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届工程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分析
2009届工程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李爱国(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通过对我院2009届工程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从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毕业后的选择、选择就业的主要原因、就业考虑的主要因数、求职中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对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以便于更好的为拓展毕业生的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为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扩展更大的就业空间。
关键词:顶岗实习;职业教育;就业岗位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针对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应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们对本专业毕业生进行了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查,同时就目前工程机械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以进一步为本专业学生营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加大就业服务力度,拓展就业渠道,并努力促进本专业毕业生更好的就业。
一、对2009年就业的态度
就工程机械专业而言,毕业生是否能够实现就业,学生对就业的态度十分重要;我们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就对本专业学生对就业的态度进行了调查;72名毕业生调查结果是:
1、认为就业不难8人 占11%;
2、认为通过努力实现就业40人占56% ;
3、对就业担心8 人占11%;
4、认为就业难度大14人占19%;
5、对就业无所谓2人约占3%。
从对毕业就业态度调查结果中分析,绝大多数毕业生是对目前就业认识是清楚的,通努力实现就业是许多学生对就业的态度,有了端正的就业态度,才能有较好的就业心态,也就有了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正确目标。
二、毕业后的选择
在工程机械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关于毕业后的选择也做了如下调查,从就业、专升本、应征士官入伍服役、报名村官、自主创业、其他等几个方面来了解学生毕业后的打算,根据学生的打算选择开发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实现毕业生就业。72名毕业生的调查结果:
1、选择就业69人占96%;
2、选择专升本2人占3%;
3、选择应征士官入伍1人占1%;
4、选择报名村官;
5、选择自主创业;
6、选择暂不就业;后三项无人选择。
目前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形式很好,对高职类技能型人才十分需求;学生无论是在工程机械制造企业还是在应用工程机械的施工企业顶岗实习,都知道企业需要工程机械专业方面的技能型人才;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都认识到行业优势,因此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
三、选择就业的主要原因
当72名学生都在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和使用工程机械的机械化施工顶岗实习三个月后,对72名学生选择就业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如下:
1、选择专业就业压力大15人占21%;
2、选择专业就业前景好40人占56%;
3、选择专业对口10人占14%;
4、选择家庭状况6人占8%;
5、选择主要原因不明1人占1%。
从对工程机械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主要原因调查分析得知,工程机械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对工程机械行业未来的发展十分看好,很多学生都愿意在自己所学的专业行业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这也肯定了工程机械专业培养的学生有市场需求。
四、就业考虑的主要因数
在工程机械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就业考虑的主要因数,从工作环境、薪酬、个人发展空间、企业知名度、父母的意见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学生这时已经在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和使用工程机械的机械化施工企业工作有半年以上,她们对就也考虑的主要因数,比在校内要成熟;就业考虑的主要因数对72名学生的调查结果如下:
1、选择工作环境5人占
7%;
2、选择薪酬10人占14%;
3、选择个人发展空间40人占56%;
4、选择企业知名度13人占18%;
5、选择父母意见4人占5%。
从对学生就业考虑的主要因数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考虑的是今后个人发展空间。然而个人发展是离不开行业的,只有从事的行业有发展,个人才有发展。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以后对工程机械行业有了比较多的了解,考虑问题也比较成熟,这样的调查结果能够体现学生就业考虑的因数。
五、求职中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
工程机械专业学生半年顶岗实习后,一部分留企业就业的学生继续在企业实习,直到拿到毕业证后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另一部分参加来学校招聘企业选择录用,还可以去各种场合的招聘会找工作,这一部分找工作的学生有30人,他们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求职,对求职这过程中的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了解不够、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对社会缺乏了解、信息量少、能力不足、优势难以发挥、求职方法技巧欠缺等因数中主要因数进行调查,找出困扰学生就业的主要因数。对30名学生求职中困扰学生的主要因数调查结果如下:
1、选择对企业岗位了解不够4人占13%;
2、选择学校就业指导不够2人占7%;
3、选择对社会缺乏了解13人占43%;
4、选择信息量少3人占10%;
5、选择能力不强3人占10%;
6、选择优势难以发挥2人占7%;
7、选择求职方法技巧欠缺3人占10%。
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而因某种原因没有在实习企业就业的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人才招聘会,她们对于求职中困扰学生的主要因数,对社会缺乏了解占有较大比例,这说明一个共性问题,现在许多大学生,对自己将来定位不够准,尤其是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一定要瞄准技能型人才工作的岗位,找准自己就业具体岗位。
六、认为实现就业难的原因
工程机械专业,从企业顶岗实习回来的学生,在半年时间内,这些学生参加过多次招聘会,他们中间有些同学也直接去企业毛遂自荐,对找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和体验,在涉及工作难找到的主要原因的调查,在如下从六项社会需求少、不能留在大城市、金融危机影响、专业不对口、用人单位性别歧视、信息匮乏难找到合适工作原因对30名学生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选择社会需求少3人占10%;
2、选择想在大城市4人占13%;
3、选择金融危机5人占17%;
4、选择专业不对口2人占7%;
5、选择用人单位性别歧视1人占3%;选择信息匮乏15人占50%。
从对30名学生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招聘信息匮乏,主要是很多来学校招聘本专业毕业生的信息,没有及时传达给所有没有找好工作的学生,以后用利用现代信息传递技术,让招聘学生就业的信息即时传递给学生,其次就是金融危及的影响,其实这些学生都是想到其他行业去找就业岗位,而工程机械行业目前就业形势很好,国际金融危机没有影响。
七、当前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工程机械专业72名应届毕业生,就当前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不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缺乏工作经验、综合能力不够、学校和用人单位及学生沟通不够四项,给学生选择,找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72名学生调查结果如下:
1、选择就业定位不准25占35%;
2、选择职业能力差21人占29%;
3、选择综合能力差18人占25%;
4、选择缺乏沟通8人占11%。这些调查结果表明,就业定位不准,对毕业后就业岗位要求过高,就业期望值过高是当前工程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八、结束语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问题对工程机械专业09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查分析,得知工程机械行业在我国近几年发展状况很好,需要许多掌握工程机械专业技能的高职毕业生;但毕业生必须要有对本职业良好的认知态度,热爱工程机械行业。而我院工程机械09届毕业生通
过二年校内学习和实训以及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对本专业有了良好的认知,基本上实现了就业;但还存在主要的问题是职业定位不够准确。毕业生认为企业需要技能强的学生,学生希望就业指导课程要以学生职业规划辅导为主。这些调查分析结果有利于指导本专业改进教学模式,更好地指导学生认识就业,敢于就业,善于就业,有着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唐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启示,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99‘23、杨金士,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职教论坛,2004、2
李爱国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电话*** 邮编430079
第二篇: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大学哪些专业好找工作 工科专业毕业生仍是就业一哥
2014-04-04
近日,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分别在网上发布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同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了针对其内容完备性、信息公开化及公信力而做出的评价排名,其中,重庆大学综合得分最高,为72.4分。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在网上发布的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是教育部首次组织编制和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这次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主要内容包括:2013届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相关分析、发展趋势等。
根据重庆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清华、复旦、南开、重大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在95%以上,陕西师范大学等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在90%以上。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就业率高于本科生。
与此同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了根据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各校官网上发布的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内容完备性、信息公开化及公信力做出的评价排名。出乎意料的是,多数高校不及格。
其中,重庆大学综合得分最高,为72.4分,北京邮电大学得分最低,为37.9分。西南大学综合得分64.6分,排在第九位,国内顶尖高校清华、北大、浙大均未达到及格分数。
分析>
本地两高校
热门专业偏向理工科类
重庆大学就业热门专业: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经管、建筑、土木、环保等优势学科
西南大学就业热门专业:自动化、电子工程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工科专业
重庆大学的就业报告显示,学校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经管、建筑、土木、环保等优势学科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文理科及艺术类毕业生因目前社会需求相对较少,就业形势相对紧张。
从主要就业领域来看,学校从事制造业的本科生比例为20.2%,研究生为17.46%;从事信息产业的本科生比例为9.2%,研究生为6.59%;从事建筑业的本科生比例为21.7%,研究生为5.6%。此外还有能源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领域。
西南大学的就业报告显示,学校2013届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为73.8%,表明学校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
其中,学校的自动化、电子工程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工科专业最吃香,这些专业的学生也最多。
比如工学中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物理、通信工程等专业,毕业生人数占30%。管理学中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会计学等专业,以及农学中的园艺、动物科学、园林、蚕学等专业,毕业生人数各占20%左右。
外地高校
这些专业就业率高
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进入医疗保健、医药生物行业就业的人数约占签约总数的50%;硕士毕业生进入医疗保健、医药生物行业就业的人数超过签约总数的70%,其次有约20%在政府、管理咨询、教育科研行业,其余分布在金融、IT和传媒等行业;而博士毕业生进入医疗保健、医药生物行业就业的人数超过签约总数的80%。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生的110个专业中,有31个专业就业率达到95%以上,7个专业就业率低于80%;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德语、法语等9个专业就业率达到10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管理、财政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会计学、城市管理等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税务、投资学、金融工程、金融学、财务管理等20个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
中国药科大学:从本专科生各专业的年终就业率统计显示,食品质量与安全、药学、中药学(基础药学理科基地班)、中药学、生物技术(生化药学强化班)、药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经济学等38个专业的毕业生100%就业。该校2013届毕业生中也有部分专业就业率低于药大总就业率,比如制药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临床药学、生物工程、海洋药学、工商管理、生物技术、市场营销。
说法>
就业率只是参考依据之一
高校公布的就业质量报告相对通俗易懂,对报考志愿、考生进行人生规划,无疑是有帮助的。
那么考生和家长是否就可以直接依据这项“就业报告”来挑选专业呢?相关的数据也只是作为一种参考,并不能代表4年之后的就业趋势。他认为,选择专业不能盲目,要结合自身兴趣、专业实力强弱、职业理想以及职业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不能只看就业率。
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林浩说,他曾对一些专业2009年-2011年三年就业率数据进行一些分析发现,一些就业困难的专业分属几个不同的门类,比如教育学、艺术学、法学、医学、农学、文学门类等。
艺术学、文学门类专业的就业难现象是社会公认的。由于国内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并且国家大力发展的基建产业对于此类专业的需求量不足,而扩招更使这些门类下的专业雪上加霜。
除了艺术、文学外,我们还注意到农林经济管理与中西医临床医学这两专业,它们分属于管理学与医学门类。管理学与医学门类的专业整体就业率较高,然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就业率都不高。
还有一些专业或者是较有针对性的就业方向,如治安学、侦查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草业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就职于相关的事业单位,而这类单位的招收门槛较高、需求却少。
这也提醒了考生与家长,高就业率门类下的专业并不一定都容易就业。重大本科毕业生流向
1.3%公务员
3.22%事业单位
1.5%部队
27.83%国有企业
19.84%民营企业
5.81%三资企业
24.54%升学
4.03%出国出境
6.93%其他
5%未就业
重大本科毕业生行业流向
1.4%科研事业
5.1%教育事业
20.2%
29.3%
其他4.2%
1.7%交通运输业
9.2%信息产业
21.7%
8.2%
能源业
建筑业
重大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 21.78%中央部委
下属单位就业53.68% 到地方省市
下属单位就业
24.54%
其他
第三篇: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对于警校生的就业状况更是不容乐观。这是社会、经济、历史等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主要从警校大学生自身方面分析,剖析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使其自身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求职之路增加砝码,扮演好自己的职场角色,使其将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更高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的稳定高效发展,并实现自我价值。警校大学生资源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的人力资源和后备力量。在择业的过程中,每一位警校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可是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剧,以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警务工作人员综合技能要求的提高等客观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加剧了本不乐观的就业形势。许多警察学院的毕业生不能进入公安队伍,甚至有的失业。
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对2007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2007年,全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这一严峻的客观就业现实再次向我们警校大学生敲响了警钟。必须从传统的包分配思想中转变,适应社会现实就业的需求。自1985年开始,大学生的分配制度开始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过渡,尤其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极大的挑战,上警校不等于进了就业保险箱,不等于入警。警校大学生也必须接受市场的选择。在2006年底人们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而现在我们大概只能用“就业的冬天”来描述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了,然而警校毕业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毕业生群体,所以警校大学生能否拥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就业心态至关重要。
目前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一问题都是人事部的公务员改革造成的,以前大家只需要参加资格考试就行了,现在却要参加公务员考试.不过我认为公安部也会考虑的,不然中国的警校全都办不下去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公安院校前段时间还努力去迎接本科教育水平评估,白景富副部长亲自接待评估专家,说“你们对公安院校的评估就是对公安部的评估”.这些就足以说明部里面还是非常支持警校的发展的.下面笔者就从警校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对其就业进行分析。
一、关于警校大学生就业自身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就业理念滞后
警校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其就业理念主要存在三大误区:
1.“仗着关系不努力”例如警校许多大学生杖着自己有关系而不去努力学习,自身没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素质,过硬的文化素质,过硬的身体素质,毕业后加入公安队伍,而真正品学皆优的佼佼却被拒之门外。
2“非公安队伍不入”许多警校生认为自己上了警校就必须入警,然而这与当前严峻的招警就业是相悖的。
3.“就业难不如在读书”。在警校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但别无选择,希望通过再次读书扭转困境,(二)价值判断盲目
1.攀比与求高心理。在攀比心理影响下,警察作为特殊的职业,成为每个警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趋向。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自己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存在些许差别,有些警校大学生就盲目放弃,事后却又后悔不已。另外,单向考虑自己的择业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各个方面都十全十美,从工资、福利、待遇到住房到地理位置到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这种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往往使自己与很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例如警校大学生一般不会去某个公司当保安,他们认为自己应该进入公安局。
2.自卑与自负心理。自卑心理往往使毕业生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求才若渴的用人单位,甚至把自身的长处也退化成了短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
以前通常流行着一种大学生“五靠”的说法,即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这种依赖心理,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年青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的发展
少数学生,在就业择业中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听取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当然,对就业择业这样的大事,适当的征询意见,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学生本人一定要有成熟而理智的思考。俗话说“鞋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毕竟,工作是要我们自己长期亲自去体验参与的,若是缺乏兴趣,势必会影响创新,不利于日后发展。若是对工作有所抵触,后果更为严重。总之,不舒心的工作,对工作和生活都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我们更要“量体裁衣”。另外,还有一些学生或因自身综合能力的不足,或因自身社会背景缺乏,或因机遇时机把握不准,导致部分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这个时候往往不正确归因,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导致其对社会对人生产生偏颇看法,不利于大学毕业生以后的就业及生活。相反,有不少大学生利用自身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或通过网络提供的便捷条件,或通过社会融资等手段,在不断的打拼下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空。这种自主创业的心理,非常符合 当今社会的需要,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
总之,大学生在正确地评价自己之后,要树立自信心,要摆脱依赖和不平衡心理,用积极的态度和努力来取得用人单位的认可[3]。
(三)要正确地评价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就像人们常讲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大学生都应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只有这样,每个毕业生在择业中才能树立良好的心态,获得理想的职业。
1.确定适当的择业目标。个人的择业目标应当和自身能力相符合,这样才有利于树立自己的信心,从而使自己在择业中处于优势地位。目标适当,取决于知己知彼,研究目标,扬长避短是择业成功的一把钥匙。
2.避免从众心理。毕业生处在择业的洪流中,择业目标的确立会受到其他择业者的影响。虚荣心、侥幸心理会使他们改变原有的择业目标而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
3.学成从业、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是每个大学毕业生的美好愿望。但有些大学生在 择业中,不是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的需要出发,而是盲目攀比,只求得一时心理平衡,孰不知这样往往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4、避免理想主义。期望值居高不下,已经影响到警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有些毕业生,尤其是一些条件较好的同学,在择业中,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刻意追求最美满的结果,而错过了其他许多好的机会,有的甚至造成了就业困难。
5.克服依赖心理。有些警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自信心,把希望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这些警校毕业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当今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在择业中树立信心,敢于竞争,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四)树立继续学习的心理
用句古话说“学无止境”。就业之后,仍不断系统化、职业化、规范化的学习是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
正确就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小的学校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在就业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所以我们要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问题,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
三、关于警校在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了生活,毕业就业与继续深造,往往使大学生手足无措。其实很简单,如果真的想继续在科学的殿堂里学习,而且具备相应的物质等条件,不妨安安心心地学习,但同时不要脱离社会。但如果是因为就业的压力而选择考研或者就业,这种选择并不可取。考研可以使我们增长更多的学识,但是不纯粹的求学心理也会影响今后的生活。
警校大学生就业到了大三才开始准备,难免会由于时间仓促,导致准备不足,而显现出捉襟见肘的情况,最终不利于就业。所以,警校大学生入学就应做职业生涯规划。如果选择了警察这门职业,就应该在大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练就过硬的身体,擒敌技能,查楫战术。彻底的消除现在民警队伍中存在的“说不过”“打不硬”“追不上”。掌握三年级有目的提升个人素质修养,二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4]。通过在校期间进行不间断的训练和提高完善,进而使自己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办法》第四条明文规定:“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主要从公安警察院校毕业生中录用,不足部分从国家统一招考中录用。”
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给了当代学子们很大的压力,同时也提供了更大的展示空间。使他们看清形势,摆正心态,以积极的心境和行动去面对,感受社会压力的同时,在磨练中更快地成长。而且家长的支持、学校的努力、国家政策的协助(比如今年教育部人事部出台的五项举措、劳动保障部的四大措施),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就业空间。就业形势虽然并不乐观,但是大学生仍有理由相信自己——微笑着面对一切!
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副局长李民真先生分析,现在有这种情况,警校的毕业生在其他岗位,比如保安岗位等其他岗位上也是可以发挥他的才干的。现在国家人事部对这方面情况做了一些规定,以后公安机关还要从有工作实践经验的人中,招收一部分警察,而且这样的比例会越来越高,不光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如果愿意到人民警察部门来工作,通过必要的公务员考试,我们也是欢迎的。警校毕业生的情况我们也很重视,一是提高教学水平,使警校毕业生尽量都考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另外我们也适当缩减警校生的规模,你会发现现在警校生的规模比过去有很大的减少。也就是说,各省、各地级市的公安机关警校一律不从事学历教育,只搞培训,现在只有国家一级办了、省一级办了几个警校。近年来国家也不断的删减临时工作人员,不段地从警校招收学生,因此警校毕业生还是有希望的,主要在于自身素质的培养。
第四篇:农学专业就业状况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而基层农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却很少,这就是人才需求的潜力所在。但近些年来,本专业毕业生有怕吃苦、风险大、待遇低等思想,不愿到基层去工作;同时很多涉农单位也以经费不足,人员满额等理由拒绝接受毕业生。这些原因造成目前农学毕业生就业较难的现状。农业投资高、产出少导致涉农学行业目前不景气,使农学毕业生待遇普遍较其他专业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仅仅重视食物的量,而更重视其质。对食物“质”的要求高,无疑会增加对农作物的质量要求;并且国家“重农”政策逐步实施,这将会大大提高农学相关行业人员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农学专业将会变得日趋重要。因此笔者针对农学专业的特点及其就业前景做了这篇调查报告,希望能对今后的农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起到一个指引的作用。
二 农学专业介绍
农学专业就业方向为农学相关行业的技术设计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育与科学研究等。该领域就业前景很好,在国家的调控下,将会有较大的人才需求。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种子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三 农学专业的就业现状、方向及其前景
(一)农学专业就业现状
近些年来,本专业毕业生有怕吃苦、风险大、待遇低等思想,不愿到基层去工作;同时很多涉农单位也以经费不足,人员满额等理由拒绝接受毕业生。这些原因造成目前农学毕业生就业较难的现状。农业投资高、产出少导致涉农学行业目前不景气,使农学毕业生待遇普遍较其他专业低。
近几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有减小趋势,而考研的百分率却有较大增长。以中国农业大学近几年农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97届毕业生就业百分比为76.8%,考上研究生的占毕业生总人数比率为7.1%;98届,前者为64.7%,后者为 12.6%;99届,前者为67.9%,后者为13.6%:2000届,前者为44.1%,后者为28.8%。不难看出,今后本专业毕业生考研究生将是一个热门选择。而在就业的毕业生中,大部分就业于科研院所或种子公司,分别为13.5%和11.9%,占一次就业总人数的57.6%。
但是随着社会对农业、对农业院校观念的转变,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学校自身实力、知名度提高。现代农业依靠生物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社会上对农业认知发生变化,大家逐步改变了原来的“学农就是种地”,农学就是和黄土地打交道的传统观念,农学类专业都呈现出蓬勃的上升之势,就业面也越来越广,社会地位和声誉都在提高。特别是在2006年,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农学学生就业率居于各专业之首,达到78.38%。
由此看来,农学专业及其毕业生的就业都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21世纪农学专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农学专业就业方向
农学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可概括为:
1.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部门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2.动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动物饲养、动物生产等部门从事技术管理、生产现场的技术工作、科研等工作。
3.水产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水产部门从事水产品的增殖、养殖、保藏加工利用及渔业技术设备研究、制造工作,也可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
4.动物医学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各级兽医防治、科研、教育、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及动物检疫站、商品检验局、生物药品制造及动物食品加工单位工作。
5.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想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林业、环保等部门从事沙土保持、沙漠治理、园林、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生产、科研、工程技术、管理及森林旅游等工作。
(三)农学专业就业前景农业类人才市场走势上扬
近年大学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上,农学专业人才成为亮点,农业类人才逐渐成为职场新宠。21世纪中国所需的农业科技人才可能要达到几百万。现代农业的概念远远超过人们的传统所认为的,种菜种粮。养猪养鸡的范畴,已经涵概生态,营养,动植物检疫,食品加工、克隆、花卉、草坪、农药、化肥、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农村社会的发展、规划、开发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进期,农业人才招聘会频频举行,农业人才走势上扬,一向相对冷门的农业类人才逐渐成为职场新宠。
随着国内绿色景观神态的逐渐重视和深度开发、农业、园林、绿化、环保,园林/园艺景观设计及建筑规划类人才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宠,也是当前人才市场供求的热点;从而绿色之旅和以人文为主题的农家之旅成为当今旅游的业的时尚,与园林,环保形成了就业链;一向相对冷门的农业人才近两年来也备受社会的关注。以往作为冷门的农学也开始回暖。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方面的人才,农学作为培养农业生产很研究方面的高级人才的学科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内招聘状况与专业预测
2005年5月27日北京首场农业人才招聘会在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人才市场举办。6月22日至7月5日,农博人网和中国国家人才网合办了为期两周的第五届全国人才网络招聘大会农业人才分会,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正大集团等一批知名的是涉农企业都上网招牌,其中正大集团一口气推出几百个空缺的职位。6月29至7月26日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人才时常正在进行农业、园林、环保、旅游专场招聘会。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几百万家农业企业,其中北京有农业公司2000多家。北京农业企业中的畜牧行业占的比例较大,其次、食品园艺花卉、蔬菜等行业也比较多。虽然北京不把农业
生产作为发展的重心,但许多的农业企业把总部都设在北京,而且大部分的企业都在北京开发了销售中心和研发中心。北京研发人才集中,市场庞大,从而带动了对北京的农业研发和销售人才的需要。高级管理人才非常缺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从目前情况来看,大专院校等教育机构是我过农业人才的培养和供应的主力军。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人实在难找,因为与一般的管理职位不同,大部分行业的管理职位并不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但农业企业则不同,必须要求既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又有扎实的农业知识基础,而目前的国内农业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是实干起家的,缺乏足够的专业管理知识。
据国家人事部的预测,今后几年急需的人才主要有8大类,农业科技人才与高心的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和律师人才并列其中。21世纪中国所需的农业科技人才可能达到几百万。专家分析指出,农业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需求增加,是与现在的国家的大环境对农业的发展极为有利,并且与其他相关的食品业、乳业和奶业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
第五篇:俄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与你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总结
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陈静和赵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07级俄语系的同学组建了“与你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旨在考察今年南方与北方俄语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探究产生南北差异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结合高校、用人单位、学生自身的情况,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和俄语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为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找工作以及学校教学的开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我们的队名是“自助梦想家”。我们分成北京、哈尔滨、黑河、重庆、厦门、大连、南京、俄罗斯共八个小组,为了我们的梦想而奔走,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下面是我们实践结论的概述。
一、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南北俄语就业形势异中有同。相同点如:在毕业后的选择上,大部分的人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一个定位,考研和就业的选择率不分高下;在行业上,商贸业和新闻出版业占了众多调查行业的近一半比重;大多数南北方大学生都认为自己所学知识只能勉强满足自己工作需要。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不同点:问卷结果显示,南方高校的学生对未来薪资期待更高;南方学生比北方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外资企业。
二、探究南北就业形势不同的原因,我们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自身能力达不到工作和社会的要求。
2、工作经验不足影响就业。
3、教育模式陈旧,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4、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
5、性别在就业中是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三、结合调查数据和结果以及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我们对大学生自身和学校分别提出了一些建议。
对学生:
1、摆正心态,对自己的专业怀有信心。
2、理性分析低层次工作的性质。
3、降低预期薪资标准。
4、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5、大学生应提高敬业精神和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专业知识。
6、注重职业道德,比较强调忠诚度。
7、大学生应该更加地深化专业知识,增强综合能力。
8、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达到理想就职。
9、主动了解就业方面的信息。
10、客观地认识和估价自己。
11、遵循发挥个人素质优势原则。
12、遵循有利于发展成才的原则。
对学校:
1、加强信心教育。
2、开展就业及实习合作。
3、增强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
此次活动是我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相关问题展开的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正确的了解,作为刚刚步入大三的学生,也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为我们今后的就业做了一些思考和规划。
在十四天实践活动中,我们充分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默契信任和快乐。当我们面对实践中的挫折、困难时,首先不是想到求助于人,而是自己解决;当我们面对别人的冷漠甚至误解时,不是意气用事、一时冲动而是耐心解释、三思而行;当我们面对浩大的问卷结果时,不是自怨自艾、推卸责任,而是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在暑期实践中,我们从摩擦到融合,从生疏到默契,是大家一直在互相包容、体谅。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一路同行,一路互助,是工作上默契的伙伴,更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也会是我们十七名成员永远珍藏心间的财富。让我们怀揣着这次实践的收获,扬起风帆,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