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关于印发《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及成员名单》的通知
(成都市文明委〔2008〕2号文)
各区(市)县委,市委各部委,市级各部门党组(党委): 按照市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委领导担任组长的议事协调机构名单》的通知(成委办〔2008〕14号)要求,根据工作需要,现对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现将调整后的《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及成员名单》印发给你们。
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2008年5月6日
一、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名单
主任:李春城
第一副主任:葛红林
副主任:李昆学、孙平、何华章、邓全忠、徐登杰、傅勇林、王忠林、毛志雄
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
二、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人员名单
李 宁市委副秘书长
张小彦市委副秘书长
付毅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统筹城乡工作委员会主任
邓工力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旅游局局长
杨小英市政府副秘书长
兰成璋市政府副秘书长
罗树林市政府副秘书长
王建新市政府副秘书长
段成柱市政府副秘书长
颜 安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
杨成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董逊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及成员名单
罗 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韩延辉市直机关工委书记
郭忠民市委政研室主任
申勇市接待办主任
詹庆市委目督办主任
段海明市文明办副主任
周光荣
陈海元
张俊国
杜开宗
王晓南
李 捷
李绍华
胡昌年
黄平
张樵
胡庆汉
张学爱
郭金安
艾毓辉
郭启舟
朱树喜
杨伟
王文斌
陈晓霖
覃文林
市教育局局长 市科技局局长 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市民政局局长 市司法局局长 市财政局局长 市人事局局长、市编办主任市劳动保障局局长 市建委主任 市规划局局长 市交委主任 市水务局局长 市农委主任 市林业园林局局长 市商务局局长 市文化局局长 市卫生局局长 市环保局局长 市广电局局长 市体育局局长
3蔡亦如市统计局局长
毛大付市新闻出版局局长谢述钧市工商局局长李萍市质监局局长
周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刘勇市信息办主任邢毅
郭晓鸣
何立祥
李小新
吴德斌
赵德喜
杨东升
周万生
薛志明
李德龙
王彬
刘优华
王建平
刘筱柳
王进
陈嘉泰
何 冰
市政府法制办主任 市城管局局长 市房管局局长 市国资委主任 市安监局局长 市档案局局长 市政府研究室主任 市政府目督办主任 市规服办(市政务中心)主任 市政府北站办主任 市爱卫办主任 成都警备区政治部主任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团市委书记 市妇联主席 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成都传媒集团党委书记4
第二篇: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通知)
中文明委〔2011〕1号
关于印发《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2010年 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意见》的通知
市各副处级以上单位,各镇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领导小组):
现将《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2011年1月20日
部位进行现场检查督办。各责任单位、各有关镇区齐抓共管,合力联动,加强对城区公共卫生、交通秩序、治安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窗口服务行业、城区公共设施、市民文明行为等的集中整治,使城市文明面貌大为改善。在8月底中央文明办组织的测评中,我市以总分80.22分排在全国受测评79个地级市的第21位,比2009年进步14位,实现了“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年”的主题目标。为进一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文明委组织考察团赴东莞、威海、烟台、青岛等市考察学习,深入分析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形势和对策,撰写大内参,呈市领导审阅。积极协调薛晓峰代市长、丘树宏常委赴京拜会中央文明办领导,争取工作支持。
(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各镇区、各系统按照市文明委的部署,广泛开展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一批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6个单位、2个镇、4个行政村、4个社区、1个窗口单位和1名个人被评为省文明集体和先进个人。开展2007-2009全市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评选表彰市级文明镇区20个、文明单位548个、文明社区84个、文明村97个和文明户标兵114人。此外,市文明委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联合市工商局开展“中山市诚信单位”评选活动;联合环保、教育部门,以创建绿色活动为平台,评选表彰市绿色学校43所、市绿色社区12个;我市生态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的验收、审议和公示,待审批程序完成后
纷文化”青少年暑期系列文艺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契机,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传唱童谣,做有道德的人”活动和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在全国创新开展中小学生“诗教”活动,探索构建诗意德育新模式。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查处取缔“黑网吧”767间,在全市大中小学设立校园警务室,并搭建了全国首个综合性的校园网上警务室,成立全省首个“中小学公共心理危机干预援助团”,完善校园危机事件应对机制。贯彻落实《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成立了市家教工作指导委员会,举办“万名家长学电脑”活动,并依托“家长学校”等阵地推进家教工作。推进省“流动儿童登记制度”项目试点工作,推行“16周岁以下流动儿童随行卡”登记管理,促进流动儿童享受公平教育。由于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我市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中取得91.08分的好成绩,在全国79个受测评的地级城市中排第13位。
(五)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更趋完善。中山市志愿者联合会正式成立,整合全市志愿服务组织工作,稳步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向规范化、长期化、项目化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全市有志愿服务总队48支,注册志愿者13万人。深入开展关爱弱势群体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山市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发动社会各界向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捐助160万元。志愿者与城区250名空巢老人进行结对帮扶,并稳步推进对全市空巢老人的“一对一”、“多对一”关爱活动。为大型赛会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组织2100名志
化盛宴”,大力弘扬了传统优秀文化。
(七)精神文明创建宣传工作富有成效。开展“名博解读文明城市”活动,组织13名中山知名博主,多层次全方位地解读文明城市,在中山文明网推出专栏,并在中国文明网推出。中山文明网成功升级改版,增加和丰富了“城市文明名片”、“未成年人”、“文化名城”、“志愿服务”、“现代公民教育”、“我们的节日”等栏目和内容。积极争取中央文明办、市委市政府的同意,与中央电视台、省委宣传部联合承办2011年“我们的节日•春节——中华长歌行”特别节目,宣传我市的文明形象。
二、2011年工作意见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纪念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年和全国卫生城市复查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率先意识,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中山”为核心,以再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为目标,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工作方针,着力培育新公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为我市构建“三个适宜”新型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道德基础和思想保证。
一、大力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确保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11年是我市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检的冲刺之年,形势十
充实创建工作机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建工作网络,为迎复检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人力、财力保障。按照迎检工作的整体部署和任务分工,制定和落实责任制,加大督查督办和责任追究力度,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是要抓好重点问题的集中整治。针对前两年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暴露出来的问题,重点开展交通秩序、公共秩序、环境卫生、社会文化环境等的整治。特别是对一些特别难整治的“顽症”,公安、城管、建设、环保、交通、规划、建设等部门要加强合作,联合行动,保证效果。要着眼长远,以“净、绿、亮、美、畅”为目标,高定位、高标准、大气魄、大投入抓好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由市文明委牵头,会同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组建一支文明城市测评队伍,定期对城区各区开展模拟测评,查找薄弱环节,促进整治提高。
四是要营造全民抓创建的良好氛围。切实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贴近市民、贴近民生、惠及群众,维护和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现实利益问题,使群众进一步感受到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实惠和成果,积极主动参与创建工作。
二、突出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文明与和谐。2011年是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10周年。要认真落实《纲要》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把现代城市文明融入到市民的日常行为中。
一是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确立“共建文明、同享和谐”的城市公共文明建设理念,围绕“文明城市,美好生活”
秋之韵、重阳之孝”系列文化活动,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进一步推动中山文化名城建设。活动中要做到“四个突出”:突出广泛参与,做到热在基层、热在群众;突出文化内涵,融入经典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时代特色;突出未成年人,让未成年人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突出营造氛围,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配合中央电视台做好“我们的节日·春节——中华长歌行”特别节目的摄制工作,并发动组织好广大干部群众收看节目。
四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在社区、企业、机关、学校、农村、军营广泛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深入推进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加强基层文化主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社区文化室的作用。广泛开展“树文明新风,做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区文艺巡演活动,活跃农村(社区)文化生活。组织开展“悦读·和谐”第九届中山读书月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扩大阅读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体市民内涵修养和发展能力。
五是多渠道加强市民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好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宣传阵地作用。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网上大讨论”活动,发动市民发表意见、建言献策,引导市民开展自我教育,关注文明建设。规范公益广告发布制度,加大反映维护城市形象、爱护公共环境、遵守交通秩序、倡导文明言行等内容的公益广告比重,营造文明和谐良好社会氛围。
明农户建设,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营造新环境,建设新文化,使广大农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增强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大力开展城乡社区结对共建活动,广泛组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与相对落后的村结对共建,推进农村各项创建工作。紧密结合各自乡镇的特色抓创建,大力开展“一镇一文明品牌”评选活动。
四、健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向纵深发展。
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要充分发挥我市的优势,把中山志愿服务事业打造成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金字”品牌。
一是以志愿服务机制和平台建设为重点,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着力实现“三个转变”:在队伍上由青年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在时间上由阶段性为主向经常性活动转变,在管理上由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加强志愿者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保障、评价、激励机制,制定志愿服务工作规范,拓宽志愿服务工作领域。继续壮大青年志愿者、老年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城管志愿者、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家庭志愿者、科普志愿者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全市统一的志愿者电子注册、管理、信息发布系统,完善志愿者活动记录档案。宣传“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大力挖掘志愿服务的先进典型,评比表彰“十佳志愿者”等一批优秀志愿者个人和团队。
制,不断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
一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在年初召开一次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视讯会议精神,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全市重点工作任务。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
二是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继续推进“诗教”活动,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加以建构实施,丰富学生的审美想象力,陶冶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情操。深化“家长学校”等特色品牌建设,大力加强家庭教育。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社区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加强社区与学校、家庭的有效衔接,做到“学校放假、社区开学、家长放心”。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资源的作用,积极推进“万名青少年进文化场馆”系列活动。积极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建设,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三是着力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全面推进“为成长护航”工作,以净化网络环境、荧屏声频,整治网吧、文化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为重点,深入持久地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为广大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积极推动未成年人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和传播,加强广播电视、报刊未成年人栏目建设,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舆论环境。
型和文明品牌。以建党90周年纪念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为契机,弘扬“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新时期中山人精神。继续深化“慈善万人行”,扩大影响,争取珠三角地区联合进行。做大做强“城市论坛”、“中山大讲堂”、“香山讲坛”等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各镇区、各部门的特色,培育“一镇一品”、“一系统一品”的文明品牌。
二是加强形象营销,努力展现中山现代文明城市的风采。加强与中央、省文明办的联系与沟通,争取有利于我们发展的资源。积极把握机遇,通过与中央、省有关部门合办“中华长歌行”等大型文化项目,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沟通。综合运用各种形象传播渠道,组织高规格、高密度、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向全国传播美丽、文明、和美、充满活力的中山形象。
三是大力加强文明工作队伍的自身建设。队伍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更是出精品、出亮点的保证。市文明委、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发挥领导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作用。各成员单位、各责任部门、各镇区要切实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人力、物力上加大投入。市文明办、市创建办要积极加强自身建设,充实人员力量,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工作水平,为组织协调好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打牢基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都要切实树立起率先意识,强化“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的观念,以高目标激发强动力,以强动力引领快发展,圆满完成好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篇: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鲁文明委[2008]16号
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关于命名表彰2008省级文明单位的决定
(2008年12月22日)
2008年,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涌现出一大批开拓创新、成绩突出的先进典型。
为进一步调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省文明委研究决定,授予济南市公安局特种警察支队等314个新申报单位和山东省济南市国家税务局等2289个复查合格单位2008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撤销济南化肥厂有限责任公司等107个单位的省级文明单位
荣誉称号,注销济南市环保110等13个单位的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为推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再立新功。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重大部署,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经验,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
1、2008新增省级文明单位名单2、2008复查合格省级文明单位名单3、2008撤销省级文明单位名单4、2008注销省级文明单位名单
附件2:
2008复查合格省级文明单位名单
潍坊市(171个)
山东诸城农村合作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寿光市支行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潍坊市国家税务局潍坊市地方税务局潍坊供电公司潍坊第七中学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帛方纺织有限公司潍坊市财政局潍坊市公路管理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潍坊市人民医院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潍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国家税务局潍坊市地方税务局奎文分局潍坊市奎文区奎南房地产管理所潍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奎文分局潍坊市奎文区卫生防疫站潍坊市奎文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潍坊市国土资源局奎文分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国家税务局潍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潍城分局潍坊市地方税务局潍城分局潍坊市潍城区实验小学潍坊市潍城区财政局潍坊市潍城区北关街道办事处潍坊市潍城区公路局潍坊市坊子区财政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国家税务局潍坊市坊子区邮政局山东省潍坊第四中学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凤凰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潍坊市寒亭区供电公司潍坊市寒亭区教育局潍坊市寒亭区邮政局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国家税务局潍坊市地方税务局寒亭分局潍坊市公安局寒亭分局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潍坊市寒亭区分公司青州市地方税务局中国农业银行青州市支行山东省青州市国家税务局青州市王府街道办事处青州市邮政局青州市人民医院青州市供电公司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青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青州市云门山街道办事处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诸城市分公司诸城市人民医院山东省诸城市国
家税务局诸城市交通局诸城市人民检察院诸城市地方税务局诸城市供电公司诸城市国土资源局寿光市财政局山东省寿光市国家税务局寿光市地方税务局潍坊科技学院(原潍坊科技职业学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寿光市分公司寿光市新华书店寿光现代中学山东寿光农村合作银行寿光市人才服务中心寿光新龙电化集团寿光市洛城街道办事处安丘市供电公司安丘市民政局安丘市第一中学山东省安丘市国家税务局安丘市人民检察院昌邑市供电公司山东省昌邑市国家税务局昌邑市地方税务局昌邑市财政局昌邑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昌邑市人民检察院昌邑市总工会昌邑市公路局昌邑市人民法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昌邑分公司高密市公路局高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山东省高密市国家税务局山东高密银鹰化纤有限公司高密市地方税务局高密市水业公司高密市第一中学高密市供电公司临朐县畜牧局山东省临朐县国家税务局临朐县地方税务局临朐县人民医院临朐县邮政局临朐县公路管理局临朐县供电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临朐县分公司临朐县交通局昌乐县第二中学昌乐县供电公司昌乐县公路局山东省昌乐县国家税务局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昌乐县分公司昌乐县人民检察院昌乐县地方税务局昌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山东省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税务局潍坊市地方税务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潍坊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潍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中共潍坊市委高新区工委组织部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国家税务局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滨海开发区分局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纯碱厂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热力电力分公司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潍坊市地方税务局滨海经济开发区分局山东省潍坊经济开发区国
家税务局潍坊市地方税务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潍坊市人民检察院潍坊市人事局潍坊市审计局潍坊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山东省引黄济青管理局潍坊分局潍坊市邮政局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潍坊市分公司潍坊日报社潍坊市药品检验所潍坊市投资公司潍坊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山东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潍坊丰华纺织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潍坊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潍坊市联运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宏昌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潍坊市公路管理局养路费征稽处潍坊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山东省潍坊市幼教特教师范学校潍坊电视台潍坊市卫生局潍坊市中医院潍坊市皮肤病防治所, &nbs, p;山东省益都卫生学校&nbs, p;潍坊市农业局潍坊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潍坊市博物馆潍坊市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潍坊市市政管理局潍坊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潍坊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山东潍坊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潍坊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市灵山仙庄管理处潍坊市殡仪馆山东潍焦集团有限公司潍坊烟草有限公司潍城营销部潍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人民商城分局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戡查院
第四篇:舟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舟文明委„2008‟8号
舟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关于表彰舟山市文明示范窗口、文明服务标兵的决定
(2008年9月15日)
今年以来,全市各行各业按照舟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迎大桥经济,创行业新风,塑窗口形象”主题创建活动的部署要求,结合“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以“抓组织发动,比创建氛围;抓礼仪教育,比服务明星;抓制度建设、比服务规范;抓环境改善,比窗口形象;抓工作改进,比群众满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规范行业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完善窗口形象,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并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激励作用,舟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决定,对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舟山分公司中心营业厅等10个文明示范窗口、叶茜等10位文明服务标兵予以通报表彰。
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发扬成绩,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继续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全市各行各业要组织学习宣传先进典型,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深化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大桥经济的到来,为把舟山建设成国际性、现代化、群岛型的港口宜居城市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
1、舟山市文明示范窗口
2、舟山市文明服务标兵
舟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主题词:文明示范窗口文明服务标兵表彰决定发:各县、区文明委,市属各单位。
抄送:省文明办,部省属在舟单位,驻舟有关部队。舟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2008年9月16日印发(共印150 份)
舟山市文明示范窗口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舟山分公司中心营业厅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定海分公司人民北路营业厅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舟山定海支行营业部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舟山市分行营业部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舟山分公司A柜面
舟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定海营业所
舟山海星轮船有限公司朱家尖客运站
岱山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城区中队一号岗亭
浙江省嵊泗县国家税务局办税服务厅
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业务受理大厅
舟山市文明服务标兵
叶茜(女)舟山医院门诊部治疗室主管护师
叶海威
李银(女)
沃浩涛(女)
陈周娜(女)
张敏波(女)
金芳(女)
俞红霞(女)
夏松祥
童舟舟山市海峡汽车轮渡有限责任公司舟渡17号轮船长 舟山普陀山机场运输服务部工作人员 舟山市电力公司普陀供电分公司营业厅班长 舟山市房地产管理局房地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 中国农业银行舟山市分行定海区支行梅园分理处工作人员 定海区12315消费者举报投诉中心主任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舟山城西支行行长 舟山港务管理局港航办证中心主任 舟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定海交通警察大队城区中队民警
第五篇: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2006年工作情况和2007年工作安排
一、关于2006年工作情况
2006年,全省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突出‚弘扬‘三创’精神,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保持和发展了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促进了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
1、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兴起新热潮
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省文明委召开第18次全体会议,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召开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省文明办会同教育部社科司、省教育厅、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了全国‚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青少年德育高层论坛‛。
根据省文明委的统一部署,‚知荣辱、树新风,文明在江苏‛主题实践活动在全省上下广泛深入开展。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省广电总台联合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创建文明社区,共建和谐家园‛暨‚2006和谐江苏〃文明社区环省行‛大型公益活动,历时半年之久,深入13个 省辖市的近150个社区,吸引了几十万社区群众踊跃参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等都对活动进行了报道。认真贯彻中央文明委《关于印发〈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省文明办、省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在全省组织开展‚倡导文明出行,共享文明之旅‛活动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了省暨南京市‚倡导文明出行,共享文明之旅‛活动启动仪式,以十大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省文明办、省建设厅、省旅游局还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倡导文明之旅,争当文明使者,创建文明景区(点)‛活动,‚五〃一‛黄金周前,组织全省100个景区(点)和旅行社联合向社会发出‚文明旅游‛倡议,推动全省文明风景旅游区(点)创建活动取得了新的进展。《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以《让出行多一点文明》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省公安厅、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监察厅组织开展了‚不闯红灯——2006文明交通行动‛及‚文明交通示范路(街)和示范路口创建活动‛,集中解决文明交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进行了宣传报道。省文明办、省工商局、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以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电视公益广告征集比赛,向中央文明办推荐12件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参评,在省广电总台、中国江苏网开展了‚入围作品展播月‛活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新华日报社、省广电局、省邮政局评选表彰了第十届‚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组织开展了‚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评选十周年纪念宣传活动。各级教育、群团组织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了‚我与祖国共奋进,‘两个率先’我奉献‛、‚知荣辱、讲文明,争做合格小公民‛、‚红领巾与 光荣同行‛等活动。
各地从实际出发,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学习实践活动。南京市实施了系列主题论坛、系列动漫制作等‚十大系列工程‛。常州市实施了‚文明礼仪教育工程‛。镇江市开展了‚百万市民学礼仪‛活动。泰州市开展了文明行业为民服务大行动、‚快乐从心开始‛等活动。徐州市开展了‚学守则、知荣辱,做新一代文明人‛主题教育、‚知荣明耻我先行‛演讲比赛,参与学生达100多万人次,中央文明办第36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简报》予以肯定。宿迁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在网上开博客辨荣辱、讲文明,全市迅速开展了‚文明细节‛网上大讨论,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淮安市广泛开展了‚三学三做三创建‛活动。该市商业银行把‚八荣八耻‛具体化为15个部门、30多个岗位的荣辱规范标准,使之渗透到职工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11月中旬,全国总工会在淮安市召开了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现场交流会,推广了这一经验和做法。
2、以督查迎检为动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成效
中央为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推动工作,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省委、省政府对这次督查工作高度重视,李源潮书记多次关心指导督查工作,亲切会见中央督查组成员并介绍情况。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对中发[2004]8号16号和苏发[2004]11号[2005]21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的通知》,先后召开了全省推进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督查工作动员培训会议,对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切实做好督查迎检工作进行了全方位部署、全过程指导。省文明办组织10多家省级媒体和统计调查机构,对各地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状况进行了明查暗访。7月10至15日,省委省政府督查组分5个组到各省辖市和部分县(市、区),对贯彻落实中央8号和16号、省委11号和21号文件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8月24日,省文明委又专门召开了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督查情况汇报会,认真听取各组督查汇报,部署落实迎检任务,为迎接中央督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地各部门坚持整治整改和建设管理‚两手抓‛,阶段性督查迎检和持之以恒推进工作‚两结合‛,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
以‚弘扬‘三创’精神,争做新一代江苏人‛为主题的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品牌效应强,社会影响大。‚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动‛集中推出了‚敞开大门,拥抱孩子‛社会公益场所免(减)费开放服务行动、‚同在蓝天下,携手共成长‛城乡未成年人社会关爱行动、‚红领巾与光荣同行‛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寻访行动、‚沐浴七彩阳光,快乐从心开始‛青少年身心健康呵护行动等七大行动,组织苏北、苏中农村2000名中小学生到无锡、南京的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七彩斑斓、充满阳光、快乐难忘的暑期生活。8月,我省与文化部、教育部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全省各市推荐的优秀节目与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9支代表队、1350名少儿参加了合唱节演出,我省的‚新童谣‛节目成为闭幕式展演的亮点。省文明办会同省有关部门征集了12000多首‚新童谣‛,从中精选100首编辑出版了《新童谣》,免费赠送80万册到全省各小学的每个班级,广泛开 展了‚新童谣‛系列推广传唱活动,有效推动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校园、进课堂。省级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南京未成年人社会实践行知基地、栖霞基地和无锡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六大百日专项整治集中行动‛持续开展,有效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各地各部门上下联动,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整治网吧百日集中行动‛、‚‘扫黄打非’百日雷霆行动‛、‚整治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百日集中行动‛、‚净化荧屏声频百日集中行动‛、‚净化网络百日集中行动‛、‚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百日集中行动‛等六大专项整治集中行动,共出动19.3万人次执法检查,检查网吧95138次、依法取缔黑网吧1218家、吊销13家网吧经营许可证,终止接入服务367家,查处网吧违规经营行为2465起,责令345家网吧停业整顿,没收电脑13894台;检查游戏经营场所45507次,查处违法经营的游戏经营场所1416家,责令283家游戏经营场所停业整顿,没收电子游戏机8148台;收缴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249万件,有力遏制了社会文化市场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
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中,各地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创造出了如南京‚陶老师热线‛、苏州‚网上家长学校‛、无锡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南京浦口和栖霞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徐州的学生成长‚导师制‛和‚伙伴制‛、扬州盐城等地‚五老‛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南通中学‚难忘教育‛、淮安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省妇联农村留守儿童‚幸福快车‛、省科协‚金钥匙〃快乐科学校园行‛、省关工委‚五老志愿者行动‛、省广电局《收听收看》‚关注未成年人‛专栏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成功做法和经 验。省文明办从各地各部门推荐报送的500多个案例中,组织评选出80个创新案例,集中反映了各地各部门工作中的创新创造。
9月9至14日,中央督查组对我省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的情况进行了督查,认为江苏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工作思路非常清晰,抓住关键环节推动工作,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有12项好的做法值得在全国推广。报中央领导的督查专报、《人民日报》督查情况新闻综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督查情况综合报告》和新华社内参《全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督查情况综述》均多次对我省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省文明委召开第19次全体(扩大)会议,全面总结督查工作,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分工》,表彰南京市文明委、省教育厅等10个地方和部门(单位)为‚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督查工作优秀组织奖‛,苏州市文明委、省工商局等20个地方和部门(单位)为‚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督查工作组织奖‛。
3、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
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深入推进,公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苏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苏州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紧紧围绕社会关注度高、市民感受度强的交通秩序、环境建设、文明礼仪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无锡市制定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三年规划》,抓住实施市民文明素质‚尚德工程‛、健全完善创建长效机制等6项重点工作,有重点、分阶段强势推进。扬州市成立了城市文明建设推进委员会,制定了《城市文明 建设行动计划》,召开6000人大会动员部署城市文明创建工作,在新闻媒体开设了‚城市文明大家谈‛、‚十看文明‛等专栏加强对城市文明状况的监督,建立了全国领先的‚数字化城管‛平台,获得了2006联合国‚人居奖‛。南通市围绕‚树一流形象,迎省运盛会‛主题,大力实施文明‚窗口‛建设工程、市民教育工程、文明交通工程,有效提升城市形象,为省十六届运动会成功举办营造了优良环境氛围。镇江市积极实施‚文明创建精品示范工程‛,努力打造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文明示范标志区、文明示范社区,带动了全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我省张家港、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文明创建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在中央电视台《文明中国》大型电视系列节目中陆续推出,产生了广泛积极的社会影响。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有效。省文明办先后召开了苏北五市、沿江八市和全省参创行业3个座谈会,深入调研,现场观摩,推广连云港、南京、省质监局的先进经验,着力推进全省‚城乡结对、文明共建‛工作。南京、连云港、盐城、扬州、泰州等市及省质监局、省环保厅等部门先后下发文件,召开会议,部署开展‚城乡结对、文明共建‛活动。南通启东市在‚奉献农民,带动农村‛联创共建活动中,将全市449个文明单位编组与全市48个小康示范村和先行村结对共建,影响带动了一大批私营业主、在外成功人士参与共建,在全市323个行政村全部新建扩建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省文明办、南通市文明办跟踪指导服务,形成联合调查报告,引起省、市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南通市委、市政府召开推进会,决定两年内在全市各县(市)所有行政村全面建成公共服务 中心。南京市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继续开展‚城乡携手,共建文明‛活动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市‚城乡携手、共建文明新农村‛动员大会,组织200多家省级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参与了共建结对活动,帮助结对村抓村容村貌、抓绿化美化、抓移风易俗、抓文明示范中心户培育、抓农村星级户评选,推动农村改善村居环境、建设文体阵地、开展技能培训、拓展致富渠道、深化文明创建。盐城市深入开展‚百村双十佳‛结对共建活动,组织101家省级文明行业、单位与101个村结成共建对子,送服务、办实事,送理论、树新风,送文化、建阵地,送技术、传信息,送温暖、献爱心。连云港市组织全市280多个文明行业、文明单位与202个行政村结对共建‚文化先进村‛,共建各方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使全市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目前,全省各级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已与两千多个村开展了‚结对共建‛活动,有效服务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创优质服务品牌,树诚信为民形象‛活动深入开展,文明行业创建不断深化。全省参与文明行业创建的系统扎实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文明在江苏——创优质服务品牌,树诚信为民形象‛活动。省质监系统制定下发了《关于组织省级以上文明行业和单位与所在地村委会开展1+1结对共建活动的通知》,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有提高,三年见成效‛的总体要求,组织全省质监系统80多个文明行业、单位与所在地的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把质量兴农、技术支农、打假护农、服务惠农等任务落到实处。省邮政系统组织编写(绘)了‚八荣八耻‛通俗读物、宣传展图,开展了邮政服务‚三农‛、选树先进典型、组织道德评议等活动。省交通系统开展了‚深化创建内涵,共铸服务品牌‛活动,召开了 全省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和‚先行者风采‛先进事迹报告会,总结表彰展示活动隆重热烈,围绕‚和谐交通‛深化创建思路明确。省检验检疫系统隆重召开了全省检验检疫系统文明行业创建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文明风采展演和检企共铸诚信会议,与100家进出口企业开展‚检企共铸诚信‛活动,把文明创建延伸到服务对象,以‚检企共建‛带动‚村企共建‛,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大力推进文明行业创建,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和谐型‛队伍。省国税系统把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与完善江苏特色的税收服务体系相结合,精心打造了‚服务e站‛品牌。省环保系统把30名勤政廉政好干部的先进事迹制作成展板,在省厅和各市巡回展出,结合荣辱观教育举办了‚清风颂‛大型文艺演出。省气象系统在0A网开辟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专栏,全系统87个单位踊跃参与。省国土系统召开了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创建文明行业工作会议,开展了‚人民满意国土资源所‛创建活动。省工商系统召开了‚红盾风采——全省工商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并与省文明办联合组织开展了星级文明市场创建活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面对‚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新目标、新任务,精神文明建设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相对滞后,封建迷信活动、大操大办行为和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时有发生,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亟待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待进一步净化;一些领域诚信缺失,一些部门和 行业的不正之风依然存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发展还不平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阶层和新社会群体中的精神文明创建有待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运行机制、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我们以创新的思路和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2007年工作安排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一年,是迎接党的十七大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纪念建军80周年、香港回归10周年的重要一年,也是以各级文明委、文明办成立10周年为契机,系统回顾总结,评比表彰先进,推动创新发展,掀起新一轮群众性文明创建热潮的重要一年。根据中央文明委和省委的部署要求,2007年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动员各方面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和贯彻党的十七大,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全年工作总的布局为“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贯穿一条主线,推进三大创建;突出一个重点,抓好四项工作;聚焦一个目标,力争三个新开拓”。“围绕一个主题,开 展系列活动”,就是要围绕‚弘扬文明新风,共建和谐江苏‛的主题,广泛深入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文明在江苏‛、‚倡导文明关爱,共沐和谐春风‛、‚诚信在江苏,满意在江苏‛、‚呵护心理健康,和谐从心开始‛、‚同心携手,共创和谐‛等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贯穿一条主线,推进三大创建”,就是要贯穿‚以人为本,城乡互动,共建文明,共铸诚信,共创和谐‛这条主线,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突出一个重点,抓好四项工作”,就是要突出‚狠抓薄弱环节‛这个重点,认真抓好加强学校素质教育、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打造社区教育服务平台、放大品牌工作效应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聚焦一个目标,力争三个新开拓”,就是要聚焦‚创新创优,走在前列‛这个目标,力争在文明创建与和谐创建有机结合的探索上实现新开拓,在服务‚诚信江苏‛建设、推动城乡志愿服务、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上实现新开拓,在提高队伍素质和工作水平上实现新开拓。
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围绕“弘扬文明新风,共建和谐江苏”的主题,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深入持久地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文明在江苏‛教育实践活动。继续贯彻落实省文明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以‚十进‛、‚十看‛即‚进机关、进单位、进军营、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媒体‛、‚机关作风看文明、服务‘窗口’看文明、旅游出行看文明、规范停 车看文明、公交乘驾看文明、校风学风看文明、家和邻睦看文明、移风易俗看文明、传媒网络看文明、城乡环境看文明‛为重点,集中解决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旅游出行、文化市场、互联网管理等七个领域公民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培育、总结和宣传、推广一批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各地各部门要把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紧紧抓住‚提升公民文明素质‛这个着力点,深入开展‚倡导文明出行,共享文明之旅‛活动,认真实施‚规范停车——2007文明交通行动‛。组织开展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征集及展播展示活动,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思想道德公益广告大赛。评选第十一届‚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
广泛深入开展‚倡导文明关爱,共沐和谐春风‛志愿服务行动。制定实施‚倡导文明关爱,共沐和谐春风‛志愿服务行动方案,组织文明关爱服务团队,开展‚和谐春风‛行动。深入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志愿服务精神,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完善志愿者招募制度,健全志愿服务指导机构,形成支持鼓励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推动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危济困的社会风尚,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希望工程、幸福工程、光彩事业、春蕾计划、无偿献血、关爱女童等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和帮助下岗职工、特困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关心老年人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让困难群众共同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切身感受到社会和谐的温暖。广泛深入开展‚诚信在江苏,满意在江苏‛教育实践活动。围绕迎接和贯彻全省诚信建设工作会议,开展‚共建诚信江苏宣传月‛活动,培育、总结和宣传、推广一批诚信建设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氛围。要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为基本要求,继续抓好‚共铸诚信‛活动,切实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党政机关要紧紧抓住政风建设这个关键,扎实开展‚创建文明机关、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推动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能、改善政府工作,树立党政机关的良好形象,提高社会公信力。涉农服务、家庭装修、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商业零售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和单位,要广泛开展诚信兴业、文明服务宣传教育活动,培养诚信观念,完善信用体系,加强行业治理,规范行业行为,创建一批文明信用企业、文明信用单位。在农村,要广泛深入开展文明信用户、文明信用村镇创建活动。在学校,要广泛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全面提高广大师生的诚信品质,努力使各级各类学校成为诚信建设的示范区。
广泛深入开展‚呵护心理健康,和谐从心开始‛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队伍培训工作。会同省教育厅制定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队伍培训工作计划》,会同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劳动厅、团省委、省妇联等制定实施《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队伍培训计划》,用3至5年时间,逐步实现每一所大学都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队伍,每一所城市中学都配备一名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逐步形成一批满足社会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队伍。加强心理 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平台建设。用3至5年时间,逐步在全省每一所大学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每一所城市中学建立心理咨询室,逐步在每一个省辖市建立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组织有关专家、具有执业资格的心理咨询师、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医务工作者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队‛和 ‚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在学校广泛推行‚心灵气象观察员‛制度、学生成长‚伙伴制‛、‚导师制‛。大力实施青少年阳光绿色网络工程和戒除‚网瘾‛大行动。围绕5月25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和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分别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和‚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组织有关媒体开办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专栏和专题节目。
广泛深入开展‚同心携手,共创和谐‛教育实践活动。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促进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和谐共处、共建共享,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和谐单位、和谐家庭、‚警民和谐筑平安‛等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军民警民关系、劳动关系、医患关系、教育关系、家庭邻里关系、银企关系、村企关系、生产流通消费关系、城乡关系等,推动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要把发展和谐文化、培育和谐理念、倡导和谐精神融入到群众喜闻乐见、感同身受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去,推动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2、贯穿“以人为本,城乡互动,共建文明,共铸诚信,共创和谐”这条主线,掀起新一轮群众性文明创建的热潮,增创我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新优势
2007年是全省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风景旅游区等评选年。要充分发挥好这次评选表彰活动的推动作用,把评比表彰的过程变成以评促创、健全机制、创新发展的过程。
广泛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各地要瞄准2008年争创全国、全省文明城市的目标,加快进度,加大力度,把文明城市创建这个‚龙头‛抬起来,力争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充分发挥科学的测评体系、监测机制的引领作用,适时制定、监测和发布‚江苏城市文明指数‛,着手修定完善《江苏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使之与‚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目标和进程相一致,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相融合,与《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相衔接。充分相信、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逐级聘请文明城市观察员,逐级建立文明城市观察团,让市民在日常监测、推进创建中诉求畅达、说话管用、成为主力。宣传推广一批深化文明创建、促进和谐发展的先进典型经验,引导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示范作用。夯实文明社区创建这一文明城市的基础,总结、宣传各地基层创建‚和谐社区‛、‚幸福社区‛、‚平安社区‛、‚和谐家庭‛,办好‚新市民学校‛、‚百姓大学堂‛、‚社区议事园‛、‚农民工服务中心(站)‛、‚老少同乐室‛、‚邻里互助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爱心超市‛、‚社区邻里节‛、‚社区志愿者团队‛,开展‚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测评‛等经验和做法。把和谐创建的要求贯穿到新制定的江苏省文明社区创建《管理规定》和《考评 标准》中。组织社区优秀文艺节目参加第六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
广泛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活动。围绕‚民富、村美、风正、人和‛的主题,按照‚以人为本、激活细胞、打造平台、联创共建‛的要求,深化农村文明创建活动,把推动‚新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文明共建的切入点、以城带乡的突破口、共创和谐的新平台。召开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制定实施江苏省文明村镇创建《考评标准》和《管理规定》。制定实施《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城乡结对共建,千村文明示范‛活动的意见》。组织文明委成员单位和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开展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文明关爱服务行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村、文明信用户等各种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把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和谐文化、树立文明乡风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广泛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以共建文明、共铸诚信、共创和谐为重点,扎实开展‚城乡结对共建‛、‚创优质服务品牌,树诚信为民形象‛活动。制定实施江苏省文明行业创建《考评标准》和《管理规定》。适时制定、监测和发布‚江苏省行业文明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召开全省‚深化文明创建,共建诚信江苏‛经验交流会。开展第二届全省文明行业优质服务品牌评选活动。深化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活动,评选首批江苏省文明风景旅游区。
3、突出“狠抓薄弱环节”这个重点,落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省文明委《关于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分工》,实施重点工作项目目标管理责 任制。
进一步加强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围绕贯彻中央有关部门即将制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的意见》,制定我省的贯彻实施意见。持续推进省级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制定《江苏省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教育纲要》和《江苏省省级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队伍,筹办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名校长论坛‛。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招生考试与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学生成长记录袋‛制度,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导向。
进一步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织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项调研,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将其纳入‚倡导文明关爱,共沐和谐新风‛活动之中。组织发动教育、文化、科技、卫生、司法、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以及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组建一批关爱农村未成年人的服务团队,积极参与到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来。广泛开展城乡学生、教师和学校结对共建活动,实施‚万名优秀大学生毕业支教行动计划‛和‚千校万师支教行动计划‛。动员社会力量为农村未成年人办一批好事实事。新建、扩建一批寄宿制学校。实施江苏‚农家书香‛工程。建设一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站)。推行农村‚留守儿童‛包保责任制,建立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帮扶机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为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进一步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推广 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无锡市社区青少年绿色上网活动中心等做法和经验。实施‚敞开大门,拥抱孩子‛文明关爱行动,推动社区驻区单位的文体活动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文明共建,资源共享。建立完善选派优秀教师下社区的机制,充分发挥社区教师、青少年社工、各类志愿者、‚五老‛队伍的特长和优势,形成一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骨干力量。建立健全社区与学校、家庭工作协调制度。推动各地城区、街道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深入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为主题的‚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在认真抓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社区、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评选、表彰和奖励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典型。
进一步放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品牌工作效应。巩固社会文化环境专项整治集中行动成果,大力实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保工程。创新发展‚七彩的夏日‛、‚新童谣推广传唱‛等品牌活动,充实文明关爱、共创和谐的新内涵。结合香港回归10周年、建军80周年等重大节庆,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加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队伍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论坛、现场观摩、新闻舆论、工作专报等多种形式,充分宣传展示我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完善督查制度,创新督查形式,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的作用,适时开展经常性测评、发布工作,把测评结果作为文明创建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
4、聚焦“创新创优,走在前列”这个目标,始终注重抓基层、打基础,不断推进全省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 创新发展
按照知晓全局、熟悉本行、统筹协调、善于落实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全省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全省文明办主任、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队伍、全省参创行业骨干的办班培训、调查研讨、观摩交流和外出考察等活动。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引领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开展全省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比表彰活动,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选准课题,加强调研。充分学习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互动发展。开展全省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成果评比展示活动,奖励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充分发挥各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重要作用,整合职能部门、专家学者和实践一线骨干的力量,集聚起热心精神文明建设课题研究的高素质队伍。
充分尊重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各地各部门在实践中的创新创造。开展全省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比活动。认真做好创新成果专报和宣传推广工作。综合运用大众传媒、文化载体、群众性活动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构建多形式、网络化的工作平台。提高运用大众传媒推动工作的能力,把互联网、手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和最新技术成果运用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来,不断扩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进一步加大创新工作机制的力度。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领域逐步建立比较科学完备的指标体系。运用部门 督查、专业统计机构和新闻媒体调查、人大政协视察、市民文明观察团巡查等多种形式,加强督查反馈。建立健全经常性监测、发布、积分机制,推动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推动全省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保持创新发展的活力,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