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意学院2011届 毕业生预就业工作动员大会
创意学院2011届 毕业生预就业工作动员大会计划书
时间:2009年9月29日 下午3点—5点
地点:图文报告厅
邀请嘉宾: 邓凯 夏斌张霞顾明智许晓婷 项建华
与会人员: 全体辅导员 毕业班班主任 全体2011届毕业生(除数码专业)主持人:王馨悦
目的与意义:
对创意学院2011届毕业生开展预就业工作的思想动员与安全教育,理解和认识学院推行2+1教学模式的意义,增强学生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为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顺利就业做准备。
议程安排:
一、介绍在座嘉宾,奏国歌升国旗
二、邓院长为创意学院2011届毕业生预就业工作做动员发言
三、顾明智院长向创意学院2011届毕业生提出顶岗实习总体要求
四、创意学院2011届就业联络员颁发聘书
五、互动活动
六、张霞处长做“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
七、预就业学生人身财产及心理健康教育
八、结束语
活动预算:
横幅:一条总长:12米12*5元/米=60元
横幅内容:“创意学院2011届毕业生预就业工作动员大会”
邀请函:六张 预算(5元/张*6=30元)
茶水:矿泉水(7瓶*1.5元/瓶=10.5元)
活动流程
会议信息发布、写邀请函、制作横幅、打印聘书、开场PPT制作、会场音乐配送、礼仪(负责茶水)、现场座位安排、班级签到及秩序维持、现场拍摄及采访记录、会后物品归还及环境卫生打扫、活动总结与材料整理。
人员安排:
会议信息发布:(就业部)指导老师
写邀请函、送邀请函:(就业部)指导老师
制作横幅:(就业部)滕飞飞
开场PPT制作、会场音乐配送:(社会实践部)曹荣帮
礼仪:文娱部(陈雨泽)
现场座位安排:(就业部)马笑梅
班级签到及秩序维持:(纪检部)余海磊、(体育部)周阳、(就业部)所有成员 现场拍摄及采访记录:(新闻部)周俊
会后物品归还及环境卫生打扫:(就业部)所有成员 活动总结与材料整理:(就业部)所有成员 应急小组:(就业部)所有成员
第二篇:辽东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
本文由kcmowonvfk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辽东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
简
第3期 主办单位:辽东学院就业指导中心
报
2006 年 5 月 20 日
目
◆工作动态
录
“三支一扶”计划首批招募两万名大学生 落实政策,努力拓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和空间 辽宁省召开 2006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综合报道
副院长蔡若松同志和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史广政同志考察南方就 业市场 就业指导中心刘景宏参加人才测评培训 辽东学院 2006 年就业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
◆分院信息
服装纺织学院 农业与环境学院 艺术学院 医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 会计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 经济学院 装备材料学院
◆就业指导
“双证”为毕业生求职插上就业之翼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五个误区
◆创业教育
成功“学生老板”讲创业经历
★ 工作动态
“三支一扶”计划首批招募两万名大学生 三支一扶”
前不久,中组部等 8 个部门发出通知,要求从今年开始连续 5 年,每年招募两万名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农村基层从事 2 至 3 年的 “三 支一扶”工作,并鼓励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扎根基层。中组部、人事部、团中央等 8 部门,20 日在京联合召开全国实 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并启动 2006 年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据了解,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高校毕业生,工作期间享受一 定的生活、交通补贴,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等。服务期满自主创业的,可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 贴息等有关政策;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 的可优先录用;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两年以上、服务期满 后 3 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 10 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 取;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由接收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 人员确定其职务工资标准,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优先评定等。(摘自《中国青年报》)
落实政策,落实政策,努力拓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和空间
近日,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辽宁省教育厅 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 2006 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 通知》(辽毕组[2006]5 号)。通知指出 2006 年我省预计有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毕 业生 17.7 万人,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2006 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
通知》(中办发[2005]18 号)和 2006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精神,全面落实《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 的通知》 辽(委办发[2006]10 号)文件精神,继续执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 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若干政策的通知》(辽政发[2003]26 号)和《辽 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若干政策的补充通知》(辽政发[2004]21 号)精神,切实把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 落到实处,努力拓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和空间,引导和鼓励高 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辽宁省召开 2006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5 月 15 日,辽宁省 2006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在沈阳辽 宁大厦召开,由省内各高校及人事部门参加,我校副校长蔡若松、就 业指导中心主任史广政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省政府秘书长周万春主持,会上省教育厅厅长张德祥对 辽宁省 2005 年就业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对 2006 年就业工作目 标和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省财政厅、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 厅副厅长,团省委副书记等领导同志针对本部门工作职能,提出了各 项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省教育厅副厅长何晓淳 公布了 2004-2005 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优秀 工作者名单。鲁昕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总结了“十五”毕业生创业 就业工作,并布置了今年的几项重点工作。最后由常务副省长许卫国 同志做了总结发言。在公布的表彰名单中,我校共有史广政、隋照莹、刘俭辉、闫政 富、韩秉文、王安世、王景龙、赵丹钰等八名同志获得优秀工作者称 号。(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 综合报道 副院长蔡若松同志和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史广政同志 考察南方就业市场 4 月 16 日—26 日,副院长蔡若松同志和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史广 政同志历时 11 天对北京经济开发区、长三角、深圳等 8 个城市共 29 家用人单位进行了全面的回访和考察。此次考察不仅了解了南方就业市场的发展,考察了我们毕业生的 就业工作情况,而且与部分用人单位达成共识,在 5 月中旬—6 月下 旬,绍兴、深圳、上海等几家用人单位将来我校招聘毕业生,从而为 我校毕业生返校后实质性就业创造了机会。(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人才测评培训会的学习体会 2006 年 4 月 19 日,应国家人事部人才测评中心的培训邀请,就 业指导中心刘景宏同志参加了为期 4 天的人才测评师培训。此次培训 由国际职业培训师、国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讲授,主要内容是人才 素质测评基本理论,人才测评工具技术及人才素质测评的应用。这次培训强调了高校人才测评在就业教育与指导中的重要作用。就业教育中的人才测评主要是大学生的气质、性格、能力与兴趣的测 评和分析,通过测评,让学生比较全面、科学地了解自我、认识自己,在选择职业上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工作,真正体现“能 岗匹配”。人才测评在大学生生涯辅导中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是对职业 定位的测评;二是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测评。通过测评使学生确定志 向,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路线,在充分分析自我、了解 自我、分析环境、了解职业世界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性格、兴趣、特 长与职业相吻合,最终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这对我们学生的 就业是非常有利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辽东学院 2006 年就业工作研讨会 会 议 纪 要
月 10 日,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召开了“辽东学院 2006 年就业工 作研讨会”,参加会议人员为就业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教务处、学生 处、团委等职能部门领导和全体二级学院主管就业工作的领导、辅导 员,蔡院长在会上做了总结发言。本次会议为研讨性质,旨在全面了解辽东学院就业工作情况,以 切实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加强我校就业指导水平,提高毕业生就业 率。会议由就业中心副主任宋利刚主持。首先由就业中心主任史广政汇报了考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长 三角、深圳等地的就业市场情况。通过考察了解到:
一、目前我国就 业市场潜力还很大,关键是我们是否能通过有效的办法去挖掘、去了 解行情,掌握情况,从而将我们的毕业生推出去。
二、专业需求的情 况不够平衡,理工科要好于文科的专业需求,机械、电子、服装、计 算机等专业需求量较大。
三、通过考察了解到如何正确引导毕业生就 业是十分必要的。帮助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育毕业生准 确定位是我们就业工作的重点内容。
四、此次考察还为毕业生返校后 实质性就业创造了机会。5 月中下旬,绍兴、深圳、上海将有几家用 人单位到我校进行招聘,提供近300 个岗位。
五、此次考察深圳百大 网,切实感受到我院在实现远程面视、远程交流方面还有许多网络资 源可以开发利用。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院将在继续搭建网络平台方 面下工夫。最后史主任强调就业工作迫在眉睫,各二级分院应进一步 同意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使我院初次就业率跨上一个新
台阶。就业中心副主任宋利刚传达了《关于进一步做好 06 年就业工作 的通知》及《关于调整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并要求各二 级学院会后认真组织学习文件精神,切实做好 06 年就业工作。本次会议的重点议题是由与会各部门分析讨论就业工作存在的 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十四个分院主管就业工作的领导及教务处在认 真调研的基础上,准确查找就业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面临的现 实困难,结合本院所设专业的实际情况,互相交换了意见,并提出许 多整改建议,特别是在就业指导课开设、开辟省外市场、经费等问题 达成了共识。与会各部门畅所欲言,气氛热烈,综合各部门领导的发 言,我校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1.毕业生还存在着有业不就的现象,学生、家长、教师的观念都 存在问题,主要是就业指导还欠缺乏实效性。2.就业指导课安排比较混乱。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有的学院无 从下手。各分院提出,应有专门人员负责就业指导课教学,以就业指 导中心为主,学院和二级分院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就业指导课的开设 时间、内容都要相应做出调整。并且应从大一开始,对学生的职业生 涯进行规划,使他们及早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教学内容应和专业 相连接,以简化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3.就业市场基本还是局限在省内,省外就业市场的开辟远远不 够,了解较少。4.就业经费严重不足,没有专项资金,仅凭每年学校奖励的资金 远远不够,对开辟外省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等工作都难
以深入开展。5.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学生素质、企业用工时间与教学计划存在 矛盾。企业用人大多在学生三年级上半年(11 月—12 月),有的可能 更早,而学生三年级上半年仍然有课程,导致不少学生因课程设置问 题而无法就业。最后针对各部门研讨的上述问题所形成的共识,蔡院长做了总结 发言。强调指出: 1.本次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解决了许多实质性问题。要高度重 视本次会议,会后要把会议精神传达给各分院院长,并要求于本月底,围绕如何解决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召开专门会议,拿出具体解决措 施,形成书面材料,落到实处,力争 06 年就业率达到省里要求的 85% 的目标。2.省外就业市场还要继续想办法拓展,并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 斜。3.网络的作用基本没发挥出来,要求毕业办短期内完善网络功 能,然后进行全校的就业工作人员培训,充分利用网络,可以提高就 业工作效率,同时要求建立毕业生资料信息库,以做好跟踪调查。4.进一步加大支援辽西北、大西北计划的工作力度,要让学生了 解其中的一些优惠政策,尤其对困难地区的学生是非常有利的。5.解决目前的毕业生就业观念问题,主要靠就业指导,这是一个 重点问题。目前我校的就业指导课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要进一步完善,由毕业办负责拿出具体操作方案,统筹安排,包括授课时间、内容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 分院信息
月 20 日,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宋利刚、隋照莹,服装与纺 织学院副书记韩秉文、辅导员吴敌、董颖带领 50 多名应届毕业生到 沈阳参加“辽宁省 2006 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纺织服装行业专场双向选 择洽谈会”,会上有 60 多家企事业单位参与招聘,韩秉文书记与沈 阳黎明安娜、营口雅威等公司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4 月 28 日,结合就业办下发的“关于就业工作研讨调研提纲” 的内容,服装与纺织学院就业领导小组召开了会议,会上认真的研究 了本院就业工作。5 月 8 日,服装与纺织学院对 2007 届毕业生就业心理等方面的 问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摸底,为 07 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5 月 10 日,沈阳黎明安娜公司到服装与纺织学院招聘学生,经 过面试和实际操作测试后,已有 5 名学生被选中,即日前去公司实习。(服装纺织学院)为切实做好 2006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医学院 2005 年 11 月至 2006 年 4 月先后三次,历时 19 天行程 4500 公里,由主管学生工作 副院长、副书记李文光同志亲自带队到我省的本溪市、抚顺市、阜新 市、朝阳市、沈阳市及各市的个别县、区卫生局进行调研,为 2006 届毕业生牵线搭桥,共落实就业意向协议 206 人,为 2006 届毕业就 业开辟新路。为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在本溪、抚顺期间,亲自看 望实习生,还分别招开了实习生坐谈会,一方面了解实习生的工作、生活情况,另一方面,就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就业技巧、如何就业、择业与实习生们座谈长达四个小时,实习生们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 发,进一步明确了就业方向。4 月份,医学院先后召开了三次 2006 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有
二十一家单位参加了会议,达成意向就业协议近一百余人,同时医学 院计划在 6 月中旬为辽宁省各市、区级医疗单位进行专场招聘会,县、现已落实县、区医疗单位近十家。由于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从而使 医学院 06 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较往年同期有了较大突破。(医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重视学生实习后实习单位的留用工作。4 月 20 日,副书记秦悦利用一周时间到北京昆仑饭店、贵宾楼饭店、凯宾斯 基饭店等实习单位商谈学生实习结束的就业问题。5 月 7 日—12 日,秦悦书记、孙洪波副院长等领导到北京,邀请各实习单位的人事部经 理,共同研讨毕业生就业工作;5 月 16 日,秦悦书记和沈伟副书记 又南下宁波、苏州等地开辟南方的就业市场。经过商谈,各实习基地对我院毕业生的留用问题很感兴趣,不仅 现在已有 149 名同学留在了实习单位工作,而且各实习单位的人事部 门也正在积极向他们的同行们推荐我们的学生。(旅游管理学院)为了向企业输送有技能的毕业生,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同时为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4 月 18 日 我院在 6 号公寓楼成立了“大学生电脑急救服务中心”。为全院学生 提供计算机免费服务。这一活动得到了后勤总公司的大力支持,得到 了丹东市天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赞助。4 月 21 日信息技术学院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就业指导”的大型 讲座,主讲人为刘华谈谱教师,参加人员为 03、04 级本专科学生,讲座主要内容是关于今后我院学生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让学生们 充分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式的严峻,对今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信息技术学院)4 月 27 日农学院组织毕业班学生和实习指导老师、辅导员参 加的就业工作座谈会。结合本院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积极的探讨,对
毕业生就业教育、择业技巧、教学教改及招生方面都提出了很多宝贵 的经验。学院主管领导也参加了座谈会。5 月 12 日下午,在辽东学院农学院会议室举行了沈阳市正大集 团的招聘见面会。见面会主要由农学院郭德金院长、潘永江副书记、各系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以及农学、园艺专业毕业班学生参加。受 该公司的委托,潘书记主持了这场轻松的见面会,向毕业生提出几个 问题,参加见面会的同学积极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专 业水平,最后,经过大家的讨论,初选三位同学到该公司工作。(农业与环境学院)为努力做好 2006 年就业工作,装备材料学院于 5 月 16 日召开 了由院长洪哲主持,学院党政领导、学院各系主任、党支部书记、全 体辅导员参加的 06 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上介绍了目前我院 06 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和面临的就业压力,制定了相关政策,将就业工作 与教师的工作量、评奖、评优、评职挂钩,施行责任包干。会议要求 全院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就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对学生的就业 观念教育,全院动员群策群力,共同做好我院就业工作,最终达到超 额完成学校预定的就业率目标。(装备材料学院)会计学院加大就业市场的开发力度,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开 拓就业市场,充分利用我院教师、往届毕业生及校友等各种资源,推 荐我院毕业生,从 2006 年 3 月—5 月间会计学院共组织了 38 家省内 外用人单位到学院招聘应届毕业生,共有 300 多人次参加招聘选拔,其中有 33 名应届毕业生被用人单位聘用,用人单位对我院选送的这 33 名毕业生反映很好,表示还将再次到我院录用参加专升本考试而 没参加招聘的学生。(会计学院)4 月 28 日经济学院召开了“用人单位座谈会”,大会邀请了丹
东市税务局、证券公司、贸易公司、银行等 20 多家用人单位,通过 大会,我们对今年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有了准确的了解,同时也让我们 为明年的就业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5 月 12 日,经济学院召开了“06 生就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经济学院领导班子、系主任、辅导员教师。在会上我们 结合蔡院长的指示深刻分析了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存在问题及解 决途径,并制定了今年的就业目标,为我们明确了今年的工作方向。(经济学院)3 月 17 日艺术学院召开了小型人才交流会,邀请齐氏空间设 计公司总经理齐琦、东港博美培训中心校长于旭光到校进行公司介绍 及现场招聘,并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疑问。5 月 8 日邀请到校 04 届毕业生罗佳在我院给在校的大三毕业生 做报告。主题是《当代大学生如何处理就业压力》,同时依据自己毕 业后只身闯荡北京时的所见所闻,给学生讲述当时她的内心世界及处 理方法。在会上许多毕业后准备在北京就业的学生对自己心中疑问纷 纷提出相关的问题。会后学生普遍反映效果很好。(艺术设计学院)★就业指导 “双证”为毕业生求职插上就业之翼 双证” 在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日前举行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蓝皮 小本“专业职业资格证”让该校学生赚足了人气。用人单位认为,手 持“专业职业资格证”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高、动手能力强。该校拥 有这种蓝色证书的学生成为百余家用人单位争相抢订的目标。一位手持“双证”择业的大学生告诉记者,要想在大学期间顺利 拿到毕业证的同时还获得资格证书可不是一件容易事。申请专业职业 资格证书的学生必须经过所在专业的实践,经过动手操作实践,最后 还要通过吉林省劳动厅主持的理论和实践动手两个环节的考察。
今年是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建校以来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作为 东北三省唯一一家推行“双证书”制度的高等师范学院,学校让学生 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就业竞 争力。毕业前该校 95%以上学生都取得了相应的专业职业资格证,一 部分优秀学生还取得了高级或两个以上工种的职业资格证。据介绍,凡是获得“双证书”的毕业生,都能比较顺利地实现就 业。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拿到车工、钳工高级技术证书,电子专业 的毕业生可以拿到高级电工维修证书。拿到“双证”的毕业生既可以 从事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工作,又可以选择到企业工作,这使得 该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持续走高。尤其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艺术 设计、市场营销等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好。当天的洽谈会吸引了长春大成实业集团、荣发集团等百余家大型 企事业单位,提供用人信息 3000 多条,500 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 签订了意向协议。许多用人单位表示,“双证书”学生动手能力强,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就能马上顶岗,正是企业急需的人才。(新华网)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五个误区 一是“盲目攀比”的误区。有的毕业生择业时不是根据自己的爱 好,所学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等实际情况,而是观看和打听别的同学 往那里签或到那里去,他也就往那里挤,也不管对自己有利没利。有 的毕业生看到别的同学找的单位好,自己就非要找一个和他一样或比 他好的单位,不然心理就不平衡。二是“一切向钱看”的误区。有的学生找工作,首先关注的是报 酬多少,工资待遇如何。而不考虑革命工作的需要,不讲理想奉献,缺乏创业、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和干劲。有的甚至说,只要钱多,干什 么都行。对自己极不负责任。三是“个人理想主义”的误区。有的毕业生是独生子女,被溺爱 娇惯,就业不愿到艰苦、边远地区去,把目标锁定在大中城市或家乡
门口。有的观念陈旧,不愿到集体、股份和个体私营工厂企业去。有 的总想环境好一点,工资高一点,工作轻松一点,最好还是把女朋友 一块带上等等,把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如果哪个条件达不到,就不愿去。四是“走向极端”的误区。有的学生对当前就业工作的形势了解 不够,对有关政策规定认识不清,在找工作时,缺乏正确的态度和科 学的精神。一种是要么不加考虑,害怕找不到工作,急急忙忙地见单 位就签,结果签了后,又后悔莫及。另一种是不停地挑选,总希望还 能有更好的,结果一次次失去良机,最后还是耽搁了。五是“侥幸心理”的误区。有的学生在校其间不认真学习,没学 到真本事,想毕业时随便找个单位。有的把希望寄托在父母、亲朋好 友身上。还有的想采取请客送礼,乱改成绩、档案等材料,蒙混过关,找个单位就业。因此,当前大学生在就业当中,首先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认 识和择业观念,要把建功立业,创干一番事业放在首位,要以革命利 益为重,以国家需要和工作为重,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去磨练。其 次是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估价,期望值不要过高或过低。对单 位不要太计较,相信一切情况都在变。第三是以诚为本,要客观、真 实、有重点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强项和特长,且记不要弄虚作假,搞欺骗。第四是要更新观念,多形式,多渠道的就业,克服“一次定 终身”的老就业观。第五是关键要有真才实学,常言道“洞中有粮,心中不慌”。不管情况怎样,幸运的光环总是降落在学到真本事的毕 业生的头上。只有学到了真本事,择业就业时才能游刃有余,掌握主 动,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经济学院 ★创业教育 张丹)
成功“学生老板” 成功“学生老板”讲创业经历
为了培育更多高科技企业,也为了拓宽大学生就业途径,日前,市教委、市科委会同其它政府部门,联合推出了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 业基金,即“种子基金”,每年出资 5000 万元用于扶持大学生科技成果孵化和创办企业。此举再次引发人们对大学生创业的好奇和关心。在上海,大学生 创业已不是新闻,每年毕业时节,各高校都会诞生一些“创业英雄”。几年下来,这些一度引领风气的“弄潮儿”在市场上拼搏得顺利吗? 记者请来了几名比较成功的“学生老板”谈谈他们的创业经。他一边读研一边创业 “请不要在报纸上登出我的全名”,面对记者的采访,曾经创立 全市第一家由创业基金扶持的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小余提出这样的请 求,在他看来,客户很有可能因为知道他“初出茅庐”而对他的企业 缺乏信任感。小余现任索创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这是一 个典型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在由 10 多人组成的团队里,还有和他当 初一起创业的 3 名同学。第一次创业发生在他毕业前夕。2000 年 4 月,小余即将从上海 交大工业企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这时,他已经得到了多家单位的录 用通知,其中不乏世界 500 强企业,待遇非常不错。就在这时,市政 府启动了一个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基金计划,当时正好有一个电子工程 系的同年级的朋友自主开发了一套叫“DSP 数字音响”的科技项目,通过数字信号传输来降低成本,在民用和工业市场上都有一定需求,一直持有创业想法的小余和他一拍即合,成立了创业小组,并申请大 学生创业基金计划,最终幸运地成立了第一家由创业基金扶持的大学 生创业企业。就在此时,小余的朋友可能因为家庭、资金、经验、人 员和市场等原因退出了,就这样,第一次创业在鲜花和掌声中无疾而 终。随后,小余选择了直升读研,不过,他仍然做着他的创业梦。2001 年,小余在研究生二年级时,在市科技创业中心的帮助下,和 5 名同样是在校研究生的同学合股,共同成立了现在的索创公司,在市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基地成立了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大学生创业 企业。当时在校生还不具备创业条件,小余通过校学生处和徐汇区工
商局特批成为公司的法人代表,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学生老板”。公司的定位主要为国际资格认证培训,如注册金融分析师和注册金融 策划师等,他介绍道,之所以选择这个行业,是因为培训和咨询行业 前期投入不会很大,风险也不会很大,没有做实业或者贸易对资金的 巨大压力。万事开头难,小余做了老板之后,才发现开公司是件很繁琐的事: 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科技企业认证、办公场地装修等等,每一项都得自己跑。好在几名创业者都比较团结,对谁干得多干得少,以及报酬都没有太计较,他们每天最开心的时候是忙碌了一天之后,聚在学校食堂里点几个菜,喝点酒,交流想法的晚餐时间。由于还是 学生,他们经常上午上课,下午见客户,晚上写报告。虽然辛苦,不 过他们都认为很值得,毕竟这是自己的公司啊!创业的路上满是坎坷,2003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官司差点让 这个企业面临破产的危机。当时国内中式快餐连锁企业中的翘楚“永 和大王”起诉索创,认为他们仿冒了自己的商标,索赔 22 万元。原 来,小余公司的网站技术人员在工作时发生失误,将本该刊登的“永 和豆浆”的内容写成了“永和大王”的内容,而标题却还是用了“永 和豆浆”。这是两家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一向是水火不相容,索创这 次因为不小心趟入了混水。当时公司还处在推广期,正在肆虐的“非 典”已经让几乎所有的业务停滞,22 万元足以压跨这个小企业。小 余没有在困境中气馁,聘请了律师积极应诉,经过 4 个月的调查取证 和诉讼程序后,法官最终认定,索创只需承担网络侵权的责任。目前,小余企业的业务正处于上升期,营业场所在不断扩大,并 且还在外地设立了分部。小余告诉记者,他现在正协助团市委等部门 成立上海市青年创业者协会,以帮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创业知识并走 上创业之路。-创业经验谈
首先,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感觉,当初如果自己不自信,也不可能 实现创业之梦; 其次,要选准适合自己的行业,挑选出商业空白点,不能贸然行 事,为创业而创业; 再次,选择创业伙伴也很重要,我当初的 5 名合伙同学现在有 3 名仍然还在公司,都是项目主管,能够独当一面; 最后,万一失败了也不要气馁,可以再选择机会,毕竟大学生创 业和别人没什么不一样。他要到德国开“中餐麦当劳” 6 年创业 6 次,现在拥有 3 家公司的黄海已是个年收入过百万的 中产阶级了。当年免试直升复旦理科基地班的他可谓天之骄子,但在 大三那年,他却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名校文凭,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创业 之路。回顾这些年经历的风风雨雨,黄海感慨万千。黄海有句“名言”“人生分为两大阶段——为别人打工和为自己 : 打工,就算拿到了文凭也只是获得了为别人打工的机会,我何不直接 为自己打工呢?”于是,大学期间已在实验室积累了许多经验的黄海 休学后和一群朋友合伙开了一家主攻指纹识别技术的软件公司。因为 需要负担员工的工资,因此虽然有了收益但黄海几乎没有赚到什么 钱。两年后,带着一句“或许是我想得太简单了”,黄海选择了离开。此后的几年,他又和朋友开了两家与数字视频技术相关的公司,但屡 做不顺。第一家公司维持了半年后就宣告解体,另一家虽然技术成熟 但因为产品始终难以成型,让黄海在经历了屡次失落后终于决定忍痛 放弃。2002 年时,他终于稳定下来,开始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公 司。现在除了和另外两个朋友一起研发可以过滤色情网站的 ADSL 调 制解调器软件之外(这项技术在 04 年获得了专利),黄海还自己开了 一家数码彩扩机软件公司和一家电脑设备贸易公司,三家公司都已走
上了正轨。由于只需进口产品 1/2 到 1/3 的价格,并可使照片拥有稳 定的高质量,他的彩扩软件在业内早已小有名气,今年柯达也向他发 下了 200 台机器的订单。对比现在的成功和创业之初的艰辛,在商场上已被磨砺成熟的黄 海总结了几点经验。“对学生创业者来说,最大的困难恐怕在于技术 与产品的转换。”实验里的研发只能验证某项技术是可行的,但除此 之外还有多方面的因素限制着一项产品的形成。首先,产品的质量必 须稳定,不能指望顾客能像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一样随时拆修。其次,还要考虑到产品在脱离实验室后对各种环境的适应问题,以及是否拥 有足够友好的界面等等问题。“我最初参与的几个项目就是因为对技 术转换到产品的工作量估计不足,所以中途遇到了许多困难。” 另一个可能影响学生创业的因素便是“人”。在目前的形势下,特别在高科技领域,要想一个人单干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此选择适 合自己的合作伙伴就成了创业成功的关键。目前,事业有成的黄海正准备向餐饮业进军,并把视野投向了国 际市场,计划从德国起步开出像麦当劳一样有名的中餐快餐店。(大学生创业联盟)
第三篇:辽东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
辽东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
简 报
第3期
主办单位:辽东学院就业指导中心
2006年5月20日
目录
◆工作动态
“三支一扶”计划首批招募两万名大学生
落实政策,努力拓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和空间 辽宁省召开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综合报道
副院长蔡若松同志和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史广政同志考察南方就业市场
就业指导中心刘景宏参加人才测评培训 辽东学院2006年就业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
◆分院信息
服装纺织学院 医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 农业与环境学院
装备材料学院
会计学院
经济学院 艺术学院
◆就业指导
“双证”为毕业生求职插上就业之翼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五个误区
◆创业教育
成功“学生老板”讲创业经历
★ 工作动态
“三支一扶”计划首批招募两万名大学生
前不久,中组部等8个部门发出通知,要求从今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招募两万名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农村基层从事2至3年的“三支一扶”工作,并鼓励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扎根基层。
中组部、人事部、团中央等8部门,20日在京联合召开全国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并启动2006年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
据了解,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高校毕业生,工作期间享受一定的生活、交通补贴,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等。服务期满自主创业的,可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政策;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可优先录用;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两年以上、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由接收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职务工资标准,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优先评定等。
(摘自《中国青年报》)
落实政策,努力拓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和空间
近日,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辽宁省教育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06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辽毕组[2006]5号)。
通知指出2006年我省预计有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17.7万人,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2006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辽委办发[2006]10号)文件精神,继续执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若干政策的通知》(辽政发[2003]26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若干政策的补充通知》(辽政发[2004]21号)精神,切实把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努力拓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和空间,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
(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辽宁省召开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5月15日,辽宁省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在沈阳辽宁大厦召开,由省内各高校及人事部门参加,我校副校长蔡若松、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史广政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省政府秘书长周万春主持,会上省教育厅厅长张德祥对辽宁省2005年就业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对2006年就业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省财政厅、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团省委副书记等领导同志针对本部门工作职能,提出了各项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省教育厅副厅长何晓淳公布了2004-2005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优秀工作者名单。鲁昕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总结了“十五”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并布置了今年的几项重点工作。最后由常务副省长许卫国同志做了总结发言。
在公布的表彰名单中,我校共有史广政、隋照莹、刘俭辉、闫政富、韩秉文、王安世、王景龙、赵丹钰等八名同志获得优秀工作者称号。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综合报道
副院长蔡若松同志和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史广政同志
考察南方就业市场
4月16日—26日,副院长蔡若松同志和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史广政同志历时11天对北京经济开发区、长三角、深圳等8个城市共29家用人单位进行了全面的回访和考察。
此次考察不仅了解了南方就业市场的发展,考察了我们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情况,而且与部分用人单位达成共识,在5月中旬—6月下旬,绍兴、深圳、上海等几家用人单位将来我校招聘毕业生,从而为我校毕业生返校后实质性就业创造了机会。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人才测评培训会的学习体会
2006年4月19日,应国家人事部人才测评中心的培训邀请,就业指导中心刘景宏同志参加了为期4天的人才测评师培训。此次培训由国际职业培训师、国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讲授,主要内容是人才素质测评基本理论,人才测评工具技术及人才素质测评的应用。
这次培训强调了高校人才测评在就业教育与指导中的重要作用。就业教育中的人才测评主要是大学生的气质、性格、能力与兴趣的测评和分析,通过测评,让学生比较全面、科学地了解自我、认识自己,在选择职业上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工作,真正体现“能岗匹配”。
人才测评在大学生生涯辅导中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是对职业定位的测评;二是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测评。通过测评使学生确定志向,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路线,在充分分析自我、了解自我、分析环境、了解职业世界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与职业相吻合,最终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这对我们学生的就业是非常有利的。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辽东学院2006年就业工作研讨会
会 议 纪 要
5月10日,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召开了“辽东学院2006年就业工作研讨会”,参加会议人员为就业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职能部门领导和全体二级学院主管就业工作的领导、辅导员,蔡院长在会上做了总结发言。
本次会议为研讨性质,旨在全面了解辽东学院就业工作情况,以切实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加强我校就业指导水平,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会议由就业中心副主任宋利刚主持。
首先由就业中心主任史广政汇报了考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长三角、深圳等地的就业市场情况。通过考察了解到:
一、目前我国就业市场潜力还很大,关键是我们是否能通过有效的办法去挖掘、去了解行情,掌握情况,从而将我们的毕业生推出去。
二、专业需求的情况不够平衡,理工科要好于文科的专业需求,机械、电子、服装、计算机等专业需求量较大。
三、通过考察了解到如何正确引导毕业生就业是十分必要的。帮助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育毕业生准确定位是我们就业工作的重点内容。
四、此次考察还为毕业生返校后实质性就业创造了机会。5月中下旬,绍兴、深圳、上海将有几家用人单位到我校进行招聘,提供近300个岗位。
五、此次考察深圳百大网,切实感受到我院在实现远程面视、远程交流方面还有许多网络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院将在继续搭建网络平台方面下工夫。最后史主任强调就业工作迫在眉睫,各二级分院应进一步同意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使我院初次就业率跨上一个新台阶。
就业中心副主任宋利刚传达了《关于进一步做好06年就业工作的通知》及《关于调整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并要求各二级学院会后认真组织学习文件精神,切实做好06年就业工作。
本次会议的重点议题是由与会各部门分析讨论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十四个分院主管就业工作的领导及教务处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准确查找就业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面临的现实困难,结合本院所设专业的实际情况,互相交换了意见,并提出许多整改建议,特别是在就业指导课开设、开辟省外市场、经费等问题达成了共识。与会各部门畅所欲言,气氛热烈,综合各部门领导的发言,我校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1.毕业生还存在着有业不就的现象,学生、家长、教师的观念都存在问题,主要是就业指导还欠缺乏实效性。
2.就业指导课安排比较混乱。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有的学院无从下手。各分院提出,应有专门人员负责就业指导课教学,以就业指导中心为主,学院和二级分院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就业指导课的开设时间、内容都要相应做出调整。并且应从大一开始,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使他们及早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教学内容应和专业相连接,以简化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
3.就业市场基本还是局限在省内,省外就业市场的开辟远远不够,了解较少。
4.就业经费严重不足,没有专项资金,仅凭每年学校奖励的资金远远不够,对开辟外省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等工作都难以深入开展。
5.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学生素质、企业用工时间与教学计划存在矛盾。企业用人大多在学生三年级上半年(11月—12月),有的可能更早,而学生三年级上半年仍然有课程,导致不少学生因课程设置问题而无法就业。
最后针对各部门研讨的上述问题所形成的共识,蔡院长做了总结发言。强调指出:
1.本次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解决了许多实质性问题。要高度重视本次会议,会后要把会议精神传达给各分院院长,并要求于本月底,围绕如何解决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召开专门会议,拿出具体解决措施,形成书面材料,落到实处,力争06年就业率达到省里要求的85%的目标。
2.省外就业市场还要继续想办法拓展,并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3.网络的作用基本没发挥出来,要求毕业办短期内完善网络功能,然后进行全校的就业工作人员培训,充分利用网络,可以提高就业工作效率,同时要求建立毕业生资料信息库,以做好跟踪调查。
4.进一步加大支援辽西北、大西北计划的工作力度,要让学生了解其中的一些优惠政策,尤其对困难地区的学生是非常有利的。
5.解决目前的毕业生就业观念问题,主要靠就业指导,这是一个重点问题。目前我校的就业指导课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要进一步完善,由毕业办负责拿出具体操作方案,统筹安排,包括授课时间、内容等。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分院信息
4月20日,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宋利刚、隋照莹,服装与纺织学院副书记韩秉文、辅导员吴敌、董颖带领50多名应届毕业生到沈阳参加“辽宁省2006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纺织服装行业专场双向选择洽谈会”,会上有60多家企事业单位参与招聘,韩秉文书记与沈阳黎明安娜、营口雅威等公司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4月28日,结合就业办下发的“关于就业工作研讨调研提纲”的内容,服装与纺织学院就业领导小组召开了会议,会上认真的研究了本院就业工作。
5月8日,服装与纺织学院对2007届毕业生就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摸底,为07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月10日,沈阳黎明安娜公司到服装与纺织学院招聘学生,经过面试和实际操作测试后,已有5名学生被选中,即日前去公司实习。
(服装纺织学院)
为切实做好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医学院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先后三次,历时19天行程4500公里,由主管学生工作副院长、副书记李文光同志亲自带队到我省的本溪市、抚顺市、阜新市、朝阳市、沈阳市及各市的个别县、区卫生局进行调研,为2006届毕业生牵线搭桥,共落实就业意向协议206人,为2006届毕业就业开辟新路。为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在本溪、抚顺期间,亲自看望实习生,还分别招开了实习生坐谈会,一方面了解实习生的工作、生活情况,另一方面,就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就业技巧、如何就业、择业与实习生们座谈长达四个小时,实习生们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进一步明确了就业方向。
4月份,医学院先后召开了三次2006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有二十一家单位参加了会议,达成意向就业协议近一百余人,同时医学院计划在6月中旬为辽宁省各市、县、区级医疗单位进行专场招聘会,现已落实县、区医疗单位近十家。由于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从而使医学院0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较往年同期有了较大突破。
(医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重视学生实习后实习单位的留用工作。4月20日,副书记秦悦利用一周时间到北京昆仑饭店、贵宾楼饭店、凯宾斯基饭店等实习单位商谈学生实习结束的就业问题。5月7日—12日,秦悦书记、孙洪波副院长等领导到北京,邀请各实习单位的人事部经理,共同研讨毕业生就业工作;5月16日,秦悦书记和沈伟副书记又南下宁波、苏州等地开辟南方的就业市场。
经过商谈,各实习基地对我院毕业生的留用问题很感兴趣,不仅现在已有149名同学留在了实习单位工作,而且各实习单位的人事部门也正在积极向他们的同行们推荐我们的学生。
(旅游管理学院)
为了向企业输送有技能的毕业生,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同时为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4月18日我院在6号公寓楼成立了“大学生电脑急救服务中心”。为全院学生提供计算机免费服务。这一活动得到了后勤总公司的大力支持,得到了丹东市天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赞助。
4月21日信息技术学院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就业指导”的大型讲座,主讲人为刘华谈谱教师,参加人员为03、04级本专科学生,讲座主要内容是关于今后我院学生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式的严峻,对今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信息技术学院)
4 月 27 日农学院组织毕业班学生和实习指导老师、辅导员参加的就业工作座谈会。结合本院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积极的探讨,对毕业生就业教育、择业技巧、教学教改及招生方面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学院主管领导也参加了座谈会。
5月12日下午,在辽东学院农学院会议室举行了沈阳市正大集团的招聘见面会。见面会主要由农学院郭德金院长、潘永江副书记、各系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以及农学、园艺专业毕业班学生参加。受该公司的委托,潘书记主持了这场轻松的见面会,向毕业生提出几个问题,参加见面会的同学积极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专业水平,最后,经过大家的讨论,初选三位同学到该公司工作。
(农业与环境学院)
为努力做好2006年就业工作,装备材料学院于5月16日召开了由院长洪哲主持,学院党政领导、学院各系主任、党支部书记、全体辅导员参加的0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上介绍了目前我院06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和面临的就业压力,制定了相关政策,将就业工作与教师的工作量、评奖、评优、评职挂钩,施行责任包干。会议要求全院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就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对学生的就业观念教育,全院动员群策群力,共同做好我院就业工作,最终达到超额完成学校预定的就业率目标。
(装备材料学院)
会计学院加大就业市场的开发力度,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开拓就业市场,充分利用我院教师、往届毕业生及校友等各种资源,推荐我院毕业生,从2006年3月—5月间会计学院共组织了38家省内外用人单位到学院招聘应届毕业生,共有300多人次参加招聘选拔,其中有33名应届毕业生被用人单位聘用,用人单位对我院选送的这33名毕业生反映很好,表示还将再次到我院录用参加专升本考试而没参加招聘的学生。
(会计学院)
4月28日经济学院召开了“用人单位座谈会”,大会邀请了丹东市税务局、证券公司、贸易公司、银行等20多家用人单位,通过大会,我们对今年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有了准确的了解,同时也让我们为明年的就业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5月12日,经济学院召开了“06生就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经济学院领导班子、系主任、辅导员教师。在会上我们结合蔡院长的指示深刻分析了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并制定了今年的就业目标,为我们明确了今年的工作方向。
(经济学院)
3月17日艺术学院召开了小型人才交流会,邀请齐氏空间设计公司总经理齐琦、东港博美培训中心校长于旭光到校进行公司介绍及现场招聘,并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疑问。
5月8日邀请到校04届毕业生罗佳在我院给在校的大三毕业生做报告。主题是《当代大学生如何处理就业压力》,同时依据自己毕业后只身闯荡北京时的所见所闻,给学生讲述当时她的内心世界及处理方法。在会上许多毕业后准备在北京就业的学生对自己心中疑问纷纷提出相关的问题。会后学生普遍反映效果很好。
(艺术设计学院)
★就业指导
“双证”为毕业生求职插上就业之翼
在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日前举行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蓝皮小本“专业职业资格证”让该校学生赚足了人气。用人单位认为,手持“专业职业资格证”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高、动手能力强。该校拥有这种蓝色证书的学生成为百余家用人单位争相抢订的目标。
一位手持“双证”择业的大学生告诉记者,要想在大学期间顺利拿到毕业证的同时还获得资格证书可不是一件容易事。申请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必须经过所在专业的实践,经过动手操作实践,最后还要通过吉林省劳动厅主持的理论和实践动手两个环节的考察。今年是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建校以来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作为东北三省唯一一家推行“双证书”制度的高等师范学院,学校让学生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毕业前该校95%以上学生都取得了相应的专业职业资格证,一部分优秀学生还取得了高级或两个以上工种的职业资格证。
据介绍,凡是获得“双证书”的毕业生,都能比较顺利地实现就业。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拿到车工、钳工高级技术证书,电子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拿到高级电工维修证书。拿到“双证”的毕业生既可以从事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工作,又可以选择到企业工作,这使得该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持续走高。尤其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艺术设计、市场营销等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好。
当天的洽谈会吸引了长春大成实业集团、荣发集团等百余家大型企事业单位,提供用人信息3000多条,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意向协议。许多用人单位表示,“双证书”学生动手能力强,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就能马上顶岗,正是企业急需的人才。
(新华网)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五个误区
一是“盲目攀比”的误区。有的毕业生择业时不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所学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等实际情况,而是观看和打听别的同学往那里签或到那里去,他也就往那里挤,也不管对自己有利没利。有的毕业生看到别的同学找的单位好,自己就非要找一个和他一样或比他好的单位,不然心理就不平衡。
二是“一切向钱看”的误区。有的学生找工作,首先关注的是报酬多少,工资待遇如何。而不考虑革命工作的需要,不讲理想奉献,缺乏创业、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和干劲。有的甚至说,只要钱多,干什么都行。对自己极不负责任。
三是“个人理想主义”的误区。有的毕业生是独生子女,被溺爱娇惯,就业不愿到艰苦、边远地区去,把目标锁定在大中城市或家乡门口。有的观念陈旧,不愿到集体、股份和个体私营工厂企业去。有的总想环境好一点,工资高一点,工作轻松一点,最好还是把女朋友一块带上等等,把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如果哪个条件达不到,就不愿去。
四是“走向极端”的误区。有的学生对当前就业工作的形势了解不够,对有关政策规定认识不清,在找工作时,缺乏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一种是要么不加考虑,害怕找不到工作,急急忙忙地见单位就签,结果签了后,又后悔莫及。另一种是不停地挑选,总希望还能有更好的,结果一次次失去良机,最后还是耽搁了。
五是“侥幸心理”的误区。有的学生在校其间不认真学习,没学到真本事,想毕业时随便找个单位。有的把希望寄托在父母、亲朋好友身上。还有的想采取请客送礼,乱改成绩、档案等材料,蒙混过关,找个单位就业。
因此,当前大学生在就业当中,首先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认识和择业观念,要把建功立业,创干一番事业放在首位,要以革命利益为重,以国家需要和工作为重,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去磨练。其次是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估价,期望值不要过高或过低。对单位不要太计较,相信一切情况都在变。第三是以诚为本,要客观、真实、有重点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强项和特长,且记不要弄虚作假,搞欺骗。第四是要更新观念,多形式,多渠道的就业,克服“一次定终身”的老就业观。第五是关键要有真才实学,常言道“洞中有粮,心中不慌”。不管情况怎样,幸运的光环总是降落在学到真本事的毕业生的头上。只有学到了真本事,择业就业时才能游刃有余,掌握主动,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经济学院 张丹)
★创业教育
成功“学生老板”讲创业经历
为了培育更多高科技企业,也为了拓宽大学生就业途径,日前,市教委、市科委会同其它政府部门,联合推出了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即“种子基金”,每年出资5000万元用于扶持大学生科技成果孵化和创办企业。
此举再次引发人们对大学生创业的好奇和关心。在上海,大学生创业已不是新闻,每年毕业时节,各高校都会诞生一些“创业英雄”。几年下来,这些一度引领风气的“弄潮儿”在市场上拼搏得顺利吗?记者请来了几名比较成功的“学生老板”谈谈他们的创业经。
他一边读研一边创业
“请不要在报纸上登出我的全名”,面对记者的采访,曾经创立全市第一家由创业基金扶持的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小余提出这样的请求,在他看来,客户很有可能因为知道他“初出茅庐”而对他的企业缺乏信任感。小余现任索创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这是一个典型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在由10多人组成的团队里,还有和他当初一起创业的3名同学。
第一次创业发生在他毕业前夕。2000年4月,小余即将从上海交大工业企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这时,他已经得到了多家单位的录用通知,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待遇非常不错。就在这时,市政府启动了一个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基金计划,当时正好有一个电子工程系的同年级的朋友自主开发了一套叫“DSP数字音响”的科技项目,通过数字信号传输来降低成本,在民用和工业市场上都有一定需求,一直持有创业想法的小余和他一拍即合,成立了创业小组,并申请大学生创业基金计划,最终幸运地成立了第一家由创业基金扶持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就在此时,小余的朋友可能因为家庭、资金、经验、人员和市场等原因退出了,就这样,第一次创业在鲜花和掌声中无疾而终。随后,小余选择了直升读研,不过,他仍然做着他的创业梦。
2001年,小余在研究生二年级时,在市科技创业中心的帮助下,和5名同样是在校研究生的同学合股,共同成立了现在的索创公司,在市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基地成立了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当时在校生还不具备创业条件,小余通过校学生处和徐汇区工商局特批成为公司的法人代表,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学生老板”。公司的定位主要为国际资格认证培训,如注册金融分析师和注册金融策划师等,他介绍道,之所以选择这个行业,是因为培训和咨询行业前期投入不会很大,风险也不会很大,没有做实业或者贸易对资金的巨大压力。
万事开头难,小余做了老板之后,才发现开公司是件很繁琐的事: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科技企业认证、办公场地装修等等,每一项都得自己跑。好在几名创业者都比较团结,对谁干得多干得少,以及报酬都没有太计较,他们每天最开心的时候是忙碌了一天之后,聚在学校食堂里点几个菜,喝点酒,交流想法的晚餐时间。由于还是学生,他们经常上午上课,下午见客户,晚上写报告。虽然辛苦,不过他们都认为很值得,毕竟这是自己的公司啊!
创业的路上满是坎坷,2003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官司差点让这个企业面临破产的危机。当时国内中式快餐连锁企业中的翘楚“永和大王”起诉索创,认为他们仿冒了自己的商标,索赔22万元。原来,小余公司的网站技术人员在工作时发生失误,将本该刊登的“永和豆浆”的内容写成了“永和大王”的内容,而标题却还是用了“永和豆浆”。这是两家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一向是水火不相容,索创这次因为不小心趟入了混水。当时公司还处在推广期,正在肆虐的“非典”已经让几乎所有的业务停滞,22万元足以压跨这个小企业。小余没有在困境中气馁,聘请了律师积极应诉,经过4个月的调查取证和诉讼程序后,法官最终认定,索创只需承担网络侵权的责任。
目前,小余企业的业务正处于上升期,营业场所在不断扩大,并且还在外地设立了分部。小余告诉记者,他现在正协助团市委等部门成立上海市青年创业者协会,以帮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创业知识并走上创业之路。
-创业经验谈 首先,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感觉,当初如果自己不自信,也不可能实现创业之梦;
其次,要选准适合自己的行业,挑选出商业空白点,不能贸然行事,为创业而创业;
再次,选择创业伙伴也很重要,我当初的5名合伙同学现在有3名仍然还在公司,都是项目主管,能够独当一面;
最后,万一失败了也不要气馁,可以再选择机会,毕竟大学生创业和别人没什么不一样。
他要到德国开“中餐麦当劳”
6年创业6次,现在拥有3家公司的黄海已是个年收入过百万的中产阶级了。当年免试直升复旦理科基地班的他可谓天之骄子,但在大三那年,他却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名校文凭,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创业之路。回顾这些年经历的风风雨雨,黄海感慨万千。
黄海有句“名言”:“人生分为两大阶段——为别人打工和为自己打工,就算拿到了文凭也只是获得了为别人打工的机会,我何不直接为自己打工呢?”于是,大学期间已在实验室积累了许多经验的黄海休学后和一群朋友合伙开了一家主攻指纹识别技术的软件公司。因为需要负担员工的工资,因此虽然有了收益但黄海几乎没有赚到什么钱。两年后,带着一句“或许是我想得太简单了”,黄海选择了离开。此后的几年,他又和朋友开了两家与数字视频技术相关的公司,但屡做不顺。第一家公司维持了半年后就宣告解体,另一家虽然技术成熟但因为产品始终难以成型,让黄海在经历了屡次失落后终于决定忍痛放弃。2002年时,他终于稳定下来,开始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公司。
现在除了和另外两个朋友一起研发可以过滤色情网站的ADSL调制解调器软件之外(这项技术在04年获得了专利),黄海还自己开了一家数码彩扩机软件公司和一家电脑设备贸易公司,三家公司都已走上了正轨。由于只需进口产品1/2到1/3的价格,并可使照片拥有稳定的高质量,他的彩扩软件在业内早已小有名气,今年柯达也向他发下了200台机器的订单。
对比现在的成功和创业之初的艰辛,在商场上已被磨砺成熟的黄海总结了几点经验。“对学生创业者来说,最大的困难恐怕在于技术与产品的转换。”实验里的研发只能验证某项技术是可行的,但除此之外还有多方面的因素限制着一项产品的形成。首先,产品的质量必须稳定,不能指望顾客能像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一样随时拆修。其次,还要考虑到产品在脱离实验室后对各种环境的适应问题,以及是否拥有足够友好的界面等等问题。“我最初参与的几个项目就是因为对技术转换到产品的工作量估计不足,所以中途遇到了许多困难。”
另一个可能影响学生创业的因素便是“人”。在目前的形势下,特别在高科技领域,要想一个人单干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就成了创业成功的关键。
目前,事业有成的黄海正准备向餐饮业进军,并把视野投向了国际市场,计划从德国起步开出像麦当劳一样有名的中餐快餐店。
(大学生创业联盟)
第四篇: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主持词
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主持词1
各位同学:
下午好!
经过2年的不懈努力,我系全体20xx级学生在校理论学习阶段基本结。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我系全体20xx级学生即将奔赴相关单位进行毕业实习。为做好专业实习工作,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xx届毕业生毕业实习动员会,宣布我系毕业实习工作实施方案,安排部署毕业实习的相关事宜,并开展实习期安全教育。
首先,介绍出席会议的领导和老师。出席今天动员会议的领导有:系主任李英,系党总支副书记贾书记、系副主任李村,还有辅导员闫老师。
现在,会议正式开始。
会议第一项:请副主任李村宣读20xx届毕业生实习工作方案
会议第二项:请系主任李英做动员讲话
同学们,刚才李村副主任宣布了实习实施方案,就一些要求给大家做了安排。李英主任作了重要动员讲话,就实习中关于、简历、安全、论文、升本等方面给大家都提出了建议和要求,高屋建瓴,寓意深刻,对大家扎实开展好毕业实习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相信必定会给大家有益的帮助。希望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实施方案,深刻领会领导讲话精神,站在讲政治、讲责任的高度,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扎扎实实抓好实习工作的贯彻落实,圆满完成毕业实习任务。 下面我就有关外出实习中的安全问题给大家谈几点。
结语:同学们,毕业实习是大家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站,是对大家三年学习的检验和提升,更是大家离开学校前的最后一课!我相信大家一定会象在校学习、生活时一样表现出色,也殷切地期望你们好好珍惜实习机会,要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会把握机会,敢迎接挑战,发自内心的热爱生活,用感恩的心关爱他人,为社会、为他人多做有益之事;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走好每一步,用青春和汗水谱写新的篇章。
最后,祝同学们实习顺利!学有所成!圆满完成自己的实习任务。 提前祝大家圣诞快乐!元旦快乐!
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主持词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团委学生会、党员之家的干部干事,以及各大社团的`社长:
大家晚上好!
20xx年9月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又迎来了大一新生,同时建艺学生组织也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那就是团委、学生会、党员之家的干事们。在半个学期里,各部门的干事们积极参与到学生组织的各个活动中,不仅仅让大家认识到学生组织这个大集体,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为给学生组织的各位成员更有激情的为学生组织的共同目的去努力,建艺学院特此举办团委、学生会、党员之家期中总结大会暨优秀干部、干事表彰大会。
1.出席本次大会的嘉宾有建艺学院院长xxx老师、建艺学院副院长xxx、学生科科长xxx老师、团委书记xx老师、第二党支部书记xx老师、学生科xx老师、学生科xx老师、学生科xx老师、学生科蒋xx老师。
让我们再一次欢迎他们的到来。
2.接下来我们进行大会第一项议程:请学生会主席、以及党员之家主任xx代表发言。
感谢主席和xxx主任的精彩发言。
3.下面进行大会第二项议程:让我们一起回首两个月的心路历程,领略xx风采。
这一次把掌声送给自己,感谢各位干事注入新的血液。
4.下面进行大会第三议程:请团委学生会、党员之家的干部干事代表发言。
首先让我们有请社团部部长xx上台发言。
感谢x部长的精彩发言
接下来有请xxx部长上台发言
感谢x部长的精彩发言
接下来有请青志部干事xxx上台发言
感谢xx接下来有请社团部干事xxx代表发言
感谢xxx
接下来有请党员
5.好的,接下来进行大会第四项议程:点滴记录,精神成人。请建艺学院团委副书记xx以及党员之家宣传部部长xxx分享他们的精神成人日记。
感谢团副和温部长。
6.接下来进行大会第五项议程:由xxx老师任命生活部部长、纪检部部长、学习部部长、以及建艺学院副主席,以及宣布副主席分管的部门以及干事调整。
感谢张老师
7.下面进行大会第六项议程:为团委学生会、党员之家优秀干部干事颁奖。
首先有请建艺学院院长xxx老师,建艺学院副院长xx老师为团委学生会文艺部部长xx、副主席兼创业实践部部长xxx、秘书部副部长xx、编辑部部xx、纪检部部长党员之家主任xx、党员之家副主任xx、党员之家副主任xx颁奖。
恭喜获奖干部,感谢xxxx
接下来请学生科科长沈君华x老师、团委书xx寅老师、第二党支部书记xx老师、学生科xx老师、学生科xx老师、学生科xx老师、学生科xx老师为团委学生会纪检部干事xx、青志部干事xx、体育部干事xx、创业实践干事部xx、文艺部干事xx,党员之家服务部干事xx、纪检部干事xx、宣传部干事xx、秘书部干事xx颁奖。
感谢各位老师、恭喜各位获奖干事
8.接下来进行大会第七项议程:由xxx副院长为大会做最后的总结。
感谢苗老师
同学们,刚才x老师为我们全体干部干事提出了新的期望,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们接下来的的工作和学习指明了方向。希望全体干部干事认真领会,不断反思,明确目标,采取更有效的措施,用智慧和汗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人生添彩,为学校争光!老师们,同学们,“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我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确定目标,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在我们学校这块教育的沃土上汲取成长的营养,那么,学校飞跃,指日可待。 最后,祝愿同学们工作,梦想成真
最后我宣布:今天的大会到此结束
第五篇: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发言稿
老师们,亲爱的20xx届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刚才我们的 老师就毕业设计相关问题向大家作了详细的介绍,在这里我想就顶岗实习和就业的相关问题和大家聊一聊。
一、充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
首先,顶岗实习是高职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计划中,顶岗实习作为实践课程,要求每位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未能按计划完成顶岗实习的同学将拿不到该门课程的学分,也就意味着不能拿到毕业证。
其次,顶岗实习对我们每一位毕业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转变观念。就是让我们从大学生活、学习中切换到现实社会中去。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符合社会要求的技术性、应用性高级技工。要适应社会的要求,首先就要在思想观念上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对高职大学生的要求,特别是职业素养上应当具备哪些?以利做到缺什么补什么。
2、增强岗位意识。作为一名高职毕业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大多是从事一线工作,有劳动性的,有营销性的,基本上都要从基层做起,这是高职毕业生必走之道。每一个岗位都有他特有的作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一种岗位责任,是一种职业品质,用人单位非常注重这种品质。这种岗位责任是一名员工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要增强岗位责任,就必须顶岗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脚踏实地的工作,兢兢业业的去做,只有这样,才能磨练和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感,这是现代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3、增强社会经验。增强社会经验,也是增加工作经验。高职毕业生在面对用人单位面试时,别人很自然要问到你有无工作经验,这道门槛拦住了不少大学生。因此,顶岗实习不仅仅是一种劳动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增强工作能力,增加工作中的沟通和适应能力,增强做人的才干;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有了适当的顶岗实习并能顺利拿到一份顶岗实习合格证,这对今后走向社会,应聘岗位时,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二、树立正确观念,积极主动就业
20xx年全国将有高校毕业生758万,较20xx年增幅达到20.1%,湖南地区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将超过20xx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从9月中旬我院开展2011届毕业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推荐工作以来,院系两级就业部门共发布招聘信息40余条,举办校内现场招聘会20余场,提供与电力相关就业岗位300余个,而真正积极参加招聘会的同学却很少(至今我系办理顶岗实习的同学共60余人(其中包括12人为自主就业),实际经由院系推荐的同学才50余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每位同学必须合理定位自己,树立先就业、后择业、面向基层的观念,积极主动参加招聘会,争取早日就业。
三、了解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及时掌握就业信息
学院和系部都会不定期的举行招聘会,一般会通过以下渠道发布招聘信息:
1、学院就业网
2、系部实习就业网
3、班级QQ群
4、辅导员电话、短信通知
5、班上班委通知
除以上信息发布渠道外,还可不定期的向辅导员老师或教学楼508办公室陈老师了解就业信息。
四、熟知顶岗实习手续办理程序
1、自主就业手续办理。凡办理自主就业申请的同学,需到学院就业网下载并填写《毕业生自主就业申请表》一式两份,并提供自主就业单位接收函原件,签署家长意见,按学院就业处关于自主就业办理程序到相关部门盖章,办理完成后将两份表格分别送交学院招生就业处和系实训中心。
2、提前办理顶岗实习手续。所有办理自主就业的同学及通过学院、系部推荐实习(就业)的毕业生都必须办理顶岗实习手续后方可离校(提前顶岗实习申请表),其中办理自主就业的同学必须先填写《毕业生自主就业申请表》后方可办理提前顶岗实习手续,办理完成后,将《提前顶岗实习申请表》一式两份分别送交至学员招生就业处及教务处备案。
五、积极签订就业协议,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就业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并不是学校为了统计就业率,对毕业生而言可签可不签的。其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1、就业协议是一种文字契约,确定了甲乙双方的聘用关系,毕业生不得另找单位,学校按协议派遣后,用人单位不得拒收毕业生。
2、就业协议经学校和地方就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具有一定的行政约束力,聘用双方不得任意违约。
3、就业协议由学校作为见证方,有利于保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一旦发生劳动纠纷,没有劳动协议的员工只能任凭单位宰割。
4、不签订就业协议书,不能算是国家正式派遣的毕业生。学校不能为毕业生办理派遣手续,毕业生也没有派遣报到证。报到证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凭证,它和学生的学位证、毕业证。被称为是学生就业的必备三证。
5、不签协议的毕业生,目前人事部门认为是缓派人员,不能调动档案和户口,这样势必影响毕业生工龄的计算、职称的评定、社会保险及其他社会福利。
6、毕业两年仍然不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将被派回原籍参加所谓的二次分配,原则上只能在本市或本县就业。这样势必影响毕业生的发展。
因此,每一位应届毕业生在被聘以后要积极主动签订就业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