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充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问题
南充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问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备受各界关注,尤其在金融危机暴发后显得更加突出。为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情况和面临的突出问题,近日,南充调查队深入高校和就业部门,对我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就学意向、当前就业现状和困难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趋势不容乐观
1、毕业生人数增加。据调查,川北医学院今年毕业大学生2500人,较上一届增加6%,西华师范大学毕业5649人,较上届增长5%,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毕业2350人,增加4.8%。
2、签约率较上届下降。据抽样调查推断,2009年我市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在70%左右,与2008的80%以上相比有所下降。目前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最好,达到90%左右,医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好于师范院校。在调查的51名医学院学生中,签约率为79%,其中98%签在县级医院,个别学生转行到其他行业。据对西华师范大学部分毕业生的调查,该校毕业生目前签约率在50%左右,其中女性毕业生签约率较男性低30%左右。
3、已签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低。调查已签约毕业生对单位的满意度仅为60%,属于中度满意。原因主要是支付报酬与预期存在差距。52%的学生认为报酬低于预期。其次是工作不稳定。已签约学生中,60%为聘用人员,还有部分学生为短期合同人员。半数以上感到工作不稳定。再次是就业层次不高,尤其是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几乎都是到企业第一线,到基层单位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占多数。除此之外,就业地域不理想。学生普遍想在本地就业,这样可以吃住与父母在一起,享受免费吃住,减轻生存压力,同时又可以与家人互相照应。部分学生不得已选择到外地甚至省外去。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60%以上要离乡背井到东部地区去。
三、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⒈毕业生增多。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是559万,今年是610万,加上去年毕业未就业的100万,今年有近700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回南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肯定会比往年明显增多,这将给我市造成更大就业压力。
2、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自身能力不适应。目前,部分高校毕业生择业存在“误区”和“错位”,择业存在局限性,期望值过高。其一,认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才是成才的沃土,进不了前途无望。其二,留城天地宽,基层难发展,大部分毕业生宁愿待在城市待业,也不愿到农村去。据川北医学院学生反映,未落实工作的学生,他们主要想到大中城市周边县级医院继续找工作,万不得已才考虑去乡镇医院。其三,到大企业有前途,去中小企业没奔头。其四,高校专业设置不够合理,所培养的人才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且高校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不强,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差距,造成供需错位,“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现象并存。现在的大学对实践课程重视度普遍不够,就是医学院的学生,实习时间名义上是一年,而这一年安排在最后的学年,学生为找工作要花去很多精力,实习只能应付,师范院校的学生学习时间更短,实习流于形势。这一实践课程被严重忽视。
3、相关的政策措施还亟待完善。虽然中、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但政策“落地率”较低,同时有些政策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比如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以及扩大研究生招生数量等办法,只是权宜之计,不是长远之计。基层单位条件差、待遇低,缺乏人才吸引力。同时有些政策之间不平衡,易造成高校毕业生攀比和影响高校毕业生工作积极性。
4、签约成本高。现在公招考试层面多,为了一个好的就业机会,学生都踊跃参加考试,一般的学生都要经历2-3次的考试,就省内每参加一次考试,花费在600元左右,成本高,又因为我市高校中70%的学生来自农村,这给农村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而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只能望考兴叹,放弃机会。这种多方的考试,也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5、用人单位盲目设置各种障碍。一种情况是,一些公招单位以岗位定考,考生只能报其单位的一个岗位,造成考生报考的盲目性大,同一个单位不同岗位招录的分数线悬殊大,学生认为这样公平性差。另一种情况是多数用人单位既要看文凭、又要看经验,还要看地域、性别等,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难以符合这些条件,加之人际关系、家庭背景等因素,造成就业困难。
四、措施建议
⒈增加社会实践课在学业中的比重,且要求严格。做好大学生与不同类型的见习岗位的对接工作,提前锻造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加强高校毕业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可为毕业生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能力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介绍服务等,以帮助毕业生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上岗能力。
⒉打造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完善各项服务机制,以服务大学生为宗旨,以打造专业化、社会化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为目的,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为导向,全方位开展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网。通过市场化运作,搭建用人单位和求职大学生的信息交互平台,通过及时更新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和大学生数据,实现求职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动态对接。同时通过网站宣传国家及地方就业创业相关政策,挖掘和宣传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和优秀用人企业,营造全市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⒊改善基层工作环境,增加留住人才的吸引力。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农村就业。完善、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就业。主要安排到农村中小学、医疗卫生机构和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工作。
4、公招考试进行一些合理化的改进。考试结果出快一些,用人单位报考条件设置更合理一些等等。刘茂超
第二篇: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王晓礽
摘 要: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指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原因;对策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与社会的稳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都面临新的形势和发展机遇的今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究竟如何?笔者认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还是供不应求,大学生要找个工作并不难,但要找到预期的工作很难。同时,由于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向不均衡,导致行业间供求矛盾比较突出,既存在人满为患的问题,又存在人才短缺的状况。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人数也不断攀升。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07万,到2006年就增至413万,增幅高达28%,但就业率却由82%降至为71.9%。据 统 计 数 字 显 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由2008年的532万人增至610万人。除去10%考研、考博、专升本学生以及出国留学学生,再加上上一年待就业的 70万至80万人,2009年实际需要就业的人数将近700万。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大学生必须完成从天之骄子向普通就业者的转变,而这个转变非常不易。而去年全球性的经济震荡,又使国内发展速度减缓,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目前,如何找到一条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就业之路,如何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实乃当务之急。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由扩招、人才过剩所致。笔者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出现,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高等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突出表现在:一是我国已由计划经济转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已经成为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高校的专业、课程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深刻变化,这些都预示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将面临很大的困难。二是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高等教育和精英教育相比较,不仅是量的变化,也是质的变化,有许多新的规律和特点,需要深入地分析研究,不断探索改革。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总量不足的条件下,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也不可能把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作为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衡量标准。而现在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就业率必然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明确了这个标准,就明确了当前就业问题不仅事关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而是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第二,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狭隘。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不断扩大,在人才引进上要求十分苛刻,这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又一原因。首先,用人“高消费”,追求高学历。中专生可以做的宁可要专科生,专科生可以做的宁可要本科生,本科生可以做的要觅研究生。这就造成学历层次低的中专生和专科生就业困难程度加大。其次,竞购名牌产品,不屑大众产品。用人单位在注重学历的同时还十分看重名牌高校毕业生,对一般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不屑一顾。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可达90%以上,而一般高校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仅达到20%到 30%。校际档次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品牌的价值不同。再次,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储备意识。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最缺乏的是实践经验,需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方能施展其才华。但有不少用人单位不招应届毕业生,只招有实践经验的往届毕业生,造成了应届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第三,毕业生素质有所欠缺。一是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我国的就业体制已从“统包统分”向“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很多毕业生仍不能适应这一趋势,贪“高”工资高、待遇高)求“好”区域好、环境好、岗位好),使毕业生就业难与不少单位要不到毕业生的现象同时存在。二是毕业生团队、职业、责任、行为、品格等意识不强。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有些毕业生在校期间不思上进,认为大学就是“混”个毕业文凭,以致在应聘时因无真才实学而不被用人单位认可。三是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绝大部分企业提到,现代企业更注重应聘者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急需一批可以很快派上用场的人才,这既可以节约培训时间,还可以节省培训费用。然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工作经验,上手慢。浙江理工大学的社会实践小分队针对500 名杭州高校大三 学 生 开 展 的 一 份 调 查 显 示,37.98%的被调查者认为缺乏工作经验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首要因素,占各个选项之最。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人才市场机制。首先,有关政府部门首先应从招生源头上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每年招生计划的审批,应从总量上考虑各专业、各层次的结构比例,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情况作出科学的预测,根据就业率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对于需求前景一般、就业率普遍低的专业应停止招生,只有从招生源头上着手,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就业难的矛盾。其次,应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要建立多元化的就业制度,放宽人事和户籍管理政策,加大毕业生自由择业空间,建立统一、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完整的供求信息,实行网络化管理,打通供求双方择业和择人的渠道,使双方距离缩短、环节减少、手续简化,达到择人择业便捷高效。
2.建立信息网络,全面收集就业信息。信息对于就业指导工作极为重要。对此,高等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应注意通过报刊、网络收集信息,主动与当地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沟通,了解就业的方针、政策、人才需求情况及发展趋势。同时,还要注意利用多种渠道,开展调查研究,将各种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归纳、整理,为学校决策提供建议,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相应指导。
3.加大思想教育力度。目前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着区域偏好明显、过于注重个人发展等几方面的问题,忽视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等,因此,要加大对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力度。首先,要对他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功利思想。其次,要对他们进行择业观教育,把思想教育和整个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断强化他们的责任感,帮助他们消除可能出现的择业偏差。
4.加大社会实践力度,鼓励大学生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很少有实际锻炼的机会,从而形成了自身技能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有关政府部门应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和专业实践,引导其提高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学校也应针对这一问题,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力度,为大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使之培养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深入了解社会。同时可以组织大学生前往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或到一些部门、企业,为他们学以致用地解决这些部门存在的若干问题提供帮助。这样不仅能加深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创业实干精神。
总之,大学毕业生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合理有效配置,不仅对国家、对高校还是对毕业生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要想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那就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及个人各方面的努力与协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2〕 涂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3〕 刘明鞠.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5).
第三篇:南充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协议书
南充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协议书
甲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乙方:(见习基地)为帮助高校毕业生提高职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就业能力,尽快实现就业,甲乙双方本着合作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
1、乙方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为见习毕业生提供见习条件和劳动保护,负责对见习毕业生的工作、学习、安全等方面进行管理,向甲方反馈毕业生见习情况和效果,自觉遵守有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就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规定的其它事项。
2、见习后,甲方积极配合乙方落实符合条件的见习毕业生生活补贴;甲方要为见习毕业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3、乙方接受甲方对见习工作的考核评估。考核评估不合格,甲方可以取消乙方见习基地资格,解除双方在见习方面的合作关系。
4、本协议书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应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进行解决。
5、本协议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6、本协议书自甲乙双方盖章之日起正式生效。
甲方责任人签字(公章)乙方责任人签字(公章)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四篇: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问题
略论大学生就业公平的实现途径
戴勇
摘要:实现大学公平就业,减少和避免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歧视和不公现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存在的就业不公平现象进行剖析后,提出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加强监督体系建设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平就业观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歧视、公平就业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问题也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屡见不鲜、显失公平的不平等就业、就业歧视的事例在挑战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剖析这些不公平就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探求合理的解决之道,在当下的社会经济转型期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当下大学生就业歧视和就业中的不平等问题现状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就业难也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高校毕业生遭遇的就业歧视和就业不平等,妨碍了社会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加剧了就业困难的状况。
1、制度性不公平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的现状来看,不少就业歧视的规定充斥于政府文件和用人单位的招录规章,非理性的制度壁垒横亘于处于弱势的毕业生面前,阻隔了公平、公正的就业、择业活动。
——地域(户籍)歧视。户口的藩篱分割了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一些地区在接收外地生源毕业生、尤其是外地高校非本地生源的毕业生时,人为地设置户口准入门槛,只允许少数名校高学历的毕业生取得本地户籍,比如上海市对大学生在上海就业落户的规定,每年只有绝对量很少的落户指标提供给学历高、出身名校的大学生,其他欲在上海就业的大学生只能取得每年均需要审核的“居住证”;一些用人单位在招录要求中明确规定只招有本地户口的毕业生,比如北京市的政府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大都需要北京户口。找工作需要当地户口和找可解决当地户口的工作这对貌似悖论的矛盾,却并行不悖地突出存在着。——性别歧视。很多用人单位包括国家党政机关在招考职员或者公务员时,往往首先声明:本岗位只招男性,有的招录条件即使没有性别要求,但在同等条件下,除非女性应聘者特别优秀才会考虑。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女生比例已经达到44%,但就业机会却
远远低于男生,2005年3月的一项调查显示,女大学生毕业时只有5.5%的学生认为求职顺利,承认受到性别歧视的高达32.75%。2007年初,一所高校针对女性就业进行的调查显示,70%的女性认为求职过程中存在男女不平等情况,60%的男生承认存在就业性别歧视。”
——身体歧视。将某些病毒携带者、外貌、身高等本与与一般性职业并无必然关系的因素作为苛刻的招聘条件,如前几年部分地区公务员招考中,乙肝病毒等疾病的病毒携带者赫然列入不录用条件,许多与饮食、健康产业无关的企业也将这些人群排除在就业门槛之外,让这一部分本就处于巨大的生存压力或社会压力之下的人群更加处于社会的边缘状态;对应聘大学生的外貌、身高等身体特征设置门槛,招聘条件往往附加了容貌秀丽、身高要在一米六五以上甚至一米七零以上的要求,更有甚者,南方某地在公务员招录启事中甚至对女性应聘者提出了“双乳对称无包块”的莫名要求。
——学历和非专业技能的歧视。不少用人单位具有学历“高消费”的倾向,设置超出岗位需要的学历门槛,大专生可以干的工作招聘条件却注明本科以上,许多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岗位却用研究生。有些用人单位尤其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在招聘条件中规定非理性的、招聘条件,如某地在一个事务管理类职位的公务员报考条件中竟然匪夷所思的规定“钢琴十级”的要求。
2、非制度性不公平
摆在处于弱势的毕业生面前的除了制度化的就业歧视规定以外,还有许多软性的、潜伏的非制度性的就业不公平,而且,这种不公平的理念不少已经较深地植根于社会文化、行为方式乃至人们的思维习惯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凸现的“代际效应”,家长占据的权力、财富等社会资源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据《羊城晚报》2006年9月19日的一则报道: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有41.61%的学生坦然承认: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前几年四川省某市曾面向大学毕业生公开招考区县级数百名公务员,据记者与当地人事部门联合问卷调查显示,在录用的公务员中,父母是“进城务工人员”的比例最小,仅占2.8%,而父母是“公务员”的比例最高,达到33.3%。
二、大学生就业不平等和就业歧视情况分析、1、公平就业的含义 [1]
就业公平是社会最大的公平,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基本体现。就业公平作为经济公平一部分,包括就业竞争机会的公平、就业竞争规则的公正、就业程序的公正。其中,就业规则是前提和基础,就业机会公平是主体,就业程序公正是关键和保障。
就业歧视是指政府或私人组织基于人的某些先天性的与能力不相关因素做出的任何区别、排除、限制或优惠。这种区别、排除、限制或优惠对公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或其他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基本权利具有消除或减损的危害。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就业歧视指的是在获得职业的过程中受到的歧视,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甚至部分大学生具有更好的人力资本供给条件,但是这部分大学生由于个人与职业本身没有必要联系的性别、户籍、身体、学历、家庭背景或其他与就业岗位职责无关的条件因素,却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或者在求职过程中受到区别对待。
是否构成就业歧视,关键是要判断区别对待的条件是不是“职业的客观需要”。首先,用人单位的差别对待行为应基于合法的目的;其次,实现目的的手段应该是“适当的、必需的”;再次,目的和手段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最后,从社会价值权衡角度看,用人单位单纯的经济原因不能成为就业过程中差别对待的“正当性理由”。
2、就业不公平带来的负面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如果没有一个人尽其才的市场环境,没有一个让大学生实现平等发展、自由发展、和谐发展的平台,必然会对全社会造成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就业不公平挑战和谐社会的价值底线:公平、正义。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良性运行社会,如果社会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规则过于简单、机械,只是为了方便行政管制,或只是体现了强势群体或少部分人的利益,将会造成了就业机会的严重不公平,轻则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重则影响社会的稳定。同时,由于一些就业不公平现象是通过权力和财富等社会资本予以实现的,这种现象则会很容易滋生腐败、催生腐败。
——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大学生就业歧视和就业不公导致了人力资源配置的失序,人力资源配置不再遵循市场规律,“低能高配”的人力资本难以胜任社会职务的要求或不能有效实现预期职能,“高能低配”的人力资本因无用武之地,被迫闲置,从而消减了人力资本生产和投资的动力,导致了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
——对人力资本的浪费。大学生是宝贵的社会财富,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具有生产成本高、周期长的特点,一旦这种资本没有被合理地利用到社会生产中去,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而且降低了大学生及其家庭对其人力资本投资的愿望和动力。[4][3][2]
3、就业歧视和不公平就业现象的成因
就业歧视现象的出现,有着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原因。
——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已初具规模的现代社会的各种元素和传统的文化、制度以及观念相互交织,计划年代的一些制度仍未进行有效的变迁,户籍等制度继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几千年传统社会形成的一些文化和观念仍然深植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性别歧视在人们社会生活中被熟视无睹,传统文化中对女性职业能力的偏见至今犹存,人们在遇到就业困难等问题时往往不是依靠自身努力或求助于法律、制度,而是千方百计托人情、找关系等等,不一而足。
——利益驱动。地方保护主义作祟,一些地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本来无可厚非,但这些地区位往往为了既得利益和保持某些竞争优势,不惜牺牲社会公平来设置种种准入门槛,遭人诟病的户口准入制度就是其中一种,将高校毕业生按照本地生源(上学前具有本地户籍)、本地高校外地生源、外地名校外地生源、外地非名校外地生源等顺序进行优先排序。
[6][5]企业的经济利益驱动,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本是正当诉求,但往往有些企业为了减少一些可能发生的医药费等支出,在招录中将乙肝病毒携带者等健康人群拒之门外,而全然不顾招录的岗位实际上并不排斥乙肝病毒携带者,这种要求并不是职业岗位本身客观需要的;为了最大效用地使用人力资本,以将来怀孕、生育会导致劳动时间减少和增加费用开支等原因排斥女大学生;还有,为了追求企业的形象和面子,明明可以招录大专生的岗位却非研究生不招等等。
三、对策和建议
1、完善法律制度
种种现象和矛盾表明,公平就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业歧视所引发的各类矛盾亟待法律的规范和解决。
我国关于平等就业的法律主要见于《宪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的有关条款。但上述法律对公平就业的适用范围过窄,没有针对性,内容太单薄。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复杂化,这些法律规定已与社会现实不相适应。而世界上发达国家大都有保护就业公平、反对就业歧视的专门法律,如日本的《平等就业机会法》、美国的《怀孕歧视法》、《公平工资法》、《美国残疾人法》等。
为了保障就业公平,我国也需要制定一部《公平就业法》,让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在法律的框架内选择和被选择,在全社会营造机会平等、地位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公平就业法》需要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作为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之一;将全社会的[7]
就业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减少就业市场中出现的种种乱相,依法处罚那些不遵守社会规则的用人单位,维护社会公平;加大就业公平的保障力度,政府出台措施关心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对社会弱势群体就业采取优惠政策。这样,大学生的就业公平问题就能够有法可依,在受到侵害时能够进行合法的维权,公平就业的权利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2、完善就业公平的各项政策措施。
国家在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的过程中,已经将不必要的身高地域健康限制排除在外,这为我国的就业市场的公平带来了好头。在正式的法律法规出台之前,国家应当尽快完善反就业歧视的各项政策措施。出台促进企业就业市场公平的政策文件,规范企业各类招聘行为。依据现有法律,加大对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行为的查处力度,保障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我们不妨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平等就业委员会,作为一个独立的准司法机构存在,负责接受遭遇不公平就业和就业歧视的求职者的投诉,帮助应聘者与用人单位对话,并有权诉诸法院。
3、规范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
导致大学生就业不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代际效应”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大学毕业生个体掌握的就业信息越不完全,权力和财富等社会资本就有越大的运作空间。规范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要充分发挥市场体制在“双向选择”、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有效利用网络、校园橱窗和布告拦、群发手机短信等信息平台发布信息,让大学生能够以低廉的成本和快捷的方式掌握充分的就业信息;同时,要切实改善就业市场发育的客观环境,协调推进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项改革,规范用人单位的招录行为和就业市场秩序,特别是规范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用人招考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实现。
4、完善公平就业的监督机制
有效的监督机制应包括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是公平就业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随着立法的完善,公平就业的法律监督逐步由可能变为现实,政府出台的规章和文件若含有不公平就业的内容,则与上位的公平就业法律产生冲突,属于可撤消的范畴,政府和用人单位可能由于就业歧视的不当行为分别成为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被告;政府的劳动、人事等职能部门则可以行使行政监督权,通过劳动仲裁等方式和途径制止侵害就业公平的行为;舆论监督的力量则可以让潜规则得以暴光,让许多在当今制度框架下貌似合理的歧视行为和不公正对待行为接受公众的评判,让正义彰显于天下。[8]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平就业观
实现公平就业,作为主体的大学生也并非注定无所作为的,这也需要我们加以积极的引导和教育。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是首选之道,毕竟诱发就业歧视和就业不公平的制度环境正在发生变革,民生、人本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闪亮字眼,在抗争不公平对待的同时,提升包括创新、沟通、团队合作和专业知识在内的综合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实现公平就业目标的不贰选择。其次,当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不公平时,我们要指导、帮助学生合法、合理维权,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理性地实现自己的公平就业权。(作者系南京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3)
注释:
[1] 羊城晚报,2006年9月19日。
[2]石玉顶:《就业公平与我国转型期失业下岗》,财经科学,2003年第4期,第66页。
[3] 国际劳工大会《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一条。
[4]张金麟:《论我国大学生公平就业环境的构建》,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1期,第76页。
[5]钟云华、应若平:《从教育公平看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58页。
[6]应松宝:《论大学生就业市场分割与高等教育的相互作用》,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3期,第35页。
[7]黄慧:《完善生育保险,促进女性公平就业》,台声·新视角,2005年第11期。
[8]孙晓燕、陈业彤:《弱势、准弱势劳动者公平就业的实现途径》,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155页。
第五篇: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及对策
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及对策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不发达的省份,全省共有39所普通高校,其中本科院校17所,专科学校22所。近几年,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贵州高校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每年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毕业生,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但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却不乐观,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一年比一年严峻,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为了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稳定的发展,我省政府就必须加大力度,有效的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一、当今我省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据统计,2010年以来我省普通高校毕业逐年增加,而历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乐观,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了新高值,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从目前的经济形势看,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分析
1、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放弃了农业的创造,而是把目光集中在了城市,从而城市中出现了大批的农民工,导致企业中大量的职工失业,大学生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2、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但也出现了结构不平衡等问题,以致带来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矛盾。比如持续上涨的房价,使城市第三产业的培育、转型、增长缓慢,以致出现经济高速增长而就业岗位却增长缓慢的现象。
3、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当今社会越看越趋近于机械化,很多原本需要人力做的工作,现在全都换成了机械操作。比如;现代农业机械自动化,自动化立体仓库等等。因此,大量的人没有了用武之地,面对着失业、就业难等诸多问题。
4、用人单位的盲目性;用人单位的盲目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要求高消费、高学历,专科生可以做的事情要求本科生做,本科生可以做的事情要求硕士生做。这种盲目的提高用人标准造成就了很多人才的浪费,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同时,很多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大学生一进单位就能为单位谋福利做贡献。而且还往往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致使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失去了跨进企业的机会。
5、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张,大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多,很多基础设施跟不上去,致使很多大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差。还有很多人只注重书本上的知识,不与社会接触,导致其语言交际能力太差,不善于与人沟通合作。还有些同学虽然动手能力很强,也能够很快的适应新的环境,但学习成绩很差,没有通过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的考试,造成了与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6、大学毕业生的过高期望带来的就业压力。现在我们所说的就业难,很大程度上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存在明显高于社会现实的期望值,主要体现在薪酬、工作单位和工作区域等方面:一是毕业生期望的薪酬明显高于用人单位的薪酬定位;二是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一般要求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和“三资”企业,对民营和中小企业不屑一顾;三是在工作区域上普遍要求到东部发达地区以及大中城市,而不愿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由于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过高,既给个人、学校和用人单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政府引导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应由政府进行有效的引导,首先,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对于那些有碍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取消。要放开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其次,政府应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实习优惠政策,例如: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方面予以特殊优惠,实实在在的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2、优化市场机制,企事业树立良好的科学人才观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要解决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避免盲目的提高用人标准的行为。
3、加速经济的增长
只有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大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就业。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大企业对人才的吸纳能力。
4、加大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
加大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提升教育事业的设备、师资力量等,完善教育体制,力求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并存的优秀人才。
5、解决大学生的心理误区
当代大学生在选择所从事的事业时往往不愿选择收入低、环境差的工作,而是一味的追求高薪、待遇优厚的工作。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首先解决大学生的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要使我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只有这样我省才能更好更快,又好又快,赶超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