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教案[范文]

时间:2019-05-12 17:3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教案[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教案[范文]》。

第一篇: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教案[范文]

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包含的主要意思,阐释课文中难句的含义。二.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三.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四.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课时】三个课时。【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文中注释①,大家体会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提示:悲、愤!)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1.指名学生简介本文的作者?(提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最伟大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熟悉的作品有《故乡》、《孔已己》、《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社戏等》)

2.解题:关于题目中的“记”相当于“纪”,并非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为“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的“那”实为“哪”,鲁迅当时用“记念”实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君:对人的尊称。

三.整体感知全文,理清脉络。1.听录音朗读课文。

注意体会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注意生字词。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给文章的七个小节分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⑵找出文中有关刘和珍的三件事情,并以此分析她的形象和高尚品质。提出听读要求:注意作者悲、愤的感情基调,纠正字词读音。学生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⑴、⑵两个问题。(明确:⑴?第一层1、2小节,交代写作原由; 第二层3、4、5小节,记叙刘和珍的生平和遇难经过; 第三层6、7小节,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⑵.刘和珍的三件事情:

一、预定《莽原》全年,表现了她要求进步,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反抗校长,表现她勇敢顽强,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等品质;

三、参与请愿并遇害,表现了她英勇、进步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牺牲的爱国精神等。刘和珍的外表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2.本文题为记“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写作目的?即完成下列表格:(师生齐填,边填边分析)

哪类人动向作者态度和感情写作目的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悼念尊敬激励悲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污蔑控诉抨击愤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淡漠哀伤唤醒哀、愤唤醒

3.总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

四.作业:熟读全文。尽力背诵2小节。

在理清文章三大层次的基础上,概括各小节的意思。附: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哪类人动向作者态度和感情写作目的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悼念尊敬激励悲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污蔑控诉抨击愤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淡漠哀伤唤醒哀、愤唤醒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文章第1、2、3、4小节,以第四节为例,训练理清局部思路,在沥青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难句,以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到入新课。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概括出了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了解了刘和珍的生平,知道本文写作目的。这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文章的1、2、3、4小节,看作者是如何纪念死者、评述惨案的。

二.分析文章,理解难句。

(一).分析一、二小节

1、齐读这一部分,要求带着以下问题:

1)作者在第1、2节都说道“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请问各有什么含义? 2)本段段意既然为交代写作原由,请问其写作原由是什么?

(解决: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个“必要”说的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悲哀和尊敬,控诉段政府的暴行和抨击反动文人的阴险论调。“也”和“早”二字说明作者要作文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作文不仅是应程君的要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第二个“必要”在与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血债。因此本段交代的写作原由是悼念死者,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2、重点分析文中难句:

1)文章开头作者如此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十五年”,其中有何深意?(提示:含有揭露和讽刺意味。中华民国并非人民的民国,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

2)追悼会那一天,我为何独在礼堂外徘徊?(提示;作者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痛,独自徘徊沉思。)

3)作者反复说“只能如此而已”,又称自己献上的只是“菲薄的祭品”,说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提示:表达作者认为未能以更好的方式悼念死者,深感歉意。)

4)“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是什么意思?(提示:愤怒到了极点的意思)

5)“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他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么理解?(提示:“它们”指反动派。“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

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提示:“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二)分析第三节

1)作者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现在却有些踌躇了”为什么?作者称自己是“苟活到现在的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品质?(提示:踌躇是因为作者认为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青年,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和尊敬。表达作者自责内疚的心情。反映了鲁迅先生自谦,自我剖析的品质)

2)提醒同学们再次记忆刘和珍的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三)分析第四节

1)齐读该节,该节主要讲什么?分层次,用四个字概括层次大意。(提示:主要是概述惨案。分四层: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悲愤号召)

2)“卫队居然开枪”的“居然”二字说明了什么?(提示:一是出乎意料,二是反映了敌人的凶残。)

3)“我向来是不惮一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如何理解?其中的中国人指什么人?(提示:“中国人”指反动派,意思是敌人的凶残远远超出我的意料。)

4)敌人说她们是“暴徒”和“受人利用”,同学们能否在文中找出反驳他们的证据?(提示:“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欣然前往”,“请愿而已”等)

5)“衰亡民族默”“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提示:敌人残暴凶杀的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屠刀加钳口术的专制性统治,使得我们的民主更加衰亡。)

6)“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没中灭亡。”一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后面一句是什么复句?有何含义?(提示:反复的修辞手法。选择复句。意思为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三.小结:这一部分,作者以无比悲痛的心情,向牺牲的爱国青年们献上他的悲哀和尊敬;以无比愤慨的心情,抨击着敌人的无耻谰言;以无比激昂的口号激励后死者的爆发。

四.作业:背诵2、4小节。

思考几个问题: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2.作者对请愿的态度如何? 3.作者对惨案的意义作和评价? 附:板书设计: 听到噩耗—---居然震惊 概述惨案颇为怀疑—---怀疑愤慨 听到污蔑—---暴徒愤懑 尸骸为证------虐杀悲痛 悲愤号召------爆发怒吼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全文,进一步探究文章的总体思路,分析文章5、6、7小节,理解文中的难句,加深对文章感情基调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复习上一节课内容。抽查一两位同学背诵。二.根据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导入新课。

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提示: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2.作者在第四节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到第五节又说“我还有要说的话”。各是什么意思?

(提示:无话可说是因为敌人暴力和无耻谰言令人震惊、愤怒说不出话;还有要说的话是作者要揭露敌人。)

3.“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一句中,“这”字指代什么内容?下面的伟绩和武功如何理解?

(提示:“这”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伟绩”和“武功”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两句所讲的内容一样,这句话讽刺了中外反对者沾沾自喜与自己的暴力的丑恶嘴脸。)

4.作者用煤的形成类比什么?作者对徒手请愿的态度如何?(提示:类比请愿的收效不大,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方式!)5.作者在此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指名介绍介绍一下陶渊明?

(提示: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因在彭泽县当过县令,故人称“陶彭泽”,晚年自号“五柳先生”,死后,朋友私谥为“靖节”,故世号“靖节先生”,后人称他为田园诗始祖。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作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

6.请学生讨论分析,抓出“事实是明证”所在句子的这一主干。

7.“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是什么复句?如何理解该句?(提示:并列复句。这句恰当是评价了惨案的意义,尽管非人间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苟活者,也会看到一点希望,哪怕实际依稀的微茫的,而猛士们绘制烈士精神鼓励下,更加勇猛的前进、斗争!)

8.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么又说说不出话呢?(提示:在此,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三.总结全文

(以最后一句中的“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此”字的内容总结全文。)1.这句话中是“但”字是什么意思?(提示:仅,并非表转折。)

2.这个‘此“字意思很明显是指这篇文章,那这篇文章包含了什么内容呢? 提示:包含了以下内容 反动政府控诉 反动派 走狗文人抨击

革命烈士(刘和珍等)悼念、尊敬 爱国者猛士激励前进 苟活者(“我”)继续战斗 “这”

麻木的民众庸人唤醒 徒手请愿的方式否定 惨案的意义微茫奋然前行

四.作业:

1、背诵小节和陶渊明的诗《挽歌》完成配套的《导学与同步训练》

2、课后练习一(1、2)四 附:板书设计 反动政府控诉 反动派 走狗文人抨击

革命烈士(刘和珍等)悼念、尊敬 爱国者猛士激励前进 苟活者(“我”)继续战斗 “这”

麻木的民众庸人唤醒 徒手请愿的方式否定

惨案的意义微茫奋然前行

《小狗包弟》

教学目的

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2、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3、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戏说的语气讲述冯冀才《100个人的10年》中的一个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浏阳遇险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丧妻失子)后设问:这是真的吗?

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文革”。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二.作家作品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三.学生自读课文,通过工具书解决字词,并注音下列加点字词。舔舐作揖租赁叱骂解剖堕落舐犊情深缉毒修葺编辑 ..........四.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他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请大家再次阅读这偏文章看看文章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引子(1自然段)——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借以带出小狗包弟故事 开端(2自然段)——小狗包弟的来历,不是主要内容,故而略述。

发展(3—6自然段)——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现,以及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突出它的伶俐可爱。惟其亲密、伶俐可爱,后惨遭厄运才显得太不合情理。此为蓄势,后面形势逆转,落差极大。

结局(7-9自然段)——小狗包弟惨遭厄运,为后面的忏悔埋下伏笔。同时侧面描写“文革”开始后红卫兵们抄家、捉杀小狗的情形。

尾声(10-13自然段)——小狗包弟之死留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这部分篇幅最长,显然作者事先想好在此充分地表达思想,前面都是为写这一部分作准备、铺垫的。

思考: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

明确: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五.内容分析 ⒈阅读“引子”部分

思考: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明确: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⒉作家通过别人的故事引到自己的故事,那包弟是如何出现,又是如何于作家一家人相处的呢?请大家快速阅读“开端”和“发展”两个部分。

思考:①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 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②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明确:正面描写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③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

明确:小狗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

⒊无论小狗包弟怎样的可爱与聪明,它仍然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请大家阅读“结局”这部分。

思考:①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a、日本种的小狗。b、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②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除了前面讲过的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当时那种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注定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

⒋文章写到这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下,作家一共写了几个故事?(两个)对照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将楔子部分的问题解决了,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明确:相同点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通过对比说明了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

⒌我们就来看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请同学们阅读一下“尾声”部分,同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明确:轻松沉重自责 ①作家为什么会轻松?

明确: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②他为什么会沉重?

明确: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调,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③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话是表明作家的自责的?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⒍我们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是时间能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吗?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同学思考: ①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家要说的是虽然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六.课堂讨论

1.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这一观念在今天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巴金写作此文是在80年代初,思想境界显然高人一等,表现出先进性、超前性。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一条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另外,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按散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

2.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

在那个**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纷争之中,作者属于少数被侵害被侮辱的人,“文革”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引发文坛的震动,就是因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警醒人们记取历史教训。巴金由此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和称颂。本文的歉疚和忏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体体现,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我们透过本文可以揣测到巴金是一个善良人,他经历了一场浩劫,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亲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声讨、控诉并非不必要),而是自责、自省,很像道德主义者、良心主义者之所为,这既符合巴金本人的习惯,又能引起读者的深思和自省,引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

3.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

教师总结:同学们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和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4.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

七、板书设计 小狗包弟 巴金

楔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包弟的来历

发展——七年相处

结局——一朝痛别

尾声——真心忏悔轻松沉重自责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3、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重点】

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方法】赏析法 讨论法 朗读法 【教学用具】生字词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同学们有听演讲的经历吗?大家能从演讲中看出演讲者的性格特点吗?梁实秋就可以做到,他从梁任公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活画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哪位同学能为老师介绍以下他的政绩呢?(戊戌变法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公车上书)

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认识一个真实而活生生的学者梁启超的话,就要读读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学生应明确记忆作家时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

原名:梁治华

成就: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作品:《雅舍小品》(续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

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3、七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查字典解决不确定的字词读音,并思考: A文章记叙了梁启超的哪些情况?

B他的演讲给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1)齐读生字词

戊(wù)戌(xū)叱咤(zhà)莅(lì)临迥(jiǒng)异 精悍(hàn)激亢(kàng)箜(kōng)篌(hóu)酣(hān)畅 蓟(jì)北(2)回答思考问题 A明确:音容笑貌学者风度 B明确:深刻印象从课文中找原句

①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③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④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⑤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4、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他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参照课后练习一给这些语句加旁批。讨论结束后,每组派多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布讨论结果。发布内容包括特点及旁批。需要注意的是,每组每位代表限说最多两个特点。最后特点+代表人数最多的一组为胜。胜出者可要求任何一位同学或老师朗诵课文。

5、朗诵课文

6、补充《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内容

八、课后作业:

找出文中细节及侧面描写的地方,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九、板书设计: 梁任公演讲特点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睿智)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识学识丰富)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肖像特点: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步履稳健

气质风神潇洒(潇洒自信)眼神光芒四射

神态:生动有趣(自负、谦逊)语言: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动作: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十、教学后记:

这是我实习中上的第一堂课,由于没有经验,对时间的把握不好,课堂前半部分留给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时间太多了,以至于没有完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对《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内容的补充要留到下节课才能完成。但课堂过程中以讨论和结果发布会的形式非常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能积极思考,并敢于回答问题。但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有些答案很好,也是我没有思考到的。但是除了简单的表扬鼓励外,我不善于把学生的思考结果与自己的板书设计结合起来,授课过程中比较拘泥于教案,显得不够灵活。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优点是教态自然、大方,声音清晰洪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在于时间掌握不好,拘泥于教案。

第二课时

1、导入: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梁启超在演讲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也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总结了这些特点,这节课我们就要看看作者是怎样在行文中展现这些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

2、首先,我们来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总结一下梁的形象。

明确:撇开政坛上的梁不说,在文坛上,梁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感情丰沛,沉稳睿智潇洒,热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

3、梁的形象如何在文中得到完美展示的? 明确:在对事件的描述中插入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细节描写,在细节和侧面描写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举例:课文原句)

4、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对梁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

①直接表达

A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

B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

C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②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

A我很幸运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B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C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对此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③完全含蓄的表达

A描写外貌,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

B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纯粹是动作描写,但读者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C标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学生的辈分称呼梁,已是一种尊敬和爱戴。

第二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高中语文必修5)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三单元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这个单元编选了《咬文嚼字》、《说“木叶”》和《谈中国诗》三篇文章,体裁属于文艺评论和随笔,题材设计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和审美现象,或议论中国诗歌这一体裁,都能持之以恒,自成一家之言。

《咬文嚼字》一文主要谈文学创作,全文贯穿着作者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即文字和

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作者通过对每一实例的咀嚼,领悟到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情感,从而启迪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个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态度。学习本文,要注意借鉴吸收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多样的论证方法的使用,培养自己“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的精神。

《说“木叶”》可看作“咬文嚼字”的范例,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入手,以深厚的学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对是“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所形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妙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

《谈中国诗》是议论中国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作者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分析中国诗的特征:从诗的发展顺序来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刚好相反;揭示出中国诗篇幅短小,富于暗示性等重要特点。通过本文的学习,对诗歌语言暗示性的解读,能使学生对我国诗歌的鉴赏提升一个理论高度。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些文学常识和文学理论知识,因此阅读和理解文艺评论和随笔,提升思想境界和鉴赏水平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要由现象抽象到理论,这是比较难的,需要教学上引导恰当,实现目标。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体会文艺评论和随笔的写法特点,积累知识,学习写文艺评论和随笔

2、学习论证类文章形象性的写法。

3、培养咬文嚼字的读书、写文的习惯。

4、体验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种一字不放松的谨严精神,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体

会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体验文艺作品体现的深刻意义。

5、尝试品味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对感情抒发的作用。

四、教学策略:

从高考的角度出发,学习本单元,我认为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体裁特征。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在文章结构上是相同的,在写法上是相似的,都

是先提出一个论点后用充分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只不过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的角度

是文学作品、文化现象、文学流派等而已。理解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就要把握文章的论

点、论据和论证: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证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或主张,论据就是论证文章

观点的实例、事理等,而论证指文章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2、把握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

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

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及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得分思想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3、归纳概括中心。所谓归纳概括,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对抽象内容加以阐述、对含蓄内容加以解说等。归纳内容要点考察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分析、整理能力。

4、分析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表达,因文体不同风格不同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

有所差别。或明示,直接表明观点态度;或暗示,如取譬设喻,含蓄委婉地抒发感

情倾向;或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或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这就要求具备: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5、评判材料观点。对课文所使用的材料和表达的观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辨析和质疑。

五、课时安排:

《咬文嚼字》

2课时、《说“木叶”》

1课时、《谈中国诗》1课时

第三篇: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上传: 陈敏

更新时间:2014-1-8 9:48:50 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材分析:这个单元编选了《咬文嚼字》、《说“木叶”》和《谈中国诗》三篇文章,体裁属于文艺评论和随笔,题材设计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和审美现象,或议论中国诗歌这

一体裁,都能持之以恒,自成一家之言。

《咬文嚼字》一文主要谈文学创作,全文贯穿着作者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即文字和

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作者通过对每一实例的咀嚼,领悟到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情感,从而启迪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个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态度。学习本文,要注意借鉴吸收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多样的论证方法的使用,培养自己“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的精神。

《说“木叶”》可看作“咬文嚼字”的范例,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入手,以深厚的学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对是“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所形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妙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

《谈中国诗》是议论中国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作者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分析中国诗的特征:从诗的发展顺序来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刚好相反;揭示出中国诗篇幅短小,富于暗示性等重要特点。通过本文的学习,对诗歌语言暗示性的解读,能使学生对我国诗歌的鉴赏提升一个理论高度。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些文学常识和文学理论知识,因此阅读和理解文艺评论和随笔,提升思想境界和鉴赏水平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要由现象抽象到理论,这是比较难的,需要教学上引导恰当,实现目标。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体会文艺评论和随笔的写法特点,积累知识,学习写文艺评论和随笔

2、学习论证类文章形象性的写法。

3、培养咬文嚼字的读书、写文的习惯。

4、体验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种一字不放松的谨严精神,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体

会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体验文艺作品体现的深刻意义。

5、尝试品味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对感情抒发的作用。

四、教学策略:从高考的角度出发,学习本单元,我认为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体裁特征。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在文章结构上是相同的,在写法上是相似的,都

是先提出一个论点后用充分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只不过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的角度

是文学作品、文化现象、文学流派等而已。理解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就要把握文章的论

点、论据和论证: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证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或主张,论据就是论证文章

观点的实例、事理等,而论证指文章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2、把握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

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

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及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得分思想内容组织成

一个严密的整体。

3、归纳概括中心。所谓归纳概括,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对抽象内容加以阐述、对含蓄内容加以解说等。归纳内容要点考察的是在阅读理解

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分析、整理能力。

4、分析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表达,因文体不同风格不同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

有所差别。或明示,直接表明观点态度;或暗示,如取譬设喻,含蓄委婉地抒发感

情倾向;或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或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这就要求要具有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5、评判材料观点。对课文所使用的材料和表达的观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

发、辨析和质疑。因为作者的文章表达的个人的理解,即便是不被社会认可的观点

也可以说自己的理解。

五、课时安排

《咬文嚼字》

2课时

《说“木叶”》

1课时

《谈中国诗》

1课时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需要铸造。本课作者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阅读写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既有理论上的点拨,又有示例上的阐述说明,同时不乏趣味性。

2、教学对象分析

学习语文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涉及表达交流运用诸方面。据平时了解,学生的阅读面不是很广,写作上基本表达还行,流畅度上没有太大问题。至于语言的推敲锤炼、表达技巧等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需要增强“咬文嚼字”的意识,需要培养一种谨严的精神。不管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都应对他们理论和实践上的引导,提高其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咬文嚼字”的本意、引申常用义,及其作者的解释。

2、了解字词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炼字也是锤炼思想感情。

3、提高速读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4、对文章分析评价,借鉴其由表及里的艺术手法。培养正确运用语言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文中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对应融合。

根据自己的经历及认识评价作者的看法和分析。

2、难点

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情感。

据文章观点及内容获得阅读和写作上的启示。

四、设计思路

1、教法构想

列举古代一些炼字的例子引入课文,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文

中材料得出观点,重视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应注意一步步引导。

为全面理解文意,设计对比阅读本文和《不求甚解》,重在从不同

角度看问题。

2、学法指导

重视课前预习,理解文章基本观点。课堂上学生集体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重难点方面作适当点拨。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两种不同的角度和追求。

五、教学实施

1、课前准备

课文朗诵音频、录音放音机、、《不求甚解》全文

2、教学过程

(安排两课时)第二课时

(一)温故入新

1、作者朱光潜概况

2、重点字词读音释义

3、文章的整体思路及论证方法

4、引入新课(分析讨论文章内容,加深理解)

(二)继续探讨课文,解决重难点

1、朱光潜对“推敲”的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结合《题李凝幽居》的意境,谈谈你的理解。

(讨论后师总结)作者的分析评论就是独立思考,言之有据。他认为“敲”比“推”好,同学们也应有自己的看法。适合当时意境的才是最好的,就像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恰当的。

2、理解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1)从文段中归纳两种意义的区别(2)体会苏轼“天上小团月”的妙处

(学生品味讨论,师总结)用“小龙团”只能体现出其与众不同或绝非凡品,而用“小团月”却能很好地传达出一种特殊的让人心旷神怡的意味,即“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两者是不同的。同学们应认真体会这其中的妙处。

(3)小练习:下列表述是否跟作者意思相符

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蓝田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A、C两项不符合,曲解了东坡之意)

3、探讨第七段,完成思考题。

(1)文学创作上的“套板反应”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和创作的动机是“仇敌”?

(学生品味教材上“套板反应”的示例,看它们有怎样的共性。教师步步引导,再举一些示例,以加深理解,并启发学生反省自己在写作中有没有同类现象,或者自己所看的报刊杂志类有没有同样的问题。)

“套板反应”本是文艺心理学上的术语,文中是指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常常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人们也就安于这些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比如提到女子美貌便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提到才高学深便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等。“套板反应”使人安于套语滥调,没有新奇的意味,从而束缚了语言的创新,也束缚了思想情感的鲜活表现,而创作的动机就是要创新,要追求新的内容,新的表达,它们可以说是格格不入的,形象地说是“仇敌”。

(注意: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写作要创新,并不是全盘否定旧的东西,它强调的是不能安于套语滥调。比如一些典故成语等,有着丰厚的文化意蕴,适当地运用亦能为文增色,而不是不能用。)

(2)学生活动:举例说明“套板反应”的危害。

(三)从整体上理解全文,并扩展。

1、主要观点: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斟酌文字,就是斟酌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2、作者朱光潜对咬文嚼字持什么样的态度?

(主要是总结全文,仍要先强调“咬文嚼字”的成语意义及本文意义。)

本文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中应咬文嚼字。作者希望人们要克服“套板反应”,运用文字时切实体会思想感情,运用准确的文字,不能用俗滥的语言表达俗滥的思想情感,并且要有谨严的精神,文中通过许多例子说明这些道理,反映出咬文嚼字的必要性。作者要求我们在创作和欣赏中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学生活动:学习本文,你对咬文嚼字持什么态度?(开放性讨论,完全可以见仁见智)

(四)对比阅读理解: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与本文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不要咬文嚼字,并列出理由。该如何看待这种不同?

(结合课后习题的阅读资料,先由学生说,师最后总结)

朱光潜与马南邨的不同见解,缘于讲的是不同的问题。朱光潜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是在文字上推敲,他说的是精读,精读就得咬文嚼字,就得咀嚼文字的意味。而马南邨说的是博览群书应注意的一点,不要太精细和固执,是泛读。这种方法的读书,力求广博,只求“观其大略”,有所会意,积累多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他们说的是两回事,都不失为有益的教诲,我们要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指导我们的实践。

(五)课堂延伸与课后作业

1、关注语文,咬文嚼字:(1)比较不同表达的不同效果

这两句话要说的内容是一致的,但A句是一般的陈述句,B句采用了反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感情色彩,增强了赞美的语气。

(2)体会字的选用

句中“泻”字,既写出了月光的清幽、明净,又与“流水”相配合,加强了流动感,更重要的是,衬托出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借眼前之景摆脱内心苦恼的思想感情。

2、课外作业

(1)对《咬文嚼字》的内容进行“咬文嚼字”

(注重个性化分析,要求言之有理)

(2)推敲括号中文字的运用

A.(忍)看朋辈成新鬼

B.红杏枝头春意(闹)

C.云破月来花(弄)影

D.羌笛何须(怨)杨柳

板书设计:

不同句式

文字关系着思想情感

文字增减

动文字即动情感

善用 → 意蕴丰富 ↘

文字的两种意义:直指意义、联想意义

不同字

滥用

→ 套板反应

《说“木叶”》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的意蕴,了解古诗中有些意象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2、体味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比较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细微差别,提高诗歌赏析的能力。教学重点

1、抓出主要信息,理清层次关系,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鉴赏实践。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朱先生在批评从前做诗文的人安于套语滥调时说:“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其实,这“柳岸灞桥”蕴含着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多媒体灯片显示:

〔柳岸灞桥〕灞桥,又作“霸桥”,在长安东,汉代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唐郑谷《柳》)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头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寄谢西河堤畔柳,安排青眼送行人。(《元王实甫《西厢记》》 这些诗都写别离,又都写了杨柳。这“柳”已经成为我们的先人寄寓离别之情的一个载体了。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还有哪些意蕴幽远的意象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板书课题:说“木叶”

二、指导阅读1~3段,逐段理解大意 问题设计:

1、第一段引用4位诗人的诗句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说明“木叶”是诗人钟爱的形象,引入话题。

2、第二段提了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集中起来是一个什么问题?

明确:提了5个问题,集中起来是:为什么古诗中少见“树叶”,多用“木叶”呢?

3、第三段说“木叶”与“树叶”意思相同,但形象上有差别。形象上的差别关键在哪里?

明确:关键在一个“木”字。

4、这三段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明确:引入话题——层层质疑(提出问题)

(以上问题的设计,是希望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文章的大意和各段之间的逻辑联系。)板书设计

木叶——诗人钟爱

(引题)

引论

少见“树叶”,多用“木叶”

(质疑)

形象有别——“木”

(探究)

三、学生自读4~6段

1、思考:“木”有哪些艺术特征?

明确:首先,“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比“树”更显得“空阔”、“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的原因,就是“木”的形象的联想暗示性。“木”“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的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 其次,“木”具有“暗示的颜色性”。木“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2、内容小结

我们从“木”这一形象的艺术特征分析中可以了解,“木”的形象引人联想,它所暗示的颜色性又具有着某种情感意味,因此古代的诗人在秋风瑟瑟的季节里钟爱这一形象。这就是传统文化里的意象。意象,即“意中之象”,物象与意趣结合。当诗人将某一客观事物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诗人反复运用这一意象,它便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意趣,具有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延伸理解:学生自由讨论,说说各自所了解的其它意象。(梅、兰、松、竹、菊、云、杜鹃、鹧鸪)

板书设计

1、暗示“落叶”(形象联想)本论:“木”的特征

意象

2、暗示的颜色性(情感意味)

四、学生齐读第七段,明确: 板书

结论:“树叶”“木叶”,一字千里。

五、探究阅读(多媒体显示)

1、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他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读下面两首诗,体会诗中“梅”所表现的意趣。《梅花》

《梅花绝句》 王安石

陆游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解读参考:在我国诗歌中,“梅”是诗人喜欢歌咏的对象之一。王诗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陆诗写梅花不畏寒冽,笑迎晨风,纷繁似雪,遍开山中。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两首诗所歌咏的“梅”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

2、同样的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也许不尽相同。下面两首词中“梅”这一意象表达的感情就有差别,请欣赏: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简析参考:陆游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洋溢着超越时空的壮美,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3、课外作业

古代诗歌中,类似“梅”的意象不胜枚举,如竹、松、草、柳等等。请同学们搜集、梳理这些意象,摘录在笔记本里,甚至可以编撰一本《中国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小辞典》。

《谈中国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能力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了解大概。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2.串通文义,学习文法。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3.不求全貌,雕琢精义。理解本文的另一要点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细琢;特别是文中生动奇巧的妙言妙语,要用心揣摩体会。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

出示投影:

钱钟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钱先生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管锥篇》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予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自“西洋渎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2.学生准确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学生思考后,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3.学生分组时论本文行文的特点.要求举例说明。

明确:本文在行文布局上的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钱钟书巧妙地设下一个“陷阱”。他告诉我们,要用这样的问题来提问是不合适的。只有在具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和将中外诗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才能作出合理的结论。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方法即是比较文学的方法。不多的几句话,就把基本观点和原则交代清楚了。以下的每一个论述几乎都包藏着对比和综合。

如中国诗的发展史问题,就由伏尔泰所引出,然后道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坡的话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涛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则援引了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的见解,材料充实,说服力强。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如用第二种方法,可出示下列句子供学生品味。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教师提示: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3.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4.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5.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五、课文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六、布置作业

试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与中国古诗相比,中国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

第四篇: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文言知识归纳

必修2第三单元文言知识归纳 8.《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二、古今异义

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

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

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 今义:指曾经)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喝酒)(2)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动词作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三)动词的使动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

(四)形容词作名词

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

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

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 :热闹的场面)

(五)形容词的意动

(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

(六)数词的意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七)副词作动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四、一词多义 1 之

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

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2 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

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 虽

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 于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 以

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一 ⑴ 若合一契(一起)⑵ 其致一也(一样)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

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 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

② 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③ 其致一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⑵当其欣于所遇 ⑶终期于尽 ⑷不能喻之于怀 ⑸亦将有感于斯文 2.定语后置

⑴仰观宇宙之大 ⑵俯察品类之盛 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三)省略句

1、(众人)列坐(于)其次

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3、悟言(于)一室之内

4、放浪(于)形骸之外 【古今异义】 1.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② 次要的地位。2.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3.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4.以为 古义:把……作为。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今义:认为。5.所以

古义:①所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6.俯仰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品类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9.《赤壁赋》文言知识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⑵ 山川相缪(通“缭”,环绕)⑶ 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⑷ 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A古义:明月停留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B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3.一词多义

(1)东 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如诉如泣(副词,像)(5)白 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 歌窈窕之章(唱,动词)歌曰:“„„”(歌词,名词)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2)名词用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转折。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3)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

(4)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 / 哀吾生之须臾

(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 / 吾与子之所共适

(4)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5)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6)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7)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去,往)3.于

(1)介词,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渔樵于江渚之上/ 托遗响于悲风 / 于是饮酒乐甚

(2)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

(3)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语气词,表示疑问,呢。而又何羡乎

(2)语气词,表反问,吗。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3)语气词,表疑问,吗。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4)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

(5)形容词词尾。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用在句中表停顿或舒缓语气,语气词。郁乎苍苍 / 知不可乎骤得 5.其

(1)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2)其声呜呜然(指示代词,那)(3)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4)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6.然

(1)凌万顷之茫然 / 苏子愀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2)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3)其声呜呜然(语气词,相当于“焉”,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三、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固一世之雄也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游于赤壁之下 / 渔樵于江渚之上 / 寄蜉蝣于天地 / 托遗响于悲风 / 月出于东山之上 2.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3.定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 / 客有吹洞箫者

(三)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表被动)

(四)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四、成语

羽化飞天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横槊赋诗 逝者如斯 杯盘狼藉 如泣如诉 遗世独立

10.《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

归纳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古义:周围;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达,达到,动词;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三、一词多义 1. 乃

①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④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④文过饰非(掩饰)5.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但是)6.舍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②而操舍鞍马,仗舟楫(动词,舍弃)

③舍相如广成传舍(动词,安排住宿)

④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词,宿舍、旅店)7.以

①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词,在、从)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且)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与“故”组成固定结构,表因果,因此)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的原因)8.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代慧空禅院)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代华山洞)

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那些,代游客)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2.名词作动词

①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③往往有得。得:动词作名词,心得,收获。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

2.形容词作动词

①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②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3.形容词的使动

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昏暗:使动,使人感到模糊迷惑。

(四)副词作动词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气,“也”表判断语气)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判断)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语后置 ①有穴窈然。

(三)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

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五、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第五篇:必修2第三单元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2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活动教案

2007.02

9、议论散文两篇

《窗》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会课文的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学习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议论文以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理解为基础,书写个人的见解和感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去发现新颖的东西,体会出不一样的情感,得出不一般的认识。

【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在对比门和窗之于人的不同意义时所阐发的独到见解。

【教法和学法】:

①引导——揣摩——领悟——体会——品味——分析——总结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细致揣摩作品,领悟文章丰富深邃的内涵,体会文章思想的深刻性和新颖性,品味文章语言的韵味,分析总结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②把握重点,内容适量,化难为简。切忌贪多嚼不烂。

③比较阅读。使学生体会对于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和感受,从而得出不同的认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的时候,有谁曾留意过和我们朝夕相守窗户呢?又有谁认真地思考过它存在的意义呢?我们不妨就“窗”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穿插活动规则,组织活动:四组竞赛)。……可见,司空见惯的窗户还真不简单,可以解读出这么多的文化内涵,挖掘出这么多的新颖独到的意义。所谓“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身边平凡的事物常常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就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就让我们追随钱先生一起去饱览人生的风景吧。请翻开书64页。

二、简介作者和作品

请学生自由介绍自己所知道的钱钟书:注释①;家族名流:钱穆、钱学森、钱基博;名字故事:仰先、钟书、默存;钟书热:《围城》;杨绛《我们仨》(控制在1分钟内)…… 教师补充和引导:钱钟书在国内外文艺界刮起一阵“钟书热”,他带着“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以旁观者的姿态对世道人心发表看法,博闻善说,睿智幽默,妙语横生,启人心智。《窗》这篇文章就很好地体现这一特色。

三、检查预习情况,请学生写出结构提纲。

四、掌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

1、同学们:要我们描述一下窗的外型算不得怎么困难,甚至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区别一扇窗和一台电视机,但我们能很好地比较门和窗吗?我们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吗?请看钱钟书在文中是如何比较门和窗的。请女同学齐读第二段,男同学读第三段,将集中体现他的观点和感悟的句子划记下来(点拨查找观点句的方法)。

2、详细分析作品中个别经典语句、段落,发表教师的看法,从教师角度讲述作品,讲述作者观点。(要重视学生合理的观点,更要注意学生一些创新的见解,给予适当赞同)

3、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习课文后的心得体会,再说说对“窗”的感受,教师予以点评总结。

4、全班再朗读一遍课文

5、答疑,聊天讨论学生不懂或有异议的地方。(可适当做正确引导)

[教材分析] 《窗》这篇文章是作者以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理解为基础,抒写个人的见解和感受的议论性散文,兼有抒情。作者的见解非常的独到、深刻,表达含蓄、风趣。作者多用打比方,用简单的例子讲述自己的观点看法,通俗易懂。难点在于理解作者在对比门和窗之于人的不同意义时所阐发的独到见解。文中引用了许多古今中外的作品作为论据,是其一个特点。

《窗》由“春天”入笔,写“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道出“窗”的作用,总领全文。接着在第二段对比了门和窗对于人的不同意义,自然引出“窗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着一中心论点。在第三段中进一步谈“窗”之余人的意义是人对自然的精神上的胜利。

最后总结全文,用一形象的比喻“窗可算是房屋的眼睛”,道出窗对于屋内与屋外人的意义。

最后一句“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镇天镇夜不关的”完美地照应了开头。

作者爱窗,原因不止一个,对窗子的看法也是独到、深刻而多样;“窗子打通了人与大自然的隔膜”,“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窗子算得上奢侈品”,“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等等。这些都是钱钟书先生对窗子的钟爱及其独到的个人见解,要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讲解。

另外,文章的叙述描写手法、说理的方式方法及语言特色等也是让学生 了解学习的一个重点。

五、布置作业:完成练习三;预习下一课。

《门》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抓住每段中能够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句子,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

2、过程与方法: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在感知的基础上能够展开联想,自主独立地探索思考。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索门的深刻人文思想,将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体悟门与生命的关系。【重点难点】:

1、抓住每段中能够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句子,理解门的深刻内涵。

2、引导学生以门为出发点,自主独立地探索思考。

【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刚刚学过的《窗》一课中,我们知道: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换一个角度来看,也许门的意义不只是通向世俗的物质的世界,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我们不妨来学习美国作家莫利的哲理性散文《门》,进一步领会“门”的奥秘。

二、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让学生在每一段中划出重点的句子。

三、分析探究:

问题一:莫利的所写的“门”具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读课文前半部分内容,让学生跟着作者的思维,对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寻找作者抒发独特见解的出发点(基础)。

方法

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并加以概括。

效果

地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程序

利的“门”具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

②文章的前半部分每一段几乎都有一两句话体现这个意思,能找出来吗?(学生寻找关键句并且朗读出来)

③教师明确。

问题二:这样的门对我们而言,具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感性认识出发,合理推想。

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探讨

效果 训练了学生的推想能力,也是课堂上下内容的自然过渡。

程序 ①学生讨论,谈自己的经历

②教师分析总结。

问题三:每一个人都需要有这样一扇真正的门,为什么?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生存状态,探讨人生。

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自我,谈经历谈感受。

效果 较好地训练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及思考能力。

程序 ①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

②学生初步解读内容,谈经历。

③教师明确。

④继续引导,提升学生认识。

问题四:“开门”具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生存状态,探讨人生。

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思考自我,谈经历谈感受。

效果 较好地训练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及思考能力。

程序 ①学生朗读“开始”部分内容,用自己的话解释文意。②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对“开门”的理解。

③教师总结意义。

问题五:门的开启能让我们免于人生的悲剧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生存状态,探讨人生。

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自我,谈经历谈感受。

效果 较好地训练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及思考能力。

程序 ①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体验发表观点。

②教师点拨、引导。

问题六:“关门”意味着什么?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生存状态,探讨人生。

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思考自我,谈经历谈感受。

效果 较好地训练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及思考能力。

程序 ①教师范读相关内容。

②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对“关门”的理解。

③教师总结。

问题七:“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它关上”,面对这样一个沉重的事实,我们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生存状态,探讨人生。

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思考自我。

效果 较好地训练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及思考能力。

程序 ① 教师引导。

②水到渠成,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四;预习下一课。

10、《菱角的喜剧》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体会本文由日常生活写起、悟出哲理,并展开想象,广征博引,来进一步说明这一道理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过的语文知识把握文章内容和概括文章观点,并通过讨论,分析解决课后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熟悉事物和现象中去发现新颖的东西,得出不同一般的认识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选材方面的特点。

2、握文章内容和文章观点。

[教学时教]: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言。看了题目,会想到什么?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说说菱角的有关知识。)

二、作者简介。多才多艺、博闻强记的“杂家“。散文风格——融知识性、趣味性一体,语言流畅、见解独特。

三、阅读全文,思考:作者从“菱角的喜剧”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在文中找到出作者要说明的道理。

1、提问学生

2、明确作者的启示是“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 过渡 :这个道理是作者从日常生活中得来的,那么他认识事物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从每个段落的大意知道。

四、快速浏览全文,划出段落层次,并总结大意。

(小组内开展合作,讨论学习)

板书完成:(可分四段,也可以有其他方法,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1、2、3、4段):从自己吃菱角的经历谈起,说明菱角有不同的情况,为论点的提出做出准备。

(5、6段):扩展开来,论说世界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引出并证明论点。(7、8、9、10、11段):论证如何面对万事万物的复杂性、多样性。(12段):结束全文,反对简单化、绝对化,从而证明上述方法的重要。

五、根据板书,讨论一下:作者运用了哪些材料和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讨论、老师明确)

六、作业。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粗茶淡饭()流芳百世()指鹿为马()精雕细刻()

第二课时(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检查对对子情况。

二、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以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及加深对课文得理解。

(一)讨论题目:复杂多样与整齐划一

(二)讨论过程

1、我们学习了辨正法,知道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比如本文就写了菱角的外形是复杂多样的,有两个角的,有三个、四个角的,还有的是圆形没有角的,个别可能还有五个角的。你可以举出哪些东西是复杂多样的呢?

2、生活中的东西是复杂多样好呢?还是整齐划一好呢?如果没有复杂多样的世界,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当然事物没有复杂多样性,一切都是整齐划一的,那这个世界将是一个死寂的没有生机的世界。比如“文化大革命”时期,全中国的大多数人都穿的是灰白两色的衣服,人性受到空前的压抑,而我们今天大街上人们的穿着是五彩缤纷,个性得到空前张扬。但是整齐划一就一定不好吗?比如,街道两旁的树木花草都是整齐划一的,建筑的方砖是整齐划一的,如果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我们将无法生产汽车、飞机……大家可就此展开讨论。

3、我们的学生为何要穿整齐划一的校服呢?这是不是压抑了人的个性呢?为了张扬个性我不穿校服行不行呢?大家可以见仁见智。

4、既然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又是整齐划一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可以看看《菱角的悲剧》结尾几段,从中找到答案。

(三)每人在笔记作好讨论记录:

自己的发言提要: 他人的重要观点:

三、小组共同完成课后p74、四,然后各组派一个代表出黑板完成一句。如:课文中的口语“真是怪有趣的事情” 改为书面语:真是乐趣无穷。

课文中的口语“当时禁不住大吃了一惊” 改为书面语:顿时惊讶无比。

师生小结:口语的好处——亲切自然、生动活泼。

四、布置作业。有位书生到亲戚家串门,顷刻间外面就下起雨来,这时天已将晚,他只得打算住下来。但这位亲戚却不乐意,于是就在纸上写了一句话: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书生看了,顷刻明白亲戚的意思,却又不好明说,心想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加了几个标点,亲戚没法,只好留他住宿。请写出书生是怎样加标点的?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11、《渐》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概括理解文章的思想。过程和方法目标:

以“阅读——理解概括——鉴赏探究——迁移”为思路;

用联想、比较等方法,自主探究,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情感和态度目标:

通过对关键语句的鉴赏,领悟课文蕴含的哲理,使学生对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教学重难点】:鉴赏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有关人生的态度。【教学方式】:自主探究、互动讨论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渐》是丰子恺的散文代表作《缘缘堂随笔》的第一篇。从时间的角度来阐述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态度,而并非我们时常说的挤时间,抢时间,努力工作学习。行文别致新颖,可以说是丰子恺先生禅心的反映。

文章从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小事中来体味深刻的道理,并借助这些平常小事传达鲜明独特的个人见解,表达自己的愿望。《渐》通过对人的生命历程中“渐”变规律的描述和分析,揭示时间的隐秘性和欺骗性,告诫世人要用大时间观去面对世界,学会宏观地把握人生,以明达、宽容之心待人接物,呼吁时代的谦让 与和平。

文章中关于乘火车的旅客这一个故事,寓意含蓄而深刻,是学生深入理解该文主题的难点,也是学生读之费力而又不吐不快的地方。拟通过品读倒数第二段,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难点。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大致经历与思想。

二、走进“渐”

1、理解“渐”: 找出文中各段与“渐”有关的关键句,归纳“渐”在文中的内涵。

2、认识“渐”: 分析文中各段关于“渐”的例子,认识有形的“渐”和无形的“渐”。

结论:一切事物的常态都是“渐”。

3、把握“渐”:把握时间

三、走出“渐”

探讨:一切都可以“渐”吗? 探究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

品读倒数第二段,探讨作者的评论;

品读最后一段,探究“大人格”与“大人生”。迁移:如何对待生命中的“渐”?

四、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新坐标》相关练习;

2、预习下一课。

下载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教案[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教案[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必修1单元综合检测1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时间:__120分钟__ 试卷满分:__150分__ 老师评分:__________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峥嵘愤世嫉俗灰烬豆寇年华......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 鸡为什么叫“鸡”?明代李时珍......

    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我心归去教案 必修1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洪翔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我心归去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韩少功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 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1......

    高中语文必修1包身工教案

    《包身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新闻事实、背景......

    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1

    德才高中高一当堂检测卷(历史)习题内容:第三单元试卷编号:54 命题人:郭莹试卷总分:20分 班级:学生姓名:检测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 【检测目标】苏联的经济改革、苏联解体原因、凯恩斯......

    10.1《热爱生命》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文中语句和生活实际,对生命进行哲理思考2.认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认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3课《沙田山居》教案

    《沙田山居》教学简案 常熟外国语学校 潘新娜 教材:苏教版《》读本》 【教学目标】 1.品味诗化的语言表达,掌握散文羚羊挂角的技法运用,充分体会写景散文语言蕴藏的深情。2.关......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同步习题三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同步习题三(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的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邻国之民不加少/牺牲玉帛,弗敢加也B.直不百步耳/系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