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三单元教学说明(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12:04: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必修三第三单元教学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必修三第三单元教学说明》。

第一篇:必修三第三单元教学说明

新源二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语文学科必修三第三单元说明 主备人:杨倩

必修三第三单元教学说明

一、单元编排意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必修课程分为“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目标,组成 “语文必修一”至“语文必修五” 五个模块。而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要完成“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阅读与鉴赏教学的内容是古代议论性散文。有议论治国得失的《寡人之于国也》,有总结国家兴亡教训的《过秦论》,有讨论治学、求师的态度方法的《劝学》《师说》。

二、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

“阅读与鉴赏”课程目标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教学,高中新课标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二是体会作品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就是说,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因此,掌握文言文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而朗读、背诵、词义、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和古文今译练习,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单元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提出的对文言文教学的整体要求,制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思想、层次,识记积累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

2、鉴赏学习文章的论证艺术。《寡人之于国也》是对话体论辩文,说理形象,明白晓畅,论辩有力,气势雄浑;《劝学》说理透辟,逻辑严密,骈散结合,琅琅上口;《过秦论》深切著明,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师说》取精用宏,浑浩流转。

3、是注意训练质疑解难的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

(二)过程与方法:

1、认真诵读,通过诵读体会议论性散文的语言妙处。重视朗读和背诵指导。让“读”贯穿始终,以“读”带动对文意的理解,以“读”促进语感的培养。

2、学习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提高自身修养。关注作者及时代背景,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了解作者思想的内涵,了解作者创作的风格。

新源二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语文学科必修三第三单元说明 主备人:杨倩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劝学》学习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2.翻译全文,理解文意,学习本文比喻论证方法以及论证的逻辑。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了解作者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过秦论》学习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背诵课文3、4、5段。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归纳掌握“制、亡、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七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逐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3、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师说》学习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二)能力训练目标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第二篇:必修三 第三单元 知识必备

必修三 第三单元 知识必备

I.一箭双雕 1.praise

v.表扬赞扬

phrase

n.短语词组 2.penny n.便士;一文钱

penniless

adj.贫困身无分文的 3.wonder

v.惊奇;纳闷想知道

wander

v.漫游漫步漂泊

II.一词多义 1.novel

n.小说;长篇故事

adj.新奇的异常的 2.permit

n.通行证;执照

v.允许

3.spot n.地点斑点污点

v.发现;认出 4.account

v.认为说明总计有

n.说明理由计算账目账户5.contrary

n.反面对立面

III.重点词搭配

1.bring up 抚养;培养教育;提出;呕吐

bring about 引起导致造成 2.on the scene / spot 在现场 3.permit doing 允许干某事

permit sb.to do sth.允许某人干某事

be permitted to do sth.被允许干某事

4.desert

n.沙漠v.离弃

dessert

n.甜食

5.patient

n.病人;adj.耐心的 patience

n.耐心

6.unbelievable adj.难以置信的 incredible

adj.难以置信的

adj.相反的 6.scream

n.尖叫声

vi.尖叫 7.fake n.假货;欺骗

adj.假的 8.issue

v.发行发布出版

n.争端议题;发行发布 9.passage

n.通道;船费;一段

4.spot sb.doing 发向某人正在做某事5.take sth.into account / consideration

把…考虑在内

take account of

考虑

on no account

决不

on account of

因为

open an account

开账户 6.seek for / after

寻找;追求

seek help

求助

seek a job 找工作

7.a large amount of

不可数、谓单

large amounts of

不可数、谓复

a great deal of

不可数

a large sum of

8.a great many +

可数复数

IV.课文重点短语

1.a play based on a short story 以真实故事为基础的戏剧

2.be known for 以…闻名 3.be set in

以…为背景 4.step inside 迈步进来 5.as a matter of fact 事实上

6.I don’t follow you.我不懂您的意思。7.a mining company 矿业公司 8.some kind of work

某种工作

= a certain kind 9.none 一点也没有;一个也没有

10.show sb.out

领某人出去 11.care about

关心;在乎介意 12.lead the way 领路

13.mind sb/sb’s doing sth.介意某人做某事

a large number of

9.many a

可单、谓单

more than one

可单、谓单 10.amount to

合计达;共计达

11.as for / as to

with regard to

关于;至于 12.take a bow

鞠躬答谢;谢幕

bow to sb.向某人鞠躬 13.at the barber’s

在理发店 14.sail out of the bay(船)驶出海湾 15.land in Britain

在英国登陆 16.at table

进餐

at a table

在桌旁

lay the table

摆桌子

clear the table

收拾桌子

17.That one’s reserved.那个有人预定了。18.May I take your order?您可以点菜了吗? 19.ask for sth.要,要求

ask about

询问有关…的情况

20.two orders of ham

两份火腿

21.two extra thick steaks

两份特厚牛排 22.pay one’s bill

付账单

23.a great honour 莫大的荣幸(抽象变具体)24.forget it

没关系别提了;休想不可能

25.It’s for us to thank you.该是我们感谢您。26.from the bottom of one’s heart 从心底 27.in this amount

这个面值 28.put a hand to one’s mouth 用手捂住嘴

29.That must be it.肯定是这样。

30.What’s there to be wait for?

有什么可等的?

V.习题拾贝 1.catch sight of 看见 2.behind the scenes 在幕后 3.find fault with

挑剔抱怨 4.first of all

首先

above all

最重要的是

in all

总共

all in all

总而言之 5.get rid of 丢弃扔掉

get away from

逃离摆脱 6.occur to

发生;突然想到 7.bless 保佑,赐福于

be blessed with

有幸 8.chief editor

主编

9.end up doing 结局…;以…告终

10.recommend sth.to sb.向某人推荐某物 11.treat sb.with cancer 给某人治疗癌症 12.side effects 副作用

31.in a rude manner 粗鲁地

32.by design / on purpose 故意地

by accident / by chance 偶然无意不小心 33.generally speaking

一般说来

frankly speaking

坦率地讲

strictly speaking

严格地讲

13.exporter

出口国

importer

进口国

invest

v.投资

finance

v.为…提供资金

severe

adj.严重的

14.meet requirements 符合要求 15.be designed for

为…设计

16.at a press conference 在记者招待会上 17.fix

修理;固定

18.refer to 谈到提及;参考查阅;指的是 19.set free

释放某人 20.hand sb.sth.递给某人某物 21.make an error

犯错

make an effort

努力

22.due to

owing to

thanks to

because of

23.in fashion 因为由于 时髦流行 流行;时兴 身着制服 拒绝;调低音量 出现;调高音量

26.burn off

消耗;烧掉

27.feel down/depressed 感到沮丧 28.treatment

n.治疗方法;款待对待

精通掌握 改编;适应

come in fashion 24.in uniform

25.turn down

turn up

VI.句型提炼

29.have a good command of 30.adapt

1.I wonder if / whether the rain will continue.怀疑,想知道 提出请求 难怪

I wonder if you can help me with my English homework.It is no wonder he is not hungry;he has been eating sweets.2.Towards nightfall I found myself carried out to sea by a strong wind.find 过去分词做宾补 3.The next morning I’d just about given myself up when I was spotted by a ship.when 这时四大句型: had done …when…

刚刚…这时… 正在…这时… 正要…这时… 正要…这时…

was / were doing … when…

was / were about to do … when …

was / were on the point of doing … when…

4.You must come whenever you want and have whatever you like.状从whenever = no matter when

名从whatever = anything that

Whatever happens, we will complete the work on time.However cold it was, he wanted to go swimming.状whatever = no matter what 状however = no matter how 5.I did hear that the Bank of England had issued two notes in this amount.我的确听说英国银行发行了这个面值的两张支票。6.It occurred to me that I didn’t shut the door this morning.我突然想到今早上没有关好门。

7.Chances are that he won’t arrive on time.很有可能他不能准时到达了。

第三篇:答案+必修三+第三单元

必修三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名题分解

一、选择题:

1.【答案】D【解析】竹简多少并不能证明当地一定是毛竹产地,从书体上看这是隶书并非官方书体小篆。从时间、职官和地名综合判断,是中央集权背景下中央任命制度。

2.【答案】D【解析】成熟汉字的源头应为甲骨文,所以A不对;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所以B出现时可能已盛行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字体错误,B项也不能从右图的字体中表现出来,排除B;C不符合题意。隶书起源于秦朝,到东汉末年逐渐演变,故D正确。

3.【答案】B【解析】“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修辞有术”这五个命题,总体性地否定了中国史官文化产生客观性意识的任何可能。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根据所学,BCD三项说法错误,B项以题材的不同,中国画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而非文人画。C项在表现技法上,中国画又有工笔与写意的区别,而非写实。D项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普遍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本题选A项。

5.【答案】B【解析】考查基础知识,识图辨别能力。图10画的是竹,中国文化人经常以竹喻人,是文人画;莫奈是印象画派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是《日出·印象》;毕加索是立体派代表人物。

6.【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文艺发展特征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宋代文人画的特点是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7.【答案】A【解析】楷书特点是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故A错误。

8.【答案】A【解析】《静夜思》是李白的思乡诗,《洛神赋图》的作者是顾恺之,李白可以欣赏到,A正确;李白是唐玄宗时期人,故B错误;青花瓷出现在元代以后,故C错误;“交子”出现在宋代,故D错误。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文学作品的时代史实。《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唐朝时期可以见到相关作品。《静夜思》为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作者生活在唐玄宗时期因此B项错误,青花瓷在元朝时期最为著名因此C项错误,“交子”出现在北宋因此D项错误。

9.【答案】A【解析】考查古代不同文学形式的不同特征,从材料可知,这是元曲,因此,A项正确。

10.【答案】B【解析】曹雪芹的《红楼梦》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走向衰落的必然历史命运,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故B正确。现代主义文学出现在20世纪,故A不正确;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出现在19世纪中叶,各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故C不正确;《红楼梦》属于中国古代文学代表,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属于近代文学代表,不是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故D不正确。

11.【答案】B【解析】材料意思是元代废除科举,知识分子仕途无望,大批知识分子转向戏曲创作,为元杂剧的产生和繁荣提供了创作队伍,故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有关。

12.【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A项汉武帝时代, 赋的创作走向全盛的背景是国家统一、国力强盛;B项唐代时诗歌繁盛的背景是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和民族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等;C项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的背景是南宋偏安一方,民族矛盾尖锐,文学家感叹国破家亡;D项元代杂居的兴盛背景是城市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等。据此本题选D项。

13.【答案】C【解析】材料中“元丰”是宋神宗的年号,《南乡子•宿州上元》是作者描述在宿州(今属安徽)过元宵节所见繁华景象的词。“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大意是:潇潇春雨中,人们骑马乘车到郊外观赏春光。还有清润可口的美酒供作者开怀痛饮,此情此景,不禁叫人留连忘返。仰望天空,火炮礼花,腾空而起,如同迭相进发的团团星球。地上,青山如黛(青山如同是着了一抹淡青色的画眉),春水荡漾。宿州上元春日风光佳丽,胜似仙乡,而且比神仙居住的地方还要温煦可人。据此本题选①②③项,第④项说法错误,苏东坡的词以豪放见长,而柳永的《雨霖铃》属于婉约派作品。

14.【答案】D【解析】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定反映。因此,具有多元兼容、雅俗共赏、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与逐渐平民化、世俗化,但并不是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15.【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16.【答案】C【解析】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扩大,他们需要新的文学形式和题材来满足自己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章回小说也就蓬勃兴起并长足发展。所以正确答案为C.

17.【答案】B【解析】A项体现的是诗人“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C、D两项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因此均无法体现忧患意识,故均可排除。B项反映了杜甫针对国都沦丧、城池被陷、虽然山河依旧,但是乱草遍地,林林木苍苍,体现的是诗人遭遇安史之乱的凄凉心境,符合题意要求。故B项为正确答案。

18.【答案】D【解析】京剧脸谱。

19.【答案】B【解析】雍正时期曾短暂开放海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必二P28)。选项有助于打破学生僵化看待海禁政策的误区。A项发生于乾隆朝(必修三),C项发生于康熙朝(必修二)。D项为最大干扰项,军机处只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并不拥有决策权。(必修一)。此题主要考查识记、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考查内容全面,来自必修三册书。

2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传统戏曲中扮演兵卒、夫役等群众角色的统称。由于所穿均是各色的龙套衣而得名。一般以四人为一堂。在舞台上用一堂或两堂龙套,以表示人员众多,起烘托声势的作用。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京剧发展历史的理解。龙套:又称文堂、流行或特约演员,是京剧(台湾称国剧或平剧)的术语,指扮演随从等的配角。龙套演员是由四个人组成一个单位(称为堂),一般舞台上多用一堂或两堂,扮演剧中的侍从或兵卒,负责助威呐喊或烘托声势,用以表示人马众多,是一种以少见多的表演形式。之所以会称“龙套”,则是因为戏服上往往绣有龙纹之故。龙套演员必须要熟悉自己在舞台上的站位,以及各种常用的固定队形变化,另外也需熟悉各种齐唱的曲牌。由于龙套的功用主要是为了陪衬主角或应故事发展之用,因此如果替人帮衬、打杂或跑腿,做些无关紧要的工作或扮演无足轻重的角色时,一般便称这为“跑龙套”。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21.【答案】C【解析】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事物阐释能力。题干中简述竹简、帛等不便,“伦乃造意”,显然是描述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背景,由知可知,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ABD三项与不符。

22.【答案】D【解析】“海禁”政策是明代出现的,故D表述不正确。

23.【答案】A【解析】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传播新教的工具”,这一切都促进了欧洲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24.【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宋朝时期的史实。根据提干信息“都城临安”分析,所述现象属于在南宋时期,因此排除A项,西藏设宣政院是在元朝时期;B项应是在北宋;《四书章句集注》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著作。从8世纪末开始,中国陶瓷开始向外输出

2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材料中只提及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背景和概括,也即①②;③说法是错误的,纸张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是在魏晋时期;④为造纸术传入西方后产生的影响。

26.【答案】B【解析】可用排除法。普及教育在封建社会是无法实现的,选择B项。

27.【答案】A【解析】西汉时期已经发明早期用纸,东汉105年蔡伦改进用纸,故A不正确。

28.【答案】A【解析】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太阳中心说),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29.【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古代(农业)百科全书”这一信息可以排除AC两项,《梦溪笔谈》是北宋时期百科全书式科学著作,《本草纲目》是医学巨著,成书于明朝。再分析达尔文生活于19世纪,他所说1300年前应指6世纪时期,《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本题选B项。《农政全书》著于16世纪时期,作者是明代徐光启。

30.【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对科技现象的认识。本题可用排除法来解,A项不能说明,智力因素并没有人种的差异;C项所述不符合中国的史实;B项不能证明,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有辉煌灿烂的科技发明;因此应选D项,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主要科技成果为农业服务,农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到了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外来冲击,为近代农业服务的科技较少。

31.【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明朝末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属于第一次西学东渐,能够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32.【答案】A【解析】《玄秘塔碑》是唐朝的书法作品,故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其余三项都是宋朝的成就。

33.【答案】A【解析】宋朝时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使书籍得以大量印制,为士大夫藏书提供了方便

34.【答案】C【解析】从图片文字说明结合图片内容可以判断是造纸技术的改进,故C项正确。造纸技术的改进是出现在西汉,开始外传是在公元8世纪,故A、D错误。B项反映的内容与图片不符。

35.【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是在宋朝。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36.【答案】C【解析】①说法错误,设置中书门下,起到了削弱相权的作用,然而,强化君主专制这说法是错误的;③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应是在明清时期。

37.【答案】B【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周代的教育内容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数学是其中之

一。学者和官员们,历来重视、崇尚这门学问。„„过去,历算家们用筹算推演,制定天文历法;发现自然规律,预测季节变化。”题目中的结论是指历算家用筹算来推演历法。A、D两项都属于数学“形式”,而非题目中的“结论”;C项是元朝郭守敬的成就,与题目中的南宋不符合。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石申的原书虽然失传,但在唐朝的天文学著作中对其内容有所保留,后人据此辑成《石氏星表》。《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大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人们知道了用赤道坐标记录恒星位置,就有利于研究历法。故选B。

3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AB项属于楷书,C项属于草书。

39.【答案】B【解析】图片表达的是从毛笔到钢笔再到计算机的变化,既不是书写工具的进步也不是传播手段的进步,排除AC两项,而计算机使用的也是文字,故拍虎D项,选择B项。

40.【答案】D【解析】书写工具的影响和交流传播的需要是决定文字演变的因素。

41.【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古代中国的书写材料。根据题目主要信息分析,叙述了东汉前逐渐作为主要书写工具的的史实强调的是汉简记载的作用。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A项说法错误。隶书最早出现在秦朝,成熟于未进时期,因此题干上的时间阶段中还可能存在着隶书,C项错误。D项说法史实错误,纸比竹简具有很多优势且纸在竹简后出现。

42.【答案】A【解析】隶书形成于秦朝,而楷书形成于汉末,故①不正确。②从材料“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可以获得认识。“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说明隶书便于书写。从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故④不正确。

43.【答案】B【解析】(本题中CD两项图片与选项需换一下位置,第3幅是《玄秘塔碑》,第4幅是《汉汲黯传》)根据所学《丧乱帖》是书圣王羲之(东晋)的行草作品;《肚痛帖》是草圣张旭(唐代)的草书作品;《汉汲黯传》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作品;《玄秘塔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楷书作品。再结合材料中“干变万化,神采飘逸,极有情趣,被人称之为‘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挥毫落纸如云烟’”等信息可以了解到,这种书法作品是草书,这位书法家是张旭。

4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士大夫文人画的特点,元明清时期,士大夫文人画盛行,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解题关键要注意材料信息,“南宋遗民郑南”,表明画作的时间是元代。“不使用元代年号”,表达对元朝统治的不满,“不画土”,正是画家失去家国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故此画不是景物写实,意境、情感在画外,从而判断出是文人画,故排除A、B两项;士大夫文人画清新淡雅,追求意蕴神趣,非工笔重彩,故D错。答案选C。

从“只题丙午干支而不写元代年号”可以看出南宋遗民郑所南对蒙古人建立的政权的愿懑。元代文人处境相当卑贱,文人士大夫放弃仕进,疏于人事。在宋代主要作为仕宦文人业余文化生活的文人画,开始更多地转入在野文人手中,成为他们超越苦闷人生重返自然的慈航。画家心中的山水,寄寓了画家远离尘世的理想,融入画家忘情于大自然的自由心境,也渗入了无可奈何的萧条淡泊之趣。而文人画就讲究“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所以答案选C。

45.【答案】A【解析】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为精辟的总结。晋人尚韵--晋代书法流美妍媚,风流潇洒,反映了士大夫阶级的清闲雅逸,流露出一种娴静地美。唐人尚法--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宋人尚意--宋代书法纵横跌宕、沉着痛快的书凤,正是在“国家多难而文运不衰”的局面下,文人墨客不满现实的个性书法,以书达意,表达一种心境。故选A

46.【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经分析应该是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故应排除A;“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说明元曲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百姓,因为元曲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清·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先后进京,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艺人进京,徽汉合流,跟北京剧坛的昆曲(北昆)、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融汇、衍变,于同治、光绪年间形成京剧故应排除D。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47.【答案】C【解析】《祭侄文稿》属于颜真卿的作品。

48.【答案】B【解析】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青铜器是用于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

49.【答案】B【解析】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故B正确。A是小篆,C是草书,D是楷书。

50.【答案】C【解析】“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说明中国有统一的文字,统一的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所以不会“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

第四篇:语文知识点(必修三第三单元)

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作者介绍

•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荀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它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反对天命、鬼神的迷信之说,提出了“性恶”的思想,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

通“只”,不过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斑” 涂有饿殍

通“途”,道路 輮以为轮

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

通“又”;通“曝”,晒干 知明而行无过

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通“性”,天赋,资质 外连衡而斗诸侯 / 约从离衡

通“横”

孝公既没

通“殁”,死亡 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 于是从散约败

通“纵”,合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通“敝”,疲惫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通“呵”,呢 倔起阡陌之中

通“崛”,崛起 赢粮而景从

通“影”,像影子一样 百有余年矣

通“又”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通“亢”,高

威振四海

通“震”,震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授” 或师焉,或不焉

通“否”

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

1.河内凶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

2.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更,再,副词

今义: 常指增加

3.或百步而后止

古义:有人,有时

今义: 选择连词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兵器

今义:战士,士兵; 古义:逃跑

今义:行走

5.谷不可胜食也

古义:尽

今义:胜利

6.数罟不入洿池

古义:细、密

今义:数字或者数数

7.树之以桑

古义:种植,动词

今义:常指较高大的林木

8.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同意认可

劝学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古义: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今义:人格高尚的人

2、輮以为轮 /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古义:介词“以”+动词“为”,把„做成今义:认为

3、故木受绳则直

古义:墨线

今义:泛指绳索

4、金就砺则利

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6、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走狗、帮凶

7、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腿

今义:两腿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8、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藏身

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过秦论

1.流血漂橹

古义:盾牌

今:划船工具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义:黄河以西

今:河的西面

3.国之师

古:军队

今:指隶属于军或或集团军的一个编制单位

4.赢粮而景从

古:担负,背负

今:胜,获胜 5.山东豪俊遂并起

古: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指山东省

6.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古:继承

今:受

7.西举巴蜀

古:攻取

今:向上抬

8.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古:吝惜

今: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

9.以致天下之士

古:来,招纳

今:给予

10.斩木为兵

古:兵器

今:士兵

11.迁徙之徒也

古:征发

今:迁移,搬家

师说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学问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 今义: 连词,表因果关系。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

5.吾从而师之

古义:两个词。跟随、而且

今义:连词。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很多人

7.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初等教育学校

一词多义 寡人之于国也

•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

移其粟于河内(介词,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与,和)• 王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 以

请以战喻(让,介词)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以时入山林(按,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之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五亩之宅(“的”,助词。)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数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读shuò,屡次)数罟不入洿池(读cù,密)• 发

百发百中(发射)

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派遣)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食

狗彘食人(吃,动词)

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胜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系向牛头充炭直(价值)• 兵

非我也,兵也(兵器)穷兵黩武(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草木皆兵(兵士)• 时:

不违农时

季节;名词

无失其时

机会、时机;名词 • 然:

河内凶亦然

代词;这样

填然鼓之

地、„的样子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连词 然而、但是 赵太后曰:“然”

形容词 对的、认为…对的 • 则:

则移其民于河东

顺接连词;就、那么 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

转接连词;却

劝学

• 之

取之于蓝

代词,代青

水为之

代词,代冰 须臾之所学

结构助词,的登高之博见

结构助词,的 锲而舍之

代词,代雕刻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前置的标志

蛇鳝之穴

结构助词,的• 而

• 表转折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水为之而寒于水

而见者远 /而闻者彰 /而致千里 /而绝江河

• 表递进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表并列

知明而行无过

/蟹六跪而二螯

• 表修饰

终日而思 / 跂而望 / 登高而招

/ 顺风而呼

• 表承接

锲而舍之

/ 锲而不舍

• 表因果

而神明自得

• 于

取之于蓝

介词,从

青于蓝

介词,比

寒于水

介词,比

善假于物也

介词,向,引出对象

• 者

不复挺者

语气词,表停顿

见者远 /闻者彰/ 假舆马者

/假舟楫者

……的人

无可寄托者

助词,表判断

• 一

骐骥一跃

数词,一次

用心一也

专一

过秦论

• 固

据崤函之固

险固,形容词作名词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牢固,顽强,形容词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 因

因遗策

沿袭,动词 因利乘便

趁着,介词

因河为池

凭借,依据,介词 • 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丢失,损失,动词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指逃亡的军 吞二周而亡诸侯

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 制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统率,动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制服,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 统治、控制,动词 •兵

赵奢之伦制其兵 / 行军用兵之道

军队,名词 收天下之兵 /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斩木为兵

兵器 •策

蒙故业,因遗策

策略、计策,名词 振长策而御宇内

马鞭子,名词 •致

以致天下之士

招引、招纳,动词 致万乘之势

达到、获得,动词

• 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的,结构助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

这,指示代词

商君佐之

他,指秦孝公,代词 聚之咸阳

代“天下之兵”,代词 • 及

非及向时之士

比得上,动词 及至秦始皇

到,等到,介词 • 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在北方,名词作状语

追亡逐北

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 度

内立法度

制度,名词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量长短 • 遗

因遗策

遗留下来,动词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遗失,丢失,动词 • 爱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动词

宽厚而爱人

爱护,尊重,动词

师说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介词,相当于“于”,前“在”的意思;后“比”,表比较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语气助词,表感叹,译为“唉”

• 而

人非生而知之者

连词,表承接

惑而不从师

连词,表转折 吾从而师之

连词,表承接

择师而教之

连词,表承接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连词,表并列

小学而大遗

连词,表转折

则群聚而笑之

连词,表修饰 • 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

助词,的

人非生而知之者

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圣人之所以为圣

代词,指代这件事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郯子之徒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代词,这,这一类

作师说以贻之

代词,他,指代李蟠 • 其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代词,他的

其皆出于此乎

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其可怪也欤

副词,难道

• 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介词,比

而耻学于师

介词,向

于其身也

介词,对于

皆出于此乎

介词,从

不拘于时

介词,表被动,被 • 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其可怪也欤

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 兴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兴,起

汉大兴兵伐匈奴(《史记〃张汤传》)

发动

大楚兴,陈胜王

兴盛,兴旺

• 疾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君有疾在腠理

小病 疾恶如仇

厌恶、憎恨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妒忌 • 焉

兼词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于此,从这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句末语气助词,了 • 者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代词,的人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代词,的地方

•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 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道

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相似也

• 惑

惑之不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而不从师

•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王无罪岁

然而不王者

• 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谨庠序之教

•动词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迁移

名词,老师

动词,从师求学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名词作动词,学习

动词,传授

动词,流传

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名词,道理

有“风尚”的意思

名词,道德学问

名词,疑难问题

形容词,糊涂

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词类活用 寡人之于国也

击鼓

种植

穿上

归罪

称王

活着的人

;死去的人 认真从事

劝学

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每天

•名词作动词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走得快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游泳,游水。

知明而行无过矣

犯错误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形容词做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变直;变锋利

形容词做名词

登高而招 / 登高之博见也

高处

其曲中规

弯曲的弧度 见者远

远处 积善成德

善行 •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

专一

过秦论

名词作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称帝称王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作窗户; 系户枢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用鞭子抽; 用竹杖打

《过秦论》

指摘过失

•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

•形容词作名词

据崤函之固

险要的地势

自以为关中之固

坚固的屏障

尊贤而重士

贤者,贤能的人

因利趁便

便利的条件;便利的条件

• 名词作状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像席子一样;像布包一样;像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在国内,对内;对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破瓮;用绳子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在北方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像云一样; 像回声一样

深谋远虑

从长远

动词作名词

• 追亡逐北

逃跑的人;溃败的军队 • 使动用法

• 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争斗

• 会盟而谋弱秦 / 以弱天下之民

使……弱,削弱

• 约从离衡

使……离散

•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使……漂浮

• 吞二周而亡诸侯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灭亡 •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退却

• 以愚黔首

使……愚蠢

•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朝拜

• 意动用法

尊贤而重士

以……为重,看重

师说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师道也/ 吾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

以……为师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

以……为耻

名词作动词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低于

形容词作名词

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吾未见其明也

高明的地方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

遇到疑难问题

特殊句式 寡人之于国也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状语后置句

申之以孝悌之义

树之以桑

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劝学

判断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状语后置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固定句式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宾语前置 过秦论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判断句

师说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判断句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徒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状语后置句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而耻学于师 状语后置句

师不必贤于弟子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宾语前置 宋、卫、中山之君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被动句 定语后置 不拘于时 铸以为金人十二

第五篇: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学案(答案)

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1、(1)黄土高原

(2)图中山地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分(或降、湿度)因素造成的。

(3)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或集中于夏季(尤其是7月份),冬、春、秋三季干燥,或雨热同期。

(4)全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易发旱灾(或干旱),尤其是春季气温快速升高而降水少,易发春旱。低温时间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种植耐旱作物,发展水浇地,加强灌溉(或发展节水农业)。防霜冻。

(5)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2、(1)新疆维吾尔上海塔里木柴达木川渝(四川)

(2)河西走廊山西

(3)四川四川柴达木塔里木

(4)太阳辐射

(5)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吸引和积累资金;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

(6)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矛盾,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有得于环境改善;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促进东部化学工业的发展;促进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

(7)① 通过铁路外运 ;②在大煤矿附近建火电站,将煤转化成火电输出。

3、(1)格尔木 拉萨

(2)昆仑 唐古拉 沱沱

(3)多高大山脉,山间有盆地、宽谷,地面波状起伏,相对高度小要横贯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修建铁路工程量小,费用少,工期短(4)A

(5)铁路的建设使一部分牧民转为筑路工人或从事服务性行业,减轻了草原的畜牧业负荷,有利于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6)B

(7)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水汽充足,降水丰沛;水热条件利于作物生长;水源充足,便于生产和生活;地势低平,方便交通。(答出任意4点可得满分)

4.(1)国家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位于东南沿海,毗邻香港、澳门,靠近东南亚,区位优势明显;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恰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3分,答出其中任意3条即可得满分)

(2)积极发展核电,建设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 “西电东送”工程; 降低能耗,创建节约型社会(3分)

(3)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1分)加速消耗当地资源,并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1分)

5.(1)过度放牧(1分)过度开垦(1分)

(2)因地制宜利用沼气、地热、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种植薪炭林,推广省柴灶,提高能源利用率。(2分)

(3)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多大风(1分)沙尘暴(1分)

(4)退耕还林还草,实行划区轮牧和禁牧,依法加强对草场资源的管理(2分)

6.(1)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西北更少(1分)

(2)人口多,耕地面积广,经济较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总量少(2分)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污染严重(2分)

(3)地表径流(1分)

(4)京杭运河(大运河)(1分)低于(1分)

(5)有效控制长江流域的排污量,确保取水源地水质清洁(1分);对沿线地区生产、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实现达标排放。(1分)

(6)京杭黄河丹江口上滦滦黄黄

下载必修三第三单元教学说明(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必修三第三单元教学说明(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必修2第三单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必修) 第三单元教学总体设计 田燕 一.单元综述 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本单元所选游记散文都是传诵千古的游记名篇,语言或清新俊朗......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同步习题三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同步习题三(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的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邻国之民不加少/牺牲玉帛,弗敢加也B.直不百步耳/系向牛......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高中语文必修5)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三单元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这个单元编选了《咬文嚼字》、《说“木叶”》和《谈中国诗》三篇文章,体裁属于文艺评论和随笔,题材设计探讨艺术表现的语......

    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上传: 陈敏更新时间:2014-1-8 9:48:50 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材分析:这个单元编选了《咬文嚼字》、《说“木叶”》和......

    必修4第三单元(小说)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小说)教学设计 蕉岭中学语文教研组 郭凤君 钟苑苑 一、单元说明 本单元的中长篇小说涉猎的人物较多,活动的环境比较复杂,情节较曲折,作者在表现这些人和事......

    必修2第三单元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2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活动教案 2007.02 9、议论散文两篇 《窗》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会课文的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学习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

    兰亭集序学案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通“ ”) 2.一词多义 (1)修 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 )(2)一 其致一也( ) 悟言一室之内 (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3.词类......

    必修2第三单元训练

    友好三中 高一政治导学案 编制人:王洪敏 审核人: 王洪敏 姓名: 班级: 编号: 第 周 号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训练(文+理)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本单元基础知识点,培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