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仰视”到“俯视”——必修四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2 12:2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仰视”到“俯视”——必修四第三单元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仰视”到“俯视”——必修四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第一篇:从“仰视”到“俯视”——必修四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从“仰视”到“俯视”——必修四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必修四第三单元是小说单元,根据教参的分析,与必修三的小说单元相比,本单元小说的特点有二:一是本单元小说都选自中长篇;二是本单元的小说涉猎的人物更多,人物活动的环境更为复杂,情节更为曲折,作者在表现这些人与事的过程中所调动的手段也更为丰富,表现也更为充分。

根据这样的特点,我这样考虑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从难度上看,这个小说单元比上一个小说单元要“更上一层楼”,所以,我们的学习也要呈现出一个梯度。在上一个小说单元里,我们通过学习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巧妙的构思,丰满人物形象的塑造,精当的语言,从而学会自己“编故事”,学会写短篇小说。而在这个小说单元里,我们通过分析中长篇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和环境描写,领悟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挖掘小说深处的人生社会主旨,从而提高鉴赏和评价小说的能力,对小说进行“赞·弹·改”,学会写书评。打一个比方,如果说在上一个单元里,我们是在学习小说各种技法,读懂小说,学写小说,是为“仰视”小说,那么到了这个单元,我们就要逐渐学会“俯视”小说,学会鉴赏评价小说,写书评。这样一个角度的变化意味着学生主体地位在逐渐提高,学生观照小说的眼光和视角将更广更深,学生的身份逐渐从一个学习者慢慢过渡为一个鉴赏者、评价者。(当然,这样的变化有赖于学生小说阅读量的逐渐增大,以及人生社会阅历的渐渐丰富,思想的成熟等等。因为文学即人学,要想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就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的素质与修养。所以,语文学习不但是课堂上的,更是生活中的,社会中的,人生中的。)所以,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在不断提高小说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学会鉴赏评价小说,从“仰视”小说逐渐过渡到“俯视”小说。

理论还需付诸实践,教学目标如何落实到教学实践,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本单元的学习共分基本阅读、扩展阅读、表达交流活动三个层次,从学习如何鉴赏到独立鉴赏,是一个从学到用的过程,非常符合学习规律。我们的教学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基本阅读部分教学生如何鉴赏,以教为主,扩展阅读部分让学生学习鉴赏,以自学为主,最后是将鉴赏的主动权完全交到学生手里,通过写书评,然后交流评价,达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基本阅读部分共选取了《宝玉挨打》(《红楼梦》节选)、《阿Q正传》(节选)、《变形记》(节选)三篇小说。三篇小说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流派,涵盖面广,利于学生博采众长。

《宝玉挨打》是古典小说名篇,其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其高明的情节波澜设计,和在激烈矛盾冲突中凸现人物性格的技法。所以,我的教学重点就放在这两点上。首先,关于如何体会情节一波三折的妙处,我做了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设计。我让学生用诗句来概括这些妙处,比如用“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形容高潮前的蓄势,学生因为在模块三的学习中接受过一个单元的诗歌训练,这时候正好学以致用,极大激发了学生兴趣,所谓一举两得。其次,关于人物性格的分析,我曾经考虑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来体会人物性格,但是后来我又否定了这个方案,因为这篇小说人物性格十分复杂,光靠朗读是无法深入剖析的,必须通过仔细地研读和讨论。另外,基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逐渐将学生培养为一个独立的鉴赏者,我试图将人物形象的解读权放到学生手里,而老师只起一个引导点拨的作用。根

据这样的思路,我给小说里的每个主要人物量身打造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最后我再总结点评。这样一来,学生就在交流和讨论中撞击出思想的火花,逐渐找到鉴赏人物形象的门路。

《阿Q正传》的教学,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所谓宏观,就是要从一个时代背景的角度甚至是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观照这篇小说,分析各个人物的典型意义,挖掘小说的深层主旨。比如主人公阿Q,从当时的时代背景看,他就是广大愚昧的不觉悟的农民的代表,从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角度看,阿Q身上体现了中国人的根深蒂固的劣根性,这也是这篇小说深刻永恒的思想魅力所在。要完成这样一个教学重点,不能完全靠学生,学生的思想还不可能深入到整个中国历史,所以需要教师从中点拨指导。另外再说说如何从微观的角度学习这篇小说,从微观的角度来学习这篇小说,就是要分析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如果说《宝玉挨打》是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展现人物性格,那么《阿Q正传》则是通过丰富形象生动精当的细节刻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阿Q。所以,品味这些细节就是小说的一个教学重点。而这些品味则可以靠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完成,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即可。

《变形记》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优秀作品,采用了许多夸张、荒诞的表现技法,写人性的扭曲,社会的冷酷,渗透作者独特的哲学思考。这样的作品完全采用传统小说的分析手法去解读是行不通的,但是如果完全摒弃情节、人物、环境我们又无从下手去解读。所以小说解读的关键是首先要弄清楚作者写这个故事的意图,也就是要弄清楚主人公为什么会变形,这里就涉及到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和巨大的生活压力导致人性的扭曲问题,这些问题是身处现代社会的学生们能够触及并且体会到的,所以只要老师指明了方向,学生便可以对小说的主旨进行解读。这一步做好了,下面就可以解读小说的情节、人物和环境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研究一下表现主义荒诞的情节与真实的细节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一点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老师得先讲解得十分充分,才让学生学着分析。学了这篇小说,我们就给学生打开了小说世界里的另外一扇大门,无数的现代小说经典(比如《城堡》《局外人》等)就渐渐浮现在学生的视野中,这对他们学会鉴赏这些写作时间离他们不远的作品大有裨益。

以上是基本阅读部分我的教学处理。应该说由于教学重点把握准确,教学方法得到,教学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扩展阅读部分的两篇文章,以学生自读为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对文章的某一方面进行鉴赏分析,形成文字上交给老师,老师再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并做出相应的评价。如果说基本阅读部分是老师扶着学生走,那么扩展阅读部分就是学生逐渐脱离老师的扶助,独立行走的过程。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成果的好坏有赖于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学习的努力程度,也就是说学生的鉴赏水平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但是,系统的训练总会在学生身上印下或深或浅的烙印,学生的脑海里总归会有一个如何鉴赏作品的大致概念,这对我们来说,目标就基本达到了。这个过程结束后,学生就可以基本摆脱老师的知道,开始独立鉴赏评价作品。

学生通扩展阅读部分的鉴赏作业的训练,已经基本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然后通过链接短文《奇文共赏写书评》的学习,学生就初步掌握书评的写法,最后只剩下实际操练的问题。所以,本单元的第三个部分表达交流活动就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写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书评,写完之后,通过张贴优秀作品,堂上讨论点评,学生又进一步领悟鉴赏小说的技法,基本完成从一个阅读者到鉴赏者的角色转换。从教学效果看,通过前面较为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鉴赏评价小说的能力。单元教学目标基本完成。

应该说从学会阅读小说到学会鉴赏小说,不是一朝一夕或是一两个单元的学习就能完成的,这也许是一辈子的工作。但是从教学的角度讲,我们只是希望学生能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的技能,即使走出课堂,甚至走出学校,也能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终身的学习。这样的话,我们的教育就达到素质教育所提倡的终身教育的目标了。这也是这个小说单元的教学意义所在,希望学生学完这个单元之后,读小说,不是读了过瘾,读了有趣,而是能上升到鉴赏评价的层次。这样就是所谓的从“仰视”到“俯视”了。

第二篇:必修4第三、四单元课后练习答案

必修4第三、四单元课后练习答案

8拿来主义

关于练习

一、阅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总体把握文意,说说课文中“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文章说:“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可见,“拿来”与“送去”是相对而言的。“‘送去’之外,还得‘拿来’”,不是说只拿来不送去,而是说既要送去,也要拿来,是双向交流,是中国与外国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鲁迅首先是从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上提出“拿来主义”的,不仅指文艺,但包括文艺,而且文章最后落脚在文艺。“拿来主义”的具体含义,就是对文化遗产和外国的东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是“占有”、“挑选”、创新。

二、运用比喻,以小见大地阐明抽象、深刻的道理,是这篇课文的一个特点。举例说明本文是怎样运用比喻来阐明道理的。你能不能用其他的比喻来说明这些道理?与同学交流一下。

参考答案:

从全文说,基本上是一个比喻,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从局部说,那些比喻也用得十分贴切。例如,用“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用“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但也有某些有益的成分;用“烟枪和烟灯”“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至于能不能用其他的比喻来说明这些道理,可以让学生试作论析。

三、下边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准确、生动,有的含有讽刺的意味,试做分析。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3.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4.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参考答案:

1.“捧”“挂”带有奚落意味。

2.“算得显出一点进步”是反语。

3.“丰富”“大度”语带讽刺。

4.“摩登”有幽默意味,捎带着表现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四、联系实际,全班或分组讨论:近百年来我们从外国“拿来”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拿来”?然后写成一篇短文。

参考答案:

近百年来,在科学、技术、文化方面我们从外国“拿来”了不少东西,近二十年来,在经济方面我国对外国的做法和经验更是多有借鉴。(可让学生举出一些具体实例。)

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关于练习

一、作者认为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有什么根本区别?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面?联系实际对作者的看法做一番评析。

参考答案:

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母爱从本质上说是无条件的,而父爱是有条件的。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

母爱的积极面是,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消极面是,母爱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父爱的积极面是,父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消极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给予适当肯定。下列几点可供参考:1.母爱也是有一定条件的,理由见“课文研讨”。2.父爱和母爱一样,也有一定的无私性。3.父爱和母爱的差别除了上文提到的外,还有一些:母爱比较细腻,父爱比较粗犷;母爱比较着眼于眼前,父爱比较着重于未来;母爱以情感来感染和引导孩子,父爱以理智和行动来教育孩子。

二、作者认为,成熟的人不依赖父母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说一说,父亲、母亲这两个世界给你哪些影响?你怎样努力在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

参考答案:略。

三、本文是一篇译作,在遣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纯粹的汉语写作有所不同。你认为哪些语句反映了译文的特点?可结合前几册学过的译文跟同学一起讨论。

参考答案:

译文在遣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纯粹的汉语写作有不少不同。例如,译文中常有一种复句,组织严密、信息量大,在汉语中极为少见。最典型的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一个长句子:“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又如,译文中有一种插入句,汉语很少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这样一句:“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本文没有像《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那样典型的例子,但有一些近似的例子可供揣摩。短文三篇

关于练习

一、分别把握三篇文章的主旨,联系对生命、生活的认识,谈谈这三篇短文分别给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热爱生命》

作者从“度日”的含义谈起,引出对生命的两种不同的理解和态度。从对比中得出结论: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认识。如果对生命的认识不正确,白白虚度此生,那就只能怪自己。接着换一个角度,从生命的特殊形式──死亡谈起,指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没有死的苦恼。由于作者关注生活,讲究享受生活的方法,因此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即使老了,还抓紧时间,使生活过得丰盈饱满。

这篇文章的主旨: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享受生命赋予的快乐,让生活过得丰盈充实,对于死亡也不会觉得烦恼。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文章第1段,说明人只要还有思想,就还是人;没有思想,就无法同自然界的万物区分开来了。第2、3段,说明人的肉体很脆弱,就像是自然界最脆弱的苇草,但由于有思想,人就比宇宙还高贵,因此人要“努力地好好思想”。显然,在第1段的基础上,意思具体化了,深化了。最后一段,补充、强化上文的意思,人不能求之于空间,应求之于思想的规定,用思想囊括宇宙。

这篇文章的主旨:人本身很脆弱,伟大之处在于能思想,人应该“努力地好好思想”。

《信条》

先指出信条在幼儿园就学过,是一些最基本的原则。接着列出十七条信条,并对这十七条进行归纳。然后说明这十七条适用于个人、社会以至政府。最后突出十七条中的一条:出门时手拉手,紧挨一起。

这篇文章的主旨: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最基本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在幼儿园里就学过。

可以各抒己见,不拘一格。

二、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阐释。

1.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2.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3.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4.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

参考答案:

1.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正确,生活乐趣就大,如课文中的“我”。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不正确,生活乐趣就小甚至没有,如课文中的“哲人”“糊涂人”。

2.与自然界某些事物相比,人的确很脆弱,如一根苇草,随时有折断的可能。但人能思想,思想是别的任何力量都无法掌控和摧毁的,因此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

3.人无法填充时间和空间,在空间无限大的宇宙面前,人显得微不足道。但人有思想,思想是没有边界、不受限制的,它可以以整个宇宙作为思考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囊括了宇宙。

4.幼儿园学过的那些基本原则,适用于个人、社会乃至政府。所以说,“我”需要知道的一切,在幼儿园就学过。

三、找出课文中富于哲理的语句,细细品味,并就其中一条写出自己的心得。

参考答案:略。

11廉颇蔺相如列传

关于练习

一、熟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五段。说说课文中主要写了哪几件大事,从中可以看出廉颇、蔺相如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课文主要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典型事件进行描写,在“完璧归赵”中,表现出蔺相如的有勇有谋;在“渑池之会”中,表现出蔺相如的英勇果敢、不畏强暴。这两个事件主要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在“廉蔺交欢”中,表现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宽厚待人及“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精神,也表现了廉颇忠于国家、直率坦白、勇于改错的品质。

二、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注意文中的细节描写。

1.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2.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3.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4.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参考答案:

本文无论写人记事或对话描写,语言都十分丰富和精当,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生动的形象性,整篇文章笔酣墨饱,气势十足。

1.“怒发上冲冠”运用夸张手法,十分生动地形容出了蔺相如的愤怒。

2.一个“睨”字就把那种与璧同存亡的坚决神态勾勒出来,也有着不把秦王强权放在眼里的慑人气势。

3.“相视而嘻”,形容秦王和群臣懊丧而又无可奈何的样子,秦王和群臣在蔺相如的智勇面前理屈词穷、无计可施、不知所措的尴尬情态跃然纸上。

4.此处写蔺相如与秦王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两种对照让人叫绝。一方面,蔺相如步步进逼,秦王不得不节节后退,从“怒,不许”到“不肯击缶”,最后不得已“不怿,为一击缶”,在步步进逼、层层激进中,秦王从气势汹汹到无可奈何再到狼狈不堪的过程和情状得以鲜明的表现。另一方面,“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蔺相如的英勇和威武不屈与秦王侍从的迟疑软弱和退却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相如一“张目叱之”,就扫尽了秦王及其左右的威风。

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些文言词语可以临时改变意义或用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各句中粗体的词语的意义或用法。

1.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3.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4.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5.卒廷见相如

6.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7.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参考答案:

1.完,使动用法,使„„完好无缺。

2.急,用作动词,逼迫。

3.舍,动词,安置住宿。

4.衣,动词,穿。

5.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6.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7.先、后,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四、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持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参考答案: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译文:太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的,死并不是难事,勇敢面对死亡这才是难事。当蔺相如手持和氏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身边侍从的时候,就当时的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士人却往往因为胆小懦弱而不敢有这样的表现。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了敌国。回来后又对廉颇隐忍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就智慧和勇气来说,他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啊!

这既是作者对蔺相如的高度评价和热情赞扬,也是作者创作动机和目的的揭示,从中也可看出作者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12苏武传

关于练习

一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1.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设题意图:此题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结构,然后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大意。

参考答案:

课文按苏武一生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2段,写苏武在胡、汉两国关系微妙时期奉汉武帝旨意出使匈奴,以通两国之好,主要是交代苏武出使的原因、背景和使团的主要成员。第二部分是文章第3~8段,主要写苏武被匈奴扣留胡地十九年,九死一生而不改气节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先写苏武出使匈奴时遇到的意外变故,再写卫律威逼利诱,苏武被幽禁并流放到北海牧羊,以及李陵来劝降等事件。第三部分是第9、10段,苏武返回汉朝的过程。先写汉与匈奴和亲后,苏武终得重见天日,重归祖国。

2.卫律和李陵劝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设题意图:史传文学要求作者将史学性与文学性很好结合起来,本文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在差别中更鲜明。学生应注意到不仅有正反之间的对比,还有同类之间的对比。在体会其对比时能通过人物言行概括其思想特点。

参考答案:

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方式。先以副使张胜获罪,苏武“当相坐”,来胁迫他,遭拒绝后,又“复举剑拟之”来威逼,然“武不动”。威逼不成,又以“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来利诱。而李陵则是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指出汉朝的薄情,其父兄都被汉武帝害死;再披露苏武家庭的悲剧:“太夫人已不幸”“妇年少,已更嫁”“独有女弟二人,两男一女,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又以切身体会说明最初与苏武颇有同感;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即使回去也难保身家平安。所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若此?”显得推心置腹,委婉通情。二人的劝降方式之所以不同,一是两人与苏武的关系不同,二是两人的地位与修养不同。卫律原来是汉朝的武将,被匈奴俘虏后投降的,本是无气节的武夫,希冀献功的小人,并无是非标准,惟利是图,所以丑态百出,遭到苏武的唾弃。而李陵是一代名将飞将军李广之后,曾为汉朝立下战功,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被汉武帝诛灭家族。所以在劝降时用攻心法,而且在看到苏武的大义凛然后能“泣下沾襟”,可见尚存羞恶之心。

3.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设题意图:一是要学生注意体会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二是要学生注意语言描写与细节描写。

参考答案:

首先,卫律与李陵和苏武的关系不同。卫律原来是汉人,但已经投降,成为国家民族的罪人,可耻的叛徒,对于热爱祖国的苏武而言是敌人,所以不用客气。李陵虽然也已投降,但原来与苏武“俱为侍中”“陵与子卿素厚”,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二人劝降的方式不同,苏武的回答方式也不相同。卫律手段卑鄙,态度傲慢,苏武对其威逼“不动”,对其利诱则“不应”,表现对其为人的鄙夷。当他说出“与君为兄弟”的话后,苏武终于忍无可忍,“骂律”,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李陵则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文雅方式,“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苏武全然不为所动,称李陵为“王”,划清二人的关系,表明自己的立场。采用的是绵里藏针、有理有节的方式。对二人不同的回答表现了苏武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

二许多词语在古代汉语中的某些义项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往往不一样。请仿照示例,从文中找出古今异义的文言词,填写下表。

设题意图:培养学生古今语言比较意识,启发他们注意发现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演变现象,为以后阅读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这里只是举例,可不受此限。

例字

例句

课文中的意思

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意思

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临时充任

虚假

稍迁至栘中厩监

渐渐

稍微,些许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抵押

正在(某时某地)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送给

丢失,落下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正当,适逢

聚会,集合

三相传苏武归汉后,曾致书李陵,望其归汉,李陵作《答苏武书》回复。下面即其中的一段文字。试结合课文和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设题意图:本题希望学生能通过独立分析多种历史资料,进一步了解全面的人物形象,立体的人物性格,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避免局限于一文一传,将历史人物简单化的倾向。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讨论题,可以着重谈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赞颂他将个人恩怨与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也可以谈封建时代君主对臣下的刻薄寡恩。能有一定创见,反映出自己心得即可,不必求同。

参考答案:

①李陵劝降苏武时,曾对他诉说过汉武帝的刻薄寡恩,这一点在这段材料中得到印证。以“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之功却“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同时,李陵在衡量人生价值时是以个人利益得失为标准的,而苏武则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苏武明知汉武帝的刻薄寡恩,还是要归汉,是因为在他心中,君国一家,他抵死也要作汉臣,其实是忠于祖国。所以,汉帝给他多少赏赐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自己终于完成了使命,维护了国家民族尊严。这样,两人的境界高下便很分明了,更能说明苏武的伟大。

②《苏武传》中塑造的苏武这个形象是成功的,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一位爱国英雄形象,歌颂了他伟大的民族气节。但我们对他生活中别的侧面不是很了解。这段文字向我们展现的是他自己归国后不忘故友,因为在李陵劝降苏武时,苏武看到李陵尚存爱国之心,而李陵自己也曾说“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所以苏武归国后希望能帮他“改邪归正”,让他回归到节义的道路上来。这是他由己及人、不忘旧情的表现。

13张衡传

关于练习

一、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的记叙重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文章从三个方面写张衡:张衡的为人以及在文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在科学技术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贡献;在政治上的突出作为。记叙的重点是张衡在科学上的才能和贡献。

二、翻译下列各句。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4.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5.时政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参考答案:

1.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俗人结交。

2.张衡善于机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阴阳历算方面最用心。

3.张衡不趋附当朝的权臣大官,所任的官职就多年也得不到提升。

4.曾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但感觉不到地面动,京师的学者都怪它没有应验。

5.当时政治局面每况愈下,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情。

三、郭沫若曾评价张衡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课外搜集资料,联系课文,以“我看张衡”为题,在班里做一次三分钟演讲。

第三篇:必修一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复习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教学反思)

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 许缨

【教学对象】

针对本校高一新生的存在问题:对如何学习历史、整理历史知识,以及如何答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缺乏相关知识与学习方法。本课尝试给予一些方法和思路作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学习历史。【设计理念】

1、学法指导: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纵横组织知识进行复习。纵向了解认识西方民主法治政治制度发展简史,横向了解认识近代西方各国政治制度确立与发展的异同点,洞察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趋势。

2、材料教学:引导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结合材料,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比较方法,提炼信息,解答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习运用所学方法和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A、通过师生讨论分析,理解认识17-19世纪英、美、法、德各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基本特点 B、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复习,理解认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异同,以及与古希腊民主、古罗马法律的联系,洞察时代发展潮流(趋势)。C、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检查反馈所学知识和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分析解决问题。

2、情感信念价值观:

A、通过课堂学习和个人实践,学习根据历史启示和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 B、通过分析美国制宪过程中的多元历史材料,认识人类对建构更完善政治体制的理性追求,领悟其中的政治智慧,获得历史启示。

【教学过程】略 【实践反思】

上课结束,本科组刘晖龙老师给我提出两个问题:一是确定主题,怎样实施?二是讲练结合,如何练习到位?刚好问到我的死穴。

重新看课堂实录,倾听老师们对我课堂的评述,发现本节课我的长处是教学理念较好,注意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学习,注意重要概念的解释与知识讲解;短处是教学实施尚不到位,讲练分离,结合材料进行方法的指导性训练不足,练习设计缺乏针对性与探究性,教学重难点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有设计没效率。

比较好的几个方面:

1、教学理念较好,上课时即提出本单元复习是运用纵横比较法学习历史,并进行简单介绍,有利于学生理解学习历史基本方法。可惜后来的练习没有针对性训练,没能落实。

2、关于历史概念“立宪”与“共和”的解释:

“君主立宪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君主制,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有老师指出当时不仅用宪法限制君权,还可以维护君权,如德国。

“共和制”是根据宪法国家权力是“共”(共有、共享、共治)的,根据宪法参与政治事务和处理政治纠纷的方式是“和”(和平、和睦、和谐)的。根据权力中心所在而分为“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老师认为这种解释通俗易懂,应该给学生说明。

3、关于英美法德各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基本特点的分析:

如何归纳四国政治制度特点,使学生能够简明扼要把握其核心?我的方法是给予学生思路提示:

1)由哪些制度、哪些机构组成?

2)权力中心和机构运作方式(各机构权限、权利来源及相互关系)? 3)注意联系各国当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归纳解决方案。以此思路,由我归纳出四国政体基本特点:

 英国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统而不治”;议会主权,分权内阁(首相),组织和监督其行政。

 美国总统共和制:宪法至上;三权分立,制约平衡;总统权力相对较大。 法国议会共和制:议会主权,分权总统和内阁,监督其行政。

 德国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君主集权,议会有名无实,立法权与行政权未分开。通过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应用史实加以说明各国特征,加深学生的理解。

——有的老师持不同意见,建议用表格列出主要机构,对它们的权力来源、地位、关系就可一目了然。我个人认为表格列举固然好,但语言归纳更精炼概括易记。

不足之处:问不到位,练没到位,讲没讲透。

1、教学提问没有问到位,教学方法单一,表现为“

教学提问没有问到位。一是指对学生情况掌握不清,没有针对性地点名回答,点评过于简单(“好”、“对”、“加分”);二是问同一个学生问题过多,耗时过长,其他同学被晾在一边,没有及时调动“群众”资源;三是问题琐碎不精炼不明确,随口就问,缺乏精心准备设计,问答效率低。

教学讲解练习重复琐碎。比如英美政体内容讲练过多而且重复,法德讲解欠缺。对个别细节过于纠缠,主次不清,费时费力效果不佳。

反思对策,教学方式应灵活多变。前提是根据课文确定重难点,然后精选材料,设计分步小问题,用分组轮流回答、点名回答、男女竞答、互相提名回答等形式去丰富学习方式,调动学习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教学实施不到位,讲练分离。表现为: 一是材料缺乏精选,教学形式单一。“学以致用”提供的英美材料的练习缺乏针对性与指导性,没有起到方法培养的目的;而且材料过多,仅是单一的问答式解决,容易让学生疲累生闷。

二是教学重难点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引入部分“基础回顾”让学生看书填表写出各国体制名称和确立标志用时太长,与方法训练无关的练习占时过多,导致教学节奏前松后紧,重点比较的题型没有时间展开,课堂效率不高。

3、重点应该讲的内容没有讲到位。表现为:一是为什么四国会采取不同的政治体制?二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关系?这两点我都没有深入说明,但蕴涵的智慧却可以让学生一通百通。

用历史教研员朱全红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把问题讲少讲透!”老师们的发言给我很大启发。

关于为什么四国会采取不同的政治体制。收集老师们的意见后我的认识是:

一是经济根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了各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力量对比,决定了新的政治体制中新旧因素所占比例,以此理解英、德为什么保留君主制,为什么德意志帝国的封建色彩如此浓厚,为什么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为什么能够在法律上确立共和政体。

二是国情历史。没有封建专制传统包袱、对新大陆创造新生活的执着理想、欧洲启蒙思 2 想中追求民主法制理性的影响,都是美国制度创新的源泉。而英国的君主专制与议会限权的传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保王派势均力敌的现实,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长期斗争的历史,渴望政坛稳定的现实愿望,德意志通过武力战争结束长期分裂,渴望巩固统一强化皇权对外扩张的需要,都使它们的政治体制打上时代烙印。

关于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关系,本校庞作珍老师提出她的看法: 英国是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国家,它通过反封建君主专制(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斗争),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是一种创新。美国是通过反对当时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殖民统治(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斗争),为了维持独立和统一,确立共和制,既是创新,也发展了民主制。

以此我的联想:法国共和制是在对外普法战争失败,第三共和国成立,国内共和派与反共和派斗争激烈的情况下,在法律上确立的,而其真正确立和巩固,是在宪法颁布后通过资产阶级共和派的艰苦斗争而获得的。而德意志帝国宪法中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特征,则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以此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普及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道路依然曲折。

总结来看,有好的教学理念,未必有好的教学设计,有好的教学设计,未必有好的教学实践。说与做,讲与练,是两码事。练要练到位,讲要讲透彻,这中间还有很多值得我研究实践和改善的地方。

【教学重构】思路:

1、指导方法

1)提出学法,举例说明 2)精选材料,实操应用

2、精讲知识

1)为什么四国会采取不同的政治体制?

2)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关系?

3、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分析历史问题,获得历史感悟

第四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为说明文单元,我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学本单元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学习单元导读,并结合以前学习过的说明性文章,将说明分为以下几类:

1、说明植物形态特征的;

2、说明动物生活习性的;

3、介绍产品的使用方法的;

4、解释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的;

5、说明事物形态及特点的等几个类型。并提出了学习说明文单元时要抓住课文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加以运用的要求。

其次,再学习本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后,要求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将学习说明文的方法确定为:

1、初读课文,归类型。就是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看所学课文属于说明文的哪一类;

2、再读课文,解决字词。自己用所学方法识字和理解词语。

3、默读课文,根据类型探究。也就是按说明文的类型,看课文说明了事物的哪几个方面;

4、抓重点词句,搞清说明方法;

5、自己感受,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

然后,要求学生按照上述的学习方法,阅读后面的说明文。但在阅读《松鼠》这篇说明文时,学生们很难对上号,特别是要求学生找说明方法时,遇到了难题,这时我随机又渗透了描写、叙述、拟人等多种表达方法。从而让学生获得了新知。

最后是让学生观看一些产品的说明书。分清楚说明的是特点,还是作用,或者是其它方面。运用了哪些方法。并要求学生向同学们介绍一种事物,说说准备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在介绍其中某一方面

时,准备运用哪些方法。想好后,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这是我教学这一单元时的基本做法,收到的效果还不错。

第五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蒲公英》教学反思

《蒲公英》是一篇童话故事,以优美的语言叙述了一个道理,不要被事物美丽的表面所迷惑,同时也讲述了一个自然常识,像蒲公英这类植物在泥土里才能茁壮成长。

童话故事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的,学起来也最容易,只要把故事读透,故事内容便都能明确!只要在熟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点播引导,学生们基本能明白其中的小哲理,所以在教学时,我创设了情境,注重学生的体验,让他们通过想想、说说、读读来感悟这个哲理。

比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中,在通过各种形式朗读太阳公公嘱咐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想想说说:蒲公英种子们,现在你们听了太阳公公的嘱咐,想到哪儿去安家了?为什么?学生们结合太阳公公的嘱咐,有条有理地说出了自己的选择。我想,学生们在说的同时也已经初步明白了文中所要表达的蕴意。在指导朗读完第三自然段后,我问同学们:小蒲公英种子们,看到这两位小伙伴一颗向沙漠飞去了,而另一颗向湖泊飞去了,你们想不想把他们留住?你会怎样劝告他们呢?在劝告的过程中,学生们对前面太阳公公所说的话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最后,针对课文所写的结局,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这些蒲公英种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结果?在讨论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积极的思维和互动活动中,获得思想的启迪,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白看事物应当全面,不能被事物美丽的外表所迷惑。有时,有必要听从长辈的正确教导。

《三袋麦子》教学反思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了过年的时候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而土地爷爷也对他们的不同举措做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

课后细细品味课上学生与众不同的答案,给我这样一种启示:小猪、小牛、小猴三种小动物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对待学习和生活有不同的态度。小猪就像课堂中那些不够聪明,做事无脑,平时勤奋不足,懒惰有余的后进生;小牛就是那些平时学习踏实,老实本分,聪明不足,勤奋有余的中等生;小猴就是那些天资聪慧,思维活跃,聪明有余,(或踏实不足)的优等生。平时的我会因为“小猪把食物都吃了”而批评学生好逸恶劳,不思进取;因为“小牛保存麦子,最后剩下半袋”而教诲学生凡事要动脑筋,不要死脑筋;因为“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吃不上好东西,会苦一年”而告诉学生做事要踏实些,找到更科学,更合理的做法。总而言之,若我是土地爷爷肯定是只见“瑕”,不见“玉”的。而毫无疑问的是,我这样的老师并不能得到大多数学生的喜爱,他们更喜欢像土地爷爷这样的老师,因为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小动物),都给予了不同的赏识。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做法:曾为了学生聪明,老说学生笨;为了学生快,老说学生慢;为了学生仔细,老说学生粗心……总是揪住学生的缺点不放,让负面情绪形成恶性循环,让学生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归于失败。当我和学生共同学习了课文《三袋麦子》后,我发现对待学生的不应该是抱怨,更多应是赏识。赏识应成为我们对待孩子的心态,成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信念,因为它是一股神奇的力量,能照耀每个孩子的心灵。

下载从“仰视”到“俯视”——必修四第三单元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仰视”到“俯视”——必修四第三单元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这篇课文由三个成语故事组成。它们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都是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蕴含在故事之中,故事短小生动......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鲸》教学反思 《鲸》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如列举数......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这单元是以“故事集锦”为主题,讲述了若干个故事,学生在故事的课堂中去聆听故事,欣赏故事,感悟故事,通过故事明白了一个个道理。现就本单元教学作如下思考: 一、......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倍数与因数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概念很多的课。教学中我发现仅就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但在运用填空时学生的概念中还是表现出了一些模糊的地方。建议还是......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

    必修四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48分......

    三上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9.《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想一想夜书所见,是指诗人在做什么?书指什么?不少学生意见不同,有的说书是那个人在看书,......

    第三单元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是故事的学习,国庆节假期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而假期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新课开始我是通过一组关于假日的照片进行导入,从而引入到holiday的学习,继而......

    一下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蘑菇该奖给谁》教学反思 《蘑菇该奖给谁》教学反思: 《蘑菇该奖给谁》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话故事。全文以对话的形式叙述,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教学时我抓住了“得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