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巴金的
读巴金的《家》读后感
巴金长篇小说《家》是在1931年完成的,它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落后腐烂的历史。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这点有点像《红楼梦》一样,从一个家庭的衰落来控诉一个时代的悲剧。高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没落家庭,表面上看,里面等级、封建礼数森严,生活似乎很安定和谐,但实际上,在这个大家族中处处都充满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当中,似乎是摇摇欲坠。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同时作品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人物形象,它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有板有眼的人物形象。首先,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作为这个封建大家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专横、冷酷的性格特征。在高家,他就是权威,他的话必须听,他是封建礼教的坚决拥护者。他的年迈,迂腐象征着封建社会的必然灭亡。觉新是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也是人物形象塑造的很成功的人物。他性格上充满了矛盾,是个“有双重人格的人”。觉新善良,待人诚恳,他是旧制度培养出来的、有较强传统观念、但他思改变而不得,有着懦弱性格的悲剧人物。他性格中的这种矛盾性,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某些时代特征。他的懦弱表现在想要拥有自己的爱情,但不敢去追求,作为长孙的他自以为要给家庭做表率,违背封建的婚姻制度是很不道德的,他不自觉的用自己的言行去维护这个毒害他自己的封建礼教。他的一生似乎被安排着,拒绝接受新思想,反对革命,对外界的一切不抵抗,迂腐讨好封建旧势力,想企图获得生存。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也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同时还是书中主要刻画的关键人物。他是新兴势力的代表,是有思想、有正义,在“五四”陶冶下的热血青年。他同情下层人物,勇于反对封建束缚,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对于长辈们的封建思想敢于大胆反抗。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不
满当时的社会现状,大胆的与旧势力作斗争。尽管觉慧身上有着明显的幼稚,但他却真实地反映出了“五四”时期我国觉醒了的一代青年人的某些精神面貌。《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抑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我觉得《家》在人物描写的手法上有突出的成就和特色。它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出了人物丰富的心里世界,从而突出人物性格。如作品写刚开始写鸣凤睡觉的情节,这里面有大段的心里描写。通过这些描写展示了鸣凤与别的丫鬟不一样的性格,有理想、有追求、但又不敢大胆追求的矛盾心里。从这些心里描写中,使读者从这位善良的少女身上,看到旧制度摧残人性的罪恶,看到这位弱小者生命的宁折不弯。又如,作品写觉慧在鸣凤死后的内心也极细致,作者还利用梦幻来剖示人物内心的隐秘,笔墨中透露出人物内心极度的悲哀与懊悔。除此之外,作品在塑造梅、觉新等人物时,也非常注重采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如,正是由于作品细致地写出了梅的内心,才使梅多愁善感的性格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觉新是一位有着“两重人格的人”,作品多处细致地剖析他的内心,表现了人物内心深处因受新思想的启发,对现实不满,又受旧思想的羁绊而最终不能或无力抗争的苦闷、矛盾,使人物复杂的性格得以凸现。再次,作品在环境上的描写也独具魅力。作品的开头就给我们展示了寒冷萧瑟的雪景,这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暗喻着当时罪恶的社会环境,同时也渗透着作者对封建社会浓郁的控诉之情,也象征着苦难、吃人的旧社会必将过去,新社会即将到来的希望。巴金的作品一向语言简洁生动,流畅奔放,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家》在语言上也同样体现着巴金作品的独特风格。在作品中,作者无论是写人,或是叙事,甚至剖析人物心理,都是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这就使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使作品具有了格外感人的情感力量。
总之,《家》这部作品从思想内容上,对摧残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对那些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受苦、挣扎最后作了牺牲品的人们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对那些为争取自由的生活而奋斗的人们进行了大力的歌颂,它充分体现了巴金创作成就和风格的优秀作品,它充分显示出了巴金在现代文学小说创作领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第二篇:读巴金《随想录》有感
我开始了解巴老,源于他的《鸟的天堂》。那时的我,上小学四年级。望着语文教科书上那一幅世外桃源般的插图,便幻想着自己是一只会飞的小鸟,我的家,就在远方小岛的那棵大树上。那时对巴老的印象,现在想来,更多的是快乐无忧,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岂不乐哉?然而,当我读了《随想录》,我的心里多了几份沉重。我是读巴老的文章长大的,知道《随想录》是他的暮年之作。在这里,积蓄了他一生的感悟,我也在字里行间中感悟着,使自己的心渐渐成熟。以下是我读完《随想录》第一集的所感所想。《随想录》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挖掘了知识分子的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被文学界誉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巴金因此被誉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我认为,巴金之所以被誉为“当代知识分子的良心”,一方面源于他对读者的负责,另一方面是对他自身而言。经过十年浩劫,他开始在写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逐渐认识自己,开始对自己进行解剖,进行反省。他发觉自己在建国以来,没有了自己的理想,一味地想自保,一味地依顺,他曾无实在根据地批判过人,而在心灵上倍受煎熬。所有的一切,他把所有的一切看做体内的脓血,势必除之而后快,以免毒害全身,病入膏肓。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在呼唤着自己的良心,事实证明,他做到了:他视笔如刀,一下一下割自己的心,他感到了剧痛,但他没有放弃,于是每片每页满是血迹,但更多的却是十年创伤的脓血。我不禁惊叹,一位文字老人,在服用是非颠倒的一剂毒药之后,是怎样的挣扎过来的?面对自己的虚伪,他没有选择继续,而是选择了自己的良心,真诚地忏悔着,仿佛在将自己的灵魂示众,耐心地听取世人的指点。因此,对他自身而言,他是对得起良心的。至于我说:“一方面源于他对读者的负责。”是我在读《随想录》时自始至终最强烈的感受。在我的印象中,我所读的前30篇没有一篇是不提“读者”二字的。这也使我有理由相信,我是理解巴老的。这并不是说我狂妄自大,而是在说明,巴老把一切献给了读者,难到我会选择不理不睬?!巴金的每一篇文章都在表示对读者的歉意。《随想录》后记中有这样几句话,“我觉得我在接近死亡,我愿意向读者们讲真话。”“虽然收在这里面的是‘随想’,它们却都是自己‘想过’之后写出来的,我愿意为它们负责。”多么可爱的世纪老人,他在为自己的过去还债,多么慈祥的世纪老人,他在病魔的折磨下,用颤抖的笔尖书写了什么是真正的“良心”,又是多么令人心疼的世纪老人啊!无论是对读者负责,还是对自己负责,巴老无疑是我们的榜样。但现实生活中,情况却不容乐观。现在不少所谓的“作家”,将文字作为名利的符号,用发行量、销售量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可怜的人们都去争相抢购。浮燥的人们,浮燥的行为,浮躁的社会。这些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但在现实中,对文学名著的冷落,对言情八卦书的痴迷仿佛一场文学瘟疫席卷文化市场,什么“快餐文化”,什么“速冻时代”,不得不让我们寒心。还记得《随想录》连载不到十几篇,便遭香港大学生的强烈抗议。原因是他们反对巴老要让人们牢记“文革”,他们要让人们忘记在我们国土上发生的那些事情。然而,巴老选择继续,因为他不想让人否认它们的存在,不想让人们把这史无前例的“浩劫”看做遥远的梦,希望国人有法国人正视过去的坦然(我想他在参观伊夫堡时曾想过吧。)为何他的愿望如此强烈?我想这来自于苦难的经历,“只有经历了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之后,只有在被剥夺了人权在牛棚里住了十年之后,我才想起自己是一个人,我才明白自己应当像人一样,用自己的脑子思考。”
看吧,正是因为巴老的坚决,《随想录》才得以继续、完成。巴老所经受的苦难,我无法替他减轻,但我愿为他的精神所净化而后蜕变成长,以此来纪念一个真正的巨人曾经存在,现在存在,也必将永远存在!沂源一中07级23班翟晓春指导老师:于兴江
第三篇:读巴金《寒夜》有感
巴金《寒夜》 相对于巴金的《家》等前期作品,《寒夜》不是一个慷慨激昂之作,小说的文字反而显得异常的朴素、简洁、干净。巴金在《寒夜》这部小说中多次提及“夜的寒气”,作者是有用意的,这是巴金对自己周围环境的不满和憎恨,充分表明了他在寒夜里对光明和温暖的强烈渴望。
《寒夜》描写的是1944、1945年间发生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战时首都”重庆的一个善良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悲剧。这个家庭的男主人汪文宣、女主人曾树生曾经是上海一个大学的教育系的同学,他们有着共同的献身教育的理想,真诚相爱,组成了自己的家庭。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两人只得以小职员的职位谋生。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行员。他们将自己的儿子放在一家贵族学校读书。汪文宣的母亲为了解除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汪母和曾树生婆媳不和,相互冷嘲热骂,在吵闹中度日。汪文宣爱妻子,也爱母亲,在吵闹中唯唯诺诺,莫衷一是,痛苦不已。物价上涨,家庭经济拮据,汪患了肺病,终日咳嗽,但他不肯多用药,拖着病体坚持到公司上班。战争形势越来越紧,有门路的人纷纷逃离,曾树生终于忍受不了眼前的压抑,跟随大川银行年轻的陈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汪文宣病情加剧,在庆祝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死去。汪母带着孙子小宣回了老家。两个月以后的一个寒夜,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旧屋,但已经物是人非,她茕身一人,不知所往。
作家在《寒夜》所描绘的悲剧之中, 寄寓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及对新生活的热情呼唤, 因而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倾向和反映现实生活的高度的典型性。
作家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
汪文宣是一个被不合理的社会所压垮的知识分子。当年他也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读大学时雄心勃勃地希望通过办教育来改造社会,树有教育救国理想。之后他与同学曾树生恋爱、同居,可以想见他当年追求个性解放、蔑视传统礼俗的热情与勇敢。但是,现实生活彻底改变了他,使他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畏首畏尾的庸人。他的性格和心理已经具有了某种病态。他对周围世界充满惊惧,反应高度敏感,总是没有根据地胡思乱想和猜测。例如,他看见上级注视的目光,便疑心上司对他不满,听到上司说话,他也要琢磨半天,甚至连上级轻声咳嗽,他也要疑心是否有怪罪自己的意思。同样,他对自己与妻子的感情也是充满了担心,时常为猜测所苦恼,但却没有勇气与妻子交流。当他发现妻子在跟一个年轻男子一起走进咖啡厅时,他想问个究竟,却又“不敢迎着他们走去”,想等他们出来再说,又怕妻子难堪,也使自己难堪,最后犹豫再三,“只有垂头扫兴地走回自己的办公地方去了”。汪文宣忠厚老实而又善良懦弱, 他任劳任怨地干着报酬极少的工作。汪文宣对于生活给予他的不公平的待遇内心十分不满, 但孺弱却使他只能将此强行压制在心中, 因而形成了他思想和行动互相矛盾的性格特征。但除了内心更加深刻的痛苦之外, 他不可能从社会生活的本身去寻求根本的原因, 因而也就不可能找到正确的出路。作家描绘了汪文宣矛盾的感情生活, 从另一角度刻划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他没有力量去调解不和睦的婆媳关系, 他爱她们, 他没有勇气抛弃任何一方, 最后只有在两种爱的漩涡中一直挣扎到死。
“树生”的塑造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形象。既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式女性,又是一个爱家爱先生爱孩子的传统女人,然而,却无法与母亲和睦相处,最终只能是选择逃离这个带给她无尽痛苦和折磨的家庭,虽然她百般的不舍。曾树生是一个受新思潮影响的女性, 到抗战末期, 现实生活的磨砺使她的思想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曾树生爱善良老实的丈夫, 但她越来越不满他对什么都忍受的态度, 以致二人产生了精神上的鸿沟。树生也知道一切应该由环境负责, 但金钱在侵蚀着她的灵魂, 对所胃自由的追求和理想不能实现的矛盾, 使她内心空虚而无所寄托。她关心重病的丈夫, 但不甘心让生命消耗在永无结果的争吵中她爱丈夫,却不能使婆母不恨她, 她觉得牺牲了青春, 换来的却是敷衍和仇视。她的离去, 一方面是为了家庭的生活, 儿子的学业, 但更重要的是要救出自己而逃避家庭矛盾另一方面, 她不愿失掉高薪金的职位, 而且她和陈主任搭伙做生意, 在经济上有密切联系, 要丢弃这一切, 她缺乏足够的勇气。她虽为去留问题进行过激烈的心灵搏斗, 但最终为了自己的“ 幸福” 抛下重病的丈夫走了。在兰州她每月按时给家中寄钱, 并未忘记这个家。但是文宣写信来要求她回信向婆母道歉, 使她感到了莫大的委屈, 她不愿做一个任婆母辱骂的奴隶媳妇去换回甜蜜的家庭生活, 因而写了一封绝交信, 吐露了自己的真实思想, 说明同文宣分开的理由。她虽同情婆母老来贫的心境, 但实在不能忍受她残忍地破坏自己的爱情生活。母亲在一天, 他们中间就不会有和平与幸福。因此, 他们必须分开, 以免互相折磨、互相损害而变为路人。以后她虽照常给家中寄钱、写信, 但文宣心中的伤痕一直到死也未能愈合。几个月后树生回到重庆, 已是人去楼空、物是人非, 她悔恨交集, 孤独地徘徊在寒夜的路上。她虽是一个不屈服于生活的女性, 但她没有明确的生活理想, 最终也只能被黑暗的社会所吞噬。
汪文宣和曾树生虽是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 但他们都无法摆脱社会为他们安排的悲剧命运。作家正是通过二人的悲剧, 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本身固有的弱点, 更是鞭挞了黑暗的社会对人性的摧残, 客观上也表明了知识分子只有将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紧紧联在一起, 才会找到正确的出路。
母亲的形象是一个尤其另人同情的不幸人物。年轻守寡,守着孤儿寡孙度日,仅有的爱全部都给了他们,甚至不能允许别人分享,包括儿子的妻子以及孙子的母亲。她的爱表现得无微不至,却也是独断专行,因此也是制造这个家庭悲剧的核心人物。汪母是一个旧式知识妇女, 她爱儿子, 却难以容忍儿媳。她认为宁肯饿死, 做人也不要苟且, 即使做老妈子, 也比做花瓶强。因此, 她看不惯儿媳经常参加舞会宴会。她不高兴媳妇来分儿子的爱,以为树生能挣钱, 就来役使她, 所以她有意无意地发脾气, 不客气地抢白媳妇, 还时常自觉不自觉地破坏儿子的夫妻感情生活。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将笔墨重点放在了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对话上。作者以全知叙事的视角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给读者。在读者面前,小说中的人物便以内心和外在的两重感体现出来,人物性格具有相当强的立体感;同时,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更适合曾树生等人知识分子的身份,人物相应地被赋予了自主性和知性的魅力。这便是“复调”创作手法带来的优点。巴金在小说中紧扣人物的独特个性,较多地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充分发掘和描写了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尤其是常常抓住人物内心世界中两种对立的因素,从动态中加以剖析,写出它们的起伏消长。
《寒夜》所描绘的悲剧, 虽说比不得催人奋进、让人热血沸腾的战斗号角, 但它却通过被黑暗所压抑的灵魂的呼号, 表现了对真善美的世界的热望, 对假丑恶的世界的唾弃。从这个意义上说, 《寒夜》的悲剧永远具有艺术和情感的魅力。
第四篇:读《巴金读书》有感
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他没有上过大学,是书籍培养他成为杰出的作家。
巴金视书为老师,为良友。他从书中汲取了大量的养料,为他以后的作品铺垫了基础。
巴金读书的情况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多、广、精。多是指巴金一生读的书量多,有百本小说;广是说巴金不仅读中国的文学,而且在香表哥的帮助下,读了许多国外的名著,受到国外文学的熏陶,是之博采重长;精是说巴金读书中的一个要求。他读书从不囫囵吞枣,生搬硬套,而是善于思索,善于深刻理解作品,融会贯通。
读了这本书,我认为读书中心索很重要,对某一难以解决的问题,长期索绕于心,冥思苦想,这时,在外界的刺激下—或是读书,或是与人交谈,或是调动往昔的知识储备,就会触发灵感,豁然开朗。因此,勤于思索是激发灵感,开启思路;获取知识的基础,使你受益无穷。
从巴金的读书经历中,可以了解他的思想发展和创作思路,从而对他的作品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对我们如何读书也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第五篇:读巴金有感
读《巴金散文—我的故事》有感
书是红色的封面,很安静,和巴金的文字一样;书是红色的封面,很有力度,和巴金的文字一样。
巴金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文字却留给一代又一代的空虚的人们,让空虚得到充实,让生命重燃希望。“我们没有多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伟大的人,因为一切的语言在这个老人的面前都变成了十分渺小;我们不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
我向来不爱读书,一本书很难读完,但读起巴金的文字,我的心灵感到震撼,文字的力量足以强大一颗枯萎的心灵。是的,就是这么简单,巴金让我对文学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最重要的是对人生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能领会文章的意义,只感觉这文字就像黛玉妹妹一样,让人消沉,没有希望。书中不停的出现“陌生、寂寞、悲惨”等等这一类的字眼,甚至于当我看到一些本来充满生机的语言,我也无法体会到巴金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许是对于巴金的背景的无知,或许是对那个年代的无知,我读不懂,于是我放下了这本书。
等再次拿起这本书开始读的时候,是人生经历更加丰富了吗,或是接触文学多一些了,或是其他的原因,我开始深深地为巴金的文字而感动,这样的无私,这样的伟大,我不能说自己真的读懂了巴金,但他所给予我的帮助,确实像黑暗里的灯光,让我看到光明与希望。
“我心里生长了爱的萌芽,我怀着人类爱的观念„„我在众人的自由中求我的自由;在众人的幸福中求我的幸福。„„我用我的诚实的汗挣来我的面包。我的手上从不曾染过一滴他人的血,我的良心也是极其清白的。”这是《我的眼泪》中的文字,我的眼泪不为其他,就只为两个平凡人的不平凡的精神。如巴金所言,“夜里,没有朋友来的时候,寂寞便突然袭来,我又像盲人一样地在街上彷徨。我的眼里只看见被工作摧残了的忧愁的面貌,我的耳里只听见一片悲哀的哭声,甚至在那些从前的愉快的面貌上我也找到了悲哀的痕迹。„„我的生活完全失去了目标。我每夜立在卢骚的像前,对那个巨人诉说我的绝望。”就是在这样的绝望里,巴金收到了朋友寄来的书信集,书信集的淡黄的封套上写着“不预备为着生活的恐怖与美丽一哭的人就不要读它”。这个书信集给巴金以希望,也给我希望。“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张口都有面包,每个心灵都受到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好像大雨住后的天空那样,我的心也豁然开朗了。伟大的心灵常常来自人民中间!
这本书里也曾提到过一个女佣,这个女佣就像高尔基的草原故事里的女英雄一样,开始给人的印象都很坏,但是最后却让我们发现他们的伟大之处。女佣或是女英雄,她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很少了解别人,我们常常凭自己的一点点不完备的观察,就断定某某是怎样的人,某件事情是如何如何。许多人都犯了这样的错误,有时候连自己也不知道。我们谁又能够肯定地说:他不曾把高尔基早期小说中的女英雄错认作一个贪财的女人呢?„„
巴金善于在生活里发现我们总是在缺乏的精神或者我们总是在犯下的错误。如果你也读了这本书,必然会记得那个车夫,他只是个孩子。生活就是给予他如何的伤害,他永远在坚强地靠自己的双手活着。“生活毕竟是一个洪炉。它能够锻炼出这样倔强的孩子来,甚至于人世间最惨痛的遭遇也打不倒他。没有家,没有爱,没有温暖,只有一根生活的鞭子在赶他。然而他能够倔强!他能够恨!他能够用自己的两只手举起生活的担子,不害怕,不悲哀。他能够做别的生在富裕的环境里的孩子所不能够做的事情,而且有着他们所不敢有的思想。”我深深地被这个孩子所震撼,我想是不是相对于他来说,我们现在的人们都算得是生在富裕的环境里,于是我们从来没有过这样倔强的思想,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坚强的心来面对生活所给予我们的一点点苦难。总是看到好多同学朋友的迷茫,感到生活的没有意义,怕是如果有着真正的苦难到来时,才能了解现在的安逸。但这安逸却是给了我们什么,我们该学学这个坚强的孩子。尤其现在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更应该在生活中起到榜样作用,自己做好,帮着身边的人也做好。
巴金在书中曾经提到过这样一种思想,让我受益匪浅。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更多的思想,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爱慕,更多的欢乐,更多的眼泪,比我们维持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所以我们必须把它们分散给别人,并不贪图一点报酬。否则我们就会感到内部的干涸,我们的天性要我们这样做,就像植物不得不开花一样,即使开花以后接下来就是死亡,它仍然不得不开花。„„
我的生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开花?一位法国哲学家曾经写到:生命里的一个条件就是消费„„世间有一种不能跟生存分开的慷慨,要是没有了它,我们就会死,就会从内部干枯。我们必须开花。道德,无私心就是人生的花。
“我若是灯,我就要用我的光明来照彻黑暗。”
巴金说:我不配做一盏明灯。那么就让我做一块火柴罢。我愿意把我从太阳那里受到的热发散出来,我愿意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给人间填一点点温暖。
而我们呢?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也好好想一下奉献两个字的意义,想一下曾经的理想,曾经的抱负。
巴金这样的作家是在写生活,更是在写自己。现在生活的嘈杂让更多的人们心也浮躁了,有很多的作家再没有了像巴金这样纯粹的心来写作,是利益?是名誉?泰斗两字的重量愈发深刻。
读巴金,读人生,读自己。
自动化学院10级本科生一支部
冯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