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组讨论学习
浅议小组讨论模式的创新
摘要:小组讨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被提出后,得到了很多教育者的认可。小组讨论不仅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的主张,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小组讨论的模式经过实践的检验,仍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小组讨论的模式加以创新,以求达到小组讨论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小组讨论个性发展提高能力异质分组
小组讨论概述
小组讨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班级的授课为背景,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本前提的情况下,教师对具有适量学生的小组布置任务并进行监督指导,使群体的积极性得到发挥,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凭借自身的创新性和显著地自主学习的功能为国内外很多教育者所青睐,并被一定程度的应用到了实际教学中。相对于传统的老师垄断课堂的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有很多显著地特点:
(1)自主性
自主性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学生在实行小组讨论的模式后,必须要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去查找资料,去主动的学习与这个任务相关的课程知识,然后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论。一切准备好之后,学生才能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才能在他人发言时比较出自己的不足并进行吸收借鉴。
(2)合作性
小组讨论具有合作的显著特征。小组讨论,顾名思义首先是一个小组,然后才能进行讨论。所以小组讨论又叫“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在一起不仅要相互交流学习内容,还要一起完成老师现场布置的活动或者问题。很多时候由于时间有限,大家不能一起完成所有题目,这是就产生了分工合作,即每个人都做这个事情的一部分,做好后进行整合完善,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3)提高社会化程度
小组讨论易使学生提早适应社会生活。首先,小组讨论的方式为学生赢得了与他人相处的机会。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或有争论,或有心有灵犀时,那么学生会逐渐的学会尊重他人,热情助人和善于倾听等优秀品德,这些美德将为他们以
后步入社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形成。其次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群性。大家在一起朝夕相处,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使大家不舍得离开这个小集体。这就促使学生很快的融为一个集体,成为一群合群的人。这是一个人步入社会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4)有利于培养社交型人才
小组讨论的分享过程有利于培养敢于发表自己意见,对事物具有独创的思维和见解的开放性社交人才。小组成员在讨论交流时能够得到充分的思维、语言和胆量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往,对事物有独到思维过程的能力。目前小组讨论的现状及问题
小组讨论是一种新颖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的老师垄断课堂的方法相比,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有目标有动力的求知者。小组讨论不仅挖掘了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探索欲,还在实施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色彩。所以小组讨论一经运用,就取得了显著地效果。但是由于有些老师缺乏对小组讨论的全面把握和合理运用,小组讨论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总结一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重“合作”,轻“个性”。有很多老师死板的把教学重点直接套用在小组合作的模式上,只流于表面的讨论,而不去具体监督引导。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讨论”过于频繁出现,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还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两是重“结果”,轻“过程”。从学生方面看,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地注重于问题解决的结果,而不是过程。从教师方面看,教师只重视结果评价,却忽视过程评价。这样,就会无意中扼杀某些富有创意的思维。
小组讨论学习的必要性
如今,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已经体现出了很多的弊端。很多学生反映课堂教学内容枯燥,课后作业多,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他们逃课,不做作业,上课讲话,睡觉,以各种方式“抗议”,让老师和家长都倍感苦恼。曾经有一个语文老师很形象的把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喻成下雨。他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就像一阵瓢泼大雨倾泻到大地上,雨过后,除了冲刷掉了地表的一浅层泥土,一点也没有渗进大地。”的确如此,老师在课堂上大量灌输,而学生实际吸收的很少,而且这
种单方面的灌输,学生上课很容易走神,打不起精神,容易产生疲劳感。但是如果采用小组讨论学习,学生就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学生变成了主角,那么他们还会走神吗?而且通过自己努力思考出来的东西,是很难忘记的,同时还能很快的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另外,小组讨论学习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只有大家在一起讨论交流,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见贤思齐。《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以小组讨论是新课程标准的实践者,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
再者,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无意中在培养学生的一种合作意识,因为有很多事情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在完成一项任务时,大家要经过分工过程,然后各自尽到自己的责任,最后还要分析总结,这正好是一个完整的探索过程。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他们会逐渐形成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团结和合作的目的也就顺其自然的达到了。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只有合作,才能尽可能发挥众人的力量,达到利益最大化。就像叔本华所说:“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泊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小组讨论模式的创新
(1)小组及其成员的确定
小组讨论的分组原则一般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所谓“同质”,就是要求各个小组的总体实力要相当,以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所谓“异质”,就是在选择小组成员时,要考虑每个人的成绩,性格,特长,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以及男女搭配等各方面因素,使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6人组成,其中两名是优等生,两名是差生,两名是中等生。这样异质分组的最大好处在于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让每个人的价值作用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才能发挥出团队学习的最大成效。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2)小组内要分工
我们要把小组看成一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也要“五脏俱全”。我们可以根据小组内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分配“秘书”、“操作者”、“汇报者”、“纪律监督员”等职务,让每个人各司其职,尽好本分。
(3)教师的多重角色
在这个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从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因此,教师不是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作用。教师要充当的是管理者、组织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者等多种角色。
1、管理者
老师应该在每节课前备好课,把学习重点变成讨论任务,布置给学生,把学生引上正轨。然后仔细观察监督指导学生,做全局的管理者。
2、组织者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闲聊(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交谈);冷场。此时老师要合理地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刚开头就夭折,或者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另外,老师要在每堂课上留出一些时间,让大家把自己的成果展示一下。当学生举手如林,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时;当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需要与人分享时,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在展示时,一方面复习了学习内容,另一方面也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为下次讨论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促进者
①防止偏颇。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②监督落实。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当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真正完成了任务。如果确实完成了,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等。
③防止过度依赖。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性格内向或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会过度依赖同伴的帮助,而自己不积极主动的参与。对这样的学生,应当培养他的责任感和团队感,并制定小组规定。每个人都必须独立思
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整理后再与他人交流,互换意见。
4、咨询者和顾问者
小组活动出现了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询问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方式都不相同,但老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做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也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
我一直觉得小组讨论是目前为止比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教会学生如何让合作分工,独立思考,交流共享。小组讨论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不再是只会做试卷的高智商人群。小组讨论模式的创新,是对小组讨论的完善,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小组讨论的效果的保障。希望能为当今教育者提供参考。摘自德国的《叔本华语录》,2005年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二篇:“合作学习”就是“小组讨论”吗
“合作学习”就是“小组讨论”吗?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四川省沐川县舟坝中学
彭光凌
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的学习方式,走进新课堂,合作学习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但调查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
在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过一会儿用一次。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刚分好组,没说几句,就被教师止住安排下一项内容了,合作学习显得匆忙、零乱。
还有的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调查表明,尽管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如何处理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大班额怎么组织合作学习?讨论出现分歧怎么办?意见高度统一是不是好事?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之中?低年级能不能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们普遍感到困惑。
新课程为什么倡导合作学习?有专家认为,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不仅是认知的需要,而且有着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教师还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如方法多样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是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
不能认为,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讨论,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据专家分析,合作学习由以下要素构成:即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沟通,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以及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在这里,合作的动机和责任是合作学习,它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教师总结出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推卸教育学生的责任。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该以听、看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四川省沐川县舟坝中学
彭光凌 614504 电话:***
第三篇:党课学习小组讨论报告
党课学习小组讨论报告
——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两岸关系发展意义
信息学院党课第二学习小组自动化11级
党课学习小组讨论报告
——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两岸关系发展意义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引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会议。三中全会描绘了大陆新一轮“改革路线图”,巩固拓展两岸经济合作成果,为两岸关系提供重要动力。经过上两次党课的学习,对党的章程有了深刻的领悟。时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我们学习小组兴趣勃勃的观看新闻直播,阅读新闻报纸,全面了解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内容。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小组讨论。特总结成稿,以报告的形式总结我们的讨论成果。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已于12日圆满落幕。这次会议主要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专门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深化改革可说是三中全会最根本、最核心的主题和任务,此次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不仅将对大陆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层面、各领域带来深刻变革,也将为两岸关系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和动力。
两岸关系,牵动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我们希望看到我们祖国强大,我们的祖国能够繁荣昌盛。更希望看到两岸关系能够有一个长远的发展和进步。这次会议,无疑再次的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也使我们对于两岸关系的明天有了更多的期待。
当前两岸交流蓬勃发展,两岸关系已是密不可分,而且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大陆新一轮改革也必将深刻影响两岸关系。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10月下旬在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所指出的那样,十八届三中会会带动的大陆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新发展,必将为两岸经济合作乃至两岸关系的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更宽广的空间和更有利的条件。
俞正声主席的此番讲话非常清晰地揭示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两岸关系发展的作用与影响。的确,大陆的改革开放,对两岸关系影响甚巨,这是被历史所证实了的。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取得的巨大成果,有力推动了两岸关系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更加一发而不可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海协会海基会签署了19项协议,实现了全面“三通”,开放了陆客赴台旅游,实现了陆生赴台就学,签订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大陆改革的进程紧密相连,可以说,没有大陆的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两岸关系当前的大发展。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带来的大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让人有理由对两岸关系的未来作更高期待。
在两岸关系中,无论是经济交流还是人员往来,都与大陆的改革、发展与开放密不可分。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吹响了大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而且对两岸关系发展同样意义重大,将为两岸交流合作提供新机遇、新动力。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尚未消散、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陆在世界各经济体中是“一枝独
秀”,大陆市场将为台湾经济发展继续提供广阔空间,台湾将从大陆新一轮经济改革中获得发展利基。同时大陆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也将为两岸经济合作提供坚实基础和可靠保证。
我们都在目睹着祖国经济一天天的强盛,看到我们祖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们的国民经济正在有条不紊的持续发展。我们对于祖国明天的经济有足够的信心,更有无比迫切的希望。祖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定会给两岸关系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这一次会议的召开,给经济发展大了一剂强心针。
历史上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大陆、台湾岛内局势与国际这三方面因素。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大陆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大陆因素对两岸关系的作用影响已经处于并将持续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中,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启动的新一轮改革发展还将继续巩固这一态势。应该说,这样的发展态势是大陆坚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也是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战略自信的重要基础。
当前两岸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同时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化,两岸关系也逐步进入了“深水区”,有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也可以说两岸关系发展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关键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制定了清晰的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为大陆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深化两岸关系发展的“及时雨”,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突破瓶颈、顺利向“深水区”过渡。俞正声主席在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强调,要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
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努力拓展新局面、开辟新前景,造福两岸同胞,造福中华民族。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改革方略为实现两岸关系的这一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保证。
《工商时报》社论:35年前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大陆推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在短短30年内就将大陆打造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今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一次走到改革的历史路口,不只关系到大陆未来10年的走向,对于全球的政经格局、对于台湾的未来,也将产生历史性的影响。台湾与大陆的经济互动密切,早已唇齿相依,对于三中全会推出的各种改革,台湾绝对不能只作壁上观,更应该积极参与,为台湾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创造机会。我们小组的讨论认真而积极。小组成员都发表了自己对于此热点社会问题的看法。通过这样的一次小组讨论,无形中加强了我们对于祖国的热爱。更对这一热点社会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们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不断在进步的年代。我们更热爱这样一个正在一步步走向强大的国家。
第四篇:党校学习小组讨论体会
1、小组讨论:学习党的性质和任务的体会10.22
党的性质和任务是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关系到党的纲领、方针、路线和政策,关系到
党的领导地位,也关系到一个党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对于认真学习和领悟党的性质
和任务是势在必行的事。结合新时代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必须以辩证和发展的眼光认识党的性质和任务。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工农兵学商,党是领
导一切的。当今中国的事情办得怎么样,关键取决于我们党思想、作风、纪律、组织状况和
战斗能力、领导水平。
2、小组讨论:对照党员基本条件,明确自己进一步发展方向10.29
对照这党员基本条件的要求,对自身也有了大致的认识。作为四川大学的一名合格毕业
生,始终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积极参加党校组织学习,接受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对于党
组织分配的工作和任务要尽心尽力地把它做好。坚决执行党的决议,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四年的大学本科学习,自身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个人认为自己的发展
方向应该是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用表现去证明自己是不是能够真正成为
一个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
3、小组讨论:结合“三个代表”学习,坚定对党的信念11.5
共产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党的纲领路线的实现,从来不是靠空谈,而是靠实践。共产
主义事业是长期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共产党人共同去努力。对于我们这些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应该深刻认识到人生的道路和事业就像大海航行一样,并不会一帆
风顺,会有各种坎坷和荆棘在前进的道路上。只有不畏风吹浪打,敢于扬帆前进,才能真正
领悟到这过程中的壮美风光。积极投身党的伟大事业,不畏艰险,勇敢前行才能真正去实现
理想的目标。
4、如何进一步在思想上争取入党,行动上发挥表率作用11.12
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严格遵守入党的程序,以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除了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意外,还应该充实自身的能
力和素质。为以后党的理论创新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合理的将课堂学习、课外活动和政
治教育结合起来,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办好党组织交付的任务和
工作,积极践行“三个代表”的思想理念,将平时的自身活动结合起来。
党校学习组员:唐银行政管理
第五篇:党课学习小组讨论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考虑到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的相似性,更加方便对党的学习我们这一小组走访的是预备党员林x。
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平时学习有关党的理论知识,他的建议是:由于我们才刚刚是入党积极分子,对共产党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要想更进一步的熟悉党,首先是材料的选取。比如《共产党宣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一些基本的著作需要阅读。还有就是《党章》,里面提到了党的成立、发展、以及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再就是当今为化解金融危机一直不断学习的科学发展观。然后是学习的方式,可通过网络、报纸以及参考相关的文献。
我们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首先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之后逐一讲解了这四个方面。发展即是牢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结合国外经济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本国的优良传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以人为本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人民民主地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基本要求则是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考虑环境及子孙后代的利益,使良好生态环境与人民的富裕生活协调发展。根本方法比较抽象,它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国内发展与改革开放等的关系,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应如何具体实施。首先是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最近一直在学习的科学发展观。然后是不断发展自身及时关注国家大事,作为一名党员,不一定都要参政,但起码的政治修养还是要有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还要加强党性的修养的重要的问题。
采访过走在我们前面的林颜,解决了我在学习党课的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与不解,获益颇多。让我知道加强自身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平时不断地学习与积累,而不仅仅靠组织起来大家的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