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修一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复习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教学反思)
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 许缨
【教学对象】
针对本校高一新生的存在问题:对如何学习历史、整理历史知识,以及如何答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缺乏相关知识与学习方法。本课尝试给予一些方法和思路作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学习历史。【设计理念】
1、学法指导: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纵横组织知识进行复习。纵向了解认识西方民主法治政治制度发展简史,横向了解认识近代西方各国政治制度确立与发展的异同点,洞察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趋势。
2、材料教学:引导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结合材料,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比较方法,提炼信息,解答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习运用所学方法和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A、通过师生讨论分析,理解认识17-19世纪英、美、法、德各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基本特点 B、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复习,理解认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异同,以及与古希腊民主、古罗马法律的联系,洞察时代发展潮流(趋势)。C、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检查反馈所学知识和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分析解决问题。
2、情感信念价值观:
A、通过课堂学习和个人实践,学习根据历史启示和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 B、通过分析美国制宪过程中的多元历史材料,认识人类对建构更完善政治体制的理性追求,领悟其中的政治智慧,获得历史启示。
【教学过程】略 【实践反思】
上课结束,本科组刘晖龙老师给我提出两个问题:一是确定主题,怎样实施?二是讲练结合,如何练习到位?刚好问到我的死穴。
重新看课堂实录,倾听老师们对我课堂的评述,发现本节课我的长处是教学理念较好,注意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学习,注意重要概念的解释与知识讲解;短处是教学实施尚不到位,讲练分离,结合材料进行方法的指导性训练不足,练习设计缺乏针对性与探究性,教学重难点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有设计没效率。
比较好的几个方面:
1、教学理念较好,上课时即提出本单元复习是运用纵横比较法学习历史,并进行简单介绍,有利于学生理解学习历史基本方法。可惜后来的练习没有针对性训练,没能落实。
2、关于历史概念“立宪”与“共和”的解释:
“君主立宪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君主制,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有老师指出当时不仅用宪法限制君权,还可以维护君权,如德国。
“共和制”是根据宪法国家权力是“共”(共有、共享、共治)的,根据宪法参与政治事务和处理政治纠纷的方式是“和”(和平、和睦、和谐)的。根据权力中心所在而分为“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老师认为这种解释通俗易懂,应该给学生说明。
3、关于英美法德各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基本特点的分析:
如何归纳四国政治制度特点,使学生能够简明扼要把握其核心?我的方法是给予学生思路提示:
1)由哪些制度、哪些机构组成?
2)权力中心和机构运作方式(各机构权限、权利来源及相互关系)? 3)注意联系各国当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归纳解决方案。以此思路,由我归纳出四国政体基本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统而不治”;议会主权,分权内阁(首相),组织和监督其行政。
美国总统共和制:宪法至上;三权分立,制约平衡;总统权力相对较大。 法国议会共和制:议会主权,分权总统和内阁,监督其行政。
德国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君主集权,议会有名无实,立法权与行政权未分开。通过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应用史实加以说明各国特征,加深学生的理解。
——有的老师持不同意见,建议用表格列出主要机构,对它们的权力来源、地位、关系就可一目了然。我个人认为表格列举固然好,但语言归纳更精炼概括易记。
不足之处:问不到位,练没到位,讲没讲透。
1、教学提问没有问到位,教学方法单一,表现为“
教学提问没有问到位。一是指对学生情况掌握不清,没有针对性地点名回答,点评过于简单(“好”、“对”、“加分”);二是问同一个学生问题过多,耗时过长,其他同学被晾在一边,没有及时调动“群众”资源;三是问题琐碎不精炼不明确,随口就问,缺乏精心准备设计,问答效率低。
教学讲解练习重复琐碎。比如英美政体内容讲练过多而且重复,法德讲解欠缺。对个别细节过于纠缠,主次不清,费时费力效果不佳。
反思对策,教学方式应灵活多变。前提是根据课文确定重难点,然后精选材料,设计分步小问题,用分组轮流回答、点名回答、男女竞答、互相提名回答等形式去丰富学习方式,调动学习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教学实施不到位,讲练分离。表现为: 一是材料缺乏精选,教学形式单一。“学以致用”提供的英美材料的练习缺乏针对性与指导性,没有起到方法培养的目的;而且材料过多,仅是单一的问答式解决,容易让学生疲累生闷。
二是教学重难点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引入部分“基础回顾”让学生看书填表写出各国体制名称和确立标志用时太长,与方法训练无关的练习占时过多,导致教学节奏前松后紧,重点比较的题型没有时间展开,课堂效率不高。
3、重点应该讲的内容没有讲到位。表现为:一是为什么四国会采取不同的政治体制?二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关系?这两点我都没有深入说明,但蕴涵的智慧却可以让学生一通百通。
用历史教研员朱全红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把问题讲少讲透!”老师们的发言给我很大启发。
关于为什么四国会采取不同的政治体制。收集老师们的意见后我的认识是:
一是经济根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了各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力量对比,决定了新的政治体制中新旧因素所占比例,以此理解英、德为什么保留君主制,为什么德意志帝国的封建色彩如此浓厚,为什么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为什么能够在法律上确立共和政体。
二是国情历史。没有封建专制传统包袱、对新大陆创造新生活的执着理想、欧洲启蒙思 2 想中追求民主法制理性的影响,都是美国制度创新的源泉。而英国的君主专制与议会限权的传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保王派势均力敌的现实,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长期斗争的历史,渴望政坛稳定的现实愿望,德意志通过武力战争结束长期分裂,渴望巩固统一强化皇权对外扩张的需要,都使它们的政治体制打上时代烙印。
关于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关系,本校庞作珍老师提出她的看法: 英国是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国家,它通过反封建君主专制(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斗争),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是一种创新。美国是通过反对当时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殖民统治(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斗争),为了维持独立和统一,确立共和制,既是创新,也发展了民主制。
以此我的联想:法国共和制是在对外普法战争失败,第三共和国成立,国内共和派与反共和派斗争激烈的情况下,在法律上确立的,而其真正确立和巩固,是在宪法颁布后通过资产阶级共和派的艰苦斗争而获得的。而德意志帝国宪法中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特征,则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以此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普及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道路依然曲折。
总结来看,有好的教学理念,未必有好的教学设计,有好的教学设计,未必有好的教学实践。说与做,讲与练,是两码事。练要练到位,讲要讲透彻,这中间还有很多值得我研究实践和改善的地方。
【教学重构】思路:
1、指导方法
1)提出学法,举例说明 2)精选材料,实操应用
2、精讲知识
1)为什么四国会采取不同的政治体制?
2)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关系?
3、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分析历史问题,获得历史感悟
第二篇: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小结
历史学考复习资料
第七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课程标准: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权利法案》的制定
1、时间、机构:1689年,英国议会
2、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3、意义: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后来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统而不治”,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英国国王很早就有在宫中召集一些贵族、大臣和高级教士开会、商讨国家大事的传统。
2、“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召集几位重要大臣在一个小密室中商讨国家大事,人们称之为“内阁会议”。
3、后来,国王不在出席内阁会议。
4、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成为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君主统而不治: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突出。
2、议会权力至上: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第八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及两党制的形成;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一、由邦联到联邦
1、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
2、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
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1、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掌握立法权。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2、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每届任期四年。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批准方可生效。
3、司法权:归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员批准,除非犯罪,终身任职。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4、在职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议员不得担任政府官员(立法和行政分开)。
三、两党制
1、形成:(1)19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2)到19世纪50年代末期,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1860年以后,共和党和民主党交替执政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今。
历史学考复习资料
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3、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四、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1、相同点:(1)建立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性质相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是资产阶级民主政体;(2)国家权力的中心相同:议会的作用及其在国家权力机构中的地位相同;(3)司法权独立。
2、不同点:(1)政体类型不同:总统制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2)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英国是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相妥协的产物,美国没有封建专制主义的阻挠;(3)国家元首产生方式和职权不同:美国总统是政府首脑,总揽军政大权,选举产生并有任期;英国的国王世袭、终身、礼仪性。(4)议会和政府关系不同:美国行政与立法机关独立;英国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掌握行政大权。(5)与政党制度关系不同:美国是总统与政党相结合,英国是与议会相结合。
第九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课程标准: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史中的作用。
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时间:1875年
2、内容:(1)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三分之一。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2)国家的行政大权由总统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3、作用: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
1、时间:1871年
2、内容:(1)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皇帝有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2)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3)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4)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普鲁士国王和宰相,同时又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
3、作用:确立了德意志君主立宪政体,推动了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此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三、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1、相同点:(1)都实行两院制,议会作为立法机构;(2)国家元首都拥有大权,可以统帅军队;(3)下议院的权力较小,立法权都受到限制等。
2、不同点:(1)国家元首方面: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在参议院同意下可以解散众议院;德国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拥有巨大权力,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2)行政和立法机构关系方面:法国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两院制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对议会负责,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打败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限制;德国皇帝任命帝国政府的宰相,帝国议会虽是立法机构,但所有法案都须经皇帝和联邦议会批准。(3)官员和代表产生方式方面:法国总统和参议院议员由民间间接选出,众议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德国皇帝世袭,宰相由皇帝任命,联邦议会代表不经选举,由各邦和自由市民任命的代表组成。总之,法国的代议制比较完善,德国的代议制不够完善和彻底,历史学考复习资料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四、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史中的作用。
1、历史意义: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变为时间,从法律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避免了专制独裁,代表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世界民主化的发展进程。
2、现实作用:有利于欧美资产阶级巩固革命成果,是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的途径和保证。世界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局限性:政党在代议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们在胜选后的掌权期间,往往以本党利益为先,损害了民众利益而被在野党攻击,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补充资料:
一、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确立的条件:
1、前提(政治条件):取得独立,成立美利坚合众国;
2、必要性(现实原因):邦联制的弊端,要求强化统治;
3、理论来源(思想基础):欧洲启蒙思想;
4、个人作用:华盛顿等人的努力。
二、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1)进步性:
1、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2、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经历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确立了联邦制,既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权力过于集中;
4、既把各州团结为一个国家,又保留了地方一定程度的自治,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2)局限性:
1、没有反映人民的权益;
2、承认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了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
3、妇女、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三、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的作用:
1、德国资产阶级性质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2、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
3、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4、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四、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1)相同点
1、实行两院制、议会作为立法机构;
2、元首拥有大权,可以统帅军队;
3、下议院的权力都比较小,立法权都受到限制。
(2)不同点:
1、国家元首方面:法国是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由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在参议院同意下可以解散众议院;德意志帝国是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有大权,可以聚集或解散议会。
2、行政和立法机构关系方面:法国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两院制议会,总统由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参议院和总统限制;德意志帝国由皇帝任命宰相,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它通过的法案需要经皇帝和联邦议会批准才能生效。
3、官员和代表产生的方式:法国总统和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德意志帝国皇位世袭,宰相由皇帝任命,联邦议会代表不经选举,由各邦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
五、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意义
1、从法律上正是确立了共和政体;
2、共和派逐渐掌握实权;
3、与君主专制、帝制相比具有进步性;
4、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六、本单元常见政治制度要点
1、君主立宪制(英国):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2、邦联:多个主权州之间的松散政治联盟,中央权力小,地方权力大;
3、共和制:国家元首和权力机关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治组织形式(防止独裁,保障民主);
4、总统制: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使联邦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
5、联邦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过关课教学反思
走别人不曾走过的路
——第三单元“复习过关课”教学反思
今天,第三单元的课文刚刚上完,就想检查一下学生们对这一单元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所以就设计了这样一节“复习过关课”。
因为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所以我将检查的重点放在了课文的朗读上,为此设计了“字词读写关”和“课文读背关”。这两关也是为学生完成本单元的背诵任务而服务的。同时为了体现语文学习的指导性,设计了“阅读理解关”。
上课之前,先给班上学生分了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固定的,每组四个同学,按照学习能力的强弱分别是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在“字词读写关”中,先让每组一号同学范读生词,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回顾和加深印象,不过一号同学中也有读词不规范的,都当堂予以了纠正。接着便是小组人人过关,由一号同学负责检查纠错。然后是词语听写,听写完后小组交换互相纠错,改完后交由本人当堂改正。这个环节略显仓促,有几个形近字的区分忘做了。
“课文读背关”中,先请两位同学范读了《古诗两首》,大家一起回顾了朗读古诗的两大技巧——节奏和停顿。接着是背诵过关,小组内互相检查。这一关很快完成。然后是朗读《风筝》一课中描写心情的语句,这个时候就有点儿浪费时间了,描写心情的句子其实只有三句,找三位同学读完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每个小组都要有人读到。如同《秋天的雨》一课,四段课文找四个小组的同学代表分别读读就可以了,为了不打击同学们的读书积极性,十个小组都找代表读了一段,占用了很多时间。如此一来,“阅读理解关”就没有时间做了。
我对自己这节课的评价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平时注重了课文的朗读和背诵的缘故,学生已经习惯读书和背书,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将读书作为展示自己的一个主要手段。但是,无论是朗读还是背诵,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阅读和写作,所以,最后的“阅读理解”环节才是真正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单元学习方法的关键。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班上学生能力参差不齐,不可能奢望所有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只能选取主要内容在课堂上检查,同时,课堂更多的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所以,评价和激励机制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既然分了学习小组,对于学习小组也应有相应的奖励措施,这一方面我做得还很不成熟,有待改进。
此外,我感受到,“复习过关”的关键还是在于平时每节课教学任务的落实上,只有把预习课、字词读写课、课文赏析课都上好了,才能保证大部分学生顺利“过关”。所以,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型也是自成一个体系的,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语文主题学习的实验在我班开展已有半年了,但我还是有太多太多的问题和困惑,似乎在我和语文主题学习之间隔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好像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我学习了理论,听了许多课,也做了一些尝试,好像学到了一些,却又好像学得都不是,所以很苦恼,很困惑,直到今天,梁老师的一句话提醒了我——无论上什么课,无论怎么上,都要有自己的标记。那么,我们就必须自己去探索,去经历,去尝试,走别人不曾走过的路。
一种新事物的产生,有范本有借鉴固然好,可以走在前人开创的康庄大道上,省却披荆斩棘的艰险;但是换个角度想一下,那些范本和借鉴有时是否也会成为束缚我们创新思维的樊篱,走别人不曾走过的路,向着别人已经达成的目标前进,也许会多一些探索的困惑和艰难,却也能体会一份冒险的刺激和快感,领略不一样的风景,收获不一样的感悟,开创不一样的道路,到达相同的终点,所谓殊途同归,又何尝不是一段辛苦却不乏美妙的语文实践之旅呢?
2013年10月9日
第四篇: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威海小学
张园园
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单元复习课要大容量,高密度,有实效。本着这样的想法,本次公开课,就《让我们更健壮》这一单元内容,我和学生一起,对最有代表性的和最精华的学习材料从横向和纵向进行了梳理,简单应用,夯实基础;同时,指导学生学习一些学习方法,综合应用,培养能力。现就课堂教学得失浅析如下:
一、教学目标条理,教学设计系统
复习是学生把教材从厚读薄的过程,是知识打包的过程,是优化知识结构的过程。为把握好复习课的总原则“把住主干,建立网络”,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设计规划了如下四个教学目标:生字关、词语关、句子关、写话关。力争所教与历练相结合,落实课标要求。
二、体现师生互动,倡导合作交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因此,我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使学生在我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积累、思考、实践,主动探究,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三、方法指导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复习课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揭示规律,培养能力。例如生字的复习、句子的感悟、归纳写话的方法,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启发,也为学生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供了借鉴。
语文是精深博大的,以上是我带领学生做的一些有益的尝试,同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今后努力更正,特反思如下:
教学内容求多求全,却是“蜻蜓点水”。本想在40分钟有限时间内,呈现一单元所有核心知识,全方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可是随之带来的却是各个学习环节的浅尝辄止,最终无法起到复习的实效。不仅要有宽度,更应有深度。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思想在反思中重建,在实践中成长,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第五篇:201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必修一第三单元高考题
二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高考题
1、(2013年天津卷,1)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旨在让学生辨别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一系列措施或带来的影响是否恰当。从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措施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基础,①入选;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重要措施,②入选;从实现居民收入倍增带来的影响看,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和必然要求,③正确;④说法本身错误,因为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性措施是大力发展经济。答案:A2、(2013年海南卷,4)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 809.7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 977.29元,两者之比为3.13:l。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政府可采取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标准②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
③增加对农民的专项贷款④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该题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角度采取的措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措施,②错误;增加对农民的贷款,不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③错误;可采取的措施有:提高农产品补贴标准,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这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①④正确,该题选B。【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