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小组建设培训提纲
学习小组建设培训提纲
学习小组的建立
一、什么是学习小组
二、小组建设的重大意义
三、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一是便于劳动时合理分工;二是思维的互补性;三是便于竞争。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
(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
(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5)阶段性随机调整。
2.划分依据:既类似于分平行班一样,按照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生性别、性格特点、习惯爱好、家庭背景等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六至九个小组,一般小学、初中可按六个小组划分。每个小组就相当于全班的缩影或者截面,成了一个“小班”。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分层次不是给学生贴上优、良、中、差的“标签”,而是更有利于分层教学,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培优辅弱,整体推进。
3.小组划分具体操作办法: 小组划分参考案例:六步分组法
首先是“荐”。可以采取自荐或他荐的形式,推荐出学习组长候选人,候选人不少于小组数的二倍。
第二步是“演”。候选人以“假如我是班干部、组长”作为主题,发表演讲。
第三步是“定”。确定的办法通常有两种。
一是正副组长搭配式。
二是正组长与学科组长搭配式。
第四步是“分”,召集十二名正副组长,对组员进行分配。根据划分的依据(参照学生成绩基础,并结合其他因素),将其余同学排序,按“S”型安排组员,然后均分到各个小组。
第五步是“调”,学生分配后往往要作适当微调。如男女生的比例,科目的平衡,学科的搭配,性格的差异,学生能力的差异。一段时间之后,老师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如组长是否与组员团结,组长的管理能力等,有时是组长与组长之间的互换。
第六步是“排”。各小组把各组的组员召集起来进行小组内排位,组内每个同学的具体位置由正副组长来决定。但常常是中间是弱势学生,左右两边是中等生和优等生,同等层次的学生对坐,这样便于学生之间的对学和结对帮扶。
四、小组内的基本机构人员设置以及职能
五、小组长的作用:
1.小组长的带动作用
2.小组长的组织管理作用
3.小组长的帮扶作用
4.组长的检查、评比作用。
六、小组活动要求:
1.全体同学应积极参与,加强合作学习意识。
2. 组长应起到组织讨论、积极引导的作用,保证每个同学的参与。3. 在讨论期间每个成员不说与讨论问题无关的话。
4.服从老师安排,努力提高效率。
5. 在组长组织下,积极开展小组自评及小组间的互评工作。
七、培训:小组长培训、课堂常规培训(包括预习、展示点评、表达能力等)
小组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有两种形式:有形文化、无形文化
小组有形文化:值日本、组牌、组训、教鞭、粉笔盒、粉笔擦等;
无形文化:指做不出来的,通过长时间培养、认识的提高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如:小组目标、组规、小组集体荣誉感、组内风气、组内人际关系、组长威信等。有形文化是表象,可临时建设,可强制强定;无形文化本质,需长期过程的积累才能形成,可以感化人感染人。
(二)小组文化建设的步骤
1.组长带领组员定组名、组徽、组歌、口号、组规等,在制定时,应围绕学校的主流文化或者理念来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组名参考:至善、求知、雄鹰、学无止境、永不言败等。组名、组徽、组歌、口号要有一定的内涵
2.由正副组长,带领组员依据老师指导,制定详细的组规。从常规的到校、卫生、纪律到课堂的参与、学习状态、作业等都要根据班规制定本组的组规。
3.小组文化要有阶段性的更新
小组的评价
一、评价的原则
1.及时性2.客观性3.公正性
4.激励性5.团体性
二、小组学习评价内容和标准:
1.组员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放置整齐,安静等待上课。
2.自主学习:主动、认真、投入地完成学习提纲要求的内容,并保持组内的安静。
3.交流讨论:组内分工明确,讨论积极主动、热烈有序,发言面广,有礼有节;达到了
解决问题或产生新问题的目的;无乱扯捣蛋、高声喊叫等不良现象发生。
4.展示:参与积极主动,一周内各成员至少应有一次展示;板演规范清楚,讲述或发言响亮、清晰,条理清楚,见解或方法独特、有新意。
5.组内各成员尊重他人发言,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
6.善于思考,能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
7.组内“兵教兵”结对明确,成员间互相帮助,主动为学习有困难的组员解惑答疑,达到共同进步。
8.每次课堂检测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评改,并及时做好记载。
9.组长、学科长认真组织安排组内学习活动,组内成员服从组长和学科长的指导,听从组长和学科长的指挥。
10.做到入室即静;进入教室后,不管上课还是下课,学习风气浓厚,无追打、乱扯、闲聊等不良现象。
三、评价方式
采用的评价方式可以是:①小组内个人的评价(个人)。②分组评价(集体)。
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学生学习的小组意识和个人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小组良好的发展。评选出最佳小组长、记录员、监督员、质疑之星、展示之星、自学之星、对子帮扶之星、合作之星等等。
小组展示模式规范语言
●上板展示时的口号:
目光——聚焦聚焦——倾听聚焦——迅速(关注)聚焦——再聚焦例如:展示者展示前面对全体说:“聚焦!”,全体同学回应“倾听!”然后倾听展示者讲解。
●小组展示模式规范语言:
展示导语:大家好!我是XX组的X号,下面我代表我们组为大家展示。
结束语:我的展示完毕,请问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吗?(要补充的同学应该这样回答:“我有补充„„”)
●(展示完毕后)学生在课堂上的常用语:
1.请问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吗?
(我有补充„„)
2.请问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我要质疑„„)
3.请问老师您有什么补充吗?
4.我们组展示完毕,请下一组为我们点评。
●小组展示后的评价语言:
你的发言真棒,声音响亮,你的方法真好,我要向你学习等等。
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
1.姿势(端正)
2.声音(响亮)
3.表情(微笑、大方、自然)
4.表达(流利)
5.思路(正确、清晰)
第二篇:学习小组建设培训心得
“学习小组建设及运用”培训心得体会
短短的两天培训结束了,这两天的学习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有成长的快乐,有丰收的喜悦,还有不懂的遗憾。这两天的学习真的给我太多的感受,这两天的学习让我一生都受用无穷,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收获。
第一天的上午,我们听了报告,看到了杜郎口学校的改变,看到了他们学校老师的艰辛,体验到了课改带给他们学校的成功。因为课改,他们学校由一个破烂不堪的学校变成了现在的赫赫有名,他们的老师变得更加的勤快,他们的学生变得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甚至有的学生超过了老师。在他们学校,形成了一种师生互相学习的氛围。第一天下午,我们在一完小进行了小班学习,那时我才真正的知道怎么样去建立小组。
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组,针对问题我们该怎么样去讨论,尤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喊出“目光——聚焦 倾听——认真”这使我真正明白如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就是学生的坐姿及凳子的摆放,在培训的时候,我了解到凳子对着摆放能够方便学生更好的活动而不至于发出很大的声音。我们还了解到了怎么去给小组做评价,有周评,月评,有各种各样的评价即评价的多样性,这样学生也乐学,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这两天的学习中,我们深深的了解到课改的好处。每节课后,我都积极的与不同的老师讨论不同的问题,我们在课上积极的讨论,积极的回答问题,真正的做了一回学生,体验了怎么样去建立合作小组,怎么样去大胆的展示,怎么样去鼓励别人,怎么样去认真倾听,这些才是感受最深的。此次培训,受益匪浅。我将会带着我所学到的这些知识回到学校,在自己的班级里好好的去培训小组长,在我们班上把课改真正的实施起来,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也为了把课改深入到每一位老师的心中去。
2015年10月
第三篇:小组建设培训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在高效课堂构建中,小组文化建设起着关键作用,这是学生自主互助的载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中心。
什么是文化?现如今,文化一词运用广泛,与教学相关的有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小组文化等,那么什么是文化呢?所谓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比如文学、艺术、教育等;狭义的文化特指一种规则,一种习惯,一种风貌,一种底蕴,一种理念,一种意识,一种能影响群体成员的人文氛围。
什么是小组文化?简单说,小组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缩小版,即在小组中形成的一种小组风貌,产生的小组独特的文化底蕴,营造的能影响小组成员的人文氛围。小组文化建设是以创造主体性教育环境,促进每个学生自我发展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为基础,在合作中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实现班级个性化管理。小组文化建设注重竞争意识、团结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小组文化可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文化特指基于小组形成的外在的可见可感的文学艺术形态,如组名、组徽、组训、组歌等;隐性文化指由显性文化和小组各种行为规范所体现的小组及小组成员的各种理念、意识,形成的精神风貌及文化底蕴等。
小组文化建设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小组建设、小组管理、小组学习、小组评价等,这些内容从各个角度或直接或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理念意识、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等。
一、小组建设
小组建设包括分组、分工、排座和制作组牌。
(一)分组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学习小组通常由6或8名学生组成(最好是双数)。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科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特征、性格特点、特长、性别、家庭经济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达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1)男女搭配式。男女比例要适中,小组男女各半较好。因为女生书写认真,步骤规范,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男生思路灵活,讨论积极,注重结果,但步骤不规范,书写相对潦草。这样男女生可以取长补短,既有利于思维的互补,也有利于男女同学的竞争。
(2)性格搭配式。学生性格的搭配要互补,对于高效课堂,教师必须把外向性格的同学平均分配到各小组中,这样才能用外向的同学激情带动内向的同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3)学科搭配式。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要结合好。教师在分组时要注意在一个小组内,最好各个学科都有带头人,帮扶时由不同学科的优生进行个别指导。否则易造成交流时冷场、时间浪费的结果。
(4)能力搭配式。座位安排要合理,“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是学生合作学习最好的效果,在排布座位时要尽最大可能发挥学生的能力。优秀生居中(1、2、3、4号),中等生(5、6号)和学困生(7、8号)在两边,这样优生和优生、优生与学困生可随时交流。
(5)家庭经济搭配式。现在的学生攀比现象比较严重,在分组时要注意不要将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分在同一组,应该分在不同小组,让他们转移攀比的注意力,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
2.具体的分组方法
分组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又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还应该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多样。下面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一下:
例一:从全班中挑选出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几名同学分别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性格等分别确定每组副组长,最后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性别、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条件等分配小组成员,如果是8人组,应该是AA、BB、CC、DD的组内成员结构,A、B学生是优秀生,C类学生为中间生(或者称为待优生),D类学生为潜能生,也就是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分类交流合作中应该是A对A,B对B,C对C,D对D。在兵教兵中应该是A教B,B教C,C教D,如果按成绩划分应该是1教5,2教6,3教7,4教8.一般不用1教7或8的方法,那样学困生既听不懂,又耽误优秀生的时间。
例二:以考试的总成绩为根据,按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如果想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就按成绩1-8一组,9-16一组,依次往下划分,一直到57-64.这样划分好后,再依次从各组中选出一人并在一起形成学习小组。在这里要注意:每组并不是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组合,而是尽可能地根据性别、性格、兴趣爱好、文理科搭配等尽可能均衡。如果出现全女组或全男组,要适当调配或其中有像异性性格的同学。小组确定后,由小组成员选出小组长,教师不要干预,每个小组还要结成帮扶对子。
此外,分组还要注意动态变化。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相互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间发展很不平衡,甚至出现较大差异时,教师就应该根据成绩、学生个别差异以及教师平时观察、了解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整,使之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二)组内分工
组建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要使小组能够正常运行,有成效,组内各个成员必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1.对组长的要求
组长应具备以下能力:组长不一定是组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但一定是综和素质最强的学生,要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要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善于表达,有条理,口齿清楚;学习好,能起带头这作用;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敢说敢管;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有服务意识,讲题耐心,不厌其烦,脾气不骄不躁,态度诚恳。当然这些不需要全部具备,教师还要后期培养。
2.组内各司其职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讨论,应该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讨论,应该有一定的分工,任务要明确,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角色。如一个8人的小组,可以有组长、副组长、各学科组长、纪律组长、卫生组长、礼仪组长等等,组长根据自己的意愿或教师挑选担任,这样可以增强小组成员参与小组、管理小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使每个人都感到我很重要,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
(三)排座
1.座位摆放应遵循的原则:同一小组的学生更近地坐在一起;根据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搭配安排座位;要给教师留出巡视教室的空间。
2、座位摆放方式:根据教室的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内容等情况考虑座位的摆放方式,还要考虑学生的身体健康原因,不要盲目照搬照抄。
围坐式 秧田式 混合式 网箱式
(四)制作组牌
在教师的带领下,每个小组的同学尝试制作组牌,包括:组名、组徽、目标、口号和各小组成员的分工。
如:组名:腾翼组
组徽的含义:奔跑的骏马象征着充满生机的我们,马身上的翅膀象征我们充满自信的心,它扬蹄奋进,正努力奔向我们心中的理想。八颗星代表八个人的梦想,月亮代表老师为我们搭建的天桥。
口号: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自信就能成功。
目标:上天给我们一百次失败,但是我们会在一百零一次爬起。
二、小组管理
(一)小组长和小组成员的培训 1.小组长的培训
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他们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明确了小组长的职责,开展系统有效地培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培训小组长至关重要,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第一,明确组长的职责和作用
(1)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习领袖角色;
(2)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者是小组内部间的研究解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都达到“跳一跳摸的着”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
(3)小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学习内容基本达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4)小组长要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每周公布、总结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5)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利用好自主预习,完成训练习题,并及时收齐上交,还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
第二,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通过小组长会议,清楚他们一周来在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温暖。
第三,给小组长加餐。小组长为同学服务很辛苦,应该有所回报,要给他们适当增加有针对性的习题、方法总结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要有检查评价,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
第四,帮助小组长培养各学科组长,既可以给小组长减负,又能带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
第五,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小组长,让他们的心理得到满足,有荣耀感,从而激发他们对小组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第六,在定期召开的小组长会议上,要经常交流小组管理的经验和体会,并评选优秀小组长。
2.小组成员的培训
对小组成员的培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有些学习好的学生及学生家长对合作学习持消极态度,认为合作学习需要给其他同学讲解,影响自己的学习,要让这些学生清楚在给其他学生讲解的同时,也是自己对知识的巩固和记忆的过程;一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认为别人看不起他们,虚荣心较强,也不愿与人交往,对合作学习也有一定的抵触。教师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认同合作学习。
(2)增强小组成员的集体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成绩好的学生不能有优越感,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更要主动帮助本组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成绩差的学生不能有依赖思想,而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激励自己努力参加小组合作学习。
(3)教给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合作学习的课题一般有一定的难度,有时需要搜集一些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搜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
(4)教会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交往和互助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点。
(5)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同的地方,这就需要讨论,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6)学会倾听。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在开始合作学习时,同学间可能不容别人提出的意见,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每个学生的发言,不插嘴;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听后需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二)其他的小组管理方式
1.由组长组织订立组规,从自学、讨论、展示、作业的完成与收交、自主学习纪律及学习目标的达成等方面制定出基本的规范要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明确每个学习环节的具体做法。
2、由行政小组长和学科小组长共同组织每周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组会、座谈、反思等,协调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组内同学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
3.每个小组要根据自己成员的不同情况确立合作学习的预期目标,真正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利益共同体。小组合作中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
4.每个小组还可以办一份小组月报,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彰显小组个性文化,每次考试后各小组要出一份小组宣言,总结前一段的学习,提出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
三、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是小组活动的主要内容,它通过小组成员间、小组与教师、小组与学科教材、课型、课堂环节等主客体的多维关系,达成一定的目标,优化学生的各种非智力和智力因素。小组学习具有双重目标,通过主动地探寻、发问、表达、交流、质疑,积极的倾听、选择、吸纳、认同、获取,一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形成各种积极向上的意识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如自治意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规则意识等;二是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判断等学习能力。这两个目标又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小组成员与小组学习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这是学习方式的主导方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1.关注不同层次的成员作用
(1)一要从面上建设、培训好各小组,这样就把握了课堂的灵魂。小组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学习活动的,构建学习小组是进行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无论是教师分组还是学生分组都要遵循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原则,前面已经说了这里不再多说,学习小组是学生展开竞争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的阵地,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组织形式。建学习小组就是要让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的过程、品尝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得主动,形成深刻的体验。
(2)要从点上关注和用好两个层次的成员。在每个小组中,都会有一名得力的组长,他是一组之魂。前面已经说过,组长不一定成绩非常好,但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一定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组长固然有任务、有责任,其他组员也不能闲着,每个人都应分担具体的任务。比如每个小组除组长外,还可以设立各个学科组长,学科组长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老师挑选担任的。学科组长根据课堂学科轮流主持小组成员的板书和展示活动,限定检查预习、质疑点评时每个环节个人发言次数,避免只有少数人发言,增强小组成员参与小组、管理小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感觉到我很重要,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这样就会出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局面。这一切都要求组长有敏锐的观察力,做到分工合理、合理布局,使本小组在良性竞争中健康发展,有的小组还有副组长,他是组长的得力助手,是整个小组的支柱,要配合组长积极展开各项工作。
对于学困生,他们也是小组必不可少的一分子,是评价优秀小组的一个重要指标。小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品学兼优、能力较强的学生,更能转化大批的学困生,每个班都有学困生,大面积转化学困生比较困难,但要有一系列转化学困生的措施,如“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制度。堂堂清是指每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必须当堂巩固,不留尾巴。每堂课的达标测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能看书,不要讨论,教师要当堂批改。到下课时,也许有的学生没有做对、有的学生没有做完,那么这些学生没有做到堂堂清就要转到日日清,教师在当天的课外和自习时间就要找到这些学生补课辅导,使他们对当天所学的内容及时巩固。每周五下午,班与班进行互调检查,对学困生进行检查和辅导,这是周周清。每个月的月考是月月清,要做到四清,仅靠教师会力不从心,这时就要发挥小组的作用。
2、关注小组成员各种学习行为
在小组学习中,小组成员交流和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注意他们每种学习方式的特点及科学做法。
(1)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首先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合作学习除小组讨论这种主要形式外,还包括合作预习、合作记忆、合作展示、合作改正错误、合作完成开放性作业等,不能将合作学习片面地理解为小组讨论。
其次是选择好合作学习的时机。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的内容则不需要,而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第三小组合作学习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解决方案:要建立合作规则。如交流前要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学困生和中等生先发言,优等生最后补充;别人发言时要尊重对方,认真倾听。还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就是教师在设计研讨问题要难易适度,不要只顾及优等生或学困生。要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设问梯度由易到难,同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合作习惯,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理解、尊重、互助、分享。
缺乏合作,各抒己见;不够专心,易受干扰;缺乏主动,坐享其成;缺少主见,人云亦云。
解决方案:第一,明确职责。在小组合作中,可以根据需要在组内设立几个岗位,如组长、记录员、评分员、汇报员。组长负责组织合作内容的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机会,组织好记录;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评分员依据合作时组员的态度、交流的质量等给组员打分;汇报员集合组内研究成果,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为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合作关系,小组成员应轮流担任以上角色。采用这种合作形式,可以使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保证人人有事做。
第二,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第三,丰富课堂合作学习形式。如
轮流发言法:这一合作学习形式就是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挨个发言,一人不漏。如学生自学生字后小组讨论识字方法,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说出一种方法,特别要指出的是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小组成员应学会倾听,别人已经提到过的想法和观点,其它同学不再重复,只做补充和评价。此外对于每个学生都需要掌握的某一知识,可采用这种合作形式,目的让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发言获取知识,掌握知识。
“一帮一”合作法:请组内一优生帮助一学困生进行学习,其它小组成员之间学习,这样可以通过学困生的学习正确率,使之不断进步,同时弥补了教师对学困生无法一一指导的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只要遇到学困生难以自己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又无法加以个别指导的时候可采用这种类型。
协商法:合作学习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合作学习,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可以保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计划和时间。
打靶子:在小组中每个成员思考后,抽签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的意见,其他成员以他的意见为靶子,对他的意见发表见解,教师也可以把这种办法应用于全班的组与组之间,在这种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们更加容易发现差异,发生思维的碰撞。
相互提问:可小组内提问,也可小组间提问,也可学生间点名提问等。
动态分组法:在合作学习中,还可以采用小组成员动态编排。如让小组的女生不动,男生流动到下一组,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新鲜感,更重要的是学生有机会了解更多学生的观点,也打破组内长期形成的固有地位。
组织分层学习: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不同,在习题教学中用的较多的是分层教学法,即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成员均由解题能力不同的四位学生组成,再把各小组成员按解题能力由弱到强确定为甲乙丙丁,然后教师给出由易到难的四道题目让他们依次做,甲做简单题,其它同学给予批改指导,依次类推,丁做难题遇到困难且本组无法解决时可向教师求助。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本身这种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最后,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教师只有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秀形式,才能真正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2)小组展示。首先在展示前先提示:请大家聚焦黑板,下面由几组几号为大家展示,这句话的目的一是提示老师为本组加分,并有加分的尺度;二是提醒其他人员要集中注意力,关注同学的展示。在展示时要注意:第一,站姿正确,面向全体;第二,语言精练,语速适中,语音洪亮;第三,神态大方,动作规范。以上要求意在使展示取得良好的效果。小组展示这种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团队精神,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师与小组学习
真正行之有效地开展小组学习绝非易事,除了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主体作用外,教师的一些做法及作用也不能忽视。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因教师的原因导致出现的问题,如:小组学习场面或冷冷清清或热闹杂乱,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充分或者过长,教师对小组过于操纵或放任自流,教师评价或失于偏颇或不及时等等。教师在小组学习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使小组学习有的放矢。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小组合作内容严格把关,防止造成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没事做、问题太难学生讨论无果做无用功。其次教师要把小组合作的要求讲给学生,防止学生在合作时漫无目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再次,要对小组合作的时间进行正确的预设,防止学生学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如有的课,教师在一节课提出了十几个问题,一节课学生合作了数次,每次小组都不知道要合作什么内容,而且都是急速完成,然后就是汇报、展示,使学生无所适从,一节课下来学生转来转去,呼啦啦热闹非凡,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但是这样的小组学习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学习有效果有价值。
2、明确分工,使小组工作不流于形式。像活动性、操作性较强的合作内容,教师要分工明确,而且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有必要帮助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从而让合作流畅而快速进行。(如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比如是动手的,为此我先提出合作要求,小组长负责协调,每组出一名代表发言,一名记录员对研究过程进行记录,两名负责制作,一名负责监督)
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深入。课堂是否高效不在于教师安排了多少问题,而是看有多少学生能够完成问题,有多少人能够完成目标。遇到一个问题在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题意的时候,教师千万不能着急,以教师的讲说去代替学生的思考。学生不理解题意,教师怎样说都是无用功,这时教师一定要沉住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讨论,要给他们由乱到清晰的时间,让他们把思路捋出来。同时教师要巡视全体学生,看那组举手提出问题,需要帮助,要学会从学生活动状态和面部表情去判断应该在哪里点拨、要讲哪些问题。当学生面露微笑,讨论声音落下来时,就是教师拨云见日的好时机。
4、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在小组合作时,教师不是无所事事,也不能埋头干自己的事,这时教师要巡视整个课堂,利用这段时间对每个小组的合作给予指导,比如可以帮个别小组再次明确任务、强调合作规范,或者在小组内出现再生问题无法继续时给予一些提示,或者帮助学生精练语言等,使得每个小组的合作能顺利有效完成。另外在巡视时教师应尽可能掌握每个小组的情况,如合作过程中学生都得到哪些不同的结论,出现哪些共性问题,有哪些值得提倡的做法等,可以在展示时让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5、教师要调控好小组放和收的关系。在小组交流时,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做并做完、去说并说完。但此时的放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去参与、去观察,由于时间关系或探讨问题一时难以得出结论时,教师要及时收,使小组合作交流得到有效调控。
6、教师要对小组合理恰当地评价。合理的小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来自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在合作学习中必须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同时达到整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教师应该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做出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结合起来,小组集体评价与小组个人评价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关注合作学习过程,使他们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如:自我评价:答对一题1分,两题2分,三题以上6分; 小组评价:表现:没有参与0分,有时做其它事1分,专心参加小组活动2分; 倾听:不听别人发言0,有时不听1,专心听2分; 交流:没有发言0,主动发言1,发言中能说到问题的实质2分,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采纳别人的好想法2分。
同时,教师的点评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效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重视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与充分肯定和奖励。
四、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督促,是促进小组合作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是由学生外部到内部进行的激励性措施,它既有利于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养成,同时它还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研究、掌握和运用合作学习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评价首先要注重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其次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实用性、客观性、及时性、激励性、有效性、规范性、层次性、多元性、准确性等。因为只有注意到这些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地发挥其作用,有效地为课堂教育教学服务。
下面从小组评价的内容、范围、手段等角度谈谈评价的具体操作。
(一)评价内容
小组评价的内容很广泛,应该根据学校、班级、小组的具体情况而定,评价内容要求全面、具体、清晰,有可操作性。
举例:某班从以下几方面对小组进行评价。
1、课堂表现评价(加减分制)
A.课前预习充分。可根据课前预习检查情况加5、3、2分。B.学案书写清楚规范。可根据小组互查加3、2、1分。C.问题回答准确、完整,条理性强、声音洪亮、口齿清楚、有询问、质疑、补充、点评,可根据小组内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学生在组内的号数加相应的分数,如6号加6分,5号加5分等,这种评分标准对学困生和小组竞争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D.小组成员的课堂探究时的参与率、问题的有效解决情况、课堂纪律等,根据情况加5、4、3、2分。
E.达标检测的准确率,根据准确人数每人次加5分。减分:在预习检测中,不能达到学习要求的减2分,在课堂轮流展示中,没有认真准备,发言人表现差减2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故意扰乱课堂秩序减小组5分。课堂上不积极学习,被教师点名批评一人次减小组3分。
2、作业情况评价(加减分制)
作业完成的及时、准确、规范按等级加6、4、2分。A.作业不认真、书写潦草且不能保质保量减2分。B.作业偷工减料或不交作业的减2分。
C.抄袭作业者一经发现,抄袭者和被抄袭者各减3分。为了方便、及时、全面、公平、客观地进行作业评价,各科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互收互评,各小组长把作业按等级交给教师,教师再做评定,最后又各科组长做好每天的记录。
3、考试成绩评价(加减分制)
结合平时检测及考试的成绩,对各小组的单科成绩、反馈纠正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A.各学科平日检测,每得一个百分就给小组加5分。B.对于没得满分的学生进行改错再检测达标情况,反馈给科任教师的前三个小组,每组加3分。
C.阶段性考试,班级内每进步一个名次加1分,每退步一个名次减1分。
D.进入年级前多少名的,每人次加分,前50名的,一人再加5分。
在考试中违反考试规定的罚10分,考试时态度不端正、书写不规范的给小组减3分。
(二)评价的范围
1、按成员分可分为小组内评价和小组间评价。
组内评价可根据组内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全方位对本组内成员进行评价。如:组长负责全面评价;学习组长负责学习、作业评价;纪律组长根据班规、组规依据督查记录负责纪律评价;卫生组长依据小组值日情况、个人卫生、桌面是否整洁、小组环境保持等情况进行卫生评价;还有的设立礼仪组长,负责仪表和文明礼貌的评价,等等。
组间评价,根据班级内部的评价标准进行组间互评。按时统计,及时评价。
2、按时间可分为课评、日评、周评、月评、总评等。课评:任课教师根据评分标准及每堂课每组学生的表现,把学生得分情况填入评价表中。
组名 独学 对学 群学(合作探究)展示 达标检测
一天各节课的得分情况汇总到评价表中即日评
组名 一节 二节 三节 四节 五节 六节 七节 八节
(三)评价手段
评价激励手段多种多样,口头表扬、鼓掌祝贺、可加分表示、可贴红旗、红花、颁发证书、优胜小组合影放在橱窗、党峪的日月星、建明的快乐豆等等,还可以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也可以将这些手段综合利用。
第四篇:初一新生学习小组建设培训
初一新生学习小组建设培训
——初一年级组
一、小组组建:
1、小组建设的好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等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全面发展的目标。
2、具体分组方法:每组以6个人为宜;每组学生编好座位后每个学习小组6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我们称做特优生,B类学生称做优秀生,C类学生称做待优生,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同质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A、B教C的目的,形成了“兵教兵、兵带兵”的帮扶对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小组”。
二、小组长的选拔: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小组长的担任条件:
(1)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要强。成绩不一定很优秀,但责任心必须要强,至于组织管理能力,老师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小组长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后天的培养锻炼小组长的管理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要有服务意识。有些学生很自私,什么事情总先想着自己,没有把组员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3)自制力要强。有些组长自认为自己是官,就想着天天为所欲为,对组员指手画脚,摆个官架子,管不住自己,不能严格的要求自己。所以,组长必须以身作则,高标准要求自己,只有管住自己,才有资格管理组员。
2、选拔方式:
(1)教师临时指定:刚开学,由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了解,可以根据报名这几天对学生的观察和初步了解,临时指定小组长,以后,可以根据平时的评比和表现灵活的更换。
(2)自我推荐:班主任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当组长的好处,如: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锻炼自己的胆量,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然后让学生发表竞选演讲,给大家表态发言,今后,自己如何胜任这个职位。
(3)民主推选:初一新生刚入学,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如:自我介绍等,让学生之间多一些了解,然后由组员民主推选小组长。
三、组内人员的分工:
坚持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原则,比如:组长抓小组的全面工作,有负责纪律的、负责各个学科的、负责卫生的、负责考核的和负责收发学案的等等,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小组管理当中,承担不同的任务,在参与中体验管理者的乐趣。
四、小组文化建设:
1、创建小组组名:一个班级要有班名,那一个小组也要有组名。所以要发挥每个组员的作用,为自己的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生机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凝聚力。如:以花来命名(剑兰花、罂粟花、郁金香和夕颜花等)、以名人命名(中山组、冰心组、陈景润组等)和以名校命名(如哈佛号、剑桥号、清华园)等。
2、设立组训、口号:组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格言,设立自己的组训和口号,以激发小组组员的上进心。
3、民主制定组规:无规不成方圆,小组也一样。所以,我采取小组管理民主制,利用晚点小班会时间,让每个组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际情况,从小组利益出发,制定符合自己小组实际的组规,确保组规的民主制定。
4、创建小组誓词,由小组自己撰写誓词,晚点小班会小组轮流宣誓,激发学生的斗志,强化组员的团队意识,创设班内小组之间竞争的氛围。
5、确定小组目标:小组合作讨论,制定本学期小组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比如:组员月考、期中和期末的目标,我们小组要在班
内发展到什么水平,小组间的成绩和考核的挑战等。
组名、组训、口号、组规、誓词和目标做成一个牌子或者桌签,放在组内的桌子上,激励组员积极向上。如:组名:寒梅
组训:团结友爱 知错就改 热爱学习遵守纪律 口号:形成团结向上的集体,养成良好的习惯 目标:具有一颗仁爱之心,拥有广博的知识 组名:向日葵
组训:坚持不懈 勇往直前 齐心协力 共创辉煌 口号:我们发现 我们思考 我们交流 我们进步 目标:勇夺第一
五、小组的优化:
小组内成员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评比,肯定会暴露出不同的问题,没有当初预设的那么好,组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连续几周,这个组一直排名倒数,那这个组肯定存在问题,这个时候,班主任要善于发现问题,该协调的协调,如果协调不成,就应该及时调整小组,达到优化小组的目的。
六、小组目标追击:
建立小组间的竞争机制,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挑战和对抗,在班内创设一种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氛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小组追击的形式往往有考核追击、活动追击和成绩追击。
1、考核追击:每周五由各班的自主管理委员会根据班级的民主考核制度,对班内十一个小组进行考核排名,表扬优秀小组,对考核靠后的小组,找出问题所在,激励他们,对自己要有信心。随后,星期日周总结晚点小班会上,表扬挑战成功的小组,给他们小组组员加个人考核分,然后,让小组重新制定挑战目标,激发学生的斗志,从而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2、活动追击:利用活动提高小组组员的合作竞争意识,如:在操场上,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小组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等,赛前,每个组长做好动员活动,集体给小组定目标,准备在活动取个什么名次?鼓励组员相互协作,为小组争光。通过这种小组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成绩追击:利用晚点小班会组织学生制定小组的奋斗目标,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大家才有了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动力,所以我们常常让小组和个人制定考试目标,组与组之间的进行挑战,有宣誓和下挑战书等形式,激发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将竞争意识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
考试后,利用小班会时间,宣读小组和个人挑战的结果,对成功的小组、个人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也可以加个人考核分,对那些挑战的失败的小组及个人要多鼓励,课余时间多和学生进行交流,给他们找原因、找方法,尽最大的努力去鼓励这些学生,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
七、小组考核评价:
对小组进行“捆绑式”考核,把个人利益与小组利益捆绑,一人犯错给小组扣分,一个人表现好给小组加分,给贯穿一种思想“一人荣不算荣,一人耻小组耻,集体好才叫好”。
八、小组激励机制:
1、周表扬:每周五,各班根据考核情况给年级组汇报本周的3个优秀小组,年级组会在每周的跑操时间,在年级层面上通报表扬,并给各班发喜报,或者在班级小组竞争牌上给小组贴星等。
2、月活动:年级组按每月对各班优秀小组进行表彰奖励,评出优秀小组,组织优秀小组成员去爬山,在山上,学生和教师打成一片,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或者组织优秀小组观看励志电影,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每月的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班内逐渐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
3、学期表彰:根据各月小组的表现,汇总考核评出本学期的优秀小组,学校会给优秀小组成员颁发荣誉证书,给优秀小组长进行授牌,激励这些学生等能积极向前,更好的为班级服务。
第五篇:学习小组建设
长白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求真·民主·慈教·博识高一财会专业学习小组建设
破晓一组:
组长:王让组员:高二包
学习小组口号:破晓,破晓,我们迎着喷薄而出的朝阳,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快乐地成长,我们是最有希望的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