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毕业生自我和谐状况对就业的影响.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大学毕业生自我和谐状况对就业的影响 作者:吴继红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13期
[摘要]文章采用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对大学毕业生的自我和谐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自我灵活性发展欠缺,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由此造成了就业时的从众心理、自卑与自负心理、焦虑及依赖心理。要使大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就业,保持最佳的就业心理,需要他们以改变自我意识为出发点,多方面进行自我调适。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自我和谐 就业心理
[作者简介]吴继红(1969-),女,河南洛阳人,洛阳理工学院师范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与学习心理。(河南洛阳471023)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0-0079-02
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每个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心理和谐,是指个体在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心理健康状况,是心理以及直接影响心理的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相对稳定的关系。它既有个体的外在表现,也有个体的内在表现。外在表现主要是指人际心理和谐,即在人际交往中达到人与人心理上的默契与融洽,使个体易归属于一定的集体,满足其归属的需要。内在表现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体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达到协调一致,不至于因为自己主观方面的剧烈冲突而导致精神上的痛苦;另一方面是个体的人格达到统一。所谓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其中自我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只有自我的调节作用能正常发挥,个体的人格才能达到统一。因此,自我和谐是个体人格统一的核心。所谓自我和谐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调和其人格结构各个层面,使自己内在的身心需求与外在的现实环境以及未来理想等各方面协调一致。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状况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步伐,尤其是对即将走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面对就业的选择,他们会产生哪些心理倾向?在此过程中,他们的自我和谐状况对此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拟就此进行研究。
一、大学毕业生自我和谐的总体状况
本研究在调查时采用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1994)测量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状态。该量表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三个分量表,量表共有35个项目,每个项目按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五个等级计分,将“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他两个分量表的得分相加,得出总分。总分越高说明自我和谐性越低。在大学生中,可以以低于74分为低分组,75~102分为中间组,103分以上为高分组。其中,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所反映的是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关系,包含对能力与情感的自我评价、自我一致性、无助感等,它所产生的症
状更多地反映了对经验的不合理期望。“自我的灵活性”与敌对和恐怖的相关显著,可能预示了自我概念的刻板和僵化。此分量表分数越高,自我灵活性越强,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不断追求自我的发展和完善,面对变化了的新环境能尽快适应。相反,自我灵活性低者,多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信心,有较强的自卑感,面对变化的环境总是感觉无力应对。“自我的刻板性”不仅同质性信度较低,而且仅与偏执有显著相关,说明这一分量表的含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体上看,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自我和谐状况适中。78.6%的大学毕业生的自我和谐总分处于中间组,但仍有11.2%大学毕业生处于高分组。从各分量表的调查可以发现:其一,大学毕业生在自我灵活性方面表现在对“我很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问题的回答中,35.4%的学生选择比较不符合;在对“我认为能力再强的人也可能遇上难题”问题的回答中,38.2%的学生选择比较不符合;对“有时我会对自己在某方面的表现不满意”和“我很了解自己对周围人的情感”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中,分别有28.7%和31.5%回答完全符合和完全不符合。这些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自我灵活性发展还有所欠缺,表现出有时对自己不能深刻的反省,自信心不足。其二,大学毕业生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方面表现为在对“我经常对自己的行为不满意”“很多情况下我不得不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我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无法自己解决”三个问题的回答上分别有21.9%、19.8%和18.5%的学生表示完全符合。这表明这部分学生不能对自己能力和行为作出恰当的评价,对自己的否定性评价过多,容易自卑。而在对“遇到问题时,我总觉得别人都离我很远”“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很难与他们沟通”以及“我经常感到自己是孤独无援的”等问题的回答中,分别有
21.1%、19.6%和18.3%的学生回答完全符合,这表明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时常体验到无助感,遇到问题很难寻求他人的帮助。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进一步访谈发现,他们在自我认识方面与调查的结果基本吻合。当问他们“你是否总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感受”和“如果你发现自己某方面表现不佳,是否总希望尽快弥补”时,分别有28.3%和24.7%的大学生回答有时是这样,有时不是。这表明这部分大学生的自我灵活性程度不高,没有较深刻的自我反省。当问他们“别人是否常常误解你对他们的好意”和“你是否很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引起别人的误解”时,分别有13.9%和18.3%回答是,这表明他们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评价,与他人相处。这正是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的体现。
二、大学毕业生自我和谐对就业心理的影响
(一)大学毕业生自我灵活性对就业心理的影响
1.从众心理。所谓从众,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现象表现在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般情况下,因为从众服从的是多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是缺乏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地一概从众则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会对个体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大学生就业时的盲目从众心理表现在:有的大学生在就业时不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而是随波逐流,跟着感觉走;有的大学生在就业时,过分追求实惠,尤其是见别人都往大城市、大机关挤,自己也跟着凑热闹,盲目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奔,甚至明明知道有更适合自己的岗位,却在盲目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依然将其放弃,去到多数人认为更好的地方,做自己不喜欢或不能
更好发挥自己特长的事情。影响大学生就业从众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自我灵活性低,对自我没有较深刻的反省,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不能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恰当评价,因而盲从于他人。
2.自卑与自负心理。在就业中,一些毕业生倾向于低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当面对激烈的竞争时,就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产生严重自卑心理;有的大学生由于自信心不足而缺乏竞争的勇气,因此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而坐失良机;有的大学生因为学历、成绩、能力、性格等方面的某些缺陷而丧失勇气,悲观失望,不敢参与就业市场竞争;也有的大学生一到应聘现场,就心里发慌,不能从容地参加招聘面试;还有的大学生由于就业中遭遇挫折,自身又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因而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凡此种种心态都会对就业产生严重的影响。与此相反,在就业过程中,有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对自己的全面认识,从而有自负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具备种种优势,高于社会上其他青年人,应该有更为理想的归宿。由于这种自负心理的存在,使其不能对自己的学识、能力等综合素质作出客观的评价,不能把自己的就业期望值确定在合理的范围内。这种心态在言谈举止中无意流露出来,在应聘时就会给用人单位留下好高骛远、浮躁而不踏实的印象。
(二)大学毕业生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对就业心理的影响
1.焦虑心理。焦虑是人们在生活中,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景即将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而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焦虑。比如,有些大学生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还担心自己在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因此,对未来的职业感到心中无底而焦虑。一般来说,适度的焦虑能使个体化压力为动力,激发其不断进取、奋发向上。但如果焦虑过度,就会使个体表现出情绪紧张、注意力不集中、身心疲倦、心悸等状况,甚至一提到就业就会恐惧不安。
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不仅与他们就业观念落后、缺乏就业竞争意识和就业动机过强有关,而且与他们因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而出现的不能客观认识自我、就业期望过高、对就业成败的不恰当归因有关。首先,有些大学毕业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经过大学阶段的深造,各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有些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并没有完全形成,他们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不能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做到了如指掌,因而在就业时常为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而忧心忡忡、焦灼不安。其次,有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每个人都有抱负、有追求、有理想,成就动机特别强烈,对就业的期望值自然很高且较少顾及自己的实际状况和社会现实。一旦进入社会求职,就会发现自己的就业期望与现实相距甚远,因而必然产生巨大的失落感,进而对就业产生焦虑。再次,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成败归因不恰当。所谓归因是指对做事成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其原因都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就业成败的原因也是如此。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挫折失败时,往往从单方面找原因。有的一味地从客观上找原因,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社会不公,人事政策不合理,就业制度不完善,因而牢骚满腹。有的大学毕业生则只从自身找原因,认
为自己在就业中的碰壁是由于自己的能力不行,这样的归因容易产生无能感、无助感,因而烦躁焦虑。
2.依赖心理。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相当多的一部分,他们从小生活在物质相对宽裕的环境里,受到父辈和祖辈的百般宠爱。许多家长过分溺爱子女,忽视了对孩子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这些大学生在生活中依赖心理较重,人格缺乏独立的一面。当他们大学毕业时,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主动地适应市场需求,不知道如何在拼搏和竞争中取胜。因此,在求职过程中,他们经常表现出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信心不足,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不能依靠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竞争,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寄希望于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寄希望于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赖文凭,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和老师,甚至依赖家长亲戚为自己找工作。这样的心态与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是格格不入的。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不和谐对其就业心理会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要使大学生能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就业,保持最佳的就业心理,需要大学生以改变自我意识为出发点,从多方面进行调适,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正确地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和自负心理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许多心理困扰都源于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悦纳自我。因此,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是调节就业心理的重要途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大学毕业生要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知道自己的个性特点更适合做什么工作,自己喜欢做什么工作,自己需要什么工作,以自己目前的能力干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唯有如此,才能在就业中扬长避短,充满自信,克服自卑,才能表现出胜不骄、败不馁的健康心理。
(二)调整就业期望值,克服过度焦虑
现在的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的毕业生无处可去的现象普遍存在,其原因之一是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因此,要顺利就业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即在就业时不要求全责备,不要期望太高,要给自己恰当的定位,从而突出重点,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发挥自己才能和施展自己抱负的职业。不要只盯着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善于抓住机会,主动出击。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也才不至于使自己对就业产生过度的焦虑。
(三)树立自主择业的就业观,克服依赖心理
就业观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成分,它与大学生的世界观、道德意识及心理认知水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缺乏自立能力,甚至在一些大学生的意识中就没有自主、自立的观念。因此,在面对就业时,他们往往不能主动抓住机会,而是消极等待,等待别人给自己找工作,使许多好的就业机会从身边溜走。针对大学生在就业时的这种依赖心理,应从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主的就业观入手,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就业是自己的事情,应以自己为主,不能依赖他人。在就业中学会主动出击,主动寻找机会,主动搜集相关的就业信息,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使自己成为就业的主人。
(四)树立创新的就业观,克服从众心理
目前,许多大学毕业生和家长认为,在国营单位、事业单位、大企业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才算是就业,而在合营、合资、股份公司、个体企业中工作不能视为就业,理由是没有保障,靠不住。因此,在就业时就出现非大企业不去,非大公司不选的从众现象。这样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和更新,因为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就业形式也是多样的。面对就业,参加公务员考试是一种就业方式,回到家乡进行自主创业也是一种就业方式。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就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因此,在就业时要克服从众心理,树立新的就业观。只有与时俱进,更新就业观念,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参考文献]
[1]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心理学动态[J].2000(4).[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于玲,朱雷,杨立伟.从众心理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中国冶金教育,2008(3).
第二篇:近年东莞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调查 以横沥镇为例 一.2006—2011 年东莞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一)就业率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广州日报和东莞阳光网 注:数据来源于横沥人才服务网 由历年数据可见,东莞大学生的就业率不是十分稳定的.2006 年到2008 年呈下降趋势 ,2008 年到达低谷,然而09 年又呈现复苏态势.东莞近几年的就 业率平均在85%左右,而横沥镇的就业率相对来说较低,平均就业率80%左右.纵 观5 年的就业率,我们发现大学生的就业率是由困难不断走向缓解的.如今,大学 生虽然也会面临就业问题,但是就业之路是比以前宽敞些许了.因此,我们要把握 机会,做好就业的准备.(二)横沥镇大学生择业方向 在暑假期间,我和同学在横沥各地对一些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共调 查50 名大学生,对其择业方向做了粗略的调查.调查数据如下:(一)基本信息
(二)工作单位性质
(三)工作岗位
(四)月工资情况 基本情况 人数 百分比 男 23 女 27 大专 23 本科 27 文法专业 12 管理专业 15 工科专业 18 医学类 3 艺术类 2
(五)就业途径
(六)对未来期望 调查结果分析:从粗略的调查我们发现,横沥镇的大学生的择业素质还不错。他们就业的心态积极,愿意从低层做起,对未来发展空间的需要往往比当前月 工资要求更高,而且接受政府和相关单位的帮助,在政府的大力鼓励下,许多 毕业生走进民营单位,从低层做起,有的甚至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大部分大 学生都能适应就业环境,但有一部分对未来的发展不是很有信心,认为当前工 作发展前途不广,有得甚至不喜欢当前工作,只是为了口饭吃。从中我们可以 对东莞大学生择业方向进行简略的分析。1.从白领阶层向蓝领阶层转移 在传统观念里,大学生向来以“天之骄子”自居,毕业后大多倾向于进机 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大中型企业,并把自己定位于“白领”阶层。然而现实是 残酷的,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如今的高校教育早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 众教育”阶段,大学生也不再属于“物以稀为贵”的社会精英了。同时,机关 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所能吸纳的中高端人才毕竟有限,而且在现行的经济结构 和产业结构下,无法为社会提供足够多的白领岗位,相反民营三资企业对蓝领 型技术人才需求比较旺盛。据教育部发布的资料显示,2008 年到民营三资企业 工作的毕业生有143 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40.7%。尽管目前经济大环境不 好,但劳动局的劳动力市场仍比较活跃,经常有民营中小企业主动到劳动局摆 摊设点,招聘一定数量的技术蓝领;与之相反,人事局的人才市场相对冷清,很少有单位前来招聘高级白领人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当主动降 低身价,把自己定位于蓝领,积极到民营中小企业就业,踏踏实实从底层职位 做起。2.着眼于当下的就业,而非长久的事业和生活 目前,东莞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一个捞进篮子都是菜的局面。多数学校 引导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绝大多数的学生把眼光放在形 象工程上,而不是素质工程上,着眼于当下就业,而不是长久的事业和生活。在我看来这也是许多大学生对未来发展迷茫的重要原因。在调查中,我 们发现有许多大学生并不满意或喜欢当前的工作,因此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 是满足家人要求的,有的只是为了找口饭吃。于是,他们对未来的工作缺乏规 划和责任感。3.专业不对口,专业知识缺乏 从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反映他们现在从事的工作与专业不对 口.他们只能靠当即学习工作技巧,多向同行请教,因此在就业是时时会碰壁.而 他们从事非专业的主要原因本专业的就业压力太大,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还有认 为自己并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希望转行.三分之二的毕业生选择了本专业的工作, 但是他们并非一帆风顺,他们大多数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抓实,大学学的知 识不足以满足职场的需要.真正工作了才发现,除了要有抓实的专业基础,还要 学会处理许多社会关系,积累工作经验 二就业由困难到缓解转变的原因(一)金融危机影响 2008 年的金融海啸对东莞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对外出口的企 业面临倒闭,就连一些做国内生意的企业的积极效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裁 员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企业招聘的人数也大幅减少,所以对应届毕业大学 生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08 年之后,国家为了修复 被金融海啸冲垮了的经济,出台了许多有效的方案和拨出了大量的资金发展经 济。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因此,2008 年之后就业的严峻形势开始缓解。加上 2008 年的奥运会和2010 年的亚运会的举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需要许多人 才来确保运动会的进行,吸纳了许多劳动力,这非常有利于毕业大学生的就 业。(二)政策支持和改善大学生就业 1.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政策 东莞市要求鼓励大中专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在公务员招录工作中,探 索市直党政机关补充公务员主要从镇街公务员中选调,新录用公务员从经过基 层或农村锻炼对象中招考的新路子,鼓励和引导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主动到基 层到企业就业锻炼。各镇街机关、单位在招收公务员和一般工作人员时,优先 录用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以此调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积极 性.横沥镇探索从生产一线中
选拔干部的办法。对经过实践锻炼,组织协 调、引领发展能力较强、表现突出的选聘大学生,在机关事业单位招考时实行 加分制度,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优先把在企业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列为入党 的重点培养对象.2.鼓励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政策 东莞市设立大中专毕业生“企业岗位津贴”。津贴对象及标准为:2005 年及以后 毕业的东莞户籍(指入学前户籍已在东莞市并毕业后回莞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含各类 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取得学历证书的大中专毕业生)在生产性或服务业企业持续工作满 一年的,给予岗位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津贴2000 元,连续津贴两年。横沥镇为到企业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岗位津贴。从2008 年起,镇委、镇政府 对到企业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岗位补贴,本科生每人每月500 元,大专生每人每月40 0 元,高中、中专每人每月300 元,补助期限为2 年 3.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 4.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政策(三)大学就业心态差异 2006 年的就业情况依然比2006 年往后几年的就业情况好些,因为和20 06 年的毕业生相比,2006 年往后的毕业生对能找到适合的工作表示“信心十 足、应对自如”的比例相应下降,自信心下降。除此之外,2006 年往后的大学 毕业生对自己的未来第一份薪酬的期望整体高于2006 年的毕业生,与2006 年 的毕业生相比,3000-4000 元的薪酬期望大幅增加,远远高于2006 年毕业生的 薪酬期望,另外4000 元以上的比例也相应增加,说明在校大学生对自己薪酬 的预期还是挺高的。在企业看来,大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 状态,认为大学生要求的薪酬福利合适的比例仅仅约有5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 在毕业时对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 企业所能给与大学生的薪酬还是有一定 差距的。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就不了业的局 面。这与企业的期望背道而驰,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与企业的矛盾越来越大,对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造成不良影响。三毕业生的就业经验和忠告(访谈总结)我们对横沥的几位大学生作了一个采访,了解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根据 各位毕业生的讲解和谈心,我们把师兄师姐得经验和忠告总结如下:
(一)重视自己的专业知识,从事口腔医疗事业我们必须a.掌握基础医学和临 床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b.掌握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医 疗技能c.具有口腔颌面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等的处理能力及 口腔修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一般的操作技能等。
(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沟通能力,精于职业同时要有较强的敬业精 神。我们要和感情复杂的人打交道,因此一定要能很好的了解病人的心理,跟 病人做很好的沟通,取得病人的信任。
(三)要善于抓住机遇,不论是在学习还是以后的实习及工作当中。抓住一切 机会锻炼自己。在实践中认识自己,考察自己。经验是在不断的尝试,操作与 经历中积累的。我们只有通过亲自体验才会了解认识一些抽象的东西。我们在 学校也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的提高自己。
(四)要学会应用正确的信息与关系。我们不能够只知道学习成为一心只读圣 贤书的人,我们要多了解周围的一切,多与同学,朋友家人和老师沟通。搞好 人际关系,让自己不会有无助,孤独,落寞的感觉。
(五)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要更好的处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让自己在工作岗位 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附件:横沥镇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问卷调查 你好,我们是东莞理工学院的大一学生.我们需要做一个关于大学生就业 的调查,希望你能抽出一点时间,如实完成这份问卷调查.非常感谢你的合作!1.您的性别* 男 女 2.您所学的专业* 理科 工科文科 医科 农科 艺术类 其他 3.您的政治面目* 中共党员 共青团员 群众 4.去年,您的家庭年收入大概是多少?* 5 万元以下 5~8 万元 8~10 万元 10~15 万元 15~20 万元 20~30 万元 30 万元以上 5.你现在的月工资是* 1000 以内 2000 到5000 5000 以上 其他 6.你的工作单位性质* 国有企业 事业单位(含政府机关)7.你现今的职务* 老板 高层管理 中层管理 般员工 临时工 其他 8.你在学校里学的东西能否满足目前的工作需要* 完全能满足 基本能满足 不能满足 有很大差距 9.您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到现在工作的* 现场招聘会 网络应聘 亲朋好友介绍 学校推荐 公开招考 政府安排 其他 10.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多选)* 专业不对口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 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工作经验缺乏 社会关系缺乏 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 所获信息较少 专业能力不强 学校名气 没有什么困难 11.你认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学毕业生的优势是* 有学历 受过较系统的专业训练 适应力强 吃苦耐劳 14.你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求职者哪些条件(最多选3 项)* 专业能力 毕业学校 学历 潜力 社会经历 性别 技能 特长 13.对岗位未来的期待如何?* 有升迁的空间,对未来充满希望 一个萝卜一个坑”,人员饱和,提升无望 无论现在处境如何,相信梦想可以达到 不敢抱任何希望,有份工作已不错 14.如果你更换过单位或者有过这样的想法,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多选)* 争取更多的晋升机会 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为了发挥自己的特长 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福利 原单位的人际关系难处 对原单位的工作难以适应 工作单位地理上的方便程度 因个人和家庭方面的原因 为增加工作体验和阅历 其他 15.您希望政府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什么就业服务?* 信息服务 劳动技能培训服务 劳动岗位推介服务 法律服务政策倾斜服务 其他 16.您对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的就业服务是否满意?* 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 17.你大学期间所学专业是什么,你觉得找工作的时候,职业和所学专业要对口, 这点重要吗?为什么?
第三篇: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本问卷旨在深入了解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完善,为今后在学生培养、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参考与依据,同时利于分析研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认真如实填写,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专业:性别:
一、基本情况
1、政治面貌:
2、在校曾担任职务:
3、您来自于()A 大城市B 中小城市C 农村
4、您的家庭经济状况使您在大学学习期间()
A 不需要申请助学贷款或资助B 要申请经济方面的支持但没有申请
C 需要依靠助学贷款或其他形式的资助以完成学业
二、就业期望与求职经历
8、在求职过程中,您优先考虑的因素是(可选一项或两项)()
A 地域B 薪酬与福利C 个人发展机会D 单位性质E 家庭期望
F 工作是否轻松G上级领导方式和才能H 工作是否稳定
I 能否发挥专业特长J 合不合自己兴趣
9、您能接受的工资起点是()
A 零工资B 500-1000元 C 1000-1500元D 1500-2000元 E 2000元以上
10、您期望选择的就业单位()
A民营企业B国营企业C 合资企业D 政府机关E自主创业
11.您觉得自己在择业中最大的优势是()
A 学历B 专业C 经验D 能力E 社会关系
12、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方面(可多选)()
A 专业成绩B综合能力C学校名气D学历E社会实践
F 性别G专业技能H 品德修养I其它
13、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您的问题是(可多选)()
A 个人能力不足B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包括就业信息不足)
C 求职方法技巧欠缺D 缺乏工作经验E 缺乏社会关系
F 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G对企业岗位缺乏了解
H 对企业用人标准缺乏了解I没有及时的求职信息来源J其他
14、您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与自身能力相关的主要问题是()
A专业能力B自我表达能力C外语、计算机能力
D人际交往能力E环境适应能力F文字表达能力
15、您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是(可选一项或两项)()
A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B通过学校提供信息和推荐
C人才招聘会和人才市场D人才招聘网络E其他
16.在经历求职过程之后,您认为找工作的过程(可选一项或两项)()
A是一次必要的人生历练,可以丰富人生经验,并使自己更成熟
B使个人生活态度变得比较积极
C与社会和他人之间产生距离感和疏离感,使个人生活态度变得比较消极
D对个人能力产生怀疑
E对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能力产生怀疑
F其他
17.您的求职现状()
A已签约 B 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C 没有找到工作D 不想马上就业
(注:若选A请接着回答,否则请直接跳至24题)
18.您对目前的工作感到()
A.很满意B.较满意
C.有个工作不易,凑合着干D.不满意,还想调换
19.您现在的工作单位让您最满意的地方(可选一项或两项)()
A、单位性质和规模B、地理位置和周边经济环境
C、单位文化及激励机制D、薪酬与福利
E、培训及提职、晋级机会F、单位效益与发展潜力
G、专业对口H、领导重视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
I、人际关系融洽J、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0.您目前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
A. 完全对口B.比较对口C.不太对口D.完全不对口
21.您目前的月收入总额在()
A.500—1000元B.1000—2000元C.2000—3000元
D.3000--4000元E.4000元以上
22.您参加工作以后,是否会调换工作()
A.是B.否
23.您调换工作的主要原因()其他E
A原单位的人际关系太复杂B.地域环境 C.个人发展空间有限
D.单位裁员或倒闭E.单位解聘F.工作太累、待遇太低
G.专业不对口
三、就业指导与咨询情况
24、谁最影响您择业?()
A 父母B 恋人C同学D专业老师E班主任F自己
25.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您认为能提供最大帮助的是:()
A.亲属或朋友B.就业指导中心老师
C.学院教授或辅导员D.校友
26.您觉得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会是通过什么渠道()
A.校园招聘会B.学校推荐C.家人或朋友介绍
D.社会人才中介E.网络媒体
27.您会选择的求职途径是()
A、招聘会B、网络
C、参加特定企业的招聘考试D、学校推荐
28.当您就业遇到困惑时,您一般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解决()
A.网上咨询B.电话咨询C.当面请教老师D.自学
29.在校期间,您主要是通过哪一途径获取有关就业知识和面试技巧()
A.学校举办的讲座B.网络就业指导
C.老师、朋友、亲属介绍D.课堂E.自学
30.您认为通过学校的培养,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得()
A、很好B、较好C、不好D、很不好
31.您认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以下哪方面最重要?()
A、就业形势与政策B、职业生涯规划C、面试技巧
D、自主创业E、就业流程F、就业心理调适
32.您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有关就业知识,考虑职业问题()
A.大学一年级B.大学二年级C.大学三年级D.大学四年级
33.如果到基层工作,您所考虑或担心的主要问题是()
A、个人未来发展受到限制B、待遇比较差C、地方偏远,生活条件艰苦
D、对于相关计划和措施配套的优惠政策的落实缺乏信心
四、相关促进就业政策和措施的认识与评价
34.在你看来,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包括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对于就业的作用(A.非常大B.比较大C.一般D.没有什么作用
35.对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你())
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不太了解D.不了解
36.根据你对相关促进就业政策与措施的了解,以及你所观察到的大学生对这些政策与措施的反应,你认为这些政策和措施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
A.非常吻合 B.比较吻合C.存在较大差距D.存在很大差距
五、你的观点和建议
37、结合你的求职经历,你认为现在用人单位需求与学校教育模式(包括专业培养如课程设置和其他能力培养)之间存在怎样的差距。
38、请用几句话写出自己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四篇: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
沈阳大学09级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本问卷旨在深入了解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寻找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更真实的了解自己,明确就业时需要努力的方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完善,为今后在学生培养、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参考与依据,同时利于分析研究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请您认真如实填写,谢谢您的合作!
一、基本情况
1、政治面貌:
2、在校曾担任职务:
3、您来自于
A 大城市B 中小城市C 农村
二、就业期望与求职经历
1.在求职过程中,您优先考虑的因素是(可选一项或两项)
A 地域B 薪酬与福利C 个人发展机会D 单位性质E 家庭期望
F 工作是否轻松G上级领导方式和才能H 工作是否稳定
I 能否发挥专业特长J 合不合自己兴趣
2.您能接受的工资起点是
A 零工资B 500-1000元 C 1000-1500元D 1500-2000元 E 2000元以上
3.您期望选择的就业单位
A民营企业B国营企业C 外资企业D 事业单位
4.您的就业方向
A先就业后择业B先择业后就业C继续深造
5.您觉得自己在择业中最大的优势是
A 学历B 专业C 经验D 能力E 社会关系
6.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方面(可多选)
A 专业成绩B综合能力C学校名气D学历E社会实践
F 性别G专业技能H 品德修养I其它
7.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您的问题是(可多选)
A 个人能力不足B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包括就业信息不足)
C 求职方法技巧欠缺D 缺乏工作经验
E 缺乏社会关系F 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
G对企业岗位缺乏了解H 对企业用人标准缺乏了解
I没有及时的求职信息来源J其他
8.您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与自身能力相关的主要问题是
A专业能力B自我表达能力C外语、计算机能力
D人际交往能力E环境适应能力F文字表达能力
G实际工作能力
9.您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是(可选一项或两项)
A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B通过学校提供信息和推荐
C人才招聘会和人才市场D人才招聘网络E其他
10.您现在的工作单位让您最满意的地方(可选一项或两项)
A、单位性质和规模B、地理位置和周边经济环境
C、单位文化及激励机制D、薪酬与福利
E、培训及提职、晋级机会F、单位效益与发展潜力
G、专业对口H、领导重视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
I、人际关系融洽J、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1您目前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
A. 完全对口B.比较对口C.不太对口D.完全不对口
12.您目前的月收入总额在。
A.500—1000元B.1000—2000元C.2000—3000元
D.3000--4000元E.4000元以上
三、就业指导与咨询情况
1.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您认为能提供最大帮助的是:
A.亲属或朋友B.就业指导中心老师
C.学院教授或辅导员D.校友
2.您觉得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会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取
A.校园招聘会B.学校推荐C.家人或朋友介绍
D.社会人才中介E.网络媒体
3.您会选择的求职途径是
A、招聘会B、网络
C、参加特定企业的招聘考试D、学校推荐
4.您认为通过学校的培养,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得
A、很好B、较好C、不好D、很不好
5.您认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以下哪方面最重要?
A、就业形势与政策B、职业生涯规划C、面试技巧
D、自主创业E、就业流程F、就业心理调适
四、相关促进就业政策和措施的认识与评价
1.在你看来,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包括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对于就业的作用
A.非常大B.比较大C.一般D.没有什么作用
2.对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你
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不太了解D.不了解
3.你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及近年一些地方出台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的计划等举措的态度是
A.赞成,也愿意去B.赞成,但不愿意去C.不赞成4.如果你不赞成或不愿意到基层工作,你所考虑或担心的主要问题是(可选一项或两项)
A.个人未来发展受到限制B.待遇比较差 C.地方偏远,生活条件艰苦
D.对与相关计划和措施配套的优惠政策的落实缺乏信心
E.其他
五、你的观点和建议
1、你认为大学生的就业与社会其他人群的就业存在怎样的差异,以及大学生与其他人群相比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2、结合你的求职经历,你认为现在用人单位需求与学校教育模式(包括专业培养如课程设置和其他能力培养)之间存在怎样的差距。
3、请用几句话写出自己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五篇:浅谈学生社团工作经历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影响
浅谈学生社团工作经历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影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
刘程
摘 要:学生社团活动,不仅能丰富大学生活,有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培养,而且对于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乃至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对社团工作经历在大学生就业前后的重要作用加以分析,以促进我们的社团管理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的结合。
关键词:大学生
社团
就业
学生社团是学生在共同的旨趣、爱好基础上,为了满足学术、实践、文艺、娱乐以及提高自己能力等各方面的需求,按照一定的章程和制度自发成立的学生群众性组织。目前高校的学生社团,一般由学校的相关部门,如学工部、团委等进行政策性管理和指导,大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社团工作经历,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不容我们忽视。本文谨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社团工作经历对毕业生就业的作用。
一、学生社团工作经历有助于大学生在就业前更好的进行自我认识与定位。
大学生就业“难”,首先“难”在对自我的判断与定位上。一直生活于象牙塔中的学子,在踏入社会之前,很难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愿意从事的职业、擅长的职位做出客观的判断,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还没有对自己兴趣、特长、个性等有相对客观全面的认识。而社团活动,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学生社团大体上可以根据社团活动的内容分为理论学术类、实践类、文艺类、体育类等几大类别。大学生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不仅可以丰富课余生活,更有利于挖掘自我的兴趣与特长。另一方面,学生社团虽然属于学生的自发组织,但是同样具有相当完备的制度和组织,学生社团的活动也需要由组织、宣传、外联等各方面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因此,在社团的活动组织中,不同的尝试可以使社团的成员更好的为自己定位:到底是适合做组织策划,还是适合做文案宣传?是擅长做外联,还是擅长做后勤?
社团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释放自我能量、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参与或者管理社团活动,大学生可以直接审视和检验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
和各种能力,从而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对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优点和缺点有了直接的体验。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大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既可避免盲目自信导致自负,也可防止自信心不足而带来的自卑心理。这些,可以说是大学生在择业之前最好的心理准备。
二、学生社团工作经历日益成为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一个竞争优势。近几年来,随着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规模的持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在招收毕业生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因此越来越严峻。某日报曾经报道过用人单位最不欢迎的五种大学毕业生,就包括“缺乏个性特点的人”和“只‘专’不活的人”两种。这说明了大学应该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不能培养书呆子。同时,也要求在校学生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学校各种资源,把自己锻炼成为个性鲜明、能够适应社会的人。与此相对应,在各类单位招聘的过程中,学生会工作、社团工作等工作经历逐渐成为人事部门关注的条件。用人单位为何偏爱有社团工作经历的大学生呢?详细分析,社团工作经历可以使大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拥有竞争优势:
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更好地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当今一些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大学生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外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如语言不准确、不生动、逻辑性差,甚至错别字连篇,有的不敢与陌生人讲话,在公众场合讲话脸红、张口结舌等等。这种情况给信息的交流带来了障碍,同样成为大学生应聘过程中的瓶颈。而社团活动尤其是文学类、实践类社团的活动使大学生有了很好的机会和场合锻炼表达能力;社团里平等、活泼、自由的气氛使其成员可以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技巧和经验。而如“英语俱乐部”更是通过“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直接帮助大学生提高英语表达水平。流畅的表达无疑会在面试的时候给用人单位以良好的印象,从而为大学生的求职竞争赢得优势。
2、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更加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由于现代社会高度的分工和高度的综合,在工作中组织协调和科学管理的作用日益突出。学生干部在就业中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现象表明,学生干部在校得到了锻炼,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这样的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工作上手快。而高校社团为大学生培养组织管理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特别是在高校教学改革深化,原来的行政班级概念淡化的情况下,社团活动在
这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大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社团,它的组织原则、规章制度和活动的内容都是其成员共同制定和实施的,每个成员都能参与管理组织活动;社团的决策、事务、财务等通过集体讨论制定,并做到公开、透明。这种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了成员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组织管理能力。
3、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文理交融的知识结构,成为复合型人才,更受用人单位欢迎。
应试教育、文理分科导致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以致学生思路不够开阔。而社团活动则为改变这种状况起了积极的作用。文科性质的社团吸引了大量的理工科学生,理工科性质的社团也同样吸引着文科学生参加,学生们在各项活动中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深入探讨,理工科学生思维上的严密逻辑性与文科学生战略上的全局长远性相结合,大大拓展了知识面,实现了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改善了知识结构,开阔了视野。与此同时,社团作为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有效渠道之一,机动性大,信息量多,其面向社会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从而增长了知识,丰富了阅历,增强了耐挫力,提高了心理素质,使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从而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4、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政治鉴别能力。
政治鉴别能力即在思想政治上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抑制和反对错误的思想、政治言行,调整和修正自己不良的政治态度的能力。社团活动尤其是理论学术型社团的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在激发大学生政治热情,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政治鉴别能力上发挥着特有的影响。如“青年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会”、“马克思主义学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社团组织,通过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走出学校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使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育人作用。这样的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尤其受到机关事业单位的欢迎。
三、学生社团工作经历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大学生将接触到比以往更加广阔的人际空间,开始向一个社会人转化。这一过程中,往往有许多人难以适应,成为大学生找到工作后的又一难关。而社团工作的经历,却能够使大学生更早地接触到社
会,对社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早一步适应环境、进入状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首先,社团工作经验中培养的与人沟通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大学生能够顺利地融入集体。当代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的膨胀,经济的紧密相连,要求大学生善于沟通和团结协作。而今,不少大学生只顾埋头学习,或者不知怎样锻炼、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而社团活动则使其成员积极主动地融入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创造了各种交往的机遇,打破了单一狭隘的交际圈,与他人打交道,与他人建立友谊,从而可以深刻地理解团结协作的威力,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因此,在真正踏入社会之后,他们也能够很好的融入集体,找到归属感。
其次,社团工作经验培养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尽快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不断创新是大学生施展才能的重要标志,更是用人单位对每一个员工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迫切需要大批的创新人才。大学生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快,工作热情高,思想束缚少,创新潜力大。社团活动为大学生的创新潜力转化为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社团活动,大学生能在实践中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了对问题的高度敏感性、观点的多样性、思维的灵活性、认识的新颖性,以及人格的独立性与较强的成就动机。这样的工作人员,自然能够尽快在工作中发挥出自己的才华,从而开辟自己的发展空间。
第三,社团工作的经验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在学业之外从事社团活动,对于课程相对繁重的大学生来说,本身即是一种压力与挑战。在调节自己的学习和社会活动过程中,在组织社团活动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在经历社团工作成功与挫折的经历中,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增强,并且能够进行自我调适与控制,使自己能够从容地面对各种外界的变化与挑战。这样的素质,正是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最需要的。
综上所述,社团活动不仅仅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更是培养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舞台,在大学生就业的前前后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和学生社团管理工作中,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探索、不断努力、使校园社团活动的不断繁荣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展开相得益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