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改故事行走在课改路上(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12:5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课改故事行走在课改路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课改故事行走在课改路上》。

第一篇:语文课改故事行走在课改路上

行走在课改路上

------初中语文课改故事与反思

泰和三中刘良驹

反思之一

回望自己的课改之路,历数自己留下的足迹,我信心满怀。看来,思想滞后,教法呆板,只能让人固步自封,造成“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学记》)的恶果。自从走上语文课改的道路后,我更新了观念,大胆创新,力争做一名“善学者”,我终于又寻回了失落的自信和失去的快乐,教学成绩一路攀升。我的课堂越来越和谐,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他们已成为课堂的主人,我欣喜地收到了“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学记》)的效果。行走在语文课改的路上,我每一步都迈得坚实有力。我坚信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去收获语文教学的万紫千红,守望幸福的教育人生!

课改经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从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把追求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作为自己的教育理想。为了这个理想,我起早贪黑、苦口婆心、呕心沥血、无怨无悔。然而现实却是那样的残酷,无悔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学生反而越来越害怕语文,越来越厌恶语文,成绩越来越低。二十多年来,我就像一个摆渡人一般,送走一届届的毕业生,自己却仍在原点与终点之间重复,重复着同样的路程,重复着自己一成不变的风景和没有幸福感的教育人生。

灰暗的天空终于在2006年的初冬绽放出了暖暖的阳光。那年的12月,泰和三中分六批次将所有初中老师派往杜郎口中学实地考察学习。于是我校如火如荼地开始了高效课堂的改革,我很幸运成为第一批改革者,心中颇感喜悦。考察、培训、反思、聆听,教学再次忙碌起来,我也开始认真反思自己早已习惯的传统课堂:在传统课堂上我是一个绝对的领导者,学生们是我的士兵,听凭我的调遣,无条件地服从我的指挥。这样的课堂是否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呢?是不是我扼杀了学生们对语文的热爱呢?是不是我用自己的“爱心”理所当然地虐杀了学生的信心呢?

经过一番痛苦的反思后,我决定脱离传统课堂的束缚,探求高效课堂的灵魂与主旨。我开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并注重引导学生形成他们自己的个性,努力创设质疑、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力求形成一种灵性化、情感化的课堂。我要让自己的生命在课堂上焕发出亮丽的光彩,让学生们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

我改变了以往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枯燥乏味地学的状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尊重的环境里一起学习,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

①给学生创造机会。比如在教学《端午的鸭蛋》一课时,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朋友介绍高邮的风俗。学生也以游客的身份提出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考查了学生收集的资料,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变老师枯燥的讲解为学生自主地说,自主地演。②虚心向学生请教。教师不是万能之人。我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 1

为别人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③教会学生合作学习。我参与学生的合作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学会合作。

每个学生内心都有想展示的渴望与冲动,他们想在展示成果中展现自我。因此,我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来汇报探究成果,以便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从阅读中获得收益。善于表演的同学,可将文中的精彩片断改编成小品;心思细腻,不善言辞的同学可写心得体会;善于言辞的同学可进行辩论。

从此,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们时而疾步如飞,时而徐徐前行,时而驻足细品,时而静坐回顾„„学生们正以不同的方式行走在文字的风景中,他们在我的引导下会有所思考,有所启发,甚至会让思维和情感向文字的更深处漫溯。师生间彼此引导,彼此发现,彼此合作,彼此分享,彼此悦纳,彼此感动。这是一桩多么有意思的事啊!

反思之二

原来不是学生们不行,是我们老师一直不敢放手。现在的每一天,每一节课,我们都在充分享受着这种幸福和快乐。回首过去,我总结出上好一节展示课,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展示要紧扣学习目标;展示要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的能力;给学生自我纠正的时间;指导学生展示时适当站位;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等。

课改故事

通过自主学习,转变了学生们坐等老师讲解的固有观念,解放了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为展示课做好了铺垫。

那么又如何上好展示课呢?曾经也有失败的经历。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上那节《苏州园林》展示课,学生们生硬地按照导学案的内容进行展示,无论是文章内容的感悟品析、还是情感的抒发总是有做作的感觉。而且学生们的站位、讲解、抒怀、流程的组织衔接、小组成员的合作、课堂的评价等等都是那么的滞涩,紧张不快乐、忙碌又减效。听课同事面部表情僵硬,摇头,不满的心绪我都察觉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没少指导,可就是没有杜郎口中学学生们展示的原汁原味的感觉。一堂展示课需要考虑的方面太多了,千头万绪,而学生们对于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个人展示暂时不太适应。

真正走进高效课堂以后,我才切实认识到展示课实际上是高效课堂模式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亮点所在。在这里,每名学生都有演讲家、作家、政治家、哲学家等的风范,他们争先恐后、侃侃而谈,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名同学都是课堂的主人,快乐享受着四十五分钟。原来预习课和展示课之间的关系就像我们老师平时的备课和授课一样,预习课是学生搜集信息、提炼知识点、理解感悟、领会掌握、发现问题的阶段,而展示课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延续,是对预习课上已掌握内容的巩固和提升,也是学生之间交流、质疑和感悟升华的过程,他们在思维火花的撞击中,自信快乐地完成了所学知识的全部目标。

后来,在《与朱元思书》一课中,我不过多的牵制同学们的思维,而是围绕两个问题让他们展示。一个是:请你根据对本文的思想情感的理解来朗读课文,形式不限;一个是:请说出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受,请用你喜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们有了展示的空间,他们兴奋地小组内交流着,并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示着,有的用笔画出心中的富春江,有的用诗歌表达着对富春

江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有的则自编歌词套用流行歌曲的曲调来抒怀等等。课堂成了百花园,学生们成了飞舞的蜂蝶,而我则成了那片花园里的园丁。我记得在那节课有一位写作尖子在黑板上也用诗歌的形式书写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们分享:“云淡风净画意浓,拔篙站立泛舟头。富阳山水扑面来,意境唯美属第一。水碧清幽无碍视,急湍猛浪甚箭奔。夹岸寒树直指天,山高负势相轩邈。山泉之乐无所闻,鸟禽之声不绝耳。利禄功名忘于胸,怀抱闲适淡泊志。横柯疏条有见日,全系江山妩媚在。随君游罢富春江,兴致勃发忘归路。感念作者笔力劲,言简意丰韵律长。情景交融翩翩想,美文佳篇千古传。”

反思之三

创意是什么?创意是把冰冷的文字变成温热的朗读,创意是把普通的纸片剪成通灵的萤火虫,创意是把朴素的文本变成生动的表演。创意来自哪里?将文本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课堂,学生作主。学生从来不缺少创意,只要我们愿意放手,只要我们愿意欣赏,只要我们相信,创意就像那幸福的纸片,能随着我们的心灵变成我们想要的模样。

课改故事

我正在办公室忙着,语文科代表郭佳敏兴冲冲地进来了。

“老师,我们已准备好了。”还未等我反应过来,她兴奋地接着自语,“朗读的时候,我们组要求把教室窗帘全拉上并且不开灯。”

“啊?„„”我纳闷。

“老师再见!别忘了哦。”她的声音已远了。

此时,我才如梦方醒:又到星期五了,又到我们班朗读展示课了。

为了提高七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引领他们主动地接触语言文字,思量再三,我决定把每个星期五的最后一节课挤出来作为朗读展示课。文章内容自选,展示方式自选,展示机会自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使我们的朗读展示课洋溢着青春的热情。

怀揣着几分期待,我走进班里。她看着我,眼神中闪着自信,仿佛在说:老师,您瞧好吧,我们会上演一出好戏!

他们组合作朗读的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略显粗糙的设计,认真专注的演绎。

全班寂寥无声,只有他们在忘我地读着、演着„„

伍钧的声音富有质感。旁白在她舒缓有度、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显得层次分明、引人入胜。

康翔的朗读还显得太紧,未能充分读出人物——影子的心境。但能融入集体,大胆地站上讲台,对性格腼腆、语文基础薄弱的他来说已是长足的进步了。

表扬进行中,组长谢启龙左手半举着一张纸片,扇着叉着腰的右臂,慢慢移上讲台„„

我们的目光都被这张纸片吸引了。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纸片,它被精心剪裁成了萤火虫的模样,它被学生赋予了生命,化身为了光明的使者。

这是一张幸福的纸片!如果没有孩子们对语言的揣摩,没有孩子们对文字的玩味,它或许已和其他废纸一道,静静躺在某个阴暗角落里。

而现在,她变成了光明的使者,照亮了故事里盲孩子的黑暗,也照亮了故事

外学生们的慧心。

掌声中,组员意犹未尽地回到各自的座位上。接下来的点评就指向他们的创意。

“他们组的朗读富有创意,不仅声情并茂,还巧妙地设计了一些动作,制作了道具”。

“我觉得他们组的朗读方式与以往的不同,他们不仅是读,而且还有演的成分。这样能吸引人。”

“下一次我们组也要尝试尝试,每天创意多一点。”

听着学生的发言,我心里涌动着欣慰。

反思之四

听见了,忘记了;告诉我,知道了;体验过,懂得了。这是新课改“学习即经历”的诠释。走出课堂,走向郊外,走进生活,亲眼见到春天的景色,亲耳听到了春天的声音,亲身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因为我参与,因为我在场,因为我生活,所以,这次体验式作文成功了!把课堂搬到公园,把生活带进课堂,教师,就是使生活和课堂天堑变通途的大桥。

课改故事

我们县城的学生平时难得走向野外,公园春光灿烂,但是学生却难得去游玩。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是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主题,属于体验式作文。几经思索,一个创意在我的心里慢慢成型——把课堂搬到公园去,把生活写进作文中,把春天留在文字里。

(寻觅春的踪迹)

出了学校的大门,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下子投入到泰和公园的怀抱中。有的小组同学蹲在地上,认真观察地上的小草小花小蚂蚁;有的小组划着小船和水亲密接触;有的小组聚在一起,为满树的桃花拍照录相;还有的嘟着嘴和树上的小鸟和鸣。一个小组还另辟蹊径采访在公园里锻炼的老人,老年人的健朗和小孩子们的活泼相映成趣,是春光里最灿烂的一束。学生活动丰富多彩,给我始料未及的惊喜和感动。

(展示活动成果)

采风结束,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了学校,还没等我宣布展示,已有很多同学走上了讲台,争先恐后地展示起来。照片、摄像、诗歌、写生、现场采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独特的观察视角,高超的摄影技术,流畅的讲解语言,各种创造性思维真是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不禁为自己的这次行动激动起来。

(写出真情实感)

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表达的欲望达到了高潮。我趁热打铁,做了一番动员:“作文就是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围绕一个中心写下来。现在大家还感到困难吗?”同学们异口同声说“不难”。写作开始,不闻唉声叹气,只有流畅的沙沙声暗示着孩子们的文思泉涌妙笔生花。不到30分钟,便有同学陆续交上了作文。下课了,全班43个同学,只有3个同学没有按时交上作文。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他们有不寻常的情感体验。

第二篇:课改,我们行走在路上

课改,我们行走在路上

-----邢台县浆水中学课改纪实

本刊通讯员 李有才 本刊记者 王振全

课改,是一段必由的旅程。起点是人的心灵,终点是人的发展。课改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位置身其中的人都成为一个内心有力量的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题记

课改,是一缕走向希望的曙光,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邢台县浆水中学地处邢台市西60公里的太行深山区——浆水镇,是邢台市建校较早的省级示范性高中。

浆水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前南峪奇峰叠翠,九龙峡秀山碧水,大自然用神笔在这里描绘出一片靓丽的人间仙境。2000多年前,邢襄故国在浆水建都;抗战时期,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深入敌后在浆水办学;历史的年轮在这里沉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在这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浆水中学走过了六十年的办学历程,凭着“勤、实、严、恒”的治学精神,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抒写了一段大山深处的教育神话,被誉为“太行明珠,人才摇篮”。

进入新的世纪,在城市化大潮的冲击下,浆水中学比其他农村学校面临着更多的生存和发展难题。由于地域偏僻,生源局限于学校周边的几个山区乡镇。更大的问题是富起来的农民淡漠了对孩子的培养,更忽视了孩子的心灵成长,新录取的学生知识基础普遍差,许多人没有学习的欲望和习惯。课堂上,老师苦口婆心地讲课,学生有睡觉的,有摆弄东西的,有搔头挠痒的,有说笑打闹的,有的学生干脆连书本也懒得往桌上放„„面对这样的课堂,老师们困惑,领导们揪心。郝永渠校长感慨地说:“传统的课堂在我们这样的薄弱学校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的学校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必须为课堂找一条活路,给学校找一条生路!”

敢问路在何方?什么是教育?今天的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该怎么办?课该怎么上?富有责任心、使命感的每一个浆中人都在思考着这些严肃而又现实的问题。

2012年4月18日,邢台县课改推进会召开,教育局领导要求高中学校以课改为突破口,提振精神,提升质量,重振高中雄风。会上,马爱魁副局长、教研室霍连勤主任介绍了山西新绛中学的课改经验。会后,学校开展了课堂教学大讨论,大家深深地认识到:如果再以旧的方式去“满堂灌”,课堂没有活力,学生没有兴趣,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校也将难以生存,我们必须改造课堂。经过反复酝酿,审慎考虑,郝永渠校长一锤定音:对标山西新绛中学,全面启动课堂教学改革,以课改求生存谋发展。他说:“高中课改或许真的是“雷区”,但我们必须知难而进。不改,死路一条;改,或许会杀出一条生路。”

于是,我们选择了艰辛而又充满希望的课改之路。

课改,是一个崭新的起点,需要执着地探索和追求

带着对课改的向往和冲动,郝永渠校长带领业务领导和学科骨干一行十九人,踏上了第一次山西考察的寻梦之旅。2012年5月18日,我们走进了高中教育的“另类学校”——山西省新绛中学。在这里,“关注生命,和谐发展”“为教而学”的理念强烈地吸引着随行的每一个人。听校领导介绍,走进课堂观课,向教师咨询,与学生交谈,拍照,录像、抄录,搜寻资料„„一整天时间在紧张而新奇的感受中匆匆过去。听说泽州一中的课改很有特色,于是,我们又直奔泽州。回来的路上,大家群情激昂,一路行驶一路讨论,心中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新绛归来,学校集中三天进行课改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的领导和教师逐个登台汇报,全体教师参与讨论,对照新绛中学模式,反思传统课堂症结,探讨课堂改革思路,发言者激动,聆听者动情,会议气氛非常热烈。通过心灵的碰撞,教师们对课改形成了共识,一致认为:教师垄断下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厌学的罪魁祸首;我们要学习新绛中学的作法,解放课堂,解放教师,解放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创建生动活泼的新型课堂。

随后,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把“三本”理念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强调在教育思想上要以人为本,在教学关系上要以学习为本,在师生关系上要以学生为本,把新绛中学“问题解决式学案课堂”模式作为课堂改革借鉴的基本模式。强调课改是“校长工程”,从责任目标、课堂流程、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从5月24日起,高

一、高二两个年级20个教学班全部拉开桌子,“试水”课改。

老师们在小组建设上动了许多脑筋。张振清老师把他所教的学生分成7个小组,其中一个组由班内成绩最好的学生组成,同时这六名学生又兼任其他六个小组的组长。学习中,“尖子生小组”相互交流,强强合作,基本上把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随后,他们又分散到各组去组织其他同学学习,帮助其他同学破解难题,这样“兵教兵,兵强兵”,一节课下来,老师几乎不用讲几句话。刘为民、程万鑫、张和宾、马志勇几位老师在小组建设上都琢磨出了许多独特的方式。经过一段探索,学校确定了“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征以及性别差异搭配编组,尽量形成组内合作互补的组成结构;各组之间实力尽量平衡,形成竞争之势;每个学生都担任一到两科的组内学科代表,人人都是学习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学习的组织者。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

学校设置了课改办公室和课改督导室,办公室负责技术层面的研究和培训,督导室负责课改过程的督查和评价。学校明文规定,学案、学习报告落实情况与绩效工资和业绩考核挂钩。学校重视课改文化建设,各个班级都营造了激情洋溢的文化氛围。各年级定期评选质疑之星、合作之星、管理之星、学习之星、进步之星、展示之星。教师的参与热情和学生的学习激情空前高涨。

课改,是一段艰难的路程,开弓就没有回头箭

谈课改容易,做课改难。课改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2012年秋季开学前,教师提前返学,再次进行了整整一周的集中培训。新学年开学后,要求三个年级所有教学班按新型课堂模式上课。至此,课堂教学改革在浆水中学全面推开。

为了使更多的教师感受课改,去年10月份,学校组织第二批教师赴新绛考察学习。回来后,又是一轮的汇报和反思。几经学习和研讨,老师们不仅转变了观念,也基本熟悉了“学案课堂”的操作流程,弄清了自主课、展示课、反思课、训练课四种课型的特征和操作程序,掌握了编写学案并运用学案引导学生学习的基本要领,新型课堂模式进入正常运转状态。

为了使教师尽快熟悉新型课堂,学校设置了“赛课室”,开展练课赛课活动。确定每周的二、三、四为“练课日”,九个学科每周各安排一位教师到“赛课室”公开作课,本学科教师全员观课,课后当即评课。去年秋季以来,教师公开练课150多节。去年12月份,举办了首届“课改先锋展示赛”,21位教师参加赛课,涌现出一大批课改骨干。赛课期间,教师踊跃观课,每位教师观课都在10节以上。练课、赛课和评课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典型示范的作用,解决了学案使用和师生课堂行为方面的许多问题。

然而,课改的道路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学期过去,在取得经验的同时,也暴漏出许多问题,在集体备课、师生定位、学案使用、学习报告批阅、课堂评价等关键环节的细节问题上仍然存在着模糊和困惑。新课堂的“新鲜劲”已过,课改的热度有所降低,少数本来就对课改心存疑虑的人甚至想知难而退。

面对这些问题,新春伊始,郝永渠校长带领学校业务领导和课改骨干一行13人再次前往山西学习取经。从3月4日至3月8日,五天时间他们考察了5所学校。这五所学校都在扎扎实实搞课改,各自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模式,泽州一中叫“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垣曲中学叫“两段六步80分钟大课堂”,新绛中学叫“问题解决式学案课堂”,尖草坪一中叫“ ‘1+1’学案课堂”,和顺一中叫“1224学导课堂”。叫法不同,特色各异,但有一个相同的根本点,就是用“学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这些学校或者位于偏僻的农村县城,或者位于竞争压力很大的城乡结合部,都是凭借课改走出了困境,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比较五所学校的课改经验,我们找到了化解疑惑的钥匙;审视五所学校的课改成效,我们进一步坚定了课改的信念。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走上了课改的道路,面对挫折,我们必须坚持、坚持、再坚持!

课改,是一道灿烂的风景,曲径通幽处鸟语花香

浆水中学尝试课改几近一年。一年中几多艰辛,几多努力,几多收获。

经过一年的探索,在借鉴新绛中学模式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模式。我们把这种 模式姑且称作“一二四五学案课堂”。

“一”即“一种理念”:自主,合作,探究。这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学习方式上的具体体现,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学案课堂”的灵魂。

“二”即“两个载体”:学案,学习报告。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安排学习任务,指明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导读,导听,导思,导做,引领整个学习过程;学习报告是“前置”的作业,但又不等同于作业,它不仅体现为学习的结果,还应该反映出学习的过程和感悟,是落实学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提升教学质量的具体保证。

“四”即“四种课型”:自主课,展示课,训练课,反思课。“自主”和“展示”是两种基本课型,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节。自主课上,学生在“学案”引导下读书、思考、合作探究,完成学习报告,填写“互动卡”;展示课上,教师指导学生组内展示、组间展示、学室展示,适时点拨和评价,帮助学生解决知识疑难,发展能力素养。“训练”和“反思”是两种辅助课型。反思课,重点体现在学生对章节或单元知识点的梳理上;训练课,重点是瞄准学考和高考,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反思和训练,总结学习得失,构建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

“五”即“五个环节”: 集体编写学案,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互动感悟,训练检测落实,归纳反思提升。这是“学案课堂”的具体运作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只有把具体的细节落到了实处,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

通过近一年的课改,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教育观念、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课堂表现为“教师中心”,强调的是教师的“教”,着眼于“教什么”“怎么教” 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案课堂表现为“学生中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着眼于“学什么”“怎么学”,是“教师领着学生走向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其次,课堂氛围和学习效果发生了变化。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习,心动,口动,身动,神动,全身心围着“问题”转,睡觉的情况消失了,形成了热火朝天的学习氛围。思维碰撞,情感交融,课堂由单纯探究知识的场所变成了生命成长的乐园,学生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能力和素养。课改搞得好的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了明显进步,表述能力、书写能力、学习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

此外,课堂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过去衡量一节课的优劣,往往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很少顾及到学生的感受。现在评价课堂,主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看课堂解决了多少问题,在学习中新生成了多少问题。衡量教学质量,不仅仅关心考试分数,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改,也带动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课改,激发了参与的欲望,也锻炼了参与的能力,学生不再满足于做被动的“受教育者”,而逐渐成为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教育主体”。学校也试图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参与平台。4月6日,第一次以学生为主体的春季运动会成功 举办,裁判员和工作人员全部由学生担任,教师退居幕后当“导演”,学生裁判恪尽职守,各项赛程井然有序,运动会由健儿竞技的“赛场”变成了学生学习锻炼的“课堂”,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最近,在学生会的倡导下,十几个学生社团应运而生,涉及学生个性发展的各个领域。学校领导和教师深深感到:课堂是学生的,整个校园都应该是学生的,松开学生的手脚,我们的教育就是另一番风采。

课改,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认可。

青年教师赵军芳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要想真正驾驭课堂,不仅要预设问题,更要关注新生成的问题,不然学生刁钻的问题就可能使你下不了台。”

中年教师温仲平说:“在新的课堂上,只要教师善于引导、调控,让学生‘形’乱而‘神’不乱,使学生在一定的自由探究上的‘放’与教师不露痕迹的‘收’结合起来,必定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连金生副校长听了21节“课改先锋展示课”,他深有感触地说:“课堂上每项任务都是由‘小先生’来展示的,这样就使更多的学生得到了锻炼和体验,学生主体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287班3组的张婷同学说:“过去的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也只对少数人起作用,成绩好的同学不听也会,成绩差的同学听了也不会。现在好了,大家都是学习的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切入点,每节课都会有收获。”

282班5组的冯翠芳同学说:“过去我从来不敢在大家面前发言,现在,一向拘谨的我放开了,我可以到黑板上去板书习题,可以在课堂上与同学争辩。课改给了我自信和胆量,我不再默默无闻,我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一方天空。”

280班3组的郑惠宾同学说:“课改不再让老师只垂青于那些尖子生,我们这些中等生和学困生也有了表现的机会,原来我们也有聪明的时候,我发现学习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课改,是一种放眼未来的事业,追求事业我们将义无反顾。

一个学校的课改,需要校长的远见和决心,更需要全体人员的付出和努力。浆水中学的课改,每走一步都凝聚着许多人的智慧和心血。为了推进课改,郝永渠校长废寝忘食谋划策动,连金生、王卫东、刘礼勤、赵兴琴几位副校长长期蹲在课堂观课评课;课改办郎贵芹主任研究技术层面的问题一丝不苟,她一个人举办的培训讲座就达八次之多;督导室卢福建主任对每一个环节严格督查,严格把关;学科组长主持集体备课,教研组长组织赛课评课,全体教师主动参与。正是全校上下形成了一个“课改共同体”,才使整个学校的课改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邢台县教育局领导对浆水中学的课改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支持,马爱魁副局长、梁宗欣主任督学、教研室霍连勤主任多次到学校观课评课,对课改给予了多方面的指导。2013年4月23日,邢台县课改现场会在浆水中学召开,教育局主要领导、全县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 200多人相聚浆中校园。与会人员听取了学校领导的汇报,现场观摩教学。赵兴军局长亲自深入课堂观课,现场参与评课。这是一次教育的盛会,对浆水中学乃至全县的课改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课改,郝永渠校长有深刻的感悟。他在课改现场会上说:

教育就是解放。教师的“高明”之处就是放开手脚领着学生“折腾”,而自己则俯下身子给学生当“助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于“欲”。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就是最好的课堂,适合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课改必须真改。校长要做课改虔诚的信仰者,学校领导要做课改忠实的追随者,教师要做课改坚决的执行者,学生要做课改积极的参与者。真心改,才能真正受益。

课改是在改变传统,改变习惯。传统和习惯都是根深蒂固的东西,不触及灵魂不可能改变。课改的最大阻力来自教育者自身,包括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变革就是改造自己,没有放眼未来的眼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不可能成功。

对于课改追求的目标,我们有自己的愿景:

一是成就学生。具备了探究的能力,面对考试中那些老师没有讲过、书上没有见过、练习中没有遇到过的试题,学生再也不会束手无策,高考成绩自然会提升。养成了探究的习惯,面对未来社会那些不曾经历过的问题,他们不可能张皇失措,而会在解决问题中享受到成功和幸福。

二是成就教师。课堂不应该是教师毁灭自己的“烛台”,而应该是成就自我的“精神驿站”。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上,教师会充满青春的活力,他们与学生一起参与,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享受创造的喜悦。教师是一个引领未来社会的职业,是一种绿色的事业,与希望相伴,与生命同行,做教师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三是发展学校。构建融“知识探究”和“生命成长”为一体的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养,办好“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的高中教育。以课改为突破口,带动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营造教育亮点,提升社会声誉,增强生存力、发展力,实现“打造精品浆中”的梦想。

我们还考虑到一个更深刻的社会问题。郝永渠校长说:钱学森先生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留下了“世纪之问”,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最杰出的人才?一个小小的浆水中学肯定支撑不起这个重大的课题,但是可以坚信,杰出人才注定会出自新课改理念下的教育。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课堂还很不完美;我们更清楚,课改仅仅是一个开始,今后的路还很长,还很难走。既然已经上路,惟有奋身前行。

课改,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事业,追求事业我们将义无反顾!

第三篇:行走在课改的路上

行走在课改的大路上

——巡检完全小学张铭

学校发展的出路在哪里?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经过探讨我们终于找到了答案:学校的产品是课堂,赢得了课堂就赢得了发展,课堂教学改革才是我们的发展出路所在。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等成功课改的先例为我们树立了标杆,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课改的信心和决心。如何进行课改?大家献计献策,反复研讨,学校一班人达成共识:以落实常规为根基,以校本研训为动力,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创建特色为目标,打造高效课堂,推动学校发展。下面把我们的具体做法向各位领导同仁作以汇报。

一、以落实常规为根基,坚守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

课堂教学改革不管如何改,常规不能丢,失去它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按规律办事,立足常规,做精做细,这是我们一直坚守的,因为常规是建设高效课堂的基础工程。我们把《襄樊市小学教学工作常规》作为落实常规的准绳,经常组织老师学习实践;并且制定了《巡检完小教学常规评价细则》,进一步细化常规,提出具体标准,认真落实备、教、批、辅、考、研等每一个教学环节,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在常规落实中,我们突出“三抓”,即:抓备课、抓上课、抓训练。备课方面我们提出了优化备课“五有”即:脑中有纲、脑中有本、心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换句话说就是在备课中要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力求让每一份教案成为实现高效课堂的最佳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坚持“五为主、五突出、五高度”来优化课堂教学,“五为主”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五突出”即: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巧练、突出思维训练、突出教学效率、突出因材施教;“五高度”即:复习铺垫要高效度、导入新课要强力度、传授新知要参与度、巩固训练要多角度、课堂小结要高浓度。学生作业我们重点进行“三看”:看训练内容是否精当、看批改反馈是否及时、看有否教师激励性评语。同时我们高度重视教学反思,要求教师进行“三度反思”,一是备课后反思,优化教学设计;二是教学过程中反思,注重课堂生成,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与形式;三是教后反思,认真总结教学得失,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三度反思,实现教师自我超越和专业成长。

我们还加大对教学常规的监控力度,对教师备课实行教研组“半月检”和学校月检制度,查备课数量够不够,教学环节全不全,教学设计新不新,有无教学反思,对检查结果进行反馈、整改;对教师课堂教学通过听、评、议等形式进行量化,制定了《巡检完小高效课堂量化细则》,实行“三个一票”否决,即:教师教的时间超标的课、没有小组合作学习的课、没有当堂训练的课都不能算作合格课,学校把这些常规监控结果纳入教师个人绩效考核内容。我们把落实常规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把抓常规落实作为教学管理的永恒主题。

二、以校本研训为动力,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

我们深知,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关键在于教师思想的改革和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就是校本研训。

在校本研训中,个人研修是一种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激励和引导教师主动自觉学习,让读书成为老师们的一种内在需要。我们制定了《巡检完小教师读书学习制度》,规定每学期老师读两本专著,做两万字的读书笔记,写两篇心得体会、两篇教育叙事、两篇教学反思,称作“五个二”读书提高工程,并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各级组织的论文、案例、课件以及优质课等各项竞赛活动,对获奖的老师予以奖励。

在个人研修的基础上,学校把集中培训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每学期初学校确定培训主题,由教导处安排主讲人、培训时间,每大周进行一次,围绕主题进行系列培训。我们在上学年重点围绕“高效课堂建设”对老师进行培训,如什么叫高效课堂?建设高效课堂的意义何在?如何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有哪些?等等,本学期将继续延伸,通过培训让教师对高效课堂有了清晰的认识,课改理念也开始在课堂教学中践行,构建高效课堂的模式也在开始在探索中。

如何促进课改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我们把开展教研活动作为重点来抓,学校搭建各种活动平台让教师在活动中成长。一是每周一次的教研例会活动,不拘形式和内容,老师们可畅谈自己的教学感受体会,也可提出自己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大家见仁见智,各抒已见,老师的思想在此交汇、碰撞、融合,形成智慧的火花。二是每学期一次的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我们精心组织,认真操作,制定实施方案,老师们在讲课、说课、评课中竞技展示,课堂教学演绎得精彩纷呈,大家在学习交流中丰富自己,在磨练中走向成熟。三是推行教研课与推门课相结合的听课活动。规定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教研课,并且安排上课表,定时定内容,教师除听教研课外,其次的听课任务就是听推门课,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不需学校组织,可以自由选择听课学科、年级进行听课,并与学科老师进行交流研讨,推门课将近占听课任务的一半,这样保证老师能进行广泛地学习,使听课常态化,也促使教师把每一节课都上成优质课。

三、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打造快乐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成了时下课堂教学的最炙热的词汇,也成了课改的风向标。高效着眼于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而快乐则关乎学生生命的成长,因此我们把我们的课改定位在“快乐高效课

堂”。

为了抓好快乐高效课堂建设,我校申报了市级课题“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此作为课改的突破口。第一步,深入学习,形成理念。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让每一位教师对高效课堂有充分的认识,广泛了解各种高效课堂模式,如杜郎口的“336”模式、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模式、河北赵庄的“三三三一”教学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共同点都是以学生为中心,高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是我们进行课改的精髓所在。第二步,借他山之石,临帖运用。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老师结合自身的学科实际和学生实际,摸索尝试自己适用的模式,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大胆“修枝嫁接”,借石攻玉。第三步,切磋交流,达成共识。通过听课、说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不断改进自己的思想、方法,使教学模式逐渐走向科学,逐步形成了我们自己的高效课堂模式架构:一是牢固树立高效课堂理念,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三维课堂教学目标;二是把握高效课堂的原则,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及时反馈;三是追求高效课堂的目标: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效果好起来;四是推行“五步三查”导学模式,“五步”即预习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全班大展示——巩固拓展,“三查”指课堂上三次学情调查,一次学生独学时,二次组内小展示时,三次达标测评时。五是构建合作学习小组,班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对班级实行小组编排,编排采取异组同质、同组异质,每组构成是AABBCC式或ABBC式,以利于小组内合作学习和小组间竞赛学习。六是控制教师讲授的时间,低学段不超过25分钟,中学段不超过20分钟,高学段不超过15分钟。七是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信息技术媒体、教学持图、实物教具、学具等。另外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应措施保障高效课堂健康发展,如教师微笑进课堂、落实课前三分钟训练(语文经典诵读、数学快速口算、英语口语对话等),重视习惯的培养,教师关爱后进生的扶贫行动等,以促进课堂高效优质健康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如果把快乐高效课堂比作课堂教学改革的春天,我们现在正行走在进入春天的路上,虽然这条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我们会坚持这一目标一直走下去。在百舸争流、万帆竞发的课改潮流中,我们只是紧跟其后的一叶小舟,但我们坚守一个信念:不灰心、不放弃、不抛弃,我们坚信巡检完全小学的课改明天一定会更灿烂。

第四篇:走在课改路上

走在课改路上学习宜州二中、怀远中学新课改心得体会

陵城初中李跃梅2013年12月19日至21日,我参加北流市教育局组织的“高效课堂”课程改革活动,到河池宜州市第二中学和怀远中学两所学校进行了听课参观。这两所学校的高效课堂改革成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根据宜州市听课的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高效课堂教学实施模式

(一)宜州市二中“三环六步”高效课堂的内涵

宜州市二中“三环六步”高效课堂,即:预习(独学)——合作交流——展示——点评、质疑——小结——提升(检测)。即如下:

第一步:预习(独学)。预习(独学)要求做到初读教材,了解主要内容;细读教材,认真研究知识点;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第二步:合作交流。合作交流分对学、帮扶和群学:对学要求互查答案,检验预习效果,做到心中有数;帮扶是成绩好的同学帮助成绩差的同学学习;群学要求做到统一答案,讲明原因。第三步:展示(说、写、板演)。展示要求展示人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解读说明解答过程,其他组员认真倾听,做好及时评价。第四步:点评。学生客观准确进行点评,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质疑和补充。之后学科代表给出每个小组的评价评分。老师适时纠错纠偏。第五步:小结(知识梳理)。小结分学生独立梳理、小组合作梳理和师生统一梳理三种。点评结束后,老师布臵学生整理学案。第六步:提升(检测)。提升客由学生独立完成或统一检测或师生共同完成。

(二)怀远中学“五三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三二”即五个步骤,三个评价,两个反思反馈。五个步骤为:(1)自主学习(独学);(2)问题讨论(对学、群学);(3)展示点评;(4)总结评价;(5)练习检测。三个评价为:(1)小组内的评价;(2)小组间的评价;(3)师生间的评价。两个反思反馈为:(1)学生的学习反思反馈;(2)教师的教学反思反馈。

以上两种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大同小异,都是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拓展。而这两所中学都是去年9月份才开始这样的模式教学,他们却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本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探索精神,大胆改革创新,努力前行,努力之后收获的成绩都得到了教育界的认可,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1、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高效课堂教学确立了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了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

2、给学生机会。比如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展示、评价,不仅考查了学生收集的资料,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变老师枯燥的讲解为学生自主地我想说,我能演。使师生、生生对话达到融合,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学习。平等对话也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把自己想说的,能说的都说出来,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此次听课学习的思考 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1、学校管理精细到位。

通过观察宜州市二中和怀远中学的校园,我们发现他们每项工作都非常细致,如在卫生环境上几乎看不到一片纸屑,整个校园均创设以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操场到教室以及厕所,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学生的名言和作品、荣誉成为学校激励学生学习,转变学生的行为准则。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好,二中的大课间让人眼前一亮。

2、多种形式的评价激励机制。

两所中学对学生的评价激励机制做得特别有特点。他们采用各种方式去达到一个目的——不断感动学生和不断激励学生。比如他们各种各样“星”的评比,什么“点评之星”、“展示之星”、“读书之星”、“才艺之星”等等,用多种方式从多角度最大程度激励不同层次学生。此外,他们将德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的激励教育活动更具特色。我最欣赏他们一位老师说的话:我们就是要反复地让学生感动,不断地让他们感动自己,感动他人。学生们懂得爱,有爱,就会成长为品德高尚,行为规范优秀的人。

以上体会,只是些肤浅的想法,但我们要“学以致用”,建立学生的生命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的理念,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能自己去吸取新知,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课改,我走在路上

骨干教师年终报告

单位:朝阳区乐山镇中心小学 姓名:王红艳

因为课改,我在路上„„

“在路上”是杰克·凯鲁亚克一本小说的名字。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我也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在路上”,因为他真切地表达我与课改同行的感受,因为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因为课改,我在路上„„

正如学者朱占玉所说:“反思才会明理,反省才会明智。多一点冷静,少一点急躁;多一点实在,少一点花招;多一点主见,少一点盲从。这才是课改精神。”

年华似水,转眼间执教已十年,我与课改相伴而行不觉十年。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春华秋实。蓦然回首,有思考中的迷惘,有摸索中的艰辛,也有反思后的播种,但更多的是迷惘中的追求,艰辛里的执著,播种后的收获!

我暗暗发誓不管教育之路怎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003年的春天,我在全镇的课改教学技能大赛中上了一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数学课,效果不是很理想。记得当时孙校长在评课时说我那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相等,我把知识教错了,同时也看出我课堂的反应能力很差,所以那次我被评为三等奖。

实践告诉我:老师备课不透彻,知识面狭窄,就会使教学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从那以后,我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不备好课绝不上课是我的宗旨。

于是,校内外的各种公开课中多了一位倾听者,那就是我。我细心揣摩着前辈们优美的教学语言,营造教学氛围的技巧,启发思维的艺术,灵活的教育机智,全体学生的互动,同时我也体会到业务的学海与文化的学海一样,都是无涯的。

于是,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魏书生等成了我对话的“常客”,我潜心研读他们的教育经典,仿佛看到教育的大门正在向我敞开„„

记得有一次,学校进行听评课活动,自己精心准备了一节课,想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可是事与愿违,课堂上学生极其“不配合”,原先准备的课堂活动根本没有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整个课堂秩序特别混乱,课后领导和同事们的评价是课堂活动和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不能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上来等。那次失败后,我很迷茫、很困惑,甚至认为自己不太适合当老师。然而,领导和同事们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特别有一句话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那是一位有经验的老师,他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想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兴趣,就得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自己走进课堂来解答疑问,虽然这次失败了,但年轻人学得快,相信你很快就会进入教学状态的!”领导和同事们那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令我深思。是呀,一次失败怎么会让自己意志消沉,甚至想到放弃呢,平时总是鼓励学生如何坚强的面对挫折,自己遇到问题怎么能放弃呢?于是,那次之后我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全心全意投入到课改中,慢慢的,在与同事的交流讨论中,我渐渐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并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来提高自己。我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想学生爱学、乐学、会学,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知道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并采取相应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

作为教师要想不断成长,就要不断反思,因此,在此后的教学中,我经常反思,找出与课改要求的差距,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一次次把新课程的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年五月份,在学校的名优骨汇报课上,记得那次我讲的是《回声》一课,课前,我充分了解学生,课堂上不仅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的展示相关教学内容,更搜集了许多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和问题,并采取讨论、表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还能利用本节知识来解答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而且对于学生的见解我从不轻易否

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在讨论、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整堂课教学气氛活跃,真正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进两年,我们朝阳区又开始搞学科生命教育,我也一直走在路上,不断地摸索着,不断地进行实践。每一节课我都精心设计导学案,学生们做得也比较认真,可就是在小组讨论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同学们不会讨论,不知道怎样讨论,一到这个环节,学生们不是你告状就是他告状,都是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讨论上。因此我非常困惑。后来,我就把讨论题规定给几号同学检查,让他们每个人都有任务,最后再把每个人的疑问归纳一下,共同研究,能解决的在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由组长记好,在全班同学汇报时,集体质疑,这样还能生成许多新生的问题。于是,我又一次进行了实践,效果非常好。记得那天我在教学《小池》这一课时,课堂上就生成了许多新的问题,比如杜凯茜同学提出“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小荷”指的是荷叶还是荷花?所以我想:学科生命教育下的学生一定会富有主动性,创造性。因为如果这节课我用以前的教学方式来教,我肯定不会研究是荷花还是荷叶的问题,我会一带而过,学生们也不会动脑思考,所以也没有给学生们创造这种研究的空间,自然思维也不会得到发展。教学路上,正因为有课改相伴,一路风景无限好!感谢课改!是课改扬起我自信的风帆,是课改唤醒我沉醉的智慧,是课改激扬我平庸的生命!

看着一张张渴求展示自我、充满自信的脸,听着一个个出人意料、富有个性的见解,感受着一次次惊喜与欣慰,我真正体会到是课改给课堂注入了生机,给学生注入了活力。当我与学生们一起沉浸在课改的快乐中,沐浴着课改的阳光成长时,我终于明白了:课改气氛与环境的形成,不是靠学校与领导的指挥棒,而要靠我们自己的实践,我们一线教师才是课改实施的关键。

下载语文课改故事行走在课改路上(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课改故事行走在课改路上(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改路上

    课改路上,我们风雨兼程 胡永成 二中的课改如今已进入第三个年头,这其中有喜、有优、有苦、有乐、有思、有惑。通过课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增强,合作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习热情......

    行走在路上

    与梦同行 我们已各自就位,在自己的天涯种植幸福;曾经失去的被找回,残破的获得补偿。时间,会一寸寸地把凡人的身躯烘成枯草色,但我们望向远方的眼睛内, 那抹因梦想的力量而持续荡漾......

    行走在路上

    行走在路上 ——我校开展儿童阶梯阅读的思考、实践、再思考 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阚晓茵朱玮娟215621 【摘要】 我们学校在“新教育”的理念指导下,一步步进行着儿童阶梯阅读......

    行走在路上

    行走在路上 我喜欢适度的孤单,心灵上最释放的一刻,总舍不得跟别人分享,事实上也很难与别人分享这绝对的个人财宝。——三毛你割舍不下的,已经不是你喜欢的那个人,而是那个默默付......

    行走在路上

    行走在路上 这次视导,数学没有机会被检测,失去一次难能可贵的被引领、被指导的机会,有一点的遗憾,但更多是庆幸,数学的课堂结构,课堂模式,也远远达不到优课标准,小课题研究也是初步......

    行走在路上(修订)

    第一发展共同体“同课异构”暨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教研路上,且歌且行且珍惜 崇文小学教育集团永安路校区 田世强 今年4月份,我参加了孝义市第一发展共同体“同课异构”暨送教下......

    行走在路上

    行走在路上有许多路都不是通畅的。但只有我努力得向前挺进。翻越过挡住我的无数道坎,才能取得成功的果实。我的坚持练跑步的“道路”就是这样的。 刚开始练习跑步是在八年级......

    行走在路上

    部门:销售管理系统江苏大区 姓名:徐青 行走在路上 不知从何时开始喜欢一个人在路上行走。 常常在下班以后,在夕阳笼罩的马路上,静静地走。听着轻柔的音乐,沉淀生活中烦杂的情绪,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