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单元复习课导学2
第三单元复习课导学案(教师用)
日期:2012.10.18
复习目标:1.积累本单元短语,会正确默写
2.知道本单元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表现人物美好
心灵。
3.能有感情地朗诵精彩语段。
4.会用一些刻画人物的方法描述身边让你感动的人和事。复习流程:
第一个环节:词语盘点(5分钟)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积累了这些短语:
2.小组交流展示
3.教师以幻灯片出示一些短语齐读,然后让每一组尾号同学黑板上默
写。其他在默写本上默写。
忐忑不安自作自受汹涌澎湃刻骨铭心
流连忘返蹑手蹑脚尽心尽力无所不知
3.默写完尾号互改,其他对改。课代表计分
第二个环节:精彩语段回顾(10分钟)
本组几篇课文对环境和人物的心理、语言、神态都有细致刻画,请各找一处最使你感动的精彩语段写下来。
2.以小组为单位,请把你认为使你感动的精彩语段,选择一处在小组
内以感情朗读的形式展示。
3.前四组二号同学选不同的角度朗读精彩语段。
4.齐诵这些同学选择的语段。
第三环节:升华主题,掌握表达方法(10分钟)
回顾课文完成填空。
一、独立完成1.《穷人》一课是---------国作家-------------写的短篇小说,作者采用---------等描写手法,为我们刻画了桑娜和渔夫-----感人形象。
2.《别饿坏了那匹马》,作者采用----------------------的刻画人物的方法,赞扬了残疾青年------------------------的美德。
3.《唯一的听众》课文围绕我---------------------的变化和老妇人--------的变化两条线索展开,赞扬了老教授---------的美德。
4.《用心灵去倾听》作者抓住苏珊的-------------------的描写,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赞美了苏珊------------------的美德。
二、小组交流
三、5----8组一号同学每人展示一题。1----4组一号评价。课代表计分 第四环节:能力迁移,讲述身边感人故事(16分钟)
1、生活中处处有真情,我们曾播撒爱的种子,我们也曾沐浴爱的阳光。你肯定也经历过一些让你感动的瞬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把
我们写的关于爱的故事读给成员听,并选出一名最好的在班里展示。
2、优秀作品展示,自由评价。
第五个环节:歌曲欣赏《世界很小是个家庭》。(3分钟)• 接受我的关怀
期待你的笑容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持
走进我的视野
从此不再陌生
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
告诉你一个发现
你和我都会感动
世界很小
是个家庭
第二篇:五年级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五下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复习内容:
本组教材以“语言的艺术”为主题,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杨氏之子》《晏子使楚》,两篇略读课文《半截蜡烛》《打电话》。本组的几篇文章有文言文、历史故事、剧本、相声等不同的体裁,学生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表达方式,并积累优美语言。
复习目标:
1.借助“词语盘点”,通过会认字的认读、易错字的书写指导及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回顾理解,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中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语言的艺术与魅力,并积累语言。复习准备:
1.学生完成预习提纲,梳理本单元知识。
2.教师准备课件,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快乐。
一、回顾导入:
我们学过的第三单元以“语言的艺术”为主题,包含四篇课文,分别是(指生交流、课件出示)。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复习本单元,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课前,部分学生复习得比较充分。(口头表扬)
二、基础知识
本单元基础知识相对较少,但是有些内容同学们掌握得还不够牢固。1.词语盘点
通过课前的自主复习,仍有部分词语需要同学们特别注意。出示:侮辱
规矩
柑橘
盗贼(1)认读:自由读—指生读—齐读。(2)书写:
A.指学生强调需注意的地方(“辱”应为上下结构,“橘”和“贼”不要画蛇添足); B.教师强调:我们在第一次练写生字词的时候,就应该注意某些字的关键笔画,争取第一遍就写对,往后再写时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C.学生练习一遍(要求:注意关键笔画,注重美观); D.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
2.日积月累
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还积累了一些对联,还记得都有哪些吗?(1)同桌互相背一背。(可以一人一副,也可以互相接对联。)(2)指生交流。(共四副,指4生汇报)(2)知道它们各属于什么联吗?
地满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朝朝暮暮(叠字联)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
(3)南北合作,接背对联。(4)补充拓展:
A.你还积累了哪些对联?能背给大家听听吗? B.出示补充的,男女生接背。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回文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叠字联)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数字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顶针联)
三、课文内容
我们再一起来梳理课文内容。首先来看文言文《杨氏之子》。
(一)《杨氏之子》
1.每人一句接读(停顿不恰当的及时纠正)。
2.结合提示齐读。3.出示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2)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及人物的特点),起到了(总起全文)的作用。(3)解释个别词语的意思:
甚:很。
惠:智慧。
诣:拜见。
乃:于是。指生说,写一写。同桌互看是否正确。(4)同桌交流文章大意,指生交流。
(5)文中的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具体语句中可以感受到?
例:“为设果”可以看出有礼貌。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可以看出聪明。
4.齐背。
(二)《晏子使楚》
1.指生交流文章主要内容。(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楚王几次(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的回答巧妙在哪里? 指三名学生回答,每人一次,其余生可补充交流。
(三)《半截蜡烛》属于(剧本),其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是谁?能谈谈理由吗?
(四)通过《打电话》这段相声,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五)拓展:
通过平时阅读课外书,你还了解哪些能够体现语言的艺术和魅力的小故事?
四、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复习,你觉得对于自己今后的语言表达和习作方面有了哪些收获?
五、限时作业
1.听写词语。
2.补充对联:
地满红花红满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夜五更,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秋九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副自己积累的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氏之子》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句子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子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语言的艺术
对联
古文
相声
剧本
第三篇:五年级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五下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复习内容:
本组教材以“语言的艺术”为主题,安排两三篇精读课文《杨氏之子》《晏子使楚》,两篇略读课文《半截蜡烛》《打电话》。本组通过呈现不同体裁的文章,让学生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积累优美语言。
复习目标:
1.借助“词语盘点”,通过会认字的认读、易错字指导,多音字、形近字区别,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字词。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回顾,体会课文中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语言的艺术与魅力,并积累语言。复习准备:
1.学生完成预习提纲,梳理本单元知识。
2.教师准备课件,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快乐。
一、回顾导入:
第三单元以“语言的艺术”为主题,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分别是(指生交流、课件出示)。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复习本单元,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课前,部分学生复习得比较充分。(口头表扬)
二、基础知识
(说明:由于本单元基础知识较少,所以只涉及到了两方面)
(一)复习生字:
1.词语盘点
通过课前的自主复习,仍有部分词语需要同学们特别注意。出示:侮辱
规矩
柑橘
盗贼(1)认读:自由读—指生读—齐读。(2)书写:
指学生强调需注意的地方(“辱”应为上下结构,“橘”和“贼”不要画蛇添足); 学生练习一遍(要求:注意关键笔画,注重美观); 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
2.日积月累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些对联,还记得都有哪些吗?(1)指生交流。(共四副,指4生汇报)(2)知道它们各属于什么联吗?
地满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朝朝暮暮(叠字联)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
(3)南北合作,接背对联。
(4)补充拓展:你还积累了哪些对联?能背给大家听听吗? 例: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回文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叠字联)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数字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顶针联)
三、课文内容
(一)《杨氏之子》
1.指生背,评价(重点评价节奏停顿是否恰当)。
2.结合评价同桌接背。3.出示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2)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及人物的特点),起到了(总起全文)的作用。(3)解释个别词语的意思:
甚:很。
惠:智慧。
诣:拜见。
乃:于是。指生说,写一写。同桌互看是否正确。(4)同桌交流文章大意,指生交流。
(5)文中的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具体语句中可以感受到?
例:“为设果”可以看出有礼貌。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可以看出聪明。
4.齐背。
(二)《晏子使楚》 1.指生交流文章主要内容。
2.楚王几次(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的回答巧妙在哪里? 指三名学生回答,每人一次,其余生可补充交流。
(三)《半截蜡烛》属于(剧本),其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是谁?能谈谈理由吗?
(四)通过《打电话》这段相声,你懂得了什么?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又有了哪些收获?
五、限时作业
1.听写词语。
2.补充对联:
地满红花红满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夜五更,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秋九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副自己积累的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氏之子》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句子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子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语言的艺术
对联
古文
相声
剧本
第四篇:第三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复习
文学常识
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品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和戏剧《茶馆》、《龙须沟》,其中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梁衡,他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治家。主要著作有:《梁衡文集》,散文集《夏感与秋思》.何其芳,原名何永芳。现代诗人、评论家。代表作有诗集《预言》,散文集《画梦录》,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小说戏剧集《刻意集》。著名诗作有《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歌唱》等。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是小令。
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律诗,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 重点生字 蓑(suō)水涨(zhăng)应和(hâ)薄烟(bó)黄晕(yùn)捉迷藏(cáng)酝酿(yùn niàng)镶(xiāng)绿萍 水藻(zǎo)温晴 安适 肌肤 水墨画
蓝汪汪(wāng)济(jǐ)南
髻(jì)贮(zhù)蓄
澄(chãng)清 黛色(dài)芊芊细草(qiān qiān)磅礴(páng bó)贮满(zhù)轻飞曼(màn)舞
秋波澹澹(dàn)春华(huá)秋实 闲情逸致
承前启后 匍匐(pú fú)
丁丁(zhēng)鳊(biān)鱼 乌桕(jiù)叶 归泊(bó)肥硕(shuò)清冽(liâ)栖(qī)息 梦寐(mâi)寥(liáo)阔 枯涸(hã)
沧海(cāng)碣石(jiã)竦峙(sǒngzhì)浅草(qiǎn)潮平(cháo)归雁(yàn)沙堤(dī)啄(zhuó)春泥 萧瑟(sâ)枯藤(tãng)澹澹(dàn)重点词语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朗润:明朗润泽。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卖弄:炫耀。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秀气:清秀文雅。本文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贮蓄:存放,储藏。澄(chãng)清:清澈见底。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芊芊细草:草木茂盛 黛色:青黑色 磅礴:气势盛大
贮满:储存满,积蓄满 匍匐:爬行
秋波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学习过程: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承前启后:承接前者,引出后者。与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意思相同。轻飞曼舞:形容姿态优美曼妙。
肥硕: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清冽(liâ):水清。栖息 :停留,休息(多指鸟类)。梦寐(mâi):睡梦。
寥阔 :高原空旷。也作“寥廓”。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复习测试 朱自清:(1898-1948)原名_______,号________,字________,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文集: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艺论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代表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舍(1899~1966),原名______,字______。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____________”。著名作品小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和戏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话剧《___________》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他是著名的、、和。主要著作有:《__________》,散文集《__ ____》.1、抚()摸 胳膊()撑()伞 发酵()jīn()骨 稀shū()水涨()起来了 应和()着 济南()镶()水藻()贮蓄()发髻()澄清()着落()看护()Pú()fú()zhù()满 磅()礴()澹澹()轻飞màn()舞 pãng()勃 芊芊()细草 春huá()秋实 何其芳,原名。现代、。代表作有诗集《 》,散文集《 》,文艺论文集《 》,小说戏剧集《 》。著名诗作有《 》、《 》等。丁丁()鳊()鱼 乌桕()叶 归泊()肥硕()栖()息 寥()阔 枯涸()梦寐()清冽()肥硕: 栖息: 寥阔: 枯涸: 梦寐: 清冽: 响晴:
贮蓄:
澄清:
秀气:
空灵:
朗润: 芊芊: 磅礴: 澹澹: 闲情逸致: 承前启后: 轻飞曼舞: 春华秋实: 呼朋引伴:
复习测试 朱自清:(1898-1948)原名_______,号________,字________,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文集: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艺论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代表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舍(1899~1966),原名______,字______。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____________”。著名作品小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和戏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话剧《___________》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他是著名的、、和。主要著作有:《__________》,散文集《__ ____》.1、抚()摸 胳膊()撑()伞 发酵()jīn()骨 稀shū()水涨()起来了 应和()着 济南()镶()水藻()贮蓄()发髻()澄清()着落()看护()Pú()fú()zhù()满 磅()礴()澹澹()轻飞màn()舞 pãng()勃 芊芊()细草 春huá()秋实 何其芳,原名。现代、。代表作有诗集《 》,散文集《 》,文艺论文集《 》,小说戏剧集《 》。著名诗作有《 》、《 》等。丁丁()鳊()鱼 乌桕()叶 归泊()肥硕()栖()息 寥()阔 枯涸()梦寐()清冽()肥硕: 栖息: 寥阔: 枯涸: 梦寐: 清冽: 响晴:
贮蓄:
澄清:
秀气:
空灵:
朗润: 芊芊: 磅礴: 澹澹: 闲情逸致: 承前启后: 轻飞曼舞: 春华秋实: 呼朋引伴:
第五篇:第三单元复习
9课《小草和大树》 1)课题:《小草和大树》
2)这篇课文中的“小草”代表夏洛蒂•勃朗特姐妹,“大树”代指以罗伯特•骚塞为代表的英国文学家。
3)勃朗特姐妹简介: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之妹,安恩•勃朗特之姐。/艾米莉还创作了193首诗,被认为是英国一位天才的女作家。
4)词语拓展:AABC式成语:大名鼎鼎、神采奕奕、文质彬彬、无所事事、兴致勃勃、气势汹汹、威风凛凛、衣冠楚楚。
5)寥寥无几:拓展:AABC式成语:彬彬有礼、栩栩如生、格格不入、欣欣向荣。6)主题解说:本文通过讲述夏洛蒂三姐妹在写作这条路上克服重重障碍,艰难前行,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表现了三姐妹不屈的抗争精神和不懈努力的坚强意志,歌颂了她们在保守观念与陈腐偏见盛行的年代,敢于冲破旧势力的勇气与胆识。
7)关于成功的名言:1.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华纳。2.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3.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4.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彼岸。——马克思。
8)课后2:理解词语的意思;/嗷嗷待哺: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哺,喂养。/要强好胜:试试不甘落后,愿意为了成功付出努力,喜欢胜利、成功。胜,胜利。/节衣缩食:省吃省穿,形容节约。缩,节约。/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颖,尖子。/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寥寥,很少。/惴惴不安: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孜孜,勤奋的样子。/大名鼎鼎:形容名气很大。鼎鼎,盛大。/惴惴不安:惴惴,恐惧的样子,忧愁。
9)课后4:勃朗特姐妹的成功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勃朗特姐妹的成功经历折射出她们不屈的抗争精神与不懈努力的顽强意志。(受到的启发:要敢于、保守观念;与偏见做抗争;不畏生活的艰难、环境的恶劣;发奋努力;要具备顽强的意志、不怕挫折)
10)她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的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冷酷和偏见”指骚塞冰冷的打击和对妇女充满偏见的社会风趣。/从“昂”“钉”可以看出夏洛蒂面对伤害打击没有消沉、放弃,而是更加坚强。11)她们的路走对了!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从这句话中的两个“硬是”可以体会到三姐妹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以及付出的艰辛努力。/句中“小草”和“大树”加上了引号,这样表达的用意是表特殊用意,说明拥有坚强意志付出艰辛努力的人才可以取得成功。
12)拓展:引号作用:1.表引用2.表强调3.表特殊含义4.特定称谓5.表讽刺、否定。13)读了三姐妹的故事,了解了在逆境中成才的许多事例,你可以用什么名言警句来勉励自己坚持不懈、奋发向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
14)《简•爱》经典语录:1.没有理智的感情固然淡而无味,但缺乏感情的理智也太苦 粗糙,叫人难以下咽。2.如果上帝赐予我美貌和财富,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像我们经过坟墓,都将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3.暴力不是消除仇恨的最好办法,同样,报复也绝对医治不了伤害。15)夏洛蒂是英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16)本文的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17)课文第5段是这篇课文的过渡段,作用是承上启下。18)背诵1、6、7自然段。
19)多音字:宿【sù住~,xiǔ一~,xiǔ星~。】
20)课后3: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1)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沙漠中的仙人掌花。/这个比喻突出她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生命力,可看出她奋斗的一生。/(2)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这个比喻体会出三姐妹付出的努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她们的成功是用汗水和心血培育而成的。
21)名著便览——《简•爱》。这本书写了一位“灰姑娘”的奋斗史。一百多年来,无数人阅读过这本书,有一个同样的原因——被简•爱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深深吸引;每个人都被这样的话语征服:“我们是平等的……至少我们通过坟墓,平等地站到上帝面前。” 22)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安恩•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
23)课文为何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夏洛蒂为理想而奋斗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的抗争精神使自己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培育成“大树”。让我们感受并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10课《轮椅上的霍金》 1)课题《轮椅上的霍金》。
2)主要人物简介:霍金,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他是世界上现代科普小说家,英国人,他写的《时间简史》是一部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
3)身残志坚的人:张海迪、海伦•凯勒、桑兰、贝多芬。
4)多音字:折【zhé~服,zhē~断,shé~了】,宁【níng安~,nìng~愿,~可】。5)课后3:年轻的的女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的太多,霍金是怎么认为的?你对霍金的回答是怎样理解的?/①面对困难,要保持乐观心态,敢于向命运挑战,为理想而奋斗,这样才能创造奇迹。②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要热爱生活。
6)课后4:默读课文,说一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霍金是一个“非凡”的科学家。/①霍金命运十分残酷,但他与病魔顽强斗争,坚持学习和工作。②霍金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被称为“宇宙之王”。③霍金不计个人得失,时刻关注宇宙的命运。④霍金忘我工作,伟人谦恭,有一颗感恩的心。⑤霍金已坚忍不拔的毅力写《时间简史》影响巨大。
7)第8段是过渡段,作用是承上启下。8)背诵1、2、8、11自然段。9)阅读第3段“1985年……形象。”从两个“彻底”可以看出霍金的残疾程度十分严重。/从他的标志性形象可以看出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让人更加感受到霍金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
10)课文通过哪几个事例说明他是个物理天才?/①他撰写的《时间简史》拥有无数读者。②他被人称为“宇宙之王”。③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建立了科学的宇宙模型。④他被选为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
11)史蒂芬•霍金的名言。1.上帝既造就人才,也造就傻瓜,这不取决于天赋,完全是个人努力程度不同的结果。2.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3.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无异于死掉。
12)主题解说:本文通过讲述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在完全瘫痪的情况下,身残志坚,为科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事,赞扬了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表达了作者对霍金的敬仰之情。11课《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1)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2)作者:杨红樱,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成都人,生育1962年,18岁开始当小学教师,19岁开始童话创作。作品:“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杨红樱童书屋”名言:爱书就是爱生活。书就像调味的鸡汤,能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3)词语拓展:含有“龙”字的成语: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蛇混杂、龙凤呈祥、藏龙卧虎、笔走龙蛇、龙虎盘踞、龙吟虎啸、降龙伏虎。
4)主题解说:本文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是“我”家三代相传的书,告诉我们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本书教育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
5)爷爷送给爸爸,爸爸送“我”的仅仅是一本书吗?他们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爷爷送给爸爸,爸爸送“我”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这本书中寄托着他们的希望,希望他们的子孙都能像鲁滨逊那样聪明,那样坚强;像鲁滨逊一样不怕困难,学会生存,都成为生活的强者。
6)《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经典语录:1.世间万物,只要有用处,才是最宝贵的。任何东西,积攒多了,就应送给别人;我们能够享用的,至多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没有用。2.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3.我已学会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使我你内心感到由衷安慰。4.我们老师感到缺少什么东西而不满足,是因为我们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缺少感激之情。
7)课后3:讨论一下:“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女孩子也要读一读这本书。因为女孩子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需要去面对并解决困难。看过这本书,她们同样会受到启发,变得勇敢,变得坚强,从而学会生存,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口语交际:观点:女孩子也要读。理由1: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孩子读的书女孩子也能读。观点2:这是一本教人们学会生存、坚强、临危不惧的书,女孩子立足社会,必须具备这些本领。
8)祖父吴敬山把一本《鲁滨逊漂流记》在1965年6月1日那天送给了爸爸,爸爸把这本书送给了我,我打算等将来有了儿子再把它送给儿子。表面看我们一家几代是在传一本书,而实际上是在传承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的精神。
9)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概括起来,他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三方面:荒凉与孤独、食物缺乏、住宿困难。但他一一克服了,这表现了他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10)多音字:粘【zhān~贴,nián~糊】。着【zhuó穿~、~装、~想,zháo~急、~火、~凉,zhe顺~,看~,zhāo高~】
11)读书笔记(读后感)写法:①引出这本书(由来)②写书的内容、情节③感受【感受其中的一句话、任务、文章的启示、道理】④对这本书简单地评价、推荐。12)背诵13、14自然段。
13)《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
14)笛福的名言:害怕危险的心里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理解: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我读书 我快乐:
1)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
2)《鲁滨逊漂流记》写成于1719年左右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练习3 1)《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作者金江,原名金振汉,生于1923年,浙江温州人。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