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少数民族乡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以__乡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为例
少数民族是一个特殊群体,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少数民族的小康,[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
站在手,写作无忧!]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特别关注和扶持。全面、客观地把握当前的扶贫攻坚形势,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这对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__乡少数民族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供参考。
一、__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__乡现有兴庆、东山、苍北三个少数民族村,共有少数民族人口1112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3.4。多年来,少数民族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两委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少数民族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三个少数民族村的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256元,增加到2004年的1965元,年均增长11.76,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二是初步形成能稳定解决群众温饱的支柱产业。少数民族村因地制宜,开发一批与解决温饱有直接关系的短、平、快种养项目。乡党委、政府以解决温饱、脱贫致富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出台扶持少数民族发展农业产业的优惠政策,扶持兴庆村建立了千亩毛竹林基地和百亩杨梅水果林基地,苍北村建立了种兔场基地,东山村建立了高山大棚蔬菜基地,通过基地建设,形成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自1999年开展百乡扶贫攻坚工作以来,乡党委,政府带领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坚持自力更生,在上级帮扶下,切实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扶贫攻坚期间完成了经过兴庆村的通乡公路桥南线的砂改油工程,开通了__至平阳闹村康庄公路苍北段的水泥路,修建了通玉苍山康庄公路,大大改善了少数民族村的交通状况。投入28.02万元建造了东山引水工程,解决了1000多人的饮水问题,并于2003年完成农电网改造,实行同网同价。各村基本上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同时,乡政府每年都要拿出资金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进行三房户改造和改水改厕工作,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经过乡村的共同努力,我乡少数民族村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实现新时期的扶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__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工作虽然取得明显的成效,但与全县其他地区相比较,发展仍相当缓慢,我乡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一是农民整体素质较低,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现在的__农村,有60左右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劳动技能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村中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妇、幼,这部分人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习惯于传统农业,对效益农业接受程度低。目前各村效益农业虽有所发展,但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而且随着扶持效益农业补助资金的减少,效益农业发展的步伐将会减慢,这些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提升。
二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战斗力不强。少数民族村级集体基本上无经济收入,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依靠帮扶单位给予解决,大多是“空壳村”,而且我乡基本上没有税源,乡财政运行相对困难。乡村两级自身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增大。同时,随着各村劳动力外出的增多,在家党员年龄偏大,发展新党员后备力量不足,造成村党组织相对薄弱,缺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三是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过小,生产效率低。目前我乡少数民族村人均耕地仅有0.45亩,加上农户生产经营地块零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不仅给科技推广、灌溉、排涝、病虫害防治、土地开发等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农业生产相对成本高。同时由于缺少投入,管理粗放,组织化程度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村民的收入。
四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近年来,虽然各方面对少数民族村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五是由于地理环境制约,我乡村居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导致第三产业缺少发展空间,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
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扶贫开发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全局性发展战略。各级党委,政府要从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扶贫开发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继续把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工作放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地把扶贫开发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虽然离不开政府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但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自我发展机制才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关建所在。
1、进一步转变少数
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可以焕发出摆脱贫困的巨大动力。为此,要想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致富,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政府在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帮资金、帮技术的工作力度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素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激活农民群众要求致富的强烈愿望,从“要我富”的观念向“我要富”的转变,毕竟“石头孵不出小鸡”。
2、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旅游业既能发挥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又符合欠发达地区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要求,还能大量增加就业岗位。少数民族村要充分利用处在玉苍山景区、南雁景区、碗窑古村落和莒溪的“浙南九寨沟”等景点的中心位置的地缘优势,正在建设的__至玉苍山和__至南雁公路将为滨海玉苍山、南雁荡山旅游网络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和民族风情游,同时大力培植生态经济,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着力抓好现有形成的毛竹、畜牧业、高山蔬菜、水果林等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的后期管理和综合开发,加大对肉兔养殖和本地鸡养殖的扶持力度,推动肉兔产业和本地鸡养殖上规模、上档次,提升产业层次。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山区原有的天蓝、水清、山绿、环境优美的面貌,使之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充分展示农业示范、农业观赏、休闲等多种功能,推进旅游富民。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实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实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是解决温饱的基础,也是巩固脱贫致富的基础。为此继续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进一步加大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村庄整治,加大改水改厕力度,改善居住条件。通过异地脱贫,政策鼓励等措施,引导其他少数民族村民向中心村和中心城镇集聚,推进城镇化建设。通过政府扶持,动员和组织农民修建小水库、山塘等小型水利工程,加快民族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灾能力。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解决民族地区缺医少药和群众看病难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大病统筹,杜绝因病致贫。
4、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市场经营意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加快少数民族地方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基础。我乡将以我县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为契机,围绕本乡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市场劳务的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掌握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农民就业和创收能力。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增强市场意识和适应能力,使广大农民能够自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来组织农业生产,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发展经济,必须精诚团结,凝集合力,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个人素质再强,但如果各吹各的调,只能是一盘散沙,最终一事难成。乡党委、政府要始终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年青干部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为加快__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第二篇:如何加强少数民族乡基层组织建设
如何加强少数民族乡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落足点,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党地位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强弱,决定着执政的成效。新时期,我们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而对于少数民族乡来说,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党地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更为重要。结合当前我太和土家族乡工作实际,现就加强少数民族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效果。
按照市委、县委相关要求,在机关、村以及乡属单位中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规范完善公开承诺、岗位定责、“一讲二评三公示”等制度,并将其纳入年终综合考核。将创先争优活动与乡各项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围绕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进行工作创新,充分发挥先进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委政府全面工作顺利开展。
当前,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党组织,普遍存在结构不优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逐日削弱的状况。有的农村党支部甚至组织活动也不能正常开展,党员一盘散沙,处于瘫痪状态。因此,我们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以一把手为核心,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不强,一个地方的工作搞得好与差,关键在班子。因此建设一个“政治坚定、思想解放、工作得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领导群体十分重要。在农村基层领导班子的配备上,应认真贯彻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使政治优秀、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进入领导班子,有效地改善班子结构,增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同时,针对现在一些农村基层班子存在着年龄、思想老化、能力弱化的问题,应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同时,要建立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对当前经济待遇普遍低、政治前途到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进行逐步改善。对他们的工作实行绩效考核,工资由固定和奖励工资两种组成,成效突出的,给予重点奖励,切实提高经济与政治待遇。
二是党员队伍的建设要加强。把好入口关,对发展党员以保证质量为主,发展数量为次,不硬性下达发展考核指标,力争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巩固一个。创新培养机制,扩大培养范围,不断的优化党员队伍的结构。对于在思想上发生变化、拒不履行党员义务、违反党纪法纪等的党员,建立党员的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处臵力度,该要处分的就处分,要开除就开除,决不放松管理。三是在党内建立完善一套针对党员的保障机制。使党员能切实感觉到党组织的温暖关怀无处不在。如对农村的贫困党员、丧失劳动能力的党员,定期进行慰问,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二、积极培育党建示范点,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准确把握农村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
继续坚持培育典型,以金子村和石盘村为示范,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整体上水平。加强村级活动场地建设,力争用两年的时间使全乡8个村全部建成高标准的村级活动场所。2011年,全力培育金子村、石盘村2个县级党建示范点,其他6个村争创南岸片区党建示范点。
在农村党建工作的实践中,必须把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不能颠倒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位臵不能代替,但是,这种“服从”不是被动的适应,也不是被动的服务,不能理解为党的建设只是被动地围绕经济工作来搞。农村党建工作如果停留在被动适应上,那么党建工作搞不好,经济工作也搞不好。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一是政治上的把关定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不但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领导干部不了解“三农”是不称职的表现,不重视“三农”是政治上不清醒的表现。农村党建工作首先必须保证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确保农村经济正确的发展方向。二是思想上的宣传激励。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结合实际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把各级党委确定的战略思想、发展目标、工作举措,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组织上的保障。建设一个政治稳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战斗力强的领导班子,为经济发展选好配强能打硬仗的干部人才队伍。四是创造优良的政治、社会环境。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好的党风带一个好的政风、民风,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稳定向上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根本,把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牢牢构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
一是健全干部与农户的帮扶机制。加大结对帮扶力度,实行全乡所有干部每人联系一户以上农户的制度,科学规划,指导农户实际情况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二是充分利用好民族乡优惠政策、扶贫开发和市、县农户万元增收工程配套政策,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造山地特色农业基地。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殖、猕猴桃种植、食用菌培育、金银花、山药等特色种植业。
三是继续巩固和发展好烤烟业,大力推进地道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优化药材业产业结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着力打造高山药材业基地,把药材业发展作为万元增收工程的重点培养项目,促进太和中药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实现畜牧业的规模化、市场化。四以思想建设为重点,用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实践验证,每一次思想上的飞跃都会带来工作上的飞跃。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从思想建设入手,扎扎实实抓思想解放工作,努力做到“四要”:一要敢于否定过去的的东西,从传统思维束缚中解放出来,以振奋的精神,全新的姿态开展工作,建功立业;二要敢于否定自我,从自我满足中解放出来,确立更新的目标,寻求更快的发展,实现越位奋进;三要敢于否定成功的经验,从“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传统增长方式中走出来,走高效加速、全面协调发展的路子;四要敢于否定常规,从传统的常态运作方式中解放出来,在尊重客观规律与打破常规的统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五是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继续围绕县上出台的“六项规定”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狠抓执行落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加强镇村干部的廉政教育,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以明确责任,强化领导为保证,形成党建工作常抓不懈的保障机制。为了使党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从明确责任入手,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工作中应强化责任制,全面落实党建工作的任务。将党建工作任务进行科学划分,定出量化指标,层层分解落实,纳入基层党委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目标责任制,以责任书的形式予以确定,年终检查考核,逐项评比打分,变“软任务”为“硬指标”。同时,以齐抓共管为目标,形成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最终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并转化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六是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的精神,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丰富内容、创新方法、拓展载体、创建平台,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健全和完善学习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篇:茅兰沟少数民族乡调研报告 民宗局
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 关于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
报 告
一、茅兰沟乡的基本情况
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距县城35公里,总面积169平方公里,分布在“一线三川”(即:兴榆线、前营子川、喇嘛洞川、长胜沟川),有耕地2.9万亩,林地10万多亩。全乡辖11个行政村,182个居民组,20262人,居住着汉、满、蒙、回四个民族,其中满族、蒙古族占全乡总人口的2/3。其中蒙古族居民集中居住在蒙古营子村(由原来的蒙古营子村和章京营子村合并,合并后仍称蒙古营子村)。全乡有中心小学2所,村级小学校点7个,在校学生877名。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所13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区域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有110KV变电站1个,兴榆线、茅东线贯穿我乡境内,移动、联通通信、广通有线电视等覆盖全乡。茅兰沟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00元,财政收入540万元,是典型的农业乡镇。食用菌、畜牧养殖是我乡的支柱产业,2009年食用菌总量达到1260余万盘袋,加工能力1万多吨,畜牧业形成了以奶牛良种繁育、育肥,仔猪繁育、育肥,养鸡等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多年来,茅兰沟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乡域特点,把建设“产业强乡、经济大乡”作为工作立足点,把富民 增收作为工作主线,狠抓食用菌加工、畜牧养殖两大产业聚集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较快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财政税收和开放项目工作成效显著。2008年,财政总收入完成540.7万元。2009年1-4月份,完成财政税收60万元。前四个月新建扩建项目7个,总投资5000多万元,今年完成投资2000万元,其中食用菌深加工项目2个,畜牧养殖5个,乡域内初步建成畜牧养殖、食用菌加工两大产业集群,围绕“五个万”工程(即万头奶牛良种繁育,万头肉牛育肥,万头良种猪繁育,万吨食用菌加工,万亩露地菜工程),建成了以承德三友现代牛业、福满樽养殖场、兴旺牧业、龙鑫食用菌加工,元享农业开发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农业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近年来,我们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形成了以食用菌、畜禽养殖、露地菜为支撑的主导产业,全乡园区面积达到1500多亩。乡域内初步形成万头奶牛良种繁育基地、万头肉牛育肥基地、万头良种仔猪繁育基地、万吨食用菌加工基地和万亩露地菜基地。为由农业大乡向产业强乡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不断加快。2008年,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里程15.4公里,实现“组组通”的村1个。2009年新建19.9公里,目前已全部垫完路基,到今年年底全乡1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其中有3个村实现了村组通。今年在上级的支持下,万亩农业开发项目落户茅兰沟乡,这一项目 的实施,将极大的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
(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几年来为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对全乡境内的4所小学进行了新建、扩建。同时投资100多万元,实施乡卫生院改扩建和4个村级卫生所建设工程,从而大大改善了全乡群众的就医环境,初步建成了区域小学教育中心和医疗卫生事业中心。通过几年的改造建设,有线电视、固定电话、移动信号覆盖全乡,实现了户户通电。
三、主要做法
(一)调整结构,发挥产业优势,做强产业。茅兰沟乡通过几年的发展,农业上形成了以食用菌、畜禽养殖、露地菜为支撑的主导产业,尤其是食用菌、畜牧养殖,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稳定并惠及乡、村、组、群众的产业。几年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通过抓龙头、抓园区、抓大户,政策引导、典型带动、干部带头示范等方式,加快推进了产业升级步伐,我们围绕辽河源生态农业产业聚集区项目,狠抓项目落地,在兴榆线沿线10平方公里内初步打造成万吨食用菌加工基地、万头良种胚胎奶牛繁育、万头仔猪繁育、万头肉牛育肥、万亩露地菜基地建设。
(二)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我们利用国家项目资金2万多万元,对全乡的水、电、路进行了初步改造。到今年年底,茅兰沟乡的交通状况将从根本上大大 改善,届时全乡1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通电实现全乡覆盖。
(三)抓稳定、创和谐,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近年来,茅兰沟乡把创建和谐乡作为全乡建设的重点,打造良好的投资洼地,通过抓稳定,全乡各项工作得到健康发展,为投资兴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一个和谐的茅兰沟,区域内各民族竞相创业的氛围已经形成。
(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全力打造服务型机关。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来源于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因此我们茅兰沟乡按照县委、县政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总体要求,尤其是今年机关作风建设年的安排,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和素质提高,从而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环境。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农业产业规模相对较小,距农业强乡还有一定距离。由于地理区条件较差,对规模经营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同时农民的生产观念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强劲。目前,茅兰沟乡虽然建成和上马了一些项目,但从总体上来看,大多数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差。受地理环境制约,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乡域内财税支柱产业还没有真正形成,缺少推动乡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
(三)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近年来,虽然各方面对少数民族乡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由于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了生产成本,形成了投入与产出价值比较低,影响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由于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极易形成因灾返贫的现象。
(四)财政困难状况并未得到根本缓解,收支矛盾日渐突出。由于可支配的财力少,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有限。因无固定税源,乡财政收入不稳定。少数民族村级集体基本上无经济收入,大多是“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因而乡村两级自身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增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五、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增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一是由于我乡处于平泉县东北部,交通不太便利,公路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经历经济发展。因自身财力不足,要通过自身努力从根本上摆脱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民族乡的投资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对民族乡进行倾斜。希望尽快提升茅东线和兴榆线公路等级,加大村村通和村组通补助力度,同时加大对少数民族居民的危房改造力度。二是我乡教育事业虽有较大发展,就部分校舍来说,加快改造势在必行,其中长胜沟中心小学、九神庙村小学需翻建危房29间,需协调有关部门立项解决。三是长胜沟川河道下游,有15公里的双侧河坝急需整修,项目资金需自筹部分的基础上,仍需上级帮扶500万元。
(二)进一步加大对民族乡财政的支持力度,在资金项目上给予照顾。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中,对少数民族的资金项目要有所倾斜、照顾,切实让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缩小差距。就我乡来说,对食用菌加工企业和养殖企业的支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乡目前有食用菌加工企业11家,规模养殖企业4家。目前运转都十分困难。急需发展资金5000万元。省财政应拿出专项资金,加大财政定点的扶持力度,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的落实,逐步加大对民族乡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三)加快民族乡人才资源开发,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和灵活多样的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农村适用技术人才。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政治坚定、维护民族团结、深受各族群众拥护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稳定少数民族地区干部人才队伍,鼓励、支持、吸引各类人才到民族地区创业发展。
第四篇:少数民族服饰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服饰调研
导言: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族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我们调研小组特选黔东南几个代表性地点千户苗寨,郎德上寨,镇远进行调研。实例:
一、千户苗寨博物馆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如今千户苗寨本地人平时以休闲装为主,节日时换上盛装,博物馆里的服装很好的向世界人民展示了苗服的精美做工,款式多样,韵味十足。
二、郎德上寨迎客服饰
吹芦笙
芦笙场锦鸡舞 十二道拦路酒
朗德上寨以魅力无穷的苗族歌舞,绚丽夺目的苗族银饰,独具匠工的吊脚楼,古色古香的鹅卵石道,抗暴英雄杨大六故里,热情好客的民族礼仪迎接海内外宾客。我们在那里体验了热情的十二道拦路酒,领略了悠扬婉转的吹芦笙,欣赏了苗族人土色土香的锦鸡舞等表演,享受了视听味觉上一道经典盛宴。期间,苗族服饰无时无刻不在吸引人的眼球,渲染升华着欢乐美丽的氛围。
三、芦笙场盛装表演
男子务农服饰
女子下田服饰
女子上山短裙
男子上山衣饰
节庆服装
婚嫁盛装
节日盛装
有苗族发展史诗露天博物馆的千户苗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苗族人以舞蹈、歌曲以及服装表演的方式向世人们传递着苗族风情,同时更是将苗族服饰的美丽大方、精致优雅展示的淋漓尽致。一.苗族服饰特色
苗族服饰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和传承苗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其色彩值丰富、图案之华美、银饰之精美、款式之繁复,在中国56个民族中首屈一指,独具特色。
1色彩美
从众多的苗族服饰中我们不难看到,在色彩的选择上,苗族服饰喜用红、黑、黄、绿、蓝五种色彩,并且经常多色映衬,错落有致,类似苗族典型的“五色”衣,也正因如此,苗族曾以服色被分称为“红苗”、“黑苗”、“白苗”、“青苗”和“花苗”。苗族服饰异彩纷呈,使得其风格也多种多样,非常鲜明艳丽,同时,各个色块之间以及整套服饰搭配非常协调自然,给人以一种了然悦目的审美感受。如苗族服饰的织锦纹样,一般都是在素底上织彩,或在彩底上织素,大胆运用红绿、白黑、赤蓝、黄紫等色;有的以红色为底色,配以白色,兼套蓝、黑、黄、紫等色;有的以黑色为主,辅以深蓝色,套用红、白、黄色;有的已红、绿、黑为底色,套以白色、桃红、黄色,或以红、绿、黑三色为基础,套用粉红、深蓝、橙黄等色,同时巧妙地运用各色复线、金银线,构成明快和谐的艺术效果,进而形成了苗族服饰色彩对比强烈、和谐统一的特点。这一特点尤其体现在黔东南一带的苗族妇女在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盛装上面:喜用高纯度的红、蓝、黄等色彩,刺绣纹样多用蓝、绿、青、桃红、橘红等高纯度色彩进行图案配色处理,以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去表现追求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集中体现了额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通过对苗族服饰用色的归纳和分析可以看出,苗族服饰的配色具有强烈的夸张色彩。苗族人民在用色上,常常不按事物的原来色彩去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进行搭配,大胆组合冷暖色调,从而呈现出一种明快华丽、典雅和谐的审美风格,反映了苗族人民的心理需求和审美爱好。苗族服饰这种用色风格,充分体现出了苗族人民在自己长期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所逐渐生成的审美观念。
2图案美。
服饰是苗族文化的一种独特载体,服饰中的图案是苗族人民传情达意、传承历史的重要手段。如果说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那么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则是记载苗族历史的篇章。勤劳聪慧的苗族妇女以其独特地审美眼光善于将自然界的事物抽象化、具体化,将历史的传说与社会的变迁,以及一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都绣制成图案穿戴在身上,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深重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积淀。
苗族服饰图案题材十分广泛,纹样丰富多样,有逼真的模拟自然物象或定型在人们心中的神话传说形象,也有抽象的几何图形。前者如日月星云、山川河流、花卉草木、鸟兽虫鱼等具象性图案,后者主要是运用点、线、面按不同的方位、方向使之排列、交错、重叠、连续等来构成图案。这些服饰上织绣的纹样往往线条流畅,图案缜密完整,各种纹样穿插组接,使得整幅图案结构和谐一致,给人以繁复瑰丽之美感。由于苗族服饰软大都以历史传说和自然事物为主,因此画面生动,富于变化,所表现出的对象的基本形态,或淳朴纪实或华丽典雅,都会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征,在写实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同时借助长短不一的线条、大小不等的画面和似是而非的形状加以组合,使服饰图案在整体上既富于变化又和谐统一。如黔东南清水江流域的苗服图案:“那纹样中的人物或长着翅膀,或骑着神马牛鹿,或驭着盘龙长风,或人首蝶身、人首蛇身、鱼身鸟翅,或卷曲于动物腹中......苗绣图案上那些流变着的鸟纹、云雷纹、水涡纹、蛙纹和其他动物纹,可以说是一种活跃的生命机能的尽情发挥,他们让人感到一种充满着运动和力量的令人振奋的美。
在苗族服饰的百花园中,广泛流传于贵州的“骏马飞驰”、“江河波涛”、“天地”、“山川”、“田园”、“城池”、“蚩尤印”、“盖霞”等图案,是苗族服饰图案中又一束绚丽壮观而又古老珍贵的奇葩。“图案的构思、设计、造型不仅凝聚着苗家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还表现出苗族人民对历史祖、故土迁徙的回忆和缅怀之情凝聚着巨大的心理容量和强烈的感情色彩的诸多原型”。它们是一种社会意识的积淀,一种深厚的符号积累,具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同时,也体现了苗服的传承者——苗族妇女的审美理解。
3款式美。
就视觉艺术而言,苗族服饰主要是用线条、色彩图案积极事物等元素按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起来的固定关系。线条指的是服装的结构线,构成了点、线、面甚至是立体的形式;色彩图案则是指在服饰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而形成的颜色组合;饰物指衣服上面不同部位装饰的各种物件,多为银饰。苗族妇女不自觉地在服饰上引用了各种形式美的原理,使得苗族服饰的款式符合形式美的法则,因而具有均齐与平衡、对称与呼应、对比与调和、比例与权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的特征。苗族服饰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局部结构方面都很注重点、线、面、体、色彩、图案以及银饰的搭配与组合。从总体上看,苗族服饰式样丰富美观、协调统一,保持者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并且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染中带绣,或者挑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居特色,具有整齐美、统一美、变化美、对称美、均衡美、协调美、旋律美等形象特征。
同时,由于苗族支系庞多,每个支系的服饰都各不相同,服饰式样繁多、各具特色。据《百苗图疏证》可知,贵州境内的苗族可分为五大支系,分别是黔中南支系、黔东南支系、湘西支系、川黔滇支系、滇东北支系。上述每个支系的服饰或按照聚居地及遵循历史传统又分为多种样式。以黔东南支系苗族服饰为例,该窒息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服饰中特色最鲜明、式样最复杂的一大支系。概括地说,这一支系的特点是:以自织土布为衣料,服装的基本形式为焦领上衣和百褶裙,上衣多绣花,银饰特别丰富。由此可见,贵州苗族服饰的款式之繁复,同时也正是由于如此多样的支系服饰,因此才构成了苗族服饰独有的名族风格特色,展示了起独特地审美特征。
二、苗族服饰文化历史和神话传说
据说,贵州苗族以前没有“花衣”,是后来才有花衣。民间流传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后生到坡上去打了一只金鸡回来,交给了妈妈,老妈妈觉得金鸡很好看,变照着金鸡的羽冠,玩起了高高的发髻;照金鸡的翅膀,绣成美丽的花袖;照金鸡的尾巴,制成长长的裙子,叫姑娘们照着打扮自己。从那时起,苗家姑娘便打扮的像金鸡一样美丽。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屡经迁徙的民族,在饱尝战乱和颠沛流离中,他们始终把服装作为一条联结这个民族的纽带,作为族群识别的标志和条码,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 标杆,作为情感宣泄的具象符号,激励着苗族人民以不屈的意志和美好的期盼顽强地生存下来。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苗族女性倾其心去绣,用来展示她们的风采和情怀,服饰制作也成了黔东南女性毕生修炼的“功课”。
苗族史诗《苗族古歌》中,蝴蝶妈妈是生于枫香树心,与水泡“游方”生12个蛋,孵化出人类始祖。苗族自称“嘎闹”,意为“鸟”,当时苗族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因此,尽管台江苗族服饰种类繁多,装饰图案不胜枚数,但不论是长裙系、中群系还是短裙系,蝴蝶、水牛和锦鸡图案和造型是必不可少的。“蝴蝶”是苗族血缘始祖的符号,“水牛”是苗族这一部落和这一部落各氏族的“徽章”。在苗族观念里,鱼是繁殖能力最强的生物,是苗族心目中的“生殖神”,用鱼作为服饰图案,寄托的是苗族期盼子孙繁衍、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同时,鱼也是苗族祖先最先食用的食物,用鱼作为服饰图案,还表达了苗族不忘祖先、不忘故土的情节。在这些图案中,“蝴蝶”和“牛角”是对称造型的典范,五彩斑斓的锦鸡色彩亮丽,彰显了苗族人民以对称、和谐为美的审美情趣,也成为了台江苗族服饰的图腾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完美契合的特征。
苗族的裙子有24条飘带象征着24个节气;横着共有5圈横纹象征着苗族历史上的5次大迁徙,迁徙过5条江河分别是黄河、淮河、长江、赣江、湘江,表明苗族最早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经过5次大迁徙去往世界各地。
三、苗族服饰现状
在西江,你可以很平常的看到苗族姑娘们脚上穿着高跟鞋,下身穿着紧身裤或百褶裙,上身穿着姊妹装,头上挽着漂亮的发髻,正中插着一朵大花,后面插着一把木梳。一身打扮跨越千年。苗族服饰分类很多,有年龄差异,有平装和盛装之分,还有地域差异。贯首服、无领服、圆摆服、方摆服等服饰种类数不胜数。
但它们多少还是有些共同点的。比如平日里,男多穿深蓝黑色大襟短衣,下穿宽脚长裤,鲜有花纹,或穿对襟亚麻长袍,下有绑腿,不过更多的穿现代汉族服饰。但苗族女子显然就更为突出一些了,因为不论老少她们平日里都盘着头,老年人透过方巾,上穿右襟开短衣,下穿宽脚裤或百褶裙。这里的百褶裙是最为有特色的,有长裙及踝,中裙及膝,最短三寸短裙,只及大腿根部。总结:
苗族服饰蕴含了苗族人民的审美理想,苗族人民的集体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大体上决定了苗族服饰的内容与形式、审美倾向性和艺术方法。一方面,苗族服饰是具体的客观事物,历来接受着各个时代审美风尚的影响,并或多或少地融合其他民族或其他支系的审美情趣,体现了苗族人民传统审美的积淀;另一方面,由于审美理想本身不等同于其中任何一种具体的美,而是所有经验之美的最高范式,融合了许多经验之美的特征,因此苗族服饰也提现了审美主体对美的向往和期待,从而,苗族服饰需哦蕴含的审美理想便类似一种“原型”,成为引导作为审美主体的苗族人民选择美、创造美的一种典范。
苗族服饰中所蕴含的审美理想及其的形成,给我们从苗族文化历史和苗族审美情趣方面,更全面地理解苗族建筑文化有很大的帮助,也使我们的审美观得到了完善,此次苗族之行,收获良多。
四、研究服饰的意义
作为建筑学的学生,我们为什么研究服饰呢,苗族服饰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懂得欣赏美就不能创造美,研究美丽的苗族服饰,有助于我们审美观的行程。
研究苗族服饰有助于我们了解名族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让我们去探究苗族服饰对现代设计的重大意义及启示。
刺绣图形中折射出的几何美,有益于我们从中学习几何变换知识,让设计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还有助于我们学习色彩搭配,进行东西方文化对比等。
第五篇:彝良县少数民族乡扶贫攻坚调查报告
彝良县少数民族乡扶贫攻坚调查报告
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要求“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为了解少数民族乡的贫困状况、扶贫攻坚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县政协组织两个调研组,于9月深入少数民族乡6村10个村民小组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实施扶贫项目村民小组6个,未实施项目村民小组4个。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少数民族乡的贫困状况
我县少数民族乡包括龙街苗族彝族乡、奎香苗族彝族乡、树林彝族苗族乡、柳溪苗族乡、洛旺苗族乡5个乡,分别位于彝良南部(龙街、奎香、树林)、北部(柳溪、洛旺),是彝良的南、北大门。5个乡既是彝良的偏远乡,也是革命老区和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辖37个村委会,82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7865户,总人口161975人,分别占全县的26.47%和29.14%。其中:有民族村16个(全县26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民小组285个,有少数民族8907户,人口38428人(全县75907人),分别占5个乡总数的23.52%和23.72%,占全县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0.63%。
2007年,5个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27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34元,比全县低11.97%;其中:少数民族人均纯收入1001元,仅为全县的61.39%。有贫困人口65154人,占全县的33.05%。其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28555人,占5个乡贫困人口的43.83%。
在5个乡37个村中,通公路35个,通自来水25个,通电、通电视37个,通电话31个。在285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民小组中,通水177个,通电239个,通路247个。
产业发展上,除龙街、奎香常年有烤烟支柱产业外,虽然近年来组织发展了竹子、经济林果、蔬菜等,但还未真正形成产业。农民家庭收入的来源主要依靠传统种养业和外出务工。
二、少数民族乡扶贫攻坚取得的主要成效
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2000年以来,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两头、促中间”的总体要求,5个乡扶贫攻坚进一步加强。据不完全统计,共投入扶贫资金3608.02万元,实施了安居温饱工程、整村推进、易地安置、茅草房改造、产业扶持等项目73个。民宗部门投入134.2万元,开展了少数民族乡基础设施和民族团结示范建设。挂钩扶贫单位和各职能部门也从不同渠道,为少数民族乡的发展争取了项目资金投入。通过项目实施,尤其是安居温饱工程、整村推进、易地安置、民族团结示范等项目覆盖的村民小组,成效明显。
(一)基础设施改善。新修公路 13.69公里,完成饮水工程10件 27.8公里,架设输电线路6条 16.1公里,安装电视接收机3台,新建小学1所,完成基本农田建设480亩。调查的6个实施扶贫项目村民小组,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如树林乡黑山村民小组,过去由于地处偏僻,不通路、不通电,在整村推进项目中实施公路建设、输电工程,实现了通电、通路。
(二)居住环境优化。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完成住房改造4941户,房屋亮化362户68940㎡,硬化道路 26.7km,硬化院坝36100㎡,改厩320户15600㎡,改灶110户,贫困农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调查的6个实施扶贫项目村民小组,农民居住环境基本实现了九个一,即:一条硬化路,一个硬化院坝,一幢安居亮化房,一间卫生客
厅,一间卫生厨房,一个卫生厕所,一个新式畜厩,一条安全饮水,一个娱乐活动场所。
(三)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项目实施中,完成各类培训11750人次。调查的6个实施过扶贫项目村民小组中,2个村民小组的农民对家庭经济发展项目有计划,观念和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四)农民增收路子拓宽。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后,农民增收渠道拓宽,思维方式转变。调查的6个实施扶贫项目村民小组,发展牲畜养殖983头只,种植核桃板栗等988亩,竹子350亩,改良柑橘700亩,种植大蒜302亩。如柳溪乡顶头村民小组,12户农民发展黄牛短期育肥,仅此一项,户均年收入超过10000元。
(五)贫困农民收入增加。对6个实施扶贫项目村民小组31户的入户调查表明,项目实施前,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36元,2007年达到1706元,增长64.67%,超过了全县1629元的平均水平。
三、少数民族乡扶贫攻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按照人均纯收入924元和人均有粮300公斤的标准,5个乡2007年末还有贫困人口65154人,占5个乡总人口的40.22%,占全县贫困人口的33.05%。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口贫困尤其突出,占74.31%。调查的4个未实施项目的村民小组,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38元,仅为全县平均水平的51.44%,且受整体素质、生存环境、投入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依靠自身难以实现脱贫。
(二)基础设施差,生产成本高。5个少数民族乡由于地处偏远,多为山区和喀斯特地貌地区,有15795户未通水,1634户未通电,村民小组中326个未通公路,141个不通电视,99个不通电话。其中,少数民族未通水5570户,未通电900户,未通公路108个,未通电视46个,未通电话99个。南片3个乡2008年组织发展莲花白,但因猫猫山至树林段公路晴通雨断和市场因素,价格从0.80元/公斤降到0.2元/公斤,事实上农民并没有增加收入。调查的4个未实施项目村民小组,有31.51%的农民还居住在茅草房内,有7.53%的农民缺粮。如奎香乡碧发村民小组,虽然有发展种植业的条件,但由于缺水和地处冰雹带,农民生活还处于绝对贫困线下。
(三)科技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5个乡初中以上毕业人口27896人,占19.38%。其中,少数民族初中以上毕业人口5743人,占5个乡少数民族人口的16.46%。调查的4个未实施项目村民小组中,初中以上毕业人口仅占3.6%。村民反映,近十多年未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由于科技、文化的限制,传统习俗根深蒂固,思想观念落后,生产技术传统,科技意识淡薄,缺文化、缺技术成为少数民族乡扶贫攻坚的主要制约因素。如洛旺乡庙沟村民小组,1992年前种有柑橘20亩,户均1亩,九十年代曾成为其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缺技术,多年没有进行施肥、修枝、病虫害防治,更谈不上改良。树龄老化,管理粗放,生产的橘子多有蛆、个头小、水分少、口感差,近三年未卖得1分钱。
(四)缺产业支撑,增收路子少。调查的10个村民小组,除柳溪乡顶头有黄牛短期育肥、奎香乡罗寨有烤烟、洛旺乡兴隆有柑橘作支撑外,其余7个村民小组只有传统的种养业和劳务输出,没有其它长期支撑农民增收的产业。在调查的农户中,对今后家庭经济发展有计划的仅占20%,无计划的占80%。
(五)重视程度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彝良县“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虽然指出,少数民族人口80%是贫困人口,但对于少数民族这一特殊的贫困群体和扶贫重点,目前还没有专项规划和具体措施。对省委提出的“十一·五”期间“民族乡90%以上的自然村人畜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县委“力争每年在少数民族聚居点实施15个整村推进工程”等政策落实不到位。部分乡村和县直部门对少数民族乡扶贫攻坚重视不够,项目资金安排和抓落实上有差距。村组干部由于受自身素质等因素的限制,带领农民脱贫致
富能力不强。
(六)南北差异大,发展不平衡。北部2乡受川文化影响,经济相对发达,农民自身有一定投入能力,项目实施后,增收产业、生活环境、文明卫生程度等有较大改善。南部3乡文化、经济欠发达,农户投入能力弱,实施项目的村民小组,有的还存在缺乏增收产业、生产生活环境未彻底改善等问题;未实施项目的,脏、乱、差突出,生产生活观念落后,经济发展滞后。
(七)非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民小组,也存在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落后等诸多问题。如龙潭村大苗寨117户中,还有108户居住的是茅草房。调查的5户农民人均纯收入仅592元,人均有粮仅 214公斤。
四、切实加强少数民族乡扶贫攻坚的对策与建议
(一)以县作好规划,切实加强领导。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历史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重大政治责任。少数民族乡由于受历史、地理、自然等诸多因素的长期制约,是贫困人口集中、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区域,生活条件艰苦、生产条件艰难,其脱贫目标的实现,必然依托各级党政的支持与关怀。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继续把少数民族乡扶贫攻坚放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加强四个文明建设、实现脱贫目标为目的,针对少数民族乡的特殊情况,制定专项扶贫攻坚规划。采取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协同作战、合力攻坚、整体推进等综合措施保障落实。力争到“十二·五”期末,5个少数民族乡基本实现脱贫目标。
(二)实行三个倾斜,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乡的支持力度。一是项目安排倾斜。整村推进、安居温饱工程、茅草房改造、易地开发、产业扶持等扶贫攻坚工程项目,应重点向少数民族乡倾斜安排,使少数民族乡项目比重达到40%以上。农林水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建设、灾后恢复重建、人力资源培训、科技培训等项目,也应向少数民族乡倾斜安排。二是资金投入倾斜。从少数民族乡贫困人口比重大、脱贫难的现实出发,扶贫资金的投入上应重点安排到改善少数民族乡基础设施和少数民族村寨生产生活条件上,其比例从过去的24.34%提升到45%。县直各部门的项目资金也应融入“大扶贫”的盘子,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互配套、形成合力”的原则,向少数民族乡倾斜,加大投资强度,使低收入相对贫困户的投入达到8000—10000元/户,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户达到10000—15000元/户。三是人力安排倾斜。在教师、卫生、农林水技术服务人员聘用,公务员的录用上,采取定向的方式,公开选拔、选聘一批优秀人才,充实到少数民族乡工作第一线,优先满足少数民族乡的需要。同等条件下,对少数民族乡报考本乡岗位人员,优先录用。对长期在少数民族乡工作的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福利等待遇上应给予特殊照顾,福利待遇上可提高5—10%;职称待遇上,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在少数民族村的干部选配上,应优先选配主体少数民族担任村两委正职或副职。
(三)实施五大工程,整体加快少数民族乡脱贫进程
1、整村推进工程。对现阶段处于贫困线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民小组,应紧紧围绕“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基本队伍”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一家一户得实惠为根本,采取改水、改电、改路、改房、改院、改厨、改灶、改厕、改厩,培植增收产业,培训适用技术等综合措施,逐组规划,逐年实施。建设一个,巩固一个,自我发展一个。力争用5—7年时间,基本改变少数民族聚居村民小组的面貌。
2、安居工程。对目前还居住在破旧茅草房、危房中的少数民族户,应逐户排查建卡,建立台帐,建好销帐。在安居工程、整村推进、茅草房改造、农村民
居抗震设防建设等项目中优先安排,优先建设,做到居者有其屋。
3、素质提高工程。扶贫先扶智,在少数民族乡尤为迫切。一是要切实加强少数民族乡教育。采取在距校点超过5公里的少数民族村寨恢复原建校点、在少数民族学生多的校点和班级配备双语教学教师、寄宿学生补助指标向民族乡倾斜、提高少数民族生补助标准、责任到人控辍保学等措施,解决好少数民族乡适龄儿童上学难、难上学的问题,确保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整体文化水平。在5个少数民族乡中学和县民中,增设“3+ 1” 班,对未能升学的毕业生进行为期1年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县一中、二中增设少数民族班,在县职业高中增设少数民族职业班,定向招收5个少数民族乡学生,使少数民族学生高中入学率基本达到全县平均水平。建立救助基金,对考取大专以上的少数民族乡特困生给予必要资助,帮助完成学业。二是要切实加强科技培训和推广。在少数民族乡的37个村,每村应增设1名科技辅导员,从农业类大中专毕业生或农科人员中选聘。乡党委、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要围绕当地增收新产业培植,全面组织开展专业化科技培训和家庭生产经营、致富技能培训,培育少数民族科技带头人,培养少数民族致富能人。力争经过3—5年,使80%以上的18—45岁青壮年劳动力,真正实现人人掌握1项专业化的致富技术,整体提升少数民族科技素质。三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培训。在劳务输出中,应以少数民族乡贫困农民为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好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好输出,并为他们提供好法律咨询、权益保障等后续服务。
4、产业发展工程。少数民族乡的扶贫攻坚归根到底要靠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按照“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要求,结合片区产业发展规划和少数民族喜欢饲养动物、善于识别药材等习俗,应发挥区域优势,立足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重点扶持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在南片3乡应重点组织发展畜牧、蔬菜、马铃薯、核桃和中药材。在北片2乡应重点组织发展畜牧、竹子、经济林果和蔬菜。
5、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是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适宜生存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从解决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入手,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其发展后劲。二是对已经失去生存条件的村寨,结合易地扶贫安置、农村劳动力转移,要有计划、有选择地组织搬迁,引导其在外安家就业,把他们逐步迁移到条件较好、致富较易的地方。三是要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解决少数民族乡缺医少药、看病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杜绝因病致贫。四是要加快科技文化娱乐场所等设施建设,为活跃民族文化奠定基础。
对非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民小组,有关乡镇、部门也应组织实施好五大工程,整体加快少数民族脱贫进程。
(四)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少数民族乡稳定脱贫。一是建好一个组织——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实践证明,千家万户小生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大市场。在组织推进产业扶贫中,不仅要组织发展好生产,更重要的是要组织引导广大贫困农民闯市场,提高经营能力,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应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采取“支部+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组建农民专业技术协会、扶持当地能人就地办企业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少数民族乡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二是建强一支队伍——村组干部队伍。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干部首先要懂经营、会管理。会研究分析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应通过函授、专题培训等形式,加强村组干部经营管理技能培训,提高他们抓经济发展的能力,使之成为农民脱贫致富领头人。三是建立一个责任——少数民族乡扶贫攻坚责任制。按照少数民族乡工作条例的要求,要建立和完善推进少数民族乡扶贫攻坚责任制,做到规划、项目、资金、建设、后续发展五落实,认识、人员、服务、管理、问责五到位。
(五)帮助树立三个意识,提高少数民族乡自身发展能力。一是
特色意识。5个少数民族乡97%以上是山区,山区是劣势,也是山区的优势。培植增收产业,应从山区实际出发,在“生态”、“绿色”、“特色”上做文章,重点组织发展市场有需求,适合当地小环境的特色产业。二是文明卫生生活意识。脏、乱、差不仅影响身体健康,更影响人生活观念、生存理念和经济发展。针对南片3个乡农村脏、乱、差突出的问题,政府应投入一定的资金,在3个乡组织开展以“讲卫生、树新风、谋发展”为主题的卫生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逐步形成健康、文明、卫生、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自强不息意识。在组织实施各类扶贫项目中,要把鼓励和引导贫困农民树立自尊自立、自强不息的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实施一个项目,就树立一种自强的精神,在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共同为实现脱贫致富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