(026):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根据“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项目的期末数填列。
(6)其他资产(028):指除以上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
3.负债合计(033):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一般按其偿还期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合计(030):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根据“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合计”项的期末数填列。
(2)长期负债合计(032):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它是除了投资人投入企业的资本以外,企业向债权人筹集,可供企业长期使用的资金。根据“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负债合计”项的期末数填列。其中:
应付债券(235):指企业发行的尚未偿还的各种长期债券的本息。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债券”项填报。
4.所有者权益合计(034):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企业净资产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其中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部分。本项根据“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合计”项的期末数填列。
实收资本(035):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人投入的资本。按照投资主体划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六种。企业在填报实收资本时,应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项的期末数填列,实收资本中如有外币形式投入的资本,要折合成人民币形式填报。其中:
国家资本(036):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对企业形成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
集体资本(037):指由本企业职工等自然人集体投资或各种机构对企业进行扶持形成的集体性质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
法人资本(038):指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
个人资本(039):指自然人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
港澳台资本(040):指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
外商资本(041):指外国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
5.利润及分配:利润及分配表主要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成果。通过利润表所反映的财务信息,评价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评估投资的价值和报酬,从而衡量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了解
投入企业的资本在经营过程中是否保持原始投资的全额完整,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状况,预测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企业的盈利趋势。建筑施工企业采用分步式的利润表结构,主要包括:工程结算收入、工程结算成本、经营费用、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工程结算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利润总额。
(1)工程结算收入(主营业务收入)(043):指本企业承包工程实现的工程价款结算收入以及向发包单位收取的除工程价款以外按规定列作营业收入的各种款项,如临时设施费、劳动保险费、施工机构调迁费等以及向发包单位收取的各种索赔款。根据“利润表”中“工程结算收入”项的本期累计数填列。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根据“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项本期累计数填报。
(2)工程结算成本(主营业务成本)(048):指在报告期内与发包单位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已完工程实际成本。根据“利润表”中“工程结算成本”项的本期累计数填列。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根据会计“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项本期累计数填报。
(3)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050):指因从事建筑业生产活动,取得工程价款结算收入而按规定应该交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以及随同营业税金一并计算交纳的教育费附加等。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项的本期累计数填列。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根据会计“利润表”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的本期累计数填报。
(4)工程结算利润(主营业务利润)(051):指已结算工程实现的利润。
根据“利润表”中“工程结算利润”项的本期累计数填列(亏损以“-”号表示)。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根据审核公式计算填报。其计算公式为:
工程结算利润=工程结算收入-工程结算成本-经营费用-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
(5)其他业务收入(052):指企业除工程结算收入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如产品销售收入、机械作业收入、材料销售收入、无形资产转让收入、固定资产出租收入等。根据会计“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归纳填报。
(6)其他业务利润(053):指企业除结算收入外的其他业务收入扣除其他业务支出(包括其他业务成本及应负担的费用、税金)后的净收益(如为净支出应以“-”号表示)。根据“利润表”中“其他业务利润”项的本期累计数填列。
(7)经营费用(营业费用)(049):指企业从事施工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维修费、展览费、差旅费、广告费和其他经费。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计算填列。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用“营业费用”本期累计数代替。
(8)管理费用(054):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失业保险费、董事会费、咨询费、审计费、诉讼费、排污费、绿化费、税金、土地使用费、土地损失补偿费、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业务招待费、坏帐损失、存货盘亏、毁损和报废(减盘盈)损失,以及其他管理费用。根据“利润表”中“管理费用”项的本期累计数填列。
税金(055):指企业按照规定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根据“管理费用明细表”或“管理费用”科目中有关项目归纳填报。
财产保险费(056):指企业向保险公司投保所支付的财产保险费用。根据会计“管理费用”科目归纳计算填列。
差旅费(057):根据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中的对应项目填列。
工会经费(058):根据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中的对应项目填列。
(9)财务费用(062):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净损失(已减汇兑收益)、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企业筹资发生的其他费用。根据“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目的本期累计数填列。其中:
利息支出(净额)(063):指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已减利息收入)。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0)营业利润(064):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利润。根据“利润表”中“营业利润”项的本期累计数填列。
(11)营业外收入(067):指企业经营业务以外的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外收入”项的本期累计数填列。
(12)营业外支出(068):指企业经营业务以外的支出。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外支出”项的本期累计数填列。
(13)投资收益(065):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根据会计“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项的本期累计数填报。
(14)补贴收入(066):指企业取得的各种补贴收入以及退回的增值税等。根据“补贴收入”的发生额分析填报。
(15)利润总额(069):指企业在工程施工生产过程中,取得工程价款收入、机械作业收入等,扣除投入的成本及其他一系列费用,再加减非经营性质的收支及投资收益,即为施工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亏损以“-”号表示。根据“利润表”中“利润总额”项的本期累计数填列。
(16)应交所得税(070):指企业按照国家的税法规定应计算交纳的所得税。根据“利润分配表”中“应交所得税”项的本期实际数填列。
(17)应付利润(应付股利)(330):指企业在报告内应付给投资者的利润。根据“利润分配表”中“应付利润”项的本期累计数填报。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根据会计“利润分配表”中“应付优先股股利”和“应付普通股股利”项的本期累计数之和填报。
(18)转作资本(股本)的普通股股利(331):指企业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股票股利(包括企业以利润转增的资本)。根据“利润分配表”中“转作资本(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本期累计数填报。
6.其他资料
(1)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076):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全部工资,它反映企业本期累计应付的工资总额,而不是会计“应付工资”科目的余额。根据会计“应付工资”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
主营业务应付工资总额(077):指报告期内企业应付给与工程施工直接有关的职工的工资。根据会计“应付工资”科目中与“工程施工”、“机械作业”、“辅助生产”、“采购保管费”、“管理费用”科目有关的“应付工资”贷方发生额归纳取得,或从“应付工资”中扣除与会计“工业生产”、“应付福利费”科目有关的“应付工资”科目贷方发生额后取得。
(2)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078):指企业报告期内提取的福利费,反映的是报告期的发生额。根据会计“应付福利费”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
主营业务应付福利费总额(079):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应付给与工程施工直接有关的职工的福利费。根据会计“应付福利费”科目中与“工程施工”、“机械作业”、“辅助生产”、“采购保管费”、“管理费用”科目有关的“应付福利费”贷方发生额归纳填报。
(3)应交增值税(不含期初未抵扣税)(080):指报告期内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应交纳的增值税。根据会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有关项目计算填列。计算公式为: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
注意:在计算应交增值税时要包括“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对应项目。
(4)劳动、失业保险费(073):指企业向社会保障部门和保险公司为本单位职工支付的劳动保险、失业保险的费用。根据会计“管理费用”等相关成本、费用项目归纳计算填列。
(5)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075):根据会计“管理费用”等科目中的相关项目归纳计算填列。
(6)应收工程款(091):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末应向发包单位收取而未收取的工程款,取自会计科目“应收账款”中的明细科目“应收工程款”。
竣工工程(092):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末已完成施工任务,单位工程已全部竣工后应向发包单位收取而未收取的工程款。
(7)从业人员平均人数(340):指报告期内平均拥有的人数。其计算公式为:
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月平均从业人员数=1月平均从业人员数2月平均从业人员数12月初从业人员数月末从业人员数
212月平均从业人员数
每年前三个季度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计算方法,参照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计算方法,即: 1季度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3月每月平均从业人员数之和除以3;
1-2季度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6月每月平均从业人员数之和除以6;
1-3季度全部从业人员季平均人数=1-9月每月平均从业人员数之和除以9。
第三篇:利润中心财务状况比较表
利润中心财务状况比较表
说明半成品存量制成品存量原料存量物料存量余废料存量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合计应付帐款应收票据借款合计
第四篇: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企业没有健全的企业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以及财务审批权限和签字制度。虽然有内部审计部门,但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导致在财务内部控制方面比较比较薄弱,资金的监控也不严格。其主要原因为:
1.缺乏专业会计人员
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它们没有财务方面的专业管理人才,因而财务管理技能较低。企业管理权集中于为数较少的创业者身上,而且对于私人资金同企业资金之间的处理界线比较模糊,而这些管理者没有良好地掌握资金管理技能,企业资金的管理基本上凭经验进行。另外,还存在着企业所有者不信任族亲以及朋友之外的管理人员,这就不利于对专业财务管理人才的吸引与保留。再者,在资金管理方面,企业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会计核算太过简单,不满足核算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最终导致会计提供出的信息无法实现正确和及时的资金监控和决策。
2.缺乏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一风险一方面是由企业自身的资金结构的不合理性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企业向银行贷款抵押短期贷款数目过大有关,而财务管理的关键就在于资金管理,企业的生存发展,不是由短期内的利润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有没有充足的现金来支持各种支出。资金的短缺,难免会造成企业的倒闭,因此,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资金不足现象的突然发生。
第五篇:财务状况分析报告
财务状况分析报告
(一)20*,销售收入实现**万元,比去年增加30%以上,并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本商品销售收入为*万元,比上年增加*万元。其中,商品流通企业销售实现*万元,比上年增加5.5%,商办工业产品销售*万元,比上年减少10%,其它企业营业收入实现*万元,比上年增加43%。全年毛利率达到14.82%,比上年提高0.52%。费用水平本年实际为7.7%,比上年升高0.63%。全年实现利润*万元,比上年增长4.68%。其中,商业企业利润*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商办工业利润*万元,比上年下降28.87%。销售利润率本年为4.83%,比上年下降0.05%。其中,商业企业为4.81%,上升0.3%。全部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128天,比上年的110天慢了18天。其中,商业企业周转天数为60天,比上年的53天慢了7天。
二、主要财务情况分析
1.销售收入情况
通过强化竞争意识,调整经营结构,增设经营网点,扩大销售范围,促进了销售收入的提高。如南一百货商店销售收入比去年增加296.4万元;古都五交公司比上年增加396.2万元。
2.费用水平情况
全局商业的流通费用总额比上年增加144.8万元,费用水平上升0.82%其其中:①运杂费增加13.1万元;②保管费增加4.5万元;③工资总额3.1万元;④福利费增加6.7万元;⑤房屋租赁费增加50.2万元;③低值易耗品摊销增加5.2万元。
从变化因素看,主要是由于政策因素影响:①调整了“三资”、“一金”比例,使费用绝对值增加了12.8万元;②调整了房屋租赁价格,使费用增加了50.2万元;③企业普调工资,使费用相对增加80.9万元。扣除这三种因素影响,本期费用绝对额为905.6万元,比上年相对减少10.2万元。费用水平为6.7%,比上年下降0.4%。
3.资金运用情况
年末,全部资金占用额为*万元,比上年增加28.7%。其中:商业资金占用额*万元,占全部流动资金的55%,比上年下降6.87%。结算资金占用额为*万元,占31.8%,比上年上升了8.65%。其中:应收货款和其他应收款比上年增加548.1万元。从资金占用情况分析,各项资金占用比例严重不合理,应继续加强“三角债”的清理工作。
4.利润情况
企业利润比上年增加*万元,主要因素是:
(1)增加因素:①由于销售收入比上年增加804.3万元,利润增加了41.8万元;②由于毛利率比上年增加0.52%,使利润增加80万元;③由于其他各项收入比同期多收43万元,使利润增加42.7万元;④由于支出额比上年少支出6.1万元,使利润增加6.1万元。
(2)减少因素:①由于费用水平比上年提高0.82%,使利润减少105.6万元;②由于税率比上年上浮0.04%,使利润少实现5万元;③由于财产损失比上年多16.8万元,使利润减少16.8万元。以上两种因素相抵,本利润额多实现*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资金占用增长过快,结算资金占用比重较大,比例失调。特别是其他应收款和销货应收款大幅度上升,如不及时清理,对企业经济效益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建议各企业领导要引起重视,应收款较多的单位,要领导带头,抽出专人,成立清收小组,积极回收。也可将奖金、工资同回收贷款挂钩,调动回收人员积极性。同时,要求企业经理要严格控制赊销商品管理,严防新的三角债产生。
2.经营性亏损单位有增无减,亏损额不断增加。全局企业未弥补亏损额高达*万元,比同期大幅度上升。建议各企业领导要加强对亏损企业的整顿、管理,做好扭亏转盈工作。
3.各企业程度不同地存在潜亏行为。全局待摊费用高达*万元,待处理流动资金损失为*万元。建议各企业领导要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该处理的处理,该核销的核销,以便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成果。
财务状况分析报告
(二)一、美菱电器的发展分析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重要的电器制造商之一,拥有合肥、绵阳和景德镇三大冰箱(柜)制造基地,以及冰箱、冷柜等多条产品线。公司主导产品美菱冰箱是首批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出口免检产品。2009年以来,美菱电器的营业收入增长基本上同步于行业或者优于行业,但盈利水平低于竞争对手,近几年公司的毛利率、净利率不断呈下降趋势。为了解美菱电器的详细经营状况,本文截取美菱电器2007-2011年这5年的财务报表部分数据,分析美菱电器的财务报表信息质量。
二、美菱电器经营状况综合分析
一个企业,其所有所得划分为消耗和投资两部分。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处于健康发展的首要标准就是要看其投资规模,这里用It表示。如果出现It+1从表1可以看出,美菱2008年的投资额小于2007年,2009年、2010年都保持着增长,但2011年又呈下降趋势,这说明美菱存在投资规模萎缩的问题,揭示美菱发展不健康这一现状,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问题的原因。
从表2可以发现:1.(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营业收入波动较大,2008、2009年较2007年有所下降,2010年又回升达到最大,2011年略有下降。由于低值易耗品所占比重较低,波动主要是由原材料的库存造成的。公司规模逐步扩大,原材料库存也随之逐步增加。2.库存商品/营业收入波动较大,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达到最大,说明美菱的库存商品严重堆压。库存问题是家电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库存商品占用大量资金,严重影响公司资金流,导致公司不可持续经营。3.在建工程/营业收入波动不是很大,2011年达5年最大值。家电行业的主要生产用固定资产一般均需经过在建工程,该指标呈下降趋势,意味公司可能在主业的发展上缺乏后劲,无法有效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受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美菱2008年在建工程只有60 139 300元,投资兴建减少。2011年在建工程达到204 053 000元,是因为经济复苏,又有家电下乡的途径使美菱重新开始扩大生产规模。4.固定资产/营业收入同在建工程/营业收入一样,都是说明公司的投资规模的,指标变化也不大。5.无形资产/营业收入总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美菱年报,无形资产划分为土地使用权、商标使用权、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其中专利技术为0,非专利技术仅占3%,公司在技术方面投入过低,不掌握核心技术,存在技术空心化的问题。
从表3可以看出:1.TPt/营业收入2007-2009年上升,2009-2011年呈下降态势,说明美菱自2009年后在创收上出现瓶颈,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这与美菱在核心技术上投资过少可能有关。2.销售费用/营业收入2007-2010年一直上升,2011年有所下降,美菱的销售费用居高不下,其中占最大比重的是市场支持费,包括广告费等。其中,空调安装费本期增加较多的原因是为了提高销售商积极性,加强业务拓展,采取了更积极的安装费结算政策。3.管理费用/营业收入5年的变化不大,2011年比2010年增长38.46%,主要原因是2011年各地营销分部改组设立为合资营销公司,原在销售费用中核算的分部费用变更为在管理费用中核算;另外本公司2011年提高了薪资标准,导致工资支出大幅上涨。
三、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分析
(一)存货
分析表4,我们发现美菱的存货问题严重,5年来存货数额逐年增加,占资产的比重随之上升,美菱消化库存的能力有待提高。库存过高,资金无法及时回笼运转,影响企业其他战略部署。此外,库存产品搁置的时间越久,贬值越严重,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012年整体家电市场进入规模发展的缓滞期,大规模的库存抛售和市场竞争将直接导致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从前车之鉴来看,企业的倒闭往往不是因为亏损,而是因为现金流的断裂。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应该是美菱电器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美菱可以尝试加速农村市场的销售,对那些型号较旧的合格产品采取降价销售。尽管利润降低,但可以回笼企业资金,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利。还可以加大出口,针对东南亚、非洲等较落后的国家清仓止血。
存货占资产比重如此之大,存货跌价准备对利润的影响也不容小觑。()2011年存货增加近18%,而存货跌价准备仅增加2%,这是极其不合理的,美菱很有可能通过操纵存货跌价准备操纵利润。
(二)应收账款
美菱的应收账款5年来大幅增加,2011年高达5亿多元,占总资产的7%。见表5。巨额应收账款的存在可以释放一些库存,但公司在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时要确认销售收入,并缴纳相应的税费,公司代垫税款必将加大公司的资金需用量,加大资金成本,降低利润。美菱要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
(三)利润
从表6可以看出,美菱近几年盈利情况堪忧,尤其是2010年、2011年,营业利润大幅下降,2011年出现负值。利润总额保持正数,是由于营业外收入的功劳。提到营业外收入,就不得不提政府补助。上市公司依赖政府补助操纵利润已经不再新鲜,美菱也深谙此道。
(四)营业外收入明细
营业外收入中,政府补助所占份额巨大,见表7,2010年为98.22%,2011年为88.22%,这就不难理解美菱在2011年营业利润巨亏的情况下仍然能实现可观的利润总额。营业外收入属于不可持续性收益,如果不改善主业的经营状况,企业就不可能扭转经营困境。
四、现金流分析
整体上,若不考虑应收账款可能造成的坏账问题,美菱自2007-2011年之间主业所能够产生的新增现金流量仅为1 435 478 000元,扣除在此期间的购置固定资产等生产经营必备的资产763 624 400元,仅剩6.71853 6亿元。2000-2005年投资者投入的平均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约为75.68 亿元,平均收益率仅为3.35%,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美菱收益能力较差。如果扣除存货占用的5年平均资金56.79亿元、应收账款占用的5年平均资金17.67亿元,美菱的盈利情况就更加糟糕。(见表8)。
五、总结
通过对美菱电器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我们得出结论:美菱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盈利能力等亟待提高,应收账款和存货问题急需解决。美菱电器也意识到这一点,在2012年规划中提出“凤凰行动”:希望借助长虹旗下华意压缩的配套采购、长虹系资源、长美专卖店的营销渠道优势,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费用成本。所以,美菱应该关注盈利能力,平衡规模增长与投资回报的关系,平衡盈利和品质的关系。其次,还应该在其主营业务上多下工夫,更多的关注其产品。要让其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产品必须有突出特点和很强的竞争力,所以其必须在研发上多努力,拥有核心技术,这也是目前美菱较为欠缺的一点。
参考文献:
1.宋佳楠。长虹白电整合步履蹒跚[J].家用电器,2009,(11)。
2.于昊。美菱电器:2011年营销大变脸[J].电器,2011,(1)。
作者简介:
朱慧芬,女,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