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巴金的随想录有感
读巴金的《随想录》有感
巴金四川成都人,现代杰出代表作家、翻译家,著译甚多,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春》、《秋》、《寒夜》,散文作品《随想录》五集等。
《随想录》五集,即《随想录》第一集、《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共一百五十篇,四十二万字。巴金说:“五集《随想录》主要是我一生的总结,一生的收支总帐。”文艺界人士认为这是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是一部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它的价值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和文学范畴。
我看得这本是《随想录》的第一集,曾经只是听说过这本书,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看。这本书刚一借到手里,我首先看了总序,总序里巴金是这样说的:我年过七十,(写于1978年11月1日)工作时间不会多了,在林彪和“四人帮”横行的时候,我被剥夺整整十年的大好时光,说是要夺回来,但办得到办不到并没有把握。我不想说空话,多说大话。我愿意一点一滴地做点实在事情,留点痕迹,我先从容易办到的做起。我先写一本小书:《随想录》。我一片一片的写,一篇一篇的发表。这些文字只是记录我随时随地的感想,既无系统,又不高明,但它们并不是四平八稳,无病呻吟,不痛不痒,人云亦云,说了等于不说的话,写了等于不写的文章。那么就让它们留下来作为一声无力的呐喊,参加伟大的“百家争鸣”吧!
看了这几行简短的文字,我对巴金是深感同情的,同时又是十分佩服和赞许的。我为中国有这样的作家而感到自豪。我知道作为一名作家,在当时“四人帮”时期他们受到了无比巨大的打击和迫害,对这一点我是非常同情他们的。同时看到巴金用直白却又有穿透力的几句话说明他要写《随想录》的原因,我看出了,他内心充满了憎恨与愤慨,从而用文章来吐露他内心的愤怒。
谈《望乡》,再谈《望乡》。望乡?不知道,看了第一句话我才知道是一部日本影片。当时那个年代他们都认为这是一部“黄色电影”,应该禁播。我虽然没看过这部电影,但是我认为这肯定不是什么“黄色电影”,我想在当时那种还被封建思想笼罩的社会中,说是“黄色电影”肯定是人们太敏感了,太虚张声势了。巴金说他喜欢这部电影,而且认为是部好电影。巴金这样说,是通过电视机看的,我流了泪,我感到难过,影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阿琦的命运像一股火烧我的心。而且巴金写道,他没看一次这部影片就受到一次谴责,仿佛有人在质问:你有没有做过什么事情来改变那个、那些受苦人的命运。看到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巴金那种崇高的社会责任心。巴金是通过谈《望乡》来告诉人们,我们的青年并不是看见妇女就起坏心思的人,他们有崇高的革命理想,新中国的成立寄托在他们的身上。他们不需要把他们放在温室里来培养,来保护。让他们看删减后的《望乡》,这是极其可悲的民族虚无主义。我们欣赏的应该是《望乡》中人物坚强的性格,和面对生活的勇气。了解我们要杜绝的东西
多印几本西方文学名著。说到“四人帮”江青读书很少还敢大放厥词,觉得就她看过西方文学,别人都没看过似的,只有在“四人帮”下台之后,我们才可以把头伸到圈圈外面看。一看就知道我们不是天下第一,而是落后一二十年。所以,究竟是老老实实、承认落后、咬紧牙关、往前赶上好呢,还是把门关紧、闭上眼睛当“天下第一”好呢?“四人帮”对西方名著一番“清洗”之后,西方作品实在是少得可怜。看到这些,我愤慨的想,这不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吗?简
直是无知的表现。没想到到那年代了,还居然让历史重现。正像巴金所说:“多印几本西方文学有什么不好?”
“结婚”。我看了这篇之后觉得更是可笑。居然谣传巴金要结婚?而且以至于连巴金老师的女儿、女婿和他的妹妹都来打听这事。这个谣传实在是传得太真了,并且有凭有据。为什么大家都对谣传感兴趣?巴金这样问,其实是因为林彪、“四人帮”这伙人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使个人眼前只有一团漆黑,因此种种奇闻奇事才可以分他们的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甚至花时间来传播留言。其实,我认为,现在谣传现象仍然存在,难道还是因为“四人帮”?不,我觉得是人们空虚的表现,现代太多人无所事事。怎么才能充实自己呢?我的答案很简单——看书!
怀念萧珊。萧珊是巴金的妻子,这是巴金在萧珊逝世六周年的时候写的,可见巴金非常的怀念她。读了这篇之后我更是心痛,原来巴金和他的妻子在“四人帮”时期,生后他们的迫害,被批斗,被打,被关,被写“思想汇报”等等这些苦巴金的妻子和他一同受。并且萧珊在尽力保护巴金的同时,还不断的鼓励他。萧珊唯一的希望就是看到自己的丈夫平反的一天,但是,她没有等来,在“四人帮”的迫害下,她倒下了。我看到的是夫妻之间那种真诚的爱,还有坚强的毅力,我很佩服他们,更是憎恨“四人帮”和林彪他们这些毒虫,笑他们太无知。
一颗桃核的喜剧。首先看到题目会显得很费解。但看了之后才明白,这是一种讽刺。这里有个故事:皇位继承人把桃子吃了,然后把核放到了窗台上,一官员把它拿走之后把它给了太太们,太太们爱不释手。在“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这种“喜剧”经常上演,真可笑。林彪整天念他的“政变经”江青整夜坐吕后和武则天的梦,“四人帮”居然混了十年,而且越混越厉害,在国际上混到了“激进派”的称号,这是天下之大稽!想起来即可悲又可痛。但也怪我们“吃”封建货色。我认为种种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判断力,没有主见,不识真假好坏的原因,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文化。
我现在也只能先写到这了,以上是我随看随写的感受。
彭薇
04信管 0401331603号
第二篇:读巴金《随想录》有感
我开始了解巴老,源于他的《鸟的天堂》。那时的我,上小学四年级。望着语文教科书上那一幅世外桃源般的插图,便幻想着自己是一只会飞的小鸟,我的家,就在远方小岛的那棵大树上。那时对巴老的印象,现在想来,更多的是快乐无忧,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岂不乐哉?然而,当我读了《随想录》,我的心里多了几份沉重。我是读巴老的文章长大的,知道《随想录》是他的暮年之作。在这里,积蓄了他一生的感悟,我也在字里行间中感悟着,使自己的心渐渐成熟。以下是我读完《随想录》第一集的所感所想。《随想录》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挖掘了知识分子的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被文学界誉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巴金因此被誉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我认为,巴金之所以被誉为“当代知识分子的良心”,一方面源于他对读者的负责,另一方面是对他自身而言。经过十年浩劫,他开始在写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逐渐认识自己,开始对自己进行解剖,进行反省。他发觉自己在建国以来,没有了自己的理想,一味地想自保,一味地依顺,他曾无实在根据地批判过人,而在心灵上倍受煎熬。所有的一切,他把所有的一切看做体内的脓血,势必除之而后快,以免毒害全身,病入膏肓。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在呼唤着自己的良心,事实证明,他做到了:他视笔如刀,一下一下割自己的心,他感到了剧痛,但他没有放弃,于是每片每页满是血迹,但更多的却是十年创伤的脓血。我不禁惊叹,一位文字老人,在服用是非颠倒的一剂毒药之后,是怎样的挣扎过来的?面对自己的虚伪,他没有选择继续,而是选择了自己的良心,真诚地忏悔着,仿佛在将自己的灵魂示众,耐心地听取世人的指点。因此,对他自身而言,他是对得起良心的。至于我说:“一方面源于他对读者的负责。”是我在读《随想录》时自始至终最强烈的感受。在我的印象中,我所读的前30篇没有一篇是不提“读者”二字的。这也使我有理由相信,我是理解巴老的。这并不是说我狂妄自大,而是在说明,巴老把一切献给了读者,难到我会选择不理不睬?!巴金的每一篇文章都在表示对读者的歉意。《随想录》后记中有这样几句话,“我觉得我在接近死亡,我愿意向读者们讲真话。”“虽然收在这里面的是‘随想’,它们却都是自己‘想过’之后写出来的,我愿意为它们负责。”多么可爱的世纪老人,他在为自己的过去还债,多么慈祥的世纪老人,他在病魔的折磨下,用颤抖的笔尖书写了什么是真正的“良心”,又是多么令人心疼的世纪老人啊!无论是对读者负责,还是对自己负责,巴老无疑是我们的榜样。但现实生活中,情况却不容乐观。现在不少所谓的“作家”,将文字作为名利的符号,用发行量、销售量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可怜的人们都去争相抢购。浮燥的人们,浮燥的行为,浮躁的社会。这些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但在现实中,对文学名著的冷落,对言情八卦书的痴迷仿佛一场文学瘟疫席卷文化市场,什么“快餐文化”,什么“速冻时代”,不得不让我们寒心。还记得《随想录》连载不到十几篇,便遭香港大学生的强烈抗议。原因是他们反对巴老要让人们牢记“文革”,他们要让人们忘记在我们国土上发生的那些事情。然而,巴老选择继续,因为他不想让人否认它们的存在,不想让人们把这史无前例的“浩劫”看做遥远的梦,希望国人有法国人正视过去的坦然(我想他在参观伊夫堡时曾想过吧。)为何他的愿望如此强烈?我想这来自于苦难的经历,“只有经历了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之后,只有在被剥夺了人权在牛棚里住了十年之后,我才想起自己是一个人,我才明白自己应当像人一样,用自己的脑子思考。”
看吧,正是因为巴老的坚决,《随想录》才得以继续、完成。巴老所经受的苦难,我无法替他减轻,但我愿为他的精神所净化而后蜕变成长,以此来纪念一个真正的巨人曾经存在,现在存在,也必将永远存在!沂源一中07级23班翟晓春指导老师:于兴江
第三篇:巴金随想录(精选)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
看了巴老的《随想录》,读了《怀念萧珊》、《望乡》等若干篇,胸中沸腾的气泡已经快要漫溢了,眼睛看不清楚字迹,脑海中只充满着一种复杂的情感,那是面对一位巨人时的尊敬、仰慕、钦佩、共鸣、读他的随想录,思维跟随他的思维,他带领我体验我无法体会的事件,他坚持着他的写作原则和唯一的技巧:用心写作。他的一生,仿佛一碗放过所有调料的面条,他吃了一辈子,而我们也只能一根一根地吃才可能稍稍分享一些他地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想,我们是可以理解他的,这不是我们的狂妄,而是他的仁慈和伟大,他这101年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为读者工作、服务,用他的心、灵魂和生命,如果我们还不能说我们理解他、了解他、懂他,那么我们就真的是连禽兽都不如了。
表达他最真诚的感受,表达他的一切,他的人生是用文字累成的,没有文字就没有巴金,一般人由细胞组成,而他却是用由灵魂的文字组成的巨人。他拥有的是一般人见了就惭愧地无地自容的灵魂。
《随想录》,我不知道要用几次才能勉强自己的精神承受那样的痛苦。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官都怕听真话,接受事实真相是要有极大的超越自己一般承受能力的勇气的,而且那勇气必须在短时间内仓促生成、拔地而起,何其困难?
我仅仅是在阅读别人的真实生活,就这样无法承受,可见,我要走的路不是普通的长,我要建的楼不是普通的高,现在唯有勤勉勤勉再勤勉,除了埋头疾追没有任何方法。他的痛苦我们无法减轻,那么就让他的痛苦成为教诲我们的导师吧,愿他的作品和灵魂的价值里也有我们的一分贡献,我们愿意为他的精神所净化而后蜕变成长,以此来纪念一个真正的巨人曾经存在,现在存在,将来永远存在。
第四篇:巴金随想录读后感
综述
《随想录》是巴金先生晚年备受瞩目的最重要的作品,收录巴金先生文革结束创作的一百五十篇文章,分别为《随想录》 《探索集》 《真话集》 《病中集》 《无题集》共五集。这本书是巴金一生的心血。巴金先生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回忆文革时期自己,说的错话,办的错事,对朋友的怀念,对读者的歉意,对自己进行反思。他在《随想录》中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揭示出“文革”的恶性威力和影响并未随着它的结束而消失。用自己的实例为世人敲响警钟。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经典语录
我觉得我开始在接近死亡,我愿意向读者们讲真话。
一个人为自己服务的时间越多,他为人民服务的时间就越少。
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露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遭受灾难。我边写,边想,边探索,愈写下去,愈认真,也愈感痛苦。
在白天里我忙碌,我奔波,我笑,我忘记了一切地大笑,因为我戴了假面具。。在黑夜里我卸下了我底假面具,我看见了着世界底面目,我躺下来,我哭,为了我底无助而哭,为了看见人类底受苦而哭。
那些时候,那些年我就是在谎言中过日子。。我回头看背后的路,还能够分辨这些年我是怎样走过来的。我踏在脚下的,是那么多的谎言,用鲜花装饰的谎言。
我走惯了“人云亦云”的路,忽然听见大喝一声,回头一看,那么多的冤魂在后面“徘徊”。
我不相信鬼,我也不相信神,但是我却希望真有一个所谓阴间,在那里我可以看到许多我所爱的人。
现在,我的座右铭是:尽可能多说真话;尽可能少做违心事。
是作家,就应该用作品同读者见面,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我总得留下一点东西。我不需要刀刺,我都不愿意听别人对着我的骨灰盒讲好话。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
正如诗人王火在《敬寿巴老百岁》所言“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而
《随想录》正是这位世纪老人的见证者留下的真实记录。他留下了他不断的追求,甚至包括走过的弯路,办过的错事,把这些留给历史,给后人。
《随想录》是巴老正视了文革带来的灾难,直视自己人格曾出现的扭曲,所进行的自我反思。他以罕见的勇气“说真话”,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
巴老用真实的语言怀念他的故友,回忆了那段痛苦的时光。他的怀念是对朋友的缅怀,是对自己的总结,是对读者的歉意。在那一段时光,他没有写过什么好的作品,对他曾身不由己说过的错话办过的错事而道歉。晚年的他已经经历了太多,十年的浩劫,带来的痛深入骨髓。爱人的离世,好友的相继离开,世人的流言蜚语,都对老人来说那是不能言语的伤。正如老人戏言一般“在抗战的八年中我常说自己身经百炸,没有被炸死是侥幸。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我常说自己身经百斗,没有含恨而死,也是幸运。”在文字中我们又看到那个熟悉的巴金,他开始独立思考不再盲目听从命令,找回了原来的自己,直言中国的过去。
对朋友的怀念从那句“我不相信鬼,我也不相信神,但是我却希望真有一个所谓阴间,在那里我可以见到我所爱的人。”深沉的语句表达了对朋友亲人最深切的想念。在随想录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句子,这是老人对自己内心的探索,进行的反省。他曾无实在根据地批评过人,曾发表过错误的文章,曾失去了理想,曾为自保而依顺,这一切都是他内心上的煎熬。回忆是痛苦的,但他以笔为刀呼唤着自己的良心。如文中所言“没有人愿意忘记二十年前开始的灾难,也没有人甘心再进牛棚、接受深刻的教育。我们解剖自己,只是为了弄清浩劫的来龙去脉,便于改正错误,不在上当受骗。分是非、辨真假,都必须先从自己做起,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别人,免得将来重犯错误。”
一百五十篇长短文章,巴老戏言是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是自己无力的呐喊。但在我看来,他是在为下一代人敲响警钟,告诉做人的道理,学会找到信仰,找到理想。
文中也有许多描写友谊的文章,重回曾经年轻时学习的地方,在法国留下的回忆,回忆曾经的好朋友,在异地接收到给他温暖的古然夫人。以及外国友人的热情款待,真挚的情谊。包括多年来与日本朋友的情谊及怀念,那一句句真挚的话语,对朋友的真诚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随想录》让我思索,同时还有对巴金老人深深的敬佩。由于严重的疾病,老人拿不稳笔,几次住院,每天大约有五分之一的时间感到病痛,有时一天只能写出几十个字,花了八年的时间完成了五卷书的计划。我不禁眼前浮现出老人艰难地坐在病床上拼尽全力写下一个字的景象,让我由衷的敬佩。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他一生辛勤写作,著作颇丰,即使进入耄耋之年,仍能写出《随想录》这样的惊世之作。
读了此书,让我一生值得回味学习的是“真”,说真话,办实事,为人坦荡,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让我永记于心的是“爱”,爱亲人,爱社会,用宽广的胸襟面对一切,这样生命之花会开放的更加灿烂。
第五篇:读《午夜随想录》有感
读《午夜随想录》有感
陈煜堂
今天,我在老爸的陪同下看了《语文报杯》作文大赛十周年精华版,头版头条是《午夜随想录》。
“今夜不是满月。寂寞梧桐,草色凋敝。远处绿树含烟,亦真亦幻,近处菊芳梅艳,兰叶幽蔓,俨然一副充满诗意的水墨画„„”
我看着这个开头,似乎身临其境,看见梧桐的寂寞,觉出芳草的凋敝。书,似乎成了一幅画卷,画上,绿树旁的炊烟冉冉升起,亦真亦幻。我看地入了迷,好像我家阳台上就有芬芳的秋菊,艳丽的金梅,以及幽蔓的垂叶兰。
“母亲手捧着一本《读者》,一脸的宁静安详,她脸上的微笑就像雨中的丁香花,清新明亮„„”
看到了结尾,我猛地说:“和第二段一模一样!”老爸也“急不可待”地说:“这叫前后呼应!”
这篇文章在今夜犹如一盆馨香四溢的芝兰,给我以愉悦的芬芳;犹如一阵清风,带给我纷飞的思绪和无限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