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

时间:2019-05-12 12:0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

第一篇: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

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

摘 要

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 发展 合理 土地

abstract

the small town occupies predominance position in the village the development, developing small town to turn construction and industrialize progress to the village city of the push our country, speed village surplus the labor force transfer, resolving to appear in the village development of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waste of resources, farmland construction's etc.'s problem have aggressive meaning.key words: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develops a reasonable land

引言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因此要大力提倡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土地的合理利用。

一、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一)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发展小城镇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对内扩大内需,开拓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扩大农村市场容量;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

(二)小城镇建设的作用

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是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小城镇建设的作用有:

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乡镇企业、小城镇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小城镇是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场所和农业产业化的基地。小城镇的农产品加工较为集中,规模较大,可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些加工企业逐步发展为乡镇企业,发展为工业,实现农业向工业的转化,小城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城镇的集散作用。小城镇是农村与大中城市的中间纽带。一方面,可以把农村的农副产品收集起来运往城市消费,还可能把工业用农产品原料收集起来送往城市;另一方面,农村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等也要通过小城镇进行中转和销售。

二、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土地利用方面却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建设用地剧增耕地锐减

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是以原来的自然村落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的地域属性,零散分布于农村。乡镇企业分散分布带来了三方面不良影响:一是由于农村大量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难以转移到城镇,使得我国小城镇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的格局;二是乡镇企业之间难以实现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和协作,集聚效益不明显;三是农村兼营现象普遍,农业产业

化步履艰难。

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民居住条件的日益改善,建设用地的迅速增大造成耕地的日渐缩小和人均占地的急剧减少,使得人地关系恶化。

(二)小城镇新建继续占地,废弃旧小城镇搁荒

因为小城镇的规划而要求的迁并和新建是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但是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方面,新的小城镇建设继续扩大占地,另一方面旧小城镇又没及时复垦利用。事实上,这些土地即使被复垦利用,也需逐步恢复提高到可以生产的长期过程,从而直接和间接造成农业用地的减少。

(四)小城镇扩建,邻近良田遭殃

小城镇用地在空间是的扩展最主要表现为其周围土地首先被占用。这一范围内的土地基本上是经长期耕种的良田,多为菜地,单产水平均很高。小城镇占地不仅是数量的问题而且是质量的问题,这也是造成全国耕地总体质量有所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居民点小且散乱,缩减迁并困难

我国的村镇尤其是自然村落,绝大多数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设布局表现为数量多、规模小、分散零乱。受当地经济水平和乡民恋土思想深厚及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低等因素的影响,村庄的缩减迁并步履艰难,进展缓慢。

(六)吃饭与建设难以平衡

因受经济利益差异的驱动,各地都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第二三产业上,而放松甚至轻视农业生产。因此在具体落实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规划建设区时,普遍产生担心规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想法,自己不原意多承担任务,总想把任务推让给其他市、县、乡、村,个别地方甚至“牺牲农业搞工业,吃饭靠买粮”,对耕地保护不够重视甚至有抵触情绪。

三、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合理利用的主要途径

土地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和途径,才能做到小城镇的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两者的有机协调,为小城镇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小城镇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大中城市的发展统筹考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使其协调发展。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编写规划要坚持高起点,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规划相协调、体现区域经济和文化特色。编写规划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适度超前,为小城镇今后的建设和发展留有余地。

规划修订时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群众执行规划的自觉性,加大对规划执行的群众监督力度。

(二)集约用地,坚持土地有偿使用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尤为珍贵。必须保护农业的生产能力,特别是保护耕地。我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0.25公顷)的47%。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人,但从现在起,必须占用耕地的因素相加将减少耕地2070万公顷。小城镇发展较快的地区一般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又是土地资源最为紧缺、耕地质量较高的地区,这些耕地资源流失了,很难靠开发后备资源来弥补。因此保护小城镇周边的耕地尤为重要。自1997年以来,我国实行了以改变无偿无期限无流动为有偿有期限有流动为主要内容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小城镇土地使用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在坚持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这一大方向的前提下,将土地使用制度引向深入,逐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在土地出让的基础上,增加有偿用地方式,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机制运行的需要。

对土地利用方式,实行规划控制和用途管制。即以土地利用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及土地利用分区等为依据,鼓励国有土地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向符合规划所确定的用途转变;禁止国有土地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向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方向转变。

(三)加强规划管理

小城镇规划管理要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的双重调控作用,建立与市场机制相应的规划管理机制,实行以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管理。

要建立与土地出让、转让的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规划用地管理机制。对于出让、转让的土地必须规定明确的土地使用条件,保证小城镇总体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要建立规划实施反馈机制。为了主动、积极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规划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及时调控能力,需要建立规划实施反馈机制,保证规划始终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

要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机构,包括:上级政府对所审批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同级人大的监督机制;规划报批前公开展览制度和重要地区的规划实行听证制度等公众参与与监督机制。

另外,为了加强规划管理,还应充实规划机构人员和增拨规划管理经费。

结束语

节约用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小城镇建设应高举这面旗帜,从大局出发,处理好建设与吃饭、近期与远期的关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小城镇规划,是搞好节约用地工作的前提。要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标准,不以超前为借口,盲目扩大规模,搞不切合实际的“大规划”。认真抓好退宅还田工作,避免双重占地。要把控制小城镇建设用地作为重点来抓。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对于那些过于分散的村落,要探索在群众自愿的条件下适当进行迁村并点的工作,以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启林,中国现代城市土地利用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2林增杰,城镇土地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城镇环境卫生规划规范》编制组,部分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调研综合报告[r],2000

(10)

免费文档网http://wendang.freekaoyan.com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土地合理利用技巧说明

新农村建设土地合理利用技巧说明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的宏观调控,连续3年出台土地、金融、税收等系列政策紧缩地根、紧缩银根。同时,按重庆2005~2020城市总规划至2010年,城镇建设总用地580平方公里;至2020年,城镇建设总用地820平方公里,即每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新增规模仅24平方公里,城区建设用地指标异常紧张。因此,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讲,城市土地获取难度加大、持有成本增加,无疑对企业的土地经验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城市的发展、区县的城市化建设离不开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支持,因此对于地方政府来讲,为了加快城市发展和促进经济的繁荣,其必然会在紧缩的政策环境中寻找谋求发展的出路,地方与中央政府必然处于一个长期的博弈过程中,这为地产企业协同地方政府操控土地游戏提供了可能。根据康维投资咨询公司的深入调查,并结合各地的实际操作的经验,康维认为,当前地产企业的土地经营策略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

(一)、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的内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是对近年来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中所采用的一种新的土地整理、利用和管理模式。其具体内涵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

(二)、挂钩试点工作的总要求

必须贯彻落实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并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总要求。具体要求包括:

1、建新地块的总面积不得大于拆旧地块的总面积;

2、建新地块中用于安置拆旧地块农村居民的土地面积应低于原宅基地占用面积;

3、建新地块中其他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应高于现有存量建设用地;

4、拆旧地块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应不低于建新占用的耕地,并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相结合。

(三)、挂钩试点的规模控制和管理

通过下达一定数量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周转指标来进行。挂钩周转指标专项用于项目区内建新地块的面积规模控制,并在规定时间内用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耕地面积归还,归还的耕地面积数不得少于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

(四)、挂钩为地产企业提供的契机

据了解,重庆已将“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机制”列入全国的试点计划,即将报国务院审批。据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透露,试点规划在处理农村土地问题上将有突破性举措,尤其是城里人能否到农村买房、农村能否自建可以在市场上销售的“小产权房”等问题,规划明确提出:在农村耕地不减少、粮食不减产的情况下,尝试允许城乡建设用地合理置换。杨庆育解释说,农村的土地分为耕地和宅基地,在重庆的试点规划中,鼓励城市经济下乡对耕地进行产业化经营,农民的耕地经营权也可以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心对城市人招标;同时,政府支持农民把宅基地进行集中建设,在农村耕地不减少、粮食不减产的情况下,尝试允许城乡建设用地合理置换。

二、城中村改造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每一座城市都会遇到“城中村”的改造问题。早先农民聚居地被圈进城,管理滞后,环境卫生、治安、税收、户政与治安管理脱节,“城中村”内乱搭乱盖等问题十分突出。“城中村”改造的过程就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必然面临土地产权改制的问题,土地产权改制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城中村的城市化改造,推动城市化进程。具体而言,其基本思路就是要在现行制度体制框架下寻找到一种出路,彻底摆脱土地所有制二元结构对城中村城市化发展造成的制度障碍。通过将土地合法地引入市场流通、显化土地价值,使城中村村集体通过盘活土地资产获得改造所需资金,(一)、现行的一般改造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由政府主导,主要是指政府完成前期土地开发,然后采取市场化的招标拍卖方式。这种方式由于前期拆迁安置成本高,政府难以做到资金的平衡,政府财政资金有限,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开展此类土地的开发。

二是村民在政府指导与支持下,自筹资金,自行完成改造。这种模式需要政府支持力度比较大,比如在基础设施、公建设施及资金等方面,适用于村集体及村民筹资能力强,村规模较小的情况。

三是开发商主导的开发模式。开发商资金雄厚,开发经验丰富,既可以缓解政府资金的局限性,使财政资金可以投入到更多的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上,又可以避免行政力量的介入,减少社会问题。

(二)、“城中村”改造为地产企业提供的契机

“城中村”改造在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以及西安、武汉等中西部城市都已有了较成熟的经验和经典的案例,如西安新城区三府湾城中村改造、武汉的旧城改造等。尽管重庆目前尚未开展,但重庆不乏中心城区周围以乡镇为行政编制的地区,如沙坪坝区覃家岗镇,这些地区紧靠中心城区、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基本齐备,已与城市建设无异,但其区域内仍然存在较大规模的集体土地,且尚未纳入城市规划的范畴。根据重庆市的发展速度,其必然是城市扩张的近期范畴。当其改镇建街道后,其辖区内的建设用地所有权必然将由集体改为国有。同时,根据西安、武汉等城市的“城中村”改造的经验来看,由于改造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单靠地方政府的资金力量一般难以完成,因此其一般鼓励企业参与到改造中去。

因此康维建议,房地产企业可以协助建设为条件,与政府进行磋商,先以租赁或其他成本较低、取得较容易的方式获取集体用地的使用权。当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时,将能够在土地出让中获得优先权。

三、只征不转

对农用地的“只征不转”原本仅适用于国家重点项目,即对重点农业项目、重点旅游项目中的非设施建设、采煤沉陷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淹没区等项目用地,可以实行在不改变其农用地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征用,与其他征地行为一样,征用后土地所有权收归国家。

尽管对于该种土地所有权转换的方式,国家并未有明文规定,但据康维调查所知,全国各地、包括重庆,均有成功操作的案例。同时,在这些案例中,运用这项政策的并不止是国家项目,已有部分实力较强的房地产企业以此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成功实现了较低成本的土地储备。结合案例,康维归纳出如下的操作模式:

(一)、只征不转的企业操作方式

企业对地方进行大型农业项目,如农业产业园、示范基地等,或旅游项目的投资,与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地方政府通过征地将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改变为国有制,并出让给企业用于农业项目或旅游项目的建设——企业获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除必要的配套设施用地外,暂不改变土地的农用地性质,实施农业项目或旅游项目的开发——土地储备。

(二)、只征不转对企业的好处

1、产权保护。经征地后土地性质已为国有用地,政府出让后企业拥有土地长期的使用权,尽管暂不能用作农业以外的其他用途,但其使用权的归属性质与通过正常出让取得使用的土地一样,不会有租赁地可能面临的集体收回使用权或其他政策风险。

2、为地产项目储备土地。地方政府由于招商引资的需要,在地块区域上会给予企业一定的选择权,因此企业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了解城市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尽量选择近期将纳入城市规划范围的区域。随着城市的发展,当企业已获得使用权的土地纳入到城市规划范围内后,必然将取消不改变农用地性质的限制,可以实施房地产项目的开发。

3、规避风险,降低费用。一方面,由于国家对房地产项目的宏观调控,企业直接以地产项目建设为目的在区县征地建设基本已行不通,即便拿到了土地,相较于“只征不转”所拿到的土地来说,费用也高出许多,如耕地占用税、土地复耕费、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等。另一方面,若企业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现有的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土地储备,不仅出让金高,而且要接受“开工超时”罚金等处罚,甚至面临国家清理的风险。而“只征不转”取得使用权后,进行农业或旅游项目的开发,则可规避这些风险,降低费用。

4、以农业项目争取政策和贷款。

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

尽管在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农村,集体所有的农村宅基地已经以租售或低价抵押等方式形成了事实上的流转,但在国家法律制度层面,农村宅基地流转并未得到明文许可和大范围推广。然而,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表态,中国农村宅基地的发展政策将向实行“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的路径上转移,“盘活”二字有望为宅基地流转提供具体的操作空间;另一个积极的信号是同年出台的物权法,将之前“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的说法被“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团队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取代,这无疑也是闸口松动的一个标志。可以预见,农村宅基地的流转将极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因此,康维认为,地产企业应在充分理解宅基地流转的政策空间的基础上,及时把握住时机,取得宅基地的使用权并加以合理的利用和经营。

(一)、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内涵

包括小城镇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

1、小城镇集体建设用地,是指在重点发展的中心镇区域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乡镇企业、乡镇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住宅建设以及其他设施建设使用的土地。

2、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多指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发生转移的行为,包括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作价出资(入股)、联营联建、抵押等。房地产企业获得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实施开发后的商品房多以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小产权房”的形式存在。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为企业提供的契机

农村集体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在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已成为了既定的事实,目前社会各界积极呼吁的是以法律形式将流转的方式、土地权属等问题确定下来。广东在规范流转、明确权属的试点上走在全国前列。去年二月,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林浩坤对外透露,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已经上报省政府审批,《通知》中明确了农民合法的宅基地可以上市流转,这当然是给企业提供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和可操作的空间。

2007年,国家将重庆设立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截止至今年3月底,重庆市已于中央部委、大型企业签订了19个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有九龙坡、渝北等30余个区县选择了近100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作为试点乡镇。而在试点建设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问题作为专项改革方案提上议程。试点建设必然需要外来资金的支持,地产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参与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获得拿地的先机。

经康维调查后发现,目前在重庆的农民新村建设中,已经有企业参与建设,并以村集体土地入股、租赁等方式获得相应土地权利的成功案例,说明这一方式是可行的。因此我们建议,企业应充分利用重庆市城乡统筹的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契机,争取到农民新村建设的机会,新村建立后土地集约利用度提高,必然有原建设用地的剩余指标。企业应与地方政府积极沟通,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项目优先取得该指标的使用权。当城市规划将该地区纳入规划范围后,使用以获得的指标进行地产项目的开发就变为可行。

第三篇: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

一小城镇土地利用特征

小城镇是整个城镇体系的基础,发挥着上接城市、下连农村的社会和经济功能,在促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特殊的区位所致,小城镇仍存在着用地重扩张轻挖潜、重规模轻效率、重开发轻管理等问题。挖掘小城镇用地潜力,科学合理用地、避免和防止盲目扩大镇区面积、有效实现土地利用从粗放外延向集约挖潜转变成为当前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于小城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其土地利用也呈现出不同于一般城市土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利用的联系性。

(2)土地权属的交叉性。

(3)用地结构的单一性。

(4)土地利用的变化性。

(5)用地对象的固定性。

小城镇主要局限于进镇农民、乡镇企业或各类个体企业。

(6)土地价格相对较低。

(7)利益主体的多元性。

二 小城镇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在小城镇经济总量大幅提升、经济结构明显改善的同时,小城镇土地利用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1)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2)城镇用地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土地优化配置有待提高

(3)城镇开发重平面扩张、轻挖潜,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不高

(4)建设占用耕地现象突出,耕地保护面临压力

(5)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不够,土地可持续利用性不强

(6)建设用地增量管理失控,违法用地现象较普遍

三 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基本内涵

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满足小城镇合理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挖潜存量建设用地、合理增加土地投入、改善用地管理等途径,实现土地投放数量和节奏的合理安排,达到城镇用地结构和布局的优化,不断提高城镇土地的使用强度和产出效率,是以较少土地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一种土地开发经营模式。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地布局的集中化。

(2)用地效益的综合化

(3)土地利用的充分化。

(4)用地配置的科学化。

四 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支撑

(一)土地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揭示了不同位置的土地收益与利用方式、利用程度及运费间的关系,阐明了土地纯收益的空间转移规律,为加深认识以城镇为中心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差异的形成机制、特点,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因此,区位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城镇用地的空间安排。由于小城镇集聚功能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的集聚进一步加剧了小城镇的区位效益,在符合城镇产业政策、经济发展目标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多重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制定合理的土地使用标准来调节各级各类土地的区位效益,是实现城镇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

(二)地租地价理论

在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最具指导意义的是级差地租理论。由于城镇土地级差收益的客观存在,必然吸引各类空间经济要素的向心集聚,按市场供求均衡原理,城镇中心区段的地价就会上升,从而产生排异现象将附加值低的产业依次向聚集外围排斥,使各类用地布局按产业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区位特征。处于不同地段的土地会表现出不同的利用方式,其利用潜力的大小受制于地价的高低和提供地租量(级差地租)的多少,即地价、地租影响着土地的用途及其利用方式。地租地价理论有利于指导小城镇在土地利用中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对小城镇土地的综合评价、合理开发利用和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如果对固定面积的土地持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入,边际报酬会出现递减的趋势,总报酬则会出现加速递增、减速递增、递减的趋势。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土地上增加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高报酬,“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实质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兴起,人们对土地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地利用的不可逆转性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区域性人地矛盾不断加剧,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开展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寻求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和可行性途径。

五 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自然环境条件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质、地形、水文、气候等因素,它对建设用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基承载力的大小,是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基础条件。自然因素的差异从根本上影响小城镇土地开发利用的强度和深度,从而造成集约用地水平的不同。

(二)人地关系

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土地资源状况直接相关,即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程度是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最直接影响因素,当土地供给量充足时,容易导致土地的粗放利用,相反,稀缺促使土地利用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不仅指土地资源绝对数量的缺少,更重要的是指相对于人口数量及其对土地需求的相对稀缺。

(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土地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土地作为经济发展的生产资料以及空间载体,对经济发展起着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规模和集约度又起着决定作用。

包括经济发展、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调整

(四)小城镇经营水平

(五)科学技术水平

(六)制度、政策导向

六 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一)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定义

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以小城镇建成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采用一系列与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的指标,选用适当的评价模型对其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小城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两方面。

(二)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指标体系建立思路

从土地利用的内涵出发,小城镇集约用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镇土地的合理利用;从土地集约利用的本质内涵出发,其最终目的是力求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最大经济效益;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集约用地是以小城镇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和土地利用效益的综合性为目标;从小城镇发展出发,集约用地目的是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小城镇综合发展能力,提升城镇经济实力。因此,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可以从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果、用地配置效率和用地约束程度四个方面予以开展。

2.指标体系构建

2.1土地利用程度(目标层)

小城镇土地利用程度主要从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两个层面进行考察,表现为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利用结构两个要素层。土地利用强度是反映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评价指标可以从城镇建设用地率、人均城镇用地、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土地空闲率中选取;土地利用结构可以从居住用地比例、工业用地比例、道路广场用地比例、绿化用地比例中选取。

2.2土地利用效果

小城镇土地利用效果主要反映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不同的土地投入和提供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评价指标包括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地均从业人员数量、地均二三产值、地均财政收入。

2.3用地配置效率

用地配置效率反映土地整体配置水平的结构效率,可以通过土地供应市场化水平和土地利用政府管理绩效两个指标予以考核。选用城镇土地配置市场化程度、城镇土地出让价格水平来衡量土地供应市场化水平;选用城镇土地征用新增建设用地率、存量建设用地供应率及城镇闲置用地查处率等指标来衡量土地利用政府管理绩效。

2.4用地约束程度

可以从城镇综合发展能力和后备资源保障度两个方面予以考虑。城镇的综合发展能力主要通过小城镇的城镇化水平、人口密度来衡量;后备资源保障度用人均耕地来衡量。

3.指标权重确定

4.评价方法选择

目前在用地评价方面较为常用的模型主要有综合评价法、极限条件法、静态模糊评价法三种。

5.评价等级确定

参照我国现有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阶段划分标准基础上,结合小城镇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级分级标准,将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划分为土地高度集约利用、土地中度集约利用、土地一般集约利用、土地中度粗放利用、土地高度粗放利用五个等级,评价综合分值越高,集约利用状态越好。

(三)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实现分析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实现原则

1.1 规划控制

1.2 优化配置

1.3 制度激励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实现途径

2.1 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念

转变粗放的用地观念是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

2.2 科学编制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下,通过城镇总体规划的合理编制,科学确定城

镇用地控制规模,制定合理的用地标准。

2.3 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构建一套综合性的定量评价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评价体系,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是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

2.4 严格执行用地项目准入机制

对企业利用现有土地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政府必须在有关政策上给予优惠,对通过旧城改造、盘活土地存量和结合企业改制盘活土地存量的单位和个人,应制定优惠政策,降低盘活成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5 积极推进小城镇土地置换

2.6 建立健全小城镇土地储备运作程序

城镇土地储备主要四个程序:

①土地收购

②土地开发整理

③储备及其经营管理

④出让

2.7 加大小城镇土地整理力度

土地整理是当前各国集约利用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2.8 建立和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形式与程序可参照国有土地流转方式,以出让、转让、租赁、作价入股等方式通过申请—批准—登记的程序进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主要涉及集体、政府、个人和原用地单位,其利益分配应当遵循公平与效益原则,明确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者的地位及职能。

2.9 适度推行小城镇立体开发

为节省土地资源,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尽可能扩大城镇空间容量,可以尝试实行小城镇立体开发,促使小城镇用地向多维空间发展,这样不仅能节约用地,还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2.10 完善用地监督的公众参与机制

第四篇: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大龙镇

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以大龙镇为例

摘要

小城镇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产物,它侧重于农村乡镇建设,对促进农村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龙镇进行调查并走访村民,了解到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从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小城镇建设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将这些问题解决掉。小城镇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小城镇建设 土地可持续利用 大龙镇

abstract

The small town is a produc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it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Township, to a strong role in promoting rural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s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achieve industry driven agriculture, narrowing the urban-rural dif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it is important to realize the measures of soci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But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n the occup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land utilization rate is low, resulting i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change and other issues, these problems have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use of urban land.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Dragon Town as an example,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and sustainable land use research,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and sustainable land use and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to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Sustainable land use Dragon Town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与生产力的发展,土地更为广泛的被人类所利用,城镇建设、工业发展与农业生产都离不开土地,土地问题已然成为与人类紧密相连的社会经济问题,土地的价值需要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才得以实现。土地作为自然资源,对人类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地球上所有现实存在的东西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社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一切存在和生产的载体。同时,土地是有限的,不可创造的,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人口越来越多,社会发展的越来越迅速,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也只会越来越多,所以,人类在使用土地资源的时候要进行合理分配,高效地利用每一寸土地,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去执行,提高土地利用率,保证人与土地的正确结合,才能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城镇化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小城镇是农民转移城镇的第一个环节,对于城乡共同进步来说,农民进城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国小城镇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但是因为小城镇是城市和农村的枢纽,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更是我国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基础。所以关于小城镇的建设问题刻不容缓,但因为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例如小城镇发展的数量多,规模小,大多数小城镇发展水平低,功能不完善,结构不合理;此外,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破坏生态,大量占用耕地,工业发展污染环境,造成了土地浪费等问题。

2大龙镇基本概况及土地利用现状

2.1大龙镇概况 2.1.1地理位置

大龙镇属于山地丘陵地区大龙镇的地理位置优越,以位于铜仁市,在湘黔交界的贵州东部,位于玉屏侗族自治县东南部,和新晃县接壤。交通便捷,2015年6月开通的沪昆高铁贯穿大龙镇全境,实现了大龙镇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并举,省道、国道、高速并存的立体交通网络。

2.11 自然状况

大龙镇区域位于东经108°34′—109°09′,北纬27°08′—27°31分之间,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倾斜的过度地带,西北高,东南低,全境低山多丘陵间有平地,以山地为主,舞阳河穿境而过,海拔在500至600m的范围内。大龙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

暖夏凉,年日照时间1032.7—1266.2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日均温差大于10℃,年降水量在1100—1300毫米,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降水丰沛。2.12社会经济状况

大龙镇自1999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设立以来,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大龙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城市建设、工业、交通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根据资料统计,到2015年底,大龙经济开发区发展工业企业610家,其中比较大规模的工业企业67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9家。实现生产总值52.6亿元,同比增长21.08%;实现工业总产值208.8 亿元,同比增长58.16%;固定资产投资118.28亿元,同比增长 38.29%;进出口总额25150万美元,同比增长156.63%;财政总收入完成3.64亿元,增长12.39%,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亿元,增长7.59%。2.13产业支柱

2005年大龙镇被省发改委确认为省级循环经济工业基地,通过招商引资与优惠政策的帮助,大龙工业发展迅速,是贵州省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示范区。大龙镇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周边矿石储量十分丰富,电力供应充沛,电网覆盖全境,是贵州“西电东送”工程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大龙镇形成了电力、化工、冶炼等多方面为支撑的工业格局,为全力打造成一座现代化生态工业新城而努力。2.2大龙镇土地利用现状及分析

一个区域想要健康快速的可持续发展,按规范利用土地结构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找准定位,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才能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据资料统计,2015年大龙镇土地总面积为85.7km,耕地面积为8.9km,占总面积的10.39%;工业面积为53km,占总面积的61.84%;林地面积为9.3km,占总面积的10.85%;居民用地为7.6km,占总面积的8.87%;其他用地为6.9km,占总面积的8.05%。

表1 各类土地面积及所占比例

耕地(km)工业用地(km)林地(km)居民用地(km)其他用地(km)

222

2222

222 面积 8.9 53 9.3 7.6 6.9

所占比例 10.39% 61.84% 10.85% 8.87% 8.05%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龙镇具有以下特点:

(1)土地利用类型不齐全,主要以工业建设为主,大量开垦土地发展工业,导致大龙镇耕地被占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居民用地与其他用地占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8.87%和8.05%,说明大龙镇的公共基础建设不完善,缺少合理的规划,这不利于大龙镇未来的可持续发展。(2)大龙镇作为贵州省的重要工业生产基地,十分注重工业发展建设,工业用地面积占了全镇总面积的百分之61.84%,大大超过了普通城镇工业占地的比例,这一特点,反映了工业是大龙镇的支柱产业。大龙镇高能耗企业较多,这对大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大龙开发区发展初期,大部分企业的设备陈旧,工艺生产落后,基本只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环保设施都没有正常的运行,加上当地部门的执法不当,导致了大龙的大气、水土污染比较严重。

(3)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土地结构不合理,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大龙作为一个工业聚集的开发区,工业用地是一个相当多的份额,虽然依靠地理优势同时发展了其他产业,为城镇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因为宝贵的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利用,导致我们国家的城镇建设。

3大龙镇建设过程中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阻碍因素

3.1环保意识薄弱造成土地污染

大龙镇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够,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监督力度不大,造成土地污染现象,而且后续的治理工作没做好。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解决土地污染的问题就必须考虑好小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资源的关系,必须坚持土地可持续利用原则。在发展小城镇的时候,做到因地制宜和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节约用地,尽量不要占用耕地。这样才能保证土地不被污染,为小城镇的土地持续利用提供足够的土地。

政府部门只顾片面的追求生产总值的增长,不惜以牺牲环境和居民健康为代价,违法违规审批建立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建设项目,严重背离了科学发展小城镇建设的准则。大龙镇居民环保观念不足,环保意识薄弱,对环境保护甚为忽视,一些领导干部与环保工作者亦是如此,目光短浅,为了一些短期利益,错误的扩大了区域环境容量,机械的制定开发政策。大龙镇居民由于多是有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加上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缺少环境保护的观念,虽然生活空间有所变化,但他们的生活中还是没有意识到文明的理念,使他们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处理生活垃圾的方式基本都是沿街倾倒,土地污染的线性严重。就算大龙镇具有独

特山水田园风景和浓厚的乡土文化,这些行为都严重污染大龙镇的环境,阻碍了大龙镇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所以大龙镇的建设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和谐发展也成了必然趋势。

3.2工业、建设用地效率低下造成土地闲置 3.2.1征用土地流程过长,征用土地手续复杂

因为大龙镇的支柱产业是工业,2005年大龙镇被省发改委确认为省级循环经济工业基地,通过招商引资与优惠政策的帮助,大龙工业发展迅速,是贵州省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示范区。但是这样的惠民政策,大龙镇的发展速度并不高,办证流程太慢,经过调查显示,从办理手续到拿证,之间需要的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项目周期手续的报批时间更久,不但对于征地双方都造成了很大的成本和机会损失,而且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土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3.2.2大龙镇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低下

通过调研发现,大龙镇乡镇企业由于规划不合理、定位不清晰、盲目扩张等问题造成了土地利用效益低下,布局分散,土地浪费严重,成为乡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亟待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变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为集约型、内涵型增长方式。

刚开始大龙镇为了大力发展工业来促进经济发展,工业用地的规模过度膨胀,造成城镇土地大量闲置,利用率极低。根据大龙镇政府的年终报道显示,截止2015年底,大龙镇的土地总面积为85.7km,工业面积为53km,占总面积的61.84%。其中限制的工业面积占总面积的17%。土地长期处于低效利用状态,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大龙镇的经济收入,和城镇发展。

大龙镇和其他小城镇一样,前几年没有定位自身是否具备发展工业的有利隐私,盲目的为了得到利润跟风建设工业园区,因为没有计划好发展策略,导致资金分配不合理,前期投入过大,后期因为资金不足,不能再继续更换新的技术设备,导致旧的工业区设备因为落后而淘汰,从而造成了建设土地的闲置现象,导致土地利用率下降,阻碍了小镇的经济发展。3.3土地开发整理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 3.3.1土地开发整理资金严重不足

经济建设和上层基础有着重要的联系。自从户籍政策取消以后,大龙镇的发展只能依靠从镇财政中挤出少量资金用于开发建设,市里每年拨付的扶持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政府投入远远不能达到土地开发整理对资金的需求

【1】

22。村政府的资金有限,不能给予大力的支持,所以大龙镇的新建工场或者旧场房改造都有了影响,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3.3.2土地开发整理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上市交易问题,居民点整理所形成的耕地与存量建设用地之间的土地置换问题,土地开发整理后的经营管理机制问题等。国家的相关条文也只是准条例,因为这些问题没有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保障,在用地规模上,表现为总量失控,扩展过快,使得社会资金和农民自主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的投入无法获得有效补偿,直接影响到社会力量和农民参与土地开发整理的积极性,不利于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的持续发展

【2】

。这种现象造成了土地市场的一片混乱,没有秩序的进行必然会出错,影响了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的合理利用。

3.3.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不够规范

现在大龙镇的相关部门对土地开发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不管是从项目的类型还是位置的选择不明确它的目的,很容易因为所选的地方不正确,在用地结构上,表现为各类用地布局不合理、产值低,从而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污染,:项目规模普遍偏小,无法形成良好的规模效益。此外,因为关于土地开发的整理工作才刚刚开始,各个部门各个组织,自身的管理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比方说,工场的规划设计、造价成本及竣工验收没有安排稳妥,虽然工程措施不难,造成新增耕地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项目完成后土地利用现状图未能及时进行更改,没有建立统一的项目库等,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土地开发整理的实施效果【3】。

3.4缺乏完整的农地流转制度

3.4.1土地流转中政府错位行为严重

土地交易的时候,一些乡村组织直接充当了土地流转的主体,只为了突出自身的业绩,自身的利益,不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考虑农民利益,违背的土地政策,随意改变土地的承包关系,这种以权谋私的强制行为是不对的。因为管理部门的环节出了问题,没有做到管理到位,导致了土地流转不公平的问题严重。

3.4.2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不健全

大龙镇的土地交易市场体系不健全,导致很多人因为一些原因想将自己的土地转让出去,有些人想购买土地,可以是因为中介机构并不多,买卖双方没有连接桥梁,造成土地流转速度过慢,所以导致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受到了制约,到了一定的范围就不能在扩大了,对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另外,由于流转市场缺乏土地的定级及评价机构,使得农村土地可能受到个人的干扰而影响它的发展。

3.4.3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对土地流转起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虽然目前大量劳动人民都涌入城市,进入了二三产业,在小城镇用地的建筑容纳能力上

也表现出较低的水平,但是土地仍然是大部分农民生存和发展的生活和生产保障,也是我国农村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项目设置的供给量和农民的实际需求量之间还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社会福利的覆盖面窄、保护水平低,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遭受社会保障体系实质上的排斥等。相关配套措施改革滞后,基地得不到有效处理,例如土地置换、腾退制度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农民很难放下包袱,安心的进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4.大龙镇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随着土地开发越来越大家的受到重视,成为一个新闻报道的热们话题。为了能为了能让大龙镇的发展越来越好,土地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尽量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分析。4.1缺乏规划控制和指导

政府内的部门之间相互勾结,导致土地分配,利用,流通,交换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百姓的利益,违背了政策和党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宗旨。政府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自身的监管力度,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从而使大龙镇全面发展和土地资源合理分配。政府在制定大龙镇规划建设中,考虑不全面,没有做到实事求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城镇的指导方针。往往盲目的扩大了城镇规模,只考虑建设发展的需求,没有把保护耕地作为重中之重。4.2环境破坏

随着城市化大步前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建筑拆旧建新,并且造成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因为得不到合理的处理,导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其次,由于在农村地区,接受教育的人不是很多,人们的素质相对较低,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导致人们对环境的不爱护,如乱砍乱伐,浪费资源,随地吐痰丢垃圾等。乱砍乱伐随之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水土流失严重,大量肥沃的表层土壤丧失。农民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使用大量农药,导致土地板结,肥力下降。环境遭到破坏这就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身体健康。4.3建筑用地不够

大量闲置废弃的工业厂房得不到有效处理,土地置换制度不健全。而且,人越来越多,尽管国家制定了晚婚晚育限制二胎的政策,增长速度减慢,人口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这种人多地少依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就导致人们需要大量房屋居住,不得不迫使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这就导致农业用地越来越少,粮食减少,也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5.小城镇建设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5.1处理好小镇建设和环境的关系

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大龙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小城镇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绿色为核心,根据大龙镇的地势优势,走一条符合大龙镇发展的道路。大龙镇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减少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排入河道,加大对乱排行为整治力度。综合考虑舒适因素,建成人在田园中生活的山地特色小城镇,争取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效应。5.2建立全面的发展方针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要想发展小镇建设,需要对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要求政府实事求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坚持高标准规划。根据自身优势,制定出一条适合大龙镇发展的道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制定小城镇发展规模和布局。应该客观分析小城镇当前的综合承载力,科学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小城镇发展状况把小城镇放到区域发展整体规划综合考量。

5.3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国家对土地的政策虽然不是面面俱到,但是我们要按照它的规程来执行,这样才能做到相对规范,整体把握才不会出错。按照《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必须杜绝滥用征地权和商业盈利投机行为。(1)明确公共目的是行驶土地征用权的唯一标准。(2)禁止不按要求滥用土地,审批程序要公开透明等问题。(3)依次按照国家有关条例,使土地征收更加规范,与土地市场有机的的结合在一起。百姓要做到监督的作用,为自己维权,如果遇到影响自己利益的事情,可以依靠法律来得到保护。5.4科学公平的分配土地

通过调查,根据实际情况收回大龙镇的落后不用的闲置工业厂房。制定公平,合理,统一,全面,权威的分配制度。根据我国法律条文我们得知,里面关于农村用地的分配规范很少,很模糊。要想让闲置土地得到公平的分配,我们必须要做到按照法律法规合理的分配。这样才能做到人生活舒适,工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会减少。

6结论与展望

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宏伟事业,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土地利用问题。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城镇建设用地又存在粗放经营的情况。大龙镇在发展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盲目扩张造成了土地浪费,政府贪污腐败,管理不到位,土地利用不合理、土地环境破坏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工业用地利用率低的现象严重、土地利

用不合理、建筑垃圾占用大面积土地、环境污染等情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正因为大龙镇独有的地形气候条件,独特山水田园风景和浓厚的乡土文化,大龙镇的建设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和谐发展也成了必然趋势,相信只要解决当下的问题,大龙镇一定会有更好更持续地发展,建设好具有典型意义的经济开发技术区。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2]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费孝通.费孝通论小城镇建设.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4]陈佳骆.李国凡.朱霞卜.小城镇建设管理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社论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6]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7]美.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从经济角度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政策的探讨.施以正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8]威廉佩蒂.政治算术.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9]许善达.马克思.主义与报酬递减.北京农业出版社.2010 [10]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纲要.2006

第五篇:小城镇论文:小城镇 土地 集约利用 研究

小城镇论文: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中文摘要】本文主要从托克托县的土地利用现状出发,通过对托克托县土地利用现状的研究,分析得出托克托县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依据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托克托县的实际情况建立托克托县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通过特尔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在对各种文献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全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托克托县相类似地区的平均水平作为分析依据,并通过专家咨询等方式最终确定托克托县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标准。在对托克托县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之后,得出托克托县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结论:托克托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值为0.968,土地投入指数:0.208;土地利用指数:0.261;土地产出提数:0.344;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数:0.155;参照评价标准评比,说明托克托县城镇土地利用处于非集约利用状态。这表明托克托县在小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需求量是很大的,土地呈过度利用的状态,这对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和全县耕地保护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也表明城镇建设中的绿地数量是不够的,城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力度也不够大,在今后的城镇建设过中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由此可知,托克托县的土地集约利用形式很严峻。最后,在...【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mainly starts from the land utilization present situation of Tuoketuo County, analyses and finds the matters in land utilization of Tuoketuo County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land utilization status.Bases on this, establishes the index system of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of Tuoketuo county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condition of Tuoketuo county and the principl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ex system of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evaluation.And finally determines the weights of all...【关键词】小城镇 土地 集约利用 研究

【英文关键词】small town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research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

【目录】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4-5ABSTRACT5-6

中文摘要

1.1 选题1.2.1 国外研1.2.3 研究1.3.1 研究思

第1章 绪论9-18

10-1512-1515-18的背景9-10究动态10-12现状评述15路1516-1818-

21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2.2 国内研究动态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3.2 研究方法15-161.3.3 技术路线

2.1 自然条件第3章 托克托县土地第2章 托克托县概况18-232.2 社会经济条件21-23利用现状分析23-3023-2823-2

43.1 托克托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3.1.1 托克托县土地利用总体结构分析3.1.2 托克托县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24-2626-283.1.3 托克托县建设用地与人口关系分析3.2 托克托县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28-30

4.1 评价思路

4.3 土第4章 托克托县土地集约利用评价30-36304.2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选取原则30-32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选取32-34考标准值34

4.4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参

4.6 托克托县土地集

4.5 评价方法34-35约利用评价结果及分析35-36的建议和措施36-45土地资源配置36-37

第5章 托克托县土地集约利用

一、科学合理的进行城镇规划编制,优化

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发展

三、完善土地收储制度,加强

四、积极推进城镇土地整

五、减缓城镇外延式扩展

六、增加城镇绿化用地面积,七、合理推进土地利用布局,实现土和优化城镇土地存量市场37-39政府对土地二级市场的干预39-40理,切实增加建设用地供给量40-41速度,实现城镇立体式发展4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地聚集效益42-4343-44展望45-47考文献47-5151-52致谢

42八、采取技术手段,有效加强土地利用监管

44-4

5第6章 结论与

九、强化集约用地的理念

6.1 结论45-46

6.2 展望46-47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52

下载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作者:王玉香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20期 [摘 要] 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

    合理利用调解机制

    合理利用调解机制,企业赢得最大利益 本案例由成都市锦江区保安公司常年法律顾问 四川益正律师事务所陈晓刚供稿案情介绍: 2010年3月1日,成都市锦江区保安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员工......

    小城镇建设与规划

    小城镇建设与规划学院:专业:姓名:完成时间: 小城镇建设与规划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也进入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 的阶段,城市规划任务严峻,尤其是在我国广为众......

    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

    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城乡发展步伐【摘要】协调城乡是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课题,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而当前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面临诸多迫......

    小城镇建设与管理

    宋家镇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情况简介 近几年来,我镇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小城镇进行了科学规划,自2011年建设以来,已初具规模。 一、按照三个定位,高起点建设小城镇。......

    小城镇建设与管理

    浅谈小城镇建设与管理——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李忠平摘要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当务之急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面临着若干迫切需要解决矛盾,本人借鉴发达国家......

    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唐山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小城镇发展存在的不足,及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一些建议,以供......

    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

    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摘要: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实现工业 化和现代化,城市化将是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从城市化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