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课标本 第九册 第二单元测试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满分10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
一、读拼音写字、词。(3分)
(3分)kānzǔnáomianzhilie
()测()()励真()恶()
二、给划横线字选择正确读音用“√”表示。(2分)
1、耳畔(panban)食不下咽(yanyanye)藐视(miaomao)
2、《水浒传》(zhuànchuán)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三、请选择正确的一组在“()”里打“√”,错的把错别字改正在括号里(4分)思潮起伏恍然大悟狂风怒吼司空见惯水落石出()
濒来入梦百折不回寝不安席张冠李戴可见一斑()
天涯海角牙牙学语滔滔不绝悬崖绝壁波涛起伏()
惹人叽笑水落石出碧空如洗顶天立地同心协力()
四、请根据语境填空(4分)
小学五年的生活一晃而过,真是。(写两个表示时间易逝的成语)我即将参加六年级毕业统考了,我想用“
”来告诫自己,(填上恰当的名言警句或谚语等)使自
己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五、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在()中打“√”,错误的在原句旁边改正。(4分)
1、冬天到了,所有的树木都落光了叶子。()
2、五星红旗在蓝的天空中迎风飘扬。()
3、凡是穿大白褂的人就是医生。()
4、这些作业我基本上完全做了。()
六、选词填空(2分)
阻碍阻挡阻挠精细精密精致
1、詹天佑不顾帝国主义的(),亲自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2、惰性是我们前进的()。
3、小红太任性了,妈妈无论怎么说,也()不了她出去。
4、显微镜是一种()的仪器,用它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生物。
七、按要求写句子(4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2、我被派去采访前总统夫人,一个全世界都很有名的人物。(将划线的部分换成成语)()
3、许浩在作文中列举了一些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动物名字。(缩句)
4、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能陶冶人的情操。(关联词)
八、日积月累,按要求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另外再补充喜欢的一句。(5分)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
2.(),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3.(),(),中国才有真进步。
4.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
5.落红不是无情物,()。
6.(),()。
九、根据下面所描绘的情境,回答问题。(3分)
汶川大地震给那儿的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心理创伤,请你带着一颗善良的心,去抚慰他们的心灵。
你对这次遭受身体残同学说:。
你对失去家园和亲人同学说:。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和运用(30分)
一、阅读《詹天佑 》回答问题。(12分)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细蜜周密严密)计算。詹天佑经常(鼓励鼓舞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惹外国人讥笑 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划去括号里用得不正确的词语。2分
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给词语中第一个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2分
勘测(shènkān)塞外(sāisài)恶劣(wùè)讥笑(jǐjī)
4、找出文中的两组近义词。(1分)
5、用“”画出詹天佑不顾条件恶劣坚持野外工作的句子。(2分)
6、用“~~~”画出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想法。(2分)
7、用“||”将这段话分为三层,并写出第二层的层意。(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师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是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分)
名声大振:一扫而光: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你开错了窗”指的是什么?,换一扇窗户又指的是什么?。(3分)
3.想一想这篇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3分)
4.为什么说换了一扇窗户就能开启成功的大门呢,谈谈你的理解?(3分)
5.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体会到了什么,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
6.请用两个恰当的词语来评价玛利亚老师的做法或品质。(2分)
7.请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第三部分:习作(40分)
根据下面的提示与要求,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习作(35分)
提示与要求: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思考,也有发现;有甜蜜的回忆,也有美好的憧憬„„。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生活中的一个方面来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内容具体,书写端正,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第二篇:人教课标版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人教课标版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热爱阅读;从景物与事情的描写中用心体会作者的感情;抓住课文要点,了解并运用说明方法;把握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感受汉字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学习作者如何抓住外貌、动作描写表现父母之爱;感受字句包含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学习并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感情,领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与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6篇。教材注意整合性和训练性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习”,后面编写了“思考与练习”,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还安排了2个重点训练项目,《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二、班级情况分析
班级人数
人
第三篇:人教课标本四年级写字课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写字课教学计划
一、开展写字课的目的:
第周“
﹑ ─
▏” ;
“
六、千、上”
第周“丿 乀 ㄑ ” ;“天、如、好”
第周“ 亅”;“可、中、蔡 ” 宣、萨”
第 13 周“ 蚕、桑、塞、辩、1.培养学生写字意识,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通过写字课程的开展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第 14 周“壶、徽、聋、刺、绑、二、形式和类型:
有效利用每周的写字课。
三、具体要求:
1.教师要加强指导,不能将书法课变为自习课。不搞形式,让学生习字习惯的养成真正落到实处。2.合理安排学生每天的练习内容。
3.强调学生的写字姿势,随时纠正不良习惯。4.定期在班级进行写字比赛,随时奖励有进步学生。
四、预期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2.使每位学生都能写一手好字。3.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计划进度表
周次
教 学 内
容
同”
乞、九”
红、毛 ”澜”
属”
啄”
惯” 弧、翔”
率” 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 11 周第 12 周“乛 乙”;“ 宝、“∠ 乚”;“ 云、“∟”;“区、匠” “亭、潭、庭、泰、攀、“额、臀、蜒、橡、惑、“堪、尊、捶、彻、滩、“避、荧、捕、甩、毁、“ 凯、罪、健、畅、“欲、茁、蹋、冠、菊、第 15 周“焰、罚、饶” 第 16 周综合练习一 第 17 周综合练习二 第 18 周 书法考试 写字课教案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练习笔画“﹑ ─
▏”。
2.练习“
六、千、上 ”等 相关汉字。
活动过程: 一.认识“、─
▏”
二.练习“、─
▏”
1.范写“、─
▏”;
2.学生练习。
三.练习相关汉字。
1.出示“
六、千、上”等字学生认读。
2.老师范写,重点突出“、─
▏”的写法。
3.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教学后记:学生基础不同,部分学生对笔画的把握很好,但部分
学生并不知道如何起笔、运笔、收笔等,要更扎实地给学生教授笔画的写法,引起学生对书法的重视。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1.练习笔画 “丿 乀 ㄑ”。
2.练习
“天、如、好”等带撇点的字。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丿 乀 ㄑ”。二.练习“丿 乀 ㄑ”。1.范写“丿 乀 ㄑ”。2.学生练习写“丿 乀 ㄑ”。三.练习相关汉字。
1.出示“天、如、好”等字学生认读。2.老师范写字,重点突出“撇点”。
3.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1.练习笔画 “ 亅”;
2.练习
“可、中、同”等相关汉字。
活动过程:一.认识“ 亅 ”
二.练习“ 亅” 字。
1.范写“ 亅”
2.学生练习“ 亅
”。三.练习相关汉字。
1.出示“可、中、同”等字学生认读。2.老师范写字,重点突出“竖钩、横折钩”。
3.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第四课时
活动目标:1.练习笔画 :“乛 乙”
2.练习“宝、乞、九”等相关汉
字。
活动过程:一.认识笔画 :“乛 乙”
二.练习“乛 乙”。
1.范写“乛 乙”
2.学生练习“
乛 乙 ”。三.练习相关汉字。
1.出示“宝、乞、九”等字学生认读。2.老师范写字,重点突出“撇”。
3.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第五课时
活动目标: 1.练习笔画:“∠ 乚”;
2.练习“云、红、毛”等相关汉字。
活动过程: 一.认识“
∠ 乚”
二.练习“∠ 乚”。
1.范写“∠ 乚”
2.学生练习“
∠ 乚”。三.练习相关汉字。
1.出示“云、红、毛”等字学生认读。
2.老师范写字,重点突出“撇折、竖弯钩”。
3.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第六课时
活动目标:1.练习笔画 :“∟”;
2.练习
“区、匠”等相关汉字。
活动过程:
一.认识笔画名称竖钩:“∟”
二.练习“∟”等带竖钩的字。
1.范写“∟”
2.学生练习“
∟”。三.练习带竖钩的字。
1.出示“区、匠”等字学生认读。2.老师范写字,重点突出“竖折”。
3.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教学后记:通过几个星期的笔画练习,绝大部分学生对基本笔画的笔法有所掌握,写出来的笔画有了飞跃的进步,对书法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后面学写结构奠定了基础。第七课时
活动目标:1.学习写“亭、潭、庭、泰、攀、澜”。
2.练写课文片段。
活动过程:一.认识“亭、潭、庭、泰、攀、澜”。1.老师范写“亭、潭、庭、泰、攀、澜”。
2.学生学写,老师巡视指导。二.学生练写课文片段。汉字。
活动过程:一.认识“堪、尊、捶、彻、滩、啄”。
二.练习“堪、尊、捶、彻、滩、啄” 等
活动目标:
1.学习“凯、罪、健、畅、弧、翔”。
2.练习课文片段。
活动过程:一.认识“凯、罪、健、畅、弧、翔”。
1.老师范写“堪、尊、捶、彻、滩、二.练习“凯、罪、健、畅、弧、翔” 等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三.小结。
教学后记:初学结构,大部分学生对结构该注意的问题并不清楚,通过教学生读帖、描红、临帖,让学生初步了解练习书法的基本步骤,提高了对书法中字的结构的认识。部分学生的结构写得很不错。
第八课时
活动目标:1.学写“额、臀、蜒、橡、惑、属”。2.练习课文片段。
活动过程: 一.认识“额、臀、蜒、橡、惑、属”。
1.老师范写“额、臀、蜒、橡、惑、属”。
2.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二.学生练写课文片段。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三.小结。
第九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习“堪、尊、捶、彻、滩、啄”。2.练习课文片段。
啄”。2.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三.练习课文片段。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第十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习“避、荧、捕、甩、毁、惯”。2.练习课文片段。
活动过程:一.认识“避、荧、捕、甩、毁、惯”。二.练习“避、荧、捕、甩、毁、惯” 等
汉字。1.老师范写“避、荧、捕、甩、毁、惯”。2.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三.练习课文片段。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第十一课时 汉字。
1.老师范写“凯、罪、健、畅、弧、翔”。
2.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三.练习课文片段。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第十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习“欲、茁、蹋、冠、菊、率”。
2.练习课文片段。
活动过程:一.认识“欲、茁、蹋、冠、菊、率”。
二.练习“欲、茁、蹋、冠、菊、率” 等
汉字。
1.老师范写“欲、茁、蹋、冠、菊、率”。
2.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三.练习课文片段。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第十三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习“蚕、桑、塞、辩、宣、萨”。
2.练习课文片段。
活动过程:一.认识“蚕、桑、塞、辩、宣、萨”。
四.小结。
教学后记:通过几个星期的结构练习,大部分学生已经熟练地掌
握并运用书法写作的基本步骤,对结构的平稳性有所把握,不少学生的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个别学生不四.小结。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第十七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书写“综合练习二”,巩固本二.练习“蚕、桑、塞、辩、宣、萨” 等汉字。
1.老师范写“蚕、桑、塞、辩、宣、萨”。
2.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三.练习课文片段。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第十四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习“壶、徽、聋、刺、绑、蔡”。
2.练习课文片段。
活动过程:一.认识“壶、徽、聋、刺、绑、蔡”。
二.练习“壶、徽、聋、刺、绑、蔡” 等汉字。
1.老师范写“壶、徽、聋、刺、绑、蔡”。
2.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三.练习课文片段。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够重视书法。
第十五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习“焰、罚、饶”。
2.练习课文片段。
活动过程:一.认识“焰、罚、饶”。
二.练习“焰、罚、饶” 等汉字。1.老师范写“焰、罚、饶”。
2.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三.练习课文片段。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第十六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书写“综合练习一”,巩固本
学期学过的笔法。
2.练习课文片段。
活动过程:一.老师提出要求。
二.练习“综合练习一”。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课文片段。
学期学过的笔法。
2.练习课文片段。
活动过程:一.老师提出要求。
二.练习“综合练习二”。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课文片段。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第十八课时
(写字考试)
考试目标:
1、考核学生对笔锋的把握。
2、考核学生写字的结构协调性和平稳性。
3、考核学生对书法作品布局的把握。考核过程:
一、出示要考核的内容。
二、明确要求。
三、学生书写。
四、收交作品。
第四篇:人教课标本三年级语文第六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女娲补天》教案
关庙小学雷学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围困、挣扎”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引导学生了解女娲为什么补天,感受灾难的可怕,了解女娲的善良。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感受灾难的可怕。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力,感受灾难的可怕。
课前谈话:
1、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
2.知道女娲造人的故事吗?谁来说一说?(传说在神话世界里,很早很早以前天和地混沌一片,灰暗无比,自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大地上有了山川河流、草木鸟兽,美丽极了.一位叫做女娲的神仙来到地上,她觉得大地上太寂寞了,于是她和了许多泥,捏出了一个个男人和女人,她觉得太慢了,于是就用柳条对准那堆泥死劲一甩,溅起了许多小泥点儿。小泥点落在地上变成了一个个欢蹦乱跳的小人,从此大地上欢歌笑语,人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一、导入新课:
请把书翻到131页,你们瞧,图片上这位美丽善良的女神,名字就叫——(板书:女娲)
1.看老师写这个字,孩子们伸出手指来一起写。师板书:女娲。师: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个字?你能找到娲的形声字吗?(锅祸)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故事是名字就叫《女娲补天》
2、我们一起读读课题
3.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
1.接下来请大家带着问题去读一读这个故事。注意要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读课文)
过渡:下面我要检查一下刚才读的情况
2.字词教学
(1)出示难读词语,指名分行读。
塌下山冈燃烧围困熄灭
喷火窟窿冶炼寻找挣扎
轰隆隆熊熊大火金光四射
字音:轰隆隆(long)字形:塌字义:冶炼
(2)再出示词语:
窟窿围困挣扎燃烧
师:发现什么了?(预设:偏旁相同)
像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几个吗?(江河推拉进退讨论运送)
2、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过渡:回答得非常好!下面老师还要考考大家会不会读书,你想接受考验吗?这次读书老师又有新的要求,你可要听仔细啰!
3、学生探究阅读。
提出阅读要求。
(1)在课文中找到写女娲补天原因的段落,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写上“补天的原因”;
(2)课题叫“女娲补天”,那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补天”过程的?请用//标明起止。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轻声读,动笔画、写。所给时间要比较充分。教师巡视,注意指导后进生。在适当时机组织交流和讨论。)
4、抽生汇报。
三、感悟理解灾祸的可怕。
1.师: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可是——不知过了多少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2.请大家自由读第一段,边读边找,看哪些词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可怕?把你找到的句子、词语画一画,圈一圈,可以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写你的体会。
3.交流:预设:(1)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黒的大窟窿。
塌下、一大块、黑黒的、大窟窿。(人们抬头看到是什么样的大窟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评:那黑黒的大窟窿,就像一张大嘴要把人间的一切都吞噬,黑黒的大窟窿让我们感受到胆战心惊。
读出感受
(2)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预设:震裂、一道道、深沟
大地扭曲了,伤痕累累,它不再是人们的乐园,而是变得面目狰狞,那么可怕。
(3)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说说读了这句话的感受。(预设:熊熊大火、到处是洪水、围困、挣扎)
3.成语概括
师:当时的情形真可以说是——天崩地裂、水深火热,原本欢声笑语的人间霎时间变成了一个地狱——就像课文中提到的那样——天哪,太可怕了。
在可怕的灾难面前,人们是多么无助、悲惨,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读这段话。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4.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从天、地、山冈上、田野里向我们描述了灾难的可怕,这样写非常的有条理,我们在以后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得有条理。
我们再来读一读。师生配合读。
过渡:女娲创造了人类,就像慈爱的妈妈一样,看着自己的孩子遭受灾难,她的心里难过极了,她怎么做呢?怎么来挽救自己的孩子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拓展环节
1积累神话成语
2.鼓励去看一看这些优美生动、瑰丽神奇的神话故事。
板书设计:
为什么补天(1)
女娲补天怎样补天(2.3.4)
补天的结果(5)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女娲补天》
1、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女娲为什么补天?
2、汇报。
4、看到这片悲惨的景象,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出当时的情景?
5、(生练读后)指名读,大家评,互相评
二、学习二、三、四段
1、过渡:当天破了以后,人们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面对这些受苦的人们,女娲是怎么做的?自由读2段,边读边做上记号。
2、交流:
(1)“女娲难过极了„„水中的人们。”指导朗读。(你听出了什么?)相机板书“善良”
在生活中或电视里有没有听说或看到过像女娲这样的人一一看到别人受苦受难就积极地去帮助别人呢?(比如,解放军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和地震灾区的灾民。)
(2)既然天火已经熄灭了,那为什么还要补天?
(3)女娲做了个什么决定?
(4)我们可以看出,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勇敢)
过渡:女娲究竟是怎样补天的呢?
3、默读第三段,边读边思考:
(1)女娲补天的材料是什么?
(2)这样的五彩石好找吗?
(3)想象“女娲都到哪里去找了五彩石?”
也许„„也许„„再也许„„
(4)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女娲补天的艰辛?
生:
1、“女娲决定„„补上。”
2、“她忙了几天几夜,„„纯青石。”
3、“于是,她又找啊找啊„„找到了。”、抽生汇报。相机指导朗读。个别读,分组读,齐读,读出女娲的艰辛。
5、历经艰辛,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又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课件出示)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去补天,她先寻找五彩石,接着她(),然后(),再把()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
抽生汇报.自由读一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有很多动词)要写清楚一件事,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
6、从这些动词中,你又一次体会到什么?
(女娲补天的过程很艰辛。)
7、在这段中用了几个表示时间先后的词把女娲补天的过程交代得十分清楚,你能找到吗?谁能也用上这些词把自己做过的一件事说清楚?
8、补天确实很艰辛,历经艰辛之后女娲成功了!读到这儿你觉得这事儿怎么样?(太神奇了!这看似轻松的动作凸显出了女娲的神力,使故事更加具有了神奇色彩)
师:好,那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读出故事的神奇吧。齐读第四段。
师:女娲补天成功以后,人们又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
三、回顾板书,复述课文
师:通过这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是围绕女娲为什么补天?怎样补天以及补天的结果这三大问题来叙述的,下面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讲一讲这个故事,看谁讲得最棒!
提出要求:讲故事不是背诵课文,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记住故事的情节和重点词句,把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把话说得清楚明白就行。
指名复述(评价,补充)
四、拓展延伸
师:学了《女娲补天》这课,看到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遇到困难也没有放弃,你有什么想对她说的吗?
夸一夸女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
女娲补天这篇优美的神话故事,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不发达,不断受自然灾害威胁的情况下,渴望认识自然,改选自然的理想,显示了人类力量的伟大。我国古代神话故事有很多,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书《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大家可以读一读,以后我们可以开一个故事交流会,把你看过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六、作业
1、把故事讲给家人和朋友听
2、阅读课外神话故事
3、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为什么补天(1)
求雨神把天火熄灭
善良
造船救人
女娲补天怎样补天(2.3.4)勇敢
寻找五彩石
用神火冶炼并补天
补天的结果(5)
第五篇:第二单元测试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练习
时间:100 满分:100 命题人:王红 2015-1-9
一、看拼音写词语。
hūn yōng fâi xū zhân hàn quán shì chún qiāng shã jiàn()()()()()jiàn qiáo diān bǒ ǎi xiǎo cān guǎn yīn sēn kě bù
()()()()()
二、用“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筵席(yán yàn)着想(zháo zhuó)洗漱(sù shù)薄雾(báo bó)....呼号(háo hào)暖和(hã huo)脚腕(wǎn wàn)尽管(jǐn jìn)....粗糙(cāo zào)嘈杂(cāo cáo)秩序(chì zhì)脸颊(jiá xiá)....
三、组词。
廉()谭()塌()震()惧()镰()潭()踏()振()具()
俱()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若有所()生死()关()然泪下()声()色()荆请罪()无人烟
五、按要求写成语。
1、如“井然有序”的: .
2、赞美人物优秀品质的:
3、如“自由自在”的: ..
4、形容形势危急的:
5、形容学习、工作勤奋的:
六、同音词选词填空。
1、简洁 简捷
这种解题思路更加()。概括课文内容语言要()。
2、必须 必需
带上一些()的物品,我们赶快走吧。向他人道歉态度()诚恳。
3、暴发 爆发
大水退走后,又()了一场传染病。
他的话音刚落,会场上就()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4、反映 反应
中队长向老师()了班级存在的问题。
听了这句话,他()很冷淡,似乎与他无关。
5、震动 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的()而引起的。
这件事在同学当中引起了巨大的()。
6、启事 启示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小王贴了一张寻人()。
7、终止 中止
突然下起雨来,运动会只好()。随着裁判一声哨响,比赛(),中国队球迷一片欢腾。
8、推脱 推托
事故后,不能忙于()自己的责任,而应学会反思,以杜绝后患。他以自己最近太忙为由,将这件事()了。
9、及时 即时
发现了隐患后,他()汇报了老师,避免了事故的发生。通过卫星,我们观看了()的比赛实况转播。
10、功夫 工夫
一杯茶(),他就把东西做好了。()不负有心人。
11、包含 包涵
都是我的不好,这件事还请你多多()。这句话()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七、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1、()明天不下雨,我们()去登山。
2、这里()物产丰富,()景色秀丽。
3、()雷锋去世多年,()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4、()刮风下雨,他()坚持早锻炼。
5、()你不来,我们()去参加活动。
6、()去问别人,()自己动手查字典。
八、按要求完成练习。
1、小明对我说:“今天我有事情,不和你一起走了。”(改为转述句)
2、草原一片碧绿。(改为比喻句)
3、乱砍滥伐是违法的行为。(改为反问句)
4、看着喷香的烤鸭,我嘴馋极了。(改为夸张句)
5、一场大雪之后,大地一片雪白。(改为拟人句)
6、他 说:“放心,这件事包在我身上了。”(补充提示语)
九、课文回顾。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的蔺相如,的廉颇,、的谭千秋老师和哈尔威船长,、的乔依,《爱之链》教育我们。
2、《船长》的作者是 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被誉为“ ”,其代表作有《 》《 》。
3、哈尔威 在他的船长岗位上,地指挥着。他把 和 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 而是给 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 „„船长哈尔威 在舰桥上,也没有做,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人们透过 的薄雾,着这尊 徐徐沉入大海。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履行。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 的权利。
十、阅读理解。
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说不是“书香门第”,()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着的书本看出,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亲传流下来的哩。我父亲别无嗜好 就喜欢看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以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等古今中外名著 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 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一本本 苦书 这,说来就话长了。
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而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疗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突然、居然、忽然)下床了!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一生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
1、在第一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在第二自然的括号中用“ ”选择恰当的词语。
3、在第一自然段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昭然可见: 忧心忡忡: “苦”不释手: 古稀之年:
5、第1自然段中的“书香门第”和“缕缕书香弥漫”,两个“书香”的意思不一样:“书香门第”指 ;“缕缕书香弥漫”指。
6、“我们为此而忧心忡忡”,这里的“此”指。
7、问答题。
(1)课文开头介绍了“我”家贫寒的家境,这有什么作用?
(2)第2自然段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一本本‘苦书’”,“一本本‘苦书’”指什么?为什么称它们为“苦书”?
(3)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这“很多很多”指的是什么?
8、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
十一、习作展示
题目:意外的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成功、惊喜、发现、收获„„
2文从字顺,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