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修2第三单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必修)
第三单元教学总体设计
田燕
一.单元综述
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本单元所选游记散文都是传诵千古的游记名篇,语言或清新俊朗,或平实朴拙,或铺排繁复,各具其妙,但其共同特点是,文章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更重要的是借写景来抒发作者个人的感慨和志趣。
二.单元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游记类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识记有关文学常识。②了解作品的有关背景,以便于分析理解作品。2.过程与方法:
①积累文言文中常见的重要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及用法。②理解并恰当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古人乐观豁达的胸襟,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教材简析
1.《兰亭集序》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文中记录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对于生死的感慨。
2.苏轼的《赤壁赋》通过描写月夜之景和主客问答,虽然也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但主旋律却是表达尽情享受山水之乐的豁达乐观的情怀。
3.《游褒禅山记》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文章借游山水的感受阐释做学问、做事情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并辨证的分析了“物”“志”“力”三者的关系,给人以深刻启迪。
四.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⒈了解和掌握书序的特点。
⒉掌握文言词语:咸、毕、惠、信、兴等词的意思和用法。3.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过程与方法:
⒈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意旨。⒉背诵课文,培养熟记能力。
⒊鉴赏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⒋体会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及叙、议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
2.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掌握归纳多义词的义项。2.体味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的语言特色。3.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2.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教学方法:
1.加强朗读,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反复诵读。2.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了解作者及“序”的有关知识。2.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思路。3.讲读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兰渚之亭则流芳百世,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吧!
二、解题,介绍作者
(1)《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宴集序》。序,文体的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文字。书序一般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这里用以记事。
兰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南兰渚,此地有亭,故称兰亭。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举行盛大的文人宴会,临流赋诗,抒发情怀后将这些诗汇集成册,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
(2)介绍作者及写作目的。
王羲之,东晋琅邪临沂人,出身于士族名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杰出的书法家。青年时有美誉,朝廷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为王右军。
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记叙兰亭景致和宴会盛况;二是借这篇序言表达自己的观感。全文既写出了作者与名士的宴饮之乐,又写出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的感慨,是一莴流传千古的名篇。
三、整体感知
⒈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音节,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⒉教师指导朗读:
会(ku„i)稽 修禊(xì)激湍(tuān)流觞(shāng)曲水 游目骋(chěng)怀 ⒊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一次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⒋了解“序”的体裁特点。
⒌请大家以小组学习的方式,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下标记,一会我们共同解决。
⒍提问: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作者的情感是在变化着的,好请大家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并分析作者感情的变化。
⒎给文章划分段落,概括要点。[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乐)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痛)
第三部分:明作序目的。(悲)
四、赏析课文
⒈学习第第一部分,理解文意。(1)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2)请两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3)教师提问:第二段最后一句写到宴饮“信可乐也”,文中都写出哪些“乐”? 明确:一是名士相聚之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二是环境优美之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三是气候宜从之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四是相聚狂欢之乐:“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是以畅叙幽 情。”
(赏心、乐事、良辰、美景——四美并具。)⒉指导学生背诵第一部分。
理清背诵思路:第一部分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周围的环境、场面,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五、总结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珠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这些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同时这为下文的议论和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六、布置作业
1.翻译第一部分文字。
⒉结合课文,展开联想,写一段文字,描写兰亭的美景,2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学习第二、三两部分并背诵。2.总结全文,鉴赏本文的艺术特点。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第一节
二、讲析第二部分:
⒈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节,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
⒉指名学生翻译重点语句(教师提示重点字、词)。
①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或,悟,因)②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③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之、系)④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化”、“期”的翻译)⒊学生齐读课文
⒋讨论分析:
⑴提问:本段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 明确:作者承接上文“乐”,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⑵由第一自然段的“乐”转入本节的“忧”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明确:“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⑶本节的议论与前一段的叙事是如何联系的? 明确: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是承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趣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⒌学生试背第二部分
三、讲析第三部分(1)学生齐读第四段(2)指名学生口译第四段(3)讨论、分析:
①作者在这段中抒发了哪些感慨?
明确:一是“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二是“后之视今,亦犹今视昔”。②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认为死就是死、生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的意味。在对老庄哲学虚无主义世界观的批判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生的眷恋和热爱;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因为作者认识的局限性,更多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③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 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舌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学生试背第三节。
四、总结全文(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明确:第一自然段中从作者对此次宴集环境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道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从而与第一自然段的乐生之旨相一致。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2)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体现在哪里方面呢? 明确:本文仅325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略举数例如下:
1.写景。以“崇山峻岭,茂森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
2.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语,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趣。
3.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 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一二。2.背诵全文。
六、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乐)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痛)
第三部分:明作序目的。(悲)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赋”的特征,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能力目标: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作者处境,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如何理解。
2、景、情、理的融合,写景的技巧。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苏轼的《题西林壁》导入新课。
二、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书、文、诗、词、画,俱成大家。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三苏”和同时代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苏轼和“乌台诗案”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这年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三、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重读、韵脚),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转化的?本文体现了苏轼的哪些艺术才情?
2、字词过关
3、集体朗读,初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重点研读
1、请一位学生朗读,重点字句的分析。
2、第一段的层次怎样划分?
明确: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笔法,如一首诗歌前的小序。第二层,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是月出之前的情况。
第三层,第五—七句,先写景后叙事,是月出之后的情况。
3、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4、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明确以喜悦为主。
五、第二段内容分析 疏通文字后提问
1、本段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两层。第一层写作者的歌声。第二层写客人的箫声。
2、本段刻画了怎样的意境?
本段刻画了一个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3、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什么不同?
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4、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表达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5、本段的“悲”从何体现?
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箫声中体现。
6、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
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7、本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转折过渡。
六、布置作业
背诵一、二段,预习三、四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第三段 疏通文字之后提问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
2、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明确:悲伤。
3、“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都不曾晃动一下就悄然消失了。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的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遭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到这样的苦闷和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上也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三、分析第四段 疏通文字之后提问
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的感情色彩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答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主要从观点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理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没有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而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辨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不科学,他是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区别。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种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5、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主客实际是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心态。
四、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和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是议论还是抒情,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缅怀历史人物,显示人生的变与不变的道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声韵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写作更为自由。如开头几句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很适宜于朗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习题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2.、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借助游褒禅山,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1.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2、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 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4、指点与答疑。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布置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
2、“其”的用法。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3)代词。它(代仆碑)。
(4)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7)代词。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二、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第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3、指导背诵: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6、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四、布置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作者游踪示意图
小结:写游记须有明确的方位感。
2、连贯背诵前三段。教师先作示范背诵(速度稍慢,便于学生默诵),请三位同学依次背诵1、2、3段,最后全班同学齐背这三段。
3、整理“之”“以”的用法。
二、诵读第4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学生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先背第4段,然后齐背第1至4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第二篇:必修三 第三单元 知识必备
必修三 第三单元 知识必备
I.一箭双雕 1.praise
v.表扬赞扬
phrase
n.短语词组 2.penny n.便士;一文钱
penniless
adj.贫困身无分文的 3.wonder
v.惊奇;纳闷想知道
wander
v.漫游漫步漂泊
II.一词多义 1.novel
n.小说;长篇故事
adj.新奇的异常的 2.permit
n.通行证;执照
v.允许
3.spot n.地点斑点污点
v.发现;认出 4.account
v.认为说明总计有
n.说明理由计算账目账户5.contrary
n.反面对立面
III.重点词搭配
1.bring up 抚养;培养教育;提出;呕吐
bring about 引起导致造成 2.on the scene / spot 在现场 3.permit doing 允许干某事
permit sb.to do sth.允许某人干某事
be permitted to do sth.被允许干某事
4.desert
n.沙漠v.离弃
dessert
n.甜食
5.patient
n.病人;adj.耐心的 patience
n.耐心
6.unbelievable adj.难以置信的 incredible
adj.难以置信的
adj.相反的 6.scream
n.尖叫声
vi.尖叫 7.fake n.假货;欺骗
adj.假的 8.issue
v.发行发布出版
n.争端议题;发行发布 9.passage
n.通道;船费;一段
4.spot sb.doing 发向某人正在做某事5.take sth.into account / consideration
把…考虑在内
take account of
考虑
on no account
决不
on account of
因为
open an account
开账户 6.seek for / after
寻找;追求
seek help
求助
seek a job 找工作
7.a large amount of
不可数、谓单
large amounts of
不可数、谓复
a great deal of
不可数
a large sum of
8.a great many +
可数复数
IV.课文重点短语
1.a play based on a short story 以真实故事为基础的戏剧
2.be known for 以…闻名 3.be set in
以…为背景 4.step inside 迈步进来 5.as a matter of fact 事实上
6.I don’t follow you.我不懂您的意思。7.a mining company 矿业公司 8.some kind of work
某种工作
= a certain kind 9.none 一点也没有;一个也没有
10.show sb.out
领某人出去 11.care about
关心;在乎介意 12.lead the way 领路
13.mind sb/sb’s doing sth.介意某人做某事
a large number of
9.many a
可单、谓单
more than one
可单、谓单 10.amount to
合计达;共计达
11.as for / as to
with regard to
关于;至于 12.take a bow
鞠躬答谢;谢幕
bow to sb.向某人鞠躬 13.at the barber’s
在理发店 14.sail out of the bay(船)驶出海湾 15.land in Britain
在英国登陆 16.at table
进餐
at a table
在桌旁
lay the table
摆桌子
clear the table
收拾桌子
17.That one’s reserved.那个有人预定了。18.May I take your order?您可以点菜了吗? 19.ask for sth.要,要求
ask about
询问有关…的情况
20.two orders of ham
两份火腿
21.two extra thick steaks
两份特厚牛排 22.pay one’s bill
付账单
23.a great honour 莫大的荣幸(抽象变具体)24.forget it
没关系别提了;休想不可能
25.It’s for us to thank you.该是我们感谢您。26.from the bottom of one’s heart 从心底 27.in this amount
这个面值 28.put a hand to one’s mouth 用手捂住嘴
29.That must be it.肯定是这样。
30.What’s there to be wait for?
有什么可等的?
V.习题拾贝 1.catch sight of 看见 2.behind the scenes 在幕后 3.find fault with
挑剔抱怨 4.first of all
首先
above all
最重要的是
in all
总共
all in all
总而言之 5.get rid of 丢弃扔掉
get away from
逃离摆脱 6.occur to
发生;突然想到 7.bless 保佑,赐福于
be blessed with
有幸 8.chief editor
主编
9.end up doing 结局…;以…告终
10.recommend sth.to sb.向某人推荐某物 11.treat sb.with cancer 给某人治疗癌症 12.side effects 副作用
31.in a rude manner 粗鲁地
32.by design / on purpose 故意地
by accident / by chance 偶然无意不小心 33.generally speaking
一般说来
frankly speaking
坦率地讲
strictly speaking
严格地讲
13.exporter
出口国
importer
进口国
invest
v.投资
finance
v.为…提供资金
severe
adj.严重的
14.meet requirements 符合要求 15.be designed for
为…设计
16.at a press conference 在记者招待会上 17.fix
修理;固定
18.refer to 谈到提及;参考查阅;指的是 19.set free
释放某人 20.hand sb.sth.递给某人某物 21.make an error
犯错
make an effort
努力
22.due to
owing to
thanks to
because of
23.in fashion 因为由于 时髦流行 流行;时兴 身着制服 拒绝;调低音量 出现;调高音量
26.burn off
消耗;烧掉
27.feel down/depressed 感到沮丧 28.treatment
n.治疗方法;款待对待
精通掌握 改编;适应
come in fashion 24.in uniform
25.turn down
turn up
VI.句型提炼
29.have a good command of 30.adapt
1.I wonder if / whether the rain will continue.怀疑,想知道 提出请求 难怪
I wonder if you can help me with my English homework.It is no wonder he is not hungry;he has been eating sweets.2.Towards nightfall I found myself carried out to sea by a strong wind.find 过去分词做宾补 3.The next morning I’d just about given myself up when I was spotted by a ship.when 这时四大句型: had done …when…
刚刚…这时… 正在…这时… 正要…这时… 正要…这时…
was / were doing … when…
was / were about to do … when …
was / were on the point of doing … when…
4.You must come whenever you want and have whatever you like.状从whenever = no matter when
名从whatever = anything that
Whatever happens, we will complete the work on time.However cold it was, he wanted to go swimming.状whatever = no matter what 状however = no matter how 5.I did hear that the Bank of England had issued two notes in this amount.我的确听说英国银行发行了这个面值的两张支票。6.It occurred to me that I didn’t shut the door this morning.我突然想到今早上没有关好门。
7.Chances are that he won’t arrive on time.很有可能他不能准时到达了。
第三篇:必修2第三单元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2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活动教案
2007.02
9、议论散文两篇
《窗》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会课文的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学习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议论文以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理解为基础,书写个人的见解和感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去发现新颖的东西,体会出不一样的情感,得出不一般的认识。
【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在对比门和窗之于人的不同意义时所阐发的独到见解。
【教法和学法】:
①引导——揣摩——领悟——体会——品味——分析——总结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细致揣摩作品,领悟文章丰富深邃的内涵,体会文章思想的深刻性和新颖性,品味文章语言的韵味,分析总结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②把握重点,内容适量,化难为简。切忌贪多嚼不烂。
③比较阅读。使学生体会对于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和感受,从而得出不同的认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的时候,有谁曾留意过和我们朝夕相守窗户呢?又有谁认真地思考过它存在的意义呢?我们不妨就“窗”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穿插活动规则,组织活动:四组竞赛)。……可见,司空见惯的窗户还真不简单,可以解读出这么多的文化内涵,挖掘出这么多的新颖独到的意义。所谓“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身边平凡的事物常常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就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就让我们追随钱先生一起去饱览人生的风景吧。请翻开书64页。
二、简介作者和作品
请学生自由介绍自己所知道的钱钟书:注释①;家族名流:钱穆、钱学森、钱基博;名字故事:仰先、钟书、默存;钟书热:《围城》;杨绛《我们仨》(控制在1分钟内)…… 教师补充和引导:钱钟书在国内外文艺界刮起一阵“钟书热”,他带着“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以旁观者的姿态对世道人心发表看法,博闻善说,睿智幽默,妙语横生,启人心智。《窗》这篇文章就很好地体现这一特色。
三、检查预习情况,请学生写出结构提纲。
四、掌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
1、同学们:要我们描述一下窗的外型算不得怎么困难,甚至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区别一扇窗和一台电视机,但我们能很好地比较门和窗吗?我们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吗?请看钱钟书在文中是如何比较门和窗的。请女同学齐读第二段,男同学读第三段,将集中体现他的观点和感悟的句子划记下来(点拨查找观点句的方法)。
2、详细分析作品中个别经典语句、段落,发表教师的看法,从教师角度讲述作品,讲述作者观点。(要重视学生合理的观点,更要注意学生一些创新的见解,给予适当赞同)
3、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习课文后的心得体会,再说说对“窗”的感受,教师予以点评总结。
4、全班再朗读一遍课文
5、答疑,聊天讨论学生不懂或有异议的地方。(可适当做正确引导)
[教材分析] 《窗》这篇文章是作者以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理解为基础,抒写个人的见解和感受的议论性散文,兼有抒情。作者的见解非常的独到、深刻,表达含蓄、风趣。作者多用打比方,用简单的例子讲述自己的观点看法,通俗易懂。难点在于理解作者在对比门和窗之于人的不同意义时所阐发的独到见解。文中引用了许多古今中外的作品作为论据,是其一个特点。
《窗》由“春天”入笔,写“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道出“窗”的作用,总领全文。接着在第二段对比了门和窗对于人的不同意义,自然引出“窗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着一中心论点。在第三段中进一步谈“窗”之余人的意义是人对自然的精神上的胜利。
最后总结全文,用一形象的比喻“窗可算是房屋的眼睛”,道出窗对于屋内与屋外人的意义。
最后一句“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镇天镇夜不关的”完美地照应了开头。
作者爱窗,原因不止一个,对窗子的看法也是独到、深刻而多样;“窗子打通了人与大自然的隔膜”,“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窗子算得上奢侈品”,“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等等。这些都是钱钟书先生对窗子的钟爱及其独到的个人见解,要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讲解。
另外,文章的叙述描写手法、说理的方式方法及语言特色等也是让学生 了解学习的一个重点。
五、布置作业:完成练习三;预习下一课。
《门》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抓住每段中能够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句子,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
2、过程与方法: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在感知的基础上能够展开联想,自主独立地探索思考。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索门的深刻人文思想,将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体悟门与生命的关系。【重点难点】:
1、抓住每段中能够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句子,理解门的深刻内涵。
2、引导学生以门为出发点,自主独立地探索思考。
【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刚刚学过的《窗》一课中,我们知道: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换一个角度来看,也许门的意义不只是通向世俗的物质的世界,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我们不妨来学习美国作家莫利的哲理性散文《门》,进一步领会“门”的奥秘。
二、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让学生在每一段中划出重点的句子。
三、分析探究:
问题一:莫利的所写的“门”具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读课文前半部分内容,让学生跟着作者的思维,对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寻找作者抒发独特见解的出发点(基础)。
方法
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并加以概括。
效果
地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程序
利的“门”具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
②文章的前半部分每一段几乎都有一两句话体现这个意思,能找出来吗?(学生寻找关键句并且朗读出来)
③教师明确。
问题二:这样的门对我们而言,具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感性认识出发,合理推想。
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探讨
效果 训练了学生的推想能力,也是课堂上下内容的自然过渡。
程序 ①学生讨论,谈自己的经历
②教师分析总结。
问题三:每一个人都需要有这样一扇真正的门,为什么?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生存状态,探讨人生。
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自我,谈经历谈感受。
效果 较好地训练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及思考能力。
程序 ①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
②学生初步解读内容,谈经历。
③教师明确。
④继续引导,提升学生认识。
问题四:“开门”具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生存状态,探讨人生。
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思考自我,谈经历谈感受。
效果 较好地训练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及思考能力。
程序 ①学生朗读“开始”部分内容,用自己的话解释文意。②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对“开门”的理解。
③教师总结意义。
问题五:门的开启能让我们免于人生的悲剧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生存状态,探讨人生。
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自我,谈经历谈感受。
效果 较好地训练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及思考能力。
程序 ①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体验发表观点。
②教师点拨、引导。
问题六:“关门”意味着什么?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生存状态,探讨人生。
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思考自我,谈经历谈感受。
效果 较好地训练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及思考能力。
程序 ①教师范读相关内容。
②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对“关门”的理解。
③教师总结。
问题七:“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它关上”,面对这样一个沉重的事实,我们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生存状态,探讨人生。
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思考自我。
效果 较好地训练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及思考能力。
程序 ① 教师引导。
②水到渠成,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四;预习下一课。
10、《菱角的喜剧》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体会本文由日常生活写起、悟出哲理,并展开想象,广征博引,来进一步说明这一道理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过的语文知识把握文章内容和概括文章观点,并通过讨论,分析解决课后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熟悉事物和现象中去发现新颖的东西,得出不同一般的认识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选材方面的特点。
2、握文章内容和文章观点。
[教学时教]: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言。看了题目,会想到什么?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说说菱角的有关知识。)
二、作者简介。多才多艺、博闻强记的“杂家“。散文风格——融知识性、趣味性一体,语言流畅、见解独特。
三、阅读全文,思考:作者从“菱角的喜剧”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在文中找到出作者要说明的道理。
1、提问学生
2、明确作者的启示是“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 过渡 :这个道理是作者从日常生活中得来的,那么他认识事物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从每个段落的大意知道。
四、快速浏览全文,划出段落层次,并总结大意。
(小组内开展合作,讨论学习)
板书完成:(可分四段,也可以有其他方法,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1、2、3、4段):从自己吃菱角的经历谈起,说明菱角有不同的情况,为论点的提出做出准备。
(5、6段):扩展开来,论说世界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引出并证明论点。(7、8、9、10、11段):论证如何面对万事万物的复杂性、多样性。(12段):结束全文,反对简单化、绝对化,从而证明上述方法的重要。
五、根据板书,讨论一下:作者运用了哪些材料和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讨论、老师明确)
六、作业。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粗茶淡饭()流芳百世()指鹿为马()精雕细刻()
第二课时(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检查对对子情况。
二、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以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及加深对课文得理解。
(一)讨论题目:复杂多样与整齐划一
(二)讨论过程
1、我们学习了辨正法,知道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比如本文就写了菱角的外形是复杂多样的,有两个角的,有三个、四个角的,还有的是圆形没有角的,个别可能还有五个角的。你可以举出哪些东西是复杂多样的呢?
2、生活中的东西是复杂多样好呢?还是整齐划一好呢?如果没有复杂多样的世界,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当然事物没有复杂多样性,一切都是整齐划一的,那这个世界将是一个死寂的没有生机的世界。比如“文化大革命”时期,全中国的大多数人都穿的是灰白两色的衣服,人性受到空前的压抑,而我们今天大街上人们的穿着是五彩缤纷,个性得到空前张扬。但是整齐划一就一定不好吗?比如,街道两旁的树木花草都是整齐划一的,建筑的方砖是整齐划一的,如果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我们将无法生产汽车、飞机……大家可就此展开讨论。
3、我们的学生为何要穿整齐划一的校服呢?这是不是压抑了人的个性呢?为了张扬个性我不穿校服行不行呢?大家可以见仁见智。
4、既然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又是整齐划一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可以看看《菱角的悲剧》结尾几段,从中找到答案。
(三)每人在笔记作好讨论记录:
自己的发言提要: 他人的重要观点:
三、小组共同完成课后p74、四,然后各组派一个代表出黑板完成一句。如:课文中的口语“真是怪有趣的事情” 改为书面语:真是乐趣无穷。
课文中的口语“当时禁不住大吃了一惊” 改为书面语:顿时惊讶无比。
师生小结:口语的好处——亲切自然、生动活泼。
四、布置作业。有位书生到亲戚家串门,顷刻间外面就下起雨来,这时天已将晚,他只得打算住下来。但这位亲戚却不乐意,于是就在纸上写了一句话: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书生看了,顷刻明白亲戚的意思,却又不好明说,心想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加了几个标点,亲戚没法,只好留他住宿。请写出书生是怎样加标点的?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11、《渐》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概括理解文章的思想。过程和方法目标:
以“阅读——理解概括——鉴赏探究——迁移”为思路;
用联想、比较等方法,自主探究,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情感和态度目标:
通过对关键语句的鉴赏,领悟课文蕴含的哲理,使学生对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教学重难点】:鉴赏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有关人生的态度。【教学方式】:自主探究、互动讨论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渐》是丰子恺的散文代表作《缘缘堂随笔》的第一篇。从时间的角度来阐述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态度,而并非我们时常说的挤时间,抢时间,努力工作学习。行文别致新颖,可以说是丰子恺先生禅心的反映。
文章从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小事中来体味深刻的道理,并借助这些平常小事传达鲜明独特的个人见解,表达自己的愿望。《渐》通过对人的生命历程中“渐”变规律的描述和分析,揭示时间的隐秘性和欺骗性,告诫世人要用大时间观去面对世界,学会宏观地把握人生,以明达、宽容之心待人接物,呼吁时代的谦让 与和平。
文章中关于乘火车的旅客这一个故事,寓意含蓄而深刻,是学生深入理解该文主题的难点,也是学生读之费力而又不吐不快的地方。拟通过品读倒数第二段,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难点。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大致经历与思想。
二、走进“渐”
1、理解“渐”: 找出文中各段与“渐”有关的关键句,归纳“渐”在文中的内涵。
2、认识“渐”: 分析文中各段关于“渐”的例子,认识有形的“渐”和无形的“渐”。
结论:一切事物的常态都是“渐”。
3、把握“渐”:把握时间
三、走出“渐”
探讨:一切都可以“渐”吗? 探究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
品读倒数第二段,探讨作者的评论;
品读最后一段,探究“大人格”与“大人生”。迁移:如何对待生命中的“渐”?
四、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新坐标》相关练习;
2、预习下一课。
第四篇: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
兰亭集序学案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通“
”)2.一词多义
(1)修 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2)一 其致一也
()
悟言一室之内()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3.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
不知老之将至(况修短随化()
死生亦大矣((2)形容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3)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二、文言虚词 1. 以
(1)引以为流觞曲水()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亦足以畅叙幽情())))))
2. 于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当其欣于所遇()
(3)暂得于己()(4)终期于尽()3.为
(1)引以为流觞曲水()
(2)已为陈迹()4.之
(1)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2)仰观宇宙之大()
(3)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
(4)及其所之既倦()
(5)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5.所
或因寄所托 /当其欣于所遇/ 及其所之既倦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死生亦大矣(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3)齐彭殇为妄作 2.省略句
(1)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列坐(于)其次(省略介词“于”)(3)悟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3.倒装句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2)仰观宇宙之大(3)俯察品类之盛(4)不能喻之于怀
《赤壁赋》文言知识学案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既望:七月既望()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3、凌:凌万顷之茫然()
4、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5、溯:击空明兮溯流光()
6、方、破:方其破荆州()
7、下:下江陵()
8、渚:渔樵于江渚之上()
9、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
10、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二、通假字
1、属:举酒属客(通“
”)
2、冯: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通“
缪:山川相缪(通“
”)
三、一词多义
1、望: ①七月既望()②西望夏口()
2、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②而卒莫消长也(3、然: ①其声呜呜然()②何为其然也(4、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②月出于东山之上(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④于是饮酒乐甚(5、白: ①白露横江()②不知东方之既白(6、歌: ①歌窈窕之章()②歌曰()
③倚歌而和之()
四、词类活用
1、羽:羽化而登仙()
2、舞:舞幽壑之潜蛟()
”)
3、)))))
3、泣:泣孤舟之嫠(lí)妇()
4、正:正襟危坐()
5、南、西:乌雀南飞……西望夏口()
6、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7、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砍柴)
8、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徘徊:徘徊于斗牛之间(①古义:
②今义:)
2、美人:望美人兮天一方(①古义:
②今义:
3、凌:凌万顷之茫然(①古义:
②今义:)
4、子: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古义:
②今义:
六、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
2、月出于东山之上
3、徘徊于斗牛之间
4、凌万顷之茫然
5、渺渺兮予怀
6、客有吹洞箫者
7、何为其然也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9、固一世之雄也
10、而今安在哉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2、而又何羡乎
1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游褒禅山记》教案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
”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
2.名之曰褒禅。名:
3.有泉侧出。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
6.而其见愈奇。见: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
8.火尚足以明也。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
传:
名:
(三)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四)省略句、判断句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
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状语后置句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六)多义词 1.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③良乃人,具告沛公()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2.道
①有碑仆道()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④何可胜道也哉()
⑤策之不以其道()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文过饰非()5.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②吴广以为然()
③有穴窈然()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6.其
⑴始舍于其址。()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⑶距其院东五里。()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⑸其文漫灭。()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⑻问其深。(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⑿盖其又深。(⒀则其至又加少矣。()⒁既其出。(⒂则或咎其欲出者。()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⒅其孰能讥之乎?()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七)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
今义: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
今义: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
今义: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
今义: 5.于是余又叹焉。古义:
今义:)))))))
第五篇:必修2第三单元训练
友好三中 高一政治导学案 编制人:王洪敏 审核人: 王洪敏
姓名: 班级: 编号: 第 周 号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训练(文+理)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识记本单元基础知识点,培养分析、理解、综合判断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先梳理基础知识点,再理解的基础之上做以下习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民主政治意识和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情感。(B级)【单项选择题】(认真阅读材料,找出关键点,利用排除法)
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去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回答1~3题。1.上述材料表明()A.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B.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 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全国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相互监督 2.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等活动说明了全国人大行使()①立法权
②决定权
③监督权
④任免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审议,分别对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提出了修改意见。这说明()A.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B.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C.人大代表享有质询权D.人大代表享有特殊的待遇和权利
4.2012年6月,某县人大组织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并由选民对代表开展评议。自2002年以来,这一活动已持续10年。该县人大常委会的这一做法()①体现了人大代表由选民产生,要对选民负责②保障了广大选民对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 ③方便选民监督人大代表,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④有利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今天仍然有着深刻启示。下列选项寓意与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不相吻合的是()A.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道德经》)B.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D.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6.“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告诫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做到()①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②始终保持清正廉洁 ③正确履行管理职能
④依法行使手中权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据此回答7~9题。
7.2011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初次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及草案说明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材料表明()A.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B.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人大审慎行使行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D.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8.全国人大常委会实施上述举措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9.《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首次写入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重要宪法原则,强调要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护公民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这表明()①人民民主的主体更具有广泛性②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我国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2012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召开民主协商会,就增选全国政协领导成员的人选,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进行协商。上述材料说明()A.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B.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C.人民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D.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掌政权 11.关于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A.后两者是国家机关,应该接受前两者的领导
B.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组成部分,各级人大中均有他们的代表 C.人民政协和各级人大为多党合作、参政议政提供了渠道,都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D.各民主党派和人民代表大会接受党的政治领导,人民政协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发挥政治协商作用 12.2012年某县政协与县电视台联合开办《政协委员民意直通车》电视专栏,让有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答复政协委员的咨询。此举有利于()①增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能力②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③拓宽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④加强对党政部门工作的监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在我国,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任何________、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A.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党的机关
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北京联袂召开,回答14~15题。14.从本质上看,“两会”的共同之处在于()A.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机关B.成员都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的 C.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D.都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
15.实践表明,我国________的国体和________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A.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
16.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2011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杨善洲榜上有名。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两袖清风,忘我工作,一心为民。1988年退休后,他扎根大亮山,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去世前,他把当地颁发的20万元特别贡献奖全部捐出,价值3亿元的林场也无偿上缴给国家。杨善洲的事迹表明()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中国共产党坚持靠人民执政、为人民执政
③广大党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④所有党员都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7.在2012年的海南省“两会”上,海南楼市日益加剧的高空置率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部分政协委员建议,海南省应率先开征空置税,解决海南商品房空置率过高问题。政协委员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开征空置税的建议,表明()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②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方针政策的制定 ③政协建议是民主监督的重要方面④政协建议是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④
18.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说:“虽然西藏这些年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毋庸讳言,西藏同内地相比较还是落后的。”可见()A.西藏与内地没有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B.要逐步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
D.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上,要实现西藏与内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19.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政治的合法性不仅表现为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更表现为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道义上的合法性。所以,中国共产党要保证长期执政,就必须()①把民主执政作为基本执政方式②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④通过直接立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不教之教,无言之诏。”教,不见得都是刻意而为。有一种教,不表现在言上,而表现在行上;不表现在专项活动中,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角度看,这段话启示党应该()①领导立法,依法约束社会各方行为②以发展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 ③坚持科学执政,以科学思想教育人民群众④带头守法,保证执法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21.材料一 作为一个有着崇高追求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责任。既要自觉地立于文化的潮头,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促进社会进步;又要用民族优秀文化滋养民族生命力,建设好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还要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着力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还需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中央要求,《决定》起草要充分发扬民主,注意吸收各方面意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市和部队开展调研。文件起草组在充分吸收和采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文件框架提纲和《决定》初稿。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审议,提出重要修改意见。经反复修改,形成《决定》征求意见稿。这期间,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C级)(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原因。
(D级)(2)结合材料二,说明《决定》的起草过程蕴含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22.2012年3月全国两会联袂进行,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某班同学对两会也很关注,收看收听有关新闻,及时了解国家大事。
在收看收听两会新闻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发现人大代表能够关注民生,“为老百姓说话”。例如,80后农民女毕红珍当选全国人大代表4年以来,提了200多条与农村和农民有关的议案和建议,有的还被重点督办,家乡农民因此受益。“多跑一跑,了解老百姓的想法,把基层的困难呼吁出来”。她出门随身带着一个本子,乡亲们在田间地头的唠嗑、发的牢骚,她怕自己忘记,都会一一记在本子上,这次来京,她带来了五个写满的笔记本。
此班同学在探究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时,遇到一些问题,请你代为回答:(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是什么?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是什么?
(3)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后反思: 1答案:A 解析: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B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错误;全国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D错误;本题只有A项正确。2答案:B 解析:全国人大听取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总的说是属于行使监督权,但对报告中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部分的批准则属于行使决定权,②③正确,入选。①④材料不体现。3答案:B 解析:A、C与材料不符,D说法本身错误,B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4答案:C 解析:人大代表由人民选取产生,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体现了人大代表由选民产生,要对选民负责,所以①入选;质询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选民没有质询权,所以②不选;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所以③不正确,不选;④观点正确入选。5答案:A 解析:本题为反向式选择题。“治大国,若烹小鲜”字面的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通行的解释是:治大国就好像煎(煮)小鱼(不要经常翻动)。与党和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很明显不相吻合。
6答案:B 解析:“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的意思是衙吏不畏惧我严厉,却畏惧我清廉;人民不服气我的才能,却服气我的公正;公正,那么人民不敢怠慢,清廉,那么衙吏不敢欺侮.公正产生严明,清廉产生威信.①材料不体现,③说法错误。②④符合材料表达的意思。7答案:D 解析: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A错误;C指的是政府,不是人大,排除;材料表明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B排除;D符合题意。8答案:A 解析:题干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B、C、D三项的主体都与材料不对应,全部排除。全国人大常委会实施上述举措的根本原因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A正确。9答案:D 解析:强调要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护公民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体现了②④。①材料不体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③说法错误。10答案:A 解析:中共中央召开民主协商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A正确。B、D两项说法本身错误,C说法正确但与在材料中不体现。11答案:D 解析:A、B、C三项表述都不正确,只有D项表述正确,准确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这四者之间的关系。12答案:A 解析:①②③④均合题意。13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分别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故选B。14答案:C 解析: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排除A、D。政协委员的产生方式是推荐、协商,不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B也不选,C项正确。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只有B项正确。16答案:C 解析:本题以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杨善洲的事迹设置情境,考查党的性质、宗旨等知识。①③符合题意;杨善洲的事迹不涉及党的执政方式,②不符合题意;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7答案:D 解析:题干指的是“政协委员”,因此①不选;政协委员不一定就是民主党派成员,②不选;政协提建议是参政议政的体现,选④排除③。18答案:C 解析: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因此,需要强化西藏与内地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但“西藏与内地没有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A不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已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B错误。C正确且切题。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D说法有误。19答案:C 解析:材料从侧面强调了执政者必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故②③符合题意。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故①不选。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拥有立法权,故④说法错误。2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党的相关知识。材料强调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对人们的教化作用,②④都强调了“行”的重要性,当选。
21.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要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引领先进文化的建设方向。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党遵循经济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社会进步。④党坚持以人为本。党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对提高国家文化水平的期望。
(2)①《决定》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②中共中央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③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体现了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2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3)具体表现: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