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有感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有感
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这个故事给我的不仅是震撼,更多的是惭愧。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她没有一件像样儿的衣服,有的只是一个旧围裙和一双大拖鞋,这还都是她妈妈留下的。并且由于躲马车,那双大拖鞋一只跑丢掉了,一只被一个小男孩儿拎走了。而我呢!妈妈给买的衣服一件比一件漂亮,鞋子一双比一双漂亮,可我总是嘟着嘴说不好看。我当时也不想一想,这些东西都是爸妈用血汗钱换来的呀!我还一脸子的不满意,爸爸妈妈该多伤心呀!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她不敢回家,因为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她的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她的家里和大街上一样寒冷,那破房顶虽然用草和破布堵住了,但是寒风还是可以灌进去的。而我呢!不仅不用去挣钱,而且整天闹着玩,还能在温暖的房间里开着空调,玩着电脑。只要放学回家,就有香喷喷的饭菜摆上桌等着我,可我总是说爸妈做得饭菜难吃死了。我当时真应该换个位置思考一下,爸妈在厨房忙了大半天,我却说不好吃,怎能不叫他们伤心呢?我还有一个慈祥的奶奶和一个和蔼的爷爷,可我却总不听他们的话,总惹他们生气。现在想想,我是多么不应该呀!而这些,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她只能在幻想中见到。
今后,我一定要孝顺爷爷奶奶,尊敬爸爸妈妈,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我还希望安徒生爷爷也有一支马良的神笔,画出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请她来到我的家,把我的幸福给她一些,让她做我的小姐姐,一起上学,一起玩耍,一起共享这幸福快乐的日子。
第二篇: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教案
课题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共 2 课时)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版 六年级 下 册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 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缩、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把握课文的内容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及细节描写的作用。4.激发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5.同情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痛恨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把握课文的内容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第一部分中细节描写的作用。突破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和有感情地朗读加以深化理解。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读过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吗?(生:读过)喜欢吗?(生:喜欢)
2、简单了解作者及背景。
师:你对安徒生爷爷都有哪些了解呢?(指名说,教师补充)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 师: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读书)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乖巧、围裙、兜着、橱窗、硬币、摇篮、蜷腿、裂缝、填满、又冷又饿
2、两人一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默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交流完后让学生动笔写一写)
(本文写的是在大年夜一个小女孩流浪街头卖火柴,冷得几次擦燃火柴,产生一次次幻象,最后冻死了。全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2.分段概括段意。
师:大家对课文内容比较熟了,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师生交流完成)板书:卖火柴 擦火柴 死去
四、学习“卖人柴”这一部分内容
1.师:默读第一部分内容,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这是一个十分可怜的小女孩。)
2.师: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把相关句子画下来,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交流(反馈)
重点处理以下这几个句子。
a.他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他妈妈穿的。他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的冲过来,吓得他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有了孩子可以拿他当摇篮。
(说明她穷得连鞋都穿不起,男孩拿鞋跑说明她被人欺负。)b.雪花落在她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说明小女孩是一位美丽的小姑娘,但是她却贫穷,又冷又饿,根本注意不到自己的美丽。)
教师:谁不爱美?可此时的小女孩,又冷又饿,根本无暇顾及外表的美丽,她想要的只是能让她吃饱穿暖,可就是这样小小的要求都是无法实现的,小女孩真是太可怜了!c.她不敢回家,因为他没卖掉一根火柴,爸爸一定会打她的。(连爸爸都要打她,说明没有人关爱她。)4.你能根据第一部分的内容完成以下练习吗?
(1)虽然小女孩从家里出来时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2)虽然(),但是她不敢回家。
(3)虽然屋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破布和草堵住了,但是()。
指导朗读:大年夜本该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幸福的度过,可小女孩却只能赤着脚流落街头,有家不能回,真是太可怜了!请你带着自己的情感完整地读一读这一段。
5.总结:这一段突出描写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惨,没吃没穿又冷又饿,得不到同情和帮助,我们读了也禁不住万分同情,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呢?小女孩最后怎样啦?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
擦火柴
死去
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共 2 课时)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版 六年级 下 册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把握课文的内容 , 关注文中人物的命运。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 , 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和作者表达的情感。4.激发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5.同情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痛恨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教学难点:体会最后三个自然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意思,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突破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有感情地朗读加以深化理解。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回忆表达顺序
1、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起读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
2、整体感知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我们打开书,浏览课文,回忆回忆。
(本文写的是在大年夜一个小女孩流浪街头卖火柴,冷得几次擦燃火柴,产生一次次幻象,最后冻死了。全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卖火柴、擦火柴、死去)
3、复习卖火柴一部分内容
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第一部分内容,请大家回顾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可怜、值得同情的小女孩)过渡:
大年三十,当我们家家团圆,喜迎这个快乐而又祥和的节日的时候,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却独自一人流落街头,她又冷又饿,没有人关心她,还受人欺负。这时候,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来说,都是很有用的。
二、学习课文,体会情感
(一)擦火柴
1.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小女孩一共擦了几次火柴,每一次他都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做简单批注。
2、交流。
(1)大家读书都很认真,现在我们来交流。小女孩一共几次擦燃了火柴?(小女孩一共五次擦燃了火柴。)
(2)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呢?她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她看到了一个大火炉。)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火炉,请你读一读。
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师:他为什么会看到温暖的火炉?(是因为她太冷了。)生读句子。师:是啊,她的一双小手都快冻僵了,她多么需要一个温暖的火炉啊!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了?(她太渴望得到温暖了。)
师:带着你的体会再读一读这一句话
师:请大家完整的读一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哪些内容是写小女孩的幻象,而现实又是怎样的?,师:哪两位同学愿意来合作读读现实和幻象部分。师生共同完成第一次表格的内容。
小结:多可怜的小女孩那,她实在是太冷了,她太渴望得到温暖了,暖烘烘的大火炉让小女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可是,当火柴熄灭后,她又回到冰冷的现实中。
(3)师:那么小女孩在接下来几次擦燃火柴后又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了呢?请大家快速浏览后面几次内容,结合自己刚才勾画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擦火柴 幻象 现实 原因 第一次 温暖的火炉 非常寒冷
渴望温暖
第二次 喷香的烤鹅 非常饥饿 渴望食物 第三次 美丽的圣诞树 孤独、寂寞 渴望快乐 第四、五次 慈祥的奶奶 无人关爱 渴望幸福 师: 第二次擦燃火柴后她看到了什么?(她看到了正冒着香气的烤鹅。)
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烤鹅?谁来读一读。
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鸭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师:她为什么会看到烤鹅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了?(她实在是太饿了,她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她太希望得到食物了。)
指导朗读:看到摇摇摆摆的烤鹅向自己走来,小女孩有多高兴哪。你能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部分内容吗?(生练习读。)指名朗读。
(4)师:火柴灭了,出现在小女孩面前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现实的冷酷使得小女孩又一次擦燃了火柴,这一次她又看到了什么呢?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了?
(填表格后指名读。)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垫着几千只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
师:美丽的圣诞树上挂着那么多彩色的画片,小女孩多么想伸手摘下一片,可是,火柴又灭了,此时,小女孩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5)师:多么美好的一切!然而,伴随着火柴的熄灭,这一切瞬间就消失了。小女孩又一次擦燃了火柴,这一次,她又看到了什么呢?(慈祥的奶奶)她为什么会看到奶奶?(因为没有人关心她)你有体会到什么了?(她渴望幸福)(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表格内容)师:谁来读一读。
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你们再读读。想一想:从小女孩的喊叫中,你感受到小女孩此时是怎样的心情?(急切)
指导朗读:四个感叹号,一声声的呼喊,告诉我们此时小女孩迫切的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呼喊一下奶奶吧!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小女孩多么渴望奶奶能把自己带走,她赶紧擦着一大把火柴。这时,她又看到了什么?
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十自然段。
师:小女孩真的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吗?请联系上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
指导朗读:对于小女孩来说,这样的生活只存在于幻想中,而她到死也没有得到。带着自己体会读句子。小结:在当时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下,幸福快乐的生活对于小女孩这样的穷人来说仅仅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小女孩只要活着,就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只有死去,小女孩才会彻底摆脱这痛苦的一切。
(二)、死去
1、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在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一会儿提出来我们一起来交流。
2、你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到:
(1)小女孩死了为什么嘴角还带着微笑?
(2)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小女孩多么幸福,她的命运那么悲惨,为什么还说她幸福呢?
3、交流以上问题:
(1)小女孩死后嘴角还带着微笑,是因为她在临死前曾经看到过那么多美丽的东西,她是在幻想的幸福与欢乐中死去的。
(2)出示句子: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前一个“幸福”是指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幸福了。师:人们看到的是什么?而人们不知道的是什么?
(小女孩冻死在街头了,可是没有人知道她在临死前还看到过那么多美丽的东西。)
师:小女孩死前是那样向往美好的生活,但她只能在幻景中看到她想要得到的东西,多么可怜,多么令人同情的小女孩那!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出示句子:安徒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拥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拥有健美的心灵,什么样的厄运也不能夺走你的幸福。”
师:在安徒生看来,人只有活着,才能体会到幸福。小女孩拥有美好的心灵,她从来没有放弃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现在小女孩死了,还可能得到她所渴望的幸福吗?(不能)小结:作者含着辛酸的泪写下了“幸福”二字,这是对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小女孩深深的同情。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1、总结过渡:就这样,没有人关心她,小女孩孤零零的坐在墙角里,怀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冻死了,冻死在大年夜里。读完这个凄美的童话故事,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你想对那个可怜的小女孩说说点什么?请同学们先来读一首刘倩倩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2、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
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他一生写了许多优秀的童话,请你课后找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安徒生
卖火柴 擦火柴 死去
第三篇: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读后感
我还小的时候,每天睡觉前,妈妈都会给我讲一个故事。在一个大年夜里,妈妈也给我讲了一个叫《卖火柴的小女孩儿》的故事。那时候我还太小,只觉得小女孩儿幻想到的东西真美,想着想着便进人了梦乡;大一点儿后,我自己也能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了,那时,我才开始觉得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挺可怜的。
今天,我又重读了它一次,这一次给我的感受却全然不同。今年我已经满13岁,就要小学毕业了。我美美地度过了12个大年夜。在每个大年夜里,我们一家三口都依偎在一起,看天上那闪烁的星星与美丽的烟火。之后,我们会开始吃年夜饭,那饭菜也是365天里最丰盛、最好吃的。当然向爸爸妈妈要压岁钱当然更不会少锣!
再想想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没有人和她一起吃年夜饭、看烟花,没人给她买新衣服,也没人给她压岁钱。虽然小女孩儿在幻想中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暖烘烘的火炉、冒着香味的烤鹅,还有唯一疼爱她的奶奶,但她的现实生活是多么残酷啊!她生活的社会竟然那么黑暗,让一个如此乖巧可爱的小女孩儿冻死在一个墙角!
我很想帮助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但我有什么办法呢?唉,爱莫能助的感觉真不好。也许,我可以从帮助身边的人做起,我可不想在我的身边也出现“卖鲜花的小女孩儿”、“卖餐巾纸的小女孩儿”呀!
第四篇:《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小女孩的命运。
2、谈谈你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初步感受。
三、精读理解,探究问题
1、出示句子,质疑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明明那么不幸,为什么却用两个“幸福”?
2、自学自研,小组合作。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分析,边读边批注。教师在座间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活动,获得反馈信息。
3、全班交流:小女孩在幻象中获得了哪些幸福?请你读一读最让你感动的那一次幻象。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再次质疑:小女孩真的幸福吗?
5、创设情境:读到这里,我仿佛听到小女孩的声音,你们听到了什么?学生从小女孩的角度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四、回收整体,深化理解
1、此刻你想到了什么?
2、再读《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想象“假如卖火柴的小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假如卖火柴的小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怎样做”。
五、拓展创新
1、讨论:如果小女孩没有被冻死,她活了下来,接下来她的命运会是什么样的?
2、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安排一个幸福的结局。
六、布置作业:
读《安徒生童话》
七、板书设计:
19卖火柴的小女孩
幸福?可怜!
(幻景)(现实)
第五篇:《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教学设计
《9.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展开的合理想象。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儿一次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想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的合理想象。
教学难点: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
3、学习生字新词。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学文,体会小女孩儿的悲惨生活和作者的合理想象。教学难点: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爱读童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那些童话故事呢?
2、学生自由说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丹麦著名的作家安徒生的一篇名作《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 由孩子们自己熟悉的童话故事引入课题,使学生产生知识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5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要求,自学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读后想一想,你想用什么样的句子来评价小女孩儿的命运?
2、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3、读后汇报。
(1)检查自读情况:读一读你觉得最难读的句子,然后选一两句读给大家听。
(2)学生自由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想用什么样的句子来评价小女孩儿的命运?
4、师提炼:小女孩儿处境可怜,命运悲惨。
[ 以读为主线,提纲挈领,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为分组探究设下伏笔。]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具体的语句来说明自己的观点。(2)画出句子后,试着把这些句子读好。
2、学生自由研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分组合作,汇报交流。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汇报。在此环节中,不硬性规定内容,学生畅所欲言。如:“小女孩儿的命运很悲惨”,“小女孩儿很可怜”“小女孩儿也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等等都可以。只要学生能够结合文中的语句,比较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就可以。形式不限,手段不限,长短不限。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讨论场”“表现场”。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合作探究和汇报表达,进行适时的点拨。
(2)全班交流:把你认为最能体现小女孩儿命运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并说明理由。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一部分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用读读——议议的方式,培养孩子们阅读的独特性和思维的求异性。]
四、引发矛盾,深入探究。
/ 5
1、大家都说小女孩儿的命运悲惨,但是课文中最后三节却写到了她的快乐和幸福,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把课文最后三节默读一遍,想一想这个问题。
2、学生自读,思考。
3、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拨。
4、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结果。
[ “矛盾处见真知”,利用矛盾性问题,以疑促读,读中解惑,使学生在读、悟、议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
五、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感人的故事。(播放卖火柴的小女孩儿的录像片段)[ 用播放录像的方式回顾全文,给学生以想象、回味的空间,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
六、质疑问难。
1、刚才大家欣赏了这篇精彩的童话,现在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的吗?
2、学生自由提问,全班合作解决。(有价值的且无法马上解决的,师予以归纳,留待下一节课讨论)
[ 让学生的共同合作来解决剩余的疑难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布置课外作业。
1、从文中摘抄你喜欢的好词好句。
2、把《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这个童话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促进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 5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讨论上一节课留下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
3、引导学生发挥合理想象,以现代社会为背景改写课文结尾。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释疑解难。
1、出示上一节课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合作探究和汇报表达,进行适时的点拨。
3、小组派代表汇报,进行全班交流。
[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
二、研读课文,体会写法。
1、布置学习任务
(1)请你把你认为文中写的最精彩的部分找出来,认真读一读。(2)自己读完后,再读给你的同桌听,并说说你为什么认为这个部分写得好。
2、学生按要求学习,师巡回指导朗读。
3、指名读课文精彩部分。
4、根据学生的朗读,教师相机引导:小女孩儿为什么会看到那么多美好的东西?
5、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
6、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
7、齐读课文五次划燃火柴的部分。
8、师小结:想象源于现实,只有源于现实的想象才是合理的。[ 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中体会想象的合理性。]
三、拓展延伸。
1、我们也来想象一下,如果小女孩儿现在来到我们身边你会怎么帮助她呢?
2、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
/ 5
3、师引导:是啊,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能来到现代,她就不再痛苦、孤独,因为有一大群爱她的小伙伴。让我们想象一下,她来到我们身边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大家自己动笔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4、学生试编故事。
[ 创设新的学习情境,表达学生自己的内心感受,使语言积累和运用得到有机结合。]
四、布置作业。
1、继续编写小故事。
2、读一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 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