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三单元综合科复习资料

时间:2019-05-12 22:5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必修2第三单元综合科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必修2第三单元综合科复习资料》。

第一篇:必修2第三单元综合科复习资料

知识点整理:

必修2第三单元综合科复习资料

1、在新中国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的情况下,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对工矿业的民主改革和技术革新;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等,到1952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水平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的标志是: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年)中,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目的是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东北工业基地就是在一五计划中形成的;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成就最突出的是工矿业的建设;主要作用是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局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区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注意:到目前为止,我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据1953年公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一五计划实施的同时,我国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原因是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难以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6年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正确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已经建立的情况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反映了剥削阶级在我国已经基本消灭的客观实际(或:反映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的客观实际)。

3、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错误在于: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在总路线的指导下开展的大跃进运动的错误在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在于:超越生产力水平。共同的教训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目的是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错误,这里的调整是指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总体来说,1957到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社会主义的发展情况(特点)是: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总趋势是在曲折中前进。“文革”中,国民经济出现两个比较好的发展时期(1973年和1975年),分别是在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取得的。周恩来采取的是调整国民经济的政策,邓小平采取的是全面整顿的政策(全面整顿的实质是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他们都是对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进行调整和整顿。

5、197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处于徘徊时期,理由是文化大革命虽然已经结束,但还没有结束左倾错误,党的指导方针仍没有改变。“两个凡是”错误的实质:继续坚持“左”倾错误。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之所以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理由: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6、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在全会召开之前的中央会议上,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次会议作出的两大决策是: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这次会议标志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指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或“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的思想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形成的。党的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转移:第一次是在1927年下半年,指的是从城市转移到农村;第二次是在1949年初,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第三次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7、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对中共八大的继承和发展,继承的表现:都坚持实事求是,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都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发展的表现: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之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理由:都纠正“左”倾错误,都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都形成新的领导集体。

8、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性的举措是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的是乡镇企业的创办。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到1987年,中国人民已基本上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实现了现代化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到2002年,我国顺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关于四个现代化(指的是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上,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首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参考必修1第四单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的中央会议上,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提出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1979年3月,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9、我国进行的对外开放的前提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近代我国被迫对外开放的根本区别是国家是否独立自主;如果从国际贸易角度看,近代中国被迫开放和新时期对外开放的主要差别在于贸易是否对等。打开对外开放突破口的标志是: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上海浦东的开放。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经济特区的特别之处是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特别行政区的特殊之处是高度自治。民族自治区的特别之处是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经济特区的地位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

11、被海内外人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是上海浦东。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20世纪末起,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形势,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我国实施对外开放“走出去”战略。

12、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也就是由过去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市场机制依靠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自发地对经济进行调节,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我国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的同时,也注意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了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第二篇:必修2第七单元综合科复习资料

必修2第七单元综合科复习资料

知识点整理:

1、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根据俄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制定了正确的革命方针、路线,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体化,但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农业长期落后。

6、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理由:新宪法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斯大林体制形成的原因: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斯大林个人的因素。功绩: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某些做法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提供了借鉴;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在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国家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弊端:高度集权,破坏民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历史,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

展道路的新时期。十月革命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在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考验的情况下,为了巩固政权,1918-1921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包括: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度、普遍义务劳动制度。基本特点是高度集中财力、物力。历史作用是集中人力、物力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主集中制,导致个人崇拜盛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维埃政权。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实践证明不是正确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导致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3、1921年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直接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

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这些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结果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1921年,俄共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度》的决议,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实施时间:1921-1928

年。

直接目的:为了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根本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内容:粮食税取

代余粮收集制;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推行租借制、租让制(1953-1956年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也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政策。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性质,理由是国家掌握经济命脉。);恢复商品流通,自由贸易;按劳分配制度。新经济政策的中心措施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实质:调整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作用:促使经济恢复,巩固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新”之处(基本特点):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样,都是“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并取得成功的例子)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小农

经济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取

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符合俄国国情(生产力水平低,小农经济占优势。)。

4、苏联建立: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确立了他的领导地位。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西

方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而苏联的工业化却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工业化取得的成就:通过一五计划(1928—1932年)苏联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农业国;通过二五计划(1933—1937年)苏联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与同时的欧美经济发展相比较,1929-1933年当时欧美正在发生经济危机,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938年开始三五计划,因1941年卫国战争而中断。

5、1926

年,苏联开始出现粮食供应困难,不能满足工业发展需求,斯大林认为解决粮食问题的出路在于建立集体农庄,为此苏联开展了农业集体化运动(说明:农业集体化是为了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方式: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政策变化:由原来的逐步实现农业集体化,转变为“全盘集体化”和“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1937年,完成了农业集

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适用

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7、赫鲁晓夫是最先对斯大林体制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主要背景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

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政治方面: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强调集体领导原则。经济方面:调整农业政策(改革重点),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精简机构,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改革成效甚微,最终失败。原因: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缺乏实事求是精神。赫鲁晓夫改革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实事求是地分析,又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

8、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行政治改革: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扩大党内外民主。经济改革(重点在工业方面进行改革):在国营企业推行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扩大企业自主权。前期取得了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加强,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但仍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失败原因:没有真正触动斯大林模式;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如1967年宣布苏联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阻碍了改革的进程;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经济负担日益沉重。(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

9、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市场调节。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效,转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主张“公开性、民主性和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实质是

背离社会主义、违背科学社会主义。其影响:引发反共势力全盘否定苏联历史、否定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浪潮;使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不断加强;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注意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则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关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过程、教训和启示等知识点请参考必修1第九单元相关内容)

第三篇:必修2第六单元综合科复习资料

必修2第六单元综合科复习资料

知识点整理: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繁荣时期的最先出现衰退三大支柱产业:汽车工业、电气业和建筑业。繁荣背后潜伏着危机,的部门是建筑业。2、1929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这次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以纽约股票交易所股价暴跌为标志。(注意: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是因为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国家, 资本主义的弊端最先显露出来。1857年首先从美国开始,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929年首先从美国开始,爆发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是因为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占支配地位。1973年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危机有四个特点:范围特别广(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经济危机迅速蔓延的最主要原因:世界市场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注意:苏联并没有发生经济危机,此时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正在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影响特别深远。(“大萧条”是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一个特定的称呼。)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采取的共同措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走上两条不同道路: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保持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国和日本则建立法西斯政权,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3、美国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大萧条日益加剧。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后,推行新政,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胡佛政府和罗斯福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但他们的本质相同: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主要内容:救济、复兴和改革。新政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33~1935年和1935年以后。第一阶段着重调整与复兴,第二阶段着重改革,救济则贯彻始终。新政是以整顿银行业开始的,新政的主要措施包括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和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这四个主要方面,中心措施是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从1939年开始,国际局势开始紧张,战争迫在眉睫,罗斯福将注意力集中于国际事务,新政渐告结束。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与社会制度。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通过对以往传统经济政策的调整,以维护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或: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新政最大的特点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4、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保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并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因此说新政取得成功。新政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适应生产力发展。但是,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以说新政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政暂时调整了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属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但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好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仍将长期存在。)。最深远影响(新政的“新”):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

济的政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示范作

用,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5、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凯恩斯主义不谋而合,都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

是对传统(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一次革命,被誉为如同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革命。由于其切实有效的解决了三十年代的经济难题,因此凯恩斯被称为经济领域里的哥白尼和达尔文、资本主义制度的拯救者和“战后繁荣之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凯恩斯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盛行,并造就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高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滞胀”的出现,反映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的作用已经削弱,使流行了近40年的凯恩斯主义面临危机。“滞胀”

6、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50-70年代)——经济(20世纪70年代)——经济复苏(20世纪80年代,里根任总统)和繁荣(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克林顿担任总统时,美国经历了持续117个月的经济增长的繁荣局面,原因:克林顿总统采取的是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的第三条道路;进行经济改革;“新经济”的推动。7、20世纪60年代初,联邦德国出现日本的崛起“经济奇迹”(当时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联邦德国和日本崛起的共同原因:都是战败国,战后都进行了民主改革;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大力发展教育、科技,积极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技术成果;美国的扶持或援助。

8、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最主要的变化是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新经济”的出现。其中,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干预或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新经济”的特点是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高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但是这些变化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第四篇:科学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1、酒窝是人的一种——————,可以通过父母————给子女,除了就我以外,人类许

多外貌特征也是可以——————的,如————、————、————等,人类还有一些特征可以遗传,如—————、———————、——————等。

2、生物界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个体,在同种生物中,——————与—————— 之间,或者————之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这种现象就是生物的————。

3、遗传是指——————————————的现象。

4、生物的进化与——————密切相关。

5、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的——————。他在《------------》里提出“————”学说,在生

存竞争中——————————————的过程叫——————。它包括四大内容————、——、——、——。

6、最早的鱼是————,最早的鸟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是————,最早的陆

生植物是————。

7、古代的许多动物好现代的动物————。

8、鸭嘴兽既有————动物的特征,也有————动物的特征。

9、要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古代生物的——————是一种重要的————————。

10、生物进化经历了数千万甚至数十亿年的漫长历程,他的主要原因是————。

11、——是从鱼类到两栖类的中间类型动物,————是介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之间的动物,————是从爬行动物到鸟的中间类型动物。

12、生物由————到————,————到————,————到————的发展变

化过程,叫生物的————。

13、——————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

14、最高等的植物是————植物。

15、一些古代动物的————或————经过漫长的时间而形成的“石头”就是———。

16、很多科学家都认为鸟类是由一些古代————动物进化而来。

17、地球上曾居住在一群奇特、巨大的生物——(),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1亿

5千万年之久,距今约————万年前,恐龙仍然是地球上的霸主,然而,在————万年前,它们奇迹般全部灭绝了。

18、对恐龙灭绝之谜的探索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它不仅能帮助我们体会到如何以———

—的方法去研究问题,认识地球生物的————过程,还可以使我们了解地球————变迁,——————活动的状况、我们人类与————的关系等。

二:问答题

1、写出动物和植物的进化顺序,动物进化顺序:

植物进化顺序:

2、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怎样的?

3、通过观察比较大猩猩、鲸和蝙蝠的前肢骨,你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4、说说鸭嘴兽哪些方面具有爬行动物的特点?哪些方面具有哺乳动物的特点?

5、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6、始祖鸟哪些方面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哪些方面又具有鸟类的特点?

第五篇:必修2第三单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必修)

第三单元教学总体设计

田燕

一.单元综述

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本单元所选游记散文都是传诵千古的游记名篇,语言或清新俊朗,或平实朴拙,或铺排繁复,各具其妙,但其共同特点是,文章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更重要的是借写景来抒发作者个人的感慨和志趣。

二.单元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游记类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识记有关文学常识。②了解作品的有关背景,以便于分析理解作品。2.过程与方法:

①积累文言文中常见的重要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及用法。②理解并恰当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古人乐观豁达的胸襟,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教材简析

1.《兰亭集序》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文中记录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对于生死的感慨。

2.苏轼的《赤壁赋》通过描写月夜之景和主客问答,虽然也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但主旋律却是表达尽情享受山水之乐的豁达乐观的情怀。

3.《游褒禅山记》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文章借游山水的感受阐释做学问、做事情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并辨证的分析了“物”“志”“力”三者的关系,给人以深刻启迪。

四.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⒈了解和掌握书序的特点。

⒉掌握文言词语:咸、毕、惠、信、兴等词的意思和用法。3.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过程与方法:

⒈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意旨。⒉背诵课文,培养熟记能力。

⒊鉴赏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⒋体会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及叙、议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

2.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掌握归纳多义词的义项。2.体味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的语言特色。3.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2.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教学方法:

1.加强朗读,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反复诵读。2.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了解作者及“序”的有关知识。2.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思路。3.讲读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兰渚之亭则流芳百世,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吧!

二、解题,介绍作者

(1)《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宴集序》。序,文体的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文字。书序一般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这里用以记事。

兰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南兰渚,此地有亭,故称兰亭。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举行盛大的文人宴会,临流赋诗,抒发情怀后将这些诗汇集成册,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

(2)介绍作者及写作目的。

王羲之,东晋琅邪临沂人,出身于士族名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杰出的书法家。青年时有美誉,朝廷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为王右军。

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记叙兰亭景致和宴会盛况;二是借这篇序言表达自己的观感。全文既写出了作者与名士的宴饮之乐,又写出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的感慨,是一莴流传千古的名篇。

三、整体感知

⒈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音节,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⒉教师指导朗读:

会(ku„i)稽 修禊(xì)激湍(tuān)流觞(shāng)曲水 游目骋(chěng)怀 ⒊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一次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⒋了解“序”的体裁特点。

⒌请大家以小组学习的方式,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下标记,一会我们共同解决。

⒍提问: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作者的情感是在变化着的,好请大家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并分析作者感情的变化。

⒎给文章划分段落,概括要点。[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乐)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痛)

第三部分:明作序目的。(悲)

四、赏析课文

⒈学习第第一部分,理解文意。(1)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2)请两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3)教师提问:第二段最后一句写到宴饮“信可乐也”,文中都写出哪些“乐”? 明确:一是名士相聚之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二是环境优美之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三是气候宜从之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四是相聚狂欢之乐:“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是以畅叙幽 情。”

(赏心、乐事、良辰、美景——四美并具。)⒉指导学生背诵第一部分。

理清背诵思路:第一部分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周围的环境、场面,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五、总结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珠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这些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同时这为下文的议论和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六、布置作业

1.翻译第一部分文字。

⒉结合课文,展开联想,写一段文字,描写兰亭的美景,2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学习第二、三两部分并背诵。2.总结全文,鉴赏本文的艺术特点。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第一节

二、讲析第二部分:

⒈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节,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

⒉指名学生翻译重点语句(教师提示重点字、词)。

①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或,悟,因)②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③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之、系)④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化”、“期”的翻译)⒊学生齐读课文

⒋讨论分析:

⑴提问:本段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 明确:作者承接上文“乐”,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⑵由第一自然段的“乐”转入本节的“忧”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明确:“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⑶本节的议论与前一段的叙事是如何联系的? 明确: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是承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趣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⒌学生试背第二部分

三、讲析第三部分(1)学生齐读第四段(2)指名学生口译第四段(3)讨论、分析:

①作者在这段中抒发了哪些感慨?

明确:一是“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二是“后之视今,亦犹今视昔”。②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认为死就是死、生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的意味。在对老庄哲学虚无主义世界观的批判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生的眷恋和热爱;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因为作者认识的局限性,更多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③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 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舌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学生试背第三节。

四、总结全文(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明确:第一自然段中从作者对此次宴集环境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道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从而与第一自然段的乐生之旨相一致。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2)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体现在哪里方面呢? 明确:本文仅325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略举数例如下:

1.写景。以“崇山峻岭,茂森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

2.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语,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趣。

3.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 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一二。2.背诵全文。

六、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乐)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痛)

第三部分:明作序目的。(悲)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赋”的特征,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能力目标: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作者处境,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如何理解。

2、景、情、理的融合,写景的技巧。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苏轼的《题西林壁》导入新课。

二、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书、文、诗、词、画,俱成大家。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三苏”和同时代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苏轼和“乌台诗案”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这年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三、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重读、韵脚),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转化的?本文体现了苏轼的哪些艺术才情?

2、字词过关

3、集体朗读,初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重点研读

1、请一位学生朗读,重点字句的分析。

2、第一段的层次怎样划分?

明确: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笔法,如一首诗歌前的小序。第二层,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是月出之前的情况。

第三层,第五—七句,先写景后叙事,是月出之后的情况。

3、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4、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明确以喜悦为主。

五、第二段内容分析 疏通文字后提问

1、本段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两层。第一层写作者的歌声。第二层写客人的箫声。

2、本段刻画了怎样的意境?

本段刻画了一个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3、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什么不同?

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4、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表达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5、本段的“悲”从何体现?

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箫声中体现。

6、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

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7、本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转折过渡。

六、布置作业

背诵一、二段,预习三、四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第三段 疏通文字之后提问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

2、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明确:悲伤。

3、“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都不曾晃动一下就悄然消失了。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的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遭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到这样的苦闷和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上也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三、分析第四段 疏通文字之后提问

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的感情色彩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答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主要从观点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理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没有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而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辨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不科学,他是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区别。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种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5、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主客实际是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心态。

四、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和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是议论还是抒情,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缅怀历史人物,显示人生的变与不变的道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声韵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写作更为自由。如开头几句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很适宜于朗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习题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2.、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借助游褒禅山,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1.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2、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 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4、指点与答疑。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布置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

2、“其”的用法。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3)代词。它(代仆碑)。

(4)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7)代词。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二、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第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3、指导背诵: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6、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四、布置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作者游踪示意图

小结:写游记须有明确的方位感。

2、连贯背诵前三段。教师先作示范背诵(速度稍慢,便于学生默诵),请三位同学依次背诵1、2、3段,最后全班同学齐背这三段。

3、整理“之”“以”的用法。

二、诵读第4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学生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先背第4段,然后齐背第1至4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下载必修2第三单元综合科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必修2第三单元综合科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月球、地球、太阳三个天体的的运动关系是: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地球绕着太阳公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地球......

    必修三 第三单元 知识必备

    必修三 第三单元 知识必备 I. 一箭双雕 1. praise v.表扬赞扬 phrase n. 短语词组 2. penny n. 便士;一文钱 penniless adj. 贫困身无分文的 3. wonder v. 惊奇;纳闷想......

    必修2第三单元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2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活动教案 2007.02 9、议论散文两篇 《窗》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会课文的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学习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

    兰亭集序学案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通“ ”) 2.一词多义 (1)修 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 )(2)一 其致一也( ) 悟言一室之内 (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3.词类......

    必修2第三单元训练

    友好三中 高一政治导学案 编制人:王洪敏 审核人: 王洪敏 姓名: 班级: 编号: 第 周 号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训练(文+理)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本单元基础知识点,培养分......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重点班级姓名课文复习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1.《十六年前的回忆》是回忆录。作者李星华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按照时间顺序写了父亲李大钊被捕......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一、课前导入:同学们,经过两个星期的学习,我们已经把第三单元学完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呢?(学生回忆)相信大家的收获应该挺丰......

    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1

    德才高中高一当堂检测卷(历史)习题内容:第三单元试卷编号:54 命题人:郭莹试卷总分:20分 班级:学生姓名:检测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 【检测目标】苏联的经济改革、苏联解体原因、凯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