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实例分析

时间:2019-05-12 12:1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则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实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则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实例分析》。

第一篇:一则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实例分析

一则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实例分析

林林、男,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一段时间以来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望望,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拿来玩,甚至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直到老师提醒才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知识,后面知识难于理解,所以学习跟不上,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这样下来,学习成绩自然不理想,老师和家长都很着急。通过交谈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从心里也很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走神了。

实例分析:针对林林这样一个上课毛病,作为教师或家长我们首先有必要了解小学生注意特征: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对人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人们细致观察、良好记忆、创造想象、正确思维的重 要条件,是学习好的重要前提。俄国著名教育家马申斯基曾把注意形象地比喻为通向心灵的 “唯一的门户”,知识的阳光只有通过注意这扇门才能照射进来。门开得越大,学习的东西 越多,一旦注意力涣散,难以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住处就无法进入。那么小学生的注意力有怎样的特点呢?据实验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发展有如下特点:

1、由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而他们的有意注意基本上是被动的。这是因为 他们神经系统活动的内抑制能力尚未发展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不断成熟,同时,教 学提出的要求和教师的训练,会使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发展起来。到了四、五年级,小学生 的有意注意基本上占主导地位。

2.对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的注意占优势,对抽象材料的注意在发展。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言语水平很有限,具体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因此,具体生动的、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利用一些教学 模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随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和知识水平的提高,随着抽象逻辑思维 能力的发展,学生对具有一定抽象水平的材料的注意也逐步发展起来。

3.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小学生由于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内抑制能力尚未充分发展,一个兴奋中心的形成往往波及 其他相应器官的活动,面部表情、手足乃至全身都会配合活动,所以注意表现出明显的情绪 色彩。例如,学生在课堂

上,如果听得入神,就会表现出安静的样子;如果听得高兴,就会 露出欣喜的笑脸,甚至会高兴得手舞足蹈。但是随着大脑的完全成长,这种情绪会慢慢受控 制。

4.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对感兴趣的东西控制力较差,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 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很容易被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物吸引注意力。例如,课件上有 些有趣的小动画,小学生就会被这些可爱有趣的动画吸引,而不去看真正要学习的内容。但 是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这种调节能力和控制力会逐渐增加。

5.注意的范围小,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由于小学生的大脑未发育完全,学习的知识有限,注意的范围较小,分配能力和转移能 力较弱,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例如,小学生边说话边听课边记笔记,他把大部分的注意 力放在讲话上,就很难听进去老师说的,要想快速转移过去,也十分困难。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小学生的注意力范围会逐渐扩大,具有更好的分配和转移能力。

再者,进入小学四年级后,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有一定的发展,社会性特点也突显出来,儿童在群体中希望得到接纳和关注,在学习中尤其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往往会以想着各种方式去引起他人的注意,这是儿童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心理需要,其实,很多儿童的学习动机也是为了好分数,不落后于人,或者为得到老师的关注、表杨和奖励。而我们现代教育中,教师、社会往往过度去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一些后进生的心理感受。而这些后进生为满足受到关注的心理需求,在学习上无法得关注的同时,往往选择一些恶作剧或上课开小差来引起同学或老师的注意和关注。

从以上有关小学生的一些特征我们可以对林林之所以如此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林林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 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林林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老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

3、林林虽已上了四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

4、林林不适应老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老师,而“迁怒”于听课。

5、林林平时很少受到老师的关注,而老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老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据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对林林进行干预:

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 课堂生动活泼。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 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 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 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 来,以便下课问老师或同学。

5、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是有位置 的。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让他们回答问题可以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课;二是可以促使他们思考 问题;三是经常受到老师提问的学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而吸引老师的注意。

其实象林林的这种情况,在我们的学校中是大有人存在的,所以我们为此成立了相关研究小组,采用以上的干预方法,进行了半学期的跟踪,结果显示象林林这样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控制和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所以对小学生所出现的行为表现,我们只有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去探求内在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模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小学学生)学生心理实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例分析报告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上学期,我班中有一位令人头疼的学生小鑫,凡是教过他的老师都会无可奈何的摇摇头:“这个同学软硬不吃,拿他没法子。”这个貌不惊人的男孩,开学初即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上课时常与同学讲小声话,作业是经常不做,教育处分都不奏效,久而久之,老师们见了他绕道而行,都觉得他是无可救药。

二、心理问题与根源:

经过观察,我发现小鑫同学比较内向,通过询问其他的同学,我才知道他的学习基础不太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却不见效,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总觉得被人瞧不起,意志消沉。每次发到考卷后,便坐立不安,下课后,故意磨磨蹭蹭晚回家,平时与大家的接触也越来越少,渐渐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三、解析与辅导:

1.掌握技巧,寻找根源。

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非常重要,聆听是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首要基本技术。对于小鑫同学,我为了清楚地了解他的的智力状况、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家庭情况等因素;除了主动找他谈天聆听外,还不放弃平时的细微观察,准确诊断出根源所在,然后通过谈心、讨论、家访等方式帮助他去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使他深信,只要通过教师和自己的努力,即使自己某方面能力较差,学习后也完全可以提高,增强他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2.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为了去除小鑫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让他帮我送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小鑫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小力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小鑫同学……”渐渐的,小鑫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有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他主动冲我笑,渐渐的开始和我交谈。

3.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小鑫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沟通,详细地分析了小鑫在校的表现及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马上夸奖他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父母。在评价中,小鑫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就这样,经过我耐心、细致、全面的心理健康辅导,一个学期过去了,小鑫再也不是“问题”学生了。少年儿童正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型到定型,可塑性很大的年龄阶段,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排忧解难,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增强他们自身的心理防御能力,重视健康,关爱健康,为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和谐的未来社会而努力。

第三篇:(小学生) 学生心理实例分析

周!的心事

一、案例基本资料

姓名:周1

性别:女;

年龄:

岁;

二、问题概述

不能接纳自己,常想一死了之。

三、个案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周!小时不在父母身边,是由奶奶带大,奶奶对她并不疼爱,常常无端对她发脾气,对她露出厌恶的情感。上小学,周!跟父母住在一起,由于早先的成长环境不利,小小的周!已养成一些坏毛病,因此父母认为这个女儿很不乖巧,加之父母本身感情不好,常把气出在她身上,这样更造就了周!的古怪脾气,剖析材料《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上初中后,父母开始闹离婚,周!长大了,但心事更重了。

2、学校生活

周!读小学时,由于成绩不好,好动,说谎,班主任经常向家长告状,家长因此经常打骂她,所以周!不喜欢老师。进入初中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但她对同学仍有高度的戒备心,认为同学都很虚伪,势利,爱向老师打小报告,而同学却都觉得她有点古怪,反复无常。渐渐地她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好人,人活在世上还得处处有防人之心,这样的生活实在没有意思,逐渐出现被班集体遗弃终将被社会淘汰的感觉。

3、个性与兴趣

性格内向,脾气古怪,有双面性。爱好文学,看书,写作。

四、分析与诊断

1、成长环境造成人格障碍

幼年时,由于奶奶的厌恶,使年幼的周!没有得到足够的温暖和爱,使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不信任、恐惧。上小学时,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并未弥补幼时的心理创伤,反之父母认为这个女儿不乖巧,并不疼爱。加之父母本身感情不和,常把气出在她身上,这样更造就周!的古怪脾气。一次,周!偷了家里的钱到外面买零食吃,被父母发现后,挨了一顿刻骨铭心的打,还罚跪了整整一天一夜,不许哭,不许睡觉。加之小学表现欠佳,老师的告状对周!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挨打、挨骂成了家常便饭,因此,在她的内心深处播下的全是“恨”的种子。在她的日记中,几乎每篇都是“恨”开头,“恨”结尾,恨父母,恨老师,恨同学,恨自己,有一篇我数了一下,竟有

个“恨”字,可谓“雪海深仇”。

2、人际关系危机造成自我意识欠缺

自生下来,周!就没有过好的人际关系,由于奶奶的不完全接纳,造成周!从小就没有形成明确的自我认同;而最亲近的父母的不完全接纳,造成周!认为自己是家里多余的;老师的指责、同学的冷落造成周!认为自己是班里多余的人;而她自己也认为自己笨,虚伪、心胸狭窄,成绩不好,样子又丑(其实她并不丑),不会讨好别人,不值得别人爱,生活在这个世上是多余的,有时痛苦无法排遣时,真想一死了之。这些都是认识上的偏差,造成她无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本个案有明显焦虚倾向,属自我意识不良。

五、辅导策略

1、采用合理情绪和认知调整的辅导方法。

2、学校和家庭的配合辅导。

六、辅导经过

1、信任、宣泄、发现心结

根据周!的兴趣,我把班上的板报工作交给她负责,她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和认真,板面设计新颖,内容丰富。别班的板报一月一换,我班板报两周一换,雷打不动,且常办常新,我经常因此在班上表扬她。看得出她非常高兴,认为自己在班上还是有用的。因为小学她从未如此被重用过,连小组长都未当过,当她从我这里找到了信任和自身的价值后,开始逐步向我敞开了心扉。

一天,我把哭肿了眼睛来上课的周!带到心理辅导室,关切地问她:“今天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了?”她再次非常伤心地哭起来,然后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了我。为了便于我了解,她把自己从未给别人看过的两本日记向我敞开,于是她辛酸的往事便历历在目,许多处,我也不由自主地流泪了。后来周!在一篇日记中写道:“上了中学,遇上了张老师,第一次有一种十分放心的感觉,对着张老师,我大倒苦水,第一次在老师面前哭泣,我不知道那时哭泣的是否是自己,我有一丝怀疑,但我现在确实感觉好多了。”从周!日记中可了解到,她看这个世界是灰色的,没有欢乐,没有理解,没有信任,没有爱。她认为父母吵架闹离婚都是自己的错,因为父母也经常说:“要不是为了你,我们早就离婚了。”这样她老是不断指责自己,同时又怨恨父母:“当初你们就不该把我生下来,让我死了算了。”从另篇日记还可看出她对待同学也是这种态度,一天,她去等别班一个同学放学一起回家,谁知那个同学竟失约忘了,她没有去把事情弄清楚,而是单方面认为自己肯定哪里得罪了那个同学,才使得那个同学不理她,从而大发感概:天下朋友难交,真诚朋友没有等等。其实那个同学是无心忘了,并未有意冷落她,只不过是她自我疑虑罢了。一方面她抱怨别人,另一方面她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总之,周!认为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使她感觉美好的东西,但她又渴望得到美的东西,这便是导致周!焦虑的真正原因。

2、与家长配合我们从周!母亲那里了解到:周!的家庭与周!在日记中描述的基本相符,父母对于她物质上、学习上的一切要求都尽量满足,只是教育方式简单,疏于对她心理的关怀,动辄打骂,有时吵架时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周!听后就把它们牢牢记住,并不断扩大,造成自己巨大的心理压力。当我把周!在校的情况向其母亲作了反映后,家长马上说:“她就这德行,从小到大都是,怎么打,怎么骂都没用,就跟她父亲一个样”。鉴于她母亲的反应,我忙说:“其实,你女儿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得相当不错,如果我们能给她一个较宽松的环境,让她呼吸得更自由些,或许她的脾气会好得多。”她的母亲还是比较能接受我的说法,毕竟她只有一个女儿,还是很爱的。我建议她每周到学校来一趟了解女儿的情况,并保证在家尽量少指责女儿。而在周!那里,我也有意讲一些有关母女关爱的故事,让她体会到母亲是真的爱她,只是表现方式不同。通过两个月的这种互动,周!母女的关系缓和了许多。

第四篇:(二年级)学生心理实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教育实例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郝@,男,小学二年级,班级中等生,性格耿直,脾气倔强,有些以自我为中心、顽皮、好动,喜欢接老师的话,而且总在当面或背地给同学或老师起绰号。他不像有些同学基础扎实,但也不像一些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他想学却不勤奋,有目标但缺乏毅力。

二、分析思考

从郝俊龙的情况看,有两种情况:不是完全的无理取闹,可能是在认真听课的前提下发生的;起绰号也说明他乐于观察、思考,能较为准确地抓住人的特征,是个聪明的学生。对待学生不能简单、武断地下“好与坏”的结论,从郝俊龙的情况分析,他的所作所为只是爱出风头、卖弄小聪明,迫切想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

三、帮助方法

在帮助学生过程中,我想最重要的是肯定对方的优点,在优势中寻找弱势,在缺点中寻找闪光点,以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从抓住特点、抓好重点、狠抓难点入手,帮助其克服缺点。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同时进行:

(一)热情谈心。

通过这种方法了解他的思想变化情况,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他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

首先,我找了几个平时和他接触比较多,比较好的几位同学,进一步了解他在学校、在同学中间的情况,并鼓励同学要积极、热情、诚恳地接近他、帮助他。

其次,与本人谈,通过面对面地坐下谈,了解他的全面情况和心理承受能力。我告诉他老师对他的期望是很高的,在老师心目中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谈心过程中,我一直肯定他的优点,鼓励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诚恳地指出他的不足,要求他必须改掉给同学、老师取绰号的坏毛病,上课专心,塌实学习,给予明确的努力方向,希望在潜移默化之中实施教育、引导。

再次就是找家长谈。了解其在家表现及家长对他的要求和期望,告知老师的帮教措施,并希望每隔一段时间,就和家长沟通,有的放矢地通报其在校表现,同时告知在家情况,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帮教链。

(二)主动帮助。

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成绩的好坏,为此我利用业余时间为他补课,教给他更好的学习方法,激发他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由于他头脑灵活,经常耍小聪明,学习中最大的弱点,就是不塌实,情绪波动较大,于是我对他注意观察,作好预防工作。凭借他的聪明和努力,相信在学习成绩上一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诚恳激励。

学生的成长进步,我认为不在于批评多少,而关键在于激励多少。针对郝俊龙的特点,一是在他的聪明劲上做文章。我为他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鼓励他赶上去、超过去。二是在他爱表现上想办法。我较多地给他布置工作任务,让他担任班干部,为他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并适时地予以表扬,让他品尝为集体做贡献时,得到老师、同学认可、赞许的快乐。

通过几个星期的帮助,郝俊龙的成绩真的有了进步。经过这件事情我能深深认识到,只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共同努力地做工作,那么他就一定会有较大的转变。

第五篇:(二年级学生)学生心理实例分析

学生心理教育实例分析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有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学生,下面是我所带二(3)的一个孩子的心理认知问题,我认为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

一、基本情况:

张,7岁小男孩,聪明,上课爱发言。在老师的眼里是个“根正苗红”的好孩子,然而在家里,父母却给我们发映出另外一面:霸道,不讲理,简直就是家里的“小皇帝”。

二、早期生活调查:

没入学前,一直由老人照顾,老人比较宠爱,父母忙,顾不上照顾他,孩子有要求,家长会在第一时间满足。

三、成因分析

由于家长陪孩子少,孩子早期的吵闹不一定是想要这个或那个,而是让父母多关注和陪护而已,结果孩子发现通过吵闹能够很快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而形成一种习惯。

四、针对问题研判所制定的对策:

1.跟家长沟通,让家长知道问题所在,改变和孩子的交流方式不是无条件或无原则地满足,而是多陪护,以身作则。

2.让孩子学会感恩(选择让孩子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以教师的个人成长为例让孩子知道家长的不易)。

五、取得的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沟通交流,约法三章,家长最后反馈,孩子在家开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现在可以和家长好好沟通,不再像以前一不同意就闹,根本不听家长劝的局面得到极大的改善。

六、个案小结:

张@作为一个二年级的小孩子,可以说所有的认知问题和心理行为,首先来源于家庭的教育,家长如果能够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为准则,能够从社会良俗为习惯,去影响孩子,去爱护孩子,陪护孩子每一步的成长,我想相信我们的孩子肯定能够健健康康成长;而作为一个老师更应该能够从心理行为去了解和理解孩子,关心孩子,我们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忽略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只有心理得到滋养,知识得到丰富,这样的孩子明天才会更幸福!

下载一则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实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则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实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专题七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

    专题七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 联系咨询实践,列举并分析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具体表现。 答: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具体体现有以下六方面: 一 学习问题的主要表现 1、学习方......

    (小学生)学生心理教育实例分析

    学生心理教育实例分析张同学学习成绩很差,智力一般,性格倔强,具有逆反心理十分严重。在学校,仗着自己有点气力,经常欺负同学,对同学敲敲打打上课总不遵从课堂纪律,影响老师教学,......

    ​学生心理教育实例分析报告

    学生心理教育实例分析报告当下的学生存在心理疾病越来越多,轻则造成性格性格孤僻等,重则造成自残更甚者自杀。每年因为心里疾病而自残人数不断在上升,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发方向,人......

    (多动症学生) 心理教育实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基本情况:王@,调皮淘气中透着可爱,智力、想象力一般,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差,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叮嘱是从来不听讲的,有时还情不自禁地大声说话,我行我素,爱......

    学生厌学情绪个案分析及心理问题干预对策1

    学生厌学情绪个案分析 我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以及语文教学工作,谢智浩是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笔、一块橡皮都......

    (小学生)学生心理教育实例分析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一.案例介绍宋@是我班一位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

    (成绩中下 寡言少语)学生心理实例分析

    三年级学生心理教育实例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刘同学男10岁成绩中下寡言少语二、背景资料:刘同学在小学二年级时出于好奇偷了一块电子手表,之后受到母亲的打骂,他认识到了错误并......

    中小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分析与干预

    中小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分析与干预山师心理学院 徐夫真 “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地区抽样选取16472 名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