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1.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达23.1%。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到2002年底,又有约22万人实现就业,就业人数达到116万人,就业率上升到80%。200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2.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2005年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21.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3.有就业意愿但未能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最值得关注。
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上称之为“毕业漂族”。其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类: 一类是复习考研者。为提高自身的就业条件,获得更好的工作职位,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而选择考研的毕业生迅速增多,这部分人约占“毕业漂族”的30%左右。他们中的不少人集聚在大中城市的大学附近租房住,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三年后进入就业市场;若考不上,当年就会加入失业行列。
二类是边看边干者。有些是毕业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工作岗位;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或个人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约占“毕业漂族”的20%。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他们没有考研的打算,仍将户口、档案放在学校里,虽然有就业的意愿但难以就业,他们约占“毕业漂族”的50%。其中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多次求职,但仍找不到工作,心理受到较大的打击。在上述三类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第一类人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一般集聚在一起,互相鼓励,如无大的变故,属于相对稳定的群体。第二类人虽然边看边干,但能逐步融入市场,适应市场就业。但第三类人市场就业能力相对不强,心理较脆弱,而其数量在今后还会成倍增加,需要特别关注。
第二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思考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思考
[摘要]:当前,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问题。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是对社会财富的一种巨大浪费,大学毕业生能否实现就业对于家庭的能否稳定、社会是否安定及经济发展的快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本文对大学毕业生所存在的几种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对策思考
现今,社会上普遍出现的现象是大学生就业难,人才的供求量远远大于需求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业情况也是随之变化,在前期,我国每年有近千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及非农村地区,并且16岁以上人口正以平均每年550万人口递增。到2020年劳动年龄总人口将达到9.4亿人。以此看来大学生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下面我就从往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中所呈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大学毕业生观念性错误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的 “天之骄子”们显然在心理上还不够成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能完成向普通劳动者的转变。调查显示,有的毕业生盲目自大,还在“要价”过高的误区中,预期薪酬过高。使得机会来了,却让好好的职业岗位白白流走。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盲目自大、自信。有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各项成绩优秀,兼任多职或家里条件富有,使得他们从心底里感觉高人一等,不屑和普通劳动者共同工作。所以在应征岗位时,或许用人单位看中了这名学生的能力,可是也会因为他在求职时多表现出来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使他与这次机会失之交臂。二是“孔雀东南飞”,许多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前往西部等急需开发地区,大部分往上海、北京等人才已经接近饱和的开发地区。不愿意前往底层,从基层做起,把目标一开始就瞄准了大企业大城市。虽然人力资源最充足可是大城市的需求人才的量却是最少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次次的求职失败一次次的简历投放无果,从心理上严重打击了这些刚刚起飞的雏鸟。在无形中挫败了他们的自信心。三是跳槽频繁,并不是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可是却因为工作遇
到了困难,上司的严格要求,时时听到严厉的批评,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工资不高。使得这群昔日的天之骄子频繁跳槽、辞职。这给许多用人单位留下了对大学毕业生不好的印象,有很多用人单位甚至看到简介上注明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就马上淘汰,不予录用。
2.大学毕业生对劳动力市场的不了解
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取决于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产业结构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战略。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市场需求能随供给同幅度增长是不会发生失业率下降的。对于企业的需求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是,经济的增长对各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不大。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来源,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劳动已占总劳动的60~70%。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在2/3,美国已达75%以上,而中国,从2002年到2006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41.7%下降到39.5%。所以经济的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并不大。第二个就是,私营企业吸纳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一是一些私营企业主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技术特长、没有工作经验,对工作待遇要求较高,因而他们宁愿雇佣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下岗人员,以减少培训成本;二是受用人指标限制,对大学生聘用成本高,因而,他们对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量小于最佳需求量。第三个就是大学生自己本身的原因了,在西部等非城市地域,由于经济落后,财政紧张,没有能力吸纳大学生。而大学生由于地区经济差距也不愿意到这些地区就业,造成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迟缓,使得发达地区发展的越来越快,劳动力严重浪费,而在经济欠发展地区由于极度缺乏高素质人才,发展缓慢。和发展地区相比两者相差越来越大形成恶性循环。使得许多大学毕业生仍处于待业中。
3.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为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
金融危机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受到冲击,为了控制成本,裁员、减薪是企业最常用、最优先考虑的方法,不少企业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使得本来就形势严峻的大学生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我们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困难的同时,还应该冷静地思考、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站在更高的平台上,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寻求可持续性的治本之策。由其是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
初一度比较突出,但此后形势有所缓和。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而金融危机只是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据预计2008年底有100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就业,2009年有592万大学生毕业,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合计有上千万的大学生要就业。研究生扩招这一政策虽然可以暂时缓减一点压力,但它只是将现在的就业压力转移到将来几年而已,没有从跟本上解决就业压力,将来还可能会出现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解决的对策
1.指导大学毕业生理性地认识就业形势并作出切实的职业选择
在当前社会制度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要求和重要标志之一。与此相应,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式和就业格局上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即作为一个普通社会成员去求职和就业。因此,在大学生活中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有必要贯穿,消除自己的主观理想预期与社会客观实际之间的差距,主动地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自身素质,以充分适应社会。首先,应让大学生们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与择业困难之间的关系并理性地作出择业意向。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就业适龄人口的数量大于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这种情况对于该社会而言便构成了就业绝对困难情境。可以说,就业绝对困难主要存在于社会层面。实际上,由于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基本上是一种趋势性估算、而且主要是以常规化就业岗位计算的,所以,对社会就业结构中的“弹性”系数以及对个体化就业岗位数量,一般很难做出精确的预测,其结果势必导致对就业绝对困难系数的计算难以达到高度精确。这便为社会争取从就业绝对困难向相对困难的转变留下可能的空间。从另一方面来看,既便一个社会存在着就业绝对困难,但是,在个人层面上,对于择业者而言,实际上只存在就业相对困难情境。而个人在择业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将决定其就业相对困难程度的大与小。基于这一缘由,处在现实社会背景下的个人,择业时对自身就业意向的恰当定位和及时调整,将会有助于促进其就业难度的减小。其次就是对大学生加强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当代大学生在职业追求上更多的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考虑自己多一点,考虑别人少一点,容易造成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缺乏敬业精神,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够,缺乏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差,而这些往往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因
此,在高校的教育中,应加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同时,应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过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遭遇挫折、历经磨难是正常,大学生要向正确面对,必须保持健康的心态,科学地认识问题,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使大学生将来能真正满怀希望的投入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必要一环。在思想上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观念的更新,在心理上为他们建起强固的堡垒,使得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路上能够越挫越勇,成功了也不骄纵自满。
2.对用人单位对策及加强大学生本身素质
如今,用人单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录用不断的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吸纳主要就业人员的第三产业在中国所占的经济比例在降低,而大学毕业生所存在的经验不足、不能吃苦等等原因使得用人单位对应届大学生的信用度不断降低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所以首先我们就要先解决用人单位心中的“疙瘩”第一,由政府向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第二,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这样才会使用人单位选到最合适本公司的人才,而不是一昧的追求高学历,高经验,使得原本许多怀才的“宝马”遇不到赏识自己的“伯乐”。要想彻底解决用人单位的疑虑,除了政府对用人单位灌输新思想,更应该做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提高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首先,是在大学校园中,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
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四,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3.正确看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
2008年7月,金融风暴正式席卷我国。在这时大学毕业生们更应该学会理性、冷静地面对现实。这次金融危机预计将持续三年,这是比较乐观的估计,因此由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所造成的困难将是长期的,我们要在思想上有这个准备。金融危机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自己打垮自己。当外在的客观困难被任意放大之后,人们就容易陷入一种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客观原因的思维定势,从而不愿去查找自身的原因。其实这个时候是机遇与困境共存的时候,首先大学生们应该关注金融危机下企业的发展方向。在金融危机中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尤其是民营企业。但是我们更应看到金融危机加快了中小企业优胜劣汰、产业升级的步伐,他们由原来粗放型、资源型企业开始向技术性、环保型和节约型转变。要完成这些技术升级,企业对技术型、研究型人才的需求也将大大提升。因此,大学毕业生必须尽快瞄准产业转移的方向,寻找工作机会。其次就是要抓紧提高自身的基础能力。金融危机下经济前景不明朗,很多企业放慢了发展的步伐,大学生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段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能力。三:结语
大学毕业能否基本上实现就业直接关系着的就是小家的幸福安康,间接就是关系着国家这个大家的经济发展。这一问题既是经济方面的同时也是有关于政治方面的,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影响着我国的繁荣能否长久,持续。所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绝不容忽视的,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调研报告[EB/OL].湖南调查信息网,2010-3-4
【2】 彭绪山,秦卫东.[J]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的冷思考.中国期刊网,2010(1)
【3】 再谈大学生就业问题【EB/OL】.中国论文发表网,2008-8
第三篇:韩国大学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韩国大学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新闻来源:发布日期:2009-04-15
宁夏大学音乐学院(750021)金英敏
摘 要韩国是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先于中国的亚洲国家,尤其是在音乐教育方面,政府非常重视,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音乐专业。本文通过介绍韩国大学音乐专业的学生现状以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让中国的大学生更多地了解韩国大学生毕业以后的出路怎样,就业情况如何?加强我国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同时,对于思考我国大学音乐专业的办学理念,会起到一点启发作用。
关键词韩国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
韩国与我国的山东省比较近,边境与中国接壤,韩国国土面积为9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600万。韩国素有“三千里锦绣江山”的美称。韩国位于目前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东亚地区。以国内生产总值评价
[1],韩国为6674亿美元,位列世界第十,是亚洲乃至世界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
目前韩国有350多所高等学校,几乎每所大学都有音乐系(韩国称作音乐大学)[2],粗略估算,在校学生约15万多人,每年大约有34000多名音乐专业的大学生陆续毕业,那么这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呢?
一、首先来看韩国整体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韩国的失业形势非常严峻,2000年之后,稍有好转,失业率[3]有所下降。目前,韩国就业青年(15-29岁)仅占全体就业人口的20%,但青年失业人数且占全体失业者的一半,其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只有68%,拿2006年来说,毕业生以及往届毕业生但尚未就业的大学生有43万人(1)。虽然就业率由小幅上升,但正式职业[4]就业率仍在原地踏步。
韩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对于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在韩国,由于就业比较困难,音乐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选择了以下五种方式:1,继续升学,2,参军(男性),3,结婚(女性),4,出国留学,5,就业。首先,我们来看就业情况,音乐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国立或私立交响乐团,国立或私立合唱团,国家歌剧表演中心,国乐艺术中心等。国立交响乐团包括代表国家级的和代表道级的(韩国的“道”相当于中国的省)交响乐团,私立交响乐团和私立合唱团也很多。能够进入这些音乐机构,表演团体或学校等工作的毕业生,就象上面谈到的算是有了“正式职业”。不过找到“正式职业”的毕业生的人数比率并不大,可以说,获得“正式职业”的毕业生,一般来说,他们无论在自身能力上,还是在专业技能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大部分毕业生仍处于完全失业或“亚失业”[5]的状况。其次,男性到军队服役,是韩国政府很早就出台的法律规定,所以除了就业以外,参军对于男生也是一种选择,不过,韩国对服兵役有一定的人数限制,所以,最近几年,出现了,争着要报名服兵役的势头,而在过去,男大学毕业生,想尽一切办法找各种理由来逃避或迟缓报名参军。男大学毕业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应征入伍缓冲一下,并利用这段时间来增强个人的能力素质或争取获得更多的资格证书。另外,继续升学读研或出国深造两种方式是临时性躲避就业压力的主要方法,从90年代起,韩国学生大学(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进一步深造的人数比例都在增长,2003年占到了毕业生总数的12.1%[6],到了2005年已经超过了13%。另外,因为在韩国,出国留学比较自由,有一些学生则是选择在大学阶段休学,先出国学习一段时间,目的就是在获得大学毕业证书之前,抓紧时间和机会储备就业所需的知识,增强个人的竞争力。据调查,最近几年全韩国有近2千多名音乐专业的学生中途休学以后,出国留学,主要是欧美等国,占据了全部音乐专业毕业生总人数的5.7%左右,而且人数比例每年还在增加。
韩国大学毕业生除了采用上述方法来临时躲避就业压力以外,对于女大学毕业生来说,可以利用结婚来避开就业危机。韩国目前的男女性别比为100.66?100[7],高校中女生比例达到了36.8%[8]。和过去相比,目前韩国女性,普遍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女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很多韩国人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女性因本身的生理条件和工作性质决定,不适合在社会从事某些工作,因此,社会上对于求职女大学生常常表现出不信任或轻视态度,这样一来,一些女大学生自愿或不自愿的暂时放弃就业选择了结婚。这样的女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
二、造成韩国大学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社会、经济、政府、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原因的共同结果。首先,“高等音乐教育的大众化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韩国政府倡导的高等音乐教育大众化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同步,是导致大学生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的最重要的原因”(2)。大学音乐专业与课程设置,学生录取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对社会发展和需求缺乏预见性,对最近几年以及未来几年的学生生源情况分析,音乐专业前景看似较为乐观,因此各大学纷纷设立音乐系,使大学音乐教育过快的普及。高校类似音乐专业扩招以后,造成与社会需求相脱节。虽然学生入学时市场需求情况较为乐观,但等到学生毕业时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局面,无形中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3)。其次,应届大学毕业生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缺乏有针对性的职业锻炼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文凭有了,但是实践经验不足,专业技能水平一般,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另外,就业机制不够透明,存在一些人为的因素。有好的家庭背景或社会关系就比较容易找到工作,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往往体现不出优势来。不符合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对于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在个人的发展层面上讲,选择面比较宽。有的可以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有的可以出国继续深造,有的还可以在自己家族企业里发展,甚至有些人暂时不工作也无妨。然而,对于那些家庭情况很普通的人来说,却恰恰相反,择业渠道有限,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
韩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受到上述因素影响外,韩国整个社会经济不景气是最主要的原因。“韩国经济是以大企业为主导的,其中Daewoo(大宇),Samsung(三星),Hyundae(现代),LG,SK五大财团被看作是韩国经济的晴雨表对韩国的经济,民生和产业政策架构有决定性影响”(4)。就拿韩国的文化产业机构来说,比如,交响乐团,歌剧团,合唱团,民间民族艺术团,音乐艺术研究机构等,大部分是由这五大财团来出资运营,并直接参与某些团体的经营管理。而这些机构正是消化音乐专业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场所。但是自从1998年韩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之后,这些企业集团经营每况愈下,企业陷入财政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面对这种音乐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局势,韩国政府有关权威人士指出;“国家政府要积极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有必要多投入一些人力,物力,对社会各行各业用人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根据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加快经济发展步伐,通过摆脱经济萧条的困境来推动更多就业岗位的产生。同时,国家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手段,创造条件扩大就业领域,比如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等等”(5)。
以上是笔者在韩国学习期间,对韩国大学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一些了解,通过文字整理,做了简要的介绍。笔者认为,无论是音乐专业的学生,还是学习其他专业的学生,无论是韩国,还是中国,乃至世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需要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已成必然。无论是韩国大学生还是中国大学生,毕竟正在享受着国家政府对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成果,随之也在承受着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就业压力。对于我国政府来讲,可以在原有优惠条件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优惠力度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到较不发达地区工作,以便缓解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对于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或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讲,勇敢地面对现实,正视困难,转变观念,尤其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积极创造机会提升个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美玉.韩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江苏高教, 2006;(3): 97~100
2.李美珠.中国与韩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教育与经济,2005;(3):52~55
3.申东润.当前韩国青年失业问题研究.青年研究,2004;(1):46~49
4.卢新德.韩国大企业集团改革的经验教训和借鉴.东北亚论坛,2000;18(5): 18~21
5.莫海燕.中日韩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研究.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12):210~212
注释
[1]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5年5月公布的数据
[2] 4 韩国音乐大学开设的专业主要有作曲理论,指挥,声乐,钢琴,管弦,宗教音乐,国乐等
[3] 韩国统计局对失业人口的定义:15岁积5岁以上的经济活动人口中,有能力工作但无业,而且在受调查的一周内积极地在求职或无工作也没找工作,但被认为在被调查的时间后的一个月内开始新工作的,视为“失业人群”。失业率=事业人群/经济活动人口×100%
[4] 正式职业指,接受相应工作带来的退休金和工作规定,并且工作身份有保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
[5] 一些毕业生临时性的到学校代课(韩国称作“时间讲师”)或者做家庭教师,自己投资或合伙办一所艺术学校,把这些自谋职业的群体称作“亚失业者”
[6] 资料来源韩国教育部2003年
[7] 2000年韩国人口普查数据
[8] 以韩国教育部《韩国教育统计数据2005》的数据为准计算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科研杂志)
第四篇: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
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
奖惩情况
2009年春学期获学习标兵
2009年春学期获爱校优秀学生
2009年秋学期获学生干部表扬
2009年秋学期获三好学生
2010年春学期获三好学生
2010年春学期获优秀学生干部
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1、2011.3——2011.4在校参加护理展示会表演,在此期间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2、2011.5——2012.4 在南宁市第一人医院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基本掌握了临床操作技能,能做到学习严谨虚心学习。
技能描述
在实习中我掌握了许多护理操作技能,如会阴冲洗、徒手心肺复苏、接生、等等
就业意向
本人希望毕业后能在广西或广东范围内就业。
自我鉴定
在校期间遵守学纪校规,不旷课不早退,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我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而且认真学习了医学相关学科,并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同时作为一名未来的医护人员,我深知责任重大,在校期间,也特别注意了这方面的锻炼,努力从各方面摄取知识来丰富自己。
作为一名班级干部,我尽心尽力为班级和同学服务,赢得了同学的好评,曾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同时,由于自己较热爱体育运动,多次参加院系的一些体育比赛,在比赛中不仅锻炼了健康的身体,更培养了自己坚强自信的性格,以迎接未来激烈的竞争。
实习期间,我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再这里我熟练我的护理操作技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用我全副的耐心和爱心护理病人,使病人得到良好的照顾,早日康复。在医院实习期间本人担任实习组的组长,[莲 山课 件 ]带领实习组同学认真负责的完成医院交给我们的实行任务,在实习期间大家都无差错事故,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同时,在医院实习中认识了许多其它学校的护生,增加了与其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我喜欢实习,虽然有时会感到累些,但乐此而不疲。
签名: 黄xx 2012年11 月1日
第五篇: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
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表明,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
一、供需差: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
二、选材刁:应届生就业不吃香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三、专业同: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四、薪酬低: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五、假招聘: 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气质和性格往往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尤其对于我们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我认为只要得到了就业机会,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熟悉工作,做人处事、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等。所有这些,这并不取决于专业对不对口,也和单位大小、薪酬多少、职位高低无关,只要摆正心态,放下架子,任何单位都能学到东西。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为了学到东西,早点拥有工作经验,甚至提出“零工资就业”,尽管这样的情况很少,但是采取类似的“先就业,再择业”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因为委屈自己的目的,就是降低自己的门槛,有利于给予自己更多的机会,容易让企业更好接受。
很多人死抠自己的专业,其实专业对不对口不要紧,这只是众多就业中的一次而已,又不是委屈定终身,反过来,只要你肯学,就相当于自己又多学了一门技术,今后就等于比别人多了一个竞争的机会。这不就成了好事。另外,能力好坏也不要紧,只要肯用功学,就能熟能生巧,到了一定积累,照样可以推陈出新。
所以,虽然身处“委屈就业”中,我们也要积极面对,这不仅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当我们追求理想时,不能忽略了实际问题。最完美的是能将理想和实际相结合,找一份你最爱的工作。但当理想和实际有分歧时,你要分三步走。
1)面对现实,只要能得温饱,有了一定的收入,你可以从中得到物质的享受。
2)从实际出发,做你不是最喜爱的工作。把不爱做的工作做得“足够好”,然后再说去追逐你的理想。
3)逐步实现理想,做你不是最爱的工作,而在你不爱的工作上拚命,等赚够了钱,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再去做你最爱的工作......
理想与实际是可以兼得的。但是你必须有计划,必须付出,必须执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不能说什么工作好什么工作不好。
许多做出成就的人其实都是从小事做起,兢兢业业,然后才取得成功的。
一个工作只要你喜欢,而且这个工作又特别适合你,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长处,那么,这就是个好工作。我们不赞成找不到理想工作就不就业的做法。当然,在就业的同时能实现择业是我们的理想,但在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这是比较难的。正因为这样,先就业后择业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积累了许多社会经验,积累了许多职业技能,而现在的企业越来越看中经验,所以,先积累经验,这也有助于你以后找到更为理想的工作。打工,实践,积蓄,有一定条件后自己发展。
应该说哪一行都不好做,只要努力哪一行都能做好!
忠告1
就业压力大是必然的,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就业机会。“危机”是危难也是机会,关键还
是要看自己的把握。无论有没有危机,你自己都必须努力。
忠告2
心态要好,这个世界任何时候都没有绝对的完美,随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重要而且必
要的。有志者,事竟成。危机中最忌讳的是浮躁和颓废,浮躁会让你缺乏正确的判断力,而颓废则让你丧失争取机会的斗志。求职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一颗平常心面对挑战和挫折。
忠告3
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是水源,所以,要修水库;一个企业,资金就是其水库,美国的危机告
诉我们,再大的企业如果资金链断流,企业就只能破产;一个人呢?面对人生,你需要自己的人生水库。毕业生只是文凭或学历的毕业,而对于自己的“知识”来说,要知道学无止境,你需要边工作边修自己的水库。
忠告4
危机实际上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要想不被淘掉,你需要让自己变成金子。参加一些职
业指导与培训,可能是你必要的选择。
忠告5
人,生来就不是平等的,在危机面前更是如此,有些人拥有“啃老”的资本,而有些人可
能需要的就是一份“工作”,仅此而已。所以,你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而对于多数人而言,毕业意味着从前是父母养你,今后你该负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忠告6
现实一些,并不代表理想的丧失。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思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没有
思想就是行尸走肉。当然有理想之外,也需
要知道实现这个理想的具体方法。要知道你是不可替代的,也是无人
可替代的。要有勇气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比如不随波逐流„„
忠告7
社会好像一根竹竿,分成若干节。一个人的事业,就是爬上比他自己的阶层更高的阶层去。
当然,因为你要向上爬,就必然会有自上而下的阻力。克服它,你的事业就成功了。当然,危机中你需要付出的努力将会更大,但也许更加值得。
忠告8
一个人贫穷,不是口袋没钱,而是脑袋的贫穷;人要有富有的想法,然后才会有富有的生
活。头脑致富是未来趋势,“如果要投资最好投资头脑”。不要做“三等人”:等下班、等薪水、等退休。
忠告9
知识不是力量,学会使用知识才是力量;用知识创造财富,有财富才有自由;真正的财富
不是口袋里有多少钱,而是脑袋里有些什么东西。要想有财富先要让自己的脑袋富有起来。所以,你要想成功,你首先要让自己有知识,然后学会使用知识。
忠告10
一位牧师在为第二天讲道煞费苦心,他的妻子外出了,年小的儿子无所事事烦躁不安。牧
师随手抓过一本旧杂志,看见其中有一张色彩艳丽的世界地图,于是他用剪刀剪成小纸片。递给地板上的儿子:“儿子,你把这幅地图拼起来,我就给你买一盒巧克力。”牧师想,这样的地图,儿子怎么也会拼上半天。谁知不到十分钟,儿子就来敲门,他已经拼好了。牧师很惊讶,问儿子是怎么拼好的。孩子说:“这张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的图画。我想如果我把人拼对了,地图也该不会错
吧。”牧师猛然醒悟:“假如一个人对了,他的世界也就肯定对了”。
如果你发现你眼中的世界错了,那你需要反省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活反了呢?
忠告11
障碍使你看不到目标。《论语》说:“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你的目标如果定得过低,则你的收效也许就更低。300多头鲸鱼因为追逐沙丁鱼被困死在一个海湾里。鲸鱼因为追逐小利而暴死,为了微不足道的目标耗掉了自己的生命。你追求的目标一定是值得追求的才对。
忠告12
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改变的力量。多花时间成长自己,少花时间去苛责别人。多花时间学会改变自己。
忠告13
态度决定结果。消极的“墨菲定律”认为:任何事情都不会像它看上去那么容易;办任何事情所要花的时间比你想象的都长;问题往往出在你认为最不会出问题的地方。而积极的“艾利斯情绪理论”则主张: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的不同。真正决定事物结果的根源并非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于该事物的信念和行动。
忠告14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美国的成功学之父拿破仑•希尔认为成功决定于五个要素,取决于信念、态度、目标、潜意识和习惯。他有三个成功法则:
成功法则一:成功(V)=自信(S)+意志力(W)+积极心(P)
成功法则二:目标(O)=希望(H)+热情(E)
成功法则三:成功(V)=想象(J)+潜能(L)+努力(M)
一忌勇气不足。在这个世界上能真正帮助你的人就是你自己!自助者天助之!能帮助你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勇气!勇气在许多情况下是你唯一的资源。大胆地表现自己,给你自己锻炼的机会吧,挺起胸膛,坦然面对一切,做一个自信、有骨气的年轻人。相信招聘官一定会欣赏你的。千万不要畏畏缩缩的,否则,招聘官会轻视你,连你也会轻视自己的。
二忌好高鹜远。一部分毕业生特别是一部分从所学专业到自身条件自我感觉良好的毕业生,往往对自己估计过高,自认为高人一等,傲慢自大。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表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态度,不急于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而是一拖再拖,就是为了能落实一个自认为各方面条件十分完美的单位。但到头来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现在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余地非常大,他们不只局限于某一所高校。若你与用人单位洽谈时迟疑不决,他们就会另作他选,等到你后悔时已经晚了。
三忌讲实惠。部分毕业生择业时看重的是单位的福利条件、工资待遇等,而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与所需对口,是否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考虑的少之又少。他们图的是生活安逸,工作没有压力。须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那种不思进取,只图安乐享受的人,早晚会被社会淘汰。
四忌不愿下基层。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大城市、大机关已无法容纳更多的毕业生,大量急需人才的是基层单位。虽然许多毕业生已看到了这一变化,但由于缺乏基层意识,普遍存在着不了解基层,害怕下基层,不安心在基层工作。虽然基层单位条件相对要差一点,苦一点,但基层单位人才缺,大学生到基层单位后会有更大的发展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