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组分工合作激发学习热情
小组分工合作激发学习热情
(赴成都学习第二周心得体会)
苍溪县陵江镇第三小校李晓梅 本周我不仅继续听了龚老师的英语课,而且也听了语文课、数学课和音乐课,我发现他们每堂课都有一个共性: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基础单位,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合作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在他们每位老师的课堂中小组成员分工非常明确,每小组3-4人,四人组的有主持人,声控员,补充人和汇报人。三人组的有主持人,声控员(兼补充人)和汇报人。每位不同工种人员有自己必会的语言:如:主持人“现在我们小组开始讨论——首先请XX发言,大家要专心听——请汇报员模拟汇报,大家补充。”汇报员“大家好,现在由我代表我们小组向大家汇报,我们的意见是——我们的汇报基本完毕,请大家补充„„谢谢你们的意见,我们的汇报结束。”再比如对声控员的要求只需动作提醒,不用语言。
他们学校一二年级教室的墙壁上都贴上了小组学习合作的要求,高年级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已经形成了固定模式的发言习惯,这样做整个课堂看起来井然有序,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音乐课也非常有特色,不只是教唱歌,而是音乐课堂跟其他学课知识相融合,也用到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会了唱歌,还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懂得了合作也是成功的一种方式。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这样的学习肯定是失败的,最起码对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效果的。但是从川师附小万科分校的每堂课可以看出来学生们的合作学习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而是他们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而成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无数次反复演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或者说去适应某个角色。
在以前的多次听课中,我发现多数的小组学习,形式大于效果,基本上是低效的、放任的。经常是某几个人在表演,学生回答学习的结果时,根本没有用完整的方式汇报交流。而只是说“我认为……”“我觉得……”小组学习只是反映在形式上,盲目的开展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这样的小组学习是低效的。在我的教学中,我更多地关注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怎样突出教学重难点,怎样设计板书,但这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未必都有用。我觉得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一个亮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小组学习是学生展开竞争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的阵地,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组织形式。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旨在让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的过程、品尝成功的喜悦,学得主动,形成深刻的体验;在蕴含着自主、合作、沟通、竞争、创造、自由、批判、挑战的环境中,生发思维的火花。教师可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学习评比活动,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使他们在积极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激励中感受集体智慧,获得心智的发展,绽放生命的活力。有小组学习的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懂得了什么是平等,什么是尊重,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的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课堂将会因学生的自由活动而绽放异彩!
第二篇:研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逼他喝水。”这句话更加形象的诠释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刚从教的时候自己从没有想过学生厌学的原因什么,就是一味的让学生必须学习,不学不行。今天看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才明白学生厌学是有原因的,必须先分析掌握原因,再找到适合他的学习动机去激发,因为学生养成强烈的学习动机,推动着持续不断的终身学习。学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这一门课后,我印象最深,最有感触的一句话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一的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处于一个过渡期。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初中相差无几:学习兴趣还不稳定,比较笼统、模糊,易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并从中得到满足,任何新颖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因此,高一的课堂教学更应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
到了高二,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明显分化并趋向稳定,其学习兴趣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表现为对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的兴趣增强,开始注重学习内容。他们的学习兴趣已减少了与学习形式的直接联系,而逐渐被学习的内容所左右。所以,针对高二的学生,我不仅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课本内容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人感增强,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对思品课的学习兴趣。
到了高三,学生对复杂的疑难问题、对较高的智力活动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方法的生动活泼,而应注意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深度,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开动脑筋的智力活跃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应对严重偏爱某一学科的学生给予恰当引导,一方面使其在对某一门学科兴趣的基础上培养起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应以此为中心兴趣,指导学生涉猎更广泛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以此为自己的志趣甚至是一生的事业。
自己在以前的教学中逼学生“喝水”的做法还真有,学生背不下课文,留下来反复地背,直到背熟为止;学生不会写生字,留下来5遍10遍的超写,有是时候甚至中午都不让回去,我陪着他们一起挨饿地学习„„这种做法的最终结果是学习成绩提不上去,反而是学生的逃学,至今头脑了还经常出现的20年轻我刚参加工作时的一个镜头:“3个男同学躲在麦垛的后背,明明知道我看到了他们,也不肯出来上课”。
对于学生来说,强烈的学习动机有助于:第一,唤醒学习的情绪状态。可产生如好奇、疑惑、喜欢、兴奋、紧张或焦急乃至冲动等情绪。第二,增强学习的准备状态。易于激活相关背景知识,降低在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知觉和反应阈限,缩短反应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第三,集中注意力。将学习活动指向认知内容和目标,克服分心刺激的影响。第四,提高努力程度和意志力。延长学习实践,增强认真程度。遇到困难甚至失败时坚持不懈,直到达到学习目的。
知识技能是重要的,但学习品质是更重要的。教师把“一匹匹小野马”带到知识这条河的岸边,让们愉悦地“嘶鸣”,自由地“饮水”,“撒花”地成长。这样才能在数年之后有千里之马、万马奔腾的蓝图实现。
第三篇:第五课:激发学习热情
自我介绍: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_____号考生。
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激发学习热情》。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_四川文艺_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高中一、二年级•全一册的第五课。《心理健康教育》这套教材是根据高中生在不同年龄阶段以及每个阶段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发展任务,从学生的生活学习出发,结合教学情境为主线而编排的。学习提不起劲来.这主要涉及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问题。学习热情也是学习心理这一模块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而高一年级的心理辅导课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自理、自立、自强,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要想提起学习的劲头,就要找出学习提不起劲来的原因,继而端正学习的动机,真正形成高尚、正确和长远的学习动机。
能力目标: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热情不是一下激发出来的,它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
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及对自身的影响
难点:
1、从认知、情感、能力几个方面引导、启发学生养成认真的学习习惯,从而积累学生的学习热情。
2、引导学生从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情况分析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春天,是从童年走向成年、走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交织的时期,极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我面对的学生是高一的学生,不是专业的心理系学生,所以我力求上课的内容可以迎合当前高一学生的心理需求,力求取材于生,许多内容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而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很多学生都觉得有话可说。并希望学生通过这堂课,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培养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有利于为高中三年以及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2、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教法:
1、讨论分析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2、通过“教”“学”“放”“收”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学相长,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学法是: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最后我们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黑板、等。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
用约5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引入新课。
用约20分钟时间进行正体部分。让同学们共同参与进来,一起分享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说一说:
你有不想看书、不想学习的时候吗?对不想学习你是怎样解决的?
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引领其他同学提出自己觉得可行的办法,相互交流学习,取得经验。为了激发学习的热情,自己应该要努力做到什么?
我要设置一个心灵驿站
分享心灵驿站里面的两个实例,让同学们认识到遇到的这些问题都是暂时性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中正确的定位自己并通过自己对认知、情感、行为上的改变来激发学习的热情。
最后,用约5分钟的时间进行尾声部分,主要是小结和作业。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激发写作热情
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由于中考作文分值比例高,难度大,因此,它成了众多家长和考生关注的焦点。“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有些同学“谈文色变”,无话可说。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写作困境,而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改革课堂教学,善于点拨学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最终形成能力。
一、改革课堂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我认为一堂好的作文课,应该飞扬着激情,燃烧着思想,闪烁着青春;一堂好的作文课应该是一首诗,应该是一幅明丽的画,应该是一曲动听的歌。使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在上作文课时,先以轻松的话题引入课题,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从而使他们产生“我要写”的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2、更新评改理念,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改革评改方法,构建创新作文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作文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以不断提高作文质量。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包写作,教师包评改。其结果是教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收效甚微。如何把教师从评改作文的重负中解脱出来,又能使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是一个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
“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大家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中所形成的共识。于是相继出现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自改、小组互改及师生综合改等评改作文的方法和措施,但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且操作程序繁复,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可以说,评改作文如果不改变“纸上谈兵”的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难得轻松,相对来说,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比包办代劳更费心机。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
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实施系列化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更新观念,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实施了系列化作文教学。
(一)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二)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培养观察习惯。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只有贮备丰富的材料,写文章时才会挥洒自如,而观察是我们贮备材料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的过程,是一种把看清楚、想清楚的东西写清楚的能力。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
1、观察事物要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
2、观察事物要有序。
3、观察事物需要想象和联想。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多作摘抄、作笔记,作周记,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1、搜集积累名言、警句、对联、歌词、谚语、歇后语、成语故事等。
2、摘选诗词佳句、文章妙语。
3、赏读名作,摘录简介。
以上各项每一周可侧重做其中一项内容进行专项作文语段训练。落实中,可用一两节课时间,搞一些比赛如:歇后语、成语故事比赛等,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使他们热爱写作,并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三)帮助学生归纳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这样做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靓丽的标题。话题作文要求在以话题内容为范围的前提下自拟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醒目的标题是一篇文章最引人注目的亮点。要想使文题靓丽新颖,可采用如下方法:
(1)引用式。直接引用与材料中心相吻合的诗句、名句、歌词俗语、广告语等做文章标题。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句)、《绿叶对根的情意》(歌词)这类文题醒目,易引起读者共鸣。
(2)修辞式。即用修辞格来拟标题,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借代等手法,用这种方法拟定标题形象传神,有感染力。例如《面具》(比喻)、《诚信出走》(拟人)。
(3)幽默式。有些记叙类作品内容风趣、语言诙谐、格调轻松,这时可以相应地拟一则幽默式标题,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从而获得读者的第一青睐。例如《老班趣谈》。
(4)标点式。标点符号属于无声的语言,以标点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使文题新颖独特,引发读者要看个究竟的兴趣。例如《?!》。
2、文章要富有真情实感。一篇文章能否写出真情实感,是写作成败的关键所在。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是说写好文章的秘诀在于写出真情实感。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
(1)写作时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真人真事。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感受才真切,体会才深刻,写出文章才是真挚情感的流露,只有自己受感动的事情才可能去感动别人。如:《长大的感觉有的涩》一文,小作者选取了自己初中生活中一段独特的经历,为自己歌,为自己泣,真切感人。
(2)说真话,不随意夸大。冰心说:“写文章要有科学的态度,也就是认真诚实,实事求是,没有科学的态度,一定写不出真挚感人的文章。”因此,在写作时,切忌内容虚假,无病呻吟。
(3)抒情要真切。对自己所描述的事物有足够深厚的感情,而不是故作深沉,哗众取宠;要能驾驭自己的笔来抒情,使感情浓淡相宜,而不是矫揉造作。
3、如何使文章富有文彩。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真情实感,还要有文彩,力求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1)融诗词佳句、文章妙语入文。在作文中,恰当的引用诗词佳句或文章妙语,可提高文章的品位,增添文学情趣。比如《追求》一文中有这样一段:
“一蓑烟雨任平生”,经历过“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伟奇绝,“细看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凄清情思,苏轼,一位在华夏文化上不可缺少的人物,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里行走过了,最后所追求向往的不过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
这段文字,恰到好处地引用诗句,为文章平添了动人的魅力。
(2)将名言、警句、寓言故事、歌词等入文。生活中,一些名言、警句、寓言故事、歌词等都很富有生活情趣,我们把它灵活的引进作文中,可使文章的语言亲切自然,新颖独特。
(3)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作中,恰当的运用修辞方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使苍白的文字披上绚丽的色彩,使语言极具艺术性和感染力,令人耳目一新。
(4)善于捕捉心中的感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点点滴滴的感悟,幸福也罢,痛苦也罢,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感悟,其实是写出好文章的情感源泉。如果能善于捕捉它们,那么,情文并茂的文章将出自你的笔下。
4、凤头展彩,豹尾余响——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元代著名散文家乔梦符提出作文之法不外乎六个字“凤头、猪肚、豹尾”这就是说文章的开篇要俏丽,先声夺人。而结尾应醒目有力,余味无穷。
怎样开头才是“凤头”呢?
(1)开头简洁精悍,切入文题。这种作文方法入题快,气势强,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
(2)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开篇巧设悬念,会使文题曲折跌宕,易调动读者阅读全文的胃口。
(3)开篇抒情,真情感人。开篇就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表达出来,使语言抒情色彩浓厚。如:《秋叶的月牙儿》一文的开篇是这样写的:“秋夜,月牙儿刚爬上枝头,撒下淡淡的、朦胧的光,轻轻柔柔的,一缕飘进果园,舔着静谧的夜,吻着挂满果实的枝丫,吮吸着收获,阵阵愉悦的醉人的笑语,时时从果园深处飞出,回荡在月色里,浸透在茫茫的沃野。”开篇将自己对故乡的一片真挚情感抒发的飘送悠远,读来是一种惬意。
怎样结尾才是“豹尾”呢?
(1)结尾要扣题。这样会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全面又明确的认识。
(2)结尾要含蓄,耐人寻味。峰回路转的风景易引发读者的兴趣;委婉含蓄的语言易拨动读者的心弦。令人思考。如《冬绪》的结尾:“又一阵风吹过,那片不肯落的叶终于还是落了,这也是必然吧!然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5、善用创新出美文。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作文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立意上创新。写文章要有独特的见解,别人浅见我深见,让人读后有耳目一新的感
觉,这样的立意才能深刻而有教育意义,才能给人以启迪。
(2)形式上创新。形式上创新主要表现在可以写出不同体裁的文章,如书信、日记、寓言、童话等;说明文可采用第一人称的拟人手法,使文章生动,记叙文可用拟小标题的形式等,可以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文章的选材运用与众不同的形式。
(3)语言上创新。鲜活的语言可以为文章注入新内涵,使读者产生新感觉,触发新感悟。如,可采用词语的反常搭配法,例如《野炊》中:“不在乎/吃什么/只是/嚼嚼阳光”这种反常规的搭配方法,能产生“失落浪起”的审美效果。
6、整体训练。在前一段时间里,通过专项训练,同学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方法,但这些知识还比较零乱,还需要教师把这些知识连成线,穿成串,进行整体训练,使局域网变成广域网。
三、赏识成功,鼓励创作,激发兴趣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摸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作文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书面体现,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只有这样,到考试写作时,学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水到渠成。
第五篇: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学习热情》说课稿
《激发学习热情》说课稿
说课人
刘强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激发学习感情》,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分析
热情,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态度,是一个人对事物追求的内在动因。学习所探求的大都属于未知领域,尤其须有执着的亲密情感。高中各学科要学习的知识,本是毫无感情的客观事物,有些学生之所以产生冷漠、厌烦的感情,并不是这些学科知识本身的原因,而是自己对学习消极感情的结果。人的情绪、情感具有非理性的特点。所以,在辅导中要引领学生感受并理性认识到:自己对学习所持有的情感和行为,是导致与学习感情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解决厌学问题,激发学习热情,同样如此。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领悟自己与学习之间是一种感情互动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愿意更主动地学习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和感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学习的美好情感,化为更自觉的学习行为。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激发对学习的美好情感,化为更自觉的学习行为。
(二)难点:领悟自己与学习之间是一种感情互动的关系。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本课教法上主要采取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体验式教学、活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分组教学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师生互动。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利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广场舞视频《狼爱上羊》,音乐《春天的早晨》、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2、学生准备:全班以6-7人为一小组,移动课桌,在教室中间留出空地。
七、辅导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本课设计为六个板块,分别为:热身游戏,放松身心;我对学习的爱有多深;我与学习的距离;反省对学习的感情投入;与学习共舞;结束活动。
(一)热身活动:视频歌曲《狼爱上羊》
(1)教师利用大屏幕播放广场舞视频《狼爱上羊》,学生跟着动感旋律和动作示范,或规范或自由地跳舞。
(2)教师引导向主题靠拢:大家光忙活着跳舞了,在意着舞曲是什么歌曲了吗?狼与羊本是一对生死对立的冤家,可是在歌曲中狼不光爱上了羊,而且还能“爱的疯狂”。你对我们高中生最主要的工作——学习的感情程度有多深呢?
(通过热身游戏,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为后面辅导活动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我对学习的爱有多深
(1)教师导语:从幼儿园到如今,你曾经对学校、对书包、对高学段有过那么多的依恋和憧憬,有过快乐的学习体验,有过对学习如醉如痴“爱的疯狂”的时候,发生过因病或因事不能学习就要哭的情况,现在请你回忆你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亲密感情。
(2)几位同学发言,将自己对学习的亲密感情与大家分享。
(3)教师继续提出问题:现在,你对学习的感情是怎样的呢?有没有在某些出现过与“爱”的感情不同甚至是相反感情的情况呢?
(4)几位同学发言,将自己对学习的不同感情与大家分享。(5)教师点拨(背景音乐《月亮代表我的心》)在我们的学习经历中,为什么会有爱恨不同的情感体验呢?为什么学习有时候让你如痴如醉想它爱它,而有时候却冷漠、厌烦甚至是憎恨呢?其实,你与学习之间的感情,如同我们物理学中力的相互作用的道理是一样的,你爱它,它就是可爱的,他就爱你;你烦它,它就是讨厌的,它就讨厌你;你恨它,它就是魔鬼,它就会伤害你。如同这首歌所唱的那样,学习就像是太空中的月亮,它本身并不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光其实是它反射的太阳光。学习也是一样,它本身没有什么感情,它只是“反射”了你对它的感情而已。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验证和感受这一点。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对学习产生不同情感的原因,学习本没有情感,只是反射了我们自己对他的感情而已)
(三)我与学习的距离
1、组织学生围站成一个圈,面向圆心。
2、找一位同学做志愿者A,请他说出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学科。
3、请A邀请B、C两位同学并列,分别扮演最喜欢的B学科和最不喜欢的C学科。B和C保持一定间隔,站在A同学侧面对面大约1米处。
4、教师请A对喜欢的学科(B同学)可以做出邀请、握手、拥抱等姿态,对不喜欢的学科(C同学)可以做出指责、讨厌、逃离的姿态,也可以通过调节远近距离来表示你跟他们的关系。
5、教师分别请两位学科的扮演者(B和C)根据A对自己的态度,做出动作或者调整身体的距离,对A做出回应。
6、请学生A和两位学科的扮演者B、C分别谈一谈感受。
7、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分3人一组,分别扮演学生A和他最喜欢的学科B、最不喜欢的学科C,通过表情、动作的互动,体验其中的感情影响。
8、学生交流分享此活动的感想。
(通过互动体验,让学生切身体会,对学习有不同的情感有不同的表现,学习与我们的情感就会越来越疏远,距离也会越来越远。)
(四)反省对学习的感情投入
1、教师讲述邻居家的小狗比较反感,每次他都躲得远远的,不愿正面看它一眼,而这只狗对他也表现得不太友好。有一天,邻居全家要外出几天,要把小狗临时寄养在他家,他内心很不情愿,但碍于情面无法拒绝。小狗被拴在了阳台上,虽不愿意靠近它,但总要给它喂食呀,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观察这只小狗,他忽然发现它的样子还是蛮可爱的。从小狗怯生又孤独的眼神中,他顿生怜悯之心,用心为它喂食、饮水、梳毛、洗澡、还带它出去遛弯儿。他发现小狗对自己也很友好,常依恋在自己也很友好,常依恋在自己身边,有时还用舌头舔自己的手和胳膊来表达亲密。几天时间他就与这只小狗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2、组织学生交流分享此故事对于学习感情的启发意义。
3、教师总结:不管对于有一定感情的动物,还是对于没有心理活动的事物,如自然界的能量守恒定律是一样,人与他们的感情是守恒的,从他们身上收到的感情与为他们付出的感情是基本对等的。我们要增进与学习的感情,就必须先进行精力付出和感情投入,你对他友好了,它才会对你日久生情。
(通过邻居家小狗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与世界万物的感情是守恒的,从他们身上收到的感情与为他们付出的感情是基本对等的,我们对学习付出多少情感,学习就能汇报我们多少情感,从而收获学习的快乐)
(五)与学习共舞
1、全体学生站成一圈,依次1、2、3循环报数,每3个人为一组。请每个小组的1号同学站进圈内,转身面对2、3号同学,三人静静地拉起手。(播放背景音乐《春天的早晨》)
2、教师引导:现在请每个人调整自己的呼吸,让自己静下来。请每个人把左右手拉着的伙伴分别当作你原本喜欢和不喜欢的学科,他们分别是哪个学科?请你先真诚地看着原来不喜欢的科目(如果看着对方让自己不舒服,也可以闭上眼睛,用心来感受),在心中默默地体会这种改变带给你新的感受,并享受这种感受„„
3、教师继续引导:现在,请看着你一直喜欢的科目,默默地对它说:我更加喜欢你了,我越来越喜欢你。此事,你的感受越来越美妙,你的心开始随着这美妙的感觉轻轻起舞。
4、教师继续引导(播放《月亮代表我的心》):现在请大家用身体动作或者舞蹈动作表达心中这美妙的感觉,随音乐翩翩起舞,和你的伙伴享受这个过程。你们的舞步越来越和谐。
5、教师继续引导:随着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的成长,我们将升入更高阶段的年级、学校学习,我们将接触更多学科的学习,还要掌握更多技能。请伸出双手,微笑地邀请更多的伙伴携手共舞。无须任何语言,只用目光真诚地告诉每一个人:在走向卓越、走向辉煌的人生路上,有你们陪伴,真的很好!
(让学生亲身体验,对学习投入积极的情感,我们就能收获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强化学生对学习积极的认知,只有对学习抱着积极的情感态度,我们才能收获学习的快乐,我们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6、请学生现在小组内分享与学习共舞的感受和感想,然后部分学生在全班发言。
(六)结束活动
1、教师带领大家回顾本次辅导的历程。
2、学生总结这堂课自己的收获,部分学生分享收获。
3、全班同学手拉手围成一圈,在背景音乐下齐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并随之翩翩起舞。
本节活动课落实了重点、难点,也较好地完成了体现了教学目标。但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