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对策

时间:2019-05-15 04:4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对策》。

第一篇: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对策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对策

来源:作者:时间:2007-09-06 点击: 3601 摘要:分析了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列举了影响就业的五种现象,指出毕业生应该采取的态度及对策,民办高校应采取的几项应对措施。关键词:民办高校;毕业社姑爷;择业观念;营销观念

自从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实施大幅度扩招。高校扩招是国家出台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它对于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升学深造的渴望、缓解高中毕业生就业压力乃至推动经济内需,促进社会消费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急剧的扩招使毕业生数量在短时间内成倍增加,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毕业生212万,2004年将达到252万,大批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必然给广大高校毕业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校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了迅速发展,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统计,2001年全国各类民办教育机构56274所,比1996年翻了一倍,在校生总数923万人,占同期全国学生总数近5%。截至目前全国民办高校1600余所,其中具备颁发国家认可毕业证书的民办高校就达到160余所,每年进入民办高校就读的学生就达到100多万,几乎与国办普通高校各占半壁江山。一种国办与民办并存的多元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直接影响学校的生源来源及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进程中认真研究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并探索出一条具有民办高校特色、适应民办高校就业工作需要的路子是当前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民办高校学生现状

1、生源结构多元化

民办高校目前的生源可分为两类三部分:一类是计划外招生的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国家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类学生;一类是国家计划内录取的统招生。从陕西民办高校生源结构来看,第一类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0%以上,第二类仅占不到50%。这两类三部分学生由于其入学渠道不同其就业渠道及就业体制,就业方式也不同;这部分学生由于其入学后考试及获取毕业证的方式不同导致这些学生的就业心态及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轨迹都会有所不同。

2、生源基础参差不齐

民办高校受招生录取体制的影响,学生的入学成绩普遍低于同等层次的公办普通高校,加之生源的区域性差异致使民办高校生源基础呈现参差不齐的现象,而且造成民办高校生源的“先天不足“,这就给后续的教学质量提高带来一定的困难。

3、毕业生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

大部分的民办高校目前培养的主要是专科层次的学生,受各种传统教育观念及用人观念的影响专科往往不是学生的首选,专科层次的学生就业往往受到冷遇。

4.毕业生就业呈现以下特点:

1)一次性就业率的高低除了自身因素之外更多取决于毕业生所在学校对就业工作的努力程度及投入力度;2)毕业生就业的层次普遍较低,两极分化现象严重;3)毕业生就业缺乏稳定性;4)隐性就业与显性就业的状况同时存在。5.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及择业心态存在一定的问题。

近年来一方面由于社会上对高学历、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各用人单位之间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单位都想尽早到学校招聘一些优秀学生;另一方面单位招聘人才的自主权不断扩大,各地人事部门对人才引进的政策进一步放宽,致使用人单位尽早进入高校招聘毕业生;再者,普通高校也怕失去就业市场致使就业洽谈会举办时间越来越提前,在教育部开禁第一天(11月20日)就开始纷纷举办各类招聘会,以往高校招聘高峰在3、4月份,而现在逐步提前到最后一学年第一学期末11月、12月份,针对这种情况,学制仅仅三年制的大专无意中就压缩成了二年;另外在目前眼花缭乱的招聘会上,许多单位仍然打着“欢迎研究生、考虑本科生、不招专科生”的旗号,许多学生压力重重,忧虑多多,无法安心完成学业,特别是民办高校毕业生更是如此,从而在就业择业中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1)、自卑和急于求成心理。许多同学面对不可回避的职业选择,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特别是民办学校毕业生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两手空空,萎靡不振,主要表现在职业选择中畏首畏尾,不敢与招聘单位代表洽谈;或是在“双向选择”中未被看中就情绪一落千丈,悲观失望;或是经受了几番择业的挫折后心灰意冷,埋怨家长没门路,埋怨所学专业不抢手,责怪没赶上好机会等等。许多同学功利思想严重,连正常的上课也无法坚持,整天穿梭于各类招聘会中,为了找工作不惜代价,制作精美的个人自荐材料,进行个人包装,各类人才市场每场必去,几个月来将大量精力用在找工作上,而且浪费了巨额的就业经费,就业成本居高不下,择业的效果却并不显著。

2)、择业定位盲目,期望值偏高。许多同学认为大学毕业就该找一个工作环境好、待遇高、职位高、出力少的单位。在去年对陕西某民办高校毕业生择业地域问卷调查中显示:有55%的学生选择去经济发达地区,40%的学生选择去城市,愿去基层和艰苦地区的只有5%。在校园招聘会上有许多同学面对名目繁多的就业单位情绪多变,一会儿满意,一会儿感到不理想,稍微遇到挫折就退缩回来。有的同学盲目攀比,与同班同学攀比,比同学差的单位不想去。有的同学挑三捡四,没有达到自己理想就发牢骚,情绪低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集中反映出就业的期望值偏高。

3)、择业观念陈旧。受精英教育时代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许多同学仍留恋干部身份,愿意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不愿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存在着一次就业定终身的错误观念。有的同学留恋户口关系,愿意到大城市就业,不愿到中小城市就业等等。

4)、消极依赖心理。许多同学对自己缺乏清醒的认识,对人才市场及用人趋势缺乏了解,自身定位模糊,不了解自己的优势、特长和能力,择业信心不足,三心二意消极等待,缺乏主动性,听天由命。有的同学在职业选择上依赖父母或亲朋好友,依赖学校,认为在双向选择的市场中要凭关系就业等,缺乏进取精神和自我推销意识。

5)、思想保守,缺乏择业技巧。有的同学“满肚子的蝴蝶飞不出来”,可谓“书呆子”,寡言少语,不善交际,与用人单位洽谈表现出语言结巴,不能应变,更不用说礼仪礼节,也许在校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在“双选”会上只能名落孙山。

:时间:2007-09-06 点击: 3602

以上五种不健康的就业心理及就业观念是当前许多同学难以就业的主要原因,然而作为民办高校毕业生难道真的就无路可走吗?

从宏观角度来看,有数据表明,美国大学生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而我国这个比例只有1.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上海承办世博会等都会促进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中共“十六大”明确指出中国未来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可见,中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在人才资源如此紧缺的国家,怎能出现人才过剩呢?

从中国近二十多年民办教育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国家对民办教育的地位在不断提高,2003年开始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了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入学、就业等各方面享有与国办普通高校同等层次学生同等待遇。

从民办高校自身来讲更有许多优势,专业设置紧跟人才市场需求,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如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对学生就业的服务意识及热情都很高。另外,民办高校学生还有能吃苦,市场意识强,动手能力强等许多不同于国办高校学生的优势。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民办高校还有很多优势。那么作为民办高校的学生应该凭借这些优势鼓起勇气,从自身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正视扩招,准确定位。

高校扩招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人类及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即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表现在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上就是同样的工作岗位在高校扩招后要由更高学历、更具文化素养的人去替代,使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普及化,然而我们的毕业生仍然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就业问题,认为大学毕业后就应该当白领,认为大学本科毕业就不应该干基层工作,专科生毕业不应该干过去高中生所能从事的事情。这恰恰与国家实施扩招的战略性决策背道而驰。今年上半年曾经被许多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北大毕业的陕西籍高材生陆步轩在长安街头卖肉”一事充分说明了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职位,我们没有必要为之感到惊奇和同情,高材生卖肉总比没有文化的人更具经营和服务意识,知识总会转化为生产力的。当今大学生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对自己准确定位。自身定位包括按需求定位和竞争力定位。按需求定位就要充分了解人才市场趋势,随行就市,找准自己的位置,也许找准的位置在几年前属于比自己学历低的人从事的职业,然而切莫感到自卑,要相信你所创造的价值一定比你所认为比你低的人高,这就是你,这就是你的合适位置。竞争力定位,是根据与你同时寻找职业的同学的就业竞争力来为自己定位,找出不同于竞争对手的优势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或者根据竞争对手的力量强弱找出属于自己的空间,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基层干起,这就是你的位置。

2、练好内功,从容面对。

面临就业,千万不可急于求成,盲目就业,“强扭的瓜不甜”。在毕业之前,学习始终是要完成的首要任务,要处理好就业与教学的矛盾,只有学到真本领才是就业的根本保证。未完成学业提前就业,看起来就业率在提高,但更可怕的是违约率和失业率在急剧上升,等到意识到违约及失业的危害时为时已晚,黄金的学习时光已不在属于自己,最终必然是半途而废。面对就业,更重要的是掌握就业应具备的技能和素质,就业前要做好以下准备:a、知识的准备。知识的准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毕业前夕要做的是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即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职业能力。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要有社会知识,包括人文的、社会的知识。b、能力准备。就业既是大学学习的终点,也是走向社会的人生的起点,毕业前夕应具备就业所应具备的就业能力,特别是21世纪智能型市民应具备的基本生存技能,即“三会”,会“说话”、会“写字”、会“走路”,这些基本技能大学生理应具备。除此之外,毕业生应具备择业的决策能力,即对所获取的就业信息进行识别并做出果断决策的能力,还有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这些能力除了平时的积累之外应在毕业前夕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培养,往往这些能力决定着走入社会后就业工作的质量。c、心理的准备。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要经历许多心理考验,择业之初的盲目自信会失去许多机会,择业过程中的自卑、缺乏勇气可能会导致失败,就业后的攀比心理,在工作上一次次的碰壁后产生的挫折感、焦虑感等都会影响就业的稳固性。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的成长期,易受外界影响,容易冲动,当面临压力时容易情绪波动,在毕业前夕要调整心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作好自我调整。

3、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

精英教育对应的是精英化就业,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必然对应的是大众化就业。随着人才供需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越来越大,许多企业在人才使用上逐渐克服了过去“人才高消费”的弊病,注意到人才的使用成本问题,即越来越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及人才使用的效益来选聘人才。毕业生也要克服陈旧的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让社会选择自己,让自己适应社会”,“先学会做人,后学会做事”,“从基层干起,面向中小企业、中小城市、中等岗位”等新的就业观念。作为民办高校毕业生更应树立新的就业观念,打破“吃稳定饭”,“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旧观念,去除“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的盲目清高思想。树立多元化多渠道就业的思想,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可采取直接就业、继续读本再就业、出国深造再就业、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避免走一条死胡同。在就业求职的征途上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积累经历、经验,不要放弃任何一个给你就业机会或给你提供发展空间的就业单位,抓住机遇,不断创新,树立创业意识,敬业爱岗,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永远在求职的生涯中你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4、精心规划职业生涯,正确面对现实生活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进行职业规划就是要了解在不同阶段职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以便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职业变化。大量实践表明一般情况下的职业生涯要经历五个阶段:即:①探索期(0—25岁)、②建立期(25—35岁)、③职业中期(35—50岁)、④职业后期(50—70岁)、⑤衰退期(70岁以后)。职业生涯阶段模型表明学生时代处在职业生涯的探索期,需要不断了解社会的生存结构,领略现实社会各种各样的职业,不断积累社会工作的经验,探索期后需要对自己从事职业做出关键性的决策,所以大学毕业生刚步入社会,会遇到许多与理想有差距的事情,这个阶段一定要有耐心,要能够承受委屈,对工作岗位或职业的变动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吸取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不断掌握适应社会需要的生存技能,坦然面对现实生活。

面对激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面对民办高校学生自身的客观情况,民办高校必须主动迎接挑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实践表明,学校在就业工作上的努力程度与学生的就业状况是高度正相关的。(如下图所示)

公办大学:学校提供的平均面试数0.56 自己联系的平均面试数1.73 200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9.27% 民办公助学校:学校提供的平均面试数2.16 自己联系的平均面试数1.41 200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5%以上

民办学历文凭试点学校:学校提供的平均面试数0.47 自己联系的平均面试数1.79 200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3%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就业的竞争日显激烈。一向处于竞争弱势地位的民办高校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民办教育的实践,提出以下对策愿与各位同仁共勉。

1.树立以就业为中心的民办教育发展观,确立就业工作在民办高校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民办高校的基本培养目标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民办高校目前的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上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不是那些基础知识扎实,毕业后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再教育之后才能胜任工作的“学术型”人才。

近年来民办高校发展的经验证明,“出口引导入口,就业指导培养”。凡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发展就快。树立以就业为中心的民办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求民办高校做好以下工作:

A、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以行业及岗位的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专业设置涉及未来毕业生就业的出路,所以在进行专业设置之前必须对未来几年人才市场需求进项认真的调研,对历届毕业生及毕业生所在的单位进行跟踪调查,确保专业设置的前瞻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及科学性。

B、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是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树立为用户服务的诚心态度、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努力学习,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要有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以及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其次是要同时遵循教育规率和市场运作规率,加强学校与企业及社会的联系,开放办学,积极推进学校和行业、企业的结合,实施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专业、校企联合开课程,真正把专业办在企业的需求点上,企业把学校作为其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把企业作为其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及社会服务基地;第三是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并举,鼓励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另外在学生培养的最后阶段进一步淡化专业,强化课程,根据用人单位需要随时调整课程设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灵活的授课方式,努力为社会培养真正用得上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C.以就业为中心就是要求民办高校要把就业工作摆在与招生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家知道民办高校每年用于招生的费用大约是1000万元左右,生均招生成本大约为2000元。同样,就业工作也需要成本,民办高校要保证就业工作开展所需要的足够的人力和足够的经费。去年国家教育部已经明确规定普通高校必须保证就业专职辅导人员与毕业生数的比例不少于1:500,就业经费不少于毕业生学费收入的1%。民办高校要想更好地做好就业工作我认为投入的经费和人力要远远超过这个标准。

有利树立以就业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有利于高等教育功能目标的充分实现,于节约教育成本,降低企业每年用于员工培训的巨大的再教育成本,缩短学生的见习期;有利于推动高校与社会的互动,从而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2、强化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功能,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走向市场化的今天,毕业生就业的数量、质量及就业层次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就业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就业工作好坏已成为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先要强化就业指导功能,即加强对毕业生价值观、择业观的指导,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指导及就业心理的调适,本着“指导为先,服务至上”的原则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指导工作到位了,学生观念转变了,自然就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就业自然就落到实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有:开设就业指导课、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举办就业论文竞赛、举办就业知识讲座、建立就业辅导员制度、群体指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课堂指导与业余辅导相结合、学生指导与企业指导相结合、技巧指导与观念指导相结合,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在这一方面西安欧亚学院已积累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他们用“三率”即一次性就业推荐率、就业服务满意率、就业巩固率来考核就业辅导员,对学生实行一对一的包干辅导和推荐。

3、以营销理论为指导,广泛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建立毕业生就业推广体系。

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是一项“产品”的营销工作。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引入市场营销观念,通过产品策略加强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使毕业生更加适应市场需求;通过价格策略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通过渠道策略拓展毕业生推荐的各种门路,建立稳定、便捷、高效的毕业生营销网络系统,积极培育毕业生推荐的网络市场,对毕业生推荐去向按照行业需求及专业进行市场细分,按照不同区域人才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在毕业生推荐就业阶段,根据不同类别的毕业生,不同程度就业能力的毕业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推荐;通过促销策略向用人单位推荐宣传毕业生的优势,提供毕业生供应信息,激发用人单位用人欲望,为毕业生走向市场树立良好形象。在运用营销理论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校还要为此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支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正常开展,应建立专门的营销队伍,拨出专门资金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西安欧亚学院毕业生推广模式:

A.模式一:直接式。学校——→企业

①品牌推广→②目标定位(人才需求预测、调研;人才推广目标定位;目标市场细分)→③推广网点确定(推广人员的组织与培训)→④广告宣传及公关活动

B.模式二:间接式。学校——→人才中介公司——→企业

4、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①定期召开各种类型校园招聘洽谈会,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择业信息。校园招聘会是目前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渠道,高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组织校园招聘会,充分发挥就业辅导员在校园招聘会中的作用,分专业、分类别、分层次、分班级的做好与相应行业、相应企业、相应岗位的有针对性地指导、推荐与服务,真正提高校园招聘会的效益。②为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开展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技能培训、素质拓展训练等;③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参谋服务,为用人单位提供人事顾问服务;④为学生多渠道、多元化主体就业提供方便。在毕业生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渠道的分流:对于有条件继读深造的同学鼓励其晋升本科提高学历或赴国外留学;对于有望通过努力取得毕业证书的同学重点培养其顺利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证书》准备就业;对于学习较吃力无望取得毕业证书的同学重点加强其技能的培养争取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先就业然后边工作边加强继续进修,同时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方便;⑤帮助毕业生办理人事档案代理、落户等手续;⑥做好历届毕业生重新就业的后续及跟踪服务,加强毕业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办高校要根据学生的现状及就业市场的情况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协调各方关系,认真、细致、扎实地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针对新问题,研究新方法,努力开拓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以上是我本人在工作实践中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些肤浅的认识,我衷心地期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中来,共同推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们热切期盼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哈佛”,中国的“斯坦福”的出现将成为中国人民的骄傲。谢谢各位!

第二篇: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

我今天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从1999年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实行大规模扩招。高校扩招是我们国家出台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它对于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对提高全民素质、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升学深造、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以及拉动经济内需、促进社会消费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然而不能回避的现实是:急剧的扩招使毕业生数量在短时间内成倍增加,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45万,2003年毕业生总数为212万,2004年预计将达到252万,大批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必然给广大高校毕业生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将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以及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校,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据中国人力资源内需报告统计,2001年全国各类民办教育机构一共56 274所,比1996年翻了一番,在校生总数达到了923万人,占同期全国学生总数的5%。截至2003年10月的统计,全国民办普通高校一共有1 600余所,其中具备独立颁发国家承认资格证书的普通高校已经达到了160余所。据统计,每年进入民办高等院校就读的各类学生达到100多万,几乎与国办普通高校学生数量平分秋色。国办与民办并存的多元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民办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直接影响学校的生源及其健康稳定地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换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探索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并摸索出一条具有民办高校特色、适合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路子,是当前民办高校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民办高校学生的基本现状:

第一个现状是生源的结构。我国民办高校生源目前分为两大类、三部分。第一类是计划外招收的高等自学考试和一批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的学生,第二类是国家计划内的,统招统考的一批。从陕西民办高校的生源来看,第一类,也就是计划外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0%以上,比例相对多一些,第二类仅仅占到了不到50%。这两类、三部分学生由于其入学的渠道不同,其就业的渠道、就业的体制、就业的方式也不同。这一部分学生由于入学以后考试和获取毕业证书的方式也不同,导致以后的就业心态以及未来职业生涯的方式、发展轨迹也不同。第二个现状,生源基础参差不齐,民办高校受招生录取体制的影响,学生入学成绩普遍低于同等层次的公办高校,加之生源的区域性差异,致使民办高校的生源基础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而且造成了民办高校生源的先天不足,这就给后续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第三,毕业生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大部分民办高校目前培养的主要是专科层次学生,受各种传统教育的观念以及用人观的影响,专科往往不是学生的首选,专科层次学生的就业往往也受到了冷遇。第四,毕业生的就业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一次性就业率的高低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之外,更多取决于毕业生所在学校对就业工作的努力程度和投入力度。二是毕业生就业的层次普遍比较低,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三是毕业生就业缺乏稳定性。四是隐性就业和显性就业的状况同时存在。隐性就业就是已经就业,由于地方人事制度的影响,关系没有转,协议没有签,但是确实已经就业。显性就业就是我们按照正常的、正规的就业标准来统计的就业。第五,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以

及择业心态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因为社会上对一些高学历、高层次紧缺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各用人单位之间人才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单位都想尽早地招收一些好的学生,同时单位招收人才的自主权也不断扩大,各地人事部门对人才引进的力度也进一步放宽,用人单位每年都会尽早地进入高校来招聘毕业生;另一方面,普通高校也怕失去就业市场,于是就业洽谈会的举办时间一年比一年提前。从教育部开聘的第一天,也就是11月20日,每个高校往往都会开始举办各种类型的校园招聘会。以往高校招聘会的高峰期应该在来年的三四月份,而通过这样一种提前,使得高峰期出现在最后一学年的第一学期(11月份、12月份),在这种情况下学制仅仅为三年的大专学生,就压制了两年。最后,在目前眼花缭乱的招聘会上许多单位还是打着欢迎研究生、考虑本科生、不招专科生的旗号。许多学生面临这种情况压力重重、忧虑多多,无法安心完成学业,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学生更是如此。

在就业和择业的过程中,呈现出以下几种现象:

第一,自卑和急于求成的心理。许多同学面对不可回避的职业选择,存在严重自 卑心理,特别是民办高校的毕业生,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两手空空,委靡不振,主要表现是在职业选择中畏首畏尾,悲观失望,不与招聘单位代表洽谈;或者在双向选择过程中如果未被选中就情绪一落千丈;或者是经过几番的择业挫折之后就心灰意冷,埋怨家长没有出路,埋怨所学的专业不抢手,责怪自己没有赶上好机会;等等。许多同学存在严重的功利思想,连正常的上课也无法坚持,整天穿梭于各类招聘会中,为了找工作不惜代价,制作精美的个人自荐材料,进行个人包装,各类人才市场每场必去,几个月下来大量的精力都花在找工作上,而且浪费了巨额的就业经费,使其就业的成本居高不下,择业的效果却并不显著。第二,择业定位盲目,期望值偏高。许多同学认为大学毕业就应该找一个工作环境好、待遇高、职位高、出力少的单位。在2002年,在陕西某个民办高校毕业生择业机遇问卷的调查中显示,有55%的学生选择去经济发达的地区,40%的学生选择去城市就业,愿意去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的仅仅占了5%,在西安招聘会上有许多同学面对名目繁多的就业单位,情绪多变,稍微遇到挫折就退缩回来。许多同学盲目攀比,比同学差的单位不想去,许多同学挑三拣四,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就发牢骚。情绪低落、眼高手低、好高务远,集中反映出其就业的期望值偏高。第三,择业观念陈旧,受精英教育时代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许多同学仍然留恋干部身份,愿意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工作,不愿意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存在着一次就业定终身的就业观念;许多同学留恋物质关系,愿意到大城市就业,不愿意到中小城市就业;等等。第四,消极依赖心理。许多同学对自己缺乏清醒认识,对人才市场及用人趋势缺乏了解,自身的定位比较模糊,不了解自己的优势特长及能力,择业信心不足,三心二意,消极等待,缺乏主动性,听天由命。许多同学在职业选择上依赖父母或者亲戚朋友,依赖学校,认为在双向选择的市场中主要是凭关系就业,缺乏进取精神和自我推销意识。第五,思想保守,缺乏择业技巧。许多同学满肚子的点子说不出来,可谓书呆子,寡言少语,不善交际,与用人单位洽谈表现出语言结巴,不能应变,更不用说礼仪礼节了。也许在校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同学在双选会上就可能名落孙山。

以上五种不健康的就业心理及就业观念是当前许多同学难以就业的主要原因,然而作为民办高校毕业生,难道就真的无路可走吗?我们从宏观上来看,有一项数据表明,美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了千分之七,而我们国家这个比例只有千分之一点五。另外这次十六大明确指出,中国的未来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可见中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在人才资源如此紧缺的国家怎么会出现人才过剩呢?另外,我们从近20多年民办教育发展的进度可以看出,国家在不断提高民办教育的地位。2003年9月份开始正式实施的《民办教育修订法》,明确规定了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入学、就业等各个方面享有与国办高校同等层次学生同等待遇。从民办高校自身来讲,更有许多优势:专业设置紧跟人才市场需求,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对学生就业服务的意识及热情都非常高。另外,民办高校学生在吃苦精神、市场意识、动手能力等许多方面有不同于国办高校学生的优势.下面我想就我本人从事民办教育这么多年来的实践提出以下对策愿与各位同仁共勉。

第一,民办高校应该树立以就业为中心的民办教育发展观,确立就业工作在民办高校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民办高校基本的培养目标都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民办高校目前的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上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以及技术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不是那些基础知识扎实却毕业以后还需要再教育的学术型人才。近年来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经验也表明,出口引导入口,就业指导培养,凡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其发展就快。树立以就业为中心的民办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民办高校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的设置以及课程的设置,以市场需求和行业及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设置专业,专业设置涉及到未来毕业生就业的出路,所以在进行专业设置之前,我们必须对未来几年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认真的预测、认真的调研,对历届毕业生以及毕业生所在单位进行跟踪调查,确保专业设置的前瞻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以及科学性。(2)以就业为导向要求我们要深化教学改革以及人才模式改革。首先是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及诚信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树立为用户服务的诚心态度。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努力学习、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吃苦耐劳与实干精神以及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其次是遵循两个规律,一个是教育规律,一个是市场运作规律,加强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开放办学,积极推行学校和行业、企业的结合,实施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专业、校企联合开课程,真正把专业办在企业的需求点上。企业把学校作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把企业作为学生就业实习的基地以及社会服务的基地。再次是努力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并举,鼓励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另外在学生培养最后阶段,应该进一步淡化专业,强化课程,通过课程的调整来满足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灵活授课方式,努力为社会培养真正用得上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3)以就业为中心就是要求民办高校把就业工作摆在与招生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民办高校每年用来招生的费用平均大约在1 000万元左右,招生用量大约为每人2 000

元,同样就业工作也需要成本,民办高校要保证就业开展所需要的足够的人力以及经费。2002年我国教育部就明确规定,每一个高校每年在就业中应该配备不少于1∶500这样一个就业专业辅导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就业经费应该不少于毕业生学费总收入的1%。我认为民办高校要想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投入的人力、财力应该远远超过这个标准。树立以就业为中心的教育观、教育发展观有利于高等教育目标充分实现,有利于节约教育成本,降低企业用于员工培训的巨大的再教育成本,缩短学生的见习期,有利于推动高校与社会的互动,从而促进毕业生的充分就业。第二,强化对毕业生的指导功能,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在高校毕业生工作走向市场化的今天,毕业生就业的数量、质量以及就业的层次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就业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首先要强化指导功能,就是要加强对毕业生价值观、择业观的指导,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政策、就业技巧的指导以及就业心理的调试。本着指导为先、服务至上的原则,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指导工作到位了,学生观念转变了,自然就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就业工作自然也就落到了实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有开设就业指导课、开展职业生涯设计竞赛、举办就业论文竞赛、举办就业知识讲座、建立就业辅导员制度等方式,群体指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课堂指导与业余咨询相结合,学生指导与企业指导相结合,技巧指导与观念指导相结合,从而建立完善的就业生指导体系。在这一方面我们西安欧亚学院摸索了三四年的时间,已经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具体做法已有“三率”:一次性就业推荐率、就业服务满意率以及就业巩固率,以这“三率”来具体考核每一个就业辅导员。我们是专兼职就业辅导员体系,大家通过下面这个体系结构可以看出来:在主管的下面有一个就业指导中心,它是一个专门的机构,下设了一批专业的就业辅导员队伍,A、B、C、D若干个就业指导员体系,这是一级全职的;第二级就是新一级的班主任,进行二级性的指导,新一级的学生科是二级性的指导;第三级是毕业班的班主任,我们兼职的就业指导员。我们把它称之为就业辅导员制度,实行量化管理,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使得每一个学生的就业都在就业指导员的指导下,一对一地实行包干辅导,这就是我们的就业指导体系。下面还有一个毕业生全程指导过程。我们把三年制的学生分为三个阶段来指导:第一个阶段是大学一年级,我们重点对学生进行大学生生涯计划的指导;第二个阶段就是大学二年级,重点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就业意识指导;第三个阶段重点加强职业观念和择业技巧的指导。用这三个阶段来进行全程化的指导。就业工作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70%的力量要用在就业指导方面,30%的力量用在就业推广方面,七分指导、三分推荐,这是我们的一个认识。

最后以上是我在实践中对民办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些肤浅的认识。我衷心地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投入到我们中国民营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中来,共同推动我们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我也热切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哈佛、中国的斯坦福的出现将会成为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社会实践报告

学校:哈尔滨剑桥学院

班级:10级财务管理一班

姓名:咸超杰

学号:1004410141

指导教师:杨楠

第三篇:浅谈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对策

浅谈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对策

摘要:由于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以至于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竞争也日趋增大。对于大多数的专科毕业生来说,由于其专业技能知识相对薄弱,加上其专科文凭不被某些职业和岗位所认可,导致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专科毕业生应准确的给自己定位,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早日就业。该文章就目前的就业体制下,对计算机专业的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就业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及几点解决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日益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式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学府的数量日益增加,各高校的大规模扩招,造成了目前的大学生数量连年上升,以至于使得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大。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很多的大学毕业生无法认识到当前的形势,一味的追求高薪,安逸轻松地工作,对自己定位不够准确,导致了诸多的大学生求职的过程中屡屡碰壁,不能够顺利的就业。笔者根据自己三年来学习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以及自己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自己的一些感悟,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加以总结,对该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解决对策。

一、就业状况

1、目前整体的就业形势严峻。数年来全国高校大规模的扩招,造成了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多。2009年,我国应届毕业生人数为610万,2010年,我国的应届毕业生增加至630万,而2011年,其应届毕业生达到660,加上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待就业人数将突破1000万,由此可以看出,就业队伍是如此的庞大啊。自1999年以来全国第一次大规模扩招到现在,整整十年来各类人才的积聚,计算机教育行业渐露疲态。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竞争日益激烈,加之行业的调整、经济的转型和计算机本身的局限性,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还将长期面临着就业困难。近两年来,受世界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的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此造成的就业率下降,失业率攀升,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还有我国仍处在发展阶段,就业机制相对不完善,还有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原因,各方面的因素都造成了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计算机专业的专科毕业生基础素质不够过硬。目前的计算机专业的专科毕业生基础素质薄弱,主要体现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眼高手低,工作能力匮乏和缺乏诚信意识”等方面。

(1)、吃苦耐劳精神。目前很多大学生在学校里面就把自己定位为“白领”,甚至是“高级白领”,由于他们并不了解“白领”工作性质,只是简单的理解为“拿高薪,吃闲饭”的那样的一个轻松自在的一个团体。久而久之,很多同学就幻想着自己毕业后就可以享福了,过着坐在办公室中,敲敲键盘那样悠闲地生活,以至于这些同学在学校中没有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学生毕业后,很难担起

自己就职公司交给自己的任务,还会经常抱怨工作累,这样就使得这些同学缺乏竞争力,甚至有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顺利的找到了工作,却因为工作比较辛苦而辞职,所以基于这些因素,那些需求计算机专业人才的人事单位宁愿花高一点的薪金雇佣那些有工作经历,能吃苦耐劳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才能为公司的发展发挥巨大的力量。

(2)、眼高手低,工作能力不足。“眼高手低,工作能力不足”是目前新一代大学生的通病,特别是沾有“高新科技”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总认为自己是畅游网络世界,无所不通、无所不能,小事杂事不屑一顾,殊不知,“眼高手低,工作能力不足”成为计算机专业的专科学生致命弱点。有的计算机专业的专科毕业生只想做大事情,可是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却没有掌握,由于其能力的局限性,这些忽略基础技能的计算机专科毕业生总是做不成大事情,小事情也干不好,这样到头来什么也干不成,这些毕业生很难被人事单位认可,注定要在求职的过程中被淘汰。

(3)、诚信意识。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及毕业生自身的因素,当前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生的诚信意识越来越受到置疑。例如:很多学生在毕业推荐函上对于自己的能力都有夸大其词的成分,“了解的”被夸张成“熟练的”,“熟练的”被描述成“精通的”,企业不经意中“上当”了,结果招来的毕业生与期望存在很大差距,导致很多单位不敢贸然聘用应届毕业生。所以,学生必须树立诚信意识,这是必须具备的最基本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只有强化诚信意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才能使自己长久的具有竞争优势,才能被企业所认可,自己的前途才会一片光明。

3、缺乏核心技能。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生能力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其核心技能,用人单位对应聘的毕业生的要求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核心技能的要求。在当今科技社会里,最主要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有取决于起技术水平的高低,一个掌握着真正技术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步,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之间脱颖而出,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但由于当今的高校年年扩招,过度的追求利益,使得现如今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很多的自身素质达不到标准的学生迈进了大学的校园,由于其基础相对的薄弱,或者其自身学习的意识不高,使得他在大学的期间没有掌握真正的专业技能,显然这些学生是不合格的,他们的综合素质达不到有个人单位对专科毕业生的要求,那么这些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就缺乏竞争优势,很难顺利的就业。

另一方面,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数量也是连年增加,很多新办的大学办学实力薄弱,师资力量匮乏,再者缺乏办学经验,教学条件也比较有限,以至于这些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并没能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很多的学校没有对口的学生实习基地,学生只接受了理论教学,而没有相关的实践机会,这就造成学生的理论只是无法转化为实际的工作技能。我们都知道在学校学的知识与实际生产之间还相隔着一段距离,学生必须通过相关的实习教学才能将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显然目前的很多的专科院校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去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拥有合适的实习机会。这样以来,很多的计算机专业的专科毕业生没有经过实习就毕业了,他们没有任何的工作经历,有的甚至会在工作中不知所措,这就使得刚毕业的专科生工作效率低,用人单位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去培训这些员工,显然很多的用人单位为了追求效益而不会雇佣这些毫无经验的毕业生,这就造成了这些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由此可见,毕业生的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是否

能顺利就业。

二、思考和对策

通过对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行分析,可以看出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但是就目前的社会形势来看,IT行业仍是一个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行业,未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计算机专业的专科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就业就会不多,而是当前的高校教育模式与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难以接轨,待就业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达不到市场的要求,通过这几年学习计算机专业,并经过一段时间的求职锻炼,我认为计算机专科毕业生就业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就业观念,突破就业专业化思想,加强可迁移技能的培养,提高自身竞争力。很多的学生对学了专业但没有从事对口的工作而感到惋惜,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普遍存在着希望找到自己对口的工作,这样的就业观念就使得自己的就业面变得狭窄,就业就会减少,而根据中国当前的教育模式,自己上大学的时候专业限制较严格,很多同学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或者当时被调剂,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学习的并不是自己十分擅长的专业,这样即使找到对口的工作,也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样不会有很大的成就,如果毕业生认真的分析自己的兴趣,以及自身存在的某些潜力,确定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样就业面就会扩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自己也会全身心的投入,是自己在很短的时间里适应工作环境,这样便能很顺利的实现就业。

计算机专科毕业生还应该注重挖掘自己的可迁移技能,尝试涉足其他的行业。因为目前的很多公司招聘也不再过分的注重专业,很多岗位招聘时已不限专业,这些公司更加注重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很多时候那些非本专业的毕业生由于挖掘了自身存在的可迁移技能,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从而大展宏图。所以对于那些刚毕业的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生,如果其对口的职业所要求的技能较高,自己达不到要求,不妨换一个角度,选择其他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在工作中锻炼自身的素质,积累一些人脉,等待机遇,也许过不了多久,你就能如愿被介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岗位中去,或者你在现在所选择的职业中发展的更好。我相信,大学的教育是交给我们方法,很多的知识需要实践中我们亲自去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长期的拥有竞争力,不被社会淘汰。转变就业观念,多渠道就业,这对于那些专业技能不强的毕业生更有帮助,只要我们有很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创新能力,过硬的身体素质,就能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这样的具有潜力的毕业生更受市场的青睐。

2、加强创新。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整个计算机行业呈现出空前的活力,可以说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市场更新的速度极快,这就要求从事计算机技术的人才更上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在发展的潮流中才能不被淘汰,面对这样迅速发展的行业,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能时刻掌握前沿的技术,否则,计算机技术的革新也会面临着人才的革新,自己的技能跟不上形势就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如何才能使自己长久的立足于计算机行业中而保持着较强的竞争优势,那就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自己在工作中一定要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不能单纯的为了工作而工作,否则长此以往我们就会丧失工作的兴趣,循环的干着自己的工作,这样技术革新之时就是自己被淘汰之时,只有勤于思考,认真学习,不断地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跟上科技前进的步伐。另外,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我们应该掌握技术去创造财富,去改变世界,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着创新的意识,大胆的挑战自己,挑战科技,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技术或者专利,这样的我们才能一步步的超越自己,获得成功。

3、强化自身素质。目前人才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技能的竞争,还有各方面素质的竞争,所以说计算机专业的专科毕业生要想顺利就业,必须具有过硬的综合素质,让企业公司放心的录用自己。其内涵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做一个市场要求的合格的求职者。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内涵的要建立以下的观念:

竞争观一一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扬长避短.时刻保持竞争的观念,在竞争只能够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督促自己时刻努力奋斗。

质量观——定要本着对企业对公司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高标准的要求自己,时刻带着负责任的态度去工作,做出让公司企业满意的成绩,得到它们的认可。

服务观——本着为公司服务的观念,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保持谦虚的态度,虚心向别人请教。

创新观一一创新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也是一个人价值的衡量标准,拥有创新的人才才会时刻受到欢迎。

信息观一— 要有信息观念,与时俱进,时刻注意科技发展的动向,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法律观一一做一个守法的公民,不能损害他人及公司的权益。

效益观—一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做每件事都要有效益的观念,尽量降低成本,为公司谋发展。

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特别是专科毕业生就业难,从毕业生本身来讲,只要自己注重各方面素质的提高,顺应市场的需求,注意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水平,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向着高端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而努力。就业过程中,一定要变被动为主动,加强技能培训,抓住实习和企业培训的机会,加强实践,迅速的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实际,并要识时务,适时的发挥自己的可迁移技能,转变就业观念,全面提高自己,这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不会困难的。

参考文献:

[1] 王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J].计算机教育,2007,(2):76-80.[2] 刘双双,于娜.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4).[3]陆慧娟,高波涌.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20).[4]冼广铭,曾碧卿,冼广琳.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9,(4).

第四篇:医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据了解, 医学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不容乐观,我们面临着很严峻的问题,例如就业人数上升,就业率日趋下降;新增岗位不足,且层次逐渐拉高;新增岗位不足,且层次逐渐拉高。这些都是我们医学生的现状,这写情况是怎么引起的呢?

由于高等医学院校连年扩大招生规模,医学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人才供需之间的天平也越来越失衡,医学毕业生也不例外,医学生一次就业情况正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心城市更是难以插足。而医学生都渴望进入中心城市的大医院工作,但是目前大部分二甲以上医院现有医疗人员数量饱和,要想进入比较困难。大医院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比较高,除了个别岗位和特别优秀的人才,大医院的临床科室人员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本科生多为麻醉、影像、检验等专业部门接收,其他学历的除非是特别优秀的,否则不予考虑。因为现有医疗人员数量已经饱和,招人,就是想提高质量。一家医院的人事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该院博士将享受人才引进待遇,硕士研究生享受的是“计划内指标”,而本科生实行的是 “聘用制”。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毕业生也做好了两手准备,一边找工作,一边准备考研。在这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考研也就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既能在校园里继续享受单纯的生活,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暂时有效地规避现实的就业压力。目前考研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最多的选择,考研人多,落选的自然也多,因此连续考几年的也大有人在。“不就业族”中大部分人想考研,小部分是想申请出国留学或自主创业。现在医疗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很难留在大医院,他们要通过考研摆脱现有就业困境。许多同学表示,研究生是非考上不可,今年考不上,明年继续考。考研、出国留学已经被医学院校大本学生们认为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

来自卫生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千人医师数为1.67,而在英国这一数字只有1.37,日本也不过1.96,这说明中国的医生不是不够,而是分布不均。据统计,像北京、武汉、广州这些医学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医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低于70%,有的地区甚至居于当地各类专业学生就业率的末几位。在去年广东一些医学类学生的就业招聘会上,记者注意到,硕士、博士比较受欢迎,本科生则备受冷落。中山大学医学部在读博士生柯尊富告诉记者,大医院只要硕士、博士的现象目前已是全国皆然。只有像麻醉、影像、检验等专业的本科生有部分医院接收。而这些专业,要不对医生身体健康有影响,要不就是医院的边缘科室,很难招人。

现在还有很多本科生宁愿考研也不入乡镇小医院,他们认为毕业生担心,到农村医疗机构工作后,既没病患上门,也没手术可做,更缺乏各种交流机会,他们的医术水平难以提高,大部分人还担心工资的问题。其实医学生找工作难,本质上是医疗资源不均衡,是需求倒挂。政府应该为农村医疗机构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大部分农村医疗机构现有的医疗设备很旧、很差,检查结果出来了,病人看了都不信,只能到上一级医院去看病。所以我觉得应该加强乡村医院的建设,医学生可以选择农村和社区。、我们医学生应该提高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思路,增强自信心。为了增强竞争力,提高医学生学生自身素质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医学生要明确社会对自身的期望和要求,并且按照社会的需要去充实、完善及提高自己,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包括参加学校,社会举办的各项实践、辅导活动,以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正确指引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改变自己的消极认知,疏导不良情绪,调整就业的心态,做好心理准备,提高耐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断改进自身的不足,以更好的心态培养自己的多方面能力,来促进就业。

看到严峻的就业形势,我认为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大部分的人都还是热爱学习的,每个人都希望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无论是否是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掌握的更多,无疑可以给予工作和生活更多的便利,也使得我们通往职场的道路更加地顺畅。所以我们应该认真上好职业生涯与规划课!

第五篇: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如今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受到我国各界的关注。同时也给我们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次严峻的考验。为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式,我们更要清楚的认识其严重性,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应对它!因此我们开展了一次“毕业生就业调查”活动。调查情况如下:

一:调查方式及范围:

本次活动主要采取查阅资料、网上调查等方式,针对各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的调查。

二:调查内容:

1:2011年毕业生就业环境:

据统计今年,中国将有611万名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学生毕业。外加去年未找到的毕业生210万,可预计2010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而10年这一特殊的年间我们不仅遭遇到了金融危机的重创,还经历了刻苦铭心的雪灾、地震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织发生的一年。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下,2010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XX年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一方面我国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萎缩明显,企业校园招聘也相应畏缩。往年10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这给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2010年就业现状:

1.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随着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现在就业形势开始冲击传统观念,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迫于就业压力,渐渐地“不重学历重技术”,“不选本科选专科”。从目前很多高分考生开始选高职来看,说明家长和学生的观念已经开始慢慢改变。在本科院校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新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市场化,更符合当前就业形势,为专科层次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近期特别是今年以来人们更加不注重学历的,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了学技术,或是直接就业。

2.热门专业与需求形式:

从XX-2010年5月中旬毕业生行业就业情况来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五大行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其中,制造业是目前吸纳毕业生最多的行业,本科学历各比例分别占到29.98%、29.10%和43.29%,专科学历各比例分别占至 41.33%、43.55%和56.37%。

从调查来看:2010届大学毕业生在湖南省就业的行业大类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其中,有26%的本科毕业生和25%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于制造业。但值得注意的是,但这一比例低于全国2010届本科生(27%)和高职高专(31%)毕业生就业于制造业的比例。民营和个体企业是湖南省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雇用了37%的本科毕业生以及66%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湖南省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规模是300人以下,其次是3001人以上;雇主规模300人以下的本科毕业生占到42%,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6%。

3: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情况:

湖南省2010届、XX年届、XX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

三:就业态度分析:

1、现在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太高,总觉得孩子找的工作薪水不能太低、不能太累,而且还要稳定,这样就给毕业生很多的压力。大部份学生把考公务员当和事业单位当作唯一选择,宁可有业不就。加之学生对自己认识过高,在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学生希望每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工作时间不超过5天,还要提供住宿条件,这样就无形缩小了就业范围。

2、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据统计,2010年1月5日,由云南省教育厅主办,西南林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我院在西南林学院联合举办农林类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共102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左右,结果我院毕业生不足50%,签约率更是寥寥无几参。而实际上,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无疑又缩小了自己的就业范围。

3.创业不如就业。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极少数毕业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

4:促进就业措施:

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已被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地方政府反复呼吁,多次部署,对增加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必须把增加就业与提升产业结构的双重任务结合起来加以解决,把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的生产结合起来加以解决。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要大力发展专业技术教育,改变目前的教育目标。目前我国各级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上一级重点学校的升学率,这是应试教育的根源。邓小平同志1983年为教育题词: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改变教育目标,就无法改变应试教育,就会不断加剧今天一方面高技能人才奇缺,一方面高学历人才失业、文凭贬值的尴尬局面。还有一个关于教育的错误口号流毒甚广,那就是扩大教育消费,拉动内需。把教育当成消费是完全错误的。教育是投资,不是消费。把教育当成消费,当然要以满足消费需求为原则,从教育需求者的角度大学招生当然是多多益善,但这样做只对学校有利,对满足学生家长的虚荣心有利,对学生成材不利,对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利。

我国目前已具备了加快结构升级的资金条件和技术条件,但就是不具备人才条件,使我国企业不得不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过度竞争,人才问题不解决,将很难从这次经济调整中走出来。必须通过政府的宣传引导、政策鼓励、资金支持,改善各类专科学校的办学条件,将他们与大学一视同仁,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从事技术工作。国家应在工资待遇上向高级技工倾斜,在技工职称上应有最大上升空间,最高应与教授齐。

2、大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XX年农民工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已高达46.7%。据全国总工会的一份调查,农民工在加工制造业就业中已占68.2%,在建筑业中占79.8%。这几个数据说明,农民工的素质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水平。而目前农村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这是目前农民工素质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这对推进我国工业化、加快产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意义。

3、连续提高粮食价格,扩大需求,稳定就业。每逢经济调整,农村转移人口会自然减少,为城镇就业减轻不少压力。最近国家宣布从2010年新粮上市起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可使全国农民一年增收2600亿元,创造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经济调整中部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会回到农村,粮食提价将提高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并切实帮助他们度过一段艰难的日子;这项政策也将有效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是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一招妙棋,具有一石多鸟之功。如果能在已经宣布的提价之外,宣布2010、2011年每年提高最低粮食收购价5%以上,有利于让农民形成收入增加的稳定预期,使扩大农民消费的效果更显著。

调查结果表明,我们毕业生就业形式比较严峻,困难重重,但是从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看我们依然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下载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对于警校生的就业状况更是不容乐观。这是社会、经济、历史等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主要从警......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的调查报告在xxxxx这段时间中,我在xxxxx进行了一次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此次实践主要是关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2012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2012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如今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受到我国各界的关注。同时也给我们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次严峻的考验。 如今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受到我国......

    嘉应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嘉应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美术学院083班 黄雪莹新学年伊始,新一轮的就业战便拉开了序幕。毕业生就业情况可谓一年比一年严峻。为调查嘉应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我前往了......

    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本专科师范毕业生就业任教现状 调 查 报 告南双庙镇中心小学 2014年1月10日本专科师范毕业生就业任教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如今我镇小学已全部开设小学课程,通过调研我们了解......

    宁波市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宁波市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主要维度及测量指标 主要维度 子维度 具体指标 十分严峻,找工作难度很大 就业形势认识 比较严峻,但还是能找到工作 并不严峻,很容易找到工......

    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大学哪些专业好找工作 工科专业毕业生仍是就业一哥 2014-04-04 近日,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分别在网上发布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同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了针对其......

    2011毕业生就业状况面面观

    2011毕业生就业状况面面观 回首昨日,展望美好明天 一年,365天,8760个小时,525600分,31536000秒,转瞬即逝。2011,即将划上了圆满的句号。2011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想有一个有利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