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中国小额信贷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1年中国小额信贷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导读: 2011年中国小额信贷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 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1.前言
1.1本报告的研究动机
1.2发展的相关研究综述
1.3本报告的研究方法
2.中国小额信贷发展分析
2.1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分析
2.2小额信贷的发展阶段
2.2.1国际小额信贷的发展阶段
2.2.2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阶段
2.3中国小额贷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分析
3.1宏观因素分析
3.1.1小额信贷还没有完全融入市场经济
3.1.2政府的支持不到位
3.1.3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是很健全
3.2微观因素分析
3.2.1扶贫信贷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3.2.2扶贫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不顺,影响了贷款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4.中国小额信贷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
4.1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基本模式
4.2中国小额信贷发展模式的完善与构建
4.2.1农业银行经营模式
4.2.2信用社经营模式
4.2.3邮政储蓄银行经营模式
4.2.4中国小额信贷的运行机制
5.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对策建议
5.1政策支持
5.1.1NGO 升级—从非政府组织到正规金融机构
5.1.2正规金融机构向下延伸—正规金融机构引入小额信贷业务
5.1.3准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的“只贷不存”小额信贷公司
5.2制度保障
5.2.1双向培训制度
5.2.2存款保障制度
5.2.3法律及监督制度
5.2.4风险保障制度
5.2.5建立信用评定机制
5.3管理措施
5.3.1发展小额信贷经营理念
5.3.2增加资金来源
5.3.3规范小额信贷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5.3.4改善信用环境
6.结论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 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二篇:中国小额信贷行业发展的影响
Ⅳ.中国小额信贷行业发展的影响
一、小额信贷行业发展的宏观层面影响
1.小额信贷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小额信贷的实施和推广,为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输入了大量的资金,缓解农业资金
紧张的矛盾,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有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2.小额信贷是扶贫的有效工具
小额信贷通过提供存款、信用和保险工具使得贫困人群可以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增强
贫困人口对风险的抵御能力,进行更加稳定的消费,更加有效的管理风险,进行微小企业经
营并增加自身的盈利能力,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以陕西省洛南县为例,1997 年投放小额信贷到户贷款 1501 万元,扶持贫困户 1.5 万户,户均增加收入910 元,解决了全县 8.2 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一年之内解决温饱人数超过
前 3 年的总和。截至 2002 年底,陕西全省共投放小额到户贷款 52.35 亿元,到户贷款余额
达26.74 亿元,累计扶持户数 157.71 万户,其中贫困户 157.31 万户,户均享受扶贫贷款3300
多元,被扶持户大部分解决了温饱问题,脱离贫困线。
3.小额信贷的实施促进了评估事业的发展
农村实施小额信用贷款,是建立在农民信用的基础之上,不需任何抵押和担保,而农户
信用的确定与等级的划分,完全采用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评估理论,农民的信用是建
立在评估的基础之上,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在评估组织的建立与评估方法上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二、小额信贷行业发展的中观层面影响
1.小额信贷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不规范的民间借贷
在中国,民间借贷较活跃,并且,有不少的民间借贷利率较高,小额信贷的发展,为民
间借贷资金市场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排挤了一部分高利贷行为。
2.小额信贷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
1999 年,农村信用社领域内开始开展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是正规金融机构第一
次引入小额信贷业务;2005
年,川、黔、陕、晋、蒙五省区设立“只贷不存”小额信贷机构 试点;2006
年底,银监会进一步允许设立小额贷款子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
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又为小额信贷在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政策空间;2006 年3 月开始,中国邮政储蓄机构开始试点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又使小额信贷在正规金融领域
内的进一步拓展。小额信贷的机构多元化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以及农村金融机构
业务和领域的多元化,增加了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在满足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加强了机构间的有效竞争,从而提高了农村金融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3.小额信贷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
小额信贷不同于正规商业银行,也不同于传统政策性金融的特征,使得它在为中低收入
和贫困阶层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可以实现某种程度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小额信贷作为一个
新兴金融组织的最基本的特征。小额信贷要求市场化利率,从而探索了一条体制上与商业性
金融融合、目标上与政策性金融融合的特殊发展道路。
4.小额信贷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
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基于农户信誉发放的,而这种信誉来自乡镇政
府和村民共建,这是金融信用与社会信用相结合的有效方式,这是一个良好的信用大环境。
同时,通过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信用社在农村的业务也将由单纯的种养大户、个体商户等扩
展到一般农户和贫困户,拓展了业务的深度和广度。
三、小额信贷行业发展的微观层面影响
1.小额信贷对妇女的影响
(1)参与家庭决策。小额信贷改变了妇女传统的行为模式,为妇女提供了参加家庭决
策的机会。据估计,2008 年底,获得微型贷款的贫困妇女在 5000 万人左右。
由于小额信贷从申请贷款、借款、投资到还款都是妇女在操作,在经常性还款压力下,促使大部分妇女走出家门进入市场,参与商品交易。通过与外界接触,妇女不仅得到了学习的机会,而且大大增加了她们在家庭决策中的参与权和家庭地位。
(2)地位的变化。小额信贷提高了借贷机会的公平性,为弱势群体,尤其是贫困妇女
供了创造收入的资金和机遇。通过小额信贷经营项目,妇女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有的甚
至超过家庭中男性的经济收入,女性因此也成为家庭决策的角色,使得“男尊女卑”的家庭地
位有了明显的改变。由于小额信贷项目的成功和家庭地位的改变,妇女的勇气和自信心进一
步增强,妇女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增加了她们的自信心,提高了妇女在家庭和社区中的地
位。
(3)素质的提高。小额信贷为妇女提供信用贷款金融服务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非金 融服务,如培训、技术和物资的支持。这些非金融服务在向贷款者提供生产技能的同时,也
使她们的就业能力得到了提高、意识得到更新、知识得到增长。如对妇女进行的以儿童权利
为基础的观念培训、以及向妇女提供的母乳喂养的知识,使得妇女具有更科学抚养知识,能
够更好的承担起抚母性的责任。
2.小额信贷增加了农户收入。
据河南农民使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情况的调查,河南济源市辖内 100 个贷款农户在
2002 年人均纯收入2852 元,较 1999 年增加 1147 元,增长 67.3%;利用小额信贷带来的纯
收入户均5802.35 元,是贷款前的2 倍。
3.小额信贷的推广增强了农民的信用意识
在推行小额信贷的同时,农村信用社会同乡镇、村政府开展了创建信用村(户)工作,业务和领域的多元化,增加了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在满足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加强了机构间的有效竞争,从而提高了农村金融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3.小额信贷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
小额信贷不同于正规商业银行,也不同于传统政策性金融的特征,使得它在为中低收入
和贫困阶层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可以实现某种程度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小额信贷作为一个
新兴金融组织的最基本的特征。小额信贷要求市场化利率,从而探索了一条体制上与商业性
金融融合、目标上与政策性金融融合的特殊发展道路。
4.小额信贷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
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基于农户信誉发放的,而这种信誉来自乡镇政
府和村民共建,这是金融信用与社会信用相结合的有效方式,这是一个良好的信用大环境。
同时,通过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信用社在农村的业务也将由单纯的种养大户、个体商户等扩
展到一般农户和贫困户,拓展了业务的深度和广度。
Ⅵ.中国小额信贷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小额信贷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影响加大,各界日益认识到居民享受金融服务不仅仅是一种单
纯的资金行为,更是一种权利,从而产生了影响深远的金融普惠制理念,这一理念促进了小
额信贷的快速发展。
(一)从小额贷款到小额信贷
1980 年代以来,小额信贷发展迅猛,规模快速增长,小额信贷产品与服务也日益贴近 小额信贷市场和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小额信贷机构多元化,小额信贷产品和服务也更加多元
化。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机构已经认识到,除小额贷款之外的其他金融服务,包括小额储蓄(包
括自愿储蓄和强制储蓄)、小额保险、汇款、托收、信用担保和租赁等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
务,对于中低收入人口至少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意味这国际范围内小额信贷的发展开始逐
步从传统“小额贷款”向为中低收入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小额信贷”过渡。
(二)从福利主义到制度主义
最初的小额信贷大多从非政府组织(NGO)基于消减贫困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社会
试验开始,这些组织以社会发展为己任,通过向贫困社区提供小额金融服务,以及其他非金
融社会服务如技术培训、教育、医疗等,努力实现减贫和经济增长目标,称之为“福利主义
小额信贷”。与之形成对比的“制度主义小额信贷”则首先关注商业可持续性,并在商业可持
续的基础上努力扩大业务覆盖率,为更多的中低收入人口提供金融服务。随着小额信贷机构
在国际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对可持续性的首要关注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国际认同,这意味着制
度主义理念逐渐将更受关注。制度主义坚持“双赢”的社会承诺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得
政府对于财政投入可行性的考虑、公众和国际捐助资金投入的扶贫愿望,以及强调市场化原
则的学术界观点,都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从而也寄托了社会各方的期望。
(三)逐步放松有关小额信贷的利率管制
小额信贷机构既然主要面对无力提供担保(抵押)的客户发放额度较小的贷款,那么它
就必然具有较高的交易成本和风险损失。所以,各小额信贷机构往往对贷款客户要求较高的利率以覆盖成本。按照有效利率计算,许多机构要求的利率要达到 20% 以上,有的甚至达
到 100%。不过,虽然小额信贷的利率远远高于商业银行和国际金融市场,却仍然要比高利
贷利率低很多。对于高利率政策的支持还有一个更重要也更根本的原因是,较高的利率有助
于提高中低收入者对于贷款的可获得性。农村金融实践已经表明,补贴性的低息或优惠贷款
必然造成农村金融市场上的超额需求和信贷配给。在争夺这些补贴贷款的时候,中低收入者
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资金往往被那些具有某种权利优势的阶层获得,同时也常常伴随着金融
机构工作人员的寻租行为。事实上,如果中低收入群体想要在这种非市场竞争中获得低息贷
款,就要额外付出许多其他成本,如参加游说和贿赂等活动的成本。而这些成本的加总,可
能已经远远大于小额信贷机构要求的较高的利息。相反地,小额信贷机构的较高利率可以有
34效地将非目标群体排斥在外,从而保证中低收入阶层对小额信贷的可获得性。
(四)小额信贷与保险结合,推动小额信贷发展
小额信贷业另一个倍受关注的金融服务是小额信贷保险。小额信贷保险以农村信用社等
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为切入点,转移农民因疾病、残疾或意外死亡导致的没有经济能
力如期还贷的风险。小额信贷保险产品针对性强,费率较低,解决了贷款农户和农村信用社
两方面的风险保障问题。农户小额信贷保险属于典型的保障类产品,针对性强且保费低廉,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却不容忽视,不仅可以实现借款农户、农村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三方 共赢的目的,在服务“三农”和创新银保合作模式方面也探索性的开辟了新路径。
小额信贷保险在小额信贷发展的基础推广并发展,使得农村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更加多
元化,在保障了农民对保险产品需求的同时,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促进了小额信贷行
业的发展。
此外,小额信贷业在存款、托收和信用担保等方面也同小额信贷一样,在丰富农村金融
市场,为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地区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中国小额信贷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国际小额信贷行业的巨大成功给中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小额信贷已经从世界的某些区域扩展到几乎覆盖整个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就其
展开的规模而言,已有达到全国规模的样板。就其组织机构而言,有国家正规银行实施小额
信贷成功的例证;有非政府组织服务于最贫困人口和实现机构自我生存双重目标的典型;有
不断扩展业务的专门小额信贷机构的先锋;有专门成立特殊银行满足特殊需求的成功典范。
尽管如此,规范和成功的小额信贷的历史还不长,成功的比例也不高,在国际社会尚属一件
新生事物,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各国在如何推动小额信贷从试点到推广再到制
度化的发展方面仍需要积极探索,诸多的问题正有待于小额信贷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及政策制
定者来回答。
(二)国际小额信贷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小额信贷产业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世纪 80 年代积累的小额信贷经验基本上是减贫模式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推广,这一认
识导致了全球小额信贷业的巨大发展。随着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影响加大,各界日益认识到
居民享受金融服务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资金行为,更是一种权利,从而产生了影响深远的金
融普惠制理念,这一理念促进了小额信贷的快速发展。
(三)国际小额信贷行业对中国的援助和支持
199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和项目达到 300 家左右。比较大的机
构和项目的覆盖面达到5000 左右的农户,小的不到 1000 户。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国非政府
组织小额信贷来说,国际机构捐赠是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且以不同的方式对中国的小额信
贷发展提供了支持。
35其他借款人。(2)小额信贷机构单位贷款成本较传统银行高,如出现同样金额的贷款损失,小额信贷机构的资本水平下降得更快。(3)小额信贷的发展历史较短,经营者和监管当局缺
乏控制小额信贷风险的经验。
然而,中国的小额信贷机构风险控制能力还很弱,表现之一为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以 农信社为例,据统计,1999 年的不良贷款率约为 15.53%,2000 年大幅增长至 27.25%,此
后更是逐年上升且增速加快。政府背景的机构中逾期90 天的贷款在 50%到70%,其他社团
机构回收率在 90%,收益在7%左右,各项指标与国外相比都有明显差距。不良贷款率高主
要是由于小额信贷的本质与具体管理因素共同造成的。小额信贷专门针对贫困群体,这一群
体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还贷风险性,特别是在缺乏配套技术、管理和政策配合的情况下,贷款
难以成功发挥原有的作用;同时,小额信贷管理人员主要由政府人员组成,非政府机构则缺
少专业人员,在贷款的鉴别与发放以及债务追讨方面都缺乏经验和能力。
此外,小额信贷还存在经营风险问题。由于小额信用贷款是不需要抵押和担保的,因此
对于从事小额信贷项目的单位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由于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它的发
展和农民的收益受气候和天气的影响很明显,同时这种影响会遍及整个地区,在该地区运作的小额信贷机构就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另外,由于农民自身的原因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农民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也处于劣势地位,这无疑也会间接增大小额信贷组织的风险。经营风
险也来源于其过高的运营成本:一是因为大部分小额贷款机构在资金、政策和人员方面不得
不依靠政府,机构人员、办公支出与政府人员及支出无法分开,资金浪费严重;二是财务会
计制度不健全,同时也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加以控制监督;三是资产折旧和人员培训等均由
资助机构免费提供,这部分成本没有进行核算。
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来说,它还面临着一类特殊的金融风险:由于法律地位的模糊导致的风险8。首先,小额贷款的最大风险依然来自于借贷者的信用度,而社会的诚信评估制度也
没有建立起来,配套法律又缺位。现行的《商业银行法》不能覆盖小额贷款公司,对于像担
保物和反担保物的设置、处置、质押、抵押等等问题,都没有具体规定,基本上是一种信用
放贷,在中国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信用贷款的风险是相当大的。其次,小额贷
款公司只能发放信贷而不允许吸收社会资金,陷入两难境况:一方面,小额信贷公司吸收资
本没有法律依据,加之贷款公司自身的监管和信誉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国家很难给予吸收本
金方面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一个资金运营机构“只贷不存”,是违反常规的运作,很难壮
大和发展,其生命力受到很大制约。
引发小额信贷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资金短缺和投向单一。任何小额信贷的开展都依赖于放贷机构所拥有的可以放贷的资金,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小额信贷项目得以开展的基础。贷款者的还款动力来自于可以再
次借到资金,而如果借款者得知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没有保证或没有后续来源,那么他们就
很有可能不还款或滞期还款,从而导致项目失败。中国小额信贷机构发放的信贷资金主要是
国际援助、捐赠、扶贫贴息贷款等。然而大多数小额信贷在项目启动1-3 年后即出现资金严
重短缺问题,小额信贷的规模偏小,满足不了农户的需要,这也是导致风险居高不下的原因
之一。农户小额信贷的投向大多集中于同一产品或同一项目,导致放贷的地域和行业集中,信用风险不能被有效分散。在农业生产经营增长潜力有限的情况下,较高的协变性风险的存 在导致农信社在开展无担保的小额信贷业务积极性不高。注:2008年4 月24日,银监会出台了《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
政策的通知》,使得央行使点的小额贷款公司获得了合法的身份,但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风险。
2.小额信贷的利率、期限缺乏灵活性。在中国大部分小额信贷实行的是不浮或少浮的
优惠利率政策。这种低利率政策,无法弥补小额信贷的高运作成本与管理成本,使小额信贷
在贷前就暴露在利率风险下。低利率政策也导致了资金很大程度被富裕农民和企业占用,偏
离目标集团。贷款期限影响着还贷计划,信贷机构的财务收入,客户的财务支出和最终使用
贷款的可持续性。小额信贷期限最长为一年,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周期一般较长,从而出现
小额信贷贷款的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相脱节,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周转,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3.信用评定制度不健全。小额信贷理论认为,农信社贷款对象应是具有一定还款能力
和还款愿望的中低收入阶层,中国对还款能力和还款愿望的评价是以农户信用等级高低为标
准的。因此,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成为决定还贷率高低的重要环节。而在实
际操作中,由于信用档案资料不够准确及时,评级带有盲目性;信用评价受多方干扰与影响,如村干部照顾关系评级,带有明显的偏向性,虚报数据和信用等级;评级缺乏复审,呈单一
性。信用等级不准确,贷款额度核定不科学,甚至可能造成不够条件获得贷款的人也借此获
得贷款。
4.小额信贷的保障机制不健全。中国实施的小额信贷制度很大程度上移植于孟加拉乡
村银行。在乡村银行模式中,定期还款制度和小组中心会议制度是其始终坚持的两大基本原
则,正是这两大基本原则的实施,才使得借款户的还款率高达 98%以上。这是因为,分期
还款对贷款农户来讲,实现了还款压力分散,使贷款机构最大限度减少了贷款损失;小组中
心会议制度通过小组这个集体,农户之间可以互助、互督、互保。但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在还款方式上基本采取的是到期一次性还清制;并且由于中国农业人口居住的广大地区多为
贫困地区、交通条件恶劣、居民居住分散,召开小组中心会议成本高。据调查,一些农户往
返参加一次中心会议仅在途时间就要2 个小时,行程几十余里。同时小额信贷机构也未对中
心会议给予高度重视,出现了小组中心名存实亡,互助联保功能丧失,贷款拖欠率增加。
5.小额农贷贷后管理不到位。小额农贷回收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贷后管理不到位。
长期以来,“重放轻管”的错误认识一直在基层蔓延,小额农贷发放后,贷后管理跟不上,部
分信贷人员未能及时主动跟踪检查小额农贷使用情况,进而根据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
措施。同时小额信贷在投放后缺乏对贷款人的技术培训,从而导致农户项目失败率高,资金
使用效率低,贷款到期无法偿还。
总之,有效地控制小额信贷机构的风险,是影响其在中国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贷款利率问题
由于不需要建立新的金融组织来发放小额信贷,加之贷款的方式也较国外简便,因此中
国正规金融机构的成本可能比国外同类贷款低一些,但也需要 5%-7%的利差。农村信用社
资金成本在 3.5%左右的情况下,贷款利率在 8%-10%才能使项目自负盈亏。因此,应根据
各地情况测算盈亏平衡点,再加上正常利润算出小额信贷的合理利率水平。
2008 年4 月24 日,银监会出台的《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
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对四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做出了规定:按照市场化原则
进行经营,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但利率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即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 倍;下限为央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 倍,浮动幅度按照市场原则自主确定。有关
贷款期限和贷款偿还条款等合同内容,均由借贷双方在公平自愿的原则下依法协商确定。很
显然,小额贷款公司设立门槛的放开,并不表示可以发放高利贷。
40信贷市场。
(4)建立农村贷款担保体系。农村企业或个人信用能力普遍较弱并缺乏合格抵押物,建立起必要的信用辅助机构,为农村企业和个人提供资信担保,以增加农村小额信贷有效需
求。
5.引导小额信贷批发机构的创建,特别是建立小额信贷投资基金,这是小额信贷行业
健康稳定发展的资金来源基础。
6.为小额信贷提供金融基础设施。小额信贷组织的发展,也需要一些中介服务,如小
额信贷客户征信系统、信息管理系统MIS、小额信贷机构评级体系、小额信贷组织运作的审
计监督机制、小额信贷机构进入国内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机制,等等。
三、加大政府支持小额信贷的力度,为小额信贷发展提供制度环境
l.采取税收减免和融资便利等倾斜的政策措施。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门应在税收、资金、利率等方面向小额信贷实行一定程度的倾斜,特别是在税收政策上,应给予小额信贷机构特
别优惠安排,并探讨对小额信贷机构的再贷款的可行性,降低同业拆借市场的高门槛限制,让小额信贷机构能够在同业拆借市场自由地进行融资活动,以增加小额信贷市场的资金供
给。
2.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一是建立社会征信系统,建立农村
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库,并在全国范围内联网,实现信息共享。二是实行信用评级制度,建
立健全个人信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监督机制。由资信评估机构根据规范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估方法对农村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条件的担保机构在贷前调
查时可与当地人民银行联合对借款人进行个人诚信的查询。三是要加大个人信用意识教育,建立失信惩罚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不同的信用奖惩机 制,从而约束金融消费主体的行为。四是有效维护金融债权,打击逃废债行为,整伤信用环
境秩序,优化信用环境。
3.尊重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自主权,减少不适当的行政干预。一是政府应改变对小额
信贷机构的领导管理方式,要充分尊重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的自主权,不干预其正常的业
务经营。二是规范执法部门的工作行为,客观公正地处理各类金融案件,公、检、法部门在处理小额信贷案件纠纷时,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坚持依法办理,决不偏袒任何一方。
4.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采取更加灵活的小额信贷利率政策,允
许其按照市场机制在法律监管下自由决定利率;建立小额信贷担保基金,为其从金融市场获
得资金创造条件;适度推动小额信贷机构向吸存机构的改进;继续加大小额信贷公司等市场
化金融性营利机构的试点,同时发挥区域性金融机构的作用;进行小额信贷机构多元化、多
种所有制试点,为在县域内新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创造宽松的政策条件,给公民
以融资的便利,降低从事合法金融活动的门槛,从而有效降低人们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概率;
适度引入民间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创造适度竞争的金融环境,提高小额信贷的服务水平和
质量。
5.加强立法,进一步完善政策及法律环境,规范小额信贷市场发展。对于微额金融业
务,中国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仍限于小额信贷公司的相关问题,对于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和商业
银行介入农村小额信贷业的监管制度仍需完善。并且保证介入农村小额信贷业的商业银行较
少受到各地区的行政干预,以保证其商业化运行。
第三篇:中国小额信贷发展问题报告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问题报告
前言:小额信贷又称“微型贷款”,最早以“行动研究项目”产生于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孟加拉国)。起初仅是作为一种特殊的信贷方式,以特定地区(低收入者相对集中区)为区域,建立一种目标完全不同于传统银行的金融制度,在特殊的信贷传递制度和条件下,直接向本国或地区的目标群体(低收入者)尤其是低收入的妇女及农村贫困妇女提供稳定持续的生产性经营贷款及综合技术服务,旨在使千千万万低收入者获得自我就业和发展的机会,促使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发展道路。
一.小额信贷的内容。
特定的目标(贷款仅指向贫困人口,尤其是贫困妇女)、特殊的制度(有效组织、小额发放、分期偿还、合理储蓄、有偿贷款、持续获贷、活动公开和严格管理)、专门的组织(为实现扶贫目标专门设立的机构)和宽松的环境(良好的政策、市场和技术条件)是小额信贷的四个基本要素和内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了该扶贫系统的有机整体。
二、在我国产生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大国,且属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自然、历史和经济不平衡发展等原因部分省区仍处在经济不发达状态之中。实践表明,以区域开发为主征的扶贫政策及措施的贯彻实施,无疑对增加当地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及地区经济整体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以贫困地区而非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为主体对象的扶贫方式,并未促使贫困人口的家庭经济状况得以根本改变,原贫困人口的部分人口仍处于十分贫困之中,且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相反,出现了贫困户获贷难、贷款回收率低和资金渗漏等问题。试验项目的成功,引起了中央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且把经验向全国推广。其中,规模最大、速度最快要算是云南和陕西。例如,云南省1997年在25个乡镇组建试验了小额信贷项目,累计发放贷款资金1250万元, 1998年在150个乡推开,发放贷款资金2.5亿元。到2000年,计划收放贷款9亿元,覆盖全省的290个贫困乡的440万贫困人口。
三、发展中的问题。
(一)小额信贷与小额信贷扶贫问题。在我国小额信贷扶贫实践中,许多问题的出现与小额信贷与小额信贷扶贫概念模糊是相关的。
小额信贷与小额信贷扶贫首先在资金的投放额度和投放形式上是相同的。但是,严格来说,两者却存在实质的不同。
1.目的不同。小额信贷的目的可以是盈利,也可以是扶贫,而小额信贷扶贫的目的只能是扶贫;小额信贷的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财务上的盈亏平衡,且盈余不断增加,而小额信贷扶贫的持续发展显然要比小额信贷持续发展有更深的内涵和更宽泛的外延。
对于小额信贷扶贫可持续发展来说,贷款资金能够真正到达贫困农户手中及其有效利用和确保经营收入的稳定增加,观念转变,知识技能和综合发展能力提高,家庭贫困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及全乡村整体经济的发展,远比单纯追逐项目财务的自立更有意义。况且,在小额信贷扶贫领域中,许多成效是无法直接用货币计价的。因此,显然不能仅用盈亏平衡的经济标准去衡量小额信贷扶贫的成败。
2.对象不同。小额信贷扶贫的贷款对象仅指向贫困人口,而小额信贷的贷款对象可以是非贫困人口。由于贷款对象的不同,其贷款的制度和条件也不尽相同。如小额信贷的贷款规模额度可以比规定的大,可以要抵押,可以不需要执行严格的纪律。而小额信贷扶贫则相反,不要抵押不要担保,但是,要求对借款人进行严格组织和管理。
3.运作主体不同。小额信贷扶贫的运作主体可以是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科研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如扶贫办),而小额信贷的运作主体只能是金融组织或者具有从事金融信贷业务活动资格的非金融组织。4.手段不同。在小额信贷活动中,一切可以盈利的手段及措施均可以采用,包括高利率、超过规定的贷款规模、贷款速度和少数人集中使用所有的贷款资金等,而小额信贷扶贫只能采取有利于穷人借款人的方法及措施。
5.运作方式不同。小额信贷运作方式只要直接提供贷款即可以实现目的,而小额信贷扶贫的运作仅提供贷款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技术支持。
(三)小额信贷目标对象主体问题。
小额信贷扶贫目标对象是贫困人口无争议,且达到共识。但是,其目标对象主体是什么?为什么是贫困妇女?
以贫困妇女为目标对象主体是由贫困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小额信贷扶贫的性质特征所决定的,是客观事实。贫困妇女是最为贫困的群体,她们最无发展机会,易组织和管理。贫困人口的经营能力、偿还能力和风险能力决定其信贷传递方式应不同于一般信贷制度,这一特性界定了贫困妇女是较适中的借款人。认识以贫困妇女为目标主体的实质,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政策和措施,是目前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四)操作机构专门化的问题。
国内外小额信贷项目的发展经验证明,项目机构的专门化是其能否持续发展乃至获得项目最终成功的关键。只有专门设置的项目机构,才有可能有专职的管理监督和操作人员集中精力及力量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操作项目。也只有这样的项目设计、制度组织建设和实践及全过程的运作,才有可能始终不偏离既定的项目整体目标,确保项目最终实现。
扶贫项目操作机构的专门化应是真正意义的专门化,即必须具有相对独立的法人地位,全权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和运作,独立核算,具有相对稳定、经过严格实践操作培训的人员队伍。小额信贷操作机构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它的目的、资金的性质及其发展阶段。鉴于我国目前小额信贷扶贫实际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专门化的操作机构应是各级扶贫办。但是,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尤其要重视如何吸取国内外小额信贷成功的经验和加强借款成员的组织、培训和管理等问题,旨在防止不必要的问题产生。
(五)利率及盈亏平衡问题。
利率及盈亏平衡问题可能是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设计和实践中最为重要且争议颇大的问题,这主要是由该类项目专为穷人服务的目标特点所决定的。即要求专为穷人提供小额信贷及综合技术服务的操作机构应在一定时期内(一般3年~5年)用自身的收入弥补支出而实现盈亏平衡,而不能永久性依赖于某一组织及人士。
在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实践中,倘若操作机构要实现盈亏平衡,其主要途径只能通过实行适宜的市场利率。因为,在其他经营项目实践中是较好的实现盈亏平衡的途径,在小额信贷扶贫中可能难以显示出作用。
四.问题的原因
1.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历史、自然及其文化背景特征各不相同,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程度亦不尽相同,因此,任何成功的国际经验都不可能完全照搬。例如,在孟加拉,贫富差别十分明显,穷人地位低下,贫困人口多,且较集中。在孟加拉, 80%的人口为贫困人口,其中50%为无地或少地农户,这就便于目标识别。
2.我国是一个大国,且属发展中国家,不同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可以说各地区情况特殊、条件复杂和千差万别。因此,任何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都不可能完全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所以,存在着如何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和根据各地实际选择、试验、探索和创建适宜自身条件的扶贫方式问题。
3.在小额信贷扶贫实践中,重视吸取小额信贷辩证发展过程中那些揭示社会现实的本质的内在必然联系的客观反映的东西(如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它们是合理的内核及精髓,不会因为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只有创造性地吸取小额信贷的合理内核,在遵循原有规律的基础上再现及再揭示新的规律,才可能成功仿效国际小额信贷经验,最终使我国贫困人口受益。
在我国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实践中,目前阶段设计及实施市场利率,存在诸多的困难或不适宜:(1)为了使我国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得以根本改变,我国政府一直在做艰苦的努力,且收到一定成效。可是在以往扶贫实践中最突出的问题则是贫困农户难以获贷,且贷款回收率低。因此,倘若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能从根本上解决以往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事实上会比单纯追求实现市场利率及盈亏平衡更有现实意义。(2)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涉及到金融信贷的一切活动均有严格的政策制度,即不可随意对利率进行规定。(3)努力减轻农民的负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政策之一,因此小额信贷扶贫不得不考虑这一因素,且要考虑穷人的承受能力。(4)在我国,穷人获贷难是事实,但并非没有任何获贷机会,这一事实一定程度上使得目前阶段难以推行市场利率。(5)实行不切实际的利率,最终可能导致目标偏离。实行市场利率及实现自负盈亏固然是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但远非是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在我国,小额信贷能否大规模推广及持续发展,政府及有关部门是否支持和项目是否真正有助于穷人等要比单纯追求盈亏平衡重要得多。再说,在真正的扶贫领域,许多效益及结果是无法用货币计价的。
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的设计和实践中,既要坚持成本效益及企业化经营原则,又要避免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利息率。按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的阶段、资金来源及其性质,全部按照统一的银行及市场利率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应该在实践中探索经验,慢慢发展解决资金问题。
第四篇: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一、关于中国葡萄酒生产、葡萄酒生产企业概况以及葡萄酒进出口、进口葡萄酒价格
(1)中国年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
1.在中国,葡萄酒还不是主流的饮用酒水。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白酒和啤酒消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具体数据见下表:
1988-1997年中国酒水产量比较对照表 单位:万吨
酒水总产量 白酒 啤酒 黄酒 葡萄酒 果酒 酒精
1988 1357.29 468.54 662.77 85.9 30.85 109.23 108.78 1989 1284.63 448.31 643.41 83.66 27.18 82.07 107.79 1990 1385 513.91 692.23 75.5 25.4 78.2 129.3 1991 1538.92 524.48 838.37 80.64 24.10 71.24 136 1992 1752.71 547.43 1020.66 93.26 24.60 66.66 145.03 1993 1967.43 593.67 1190.08 103.61 23.60 56.45 151.24 1994 2233 651.29 1414.66 104.81 18.00 44.26 170.47 1995 2567.34 798.62 1568.82 134.53 22.90 42.45 227.81 1996 2650.94 801.3 1681.91 119.70 17.00 31.00 200.28 1997 2834.11 781.79 1888.94 121.63 18.55 23.20 213.28
2.酿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见下表:
葡萄种植面积(万亩)葡萄产量(万吨)葡萄酒产量(万吨)
1990 183.9 85.9 25.40
1991 170.8 91.6 24.10
1992 208.5 112.5 24.60
1993 212.8 135.5 23.60
1994 223.3 152.2 18.00
1995 228.9 174.2 22.90
1996 230.2 188.3 17.00 1997 237.3 203.2 18.55
1998 250 225 22.91
1999 / / 25.00
2000 / / 30
2010 / / 80(预计)
注:1公顷=15亩
3.中国的酿酒葡萄大致分布在以下九个产区:东北产区、渤海湾产区、沙城产区、清徐产区、银川产区、吐鲁番盆地、黄河故道产区、云南高原产区和武威产区。其中年产葡萄酒超过1万吨的6各省市分别为: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安徽和河南,这6各省市的葡萄酒产量能够占到中国葡萄酒总产量的80%。
2001年中国葡萄酒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省份 产量(万吨)销售收入(亿元)利税总额(亿元)山东 11.06 22.87 5.24 河北 3.84 8.19 3.15 天津 2.65 7.45 2.20 吉林 2.41 3.12 0.69 北京 1.06 1.57 0.42
(2)1996-2000年葡萄酒进出口情况及中等价位的进口葡萄酒
从1996-2000年中国进口葡萄酒进口量分别为:4651003升、37578565升、49356473升、44400293升和35130287升;价值分别为5935000美元、35632000美元、37851000美元、34397000美元和28311000美元,单位进口价格分别为:1.276美元/升、0.948美元/升、0.767美元/升、0.775美元/升和0.806美元/升。
进口量(升)进口值(美元)单位价格(美元/升)
1996 4651003 5935000 1.276
1997 37578565 35632000 0.948
1998 49365473 37851000 0.767
1999 44400293 34397000 0.775
2000 35130287 28311000 0.806
注:不包括走私酒
这些因素表明:
a.近年来,葡萄酒进口总量增加而价格降低说明散装葡萄酒进口量上升而葡萄酒质量却在下降。
b.1997年葡萄酒进口量上升归因于媒体对饮用葡萄酒有益健康的大肆宣传,受巨大利润空间的诱惑驱使和国内有限酿酒葡萄产量,许多经营者在接下来几年内进口大量的葡萄酒(大量散装酒甚至低档葡萄酒),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进口葡萄酒在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形象。
c.2000年,随着消费者的进一步理性和市场走向规范化,加上前几年进口葡萄酒的大量库存;与此同时,消费者意识到国内品牌良好的价格性能比,因此,进口葡萄酒呈现出一定的颓势。
(3)中国国内葡萄酒概况 1.劣势
a.国内葡萄酒存在的如下问题:
一些国内葡萄酒企业瓶标不规范,缺少生产注册号码、葡萄汁含量和葡萄酒成分表。
一些知名品牌附近的小生产企业生产低质伪劣葡萄酒。
一些葡萄酒生产企业生产技术老化,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专业管理方法,从而导致期葡萄酒产品不合格。
一些葡萄酒生产企业在生产时降低了葡萄汁的含量。
b.葡萄酒的高价格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相比较,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没有能力长期消费葡萄酒,而且对葡萄酒文化缺乏了解,所以很难成为长期稳定的葡萄酒忠实消费群体。
c.传统的消费习惯制约了葡萄酒消费在中国的普及。
d.目前中国缺乏高质量酿酒葡萄的生产基地以及对葡萄基地的投资,这样酒阻碍了中国葡萄酒业的快速发展。
e.世界葡萄酒市场总体情况为供大于求,所以外国葡萄酒深感企业很重视具有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随着中国入世和进口关税的进一步降低,进口葡萄酒会更有竞争力,这样就能影响中国国内葡萄酒品牌。
2.优势
a.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002年第4季度葡萄酒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抽查结果显示,干酒、全汁酒的质量较高,产品抽样合格率达91%。
b.国内葡萄酒企业应用营销当地化的策略,在全国成功地塑造了良好的市场形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分销渠道,赢得了各自的忠实消费群体。
c.中国已经与国际葡萄葡萄酒局(OIV)就加入该组织签署了备忘录,其相关的标准和法律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4)中国葡萄酒生产企业概况
1.到2002年,中国有近600家葡萄酒生产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型公司。众多葡萄酒生产企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张裕等一批老牌葡萄酒生产企业;一类是白酒业转产葡萄酒;一类是其他行业涉足成为后起之秀;一类为沿海的进口葡萄原酒罐装厂家。
2.80%的葡萄酒企业的年产量不足1000吨,10%的企业的年产量介于1000吨到6000吨之间,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年产量超过1万吨。
3.截止到2001年12月中国葡萄酒企业共生产各种葡萄酒25.05万吨,比上年增长19.29%,实现销售收入50.7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8.3%。其中山东、河北和天津的葡萄酒产量占到2001年中国葡萄酒总产量的70.1%,三个省市的葡萄酒销售收入占到同行业的75.9%,利税总额占同行业的84%。
4.2002年1—10月,全国葡萄酒总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38%,实现税金6.2亿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12.78%。
2001年12月中国葡萄酒产量前十名企业 单位:吨
排名 企业名称 本月 累计 本月增长(%)累计增长(%)烟台张裕 10068.00 49315.00 39.68 22.95 天津王朝 3748.00 24690.00 42.67 16.43 沙城长城 3263.00 20530.00 19.79 10.07 烟台威龙 2734.00 25466.00-7.60-2.78 河北马丁 2480.00 2533.00-100.00-100.00 吉林通化 1724.00 9500.00-58.94-17.75 新疆新天 1501.00 4416.00-63.50-7.73 昌黎华夏长城 1149.00 11563.00 / 45.70 云南高原 993.00 6782.00 163.40 92.29 乳山市葡萄酿酒公司 761.00 8298.00 5.99 22.93
二、关于葡萄酒消费、消费者行为分析、竞争对手概况及其促销手段分析
(1)葡萄酒消费分析
1.1999年中国葡萄酒消费量为30万吨,2000年为28万吨。
2.中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为0.4升,而世界葡萄酒人均消费量为6升,欧洲主要葡萄酒生产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达到60升,所以中国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
3.进口葡萄酒约占中国葡萄酒消费量的10%。以北京为例,1998年50家大酒店月消费进口葡萄酒3600箱,20家迪厅消费3300箱,夜总会消费500箱。
4.然而,由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葡萄酒价格的相对偏高,葡萄酒消费与中国市场的啤酒和白酒消费相比还处于偏低的水平。
5.葡萄酒市场的培育还远远滞后于其他国家,因此对消费者的引导还需要更多的投资和努力。
(2)消费者行为
1.由于传统的消费习惯,只有27%的消费者喜欢饮酒(特别是白酒),69%的消费者很少饮酒,2%的消费者从不饮酒。
2.在人们消费的酒水中,啤酒和白酒各占39%,葡萄酒占12%,黄酒占16%。
3.消费动机为40%公款消费、22%娱乐消费,13%是个人饮酒习惯。
4.由于进口葡萄酒价格偏高,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负担不起,这就促使其转向消费国内葡萄酒品牌。
5.大多数葡萄酒消费者为a.由政府和企业付款的群体公款消费;b.在中国居住的外国公民、大中型企业的白领高收入阶层和酒店客人,这以消费群体了解葡萄酒文化还有一些追求时尚的年轻人。
6.消费者购买葡萄酒的场所为酒店、夜总会、卡拉OK厅、迪厅和酒吧(以上场所为直接饮用)、超市和购物中心(多为送礼用)。
7.41%的消费者倾向于在规模较大的超市和购物中心购买葡萄酒,酒店消费占到28%,零售店为4%。例如,1999年6月和10月,中国排名前20位的百货商场的葡萄酒销售额分别为42920公斤和64440公斤。
8.消费者选择葡萄酒的动机:品牌占44%,口味、价格、原产地和包装分别占28%、16%、8%和4%。
9.1998年中国最畅销品牌(城市消费)均为国内品牌,张裕、长城和王朝,这归因于国内品牌的品牌、质量、口味和价格的综合因素。
10.中国葡萄酒消费的高潮为秋冬季,特别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11.目前,干酒比例在葡萄酒总量中以增加到40%左右,其中干红占80%,干白占20%。红葡萄酒的消费量遥远胜于白葡萄酒。
12.同进口葡萄酒相比,国产葡萄酒具有更好的口味(32%)或相近的口味(30%)和更低的价格(82%)。
(3)各个竞争对手概况及其促销情况
1.在中国葡萄酒市场,竞争对手从原产国可以分为两类:中国国内品牌特别是张裕、长城和王朝三个品牌;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美国、智利、阿根廷、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匈牙利等国家的葡萄酒。
2.中国国内葡萄酒品牌已经初步形成了张裕、长城和王朝市场领导者,威龙、通化、华东、新天、丰收、云南红第二集团,以及其他的市场追随者所构成的市场竞争格局。
3.国内品牌凭借其对中国文化、消费者行为的充分了解,对营销商、批发商和终端直至最终消费者采取了步步为营的各种手段灵活的促销手法,而且颇有成效。
4.在2002年中央电视台广告招标会上,葡萄酒龙头企业张裕投入2890万元,新天集团投入4290万元,而印象酒业更是拿出8250万元夺得头标,说明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竞争趋于激烈。
5.进口葡萄酒中,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可以成为第一集团,他们代表中国市场的高档葡萄酒,这些国家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投入和形象是其他竞争对手不能望其项背;西班牙销售了大量的散装葡萄酒而且促销频繁;越来越多的葡萄酒来自美国、智利、阿根廷、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匈牙利等国家。
6.国外葡萄酒生产企业通过采取以下战略来对中国市场进行渗透:a.从已开始就对经销商全力支持;b.开发其自有的总经销、独家经销或与大的葡萄酒进口商或分销商合作;c.与当地葡萄酒生产企业建立合资企业,甚至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点。
7.与此同时,有些国家的政府对国外葡萄酒市场的高度重视而且在很多发面支持其葡萄酒在国外市场的开拓工作:a.在中国建立政府代表处,如SOPEXA(法国食品协会);德国葡萄酒协会下属的德国葡萄酒中国信息中心;b.组织本国葡萄酒企业参加中国的相关展览会。
8.这些政府机构在中国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以法国食品协会为例:在当地酒店促销葡萄酒、组织食品节和品酒活动、举行葡萄酒专业会议、对在酒店消费的葡萄酒进行培训、举行展览会、与中国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技术和法律合作、在葡萄酒和食品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活动、赞助相关活动。
三、葡萄酒分销体系及产品利润分配
(1)分销渠道
1.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分销渠道大体如下:
国内葡萄酒
葡萄酒—个体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葡萄酒—一级批发商—
二、三级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葡萄酒—零售商—消费者
进口葡萄酒
进口酒—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进口酒—进口商—团体消费(包括酒店、商场和超市)
进口酒—进口商—零售商—消费者
(2)销售网点分析
1.高档葡萄酒的销售主要产生在酒店、夜总会、迪厅、卡拉OK厅、酒吧、葡萄酒专业销售店、大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中低档葡萄酒主要在超市和便利店销售。
2.从国外进口葡萄酒需先取得进口许可证,一旦进口,还需获得一份许可证在国内进行批发、零售和建立代理。
3.一些规模较大的葡萄酒企业还建立自己的销售公司在国内外开展业务。
4.一些分销商通过建立自己的销售终端如超市、便利店和专业电贺进一步开拓批发零售业务来提升市场份额。
5.许多进口葡萄酒分销商由于缺少国外葡萄酒企业的财务支持,在营销上不能和国内葡萄酒企业展开竞争。
(3)葡萄酒定价 1.由北京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提供的1999年1月北京市场的葡萄酒零售价格如下:
葡萄酒 750ml瓶装酒平均零售价格(人民币元)
国产酒 36.44
进口酒 129.8
2.1995年,国产750ml瓶装葡萄酒的平均价格约为20-25元人民币,从1996年起,价格上升到40-60元/瓶,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把葡萄酒作为日常消费已属不易,更不用说进口葡萄酒。
3.进口葡萄酒的平均价格可分为以下几类:
进口酒 市场平均零售价格(元/750ml)
低档 不到100
中档 100-300
高档 300多
(4)利润分析
1.进口葡萄酒需缴纳进口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相当于到岸价的70%。
2.然后,进口就进入如下流通渠道:
流通过程 分销商利润(%)价格(美元/瓶)
葡萄酒企业(如到岸价3.5美元/瓶)/ 3.5
进口商(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 >6.0(进口商付)
进口商销售价格 20-40 >7.2-8.4(批发商付)
批发价格 20-40 >8.6-12(零售商付)
零售价格 20-40 >10.3-16.8(消费者付)
四、中国有关葡萄酒的法律法规
(1)葡萄酒法律法规 中国葡萄酒需遵守以下规定:
1.QB921-84《葡萄酒及其试验方法》
1984年,原国家轻工部颁布了第一个葡萄酒产品标准,这一标准的颁布,填补了中国葡萄酒产品标准的空白。1994年废止。
2.《葡萄酒》国家标准(GB/T15037-94)
这一标准规定了葡萄酒专用术语、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葡萄酒的标签、包装、运输和储藏。这一标准适用于经过发酵的新鲜葡萄或葡萄浓缩汁。标准从1994年9月1号生效,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推荐性国家标准。
3.葡萄酒厂卫生规范(GB12696-90)
这一标准适用于应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浓缩汁经发酵生产葡萄酒的企业。标准从1991年10月1日生效,由卫生部批准。
4.《葡萄酒、果酒通用试验方法》(GB/T15038-94)
这一标准规定了葡萄酒及果酒质量检测分析发法的基本原则,适用于葡萄酒及果酒的质量监测。标准从1994年12月1日生效,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
5.《半汁葡萄酒》行业标准(GB/T1980-1994)
1994年,原轻工业部颁布的半汁葡萄酒行业标准,并由此延伸出QB/T1982-94山葡萄酒标准,并同时废止了含量在50%以下的葡萄酒生产,推荐性行业标准。2003年3月7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布废止该标准,从公布之日起,向后延期2个月即从5月17 日起,企业应该停止半汁葡萄酒的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半汁葡萄酒。半汁葡萄酒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时间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
6.《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
该规范首次对葡萄酒的原料品质以法规的形式予以界定,山葡萄就被列入特种葡萄酒中,其酿酒技术规范中的特殊条文,作为附件,同时颁布。规范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
(2)2003年葡萄酒进口的税费及其他非关税壁垒
商品编号 产品名称 关税 增值税 消费税 其他非关税壁垒
22041000 起泡葡萄酒(葡萄汽酒)24.20 17 10 需食品卫生检疫证书
22042100 其他葡萄酒;容积小于2升的经过发酵并添加酒精的葡萄汁 24.20 17 10 需食品卫生检疫证书
22042900 其他葡萄酒;容积大于2升的经过发酵并添加酒精的葡萄汁 29 17 10 需食品卫生检疫证书
进口葡萄酒需遵守以下规定:
国内进口葡萄酒及饮料的相关规定,规定要求进口葡萄酒及饮料需确保国内葡萄酒市场的良好秩序,具体规则简要如下:货物的清关与监督、卫生检疫、进口关税及相关费用、葡萄酒原产国的卫生检疫证书、需贴中国商标以及对国内经营葡萄酒分销业务企业的基本要求。规定从1997年9月9日起生效,又国家经贸委员会批准。但是,由于规定中一些内容的不合时宜和中国入世,中国需要逐步修改其国内和进口葡萄酒的相关规定以适应国际葡萄酒市场及其惯例。
五、中国葡萄酒市场中长期消费趋势
1.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葡萄酒将达到80万吨,其中高档酒50%,中档酒40%、低档酒10%。
2.通过对消费者的正确引导,将来白葡萄酒的消费会有所上升。
3.葡萄酒消费在中国目前还不是主流消费,但在年轻一代消费者中品饮葡萄酒会成为一种时尚。
4.随着进口葡萄酒成本的降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会购买更多的进口葡萄酒。
5.随着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兼并和收购,将来在国产和进口葡萄酒之间会产生激烈的竞争。
6.国内葡萄酒品牌会凭借其便利的分销网络和具有竞争力的售后服务,通过提高其葡萄酒质量、加强品牌建设为将来的竞争做出准备。
7.对于大多数进口葡萄酒来说,既有机会也有挑战。他们会同时面临来自国内和国外葡萄酒的竞争。一些国家已采取了各种旨在把竞争对手基础市场的战略。
8.经过了价格战、质量战之后,葡萄酒市场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品牌战。葡萄酒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包括品牌将决定各个葡萄酒企业在市场上的命运。
9.只要有良好的质量、口味和价格,中国消费者会同时钟情于国内知名品牌和进口葡萄酒,进口葡萄酒应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如何将进口酒推荐给中国消费者。消费者既注重价格又关注质量的务实性将会给那些想在中国葡萄酒市场上报有谋取高额利润观念的跨国公司予不小的打击。
10.从长远来看,不仅是沿海城市的消费者会消费葡萄酒,中西部地区的消费者也会逐步接受葡萄酒。如果进口葡萄酒对市场保有长远的眼光,就应该对这些地区进行渗透。
11.葡萄酒品尝应与食品促销相结合,而且价格要为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
12.进口葡萄酒企业和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对于大地分销商和消费者的培育。
13.未来葡萄酒的消费将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对于老年人,保健葡萄酒是首选,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他们将接受甜葡萄酒。
14.像日本和香港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葡萄酒消费会越来越普及。对于进口酒,他们需要的更多是致力于这一事业的精神和耐心。
六、国外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SWOT分析
(1)优势
葡萄酒作为国际通畅型饮料,来自新、旧世界的葡萄酒产品各具特色。而且葡萄酒在国际市场属于剩余产品,关税壁垒的逐步趋缓使得国外葡萄酒在中国市场更具竞争力。
(2)劣势
1.国外葡萄酒要根据当地市场的具体情况相应地调整其营销战略,因为缺乏营销网络和富有竞争力的售后服务将会阻碍国外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2.大多数国外葡萄酒企业不了解中国市场,甚至没来过中国,更谈不上市场调查,他们对于这以市场没有长期投资的观念,也对中国市场不感兴趣,仅仅使用一些微薄的财力来对市场做一些促销。
3.中国国内葡萄酒企业凭借其当地品牌、低成本、更适合的口味和强劲的产品广告和促销,对进口葡萄酒形成巨大的挑战。
4.没有多少消费懂得如何正确的饮用葡萄酒,大多数消费者不能分辨出各种进口葡萄酒的异同。
(3)机会
1.国际葡萄酒市场的低迷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成为葡萄酒竞争的主战场,中国无疑将成为这以市场的热门,这为国外葡萄酒提供了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2.中国政府鼓励人民消费更多的葡萄酒和果酒,降低浪费粮食的白酒的消费。
3.媒体对于饮用葡萄酒有益健康的报道也对葡萄酒的消费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进口葡萄酒可以瞄准中国高档酒市场做一些文章。
5.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也为葡萄酒消费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刺激因素。
6.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开始消费进口葡萄酒。
7.有了更多的消费人群,进口葡萄酒市场会更加成熟。
8.中国的入世会给各个包括新、旧世界在内的葡萄酒生产国提供更多的挑战和机会,所以竞争也将会更激烈。
9.要想生产高质量的葡萄酒,以下三个因素起主要作用:酿酒葡萄来源、技术和人才优势和资本投入。在葡萄酒的生产上,中国及缺乏技术和人才,又缺乏资本,这正是葡萄牙企业的优势所在。
(4)威胁
1.一些国外葡萄酒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建设和消费者培育将决定在中国市场上的成败。
2.威胁同样来自中国国内葡萄酒企业,他们同国外公司合作创立自己的品牌来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抗衡。
3.提供给潜在消费者能够支付的价格,创立满足各种条件的品牌对于国外葡萄酒企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4.最终,缺乏对市场长期投资的观念和信心将把国外葡萄酒驱逐出中国市场。
(5)国外葡萄酒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
1.国外葡萄酒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需要到中国来参加展览会并且调查销售网点,倾听当地分销商的意见和建议,向竞争对手学习,制定基于市场细分的适宜战略。
2.参加中国的各种专业展览会,在那里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中国葡萄酒分销商、最终消费者、进口贸易公司和有潜力的代理商。
3.在中国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做好对分销商和消费者引导培育全力支持的准备。
4.国外葡萄酒企业有必要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在战略促销上使得其葡萄酒在中国的销售更上一层楼,并在中国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5.与当地酿酒葡萄生产基地合作,培育自己的优良酿酒葡萄,为在中国长期生产葡萄酒做好准备。
6.总而言之,良好的品牌形象,再加上全身心的投入、耐心和对分销商和消费者的培育,这样才有可能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
第五篇:中国饮料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饮料行业市场分析报告(6月上半月)
目录:
1、行业整体综述
2、行业焦点事件
3、区域市场分析
3.1区域热卖品牌
3.2区域市场分析
3.3分类市场分析
4、龙头企业动态
5、新品动态回顾
6、发展趋势预测
一、|行业整体综述
6月,暑气渐渐袭来,气温持续升高,饮料大战也随之拉开了帷幕,各种饮料展开激烈的市场争夺,市场竞争导致饮料普遍价格下滑。在诸多饮料中,茶饮料的攻势猛烈,推出了各种口味茶和概念茶,进行了铺天盖地的促销活动,销量迅速上升,在市场上开始走俏,有望取代去年的饮料霸主—功能饮料,成为今年市场的主角。凉茶在南方市场竞争已经十分激烈,但还有新品涌现的趋势,但若是想取得更大的成绩,厂家还得有较大的前期投入。功能饮料也不甘示弱,继续“健康”牌,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力争保住自己昔日的地位。果汁饮料一起五彩缤纷的颜色也在饮料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果汁饮料领域内,吹来了一股外国风,来自韩国的葡萄、橙汁等果汁饮料业在中国的超市里销售。在碳酸饮料行业,6月11日,可口可乐公司借助网络游戏《魔兽世界》拉开了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市场推广活动,突破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在其他饮料扎堆市场的情况下,乳饮料也是新一代健康饮品,乳酸菌奶饮品将引发饮料市场新变革,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乳饮品在饮料领域也存在潜在的空间。
二、行业焦点
百事股权宣判,双方均上诉
上海、南京、武汉百事中方股权之争在持续5年之后,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重审判决,双方均不服,提出上诉。胜诉方陈氏家族觉得判决中的获得的股权少于期望的份额,因此,提出上诉。而在此之前,败诉方国有股东闵联公司已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认为陈氏家族的隐名投资是虚构的故事,上海国资办的批复也越权、违法、虚构事实,百事股权之争再次陷入复杂的泥沼。
饮料市场跳水声不断
随着气温的攀升,饮料市场进入销售旺季,各式各样的饮料纷纷展开了价格大战,使饮料价格下降,果粒橙、鲜橙多等果汁饮料价格下降0.5元左右,功能饮料的价格也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左右,目前是饮料行业的黄金销售时间,各商家都会抓住这个市场时机,抢占市场领域。健力宝何去何从
健力宝在这个饮料的销售旺季中显得有些尴尬,健力宝会不会转嫁给统一集团成了饮料行业的一个焦点,健力宝新东家汇中天恒的新闻发言人曲冰前后做出了不同的回答,而统一方面对此问题既不否认也不承认,有业内人士称,把健力宝转卖给统一也许是汇中天恒最佳的出路。
三、区域市场分析
3.1 区域热卖品牌分析
区域划分按以下的分法:
华北地区市场分析(北京、天津、河北、山西)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河南、湖南、湖北)
华东地区市场分析(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广东、福建、海南)
西南地区市场分析(四川、广西、重庆、云南、西藏、贵州)
西北地区市场分析(甘肃、陕西、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
东北地区市场分析(辽宁、黑龙江、吉林)
(下表中热卖品牌的排序原则:对该地一家或几家大型超市、餐饮、夜场中主要品牌近期销量上升幅度,广告终端促销力度,消费者认可程度进行的综合评分)
华北地区
排序石家庄北京太原
1统一鲜橙多 百事可乐统一鲜橙多
2百事可乐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3可口可乐果粒橙雪碧 汇源果汁
华中地区
排序长沙郑州武汉
1可口可乐 统一鲜橙多统一鲜橙多
2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
3雪碧 可口可乐可口可乐
华东地区
排序泉州济南南京
1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统一鲜橙多
2王老吉醒目可口可乐
3统一绿茶娃哈哈 康师傅茶饮
华南地区
排序广州康师傅红茶
2美汁源果粒橙可口可乐
西南地区
排序贵阳成都统一鲜橙多 康师傅绿茶
2百事可乐可口可乐
3冰点鲜橙多
西北地区
排序兰州西安康师傅绿茶 统一鲜橙多
2百事可乐可口可乐
3可口可乐 康师傅绿茶
华北地区
排序沈阳长春
1可口可乐百事可乐
2百事可乐娃哈哈
3雪碧康师傅茶饮
以上图表显示,6月,果汁饮料和茶饮料销量上升,尤其是茶饮料上升势头明显。虽然碳酸饮料巨头的领先地位依旧比较明显,但今年的新产品美汁源果粒橙在华南地区销量不菲,统一鲜橙多和康师傅绿茶在整个市场上也多次荣登榜首,冲击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销售市场。从中可以看出,茶饮料的市场领域在逐渐的扩大,新品和口味的多样化使得茶饮料市场越做越大。
在碳酸饮料方面,百事可乐夺冠的次数较上月减少,在部分地区的位置被统一鲜橙多和康师傅绿茶代替,可口可乐在本月加大了推广活动,在华东地区仍然有不错的销售量。
在本月的排行榜上没有看到雀巢的踪迹,看来雀巢事件不仅仅影响到奶粉行业,对其饮料产品也产生了影响。醒目和王老吉是本月新进榜的产品,这两种饮料在分别在华东地区的泉州和济南占据着市场老二的地位。
3.2区域市场分析
区域市场表现特征
广 州 各类饮料展开全方位的竞争,激战拉开帷幕
成 都 茶饮料促销大战全面拉开,口味出新
哈尔滨 饮料进入销售旺季,价格开始普遍下滑
重 庆 碳酸饮料市场两乐再次相争
武 汉混合饮料受欢迎、茶饮料市场份额提升最快
广州:饮料巨头聚焦
6月,广州的饮料市场很不平静,各大饮料巨头纷纷入主,通过各种媒体大作宣传文章,先在消费者的意识领域进行轰炸,再以买赠、有奖销售等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最常用的还是通过价格提高销售额,销售大战在广州市场上有准备的进行着。从统计资料来看,茶馆康师傅的茶饮料在这个炎热的城市比较受欢迎,欲包揽中低档市场;果汁饮料果粒橙凭借自己的口味和大势的宣传,也有较好的销售情况。
成都:茶饮料异军突起
成都是一个茶文化浓厚的城市,所以,有着茶文化的底蕴,茶饮料在这片土地上的推广和销售都相对比较容易。正是因为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成都也是各大茶饮料厂家的主战场。6月,成都的茶饮料领域,进行可大量的促销活动,促销手段主要是价格战和买赠等方式。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预测,6月仅仅是成都茶战的序幕,更激烈的竞争将随气温的攀高而越演越烈。
哈尔滨:饮料价格下降
如何让消费者在口味、包装等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自己的产品,除了关乎消费者的健康外,价格应该是消费者主要考虑的因素。6月,在哈尔滨的饮料市场上就上演了一场价格战,导致哈市的饮料价格普遍降低。有些果汁饮料产品从原来的3元左右降到2.5元左右,功能饮料售价也普遍降低了两三成,更有1元的特价活动吸引消费者。
重庆:两乐抢占炎热的山城
重庆这个城市成了这个月的主战场,可乐巨头在重庆网吧火拼,康师傅大力进攻重庆市场,冰点水在重庆向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及乐百氏在重庆新辟天地等等,诸多龙头企业在重庆现身,让重庆处处散发着浓浓的火药味。碳酸饮料两大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早就拉开了马拉松似的竞争活动,最近,两乐均入主重庆,在这个火城展开了激战。本月,百事佳得乐新品在重庆上市,在碳酸饮料与可口可乐激战的同时,进军非碳酸饮料行业。重庆和四川历来是百事可乐的盈利基地,而此次,可口可乐敢在客场挑战老对手,其野心可见一斑。武汉:饮料“大杂烩”销量不错
四大火炉城市之一的武汉,市民每年夏天都在为直线上升的气温烦恼着,而饮料行业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关注。6月,在饮料市场上又出新品,果汁饮料和乳汁饮料出现了混合的搭配,比如鱼奶与牛奶混合,番茄、苹果、菠萝等水果混合为果汁饮料,这种混合饮料口感独特、新鲜,颇受青少年的喜爱。另据来自武商量贩公司的销售统计称,茶饮料的市场份额上升最快,在其下属卖场中占到23%,大有赶超碳酸饮料(占比30%)的趋势。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今年茶饮料产品种类向多样化发展,口味大都比较大众化,这是促使其销量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从各个市场表现出的情况来看,茶饮料不愧为今年饮料市场的生力军,在各地表现均不俗。同时,竞争的激烈已经开始对价格产生影响,降价促销的产品越来越多,新品定价也向中低端靠拢。毕竟在众多相似的产品中,价格便成为影响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
3.3 分类市场分析
类型发展状况
茶饮料 气温上升,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
乳饮料 发展潜力初现端倪
果汁饮料 进口果汁冲击国内市场
功能饮料 新品上市,值得期待
茶饮料
茶饮料成为今年市场的主角在六月份看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管是从其销售量,还是从市场的扩张情况来看,茶饮料都拥有了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借着茶文化的理念,推出了众多口味的红茶、绿茶、花茶等等,从口味和概念上吸引和征服更多的消费者,从外部条件来看,气温的不断上升也是茶饮料取得不错战绩的原因之一,茶饮料市场潜力将进一步发挥出来。乳饮料
乳酸菌饮料是饮料市场的生力军,它横跨了乳制品和饮料两个行业。乳酸菌饮料在国外市场一直备受欢迎,而今在国内也受到密切关注,以其营养价值在饮料市场上新辟出一片天地,在雀巢和光明在乳品行业相继出现危机的情况下,这种健康的乳品饮料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乳饮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果汁饮料
6月的果汁饮料市场,有大量的外国品牌“入侵”,全球十大健康饮料品牌之一的美国美大溪地诺丽果汁在月初就登陆中国,在各大沿海城市正式运营。除了美货,韩国葡萄等果汁饮料也在国内的超市出现,销售情况也不错。虽然有国外著名产品和国内新品的冲击,但是,从6月的热卖排行榜来看,国内品牌统一鲜橙多在果汁饮料的统治地位始终未发生改变。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果汁饮料已经正式进入平稳发展时期。
功能饮料
本月在功能饮料行业出现了双扩张的现象,一是地域突破,脉动在重庆投产,在数量和范围上力求实现创新;二是新品的研发和上市,OPC系列功能饮料首次出现在市场上,代表产品有苹果醋饮品、低醇葡萄饮品。OPC是儿茶素低聚物的总称,它能有效的增进健康,具有防衰老、保护神经等作用,此饮品也是养生的佳品。
在新品涌现的同时,老品牌在今年进入整合期。去年功能饮料市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爆,乐百氏、娃哈哈、农夫山泉、汇源四大国内饮料巨头纷纷推出脉动、激活、尖叫等,市场经过大洗牌目前排序基本完成。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经过国内各大饮料品牌的竞争和国际饮料品牌的参与,功能饮料市场在今年将进入整合期。
四、龙头企业动态
企业名称 本月动态
可口可乐可口可乐与迪斯尼拟定“金盖促销”活动
联手网络游戏进行品牌推广
可口可乐博物馆解读品牌文化
推出茶饮新品“茶研工坊”
百事可乐百事股权之争再起,内部战争不知何时能了
百事和盛大正式联手
佳得乐在重庆进军非碳酸饮料
在湖南新增生产基地
湛江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正式落成投产
6月28日,深圳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揭东分公司正式竣工并投产
立顿茶饮料退市,传百事与联合利华不和
健力宝有可能转卖统一集团
康师傅秘密设点重庆,展开商战
茉莉清茶在成都大量上市
冰点水在重庆首开24小时便利店
乐百氏脉动在重庆投产
脉动“动动茶”上市促销
汇源投资2亿在山西曲沃建基地
本月龙头企业中,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健力宝这一元老危机重重,也牵动着广大消费者的神经,茶饮料一直就被预言,将会有很好的表现,果然,在炎热的6月,以康师傅为代表的茶馆开展了一系列火爆的行动,茶饮料新品也层出不穷。冰点水在桶装市场上抢先服务意识,24小时为广大市民服务,营销的差异化将给业界带来什么呢?在功能饮料方面,乐百氏生产的功能饮料脉动在重庆投产,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可口可乐在5月推出的“饥饿营销”模式饮料行业引起了巨大关注,在本月更是加大了推广力度,首先从企业文化方面着手,在南京可口可乐博物馆展示产品内涵;再次,与大型的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合作举行大型的市场推广活动;紧接着又与迪斯尼联手拟定“金盖促销”活动,即喝可口可乐中奖“香港游”包括迪斯尼乐园试业期间的门票,全国有1万个名额。可口可乐公司在茶饮料领域的野心在本月表露无疑,推出包括“清本”和“清妍”两个新品在内的“茶研工坊”系列,并将邀请影帝梁朝伟现身郑州为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为该系列产品中的“清本”绿茶做推介。
困扰百事可乐已久的股权纷争问题在本月再生变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重审判决加速了事件的复杂化,百事的内部矛盾不知何时才能了结。而一年前在广州高调宣布联姻的百事可乐与联合利华如今似乎也陷入危机,双方共同在中国市场推出的立顿即饮茶饮料撤出中国市场。有知情人士透露,双方于一个月前就已停止了该茶饮料的生产。有业内人士认为该茶饮料的退市是因为“立顿速溶茶氟含量超标”事件,但百事方面坚决表示这是正常的产品调整,并否认和联合利华关系紧张的说法。而几个新生产基地的建成和投产将大大的提高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在营销方面,传闻已久的百事公司与盛大公司的合作终于初露端倪,百事历年来制作费最庞大的电视广告新片在盛大网站首播。分析认为,此举表明两家公司将联手“对付”各自的竞争对手可口可乐和“第九城市”。
现在的健力宝也是一个让人堪忧的企业,44亿的负债让健力宝不知所措,有消息称汇中天恒有可能将建力宝转手卖给统一集团,究竟健力宝将归何处仍然是一个谜团。
康师傅在西南地区的销售一直不错,本月,又在重庆重拳出击,进行大规模的闪电站,抢占先机,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在重庆布下2.6万个销售点,欲当上重庆瓶装水的龙头老大。在自身的强势茶饮料方面,康师傅丝毫没有放松,新品茉莉清茶进行了快速铺货。
在桶装水方面,冰点水创先服务,从本月起,将改造200多家桶装水配送点,首开24小时免费送货上门便利店。这种新的营销模式将给业界带来多大的影响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去年6月正是功能饮料发威的时候,今年6月,脉动在重庆动土,乐百氏投资1亿元建成饮料生产线,年设计产量达9.7万吨,从而使脉动饮料实现重庆造,增强了其在重庆及周边市场的竞争能力。在2005这个茶饮料的流行年里,乐百氏也没忘记分一杯羹,脉动“动动茶”的面市给茶饮料市场再添了一把火。
饮料巨头们的规模不断扩大化,汇源集团在本月 21日与曲沃太子湖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投资2亿多元建立北京汇源果汁集团临汾有限公司。该公司将成为汇源果汁集团在全国发展的第28个基地,由双方共同投资。
五、新品动态
新品名称 所属企业
苹果醋、低醇葡萄饮品河北美利来公司
冰菊花厦门绿泉实业总公司
蔬菜醋饮料哈尔滨道里区一家民营科技企业
高档桶装水——水纪元海口金盘饮料公司
“茶研工坊”系列可口可乐公司
苹果醋、低醇葡萄饮品
苹果醋、低醇葡萄饮品是OPC系列功能音频的代表产品,苹果醋饮品以优质苹果醋为原料,配伍OPC、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经过科学加工精制而成,极具美容养颜、消除疲劳、降低血脂等功能;低醇葡萄饮品以优质浓缩葡萄汁为原料,配伍OPC、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经过科学加工、精制而成,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OPC系列功能饮料能否改变功能饮料的地位,我们拭目以待。
冰菊花
5月份,鹭芳推出一系列冰产品,而在6月,鹭芳又鹭芳不遗余力推出自己的主打产品“冰菊花”。冰菊花是福建品牌鹭芳花草茶中的新产品,以其生产工艺的领先性,标榜不加色素、不含香精、不含防腐剂,是天然饮料的代表。
蔬菜醋饮料
本产品是哈尔滨市一所民营科技企业经过5年研发出来的新品,蔬菜醋饮料提取黄瓜等蔬菜中的营养成分,通过发酵技术制成蔬菜醋,有解暑之功效,从投放市场的反应来看,第一批蔬菜醋饮料上市后十分抢手,蔬菜醋也在今年的饮料市场分得一杯羹。
高档桶装水——水纪元
海口金盘饮料公司该公司将推出具有独特桶状造型的高档桶装水———水纪元。该产品采用异型桶装,水源取自琼北火山群深层山脉,属稀有重碳酸美钙型饮用天然矿泉水。据悉,这是海南省首次推出的高档桶装水,该产品的出现将打破了桶装水市场上千桶一面、优劣混杂的现状。
“茶研工坊”系列
可口可乐公司本月推出包括“清本”和“清妍”两个新品在内的“茶研工坊”系列,并将邀请影帝梁朝伟现身郑州为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为该系列产品中的“清本”绿茶做推介。糖酒快讯分析中心认为,近来的新品开发紧跟流行趋势,本月在茶饮料、醋饮料品类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各大饮料巨头都将茶饮料当成了今年的重头戏,因此新品开发也比较多。在向茶饮料品类的靠拢的同时,产品进一步细分正逐渐体现出来,不同的原料和概念使得目标消费人群越来越明确。
六、发展趋势预测
1、饮料市场新品不断出现,其中以茶饮料和功能饮料居多。
2、7月,饮料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厂家促销手段多样化。
3、茶饮料市场份额继续上升,碳酸饮料市场份额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