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时间:2019-05-12 12:2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11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11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第一篇:011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

011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文华

201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20分。整份试卷考试内容分四大版块,即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试题以《语文课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题量适中,题型内容覆盖面广,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无偏题、怪题,整份试卷简约、清晰、合理、各部分比例适当。

第一个版块是积累与运用。7个小题共27分。第1小题选择题考查字音,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考查的是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难度增加了。第2小题辨析字形,此题难度不太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C项里“名信片”的“名”(明)及“变本加厉”的“利”(厉)的辨析。只有学生弄清楚词语的意思,就不难辨出错误。第3小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这里面既有对近义实词的考查,同时也有对关联词语的考查,这是近几年没有考过的。第4小题是名著阅读考查题,去年是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填写。因此小题对初中生来说,难度系数颇大,一是由于应试教育课业负担重,名著阅读并没有实质性的开展,其二是考题限制太严,要按照情节的先后顺序填写,学生即使看了《水浒》电视剧一些片断,但不是很系统完整的,能认定是其中一人的故事并记清情节的先后也很不易。今年的名著阅读题改为了选择的形式,看似比去年容易了,因为比较好判断的三项都是正确的,而不正确的B项中的“衍太太”是学生不太了解的,她在《父亲的病》中出场。在“父亲”临终前,她让鲁迅叫父亲,结果让父亲“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痛苦。”后来“父亲”死了,这让“我”觉得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衍太太对别的孩子们“很好”:怂恿他们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而选项中的内容则是对“衍太太”的赞美,若没有仔细读过《父亲的病》,很难判断,学生就很可能在正确的选项中挑错,因而失掉宝贵的3分。第5小题古诗文默写8分,与往年一样,都是课标提示范围之内的,没有太大难度,失分原因主要是记忆不清或写错别字。第6小题是句子排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感能力,同时考查了说明文中的说明顺序,恰好和后面的议论文阅读互为补充。以往的排序题是一条横线,把序号全填上,今年每个填序号的空是用标点隔开的,降低了试题难度。第7小题是综合性学习考查题,其中又分两点来考,一是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全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一个词一分,出题人相当大方,这四个词除了“即时”外,其他三个都好找,因为总共四句话,第一句还是个总领句,一般情况下应是一个特点一句,但在第三句里包含两个特点,有点勉强了。二是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总分值7分。

第二个版块是现代文阅读。9个小题共28分。第一篇是从维熙先生的散文《漓江情韵》,本文用寥寥数语,将那朦胧娇美的自然风光打造成一个展现人物风采的舞台。可作者花大量笔墨刻画的人物却是脸清癯瘦削,而且长着一只永远感到“路不平”的跛脚——一走一歪的残疾船夫。这样的外貌可能同人们的审美想象相去甚远,因此心理上的落差也许会让读者认为这外在不敢让人恭维的船夫难以承当代言漓江山水的大任,但二者的船中闲聊却让人不禁对船夫另眼相看。船夫身世凄苦,但他不甘心吃“低保”,便接过了这船这桨,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得生命的尊严。他的胸中盛有对生命、对生活宽厚博大的爱。该文比较适宜于对初中考生的阅读考查。5个小题16分。第8小题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考查整体感知和语言概括的能力。第9小题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主要抓住内容和结构上两点就可以得分2分了。第10小题两问4分,第一问要答“我”见到摇船人“兴致顿时跌落下来”的原因,这个从文中能较容易的找到答案;第二问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要从写法上来答,稍微有点难度。第11小题是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这里要看清问题,任选一句来写,答题时还要注意既然是比喻句一定首先写出来比喻内容,即把什么比作什么,然后再分析表达效果。第12小题是分析人物形象,题后括号内已标出写出两个方面。共4分,每个方面2分,其中形象1分,分析1分。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学生已练过多遍,相信都能拿到满分。

第二篇现代文阅读是议论文阅读,《坚持“一件事原则》摘自《世界名人教子圣经》。4个小题12分。第13小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议论文考查常规题,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极其好找,或许是因为去年的论点较难概括的缘故,今年的论点就在开篇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专心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第14小题考查论据与观点关系的把握,即给第三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这道题与去年找出第④段中一个不恰当的事实论据并说明理由相比,难度降低了许多,只要所写论据能突出目标和专心,古今中外皆可。第15小题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6段论证思路,是考查该部分议论文的思路及其结构特点的,答题时必须要结合具体内容,而不是简单的论证过程。第16小题考查画线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也属该种文体阅读的常规考查题,应该不会失分。

第三个版块是诗文阅读。6个小题共15分。古文是《小石潭记》选段与《游青溪记》配读,古诗阅读是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诗,分值15分比去年一样多一分,题型与往年基本相似。第17小题考查实词,共2分。第18小题是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共2分,与去年相比少了一个句子。此题难度不大,抓住关键字“居”即可。第19小题考查的是作者心情的变化,并要把相关内容从文中提取出来,从哪个地方可以看出“乐”,从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忧”。第20小题是考查信息的筛选与表述能力,共4分。两个文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方法1分,具体内容1分。第21小题考查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个句子是用典的,只要能答出作者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就可以得分了。第21小题是关于古诗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炼字作用的考查。

第四个版块是作文。作文考查仍沿袭河南省多年的做法,即二选一命题,今年两道作文题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第一道题是半命题作文,怀念 的日子,可以选取自己身边最熟悉最感动的人和事去写,自由度广,可写的东西很多,范围也宽泛;第二道题是材料作文,寓意既深刻也比较明晰,“有时候你不能挑选你希望的东西,你得去适应你自己可以拥有的东西”,抓住关键词“适应”。

当盼了四年的11年中考语文卷如期摆在桌面上的时候,当眼光掠过一道道似曾相识的题目的时候,眼前浮现最多的却是高标准,严要求的出题的日子,大海淘沙般搜寻可以入卷的文段,斟词酌句的考虑每一个问题,如何做到指向性再明确一些,再明朗一些,错别字再少一些,再少一些…… 虽辛苦着却快乐着……当中考语文卷终于撩起神秘的面纱的时候,我们这才发现,她并不神秘!以后的日子,我们将更加深入的研读课标,认真备课,做好教学各项工作,为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提升不懈努力,引领学生走向更为辽阔的语文世界!

ww w.Y k j.CoM文

章 来源

第二篇:2011年河南语文中考试卷分析3

2011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材料三

2011年河南语文中考试卷分析

——古诗文阅读

一、试题分析:

2011年卷古诗文阅读共15分,分别考查了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仍采用比较阅读的形式。课内语段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课外语段是袁中道的《游青溪记》,课外文段并不在字词理解上设题,没有增加学生的负担。古诗词鉴赏选取了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我们对891份考卷进行分析。15分的文言文得分率为62.27%。比去年的得分率稍降,其试题从难易程度上看,设题并不难,但学生得分低,情况确实令人堪忧。下面我将逐题从考查类型、得分率,主要问题,应对措施几方面作简要分析。

17题,真题回放: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⑴潭中鱼可百许头 ⑵斗折蛇行 此题考查类型:主要考查文言虚...

词、实实词(即词类活用)在语境中的含义。得分率是80.47%。“可”“斗折”这两个词在语文课本的课下注释中有,按我们的想象学生得分应在98%左右,但学生失分率是19.53%。失分原因是①对词语不理解,如“可”的正确意思是“大约”,学生解释为“有”“大概”“共有”。②对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不能结合语境去辨析,把“斗折”解释为“弯弯曲曲”“弯曲”“曲折”“蜿蜒曲折”等,由此可见,学生对课下注释的掌握并不乐观。我们在教学中①对重点篇目篇篇背诵。课课默写。而对课下注释,我们往往以为学生背背就记住了,学会了,而事实上学生对课下注释掌握的准确度不高,经常写一些相近的词语横棱两可的答案。或出现感觉上会背却一写就错的现象,因此,课下注释重点词语的默写我们一定要落到实处。

18题,真题回放: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以其境过清,不可处居,乃记之而去。考查类型: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本题的得分率是81.088%,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对重点词语不翻译。或解释错误。②没有真正掌握翻译的方法。像本题翻译4个重点词:“以”“居”“乃”“去”是必须翻译的。而学生对“以”这个词不翻译,成错译为“我认为”“我以为”,“居”应为停留,学生译为“长住”,不可处居译为“不能在这长久居住下来”。以其境过清的“清”应为凄清,学生错释为“清淡”。“境”应为“环

境”学生译为“意境”,“乃”应为“于是”学生译为“所以”“记之”学生译为“作下标志”“记在心里”“做了一个记号”等。错得五花八门,让我们看看这些错误的答案:①这个环境太幽静,不能长时间住这儿,所以就离开了,记之来翻译。②这里的竟境太过于清静,不能长住,所以作下标志就离开了。看到这些句子,我的第一感觉是学生对文意,文章内容似乎都不理解,最基本的东西都弄错了。这里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的教学,针对学生重点词未翻译现象,我们教师应告诉学生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字字翻译,在此基础上加、删、调、换等,也就是教学生在直译的基础上,使句子通达、顺畅。对于字词翻译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并没有理解词在句中的含义,脱离了语境,如“记“学生解释为”作标记“,和”《桃花源记》中的“志”记混淆了。所以提醒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夯实基础,对每一课的文言知识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言句式(进行)归纳整理。

19题,真题回放:在语段

(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3分)考查类型:主要考查文言文语段内容分析。此题的误分率为82.566%。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学生审题不细心,不认真,本题有两问“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学生答题是很随意,只答一问,自然失分。②学生审题能力不强,缺乏思考,题干中有“变化”一词,答题时肯定是从ⅹⅹ到ⅹⅹ,很多考生看不懂题干的隐性信息,只答出一种心情,“忧”或者“牙”。③学生在表述心情变化的词语不准确。此题的正确答案为由乐到忧(“东”写成“高兴、快乐”“忧”写成“悲凉”“悲伤等都可以)但学生有的写成开始是好奇。后来是欢喜,最后是遗憾。针对此情况应对措施是:①做题时做到有问有答,不添不漏。②认真续题,找出题干的关键词隐性信息再答题。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是我们老师读题,学生回答,结果老师越来越会,学生的审题能力没有丝毫提高。其实让学生续题或者反复读题,老师再指导学生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答案就迎刃而解了。

20题,真题回放: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考查类型:此题考查写作手法。得分率为48.85%,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没弄清楚本题考查的角度,不知如何答,其实,答此题的题形有两个关键词“水的特点”和“怎样突出”,那么答案就很明显,文段

(一)就是水“清”的特点,文段

(二)是“碧”的特点,怎么突出表现这个特点,文段

(一)是通过游鱼的活动间接描写的方式,文段

(二)通过比喻修辞直接描写的方式,而学生因为不知道抓特点,自然也答不上来。在以后的教学中①我们在教文言文

时,不能只让学生会翻译课文,还要像学习现代文一样,从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等方面对文章分析。

21题,真题回放:此题考查古诗中运用典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得分率为43.94%,此题设置并不难,而且也是任何一位老师都会讲到的,但学生失分却较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①对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把握不准。这个题的正确答案应是错用典故表现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新重用,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感情,而学生或答成“作者被贬后的愁苦之情”或答成“表达了作者幽闲孤寂的思想感情”或答成“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情”。②对题目扣得不紧,能理解但表意不准,只能得1分,如写成“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学生之所以对感情把握不准,我想主要原因是并没有真正理解诗意,现在我们的诗歌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有些老师和学生认为诗歌就是背俑,不给学生讲解不让学生鉴赏,学生自然没有理解和领悟。因为不理解,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以至于出现理解性默写时会背却不知填哪一句的尴尬现象,还有因为不理解而写成同音字和错别字。人教版课外十首古诗只背不讲处理方式,我们身边是不是存在呢?让学生理解诗意是理解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基础,所以在以后的诗歌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诗意。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提升素养,另外我们和学生一起把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进行分类,降低学生识记的难度。如忧时的:①揭露统治者的错庸腐朽《过华清宫》②反映离乱的痛苦的是《春望》③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①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担忧的《登楼》。

2.建功报国类的包括①建功立业的渴望的《龟虽寿》②保家卫国决心的《从军行》③报国无门的悲愤的《破阵子》④山河沦丧的《从军行》⑤写乡怀人⑥离情别绪伤春悲秋,怀才不遇,隐逸之趣,山水之情,吊古伤今等九种感情。学生再答题时不再盲目。

22题,真题回放: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比题考查诗词的炼字,得分率仅为43%,这个题算是小有难度,分析时需要有点语感才行。“被”字写出了冲破巨浪,勇往直前的特点;而“挂”是一个很具体的动作,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决心已定,要付诸行动、乐观、自信、对理想的追求就主动表现出来。而学生存在的问题是①不知道什么是炼字?答题是完全撇开字两个词,直接写主题如:这两个词语意在激励人们艰难困苦是难免的,碰到挫折时不要恢心,要勇敢地乘风破浪,直挂云帆。还有的写表明了作者的志向远大,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②对诗词的主题把握不准确,没有结合语境去分析鉴赏:如有学生这样答“破”字说作者为朝延郊命的事,而“挂”字突出作者不被重用的事,这两个字突出了作者想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鉴赏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对于此类试题,我们应教给学生答题的方法和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表现了怎样的景物或景象③该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回归原诗,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或情感来分析。

通过以上对学生答题情况存在问题的分析,通过对应措施的解析,我们总结出复习文言文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①重在落实—对字、词、句子落实到位,不断训练,记忆准确,必须达到默写不出错,解释按课下,翻译)

②功在理解—在理解上多下功夫,只有对古诗文记忆准确,落实到位,才能去正确感知,理解诗意、文意。

③美在沟通—与作者的沟通,只有与作者能互动,才能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才能结合语境写出炼字的美感。

如果每次古诗文学习都抓住这几点,就不会为考试中出现的学生答题,老师尴尬的状况。

第三篇:2017年河南中考试卷分析

2017年河南中考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今年的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难易适中,题型稳中有变,个别题目问法灵活,体现了良好的区分度。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对理解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实际运用能力、鉴赏能力等相关能力的考查。整张试卷继续努力践行着“课标”中“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些核心理念。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中题型稳定、平和,稍有变化。其中,第5题“补写恰当语句使文段语意连贯”的题型,取代了去年的排序题,继2014年、2015年之后再次出现,但是难度不大,学生依据标点符号、运用“瞻前顾后”的方法即可写出答案。第6题材料题围绕传统文化,继续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较之去年,书写量增大,对于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又有了更高要求。

说明文的考查总分不变,依然是12分,但题量由去年的4个小题变成了3个小题,每题都是4分。学生答题时不仅要能准确提取信息,还要能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清晰地表述。

文言文考查《小石潭记》,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很多学生说,虽然在考前没有把这篇文章当做重点来复习,但是平常的复习已经比较扎实,对于课文基本内容和重点问题的把握比较准确,所以考场上并不慌张。也有部分学生说,考前对各种押题班、押题卷不能盲目相信,还是按部就班、跟着老师扎实复习最关键。

作文部分依然延续“二选一”的模式,并且与去年一样,由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组成。半命题作文“越来越________的我”,给人扑面而来的亲切感:依然把“我”作为写作的核心,继续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精神世界。很多孩子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横线上填写 的词语恰恰是令人期待的,也是让文章精彩纷呈、与众不同的关键。同时,也不可忽视已经给定的词语——“越来越”,它强调的是一种变化和过程,学生要在习作中有所体现。

材料作文展现的是一个常见的生活场景或者说是一个特别的细节——“燕子每次高飞前,总要先在低处飞行一段距离,积蓄力量,然后倏地向上,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材料简短集中,寓意明显,学生比较容易把握。但同时这道题思辨性较强,因此又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写作水平都能够清晰呈现。总之,此次作文命题很符合“课标”中“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的相关要求。

2017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7年河南中招数学试题试题仍然坚持了”以能力立意、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的命题思路,保持了题型和题量的稳定,试题紧扣课本与课标,无偏题、难题;体现了较好的选拔性及良好的区分度,是一套高质量的数学试题。

整体难度与2016年基本持平,估计满分人数可能要比去年略多!今年的题目与去年相比,在延续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选择题由8个题改为10个,填空题由7个调整为5个。概率计算在选择题中考查,第18题对圆的考察由动态型题目改为常规的几何证明与计算,同时第21题不再是考查函数学习过程的探究题,替换为第20题考察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使得整套试题梯度更为合理,有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

整套试卷在继续对初中数学的重点知识进行重点考查的同时,着重突出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今年的试卷中着重考查了转化,数形结合(20题),分类讨论,运动思想(第15、22、23等题)。此外,21题应用题以海报的形式呈现,题型新颖有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又服务于于生活实际!但21题的描述“所需费用相同”容易产生歧义,估计会造成学生丢分。

整套试卷进一步加强对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考查,如22题的类比探究,23题的“和谐点”等内容,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创新的空间;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要求。

2017年的中招数学试卷通过试题的设计,既可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其创造性的发挥,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又有助于引导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尽量发挥学生思维活跃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2017年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今年的中考英语试题题型与往年保持一致,但难度稳中有升,在对语法点和语篇的考查上与以往稍有不同。在文体的选择上,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更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鼓励学生具备在生活中勇敢克服困难的勇气。学生整体反映比较难,做起来不太顺手。

从各个题型来看:

第一,听力题除了第15题稍微有点绕之外,整体比较平和;

第二,单项选择延续去年在语境中考查语法的风格,但第35题不再考查宾语从句,而是换成了对英语常识知识和语法知识的考查,有一定难度,比如英语中没有书名号;

第三,完形填空和以往文体相同,是一篇幽默小故事,但对于程度中下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挑战性,在语篇中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精准掌握依然是其主旨;

第四,阅读理解在文体选材上与往年稍有不同,去掉了故事类的语篇,增加了一篇励志的人物传记,但20道阅读题的考查形式与往年保持一致,D篇阅读(还原句子)对中等以下学生挑战较大;

第五,词语运用把人名列入12个备选词当中,比较新鲜,其他和往年保持一致;

第六,补全对话降低了对固定的功能性语言的考查,更多考查了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句和准确表达语句的能力,想拿全分较难;

第七,作文较为平稳,属于叙事类文体。

总体上来讲,英语试题的特点是有难度、紧扣纲,很灵活、重人文。今后英语教学思路要改变中考题在考查题型和语法点上相对固定的想法,凡是大纲上要求的,在复习备考时都不能轻视。

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7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的特点可用四个字概括:稳、新、热、导。稳:从题型到题量,从知识点覆盖到物理情景创设,与往年相差不大。试题全面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辨析度、对知识本质的认知度,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考查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的素质能力。与往年相比,今年试题对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图表识别能力的要求没有变化,而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有所降低。

新:稳中求新。素材新,无人机、机器人、航天器、超导体登堂入室;情景新,单车出行、地貌测绘、无线上网、河南烩面贴身暖心;立意新,第6题、第19题明显接轨高中思维,巧妙考查了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热:既不回避凸透镜成像、压强浮力、功和能、欧姆定律、电功率电热计算等知识热点,也不回避科技创新的社会热点,使试题与日常教学、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导:试题的导引、导向功能得以强化。第8题、第16题取材于教材,教材是知识载体,是教与学的着力点;第19题,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数学工具的掌握、运用能力。

深挖细抠教材,强化数学工具应用,应该在今后教学中引起重视。

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7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题较往年比,结构略有调整,选择题由12分增至14分,简答题由12分减至10分,试卷结构基本保持稳定。

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突出了对化学核心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如用分子模型表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利用溶解度曲线信息来稀释溶液、实验室气体的制取净化及装置的连接、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碳酸钠存在下氢氧化钠的检验方法、金属与多种盐的混合溶液的反应规律、对比相似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判断、物质推断题等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依然出现,并且大部分加大了考查的力度。

多数题目设计精巧,稳中求变,变中出新,如在粗盐提纯情景考查对滤液中氢氧化钠的检验,差量法计算的多次考查等,这样使题目的综合性,应用性大大加强,要求学生对涉及的化学反应深刻理解,并能灵活应用。试卷还首次出现画图题。这些变动都可能对学生构成挑战。初步感觉今年的试题难度要略大于前两年。

试题中“河南味道”、“共享单车”、“可燃冰”等情景设置充满地域和时代特色,体现了化学学科特点和价值,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社会与生活。

除此,试卷注重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如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微型实验、溶液的配制、过滤与蒸发等操作等。个别题目还涉及到初高中的知识与能力的衔接。

2017年中考政治试卷分析

2017年河南中考试卷,全卷自始至终保持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和行为导向,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社会、关注发展,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胸怀宽广、志向远大。

与2016年河南中考相比较,依然突出重大主题和社会热点,突出学生生活,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G20杭州峰会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北京高峰论坛相结合,考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我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综合国力等,凸显时代特点;

选择题涉及到的时政热点比较多,我国科技成就的“井喷”成果、手机的使用与亲子关系、《民法总则》、兰考脱贫、黄河上的义务救援队等,都是今年的考查内容;

辨析题目考查“公共设施”的使用与保护,凸显生活化;

“渔家乐”造成的黄河水污染问题,既考查水污染的防治问题,也考查考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凸显地域特征;

青年的成长与迎接十九大相结合,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践行,引导学生不仅是向上、向善,更要热爱党、相信党、跟党走;

试卷在设计上,也回避了一些比较泛滥的内容,比如“共享单车”就改编成了对公共设施的使用与保护的相应辨析题。

试卷与去年相比较,难易适中,设问平和,对于学生来说,没有陌生的时政背景材料和故意为难的设问,只要学生能够细心、细致作答,应该能够得到自己理想的分数。

2017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紧扣课本,体现了历史命题的基础性、发展性、时代性与创新性。整套试题图文并茂,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考查了学生读图说史、示意概括等能力,紧扣热点,关注时事,体现了历史学科开卷考试的特点,彰显了这个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功能。整体难度与2016年相比略有下降。

今年的历史试卷依然是总分50分,其中单选题20分,比例40%,非选择题30分,比例60%。此外,整张试卷“薄古厚今”,古代史分值6分,比例12%,中国近现代史24分,比例48%,世界近现代史20分,比例40%。由此可以看出,对古代史的考查较少,突出对近现代史的考查尤其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考查,凸显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试题特点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单选题,相对简单,中规中矩。图片型题目较少,材料难度下降。2017年试卷图片题主要形式有:图片、数据分析、海报。考察内容涉及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一五计划的内容,一战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非选择题,求新求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非选择题23题从新中国外交成就着手,考查外交成就之间的联系,并要求学生把历史事件之间联系用示意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对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是一个较高的要求。

3.整体上渗透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体现历史课改方向。

如第21题,考查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特征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正确认识。第22题,考查中国的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要求学生从全球史关角度分析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因素是什么。

4.紧扣时事热点,博古通今,稳重求变。

试题注重对时事热点、周年大事考查。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印度独立、印巴分治70年。试题第25题就要求把印巴分治与香港回归两个事件进行联系与比较写80-120字的小短文。体现试题不避热点、关注时事的特点。

第四篇: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与特点:

该试卷依旧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仍然秉承了以往的“一卷三块”结构:即“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其中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2分,阅读48分,作文60分,三大板块的分值较上几次月考没有变化。本次试卷共计25道题,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悟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学生答题情况

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建立了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基础的体系,掌握了语文运用语文知识基础的体系,掌握了语文运用的方法与技巧,形成了概括与分析的能力。试卷书写工整、语言表达流畅优美,思想健康积极,一些学生的创造力很强。

此次月考平均分103.40,优秀率为36.12%,及格率为80%,与前几次月考相比,成绩还是比较平稳。

三、主要问题分析

在阅卷中,我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1、基础知识不牢固,理解不到位。本卷的1---7题的“积累与运用”部分应该说比较容易,满分率比较高,但还有许多同学在诗文理解上失分。第6题“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一题,有同学竟答“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还有同学答“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

2、错别字现象严重。比如第1题,有许多同学“君子好逑”的“逑”字写成了“求”;第7小题“但愿人长久”的“长”写成“常”的、“千里共婵娟”的“婵”写了“蝉”;在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现象就更多了。

3、审题不清、马虎答题。比如第8小题的对联:“今年端午的时候,学校文学社举办征联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可有一些同学对的却是玉树地震、还有对的是世博和春节的;第10小题选择题号填空,正确答案是“(4)”可有的同学却写成了“(D)”从而白白失去分值。还有名著阅读题,要求是除《海的女儿》之外的安徒生的童话,可就有的学生偏答《海的女儿》、本题的另外一个要求是“结合具体故事内容写出你的阅读感受”,可有的考生只写内容或只谈感受,或多或少在此处失分„„这些都不能不说学生的答题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审题马虎、不深思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现象。

4、对文章的主旨理解不到位,缺少整体感知能力,大部分中等学生均会脱离全文主旨的“机械答题”。例如第22题:“本文标题是“鸟看地平线”,作者以这种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描写。文章结尾‘飞机即将落地,远方的地平线上,灯火如云霞浮动,仿佛正在酝酿着一轮即将升腾的旭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许多学生或多或少在这里失分,这题是让我们感受作者对上海世博召开的自豪与赞美,以及对中国崛起的期待与憧憬。而有的同学却脱离原文回答为:“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结果一分不得。这不能不说明我们的学生在理解与感悟方面还有欠缺。

5、在答题过程中语言组织与概括能力不强,表达效果不到位,导致有许多题目失分。例如第23题:“请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精彩的语言描绘你的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这道题共6分,其中内容表述4分,语言组织2分。按理说这道题是最容易得分的,只要你展开大胆的想象,精彩地表达即可,但本题平均得分才4.5分。失分的原因主要是表达不到位:语句不通、表达不完整、标点符号不规范使用等。例如:有位同学写到:“博览会建在天空上如同空中花园一样美丽,在各国的展览馆里可见到微小的飞机!微小的计算机,它们最奇特的是可以变大令人出外携带方便。汽车飞机都在天上是人们出行方便还节能减排呢!”该同学本题才得了4分;另一同学写到:“夜晚,世博会灯火缤纷,无数辆电车在世博会旁穿行,人们手拉手在世博会周围载歌载

舞,在天空中有一座天桥,连接着世界各地,各地的人都来到我的家乡,如入这美好的场面上。”

6、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注重经典名著的阅读。这一点在名著阅读题上表现最为明显。本次的名著阅读考的是安徒生童话。可有很多学生却答不出一篇他的童话来。有写《格林童话》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还有写《灰姑娘》的、甚至还有写《伊索寓言》的。这说明学生对名著没有认真阅读或是没阅读。因此本题平均得分才3.75分,丢分严重。

7、部分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仍然出现字迹潦草不清的现象,书写不工整。在第一大题中,就有扣掉书写分值的同学,书写平均得分0.98分。在阅读和作文的书写中不整洁美观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8、部分学生作文内容空洞,但叙事不够具体,立意不够新颖,情感抒发不够真实,平淡作文较多;还有的同学背作文,文不对题。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审阅试卷,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反思成败,才能针对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试卷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巩固语文基本知识,注重知识的积累,夯实基础。对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要能熟练的背诵或默写,并注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尤其要与当今社会带有倾向性的思想问题相联系,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重视语文的学习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精讲精练,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而不是搞题海战术。只有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才能心灵受到触动,才能培养出正确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时在阅读中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导向,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在不肢解文章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对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等能力。

3、要在每一堂课,每一天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要舍得在作文过程上花时间,重视学生构思,立意,列提纲,作文的反复修改。要注重每一个学生作文质的变化,而不只是一篇篇作文量的增加。进一步解决学生能理解但无法表达的苦楚,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语言的能力。从而真正地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4、在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能准确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把触动心灵的人与事写得具体,感情真实。同时还要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读写的结合,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形式的的技巧。

5、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强调学书写要规范、工整、美观。更重要的是不写错别字。

6、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感受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不投机取巧地搞典型题训练,导致对名著的片面理解。

第五篇: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5年乐都区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5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切合教学实际。值得一提的是,此命题在注重语基积累的同时加大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展示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总之,中考语文试卷颇为新颖且有创意,值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思考与研究

一、试卷结构及难易情况分析

1、试卷结构简约合理,格式规范。共分五个板块,即口语表达、积累和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型安排以主观题为主,分为说话、填空、卡片、组文、解释、翻译、写作等题型,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2、难度分布: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容易题约占 60%; 稍难题约占 30%;较难题约占 10%。

3、总体说来,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背诵、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语文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能较全面地反应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 量,切合新课程所提出的崭新理念,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二、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一)口语表达 本次考试中,大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字体都比较工整,规范,既体现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反映了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因为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所以此题得分较高。只有极少数考生不注意题意要求,有的错别字较多;有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有的卷面不够整洁,乱涂乱画。

(二)积累与运用部分:考查字音形义,涉及的知识难度不大,但极富容量,并能增强学生信心,颇具人文关怀。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准确答题。词语解读能力题,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素养,难度不大,但得分普遍较低。病句题要求学生能辨析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义 重复等常见语病。难度适中。个别题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实际,灵活出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识记和默写能力。

(三)古诗文阅读部分:从景物描写、思想感情 角度考查学生的诗词赏析能力,由于对词的概念理解不清,对诗词的阅读理解肤浅,大多数考生对内容的判断与分析出现较大失误,对思想感情的把握不准,从而失分严重。考查考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重点是实词。考查的重点是词语的理解,文言句式的把握,句子的顺畅。考生在这方面的失分还是比较普遍。

(四)现代文阅读部分:文章紧紧围绕当前社会生活实际,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主要考查考生的信息提取和筛选能力,难度不大,大多数问题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摘录出相关语句作答。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考生对说明方法答得较好,但对其作用的分析表述却比较得含混,分析不到位,语言不准确。考生由于审题不清,理解肤浅而造成大量失分。有些考生不知道赏析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而或语焉不详,或语言拉杂,甚至含混不清,失分较大。

(五)作文 今年作文题文体自由;题材宽泛,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大部分的阅卷老师评改完作文后发现,偏离题意的作文不少。仔细揣摩题目,看似简单易懂,其实有着一定的审题难度。评卷中发现的优秀作文考生能紧扣题旨,立意恰当,文章形式新颖,结构完整,能做到首尾呼应,尤为重要的是,这些考生的书写清秀,卷面整洁。而低分作文的通病主要是因为偏题跑题,七拼八凑,言之无味,言之无序,行文中多堆砌一些无关的词语,毫无新意。

四、典型错误及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存在的典型错误:

1、基础知识的积累不扎实,不广泛。不少考生名句书写错误不断,成语理解不到位等。

2、语言灵活运用能力欠缺。学生根据材料进行补写、仿写、评析时多数学生在句式结构、字数以及内容 表达上都很不规整,随心而为,忽略题意。

3、用词造句不准确、不精练、杂乱无章。这是相当一部分考生存在的问题,比如阅读题,只要从文章中提炼出相应的信息,有条理地呈现,一般情况下都能得满分,但部分考生偏偏存在答题时东拉西扯,毫无条理,致使语意含混不清,关键信息的呈现零乱难找。这个问题在阅读题中体现的最为突出,是造成阅读题失分的重要因素。

4、信息提炼概括能力不强。

5、答题过于简约、造成答案不够全面。许多考生答题,只言片语间就结束 了一道题的作答,缺少分析,语言笼统,这很难获得高分的。

6、古诗文的阅读能力普遍低下,无论从字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等基本能力讲,还是从内容思想、感情基调上讲,考生都显得积累不够、运用不当、分析不准、表达不清。

(二)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

1、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要不断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拓展 视野,加强对名篇、精彩语段的记忆;要扎实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社会上发生的焦点、热点及重大事件,积累素材。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联系生活实际 运用语言;要注重在平时教学与生活中加强语言积累与语言表达训练。

2、加强解题方法、技巧及语言规范性训练。语文能力可以经过训练和积累 而逐步提升。语文考试从一定角度上讲是解题方法与技巧、分析与表达能力方面 的考查,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训练学生对文本材料进行探求、捕捉、发现、提炼、概括,并加以准确规范的表达。只有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方法和要求,才能在考试中得到高分。

3、要特别重视作文教学。作文是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成败直接影 响中考语文成绩的好坏。平时要重视作文教学,加强写作指导。首先,要教会学生最基本的作文“法则”——卷面整洁、字迹规整、标点正确,分段合理,注重细节 等。第二,要注重各种文体的训练,尤其是记叙文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积累一 定量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第三,考场作文非常忌讳偏离题意,因此要加强审题训练,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严格要求学生按“要求”进行写作。

下载011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011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45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音 ,字形、成语的运用、病句的判断、仿写句......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合集)

    2013中考语文试卷分析纵观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朴实简约,难度不大,试卷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与课标和考纲联系更加紧密了,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考纲。 这套试题是以考查......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5-2016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何仉中学:胡宝云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本次期末考试由区教研室统一组织命题,本次九年级语文试卷共有六个大题,满分12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整张试卷很好......

    河北省2010-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0-2012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我的统计: 2010年试卷: 通观整张试卷,共120分,120分钟,三部分,共24道小题,其中基础知识23分,古诗鉴赏5分,文言文阅读14分,记叙文阅读16分,说明文阅读12......

    2014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4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4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紧扣《考试纲要》,凸显“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征。试卷图文并茂,文字浅显易懂,难度较去年稍大,关注......

    2017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河南省中考试卷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踏实∕踏青 奢靡∕风靡一时 低声悄语∕悄然泪下 ......B.孵化∕浮雕 鞠躬∕......

    2018年河南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8年河南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古刹/刹车 怅惘/为虎作伥 鞠躬尽瘁/群英荟萃 B.供给/给以 取缔/根深蒂......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总结(通用)(合集)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总结(通用5篇)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