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就业是民生之本
为什么说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
失业率这个词在很多国家代表着这个国家发展的好坏.我来说说我对失业率的理解.一个国家如果失业或者待业的人口太多.第一:国家必须支出相当一部分财政经费来养活这些对社会完全没有贡献的人.第二:他们无所事事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激增(如抢劫强奸案的增加,没有工作的人找异性朋友相对困难).第三:失业率高国家的税收就低,这是个长久的影响.因为上班拿到的工资是要交税的.而不上班或者不正规的上班,灰色收入都会影响税收.影响税收就势必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这对国家的影响很长远.所以每个国家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失业率问题.就如同一个人患病就必须看好一样道理。失业率高的国家绝对不是个正常的国家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劳动力丰富,民生是党工作的重心,而解决民生问题的目的,就是让人民能够过的好一点,让每个人能够有一份安定的工作,解决就业问题,就能够降低失业率,有利于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所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安邦之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这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业理论、方针、政策的高度概括。
两会期间,大学生就业又成为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所关注的焦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去年年底,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7.4%,圆满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为促进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回顾近几年来两会的建议、提案,去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代表、委员对大学生就业给予的关注是空前的。仅教育部就收到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提案达200多件,涉及完善配套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鼓励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强化就业创业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等多个方面。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农村就业并提出多项鼓励政策。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大学生就业率稳中有升。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4%,与2008年同比略有上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并深入有关省市、高校视察,鼓励广大毕业生到基层一线经受锻炼、发挥才干;要求各地和高校大力开展就业服务,帮助毕业生了解政策,掌握信息,疏通就业渠道,加强困难群体帮扶,使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去年年初,国务院先后召开常务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大政策,并推动各地和有关部门抓好政策落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成效显著。高等学校通过开展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离校教育等方式,充分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全力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截至去年7月,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共举办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1万余场,提供岗位信息300多万条。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仍十分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河南、安徽等代表团和九三学社中央都表示要将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重点提案提交会议审议。据悉,中央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2010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政策,力争在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到社区就业、到基层农技推广站点、乡镇医疗机构就业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只有认清自身优势与劣势,科学分析环境,结合相关政策,用积极的心态,一定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就业道路。
那么在这么多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大学生应当如何应对挑战呢?我认为:
1.提升自身“硬件”与“软件”。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自己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外在环境的变化,使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就业的艰难,进而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身“内功”,最终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2.改变旧有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我相信每一个过来人也都经历过就业的困惑,有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上我们自身、用人单位观念的转变,每一个年轻的朋友都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心仪的职业。
我坚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值此佳际,作为中国新时代的大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关注时事,再学“三个代表”,并落实到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当是我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新世纪的大学生担负着新的历史任务。忆往昔峥嵘岁月,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为了祖国的独立繁荣,披荆斩棘,奋斗一生,有的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看今朝泱泱中华,“三个代表”为我们的成功和成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相信年轻的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不断完善自己,一定能成长为能够肩负起历史赋予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的年轻一代!
——————————————————————————————————————————————
第二篇:就业是民生之本
(1)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人民群众 就业是民生之本 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3)努力扩大就业,有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各项改革事业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生产决定消费。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4)促进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5)促进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之一。
(6)促进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之一。
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提供信息服务; 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
3、维权问题
意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措施:①党和政府首先要发展经济 首先要发展经济,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同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②用人单位:要增强法律意识,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合法诚信用人。③劳动者: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以合法手段、法定 程序维护权益。
第三篇: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就业过程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从法律的层面阐述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内容;寻求权利保护对策,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权益受侵害现状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 ,由于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用人单位的观念、就业权益救济渠道不畅等原因 ,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形屡见不鲜。2005年12月,CCTV与智联招聘网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一个网上调查,结果显示,有 74%的求职者遭遇过正当权益被侵害事件。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种表现:
1.大学生就业中的歧视现象
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有户籍歧视,例如,有些地方公务员招考中排除外地生源报考。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的性别歧视,有关调查显示:55.8%的女生认为自己找工作时遭遇了性别歧视,63.7%的女生和47.6%的男生认为当前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是存在着“很歧视”或“比较歧视”女生的现象。另外还有身高歧视、健康状况歧视、婚姻状况歧视、血型歧视等。
2.大学生就业中遭遇合同陷阱现象
有些单位违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无条件的延长试用期;收取各种名目的押金、培训费;更有甚者毫无资质,招聘大学生搞传销或限制大学生人身自由从事非法活动。
3.用人单位随意违约或不兑现用人协议书的条款
由于用人单位处于强势地位,导致随意更改就业协议内容、不实际履行就业协议条款,甚至随意解除就业协议。例如,个别单位对毕业生承诺了很多优惠待遇,但当毕业生上岗后,这些待遇不兑现或不完全兑现,损害了毕业生的权益。再比如,很多企业违反国家规定,不给大学毕业生交“五险一金”,使得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主要内容
1.大学生毕业生享有平等就业权
平等就业权渊源于我国宪法,是劳动权和平等权共同派生的一个权利,平等就业权综合了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人权特征,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的重要权利。大学毕业生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宪法上规定的基本权利。宪法第 32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 42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这两条规定是平等就业权的宪法依据。我国《劳动法 》第12条对该权利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因此,当大学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歧视时,完全可以法据理力争。
2.大学生毕业生享有民法上规定的民事权利
大学生毕业生作为年满18周岁的公民、作为就业协议书的一方,其权利受民法原则以及《合同法》的保护。民法的平等、自愿和等价有偿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对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有重要意义。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是一种平等的民事关系,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就业协议书是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用人单位不能凌驾于毕业生之上,签定带有“霸王条款”的用人协议。按照诚实信用原则,毕业生有知情权,用人单位必须如实介绍自身的真实状况。就业协议书本质上是一种合同,它一经双方签订就具有法律效力,对合同双方都有约束力。当用人单位违约或不按照合同兑现义务时,毕业生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履行合同或者承担违约责任。
3.大学生毕业生享有就业过程中的受教育权
大学毕业生作为高校的教育对象,理应享有受教育权。这种权利来自我国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高等学校除了传授大学生具有的专业知识外,还有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平等推荐毕业生;积极联系就业信息;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等义务,以保证大学生
顺利就业。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当作学校发展的重点问题,当作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或必选课。因此,作为高校毕业生应该享有获取就业信息权、接受就业指导权、被公平推荐权。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保护措施
1.建立、健全保护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立法保护。
目前,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中规定得都不够明确,当平等权受到侵犯时,缺乏有效、及时地救济;在我国,对侵犯平等就业权的行为也缺少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监管。因此,平等就业权仍处在应然状态,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7年8月30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但是,纵观全文,笔者认为该法过于原则和笼统,特别是对于用人单位实施就业歧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裁措施,很难使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落实到实处,笔者建议尽快制定《大学生权益法》,把大学生就业权益作为单独章节加以规定,明确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劳动法》,拓宽其对就业歧视范围规定过于狭隘的状况,使其和国际人权文件接轨;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配套的实施细则。达到充分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目的。
2.国家设立专门的平等就业保障机构。
国外很多国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纷纷建立起促进就业机会平等的机构。这些机构中,有的是完全的政府机构;有的是完全的非政府组织。1964年美国的《民权法 》(草案)还提出了设立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EEOC),该委员会成立四十多年来,平均每年处理超过 70万件就业歧视案,至于其为受害人所争取之补偿金额,为数相当可观。笔者认为:在我国,根据我国国情,此机构可以设在劳动人事部门,作为其内部的一个专门的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对就业歧视问题进行调研,提出立法建议;接受就业歧视举报,对实施就业歧视行为的单位进行处罚等。
3.高等学校设立专门的大学生维权、服务部门。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服务职能。也随着高校学生事务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高校应该成立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与服务中心等专门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权益保护教育、个案咨询、就业权益指导、就业维权等。这必将为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北京联合大学就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权益服务中心,它是北京地区最早成立的维护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学生组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笔者认为,通过在高校内部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就业维权、服务部门,可以使大学生接受快捷、及时地帮助,极大促进就业权益的保护。
4.大学生就业权益受侵害时,寻求司法救济
英美法国家有句法律格言“无救济则无权利”,司法救济是权利的法律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根据我国的司法传统,我国没有宪法诉讼,致使很多侵犯平等权的案件得不到受理,使公民的平等权得不到有效保障。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7年8月30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了“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法的颁布实施,使得法院在审理侵犯平等就业权的案件时,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当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因就业协议产生纠纷时,因为就业协议书具有合同的性质,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合同法》、《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到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四川大学 98级学生蒋韬状告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招录行员“身高歧视”案,被媒体称为宪法平等权第一案;公民张先著诉芜湖市人事局招录公务员“乙肝歧视 ”案,在全国也引
起较大反响。蒋韬、张先著敢于拿出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就业权利,其勇气可嘉,所以,当大学生就业权益受侵害时,不应选择沉默和逃避,而应该举起法律这一正义之剑。
第四篇:申论:就业是民生之本
申论范文: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获得收入、维持生计和进一步改善物质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径。解决群众的就业再就业,就是解决民生的根本问题。
这几年人们普遍感到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即使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或者海外留学归来,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也并非易事。究其原因,是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碰头”,使本来就存在的就业困难更加突出。加之企业改制减少用工、采用高新技术等原因,对劳动力的需求呈下降趋势,而与此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进城的门槛不断降低,进城农民工日益增多,从而给城镇就业进一步增加了压力。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都要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人员。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劳动力供过于求在1000万人左右,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正因为有困难,才需要我们来解决;无论如何困难,总能找到解决办法。比如,在贷款和税收政策上,可考虑加大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第三产业包括社区服务业的扶持力度,这些领域的繁荣发展可以提供数量很大的就业机会;可考虑对录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一定规模和一定使用期限的企业,由政府给予就业补助,以鼓励企业录用下岗失业人员;可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农民工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以解决部分劳动力因缺乏技术而无法就业的问题;针对大学生、研究生就业难,教育部门和各院校应重视岗位需求的调查,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招生规模和专业比例,同时政府可提供青年志愿者岗位,实行鼓励大学毕业生支边支农下基层的政策;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要注重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为科技人才提供就业岗位。政府还有一个当务之急,就是对“零就业家庭”给予就业援助,尽快做到让目前每一个“零就业家庭”至少能有一个人实现稳定就业。
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给钱给物,不如给一个创业环境、创业条件。这就要求政府把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社会环境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努力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提供就业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激发更多的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从就业者来说,也应当从实际出发,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不能眼睛只盯着机关、外企、高收入单位和轻闲的工作,自主创业、弹性就业、到农村和基层工作,都是可以考虑的选择。以后如遇到合适的机会,依然可以进行调动、竞聘和再就业,以取得更理想的工作岗位。
“民以食为天”,而食的获取靠就业。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这个问题上用再大的心思、花再大的心血、下再大的功夫,都是应该的。当然,促进再就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而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共同推进。相信只要各方面群策群力、共同努力,我们就能够把失业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让广大群众各得其所、安居乐业。
第五篇:就业是民生之本论文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否充分是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劳动就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之产业结构转型下资本对劳动的排斥必不可免,在劳动力整体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就业总量矛盾虽有缓解,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和区域性问题日益凸显。针对我国就业形势面临的复杂背景,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深入分析我国近几年就业形势的变化,切实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就业工作,同时准确研判我国未来就业趋势,对于实现充分和稳定就业、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基本情况
当前,我国农村仍存在很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城镇失业人口及未就业毕业生逐年积累并有扩大趋势,就业问题将是未来几年我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从产业结构角度看,第三产业正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主力产业;从所有制角度看,我国就业人口主要集中于非公有制经济;从区域结构角度看,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吸纳就业能力正相关。同时,我国就业人口整体素质仍显偏低,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一)我国就业结构现状
就业结构主要体现了社会劳动力在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的配置结构,这里主要从就业产业结构、就业所有制结构和就业区域结构加以考察。
一是就业的产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一系列变化,就业人员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年下降。虽然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增幅略高于第二产业,但相对发达国家来说,第三产业发展的速度偏慢,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潜能,仍是我国未来相当长时间的重要任务。
二是就业的所有制结构。近年来,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非公有制经济部门吸纳就业人员的数量及所占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成为吸纳劳动力人口的主要渠道。
三是就业的区域结构。从我国就业人员分布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省份,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其吸引就业的能力也相对较弱。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就业情况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侧面解释了就业区域结构形成的原因。
(二)我国失业人口现状
目前,我国的失业人口主要分三类:
一是城镇登记失业人口。
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指城镇常住人口中(男16~50岁,女16~45岁),具有劳动能力但未从事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利润的劳动,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求职登记的失业者。2010~201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规模仍有继续扩大的压力。
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
近些年,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波动较大。但总体看,仍有较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释放,其在未来将对我国就业形势产生一定冲击。
三是大学毕业生中的实际失业人口。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高校离校但未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不断积累,这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而且日益成为不容忽视的待就业人群。
(三)我国劳动力就业素质现状
据世界银行相关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与失业率密切相关: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就业人员素质普遍达不到高科技和新兴行业发展的用人要求,不仅不利于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也给未来就业形势带来隐患。
二、当前我国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指在劳动力供求总量基本相当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现象,即劳动者难以实现就业的同时,部分企业却出现“招工难”,而这是近些年,也是未来几年我国将会持续存在的重要问题。
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国际需求不振、国内需求尚待提升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大量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生产萎缩或转型升级,导致传统制造业岗位需求显著减少,必然带来大批的失业人员。而这些失业人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普遍没有达到一些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即使有着强烈的就业愿望,也很难在劳动力市场找到相适应的就业岗位,且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
同时,我国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目前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这已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必然伴随相对长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是政府和学术界必须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挑战与机遇并存
近年来,我国高达数千万的农村转出人口流入城市和城镇,这一方面为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区的企业“用工荒”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劳动力缺口。
但户籍制度以及附着其上的保障制度的差异性,导致农村转移劳动力真正实现市民化困难,不仅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相关政策的效果,而且转移劳动力在城市的边缘化很容易成为城市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转移,不仅有利于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拐点的压力,为产业转型升级留足空间,也有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尤其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新型城市化,重点集中于人的市民化,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高效转移带来了难得机遇。同时,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大规模的农业人口市民化意味着政府需要承担巨大的转移成本,即使存在足够吸纳劳动力的渠道,初期的转移成本规模仍不容忽视。
而在国家限制部分城市人口规模、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更多进入二级及以下城市的背景下,各级地方城市将面临越来越大的转移成本压力。如何抓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机遇,同时尽量降低转移成本,将成为各级政府必须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近些年,随着地方高校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未就业毕业生规模也持续积累。
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来源,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高校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式改革滞后,加之高校为求“发展”盲目扩大规模和生源、毕业生就业心态不合理,不仅带来普遍的“学用脱钩”现象,更使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逐年积累,形成日益庞大的“高学历”失业大军。如果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没有针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对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式进行及时的改革完善,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更加严峻,并会成为我国未来就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四)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人口流动受限、信息不对称和教育滞后是导致就业问题长期存在的主要因素,政府往往通过对这三个因素施加影响,来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但改革开放以来,在人口红利和经济高速发展影响下,就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足够认识。
直到近些年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如何促进就业才逐渐为各级政府所重视。但由于缺乏相应经验,且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很不完善,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仍仅限于通过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失业人群,而从长期的、根本性的角度,针对人口流动限制、信息不对称和教育滞后三大因素的全方位改革尚未展开,给未来就业问题的解决留下隐患。
三、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因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应优先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将更好解决就业问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的前提。在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应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第三产业,实现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把人力资源开发过程变成拉动就业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使人力资源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促进经济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
国内外的实践和经验表明,在市场调节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最有效的经济手段之一,也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得以实现的重要工具。
第一,加大政府直接投入力度,保障就业困难群体的利益。面对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需求巨大的矛盾,应通过加大政府财政直接投入,利用预算内外各种渠道,积极筹措失业救济资金、特困群体就业补助及再就业人员的培训费用等,重点保障就业困难群体的利益。同时,加强对再就业资金筹集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推进就业与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
第二,实施积极的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国有企业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1年以上并办理城镇失业登记的失业人员等群体,大多仍然具备较高的再就业需求和能力。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再就业扶持政策,针对以上群体推出适宜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在规定限额内(每人每年8000元)按四个税种依次减免。对只要自谋职业(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网吧、氧吧等服务业外)或到公益性岗位就业的,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仍可享受若干年(如3年)免征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以鼓励和帮助以上群体尽早实现再就业。[2] 第三,积极创造条件开征社会保障税。开征社会保障税是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为待业人员筹集必要的最基本生活资金的社会保障方式。[3]当前,我国社会保障费用筹集主要采取“收费”的方式,缺少一定的强制性,导致漏报、冒领及资金挪用现象较为普遍。[4]因此,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征社会保障税,以此增强相关费用收支的强制性,更好地发挥其保障待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功能。同时,完善社会救济制度,加大财政对失业人员的补贴力度,尤其要积极探索非公经济部门失业人员的救济办法。如,针对离退休不到5年的非公经济部门失业人员,应规定财政和企业分比例继续给予其社会保险补贴和相应的岗位补贴,直至失业人员达到退休年龄为止,以此保障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5] 第四,对于吸纳下岗和失业人员再就业达到一定比例、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企业,给予一定企业税减免优惠或信贷优惠,以此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贡献力量。
(三)创造良好的创业和就业制度环境
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就业问题的顺畅解决需要完善的制度环境加以保障。首先,加强就业相关法制建设和宣传力度,以更好发挥政府促进就业、保障就业的职能。各级政府及就业管理部门应加快多层次的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社会就业问题的妥善解决营造科学严格的制度环境。
同时,加强就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尤其应加强失业求职群众的普法教育,倡导公平就业理念,以更好保障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其次,加快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制度尚不完善,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劳动力就业保障制度社会化程度低,劳动就业培训和服务机构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结构重叠、培训内容雷同、管理不顺、信息提供不及时等问题,加之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家财力的制约,已严重阻碍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与合理流动。为此,应在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打破地区与行业之间的制度壁垒,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的国内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和机制,促进劳动力资源在地区间、产业间、行业间的合理有效配置。
同时,完善劳动就业培训与服务机构的管理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发挥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的效能。再次,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体系。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一直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不准确以及服务功能不足、服务手段匮乏等问题。应探索和构建全国统一的劳动者信息服务网络,全面推进就业服务配套公共事业的发展,加强对工作人员和岗位的考核管理。同时,建立和完善就业登记制度、再就业培训机制。加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强化劳动力就业服务指导功能。
(四)优化经济结构,多渠道扩大社会就业 首先,从产业结构角度看,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创造和带动就业的效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机器的普及,传统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渐减弱,其劳动力占比持续下降。相较而言,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巨大。这不仅得益于第三产业更加广泛的产业范围,也得益于第三产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即不断产生新的行业形态,进而不断带来新的就业岗位。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同样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力必然会从第一和第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和集中。
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作为承担就业的主渠道,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有望超过就业总数的75%。因此,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以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创造和带动就业的效应。其次,从企业规模角度看,应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更好发挥其带动就业和再就业的作用。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庞大,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中70%的城镇居民和80%以上的农民工集中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已成为安置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重要渠道。为此,应加大对各领域中小型和小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通过中小企业的繁荣发展,促进其吸纳就业作用的发挥。再次,从所有制角度看,应优化非公有制经济结构,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为扩大和吸纳就业的主力。但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影响,非公有制经济中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样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导致其吸纳就业能力逐渐减弱。
在公有制经济存在劳动力进入限制及退出制度不足的情况下,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进而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应是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应有之义。对此,应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一些新兴产业包括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允许部分非公经济参与社会公用事业建设,充分发挥其灵活、高效的优势,创造更多的有效就业岗位。此外,也可引导部分劳动密集型非公经济进入农村和乡镇,就近参与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以此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五)加快发展应用技术教育,以提升劳动者的就业与择业能力
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数量和优势日益降低,企业对生产和服务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大量劳动者在短时间内难以胜任这种新变化,导致结构性失业。[7]因此,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应用技术人才,成为现代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劳动者就业和择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一,在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同时,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并推动部分高等院校的转型,促进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型,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和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教育的需要,使劳动者具备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应掌握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从而获得体面工作。第二,建立和完善新型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持续就业能力。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公共就业培训体系,同时推动构建员工在职就业培训、人职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体系,最大限度减少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冲击,使劳动者具备更强的持续就业能力。第三,通过多种培训形式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可依托大专院校、各类培训机构和企业,特别是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以此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能力。第四,在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的同时,通过优化教育和培训内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一方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型、知识型人才。[8]另一方面,遵循市场机制,根据企业对不同专业求职者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技能培训,以此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门路。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世纪9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万人预计到1996—21年平均新增1 45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3年212万,24年达到28万,25年将超过3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解决方案: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解决方案:.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解决方案:政府部门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