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改路上的行与思
课改路上的行与思
峰峰职教中心吴华
实施新课程以前,由于过分强调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因而出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满堂灌”、“满堂问”的局面;然而在今天,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是乎,课堂上又出现了“满堂跑”、“满堂闹”的现象。这种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现象,都违背了原有教学大纲和现行课程标准的精神。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是效益,在新课程条件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正确处理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同时又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极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的生命所在。如果忽视了教学的目标性和实效性,形式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乱哄哄,教师该讲的没有讲清楚,知识教学不落实,学生思考分析小结不到位,课堂的教学目标就难以达成。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高中学段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依据,我在教学中结合《课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定的实践,现浅谈下课改中的感受。
1、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理念。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必须依据一定的理念。《课标》确定的课程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当今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大众教育”,强调科学为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就是要求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讲,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的核心任务和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是指教师应该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生物科学的机会,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同时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它既是一种理想观念,又是一种行为准则;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生物科学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也应该体现自然科学的这一特点,这就要求
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 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密切相关,我国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因此,生物课程的学习要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参与讨论或作出个人决策,了解相关职业,为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因而,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要针对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将学习过程变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价值取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合格的人为最终目标。
2、准确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学目标主要是追求“双基”的落实,而《课标》中提出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三维目标。因此,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首先要依据《课标》,准确定位,确定并落好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中,重知识的传授,重结果,新《课标》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在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上,主要看教师的讲,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是否透彻到位,而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主要看学生的学,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程度,学生学得什么,学得好不好,能力是否提高。因此,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主体探究,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合作探讨解决问题能力。优化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选修3专题2中的《动物细胞培养》这一节,过去教学的“双基”目标一般定为:掌握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过程、条件及应用,能解决动物细胞培养方面的实际问题。教师会依照教材,先讲概念,然后出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挂图依次讲解其过程,再讲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及应用,最后是课堂练习,做2-3道题。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听得懂,题目做不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理解的时间和空间,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一情况,我经思考确定了这节课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是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过程、条件及应用;能力目标是通过分解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是让学生关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在授课前,让学生在家里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人造皮肤及其应用的事例,并思考:“科学家是怎样获得人造皮肤的呢?”上课后先让学生在班上交流,其目的是激趣。然后出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课件,让学生在识记其过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起来,再交给学生分组讨论,表达交流,教师小结。第三步,让学生根据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独立尝试表达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第四步,教师提问: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哪些条件?它与细胞体内生存存在哪些异同。第五步,学生自主学习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完成情感目标。最后是课堂练习。上课结束后,随堂测试结果较好。通过这一活动,我感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关键。
3、精心策划,组织好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念、树立科学精神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并指出: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式之一”。其目的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会在观察中提出问题,乐于对问题进行探究、学会在探究中收集和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从而获取新知。怎样组织好探究性学习,这是老师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课标》在“课程目标”部分,对发展高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11项要求,这实际上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要求。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必须精选内容,让学生有效探究。高中生物教材上的探究活动可分为三类:生物史探究、实验探究和调查探究。生物科学发展史相关知识的探究,主要是经典事件的科学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探究,通过剖析这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寻着科学
家的足迹,学会开展探究活动;生物实验探究主要是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科学探究的逻辑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问题主要依靠实验验证,因而实验探究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在这些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根据已有知识或经验作出假设→依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撰写报告。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领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调查探究主要是对教材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高中生物教材上“调查社区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流量流动情况”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在社会中培养学生通过调查,收集、筛选和整理数据,分析判断得到结论的能力。
在组织探究性学习时,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探究性学习是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方法不同;二是探究性学习要结合当地实际,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一般高中和示范性高中,他们在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校硬件设施上存在差异,不可一概而论,应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方案。三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换位思考,对学生在探究过程的具体细节不细化,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尝试,但要成为探究活动的合作者,并给予学生适时适度的指导。
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科学的各门学科之间其思想方法、基本原理、研究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生物学和数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生物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相互影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横向联系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篇:课改漫思
课改漫思
吴 强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教育教学行为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得到教师们的赞同,课改也在经验和模式上逐步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果。同时,作为一项崭新的探索,在课改中,也有一些倾向和行为值得讨论。
多一点传统,少一点“新潮”。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新理念新探索堪称风起云涌,蔚为壮观。对传统教育、应试教育的弊端的解构屡见不鲜,对新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涌现出了很多见解。不过,在这一过程中,笔者认为,实施新课程,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和抛弃固不可少,但是对古代传统教育模式和建国以来教育工作中精华部分的研究和承继同样非常重要。课改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创新,创新不是空中楼阁,需要植根于已有的教育土壤之中。现在有一种倾向是把传统教育一棒子打死,是不可取的,而为了体现出新的思想,把本来证明为很有价值的东西或者包装一新,或者弃之一隅,试图另起炉灶,都是要不得的。我们只有从传统教育中去充分吸取养分,结合当前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充分吸收国外现代教育理论,才可以让课改取得实际的收效。
多一点反思,少一点吹捧。教育之道,重在不断在反思中前行。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教师们在成功和失败的交替中反复磨砺,对新课程中到目前所提出的思想、见解、模式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分析,不可以一看是新课程,便马上趋之如骛,要有冷静的心态,清醒的头脑,尖锐的目光来反观,少一些赞歌,多一些质疑。新课程本身是一种实验,由于其贴近现实教育的需求,和超前而又踏实的理念,可以说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探索的重要里程碑,所以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和积极实践是必然的现象,但惟其如此,更需要在教育教学的具体行为中去丰富、发展和完善,因此,不能因为新课程是热门,就一味地追捧,甚至是迷信,以至于达到“新课程是个筐,什么都朝里面装”。缺少反思的行为不是理性的行为,反思不足的教育不会是理想的教育,在课改不断深入,成果不断推出的今天,多一点反思是犹为重要的。
多一点朴实,少一点虚饰。新名词层出不穷,仿佛不用新名词不足以显出课改的精神,在目前的论文创作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于是乎,一连串的新词串构在一起,在显出“理论深度”的同时,很容易使人如坠云雾之中摸不着头脑。其实,试看一下古往今来的教育著作,哪一个不是风格平易,言简而意远?远至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近看叶圣陶先生的教育著作、言论,再近,翻一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动人心弦的、发人深省的不都是那些娓娓道来,简易平实的语句吗?而教育的思想正在这种白开水似的语言中氤氲出平淡却踏实悠远的意境。这不正是我们的文风中需要注入的元素吗?
多一点厚重,少一点浮躁。不少老师都谈到,现代社会功利而躁动的,这种浮躁自然也会反应在教育教学上。很多老师都在进行着可贵的探索,让功利的云远离孩子纯洁的心灵,但是教育不是桃花源,教师也不是陶渊明,完全不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教育教学的成果总结过程中,也会出现为总结而总结的现象,即观点和成果不是“干”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或是“想”出来的,甚至是“凑”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的探索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浅尝辄止,而要有意识地进行深度的提炼,用一个个厚重的成果来驱使着课改之船的前行。
“位卑未敢忘忧国”,在基础教育的讲台上,我们或许也能够为推动中国教育明天的更好
发展作出一份自己独特的努力,如此,每一点的辛苦不正是化为令人心醉的教育甘泉吗?
第三篇:人在路上行春天随笔
昨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五一”节啦!
和往常一样,每每遇在假期,我都会带着儿子回乡下去,今年的五一假期,我们依然选择了回乡下,五一的乡下也恰恰正逢芒种的时候,坐在车厢里的我,沿途眺望,一路上在田间忙碌耕作的人们,一次次地落入我的眼帘,勾起我对以往的回忆,让我陷入一种沉沉的思绪里!
没有耕耘,就没有希望,田地里的这一锄一犁,足矣会给人们留下无限的启迪,目睹着那些熟知的动作,我在想,对于一个连希望都没有的人生,人生断然就会陷入一种无边的纠结里、徘徊、挣扎里……
车窗外的四月,静静地在岁月里淡然而去,五月悄然而至。北方五月初的阳光不温不火,没有太多的炎热,也没有太多的凉爽,而是有一种温暖在柔化着心田,有一种温情在滋润着心扉。这次回乡,些是许久没有回家的缘故,沿途被这春天的景色陶醉,镶嵌在眼帘的绿意仿佛像这春天的文字在我记忆深处留下了一条长长的印痕,青草、绿叶、红花,一如这春天的倩影,在这个季节深处,尽情地绽放着自己生命,诠释着对生命的理解,侧耳倾听,静静的,没有一处不打动不我们行人的心扉!
五月初的阳光,使得田间地头的每一朵花儿都如水晶雕成,在清风里唱着希望之歌,歌声的颜色一如雨后的彩虹!花儿在笑,蝶儿在舞,花恋着春,蝶恋着花,春恋着人,一曲曲动人的歌在人们耳畔萦绕……
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我们乘上了回家的班车,车里虽然没有一个认识的人,但是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给了我无限的温情,一股股浓浓的乡味总透着一种亲人般的气息,坐在车窗下,我听他们聊着,说着!
自从离开家的那一天起,这条回家的路便成为了我今生一道独特的风景,无论春夏秋冬,只要经过此路,都会引发我一次长长的遐思!人生之路或许要走过无数条,而唯有这条路,以及路那一端,便成为了我对亲人或亲人对我的一种牵挂,这条路随着我的步履延伸着……
路不宽,两旁的杨树叶子已经放绿,不减当年的魁梧,高高的,就像一个守候家园的战士伫立在路旁,小草也绿满田间地头,麻雀、乌鸦、斑鸠、鸽子、啄木鸟,在一块块整齐的田地里飞舞追逐,于是,我被这窗外的景色陶醉,心情一时沉浸在这春天的五月里!
有点晕车的儿子,这次回家也显得格外的精神,他两眼注视车窗外春天里发生的一切,十分的兴奋与好奇,问这问那,我就像这里的一个向导在给他做着解释,说实话,有的清楚而有的仅借着一份回忆,尽管我知道儿子对乡下的事情一无所知,可是,我还是生怕自己解释不够到位而遭来旁边乡人的非议,我是一位农民的儿子,我想,走到哪里,这种农民的朴实、憨厚与真诚都不能丢弃……
春天来啦,又要离去,在这来去之间,淹没了多少心情?
目睹着这一来一去春天的背影,无不让我们的生命在这个跋涉的过程中纠结、慨叹、徘徊,我们人生的春天只有一次,可生命里的那一片绿还没有等到我们去收藏,青春便悄然而去,脚步就是那么的匆忙!一如恋爱问题,应该是大家都认可的二十岁的年龄吧,可问题是在那个岁数,有多少人真正的能够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爱呢?
班车缓缓地蠕动着自己的身躯,载着人们满满的思绪前行!
五月的阳光,使每一株草都翡翠繁生,在土地上写着明日之诗,诗章湛蓝一如海洋,我的思绪沿着这草儿回到记忆,儿时的我们,每每在四月的阳光里,都会把冬天的寒衣脱去,皮肤触着从遥远天机传来的温热,赤身奔跑在田野里,追逐嬉闹,那时的我们只知道喜欢就尽情地玩,又有谁考虑到将来的身体问题?又有谁遥想几十年后让人记起那些故事?眼前的一切从身后遥远处飘来,又消逝流淌的岁月里……
不惑之年,我应该在现实里厮杀,可是,遭遇到这个季节,我总会像年少时候的那样,在收藏每一份春天的文字时,喜欢躲在文字的梦里,将自己即将泯灭的希望点亮,活着不需要卑微,但是千万不要自暴自弃,在这个人间里,不是每个人都是大树可以之至云霄,我们可以选择小草,在春天来临的时候,选择不离不弃,依然能给行人带来心怡,人生不需要多大的志向,有一个正确的志向,我们一生的路就会向前延伸……
记忆,这个东西真是极富人性的。我们总是记住最好的和最坏的,而常常遗忘那些最平常的。最好的往往养心,最坏的一定伤心,平常的就只是养身啦。想到这些文字,我就在想,但凡与心相关的都被储存下来,心的力量大概是人性中最大的能量了。而心这东西,扑朔迷离,只要不着陆在具体事物上,一定是抽象而虚幻的,也永远无法给予一种具体说明!
沿途走着想着,直到售票员将我的肩膀推了一下,我才知道自己已经到达目的地,车停在村口,凉风袭来,稍作镇定,我便牵着儿子的手沿着弯弯的小路往家走去!
第四篇:读《学记》思课改
读《学记》思课改
青浦一中 沈玉莲
《学记》开篇处即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充分论述了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和国家兴盛的重要性。但是,身为一名教师,从教数年来,也一直在思考,究竟该教什么,该怎样教。尤其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同时又不得不“屈服”于应试教育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一个徘徊、迷惘的我,似乎尤其要好好地思考这个问题。
洋思归来,践行课改,重修理论,似曾相识——自主学习、先学后教、“兵”教“兵”等等——不就是《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吗?人们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教育思想又何尝不是呢?其实今人的很多主张,我们的睿智的先人们早就提出过了。于是,我终于忍不住又翻开“冷落”已久的“故纸堆”,重温经典,也重温经典的教育思想,拂拭心灵的细尘,重新审视我的教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成”。唯其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说的真好,学生要学知识、学能力,更要提高思维的品质、为人处世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有坚韧之志,有博爱之心——这才是我们要的“好学生”,也是真正的合格的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学校的教育活动,按时令进行,各有正式课业;休息的时候,也有课外作业。课外不学杂乐,课内就不可能把琴弹好;课外不学习音律,课内就不能学好诗文;课外不学好洒扫应对的知识,课内就学不好礼仪。可见,不学习各种杂艺,就不可能乐于对待所学的正课。所以,君子对待学习,课内受业要学好正课;在家休息,要学好各种杂艺。唯其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与群众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尽管离开师长辅导,也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学习之,践行之;精学之,博采之。生活丰富多彩,兴趣爱好广泛,才是健康、聪敏、有修养的学生。我们不该再紧紧拘囿学生于课堂,是该把课余的时间还给学生。我们更要学会指导好学生安排课余的时间,去发挥他们真正的兴趣和特长。
那么,在不占用学生课余时间的情况下,如何有质量地进行课堂教学?这是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意思是:今天的教师,单靠朗诵课文,大量灌输,一味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的方法违背了教学的原则,提出的要求不合学生的实际。这样,学生就会痛恶他的学业,并怨恨他的老师,苦于学业的艰难,而不懂得它的好处。虽然学习结业,他所学的东西必然忘得快,教学的目的也就达不到,其原因就在这里啊!——现在教师本身的教学压力大,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就不顾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其可能地多塞点知识给学生,而结果往往是贪多嚼不烂,学生厌学;老师也是吃力不讨好。如此僵化、机械、教条的教学,不仅是作为教师的悲哀,更是对武术莘莘学子的摧残。
换言之,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懂得、明白。教师要注重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教师要督促勉励学生,但又不能强制压抑他们;要打开学生思路,但又不可以提供现成答案给学生,他们才能独立思考,使其智能得到发展。
这不就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吗?教师要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变成教学中学生的“引路人”,学生成长中的“促进者”,生活指导上的“辅导员”,心理疏导的“保健医生”,学生个性发展的“挖掘者”。甚至连评价一堂课的好坏,也已经不在于教师教了什么,而要看学生身上留下了什么;不再追求教师的表演给学生留下了多少的印象,而要追求是否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所产生的深刻体验;不是让教师用手中的绳索把充满灵气的孩子驯服成温顺老实、循规蹈矩的老黄牛,而是要教师用心去牵引出学生个性更丰富的一面,实现对完美人格的塑造。
但反思实际教学,课堂提问往往呈“三多三少”的现象:学习好的学生回答得多,成绩中下的学生回答得少;一问一答的多,独立思考的少;直接或间接给答案的多,分析论证的过程少,致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思维不活跃,不敢主动发问。而《学记》中的“和易以思”说的则是那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两千年前的先人学者已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者点亮了一盏智慧明灯,告诉我们只“牵”不“导”,不是好的教学,教师得用“心”去为学生导航,“牵”要达到给学生指引前进的方向,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才是教学中所需要的。
这又不禁让我想到了现在的课改,想到了自己在课改中摸索、实践的坎坷崎岖和收获的点点滴滴。
一.充分相信学生——这是我这段时间探索课改中最大的感触。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关键是教师如何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在上《黄生借书说》一文时,让学生经过自学和小组讨论后,归纳本文中所涉及的“对比”,在交流展示中,学生回答得非常全面,除了个别措辞的改进,根本不需要老师补充什么。而这次开课中,学生的表现再次向我、向我们的老师证明了他们的能力。目标的制定方向都比较正确,交流过程中对文本的解读和对词句的品味,都切中要害。像小李这个小姑娘,她的语文成绩并不突出,只能算是中上水平,但是在这堂课上,她大方地上台,阐述本文中作者传达出的对马来的雨的
第五篇:教师演讲稿:回首课改路
带着岁月的痕迹,带着收获的喜悦,我从课程改革的年轮中走来了。回首课改路,那600多个日日夜夜的迷茫与苦恼、冲动与理智、辛劳与收获,令我百感交集。
当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潮头涌来时,我有幸成了学校的第一批弄潮儿。回想两年前,当自己带着贫乏的知识和经验真正置身于课改大潮,一切都感到新鲜,同时又是无知得措手不及,我就像一株久旱的枯草贪婪地吮吸着课改的甘霖。曾以为颠扑不破的教学真理正被重新审视,未曾听过见过的名词理念却急风骤雨扑面而来,看似异常活跃实则闹哄哄的课堂,备受瞩目却不尽人意的学习成绩,新与旧的交溶,进与退的交锋,机遇与挑战的同存,这一切的一切引人思索,撼人心魄,是固步自封还是乘风破浪?一时之间,竞有些不知所措了。
然而,课改教人深思,实验催人奋进。当我迷惘、困惑时,是研读实验书籍、网上浏览交流、撰写案例反思让我不断更新观念,从容面对实验问题,并竭力寻找解决方法,坚定前行的脚步。而当众人高呼“孤馆闭春寒”“一笔定乾坤”的年代已远去时,是听课研讨、培训交流让我知道自己并非孤家寡人,孤掌难鸣,一同站在课改这条战线上的还有那么多可敬的领导、可爱的同事,我们一同奋进,将一起到达成功的彼岸。记得,我非常精心地准备了一堂研讨课,想把我所学到的新观念、新方法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想让老师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可学生们都“不配合”,孩子们都被我设计的那些热闹的游戏吸引住,只顾自己玩去了,我只好费力的把课文讲完,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领导和老师们的评价是:“你还是老调重弹”;“你没能做到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你眼中只有教材,没有学生”……在这“出师不利”之时,领导和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和鼓励,特别是王校长的一句话让我如梦初醒:“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你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在刘副校长的指导点拨下,在和教研组同事们的讨论交流中,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我一方面加强学习,一方面努力实践。课堂上,我努力转变教师角色,蹲下身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我也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尽量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此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便在如何为每个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进行探索。学生们“活”起来了,课堂里充满着浓浓的学习气氛: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老师,我们最喜欢学习了!”……一句句的话语激励着我和学生们不断地成长。此后我上的几节研讨课,其质量比以前有了提高,得到了有关领导和同行的肯定。
如果说领导英明的决策、同事们真诚的关切是课改路上的指明灯,那么来自学生奇妙的童真心声和那真诚的情意则是我不懈探索实验的动力和源泉。“陈老师,你今天穿的裙子真漂亮,讲的故事也好听!”下课后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对我这样说,顿时,我的心中装满了满足与甜蜜。“老师,我能编儿歌让大家很快记住‘闯’这个字。小马小马真可爱,蹦蹦跳跳真灵活,闯进人家真厉害,吓得人家跑得快!”这儿歌编得真是绝啊。我不禁在心里暗自赞叹起来!老师们,你有多久没有听到过这天赖般的心语了?你有多久没有聆听过花开的声音了?是新课程,是新课程让我们走进了这片莺飞燕舞的广阔天地,是新课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明天繁花似锦的希望。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教学中我们一起体验着创新的快乐,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交流中我们一起用爱编织希望、用心装载歌声。
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将继续投入到课改的伟大实践,接受课改的严峻挑战,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丰富自我,与新课程共成长。“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课改之路漫漫兮,吾辈需努力。我们在探索课改的奥秘,我们在开辟课改的航道,我们在寻找课改的真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新课程标准》走进心灵、撞击心扉。我们在浇灌课改实验之花,我们将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