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2012年小麦高产攻关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2:3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某某2012年小麦高产攻关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某某2012年小麦高产攻关工作总结》。

第一篇:某某2012年小麦高产攻关工作总结

某某2012年小麦高产攻关工作总结

作为全国50个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县,2011年秋种以来,我县统筹抓好全县20个小麦高产攻关万亩示范片和100万亩核心示范区,在省、市主管部门和各级专家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全县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克服了蚜虫暴发和病害多发的不利影响,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本年度小麦高产攻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产攻关实施情况及取得成效

在今年的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中,我县强化行政推动,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条件,提高装备水平,推进科技进步,深入开展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突出抓好20个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片建设,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狠抓主推品种应用、平衡施肥、适期机播、精量播种、病虫综防等小麦科学播种技术推广工作。全县小麦种植面积156.2万亩,与上年持平;全县小麦平均亩穗数43.5万穗,比上年增加1.8万穗,穗粒数34.9粒,比上年增加2.5粒,经测定,今年小麦单产478公斤,比上年增加61公斤。总产74.7万吨,比上年增加9.5万吨。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保障有力。某某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

为主任、县长为第一副主任,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有关领导为副主任,县直26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10个重点乡镇“一把手”为成员的高产创建工作委员会,县四大班子领导每人牵头负责一个万亩攻关片,亲自组织协调高产攻关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创建工作委员会组建了办公室、技术指导组、宣传报道组和目标考核组等“一办三组”,作为具体办事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

(二)科学制定方案,集成关键技术。我县制定出台了

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技术方案、工作机制、宣传方案、目标考核实施办法、资金预算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全方位对高产创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形成了由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粮食高产创建大协作格局。对创建目标任务及工作方法都进行了明确安排,力争通过开展高产攻关,使全县小麦平均单产尽快达到500公斤以上。各乡镇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在万亩片实施土地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科学选用主导品种、实施精量播种,并严格落实“五有”:有明显的示范标志、有完整的技术方案、有行政和技术负责人、有配套扶持措施、有示范观摩活动计划;“五统一”:统一整地播种、统一种植密度、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确保了

高产攻关万亩示范区能充分发挥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搞好协调服务,明确责任目标

县政府组建了由国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县乡农技推广机构等多层次专家参加的高产技术服务团,县级专家每人负责指导一个万亩示范片,在生产的各个关键农时对示范区进行跟踪指导,做到人人定任务,责任到田块,保证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全面做好“三情”监测,明确专人负责,采取定对象、定地点、定时间、定人员的“四定”方法,在县麦棉原种场及谭棚、白庙、杨小街及杨桥等乡镇建立7个小麦苗情、墒情和病虫监测点,共开展小麦“三情”监测61次,其中苗情监测36次,土壤墒情监测19次,病虫情监测6次,发布“三情”监测报告6次,根据“三情”监测结果,研究制定出田间管理意见,下发各乡镇指导农民落实好田管措施。由于指导到位,措施得力,今年,我县经受住了穗蚜暴发危害的考验,及时扭转了蚜虫成灾的势头,保住了小麦高产攻关的成果。各个乡镇都成立了植保、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开展统耕统种、统防统治,确保达到“五统一”标准。

(四)整合涉农项目,加大财政投入

县财政列支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并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投入力度,按照“项目整合、资金捆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利用农技推广改革、新增千亿斤粮食项目、小农田水利项目、扶贫项目等,先后整合涉农项目资金3900万元,重

点投向20个小麦高产攻关万亩示范区道路、沟渠、桥涵、机井等水利公共设施建设,构建起了部门联动支持高产创建的合力,为高产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五)开展观摩交流,促进工作落实。在春季田管、追施拔节肥、“一喷三防”等各个关键环节,多次组织开展现场观摩会,邀请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种粮大户、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供种、供肥企业负责人等,观摩交流近十余次,为全县各乡镇、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以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广大干群学有榜样,干有标准,形成学比赶超,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小麦高产攻关工作全面均衡高效推进。

(六)强化考核管理,保障创建成效。根据《某某2011年小麦整建制高产攻关目标考核细则》,在高产攻关过程中,由县督查局牵头、监察局参与,从部署发动、生产管理、测定验收三个阶段,分三次对项目乡镇进行严格考核,并将督查情况在全县进行通报,督查结果记录在案,作为年度评比的重要依据。有力推动了乡镇行政责任和工作任务的落实,保障了小麦高产攻关工作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

三、主要经验

(一)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发挥良种增收潜力。一是科学选用秋种品种。早中茬品种以泛麦5号、周麦

22、济麦22为主;晚茬品种以皖麦53为主。二是积极推广半冬性品

种。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泛麦5号、周麦

22、济麦22等半冬性品种,坚决扭转以往的春性品种占主体的不利局面。今年全县半冬性品种面积达到150万亩,比上年扩大5万亩。三是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型小麦。大力推广泛麦5号、连麦2号、等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为优质专用品种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

(二)认真搞好配方肥试验。按照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完全方案安排了10个小麦配方施肥试验,研究论证地力基础、化肥肥效、肥料利用率、最佳施肥量等配方施肥技术参数,促进配方施肥由经验向精准,由定性向定量过渡,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技术支持。

(三)全面落实小麦播种适用技术

一是推广机械化深耕技术。旋耕作业时要求耕深达到15厘米以上,并示范推广土壤深松技术,提高了整地质量,改良了土壤结构。二是普及药剂拌种技术。小麦播种前全面实行药剂拌种、有条件的地方提倡使用包衣种子,今年全县小麦药剂拌种率达到90%以上,大大减轻了小麦苗期病虫危害。三是推广机械条播技术。推行宽行距机播,在天气和墒情正常的情况下,杜绝撒播现象。今年全县小麦机械播种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四是推广适期早播技术。今年全县早中茬小麦于10月15日前播种结束,中晚茬小麦于10月20日前完成播种任务,做到了科学适期播种。五是推广半精量播种技术。全县半冬性小麦品种实际播种量在9-10公斤,春性品种实际播种量在10-11公斤。全县小麦高产攻关田播种量基本控制在8-9公斤,核心示范区下降到8公斤。

四、下一步打算

1、及早动手,谋划明年小麦高产攻关工作。小麦收获后,我们要认真总结小麦高产攻关经验,及早制订明年小麦高产攻关规划,提前谋划万亩小麦高产攻关示范区、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点的建设,为实现小麦高产攻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紧密结合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良种补贴、标准良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项目,深入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高产攻关活动的政策措施,宣传普及主推技术,跟踪报道先进典型,展示示范效果,树立辐射带动样板。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小麦高产攻关的良好氛围,把优质高产攻关活动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使我县的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某某农业委员会

二0一二年六月十五日

第二篇:小麦高产攻关田技术

小麦高产攻关田种植管理总结报告

一、小麦各时期管理特点总结

(一)苗期管理

此期一般是指小麦从出苗至起身的整个时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保证小麦全苗、匀苗,力争早扎根、早分蘖,冬前达到壮苗标准,保证安全越冬;返青后保大蘖、争足穗,为中后期壮秆大穗打好基础。

1)查苗补缺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疏苗,确保苗全、苗匀,个别缺苗断垄或漏播的,要及时浸种带水补种,杜绝10cm 以上的缺苗断垄现象。三叶期后可移稠补稀,天冷时不能移栽,移栽后耍浇水。

2)因苗管理

弱苗管理:因土壤肥力和墒情不足引起的弱苗,早管早促,先追肥后浇水,及时中耕松土,促根系生长和分蘖生长,变弱苗为壮苗;因晚播引起的弱苗,除缺墒严重时,一般不宜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应采取浅锄松土,保墒增温,促进麦苗生长。

旺苗管理:一般是播种过早,加上施肥不当、气温偏暖、雨水较多等造成麦苗旺长,部分麦苗年前拔节;对苗期旺长麦田。可通过深耕、镇压、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等方法阻止主茎和大分蘖生长,压制分蘖发生控旺转壮。壮苗管理:对底肥足、墒情好、适时播种的壮苗,一般不再施肥,但要松土保墒。

3)冬灌

适时冬灌能够稳定地温,提高耕作活土层的含水量,保证小麦越冬返青对土壤水分的需求,是培育壮苗、保证小麦安全越冬的有效措施。冬灌要掌握“四看”原则:看天是指掌握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2,夜冻日消时进行;看地主要是看土壤墒情,一般土壤持水量低于30%~50%时需要灌溉:看苗指麦苗分蘖盘墩后方能进行冬灌,苗子过小不宜冬灌:看水源主要是指有水源并具备田间沟渠配套工程的可冬灌。

4)中耕划锄

冬前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疏松表土,提高地温,有利于通气保墒,为壮苗创造良好条件。一般第1次中耕在开始分蘖时进行,第2次在分蘖盛期进行。

(二)器官建成阶段管理

器官建成阶段一般指从小麦起身至抽穗前,是小麦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本阶段主要是在前期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个体与群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提高分蘖成穗率和光合利用率。培育壮秆大穗,达到穗足穗大,并为后期提高籽粒重打下基础。

1)追施拔节肥或孕穗肥

追施拔节肥是小麦高产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拔节肥可以提高中期功能的光合强度,积累较多的光合物质供幼穗发育,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小花分化量,减少小穗、小花退化,提高穗粒数。拔节肥要因苗而施,合理追肥,追肥时间掌握在群体叶色褪淡,分蘖高峰已下降,第1节间定长时施用(淮北地区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追肥量一般可占整个氮肥施用量的40%,即折合用尿素150kg/hm2。孕穗肥可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能够保花增粒,提高粒重。孕穗肥一般在剑叶露出时施用,施肥量以尿素30~45kg/hm2为宜,用量不宜过大。

2)春灌与防渍

拔节至抽穗阶段是小麦一生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期干旱会使植株上部功能叶片变小,小穗、小花退化增多,穗粒数减少。所以春旱时,有条件的要进行春灌,尤其是施用拔节肥可

结合灌水。如这期间降水偏多,要及时清沟沥水,疏通“三沟”排水降湿,以防小麦根系早衰,甚至烂根和加重病害。

3)防倒伏

据试验,抽穗期倒伏一般减产30%~40%,灌浆期倒伏减产20%-30%.乳熟期倒伏减产10%左右。主要预防措施:选用高产、耐肥、抗倒伏品种;科学施肥,防止氮肥过量,严格掌握追肥时间;合理密植,防止群体过大;应用化控技术,高秆品种和群体较大的田块,在返青末期至拔节前期用壮丰安450~600mL/hmz对水375-450kg进行叶面喷施,喷雾要均 匀,也可结合化学除草进行。

(三)籽粒形成阶段管理

小麦抽穗后根、茎、叶生长基本停止,进入以籽粒形成为中心的开花、受精结实、籽粒灌浆、养分运输和产量形成阶段,是决定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本阶段要保根护叶,防早衰或贪青晚熟,延长上部叶片功能期,保证叶片正常落黄,预防旱、涝、冰雹、病虫、倒伏等自然灾害,以达到籽粒饱满、增加粒重的目的。

1)叶面施肥

小麦生育后期根系进入衰老阶段,吸收能力减弱,叶面喷肥,植株吸收快,肥料利用率高。一般从抽穗至灌浆期间用1%~2%的尿素溶液750kg/hm 进行叶面喷施,以补充植株氮素营养不足。

2)一喷三防

小麦生育后期,病虫害、干热风、倒伏时有发生,对产量影响较大。“一喷三防”可有效防止这些危害。“一喷三防”就是在小麦生长后期把农药、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按适当比例混合复配在一起,喷洒在麦田里,达到防病虫、防倒伏、防干热风的目的。药剂有三防王、三防灵、喷拌王,以及天达2116植物生长营养液等。

二、田间实行的管理措施总结:

1)精细整地

整地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是保证全苗和培育壮苗的基本措施。整地的标准是:一平、二匀、三松。一平是土地平整,深耕25厘米以上,耕前粗平,耕后复平,避免出现墒沟伏脊等,做到浇水时畦内“寸水棵棵到”;二匀是墒情均匀,肥力均匀;三松是要松紧适度,没有明暗坷垃,要细耙,做到上松下实,无漏耕漏耙,无架空暗垄等。

2)锄划松土

这是促麦苗提早返青、健壮生长的重要措施。因为疏松表土,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条件,可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发育。由于切断了毛细管,可阻止下层土壤水分上升,起到了保墒的作用。此外,锄划松土还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可溶性养分的释放。划锄首先必须把握好时机,最有利时机为顶凌期,即在表皮土化冻2厘米时开始划锄,称为顶凌划锄,此时保墒效果最好,有利于小麦早返青、早发根、促壮苗。在冬季土壤冻结期间,下层土壤水分上升并积累于冻土层,春季土壤化冻时,表层有较多的水分,称为土壤返浆,顶凌期划锄,可在较长时期内有效地保持返浆时土壤水分。其次,划锄要因苗划锄,注意质量,力求精细,对群体过大的旺苗,如冬前未行深耕控制,返青期深划锄,可控上促下,获得良好的增产作用。同时注意第1次划锄要适当浅些,以防伤根和寒流冻害,以后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划锄逐渐加深,以利根系下扎。划锄力争拔节前达到2-3遍,尤其浇水或雨后,更要及时划锄。第三,锄压结合,先压后锄,并结合划锄清除越冬杂草。

3)追肥

返青肥要因苗追施。对于冬前长势较弱的2~3类苗或地力差、早播徒长脱肥的麦苗,应早施、重施返青肥,可在地表开始化冻时抢墒追施(顶凌施肥)。一般每亩可追施碳酸氢铵20千克左右,缺磷麦田应混合追施过磷酸钙每亩15千克左右。有条件的最好施磷酸二铵每亩10~15千克。返青肥对于促进麦苗由弱转壮,增加亩穗数有重要作用。但对于苗数较多的一类苗,或偏旺而未脱肥的麦田,则不施返青肥。应推迟到起身时追施,以控制无效分蘖,达到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的目的。

4)揭被清垄

冬季盖被的小麦,必须在返青后适时揭被清垄,以利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为了防止倒春寒的危害,清垄应分两次完成。第一次在返青后一周左右;第二次在返青后半月左右,把土全部清完(但不能使分蘖节外露)。对土壤水分高的低洼地,要严格掌握在土壤返浆前清完;较干旱的麦田,可适当推迟,以防冻害。

5)浇返青水

浇返青水要看地、看苗灵活掌握。凡冬前未浇冬水或冬灌偏早,返青时比较干旱的麦田(于土层在3厘米以下),则可适当早浇返青水,但水量不宜过大,更不能大水漫灌。因早浇返青水的麦田,下层土壤没有全部化冻,大水易造成积水沤根,新根发不出来,发育推迟,易形成“小老苗”,重者有死苗的危险。凡冬水浇得适时,麦苗生长健壮的麦田,可适当晚浇返青水;晚播麦若墒情较好,也应晚浇返青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返青。凡冬水浇得较晚,返青时不缺水的麦田,则可推迟到起身期浇水、追肥。

6)化学除草

麦田化学除草,用工少、效益高。北京地区麦田中的杂草主要有:藜(灰菜)、蓼、葎(拉拉秧)、继彩、黄蒿等双子叶杂草。目前常用的除草剂和施用方法:若用72%2,4—D丁脂,每亩用量40~50克,兑水15~20千克;若用20%二四甲氯水剂,每亩用量 200~250克,兑水15~20千克喷雾。一般喷药时间在返青后至拔节前,选晴朗天气,无风、无露,气温较高时喷药较好。要严防药量过大;四月中旬以后不宜再喷药。

三、个人心得总结

我们小组的实验地块为边行保护行,主要任务是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起到合理有效的保护作用。高产地块间为保持实验的客观性,必须去掉其他不对称的因素影响,因此保护行的要义即在于此。

对于田间各时期的人员任务分配对各时期生长优势的发挥起到了关键作用。每一时期都要将种植、管理、修整任务合理安排,统筹协调管理。小组各成员积极配合,从整地到收获各阶段都认真负责的倾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因此,在收获当季取得了理想成果,各成员学习了将理论知识投入实践的重要意义,将各自课堂学习的心得及其疑惑一并在田间取得验证和深入。

第三篇:xxx市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总结

XX市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工作总结

滁州市农业委员会

(2006年6月8日)

根据省政府和省农委部署,作为9个小麦主产市之一,从2005年秋种起,我市在天长、定远、凤阳、明光四地实施了以“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全面提高小麦生产水平”为内容的高产攻关活动。为此,我市强化领导,精心组织,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各项工作,高产

攻关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活动成效

1、小麦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由于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种麦的积极性,推广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提高了品种纯度和播种质量,促使我市小麦生产整体上台阶。预计,今年我市小麦生产将实现“三增”:面积331万亩,比上年287.7万亩扩大15;单产309公斤,比上年291公斤增加6.2;总产20.5亿斤,比上年16.75亿斤增长22.2。尤其是单产突破300公斤、总产突破20亿斤大关,创历史新高。同时,天长市龙集乡万亩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点平均单产达458公斤,高庙镇万亩低改田平均单产创400公斤以上水平,这两个稻茬麦高产典型,给我们树立了稻茬麦攻关夺高产的榜样和信心。

2、核心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结合80万亩小麦良补项目建设,我市在天长(10万亩)、定远(5万亩)、凤阳(5万亩)、明光(5万亩)建立了25万亩高产攻关核心区,涉及42个乡镇、269个村、4.79万户。项目区内,由于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播期、统一机条播、统一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等措施,增产效果显著。据统计,全市25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平均单产415.2公斤,比定远县、凤阳县、明光市、天长市四县(市)非项目区平均单产337.3公斤增产23.1,比全市平均单产309公斤增产34.4,比全市前三年平均单产244.5增产69.8。其中天长市平均单产426公斤,比非项目区增产21.7;定远县平均单产407.5公斤,比非项目区增产10.4;凤阳县平均单产406.5公斤,比非项目区增产27.8;明光市平均单产410公斤,比非项目区增产31.3。全市核心区面积25万亩,仅占全市小麦面积的7.6,而核心区实现小麦总产2.076亿斤,占全市总产量的10以上。其中天长市龙集乡小关村稻茬“皖麦33”高产示范点,平均单产458.5公斤,受到省小麦专家的充分肯定。

3、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按照“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品种、统一机播、统一田管、统一机械收获”的要求,全市小麦良种覆盖率达98,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39万亩,比上年增加13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率达29,比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病虫害综防率达60,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核心示范区关键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应用,小麦良种覆盖率达100,亩播量降低10左右,精少量播种面积达20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率达40以上,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90以上,机械化作业率进一步提高。

4、有效促进了农民午季增收。由于推广了小麦精少量播种技术,每亩可节约种子费用20元(按亩节约10公斤种子计算);由于推广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每亩可增产增收100元以上(按亩最少增产75公斤计算);加上落实小麦良种补贴政策,每亩补助10-18元(高产攻关核心区另外增补8元),以上三项合计,每亩可增收130-138元。全市8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区,可实现增收1亿元以上,户均(全市良补16.3万户)增收613.5元;25万亩核心示范区,可实现增收3450万元,户均(四地涉及4.79万户)增收720.3元,人均增收240元(每户按3人计)。

5、基础性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一是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强化。采取定地点、定时间、定专家、定期会商“四定”办法,对小麦全生育期开展苗情、土壤墒情和病虫情“三情”监测,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对策,并通过电视专栏、技术讲座、现场指导、科技明白纸等方式,加大宣传、培训和指导力度,初步建立了生产指导服务体系。二是新品种引进示范取得新进展。今年我市承担了省江淮片小麦新品种展示工作,在明光市潘村镇新村村建立了26个新品种的展示园。明光市农科所、凤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农科所各建立了一个新品种试验展示点,对引进的新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探索良种良法综合组装配套,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储备和基础依据。三是小麦良种繁殖基地建设得到巩固。全市共建成小麦良繁基地7.445万亩,其中县级种子公司建基地0.815万亩、国营农场建基地6.63万亩。繁殖的品种有扬麦

11、扬麦

12、扬辐麦2号、皖麦

19、皖麦

33、烟农

19、淮麦20等,田间纯度鉴定都在99以上,预计可产优质小麦良种3000万公斤以上,为今年秋种继续组织实施良种补贴、高产攻关提供了种源保障。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攻关活动顺利开展。

1、成立组织,明确责任。为加强小麦高产攻关活

动的协调和指挥,强化小麦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市政府成立了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由分管领导张忠孝副市长任组长,市农委、市财政局、市农机局、市水利局、市粮食局、市气象局、市统计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专家组下设办公室和技术指导组。

办公室主要负责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日常管理和宣传以及重要活动的筹备、实施等工作。技术指导组主要负责研究制

定小麦高产攻关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技术宣传与培训;指导各县、市小麦高产攻关专家技术指导组工作;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片测产验收;指导小麦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展示园区建设等工作。各项目县、市以及有关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技术指导组,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认真规划,制定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意见,我市印发了《滁州市小麦高产攻关实施意见》(滁政办电[2005]85号),明确了高产攻关实施范围、主要目标、预期效益、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明光市还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结合实际,对核心示范区建设进行认真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并以明政办[2005]39号文件印发了《明光市小麦高产攻关方案》,明确攻关目标和内容,对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作了统一部署和安排。

3、加强督查,严格考评。在攻关活动期间,我市及时派出督查组,在产前、产中、产后分阶段开展多次检查督促工作。建立以单产、质量、效益、技术推广和攻关规模为主要内容的小麦高产攻关考核指标体系,对4个小麦主产县、市进行考核,对取得显著成效的市政府将予以表彰奖励,以调动基层和农民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积极性。天长市农委还专门下发了《农技人员开展小麦高产攻关的考核办法》,明确农技人员职责和考核内容,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

(二)强化技物服务,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位。

1、良种统供,规范操作。一是成立组织。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农委、财政、监察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技术指导组、小麦良种供应招标小组和督查小组。各项目县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二是规范招标。我市接到项目任务后,专门召开了工作会议。首先是明确了皖麦

19、扬麦

12、烟农

19、扬辐麦2号、扬麦158等优质品种作为补贴品种。其次是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规范操作程序与措施。第三是精心组织招标。我们分别在安徽农网和市农网上发布了招标公告,并及时召开了小麦种子招标暨供种合同签订会,市财政局、监察局、项目县农委、财政局、5家种子投标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省农委也派专人到会监督,确保招投标工作“阳光操作”,公开、公平、公正。三是统一供种。在供种之前,按照程序对发芽率、净度、水份进行了抽检,全市共抽样325个。在确保种子质量的前提下,按照供种清册、农户补贴卡进行良种统供,农户在供种清册签字或按指印,真正做到按清册供种到户。

2、开展培训,搞好服务。为了确保良种发挥应有的效益,项目区层层广泛开展培训、印发技术规程“明白纸”、抽派技术人员驻点指导、开辟电视“专栏”和农技咨询110等技术服务。定远县县农委和县移动公司联合印制了《2005年定远县秋种小麦主推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简介》明白纸18万份,发放到每家每户,张贴在村口、路旁的醒目位置。秋种期间,县委、县政府又在靠山乡瓦庙村召开了小麦高产攻关现场会,各乡镇也分别召开了现场会,同时在电视上开辟了《良种小麦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讲座。县农技推广中心还对乡村干部和种粮大户进行了三次培训:第一次是10月10日-15日,进行播前培训,重点是良种良法配套、科学施肥、精少量播种、除草剂使用等;第二次是12月5日-7日,进行越冬前培训,重点是越冬管理和灾害预防技术;第三次是3月份利用一个月时间深入全县村组,进行春季培训,重点是春季田间管理,包括追肥、除草、清理“三沟”及病、虫、草、温、干热风的综合防治技术。天长市共抽出129名农技人员,深入示范片开展技术承包,驻点指导,并要求每个农技人员承担20户入户指导工作,且在小麦生产全过程中入户指导不少于8次,每次入户指导必须由农户签字确认,真正做到“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3、监测“三情”,指导有力。全市共建立4个小麦“三情”监测点,严格按照“四定”办法,对小麦全生育期的苗情、土壤墒情和病虫情“三情”开展定时、定期监测,及时发布监测信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对策,指导农民开展田间管理。针对12月初开始连续20多天干冷、低温,造成小麦局部发生冻害的情况,12月27-28日,市农委农业局分南、北两个组对全市麦油越冬苗情进行了调查,重点是高产攻关点的苗情状况。29日,又召开了专家会商会,建议各地因苗制宜,分类指导,促控结合,加速苗情转化,为明年丰产奠定基础。定远县在电视台先后播放了《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强冬前田间管理,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小麦赤霉病发生与防治》等技术讲座,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间,又两次组织发动农民群众进行科学防治,避免了赤霉病的大发生。明光市植保部门成立了12个植保服务队,每个服务队配备20台机动雾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小麦病虫害统一防治工作。天长市在电视“致富金桥”栏目中开设了《秋种小麦高产攻关》技术宣传专栏,及时快捷地把小麦高产攻关技术传递到千家万户。同时为方便群众咨询,还开设了农技110咨询热线和专家咨询热线平台,做到有问必答,答必见效,重大问题及时到实地调查指导,并拿出措施,解决问题。

4、关键技术,落实到位。一是推广优质良种。全市项目区优质良种覆盖率达100。二是推广精少量播种技术。通过适期早播,精少量播种,创造一个合理的小麦群体结构。半冬性品种主播期安排在10月15日-10月23日之间,亩播量10公斤;春性品种主播期为10月20日-11月10日,亩播量12.5公斤。三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现科学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全面使用有机肥、小麦专用肥,推广氮肥深施和后移技术,重点施好拔节孕穗肥。四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重点做好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红蜘蛛、蚜虫的预测预报工作,指导农民适时用药、用药对路和方法得当,提高防治效果。五是推广小麦抗灾避灾生产技术。小麦是越冬作物,容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抗灾避灾生产技术尤显重要,重点是深沟平墒、“三沟”配套、一播全苗、培育壮苗等,增强植株的抵抗能力,确保安全越冬,为夺取稳产高产奠定基础。

(三)强化示范建设,确保整体生产水平提高。

1、抓点示范,典型引路。去年秋种,各级农业部门主动抓点示范,开展小麦“万千百”(县抓万亩丰产片、乡抓千亩示范方、村抓百亩攻关点)优质高产攻关示范活动。据统计,全市共建成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片(点)280个、面积42.65万亩,占全市小麦面积的12.9,其中万亩示范片7个。市农委带头抓了明光市潘村镇万亩中强筋小麦和天长市高庙万亩弱筋小麦高产示范基地,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并建立“三情”监测点。明光市在5个小麦良种推广补贴乡镇建立5万亩的高产攻关示范区,每个乡镇均建立千亩高产攻关示范方。天长市共建万亩示范片6个,市农委农业局、科技中心、作栽站、植保站、种子站分别在龙集、高庙、汊涧、秦楠、便益等5乡镇分别建立千亩攻关示范片和百亩核心攻关指挥田,28个乡镇乡乡都有千亩示范片,乡乡都有百亩攻关指挥田,并采取“统一品种、统一布局、统一开沟、统一机条播、统一播期播量、统一测土配方、统一田管、统一订单”的“八统一”管理模式,确保示范片统一质量标准,科技含量同步提高。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全面提升全市小麦生产水平。

2、现场观摩,辐射带动。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示范作用已初步显现,为了充分发挥核心示范区的辐射带动功能,我市及时要求和组织各地开展小麦高产攻关观摩活动。5月17日,我市组织各地现场观摩了天长市龙集、高庙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点和大圹圩农场的小麦良繁基地。5月21日,明光市在潘村镇召开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片观摩会,各乡(镇)负责同志、农技站长、市种子协会主要成员及部分种粮大户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潘村镇万亩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片、千亩指挥田、安徽省(江淮片)小麦品种展示园及潘村湖农场精量播种示范片。5月22日,滁州市农委又组织技术专家组成员和有关技术人员,在明光市潘村镇召开了现场观摩会。其他县市也都层层召开了观摩会议,据统计,市、县两级就召开现场观摩会议13次。通过这些观摩活动,使广大干群学有样板,干有标准,为今年秋种小麦高产攻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俗话说:“想要小麦产量高,穗多、穗大、籽粒饱”。也就是说,小麦要高产,就必须抓住小麦成产的三大因素,即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要夺取小麦高产,这三因素中缺哪一项都不行。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这成产三因素,谈谈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实现苗齐、苗匀、苗壮,打好高产基础

(一)深耕细耙,整好地

小麦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耕作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养分充足,通气性与保水性良好的土壤,是小麦高产的基础。小麦播前整地总的质量要求是:“深、透、实、净、平、足”的6字要求。(1)“深”指深耕。常言说“小麦要好,深耕粪饱”。深耕的主要好处有:一是深耕可以加厚活土层,增加土壤空隙度,利于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的协调,并利于小麦形成强大的根系,利于提高小麦抗旱、抗寒及抗灾夺丰收的能力。二是深耕可以将有机肥、化肥深掩入土中,使土肥相融,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深耕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的分解,利于增加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因此各类示范方要全部实行深耕,深耕达到25公分以上。(2)“透”指耕透、耙透,确保耕层无明暗坷拉。(3)“实”指耙地要反复耙磨,达到耕层上虚下实,利于种子扎根出苗。(4)“净”指上季作物收获后要及时灭茬保墒,灭茬质量高,并要拾净根茬。(5)“平”指整地时要达到田面平整埂直。(6)“足”指底墒充足。墒足不仅利于小麦苗齐、苗匀、苗壮,而且有利于减轻小麦冬季冻害,实 现壮苗安全越冬,因此底墒充足,对小麦实现高产非常重要。尤其是秸秆还田的麦田一定要做到底墒充足;若墒情不足时,应造墒后播种,浇好底墒水。

小麦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全生育期需要多次浇水,但以浇好底墒水最为重要,这是因为浇好底墒水不仅能够保证一播全苗,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够补充土壤深层的水分,引导根系深扎,扩大根系利用水肥的范围,有利于培育壮苗。壮苗先壮根,根系强大了,自然就提高了小麦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所以足墒下种,对小麦增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浇底墒水的方法,最好是在秋作物(如:玉米等)收获前7-10天浇一次水,这样既可以满足秋作物(玉米)后期灌浆对水分的需求,又保证了小麦的足墒下种,达到了一水两用。所以,在此期间,特别是当前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如能饱浇一水,在不影响种麦的前提下,保证小麦足墒下种,都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秸秆还田地块,秸秆粉碎要早,越碎越好,粉碎后最好浇次水,加速秸秆腐熟(烂)。若小麦出苗后根扎到秸秆上,会使麦发黄不长,分蘖少,分蘖小,分蘖成穗率低,抗寒抗旱能力差,越冬很容易死苗。达不到壮苗,势必影响小麦产量。

(二)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

常言说“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麦喜胎里富,底肥是基础”,“麦怕小无肥,人怕老来穷”。施足底肥对小麦之所以重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与小麦具有生长期长、幼穗分化期时间长的特点有关。首先小麦从种到收要经历220余天,生育期长;其次小麦幼穗分化从小麦分蘖期(11月中旬)开始一直到小麦孕穗期结束,长达5个月之久,如果 没有足够的底肥是不能够实现高产的。二是小麦营养临界期来的较早,小麦的磷素临界期为二叶一心,氮素的临界期为三叶一心,如果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很容易影响小麦苗期的生长发育。三是与小麦底肥施入各种肥料的性质有关。首先有机肥只有深施于土壤中才有利于分解利用;其次由于磷肥、钾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必须施于小麦根系活动层内才便于吸收利用;其三氮肥的挥发性大,只有深施于耕作层内才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根据测土配方施肥“以产定氮,测土定磷钾,因缺补微,按需施肥”的指导原则,结合我县土肥站近年来的土壤化验结果以及不同的产量目标,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的地块,每亩需施优质农家肥4-5方,或者鸡粪1000公斤以上,或者饼肥400-500公斤,在此基础上,每亩底施磷酸二铵20kg,尿素10kg,硫酸钾或氯化钾10kg,硫酸锌1.5kg。有饼肥或炒香的麸皮10-15公斤加辛硫磷0.5公斤/亩,加适量水,拌匀撒垡头,可兼防地下害虫,防效可达95%以上。若施用小麦配方复合肥(45%含量)每亩施用量为45-50公斤。千斤高产麦田,每亩应增施8-10公斤氯化钾。在施肥方法上,全部的农家肥、磷肥、钾肥、锌肥、硼肥作底肥一次施入,其中的磷肥70%掩底,30%撒垡头。

秸秆还田地块,应注意底肥增施氮肥,因为秸秆在土壤中的沤制过程中,还必须有足够的氮元素参与其中,如果土壤的氮肥不足,土壤中的秸秆沤制时会与麦苗争氮,使麦苗发黄不长,分蘖晚、分蘖小、分蘖少、分蘖成穗率低、苗弱、抗寒、抗旱能力差,越冬容易死苗,造成严重减产。秸秆还田地块增施氮肥的量应按秸秆还田的量计算,一般在常规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每还田100公斤秸秆,需要增施1公斤尿素,如玉米秸秆还田,玉米的经济系数可按50%计算,也就是说,玉米每生产100公斤籽粒,可同时生产100公斤玉米秸秆,如果秸秆全部还田的话,每亩生产500公斤玉米籽粒的地块,应增施尿素5公斤。玉米产量700公斤的地块,应增施尿素7公斤。

(三)根椐茬口,选择优良品种

(1)早茬麦:因为播期早(一般在10月5-15日)能够充分利用冬前的光、热资源,在优越的肥水条件下,能够早分蘖、多分蘖、长大蘖,分蘖成穗率高,所以应在选择分蘖成穗高的半冬性品种。如矮抗

58、新麦

26、周麦16、18、20、22,百农160、众麦1号、豫农

416、众麦998、豫麦49-198等。走分蘖成穗的途径。

(2)中茬麦:一般是在10月15-25日播种,该期播种的小麦随着播种时间推迟,冬前可被充分利用的光、热资源越来越少,冬前分蘖的数量和成穗率也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每亩有足够的穗数,就必须在选择分蘖力中等,穗粒数较多的半冬性偏春性或弱春性的品种,如新麦

26、周麦

23、郑麦8976、平安6号等。走分蘖与主茎成穗并重的途径。

(3)晚茬麦:一般指10月底-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该期播种的小麦,由于冬前可被利用的光热资源十分有限,冬前的分蘖很少,即使有少量分蘖也不会成穗或干脆单根独苗越冬,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有足够多的亩穗数,就必须在选择分蘖力弱,分蘖成穗率底,穗大、粒多的大穗型,弱春性或春性品种,如郑麦9023、偃展4110等,加大播种量,实行独杆栽培,一般亩播量15-18公斤左右。走以主茎成穗为主的途径

(四)做好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 搞好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是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害,保证苗全、苗匀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搞好种子包衣的方法是:可用35%多福克种衣剂1-1.5公斤,可种子包衣100公斤。不仅可以防治多种地下害虫,还可以控制苗期病害的发生。其次对未经包衣的种子应进行药剂拌种。在以防治全蚀病为主时,可用3%的戊唑醇(立克秀)10克,兑适量水拌麦种10公斤;在以防治地下害虫(蛴螬)为主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加5公斤水拌麦种100公斤。

(五)适时播种

小麦适期播种可以合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以利于培育冬前壮苗,促使大分蘖增多,根系发达,提高分蘖成穗率,并能制造积累较多的养分,增强小麦抗逆力,为培育壮干大穗夺取高产奠定基础。实践证明,高产麦田适期播种是实现小麦冬前壮苗的关键性措施。但是,小麦如果播种过早,冬前积温过多,易发生冬前旺长,冬季易发生冻害;如果播种过晚,冬前苗令小,分蘖少,易形成弱苗。“晚播弱、早播旺,适期播种麦苗壮”就是这个道理。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一般认为冬性品种在日均温度降至16至18摄氏度,半冬性品种 14至16摄氏度,春性品种12至 14摄氏度播种为宜。

冬小麦冬前苗情好坏,除水肥等条件外,与冬前积温多少有密切关系。据研究,播种到出苗约需积温12摄氏度左右(播深4到5cm),出苗后冬前主茎每长一片叶,平均约需75摄氏度左右的积温。这样,可根据冬前不同苗龄所需积温,推算适宜的播种期。我县半冬性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8 5 日-15日,其中最佳播期10月5日-10日。弱春性品种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15日-25日。

不同的栽培体系要求的播种时期不同。精播栽培,主要依靠分蘖成穗,要求冬前7到8叶龄,播期要早。独杆栽培,要求控制分蘖,以主茎成穗为主,要求冬前3刀叶龄,播期 要晚。

(六)适量播种

基本苗的多少,是小麦群体发展的起点,对小麦整个生育过程中群体与个体的协调及产量结构的协调增长有重大影响。穗数是构成产量的基础,而基本苗又是成穗的基础。所以,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宜的基本苗数是合理密植的核心。在通常情况下,播种量直接决定着基本苗数,而且也与穗数密切相关。但在确定播量时,如果不考虑具体的地力、品种、播期等因素,也不考虑小麦各生育时期群体内部的光照条件、群体光合速率以及群体结构的合理与否,盲目增大播量的话,最终的产量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对于确定播量的方法,应按照“以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播量”的方法确定。即:首先应根据地力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产量目标;其次根据产量目标,结合品种的穗粒数、穗粒重,合理确定出计划亩穗数;其三根据计划亩穗数,结合品种的单株成穗数确定出合理的计划基本苗数;最后再根据计划基本苗数,结合品种的千粒重、发芽率以及实际播种条件下的田间出苗率,确定出具体的播种量。结合我县实际,一般整地质量较好、土壤墒情充足、品种分蘖能力较强、适播期内播种的早茬麦 6 播量应控制在6-7公斤,晚茬麦播量应控制在8公斤左右,超过适播期,每推迟3天,播量要增加1公斤。

精播栽培,以分蘖成穗为主夺高产,播种偏早,基本苗宜少,一般为每亩10万株;独杆栽培,以主茎成穗为主,由于播种晚,基本苗宜多,一般为每亩25万到40万株;常规栽培,播期适宜,主茎与分蘖成穗并重,基本苗数居中,一般为每亩15万株左右。

因此,适宜的播量应根据地力状况、品种特性、播期早晚、种子质量以及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等因素综合而定。

(七)播种方式

小麦的播种方式主要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条播是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多的一种。又分窄行条播,宽窄行条播和宽幅条播。窄行条播大多采用机播,少量采用耧播,行距13cm到23 cm。此方式行距较小,单株营养面积均匀,植株生长健壮,整齐。宽窄行条播由一个宽行,一到三个窄行相配置,密行25cm到30cm,窄行10cm到20cm。此方式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好,常在高产田和麦田套种时采用。宽幅条播,一般窄幅10cm到15cm,幅宽25cm到35cm。撒播和穴播不常用。

(八)提高播种质量

提高播种质量是培育冬前壮苗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播种质量的要求是;行直垄正沟、直底平下子、均匀覆、土深浅适宜、盖严压实。其中覆土深浅对麦苗影响最大。覆土过深,出苗晚,幼苗弱,分蘖发生晚;覆土过浅,种子宜落干,影响全苗,分蘖节离地面太近,遇旱时影响根系的发育,也不利于安全过冬。播种深度(3-4厘米),应从防旱,防寒和促早苗,壮苗两方面考虑。此外,播后要适时镇压,以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便于种子吸水,有利于提高出苗率。

二、加强冬前管理,确保壮苗越冬,提高分蘖成穗率。

主攻目标:促根增蘖,壮苗越冬。采取肥水管理和农艺措施,促弱、稳壮、控旺,达到群体合理,个体健壮,根系发达,叶片肥厚,叶色正绿。越冬期(12月20日),亩群体达到55-65万,主茎叶龄6-7叶一心,单株分蘖4-5个,次生根8-10条,株高20-25厘米(6-7.5寸),三叶以上的大分蘖占总数的60%左右。

1、及时查苗补苗。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疏苗移栽,消灭缺苗断垄和疙瘩苗。(出苗后及时查苗,缺苗断垄(10厘米以上)的地块,齐苗后3-5天内要用同一品种进行浸种、催芽、补种。下种不均形成疙瘩苗或基本苗偏大的麦田,三叶前疏苗,确保大田苗齐、苗匀。半冬性品种每亩保证基本苗12万株,弱春性品种每亩保证基本苗14万株。)

2、促控结合,培育壮苗,增加冬前大蘖,促进分蘖成穗率。(a、中耕、镇压保墒:出苗前遇雨板结的地块,要趁土壤干湿适宜时,抓紧浅耙,疏松表土,冬灌或降雨后及时划锄,增温保墒。B、浇封冻水:越冬前土壤耕层含水量低于17%的麦田,都要普浇封冻水。冬灌时间以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3℃时(既“夜冻日消”)为宜。冬灌的方式可采用畦灌或沟灌。要小水细浇,切忌大水漫灌,以免造成冲、压、淹现象。对于晚播,大播量麦田,年前可以不浇水,不施肥。C、每亩喷施150-175ppm多效唑水溶液50公斤(即50公斤水兑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50克),可促进有效分蘖,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

3、化学除草:冬前是化学除草的最好时期,优质麦要变春季化处为冬前化除。正常年份,在11月下旬至12月初,冬前麦田杂草已出苗90%左右,这时杂草组织幼嫩,抗药性弱,且麦苗覆盖度小,易被杀死,对以野燕麦、看麦娘为主的麦田,在小麦3-5叶期,杂草2-3叶期,每亩用6.9%膘马乳剂40-50毫升,或麦极每亩20-30克,兑水30公斤进行茎叶喷雾防治。双子叶杂草在小麦二叶期至越冬前,杂草2-4叶期,每亩用15%噻磺隆乳油10-15克兑水40-50公斤,也可用巨星干悬剂每亩1克加水30公斤进行地面喷洒。

(三)返青起身期的麦田管理

主攻目标:促弱控旺,协调小麦群体与个体、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关系,提高分蘖成穗率,搭好丰产架子。达到穗头足、穗子大、茎杆壮、不倒伏。返青期亩群体65-80万,拔节期亩群体调控在75-90万,孕穗期亩群体在40-50万。

1、对于冬前亩头数达到80万以上的早、中播麦田,返青起身期不浇水,不施肥,深中耕断根,控制春生分蘖,提高地温,控上促下。对于冬前播大播量麦田,返青起身期同样不浇水不施肥,但需要浅中耕松土,提高地温,镇压保墒,控上促下。

2、对于冬前头数在80万以下的中播麦田,要及时浇水施肥,结合浇水亩施氮肥总量的25%左右。浇水后要及时中耕。

3、亩头数的调查可用“斤籽万苗”的方法:即播种一市斤种子,正常情况下,一般可出一万棵苗,田间可多点取样,求出平均每棵苗的头数,再用“斤籽万苗”的方法算出一亩地的头数。例如:每亩播种量为20市斤,经调查平均每株的数为5个头,那么每亩头数就是20万×5=100万头。播量16市斤,每株4个头,每亩就是64万头。

1、第一次病虫害防治:2月下旬第一次施药,每亩用12.5%禾果利15-20克或20%三唑酮60-80克,或秀特15毫升加水50公斤,对准麦苗基部喷洒,15天一次,连防2次,防治小麦纹枯病。

2、第二次病虫害防治:3月中下旬每亩使用粉锈宁乳油75毫升或秀特15毫升加抗蚜威10克加水8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小麦白粉病和蚜虫。

3、肥水管理。在3月下旬,为保证肥水的供应,提高籽粒品质,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要适墒追施尿素3-5公斤/亩。

4、第三次病虫害防治和根外施肥:4月下旬在抽穗以后至开花以前,每亩使用粉锈宁乳油75毫升或秀特15毫升、或15%粉锈宁粉剂100克、或12.5%禾果剂40克加水50公斤喷雾防治小麦条锈病,用50%抗蚜威10克,加2.5%溴氯菊酯或50%辛硫磷与2%的尿素水溶液(1公斤尿素+50公斤水)混合后喷雾,防治小麦穗蚜、吸浆虫。)

二、如何实现穗大粒多

1、重施拔节肥:在按照要求施足底肥的前提下,要重施拔节肥,灌水追肥时间约在4月10日-15日,正是小麦基部节间已经固定,该长大穗的时期,此期可结合浇水,早播麦田每亩施氮肥总量的25%,中播麦田施氮肥总量的45%,晚播麦田施氮肥总量的65%以上。高产田块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8kg。

2、补施孕穗肥:4月20日左右,正是小麦挑穗孕穗期,此期结合浇水,可亩施尿素4-5公斤,可有效增加小麦穗粒数。对于强筋品种或有脱肥迹 象的麦田,可随灌水每亩施2-3kg尿素,时间约在5月5日-10日。

三、如何提高小麦千粒重

1、防止倒伏:

(1)控制返青、起身期肥水,蹲住底节防止倒伏。

(2)小麦起身到拔节期(3月5日-20日),亩用100-150ppm的多效唑溶液50公斤叶面喷施,可有效的降低株高,防止倒伏。

2、及时防治病虫害:

(1)播种前用立克秀、适乐时、全蚀净等药剂等拌种,起身拔节期用粉锈宁、三唑酮等药剂灌根,防治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

(2)扬花期遇连阴天气,及时叶面喷施多菌灵胶悬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等。

(3)拔节到灌浆期,及时防治白粉病、锈病、红蜘蛛和穗蚜。

3、抓好叶面喷肥,防止早衰和干热风:

中、后期叶面喷施高美施、磷酸二氢钾、麦侹漯效王、旱地龙等,加快灌浆速度,防止干热风,提高千粒重。4、5月10日左右,及时早浇灌浆水。

5、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避开烂场雨,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补充教材:

小麦田间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

小麦的田间管理包括前期冬前田间管理、中期春季田间管理和后期田 间管理。

一、冬前麦田管理

冬前麦田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促根增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确保小麦实现壮苗安全越冬。主要措施:

1、查苗补种和及时疏苗

在小麦出苗期应及时进行查苗补种,对行内有10厘米以上缺苗断垄的地段,应立即带水补种,确保苗全苗匀。对播种过密或出现的固堆苗,应及时进行疏苗,注意去弱留壮。

2、冬前中耕或镇压

对弱苗应及时在冬前进行浅中耕,不仅可以破除板结,消除杂草,还可以起到保墒增温、促苗生长的作用。对冬前群体过大、发生旺长的麦田,应采取深中耕,通过切断部分根系,达到控制分蘖滋生的目的;或采取镇压措施,抑制小麦冬前旺长趋势。

3、适时浇好塌墒越冬水

适时浇好塌墒越冬水,不仅具有踏实土壤,粉碎坷拉,促使小麦安全越冬的作用,而且可以为早春麦田提供较好的墒情,并利于推迟高产麦田年后第一次肥水管理的时间,实现氮肥后移,并为搞好春季麦田管理争取了主动。由于我县冬前至越冬期间旱情和冻害时有发生,再加上秸秆还田面积逐年增加,因此更有必要浇好塌墒越冬水。浇塌墒越冬水时间早晚,主要看墒情、看气温、看苗情具体而定。我县浇塌墒越冬水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小麦播种时,墒情较足,但冬前降雨量较少,到了临近越冬期时麦田墒情不足,这种情况下主要看气温,一般应在日平均气温3—5oC(11月下旬)浇越冬水;二是播种时底墒不太足,加上播后一直无雨,小麦分蘖初期就发生了旱情,这种情况下为促壮苗越冬,可于小麦分蘖期(11月上中旬)浇塌墒越冬水;三是秸秆还田地块,加上 底墒不足,抢墒播种,且播后一直无雨,在出苗期就发生了旱情,这种情况下,可在出苗期结合查苗补种立即浇塌墒越冬水,以塌实土壤,防止秸秆悬空和冬季冻死麦苗。对底肥不足的麦田,可结合浇塌墒越冬水亩追尿素5-10公斤。

4、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是一项省工省时、简便易行的灭草技术。我县麦田主要以播娘蒿、打碗花、灰灰菜、米瓦罐等阔叶性杂草为主。目前,麦田防除阔叶性杂草的技术已经成熟,可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亩用亩用75%巨星干悬剂1克,或10%笨磺隆可湿性粉剂10—20克,兑水30公斤,喷洒在地面上,防除效果好。

二、春季管理阶段

春季管理是指小麦返青、起身至抽穗阶段的管理。此期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生长发育速度快,植株生长量大,对肥水敏感且需求量大,并随着生长量的不断增大,小麦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同时此期也是保穗数、增粒数、稳粒重的关键时期,因此搞好春季麦田管理对小麦实现高产至关重要。我县高产麦田春季管理的主攻目标是:看苗管理,合理促控,大力推广氮肥后移技术,着力建造良好的群体结构,促花增粒,培育壮秆大穗,争取穗多穗大,并为提高千粒重夺取高产奠定良好基础。

1、因苗制宜、科学管理

1.1对一类麦田的管理。一类苗返青期群体一般70-90万头,叶色浓绿,分蘖多,根系良好,长势好,属于壮苗麦田。对一类麦田应控促结合,在春季旱情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应在返青起身期控水控肥。改返青起身期追 肥为拔节初中期(3月15日-20日)追肥浇水,从而有利于控制无效分蘖的滋生,建造合理的群体结构,实现氮肥后移,并对增加穗粒数具有明显作用,拔节期一般亩追尿素10—15公斤。

1.2对部分二类麦田的管理。此类麦田由于各种原因,群体不足,返青期群体一般60万头左右,管理的重点是:以肥水促进为主,巩固冬前分蘖,适时促进春季分蘖的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此类麦田应于返青起身期(2月25—3月5日)进行水肥管理,一般亩追尿素15—20公斤。

1.3对群体过大的旺长麦田。此类麦田返青期群体一般超过100万头。对这类麦田,一是在返青起身期控水控肥,并在返青期采取深锄断根措施,达到控制无效分蘖,减缓群体进一步增长的目的。二是在起身期喷施壮丰胺或助壮素等生长调节剂,以缩短基部节间长度,促进根系下扎,预防后期倒伏。三是改返青起身期追肥浇水为拔节中期(3月20—25日)肥水管理,以促使小麦两极分化,使群体结构向着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

2、搞好小麦纹枯病的防治

当小麦返青期病株率达到15%时,可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2.5%的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50-60公斤,对准小麦茎基部进行喷施,一般要连喷两边以上,间隔7天左右。

3、浇好小麦孕穗水

孕穗期是小麦需水需肥量最大的时期,也是小麦的需水临界期。此期灌水既有利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又能为土壤深层蓄水,供小麦后期吸收利用。同时还能减轻小麦全蚀病的发生。14 如果此时麦田墒情不足,一定要浇好孕穗挑旗水。一般浇小麦孕穗水应在4月5日—15日进行。

三、后期阶段管理

小麦抽穗后即进入了后期阶段。首先,小麦此期持续时间短,从抽穗至成熟仅40天左右,但此期却是决定小麦产量高低最关键的时期。其次,此期小麦需水量大。据测定,从抽穗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占小麦一生总耗水量的三分之一,每亩日耗水量达2.33立方米。其三,此期又是多种病虫和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多发期,加上此期小麦生理机能衰退较快,所以此期又是小麦千粒重最易受到较大影响的时期。因此,高产田后期的主攻目标是:养根护叶,防早衰,防倒伏,防病虫,防干热风,着力提高千粒重,力争夺取小麦高产丰收。主要措施:

1、浇好开花灌浆水

浇好小麦开花灌浆水,对养根护叶,防早衰,防干热风,延长小麦灌浆时间,提高后期灌浆强度,增加千粒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高产麦田浇灌浆水不易过晚,一般应在小麦齐穗期至灌浆初期(4月25日至5月10日)进行,开花10天后一般不再浇水,以免影响品质。注意浇灌浆水不易过大。

2、搞好叶面喷肥

小麦生育后期进行叶面喷肥,不仅能延长叶片功能期,保持根系活力,防止早衰,防御干热风,而且能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提高籽粒品质。实践证明,小麦后期进行叶面喷肥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叶面喷肥的最佳时间应在齐穗期至灌浆初中期进行。可亩用0.5—1公斤尿素,加2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公斤,连续进行叶面 15 喷肥两遍以上,间隔5天左右。也可结合后期“一喷三防”进行根外追肥,但应注意随配随用。

3、搞好小麦一喷三防

针对小麦后期多种病虫混合发生的特点,为了省工省时,提高功效,可将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混合起来一起喷洒,从而达到一次用药既防病虫又防干热风的目的。用药配方可根据麦田病虫发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并做到随配随用。一在防治赤霉病、吸浆虫和蚜虫为主时,应在小麦齐穗后、开花初期,晴天下午4点后,可亩用40%多菌灵悬浮剂80-100毫升(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克)+40%氧化乐果8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聚酯30-40毫升)+尿素 500克+磷酸二氢钾150-200克+水50公斤,搅匀后对准穗部进行喷洒。若开花至灌浆初期遇到连阴雨天气,应连续防治赤霉病两遍以上,间隔时间5-7天。二在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蚜虫、红蜘蛛为主时,应于发病初期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克(或20%三唑乳油50-60毫升)+40%氧化乐果80亳升+尿素 500克 +磷酸二氢钾150—200克+水50公斤,搅匀于下午4点后连续喷洒两遍以上。

4、适期收获

超高产小麦后期的根系活力强,叶片光合速率高,籽粒灌浆速率高,生育后期营养器官向籽粒中运转有机物质速率强度大。据测定,小麦蜡熟中期至蜡熟末期千粒重仍在增加,因此不宜收获过早,宜在蜡熟末期收获为宜。小麦蜡熟末期的长相是:植株茎秆全部变黄,叶片基本干枯,但茎秆尚有弹性,籽粒颜色已呈种子固有的色泽,大部分籽粒用指甲掐感觉较硬时,此期收获最佳。

第五篇: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教学目的1、使学员了解小麦生长的特点。

2、培养学生掌握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3、解决小麦栽培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4、提高学员麦田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教学过程

俗话说:“想要小麦产量高,穗多、穗大籽粒饱”。也就是说,小麦要高产,就必须抓住小麦成产的三大因素,即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要夺取小麦高产,这三因素中缺哪一项都不行。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这成产三因素,谈谈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打好播种基础,实现一播全苗

1、浇好底墒水

小麦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全生育期需要多次浇水,但以浇好底墒水最为重要,这是因为浇好底墒水不仅能够保证一播全苗,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够补充土壤深层的水分,引导根系深扎,扩大根系利用水肥的范围,有利于培育壮苗。壮苗先壮根,根系强大了,自然就提高了小麦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所以足墒下种,对小麦增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浇底墒水的方法,最好是在秋作物(如:玉米等)收获前7-10天浇一次水,这样既可以满足秋作物(玉米)后期灌浆对水分的需求,又保证了小麦的足墒下种,达到了一水两用。所以,在此期间,特别是当前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如能饱浇一水,在不影响种麦的前提下,保证小麦足墒下种,都是非常重要的。

2、秸秆还田,增肥地力

实现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实行秸秆还田的地块,还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凡是秸秆还田的地块,严禁旋耕后直接下种,必须深耕细耙,否则,秸秆上面盖土层薄,播种时种子播到秸秆上,会影响出苗,1

形成缺苗断垄,或者出苗后麦根扎到秸秆上,会使麦发黄不长,分蘖少,分蘖小,分蘖成穗率低,抗寒抗旱能力差,越冬很容易死苗。第二、秸秆还田地块,应注意底肥增施氮肥,因为秸秆在土壤中的沤制过程中,还必须有足够的氮元素参与其中,如果土壤的氮肥不足,土壤中的秸秆沤制时会与麦苗争氮,使麦苗发黄不长,分蘖晚、分蘖小、分蘖少、分蘖成穗率低、苗弱、抗寒、抗旱能力差,越冬容易死苗,造成严重减产。秸秆还田地块增施氮肥的量应按秸秆还田的量计算,一般在常规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每还田100公斤秸秆,需要增施1公斤尿素,如玉米秸秆还田,玉米的经济系数可按50%计算,也就是说,玉米每生产100公斤籽粒,可同时生产100公斤玉米秸秆,如果秸秆全部还田的话,每亩生产500公斤玉米籽粒的地块,应增施尿素5公斤。玉米产量700公斤的地块,应增施尿素7公斤。

3、增施农家肥,搞好配方施肥

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地块,每亩需施优质农家肥4-5方,或者鸡粪1000公斤以上,或者饼肥400-500公斤,在此基础上,每亩底施磷酸二铵20kg,尿素10kg,硫酸钾或氯化钾10kg,硫酸锌1.5kg。有饼肥或炒香的麸皮10-15公斤加辛硫磷0.5公斤/亩,加适量水,拌匀撒垡头,可兼防地下害虫,防效可达95%以上。在施肥方法上,全部的农家肥、磷肥、钾肥、锌肥、硼肥作底肥一次施入,其中的磷肥70%掩底,30%撒垡头,氮肥早播地块70%作底肥,30%作追肥,中期播种地块(10月15-25日),50%作底肥施入,50%作追肥使用。10月25日以后播种的晚播地块,氮肥的30%作底肥施入。70%作追肥使用。

4、深耕细耙,精细整地

深耕25cm左右,斜耙3遍,特别是秸秆还田地块,更应该深耕细耙,达到地平埂直,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否则地太虚,播种时不好掌握播种深度,播种过深种子出苗慢,出来的苗弱,分蘖晚、分蘖少、分蘖小、分蘖成穗率低,虽然播种量不少,但成穗不多,产量不高。播种过浅,分蘖节处露,冬天容易死苗,后期容易倒伏。所以,深耕细耙,精细整地,达到上虚下实,地平埂直,是实现精播匀播,播深适宜,一播全苗的重要保证。

5、品种选择。根据茬口早晚、品种的特性,确定适宜的播期、播量

(1)早茬麦:因为播期早(一般在10月5-15日)能够充分利用冬前的光、热资源,在优越的肥水条件下,能够早分蘖、多分蘖、长大蘖,分蘖成穗率高,所以应在选择分蘖成穗高的半冬性品种。如矮抗

58、周麦16、18、20、22,百农160、新麦

19、众麦1号、豫农

416、富麦2008、花培6号、众麦998、郑农

17、新麦18等,在底肥增施氮肥的基础上(底肥施总氮量的70%),降低播种量(一般每亩播量为8-9公斤),在以分蘖成穗为主的途径,增加每亩穗数,行距配置6.5-7寸。

(2)中茬麦:一般是在10月15-25日播种,该期播种的小麦随着播种时间推迟,冬前可被充分利用的光、热资源越来越少,冬前分蘖的数量和成穗率也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每亩有足够的穗数,就必须在选择分蘖力中等,穗粒数较多的半冬性偏春性或弱春性的品种,如周麦23、9023-

9、郑麦8976、新麦208、平安6号、花培8号,底肥适量施用氮肥(底肥施兑氮量50%左右)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亩播种量为8-15公斤,走以主茎成穗和分蘖并重的途径,达到每亩穗多的目的。行距配置6寸左右。

(3)晚茬麦:一般指10月底-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该期播种的小麦,由于冬前可被利用的光热资源十分有限,冬前的分蘖很少,即使有少量分蘖也不会成穗或干脆单根独苗越冬,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有足够多的亩穗数,就必须在选择分蘖力弱,分蘖成穗率底,穗大、粒多的大穗型,弱春性或春性品种,如郑麦9023、周麦23,底肥少施或不施氮肥(一般底施总氮肥的30%以下)的基础上,加大播种量,实行独杆栽培,一般亩播量15-18公斤左右。走以主茎成穗为主的途径,实现每亩穗多的目的。行距配置4-5寸。

(二)加强冬前管理,确保壮苗越冬,提高分蘖成穗率。

1、及时查苗补苗。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疏苗移栽,消灭缺苗断垄和疙瘩苗。

2、促控结合,培育壮苗,增加冬前大蘖,促进分蘖成穗率,俗称倒针期,每亩喷施150-175ppm多效唑水溶液50公斤(即50公斤

水兑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50克),可促进有效分蘖,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

3、冬季适时镇压,弥实地表裂缝,防止寒风飕根,保墒防冻。

4、对于晚播,大播量麦田,年前可以不浇水,不施肥。

(三)返青起身期的麦田管理

1、对于冬前亩头数达到80万以上的早、中播麦田,返青起身期不浇水,不施肥,深中耕断根,控制春生分蘖,提高地温,控上促下。对于冬前播大播量麦田,返青起身期同样不浇水不施肥,但需要浅中耕松土,提高地温,镇压保墒,控上促下。

2、对于冬前头数在80万以下的中播麦田,要及时浇水施肥,结合浇水亩施氮肥总量的25%左右。浇水后要及时中耕。

3、亩头数的调查可用“斤籽万苗”的方法:即播种一市斤种子,正常情况下,一般可出一万棵苗,田间可多点取样,求出平均每棵苗的头数,再用“斤籽万苗”的方法算出一亩地的头数。例如:每亩播种量为20市斤,经调查平均每株的数为5个头,那么每亩头数就是20万×5=100万头。播量16市斤,每株4个头,每亩就是64万头。

二、如何实现穗大粒多

1、重施拔节肥:在按照要求施足底肥的前提下,要重施拔节肥,灌水追肥时间约在4月10日-15日,正是小麦基部节间已经固定,该长大穗的时期,此期可结合浇水,早播麦田每亩施氮肥总量的25%,中播麦田施氮肥总量的45%,晚播麦田施氮肥总量的65%以上。高产田块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8kg。

2、补施孕穗肥:4月20日左右,正是小麦挑穗孕穗期,此期结合浇水,可亩施尿素4-5公斤,可有效增加小麦穗粒数。对于强筋品种或有脱肥迹象的麦田,可随灌水每亩施2-3kg尿素,时间约在5月5日-10日。

三、如何提高小麦千粒重

1、防止倒伏:

(1)控制返青、起身期肥水,蹲住底节防止倒伏。

(2)小麦起身到拔节期(3月5日-20日),亩用100-150ppm的多效唑溶液50公斤叶面喷施,可有效的降低株高,防止倒伏。

2、及时防治病虫害:

(1)播种前用立克秀、适乐时、全蚀净等药剂等拌种,起身拔节期用粉锈宁、三唑酮等药剂灌根,防治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

(2)扬花期遇连阴天气,及时叶面喷施多菌灵胶悬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等。

(3)拔节到灌浆期,及时防治白粉病、锈病、红蜘蛛和穗蚜。

3、抓好叶面喷肥,防止早衰和干热风:

中、后期叶面喷施高美施、磷酸二氢钾、麦侹漯效王、旱地龙等,加快灌浆速度,防止干热风,提高千粒重。

4、5月10日左右,及时早浇灌浆水。

5、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避开烂场雨,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下载某某2012年小麦高产攻关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某某2012年小麦高产攻关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一、培训时间:2014年9月19日 二、培训地点:政府会议室 三、主讲教师:张才良 教学目的 1、使学员了解小麦生长的特点。 2、培养学生掌握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吉木萨尔县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总结[5篇模版]

    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总结 2009年度,按照自治区、自治州的统一部署,自治州开展了以“千元田、万元棚”为主的高产高效创建活动。为了认真总结我县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情况,检查小......

    2015年小麦高产技术总结

    永城市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 小麦高产创建示范项目技术总结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永城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光热水资源丰富,增产潜力大。为了迅速提高小麦产量,搞......

    2010年全省小麦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2010年全省小麦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及省政府《关于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意见》的有关要求,为继续扎实推进全省2......

    2012年水稻高产攻关试验总结[模版]

    2012年水稻高产攻关试验总结 水稻是三江垦区主栽作物之一,种植区域广,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栽培技术、耕作措施先进,有很大的单产与总产实力。本试验应用当前最新栽培技术,攻关出......

    固镇县2012年高产攻关考核办法(五篇)

    固镇县2012-2013年度小麦高产攻关目标考核办法 为切实抓好全县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明确责任,兑现奖惩,特制定本办法。 一、高产攻关核心示范片的考核办法 考核按百分制评分,以得分......

    棉花高产优质攻关工程项目技术总结

    棉花高产优质攻关工程项目技术总结 尉犁县地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下游地区,是新疆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棉花在我县种植业中占主导地位,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

    水稻高产攻关连片创建实施意见

    水稻高产攻关连片创建实施意见 水稻高产攻关连片创建实施意见 市水稻高产攻关连片创建实施方案各县农委: 为扎实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深入开展水稻高产攻关创建,进一步提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