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超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简要

时间:2019-05-12 12:3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麦超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简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麦超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简要》。

第一篇:小麦超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简要

小麦超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简要

永城市大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有限公司

永城市是农业大市,小麦常年播种面积多达140万亩以上,也就是说,小麦生产的好坏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广大群众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不断总结小麦生产经验,推广先进技术。全市小麦已经由低产变中产,在由中产变高产,基本达到全面亩产千斤水平。但是,近些年由于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留守人员大部分属老弱残幼,小麦生产劳力不足,种植管理粗放,先进技术难以推广普及。多少年来,小麦产量一直徘徊千斤水平左右。根据小麦生长习性和当前小麦生产技术,小麦超高产栽培,要解决以下问题,就能顺利实现。

一、选用优良品种

1、以半冬性品种为宜,适播期前,不易年前拔节或受冻害。当前我市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如周麦

16、周麦

18、周麦

22、矮抗

58、众麦1号等。切不可盲目引进新品种,或使用混杂的老品种。

2、搞好种子处理,播种前要晒种,精选做好发芽试验,保证发芽率90%以上;提前进行药剂拌种。杀虫剂一般用辛硫磷或甲拌磷,杀菌剂用立克秀、种净、全蚀净等。切不可临时拌种随时播种,一是用水少,药剂处理不均匀,二是用水多,种子过湿,影响播种质量。提前播种,晾干最好。

二、整地、施肥、土壤处理

1、整地:近些年整地大部分旋耕,特别是前茬作物根茬多,或

秸秆还田,地块旋耕整地达不到深、细、透、平、实的要求。要想小麦超高产,必须进行机械深耕,打破多年旋地较浅形态的犁底层,使土壤上下通水通气,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创建小麦根系生长发育优质的土壤结构。

2、施肥:一是重施有机肥;二是配方施肥;三是分层施肥;四是保证氮肥,稳施磷肥,增施钾肥,重视微量元素;五是分期使用氮肥;保证小麦拔节孕穗肥。

3、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特别是全蚀病,纹枯病等,仅靠药剂拌种,达不到齐苗壮苗。小麦超高产必须一播全苗,壮苗越冬。

三、适时播种 控制播量

1、适时播种,半冬性品种一般在10月10日至15日播种,不过,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是有墒不等时,时到不等墒。原则是必须足墒播种,墒情不足,必须抗旱播种。

2控制播量,近些年,秸秆还田多,旋地多,整地质量差,小麦播量有的盲目加大,作为小麦超高产田,在整地质量相对提高的前提下要控制播量,尽力提高小麦单株生产力,实现群体合理,单株健壮,防止倒伏,是小麦超高产创建的关键。

四、加强田间管理

一、冬管:培育壮苗,安全越冬

1、及时查苗补种,缺苗断垄麦田,绝对不能实现超高产目标。

2、冬前化学除草,必须掌握连续三日平均温度5°C以上进行。

3、浇好越冬水,时间要求立冬到小雪之间进行或夜冻日消天气

为宜。

二、春管:返青至挑旗、促分蘖、保群体,争穗数。

1、返青期划锄浅中耕,保墒提温,壮苗早发。

2、病虫草害防治,超高产麦田,一般群体合理,个体健壮,主要防治纹枯病、白粉病、锈病,防治蚜虫、红蜘蛛。年前没有化学除草的及时喷药补救。

3、化控防倒,可结合防治病虫害,在小麦返青期喷施15%多效唑进行。

4、追施拔节肥,推行氮肥后移,这是小麦超高产栽培的技术关键,将总施氮肥量的40-50%移到拔节期追施,可大量减少春季无效分蘖,促进籽粒产量提高,增加千粒重。

5、预防倒春寒或低温冷害。3-4月份天气降温,导致小麦主茎或幼穗冻伤冻死,要及时浇水和追施一定数量的速效氮肥。

6、浇好小麦挑旗水,小麦挑旗期是需水临界期,天气干旱,必须浇水。

三、后期管理(抽穗到成熟)养根护叶,增粒保千粒重。

1、叶面喷肥,结合防治病虫害,小麦抽穗到灌浆,喷洒2-3次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对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抗遇干热风等有明显效果。

2、及时浇好小麦灌浆水,提高灌浆强度。

3、后期更应防好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穗蚜、干热风的危害。扬花期前后遇大雾和降雨,注意防治小麦赤霉病。

4适时收获,根据天气,可适当晚收干收,一般小麦蜡熟末期就要收割,要单收单储,防治混杂。

高级农艺师:曹长华2013年10月3日

第二篇: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通过夏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和辐射带动作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富平县夏玉米主栽区高产栽培水平和技术应用率,大大提高玉米单产水平,为夏玉米高产栽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夏玉米高产创建的目标产量是600-650kg/667m2,通过连续3年的数据对比,夏玉米高产栽培达到平均每667m2产量600-650kg的合理密度应该是4500-4800株,夏玉米超高产栽培目标产量是750kg/667m2或750kg/667m2以上,合理密度应该达到基本苗5500-5800株/667m2。富平县2011年夏玉米高产创建两个百亩攻关田平均产量全部超过了750kg/667m2,特别是竹园村百亩攻关田平均产量797.5kg/667m2,居全省夏玉米高产创建单产第一名。

1创新理念巧夺高产玉米超高产栽培,要求配套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水平,打破常规模式,创新理念,巧夺高产。

1.1树立“七分种、三分管”理念农谚“麦在种、秋在管”。实质上是对农作物种植管理的一个总结,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不同农作物栽培管理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玉米品种的不断更新,农业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种植模式的不断优化,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之夏玉米超高产栽培产量目标的高要求,在理念上要打破“麦在种、秋在管”观念,树立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形式“七分种、三分管”的理念。玉米不同于其它作物,是一个单株单棒型作物,只有重视播种,提高播种质量,才能保证足够的基本苗,形成产量基数。

1.2 树立“增穗数、稳粒数、保粒重”理念玉米产量构成三大因数是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玉米超高产栽培,要树立“增穗数、稳粒数、保粒重”的理念,从这三个方面来加强和提高。由于农作物品种种性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在大田生产中千粒重变化差异性不是很大,要实现超高产栽培的目标产量,需要解决的就是亩穗数和穗粒数的问题,亩穗数和穗粒数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适宜的亩穗数加上合理的穗粒数(实际上就是高密度、中棒形),通过这一个结构来实现超高产目标产量。

2严把播种关奠定超高产基础严把播种关是实现玉米超高产的基础环节。要做到硬茬直播、合理密植、增加密度,达到一播全苗,苗齐、苗全、苗壮。

2.1选用良种积极选择生育期适中的中熟(100-105d)及抗病力强(抗大、小斑病,粗缩病和青枯病等)、抗逆性好(耐旱、抗倒伏)、株型紧凑、耐密性好、增产潜力大的优良新品种,同时新品种的选择要结合当地水利条件和群众种植嗜好。当前玉米超高产栽培品种建议选用浚单20、榆单9号、郑单958为主。

2.2 硬茬直播播种方式选择硬茬直播。目前播种机械的多样化,结合播种量选用合适的播种机械。播深4-5cm,深浅一致,均匀覆土。硬茬直播同常规播种比,出苗早2-3d,强弱苗差异不明显,后期的长势趋于一致,成熟提前3-5d,为夏玉米栽培实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收益提供了保障。

2.3足量播种播量3-3.5kg/667m2。玉米超高产栽培核心就是增加密度,播量不足,直接影响基本苗数,苗数达不到,超高产就无法实现。适宜种植的玉米种子浚单20、榆单9号等千粒重350g左右,0.5kg种子大概1400粒左右,按照85%出苗率计算,播量3kg/667m2,应该出苗7140苗,通过间苗、定苗去除部分苗后,完全可以达到超高产栽培留苗密度5500-5800株/667m2的要求。

2.4抢时早播结合小麦收获尽量做到抢时早播,合墒播种。抢时早播能够最大限度地为玉米超高产争抢农时,增加生长积温,创造了增加产量、改善玉米品

质的条件。可以做到边收麦边种玉米,收种之间农耗减少,光热资源的利用均衡充分。2011富平县夏玉米高产创建亭子攻关田播种时间是6月18日,6月20日灌出苗水,平均穗数5 667穗/667m2,平均穗粒数449粒/穗,平均单产756.9kg/667m2。竹园村百亩攻关田播种时间是6月12日,6月14日灌出苗水,平均穗数5 664穗/667m2,平均穗粒数473粒,平均单产797.5kg/667m2。两个攻关田播种品种一致,播种质量一致,管理水平一致,667m2穗数基本一致,收获时间基本一致,由于播种时间的差异,平均穗粒数相差24粒,平均单产相差40.6kg。

2.5 带肥播种播种时,施足底肥。底肥施用量为亩施磷酸二铵20kg,尿素5kg,大粒锌200g。2.6 宽窄行种植种植方式上选择“60+40”平地宽窄行种植。60是指播种机搂腿之间的距离为60cm,40是指播种时两搂之间的距离为40cm。按照“60+40”宽窄行种植,单垄间的平均行距为50cm,多垄间的平均行距不超过55cm。

3 狠抓田间管理提高技术到位率3.1 及时间苗、定苗做好间苗、定苗,是确保玉米超高产玉米群体结构、增加密度、合理密植的关键环节。间苗时间一般选在玉米出苗后一周左右进行,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掉部分小苗、弱苗或病苗,以减少弱苗等同健壮苗的争水争肥,保障健壮苗的营养供给充足,形成壮苗、旺苗。定苗时间一般选在玉米拔节前期(7月上旬,玉米5-8叶期)进行,留苗株距20-22cm,留苗密度5 500-5 800株/667m2。

3.2 加强肥水管理做好田间肥水管理,是保证玉米超高产的核心。3.2.1 灌水

用“四水法”来确保玉米超高产的实现,灌水方式选用大水漫灌。

(1)确保出苗水。出苗水就是在玉米播种后1-2d内进行一次灌水,确保出苗整齐,达到苗全、苗齐。

(2)巧灌拔节水。定苗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墩苗,在玉米开始进入拔节期时(7月中旬),灌水一次。

(3)保灌抽雄水。从叭口期开始玉米生长发育进入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时期,要保灌抽雄水。

(4)保证灌浆水。玉米扬花期结束后,进入灌浆期,此时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做到保证灌浆水。

3.2.2 追施氮肥 玉米生长期追肥和灌水结合进行,灌水一次追肥一次,灌水前进行田间撒施追肥或行间追肥,追肥一般以氮肥(尿素)为主。玉米追肥采用变量追肥法,变量追肥法是指在玉米不同的生育周期合理控制化肥用量,可以达到既降低投入成本又增加肥效的目的。

(1)出苗肥。一般情况下,播种时一次性施足底肥即可。底肥施用标准,所施用氮肥能够完全满足玉米出苗起至拔节期之间对氮肥的需求,而所施用的磷、钾、锌肥能够满足玉米整个生育期的需求。

(2)拔节肥。追施尿素10-20kg/667m2。播种时施用的氮肥基本上被植株完全利用,已经不能满足玉米拔节期对氮肥的需求,及时追肥能够保证玉米拔节期的正常健壮生长。

(3)抽雄肥。追施尿素25-30kg/667m2,同时结合灌水,进行沼液追肥。沼液是沼气池的付产物,但对玉米来说,是非常好的速效有机肥,进行沼液追肥,对玉米的穗粒数、行粒数、千粒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防止玉米后期因营养不足而出现早衰。沼液追肥最适用量为每亩3-4m3。

(4)灌浆肥。追施尿素5-10kg/667m2。玉米灌浆期是玉米整个生育期种需肥量加大的一个时期,适时追肥能够促进灌浆速度加快和籽粒饱满,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3.2.3 沼液追肥 在苗期或大喇叭口(抽雄前)期结合灌水,进行沼液追肥,亩用沼液3m3,随水追施,既可增加肥效,亦可有效预防玉米后期早衰。

3.3 化学除草夏玉米生长在高温多雨季节,田间杂草多,生长快,草害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效益。适期科学进行苗期化学除草技术效果好、见效快。玉米除草剂选用两元复配、主要成分为咽嘧*锈去津的玉米专用除草剂,最佳施用时期为玉米5叶期、杂草3叶期前(7月中上旬),施用时要严格按照__使用说明规范操作,以免造成药害。具体操作规范是五字法:温、湿、量、好、专。温指合适的温度,气温30℃以下,无风,晴天;湿指适宜的湿度,土壤相对湿度60%-70%;量指标准剂量,兑水量不少于30kg/667m2;好指喷匀喷到,避免重喷漏喷,确保喷药质量;专指专用器械,专用除草剂。

3.4 病虫害防治3.4.1 病害防治 当前夏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粗缩病和青枯病等。

(1)粗缩病也称玉米条纹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其危害超过玉米其它任何一种病害,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其防治以预防为主,播种时以甲拌磷或呋喃丹进行药剂拌种。

(2)大、小斑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其防治可结合莹叶甲防治同时进行,防治莹叶甲时在药剂中加入适量杀菌剂,即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3)青枯病属于土传真菌性病害,其防治可结合播种进行药剂拌种或在发病期结合灌水用多菌灵、甲霜灵进行喷雾或灌根。

3.4.2 虫害防治 富平县域玉米生长期虫害主要有粘虫、玉米螟、跗萤叶甲等。

(1)粘虫是一种爆发性猖獗危害的玉米害虫,一旦发生,对玉米正常生长的危害最大,必须做到早发现早防治,粘虫幼虫3龄期左右是最佳防治时期,此时进行药剂防治,效果最佳。杀虫剂一般选用触杀剂和胃毒剂均可,以菊酯类农药效果最好。

(2)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玉米心叶期钻食心叶,当心叶展开时形成排孔。也可危害玉米茎秆。其防治可结合粘虫和莹叶甲防治同时进行。

(3)玉米跗萤叶甲是玉米近年危害玉米较严重的一种新生害虫,并逐年加重危害趋势,对玉生长米后期构成严重威胁。可选用20%速灭丁乳油2 000倍液、2.5%功夫2 000倍液、或22%阿力卡微胶囊悬浮剂3 000倍液或20%灭多威乳油3 000倍液进行喷雾,喷药时间应在上午9∶00以前或傍晚16∶00以后进行,间隔7d再喷一次能有效控制该害虫危害。3.5 化学控高玉米超高产要求的是高密度,玉米又是一个高干作物,高干作物的大群体结构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倒伏,解决倒伏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增强植株韧性、降低高度,最有效方法就是进行化学控高。化学控高后植株营养生长受到抑制,养分积累,有效促进了花芽分化,提早了植株的生殖生长。化学控高药剂选用玉米矮吨,化学成分主要是10%烯效*乙利,用量40ml/667m2。夏玉米6-12叶期间均可施用,最佳时期在玉米9-11叶期。通过富平县2011年玉米高产创建百亩攻关田化学控高效果来看,有效降低了玉米个体株高和穗位高度,穗下节粗壮,玉米植株个体高度较正常植株平均降低21.6cm,穗位降低19.3cm。

4 推进适期晚收机械化收获技术玉米适期晚收机械化收获技术是玉米超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玉米适期晚收是不需要增加任何成本的增产措施,简单易行,适用于玉米超高产栽培。适期晚收的好处:一是晚收可以延长籽粒灌浆时间,提高玉米产量。玉米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才会使粒重最大,产量最高。如果晚收5d,667m2增产可达25kg以上,增收50元左右;二是晚收不仅能增加籽粒中淀粉产量,还可以增加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提高玉米的品质;三是适期晚收的玉米籽粒饱满充实、均匀,小粒、秕粒明显减少,籽粒含水量比较低,便于脱粒和储放,提高玉米商品性,提高价值。玉米晚收技术要点:一是根据籽粒性状确定晚收期。玉米果穗苞叶变白而松散,玉米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乳线基本消失时表示玉米完全成熟,此时收获及时晾晒。二是收获后及时进行扒皮晾晒。收获后不要进行堆垛,在棵上扒皮收获或带皮掰棒后拉运回家,利用人工及时扒皮晾晒。三是适时进行脱粒晾晒。晚收玉米的含水量一般在30%-40%,可根据天气预报,选晴朗天气,及时进行晾晒脱粒,确保玉米丰产丰收。玉米机械化收获可一次性完成摘穗、装箱、秸秆还田等工序,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由于该机械具有培肥地力,使土壤得到可持续利用目的,一改过去堆放、焚烧秸秆的做法,不但增肥了地力,而且减少污染,为小麦播种争取时间,形成一种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第三篇:小麦栽培技术(最终版)

小麦栽培技术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小麦的营养价值很高,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1%—14%(高的可达17%—18%),高于一般谷类作物。小麦类型和品种繁多,分布广,对土壤、气候条件适应性强,耐寒、耐旱、稳产、高产。小麦适于机械耕作,生产成本低,劳动生产率较高。冬小麦利用秋末及冬季低温季节,既可以与夏播作物复种,还可以与冬、春、夏作物带状间作、套种,对改革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都有重要意义。

一、小麦生产的土、肥、水条件

(一)土、肥、水在小麦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小麦产量和品质是品种特性(内因)和环境条件(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大田生产中,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生活条件,光、温主要从自然环境中得到满足,而水、气和养分除部分来自自然环境外,主要靠人们在栽培过程中予以供应和调节。而这种调节大部分是通过土壤而发生作用。土壤是小麦生长的基础,营养和水分是小麦赖以生长的物质条件。

(二)小麦对土壤的要求

小麦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粘土、壤土和砂土都可以种植小麦,但要达到高产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土壤条件,以满足生育过程中对水、肥、气、热的要求。高产田土壤具备以下特点。

1、深厚的耕作层

耕作层是在长期的耕作栽培措施下逐步形成的。耕作层深厚可蓄纳较多的水分,扩大施肥范围,为小麦根系发育创造有利条件。耕作层深度一般应在30cm以上。

2、土壤肥沃

有机质含量和养分状况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总结各地经验,产量为6000kg/hm2以上的麦田,播前土壤应具备以下指标:有机质1%以上,全氮0.06%以上,速效氮30mg/kg以上,速效磷20mg/kg以上,速效钾40mg/kg以上。

3、良好的土壤质地和适宜的酸、碱、盐

土壤质地直接影响小麦生长发育。重粘土或粘土,因质地细,结构紧密,通气性差,不利于小麦发芽和出苗。沙质土壤,结构松散,保水保肥能力差,养分含量低,温度变幅大,不利于小麦生长和越冬。最适宜种植小麦的土壤是壤土,这类土壤具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磷钾含量高,有利于小麦出苗和根系发育,增产潜力大。土壤容重以1.14-1.365g/cm3、孔隙度以50%-55%为好。这样的土壤抗旱、抗涝、保肥、耕性好,有利于提高整地质量。

小麦在微酸性和微碱性土壤上均能生长,但最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6.8-7.0,即以中性反应的土壤为宜。土壤中含盐量对小麦发芽出苗影响较大。根据各地测定结果,一般土壤耕层含盐总量达0.25%即为小麦播种和苗期阶段的耐盐临界点,达0.4%以上种子即失去发芽能力,幼苗受到严重抑制。

4、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是防止肥水流失,保证灌溉质量,确保全苗、匀苗、齐苗和壮苗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播种、管理、收割等各项作业质量的基础。所以有灌溉条件的麦田,地面坡降应控制在0.1%-0.3%范围内。

(三)麦对养分的要求

1、小麦生长发育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小麦一生中从土壤、空气和水中吸收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硫、钙、镁等和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氯等。其中碳、氢、氧占小麦干物质的90%以上,氮及灰分元素(磷、钾、钙、镁、硫、铁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不足5%。

(1)、小麦对氮素的需要

氮肥对增加小麦产量和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氮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根、茎、叶、蘖的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能力,增加干物质积累,延长光合器官寿命,在幼穗分化中可增加小穗数、小花数,提高结实率。在小麦后期施用适量氮素,可以提高千粒重并改进籽粒品质。

(2)、小麦对磷素的需要

磷素是小麦细胞核的主要成分,直接参与呼吸过程,并在光合作用和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磷与氮在土壤中是相互作用的营养元素,磷素充足时,由于根素发育好,吸氮能力增强,氮的利用率提高,能促使麦苗早发犰 长多分蘖,磷在植物体内可以影响含氮物质的代谢,能提高植侏组织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在改善小麦营养生长方面发挥以磷促氮的作用。相反,氮素充足时,也有利磷素作用更好的发挥。

(3)、小麦对钾素的需要

钾不直接参与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它能促进化合物的形成和转化,使叶中的糖分向正在生长的器官输送。钾对原生质胶体的理化性质有良好的影响,能增强植株抵抗低温、高温和干早的能力。

(4)、小麦对其他营养元素的需要

除氮磷钾外,其他营养元素对小麦生长发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缺镁时麦叶起皱或卷曲,生育期推迟;缺钙时,根系发育受阻;缺铁时,则发生绿现象;缺硼、铜、锰、锌、钼时,植株矮小、白化或死亡;缺硼还会导致性器官发育受阻,花粉败育,结实能力下降。

2、小麦的需肥量及施肥量

在大田上生产确定施肥量,除根据产量要求外,还应考虑土壤肥力基础和肥料利用率的高低。而肥料利用率的高低,除肥料种类、质量和施肥方法外,还与其他措施的配合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而言,有机肥当年的利用率为20%-25%,氮素化肥为50%-70%,磷肥为15%-30%,钾肥为50%-70%。施肥量一般要比需肥量大。一般施肥量,氮素大于需要量的一倍左右,磷素2-4倍,钾素在1倍以下。

3、小麦的合理施肥

(1)、有机与无机结合

从一些高产地区经验来看,小麦施肥应做到有机和无机相结合。有机质的含量和养分状况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小麦产量高低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有密切的关系。有机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具有良好作用。而且能保持作物有连续增产的作用。

(2)、坚持氮磷配合

新疆土壤养分含量总的情况是缺磷、少氮、钾有余。由于镁和钙的固磷作用,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显得特别少。所以不仅要补施氮肥,也要增加磷肥,以协调氮、磷比例。

(3)、施足基肥

基肥是小麦增产的基础。小麦基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80%。粘性土壤保肥能力能强,基肥比重可大些,砂性土壤肥料容易分解,保水能力差,基肥比重应略少一些。

基肥最好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施用少量的氮磷化肥,做到粗肥与细肥结合,迟效与速效结合,因地制宜,因茬制宜,晚茬、薄地要多施,早茬、肥地要少施,基肥多的要全层施肥,精肥要适当浅施或集中施于中层。氮、磷、钾速效性肥料都应施入8cm以下,以提高肥效。

(4)、带好种肥

带好种肥不仅是培育壮苗、保证小麦越冬的重要措施,也是有效的增产手段。种肥施在种子附近,肥料集中,肥效来得快,利用率高,能有效地协调土壤中氮磷比例,促使根系发达,幼苗粗壮。种肥用量不宜多,若以有效成分计算,氮、磷肥各15.0-22.5kg/hm2即可。

(5)、适时追肥

追肥应因地制宜,看苗进行。土壤性质不同,施肥方法和施肥量应有所区别。沙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差,施肥要少量多施,防止脱肥早。粘土地保肥性强,一次追肥量可大些,但施肥要适当提前,防贪青晚熟。追肥数量有适当,追肥主要是施氮肥,一般施纯氮45-75kg/hm2比较合适。

(6)、测土配方施肥

施肥应避免盲目性,讲求科学性。应根据小麦需肥规律、产量要求、土壤肥力状况和品种特性等,合理确定施肥期、种类、数量、比例和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损失,发挥肥料的效益。

(四)对水分的要求

1、小麦的耗水量

小麦耗水量是指小麦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期间消耗水分的总量。水浇麦田耗水量常在1500-5250m3/hm2。

2、田灌溉技术

(1)、灌溉原则

为了提高灌溉麦田的水分有效利用率,从根本上讲,首先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合理配置畦式,提高灌溉质量,在小麦需水关键时期保证供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生态耗水,满足生理用水,防止受旱。

(2)、灌水方法

A、畦灌:凡地势平坦、坡降在0.2-0.8%、范围内、土壤无盐碱的地块,宜采用畦灌法。

B、沟灌:这种灌水方法主要适用于坡降大(1.0%-2.5%)、土层薄(40-80cm)、土壤板结、渗水性差的地块。

C、格田灌溉:格田灌适用于地势平坦(坡降在0.1%以下)而土壤含有一定盐碱的地区。格田灌是一种淹灌形式,灌后地面板结,应及进耙地松土,防止返盐。

D、喷灌:喷灌易控制土壤湿润深度,对地形要求不严格,不易造成地面径流和产生渗漏现象。喷灌比地面灌溉一般可节约用水30%-60%。喷灌在干早地区有利于扩大灌溉面积;,在坡地上可防止土壤冲刷,减少土、肥流失;在盐渍化地区可防止地下水位上升造成次生盐渍化。喷灌能减少土壤板结,保持土壤疏松,利于根系发育。喷灌还可以减轻小麦受干热风危害。

E、滴灌:在目前各种灌溉方式中,滴灌用水最最省,效率最高,不易造成土壤板结,有利于根系生长,样加产量。缺水严重的以色列等国家已大面积应用,我国麦田使用正处于试验阶段。

二、冬小麦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1、麦田土壤耕作

冬小麦的土壤,包括深耕和播前整地两个环节。

种小麦的地都要求深耕,深耕能加深耕层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利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养分的转化。这些都有利于小麦根系向纵向深发展,有利于小麦根系向纵向深发展,有利于提高产量。土壤耕翻深度,应根据原来的基础和土质而定,机耕深度一般在25-30cm ,不应浅于22cm。对播前整地质量以“齐、平、松、碎、净、墒”六字要求作为作业质量指标。

2、种子准备

(1)、选用良种

良种是丰产的内因,在生产上能起到不同程度的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的作用。对一定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有适应性,能充分利用自然和栽培中的有利条件,抵抗和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

同时,选用发芽率高、发芽势强、无病虫、无杂质的大而饱满、整齐一致的种子,播种后出苗快,出苗整齐,而且根系多,幼苗叶片大,分蘖好,有利于培育壮苗,是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大田生产中一般种子净度应在98%以上,发芽率不低于96%。

(2)、种子药剂处理

A、病害防治:除不从疫区引种外,凡是带病种子都要认真进行防病处理。种子防病处理,不仅对以种传为主的黑穗病、线虫病和黑颖病有极好的防治效果,而且用多菌灵拌种,对土传的雪霉病和雪腐病等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有内吸粉锈宁处理种子,对气传的锈病和白粉病以及对花器传染的散黑穗病的防治,也有重要作用。

B、虫害防治:药剂拌种既可防治地下害虫如地老虎、金针虫和蝼蛄等,又能防治苗期为害地上部分的麦蚜、黑森瘿蚊和白翅潜叶蝇等。

(二)播种

1、适期播种

适宜的播种期,须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品种特性等确定,以小麦入冬前能达到壮苗为标准。壮苗一般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是个体,二是群体。北方冬麦区,一般中量播种的麦田,入冬前基本苗300万株/hm2左右,单株主茎长出5-6片叶,单株分蘖2-4个,蘖大而壮,次生根4-6条,总茎数900-1200万茎/hm2。肥水条件较好的麦田,在精量播种的情况下,入冬前基本苗150万株/hm2左右,单株长出6-7片叶,分蘖3-5个,不徒长,次生根6-8条,总茎数900-1050万茎/hm2。

概括说,各地最适播期,和田、喀什一带为9月25日至10月5日,塔城盆地和伊犁谷为9月15日-25日;北疆沿天山一带(乌苏-石河子-乌鲁木齐)为9月15-25日。

2、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的主要标志,是个体健壮、群体结构合理。只有使个体和群体、营养器官与结实 器官的生长相互协调,才能充分有效地选用温、光、水、肥等条件,提高光合生产率,达到穗大、粒多、粒饱,夺取高产。新疆小麦目前大部分地区仍处在中低产阶段,要夺取小麦高产,在中等肥水条件及中等产量(单产3750-4500kg/hm2)情况下,播量以150-210kg/hm2为宜,北疆地区播量在150-180kg/hm2范围内,南疆播量在180-210kg/hm2范围内。

3、选择播种方式

新疆以灌溉农业为主,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比较高,主要播种方式以等行距自条播和宽窄行条播为主。

(1)、等行距播种

这种播种方式的特点是:麦苗在田间分布比较均匀,容易保证一定数量的基本苗,对光能和地力的利于比较充分,植株生长一致,能维持合理的群体结构。但这种播种方式行距太窄,既不利于通风透光,又不利于中耕、锄草、深施肥等田间管理,因而不太适合于高产田栽培。

(2)、宽窄行条播

宽窄行的格式有多种,一般都是用24行谷物播种机进行行距调整,宽行是20cm,窄行是10cm,互相间隔。在单产5250—6000kg/hm2栽培情况下,宽窄行栽培一般能够增产。采用宽窄行播种,必须与中耕、锄草、等配套措施相结合,否则,在宽行中容易滋长杂草,盐碱地上容易出现返碱,反而导致减产。

4、机械化播种作业质量要求

小麦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全苗、齐苗、匀苗、和壮苗。为保证机械化播种质量,以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接行准确,播深一致,覆土良好,镇压确实,行距固定,提放整齐,这八句话作为机械化播种质量的各项具体要求。

(三)冬前及冬季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

1、查苗补种

播种后,应及时查看出情况,如发现点片缺墒,应及时补水。若发现缺苗断垄现象应及时补种,补种时须用浸水一昼夜的种子,以缩小田间苗龄差距。

2、临冬追肥

临冬施肥养分在土壤中损失很少,对春季发苗比返青施肥效果显著。但底肥充足、苗壮蘖足的麦苗,一般不需临冬施肥,以防春季肥效过头,造成群体过大,植株倒伏。临冬施肥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施尿素90—120kg/hm2。也不宜过早,应在10月底至11月初麦苗接近停止生长即临冬灌水之前,用机器深施4—5cm。

3、适时冬灌

冬灌具有贮水防旱、稳定地温、防冻、压盐的作用,有利于麦苗安全越冬和返青生长。冬灌的最好时机是“夜冻日消”之时,以日间气温5—3?C时为好,北疆大致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南疆大致在11月中旬。一般麦田冬灌1—2次,每次灌水900—1200m3/hm2,需要压盐的碱的地可适当加大水量,但一般不能超过1500m3/hm2。

4、越冬保苗

在冬季常会有一些因素导致麦苗越冬死亡,如冻害、盐碱害、病害、干旱等,要因地制宜,采用综合的有效措施。如选用抗寒性强的优良品种,适期播种,适当播深等。

(四)早春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

1、中耕、耙地

中耕耙地不但可以提高地温,还可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根系发育,减少水分蒸发,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消灭杂草等。中耕要根据土壤种类、墒情、苗情区别对待。低洼盐碱地土壤水分多,地温低,要早中耕,多中耕。对土壤水分不足的旱薄地,一般不提倡早春耙地或中耕松土,而应用镇压器把地压实,减轻风蚀跑墒。弱苗根少,中耕宜浅,防止伤根伤苗。对群体较大的麦田,要深耕断根改善群体结构。

2、酌施返青肥

返青肥应在小麦返青前夕或返青初期追肥,且宜弱苗多施,壮苗少施,旺苗不施。其目的在于促进麦苗返青生长,增加早春分蘖,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数,并促进中部叶片增大,基部节间生长。

3、酌灌返青水

除南疆地区绝大多数麦田灌返青水外,北疆一般不灌返青水,凡冬灌过的地或积雪比较多的地,经过耙地、中耕松土等方式保墒,一般可以满足小麦早春生长的需要,不轻易灌水。若土壤严重失墒,土壤水分在田间持水量60%以下时,应适时灌好返青水。返青水灌量不宜过大,灌量一般为920m3/hm2。

(五)中期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

1、追肥

(1)、普施拔节肥

拔节肥有普遍施、重施,以氮肥为主,氮磷结合。如施尿素,须渗入少量磷酸二铵等复合肥料,总用量180—225kg/hm2,拔节肥应采用机器深施,施肥后应及时灌水,以提高肥效。

(2)、补施孕穗肥

孕穗肥应根据苗情和土壤情况灵活掌握。若植株的脱肥现象,应结合灌水,撒施尿素30—45kg/hm2。如植株叶片浓绿,则不宜再追肥。高产田不可追肥,以防贪青晚熟。

2、灌水

(1)、灌好拔节水

小麦拔节期是提高穗粒数,保花增籽的关键时期。拔节期应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70%—80%。如低于下限60%应及时灌水,灌水量900—1050m3/hm2。从拔节到抽穗的时间较长,保水能力差、土壤干旱的麦田,拔节期应灌水2次。

(2)、灌足孕穗水

孕穗期是小麦花粉粒形成的重要时期,对水反应敏感,是需水“临界期”,要保持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缺水会造成小花退化,穗粒数减少,产量大幅度下降。此期灌水量要大,要灌透、灌匀,一般灌水一次,灌水量900—1200m3/hm2。

3、喷施矮壮素

对群体过大、有倒伏可能的高产麦田,应喷施矮壮素。喷药时间应在植株基部第一节间伸长0.1cm之前,一般喷施一次;如群体过长,喷两次效果更好。喷第二次,宜在第二节间伸长0.1cm之前进行。药液浓度为0.15%,施用量750—1200kg/hm2。

4、化学除草

(1)、因地制宜选用除草剂:目前常用的除草剂有二甲四氯和2,4-D丁酯,它们各有优缺点。二甲四氯对温度要求较低,喷洒时不易伤害周围双子叶作物、瓜类、及果木,但杀草 效果略差;2,4-D丁酯对温度要求较高(>15?C),随风飘散能伤害周围双子植物,但灭草效果好。

(2)、掌握好喷药时机:新疆冬麦化学除草的最佳时期是小麦起身后到拔节前。这个时期杂草尚小,且最高气温升到15?C以上,药效能正常发挥,而小麦抗药能力较强,有药效益高。

(3)、严格掌握用药量:2,4-D丁酯适宜剂量是0.9—1.5kg/hm,二甲四氯是2.2—3.0kg/hm2

5、防治病虫害

春天天温度逐渐升高,病虫害开始发生,这个时期病虫害主要有小麦皮蓟马、蚜虫、白粉病、锈病等。

小麦蚜虫的防治从小麦拔节后就应开始。而防治小麦皮蓟马的最好时机是在挑旗后抽穗前,趁其集中在旗叶基部而尚未钻入颖壳前消灭。防治药剂一般用2.5%溴氰菊酯(敌杀死)和20%速灭杀丁,用药300—450kg/hm2 防治锈病和白粉病的防治要从多方面入手:(1)选用抗病品种;(2)作好种子药剂处理;(3)合理密植,严格水肥管理,控制发病条件,尽量使田间通风透光,防止病害发生和蔓延;(4)使用药剂有15%粉锈宁、羟锈宁1000—1500倍液喷雾,也可用保丰宁、植保宁、叶锈宁、粉宁铜等1000倍液防治。

(六)后期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

1、灌水

小麦“后期管理水当先”,后期需水较多,从开花到成熟的时间仅占全生育日数的12%左右,而耗水量则占32%左右,每日耗水量为拔节前的5倍。这一时期的土壤水分以维持田间持水量65—80%为宜,田间灌水一般1—2次,灌水量750—900m3/hm2。

2、叶面施肥

小麦生育后期仍需要一定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高产田和脱肥麦田为迫切。但小麦后期土壤施肥困难,且根系吸收能力减弱,一般用尿素配制成1.5%—

2.0%溶液,喷施量1125—1500kg/hm2。对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麦田,可喷施磷、钾肥,用磷酸二氢钾0.2%—0.4%溶液于抽穗和灌浆初期喷施,可提高千粒重。

3、防止倒伏

应培育抗倒伏品种,改进栽培措施;另外,用药剂浸种或起身期喷施矮壮素等,均能有效地防止倒伏。

4、防御干热风

选用抗病品种、营造防护林、合理灌水、适期早播、加强后期等,除保证麦田后期需水外,也可以采用喷石油助长剂(以扬花期和灌浆初期各喷一次为好,用量1.5kg/hm2,喷时将原液稀释1000倍)。

(七)收获

1、适时收获

蜡熟中期收获,产量高、品质好。具体的收获方式,还需根据品种特性、机具状况和收割方式等确定。

2、收获方法

人工收获和机械收获。

小麦机械收获的主要农业技术要求。

(1)、在收获前进行实地调查,制定好麦收计划和机器转移路线。

(2)、修好道路,平好毛渠,开好割道,务好卸粮车辆及场地。

(3)、分段收割的麦田,于蜡熟中后期开始收获,留茬高度15-20cm,铺晒3-5天后及时用康拜因捡拾脱粒。直接用联合收割机的麦田,于蜡熟后期开始收割。

(4)、留茬高度一般以15cm左右为宜。

(5)、对康拜因收割质量的要求是,收获过程中的总损失不得超过5%,籽粒破碎率在2.5%以下,籽粒脱净度应达97%以上。

第四篇: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俗话说:“想要小麦产量高,穗多、穗大、籽粒饱”。也就是说,小麦要高产,就必须抓住小麦成产的三大因素,即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要夺取小麦高产,这三因素中缺哪一项都不行。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这成产三因素,谈谈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实现苗齐、苗匀、苗壮,打好高产基础

(一)深耕细耙,整好地

小麦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耕作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养分充足,通气性与保水性良好的土壤,是小麦高产的基础。小麦播前整地总的质量要求是:“深、透、实、净、平、足”的6字要求。(1)“深”指深耕。常言说“小麦要好,深耕粪饱”。深耕的主要好处有:一是深耕可以加厚活土层,增加土壤空隙度,利于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的协调,并利于小麦形成强大的根系,利于提高小麦抗旱、抗寒及抗灾夺丰收的能力。二是深耕可以将有机肥、化肥深掩入土中,使土肥相融,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深耕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的分解,利于增加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因此各类示范方要全部实行深耕,深耕达到25公分以上。(2)“透”指耕透、耙透,确保耕层无明暗坷拉。(3)“实”指耙地要反复耙磨,达到耕层上虚下实,利于种子扎根出苗。(4)“净”指上季作物收获后要及时灭茬保墒,灭茬质量高,并要拾净根茬。(5)“平”指整地时要达到田面平整埂直。(6)“足”指底墒充足。墒足不仅利于小麦苗齐、苗匀、苗壮,而且有利于减轻小麦冬季冻害,实 现壮苗安全越冬,因此底墒充足,对小麦实现高产非常重要。尤其是秸秆还田的麦田一定要做到底墒充足;若墒情不足时,应造墒后播种,浇好底墒水。

小麦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全生育期需要多次浇水,但以浇好底墒水最为重要,这是因为浇好底墒水不仅能够保证一播全苗,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够补充土壤深层的水分,引导根系深扎,扩大根系利用水肥的范围,有利于培育壮苗。壮苗先壮根,根系强大了,自然就提高了小麦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所以足墒下种,对小麦增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浇底墒水的方法,最好是在秋作物(如:玉米等)收获前7-10天浇一次水,这样既可以满足秋作物(玉米)后期灌浆对水分的需求,又保证了小麦的足墒下种,达到了一水两用。所以,在此期间,特别是当前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如能饱浇一水,在不影响种麦的前提下,保证小麦足墒下种,都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秸秆还田地块,秸秆粉碎要早,越碎越好,粉碎后最好浇次水,加速秸秆腐熟(烂)。若小麦出苗后根扎到秸秆上,会使麦发黄不长,分蘖少,分蘖小,分蘖成穗率低,抗寒抗旱能力差,越冬很容易死苗。达不到壮苗,势必影响小麦产量。

(二)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

常言说“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麦喜胎里富,底肥是基础”,“麦怕小无肥,人怕老来穷”。施足底肥对小麦之所以重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与小麦具有生长期长、幼穗分化期时间长的特点有关。首先小麦从种到收要经历220余天,生育期长;其次小麦幼穗分化从小麦分蘖期(11月中旬)开始一直到小麦孕穗期结束,长达5个月之久,如果 没有足够的底肥是不能够实现高产的。二是小麦营养临界期来的较早,小麦的磷素临界期为二叶一心,氮素的临界期为三叶一心,如果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很容易影响小麦苗期的生长发育。三是与小麦底肥施入各种肥料的性质有关。首先有机肥只有深施于土壤中才有利于分解利用;其次由于磷肥、钾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必须施于小麦根系活动层内才便于吸收利用;其三氮肥的挥发性大,只有深施于耕作层内才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根据测土配方施肥“以产定氮,测土定磷钾,因缺补微,按需施肥”的指导原则,结合我县土肥站近年来的土壤化验结果以及不同的产量目标,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的地块,每亩需施优质农家肥4-5方,或者鸡粪1000公斤以上,或者饼肥400-500公斤,在此基础上,每亩底施磷酸二铵20kg,尿素10kg,硫酸钾或氯化钾10kg,硫酸锌1.5kg。有饼肥或炒香的麸皮10-15公斤加辛硫磷0.5公斤/亩,加适量水,拌匀撒垡头,可兼防地下害虫,防效可达95%以上。若施用小麦配方复合肥(45%含量)每亩施用量为45-50公斤。千斤高产麦田,每亩应增施8-10公斤氯化钾。在施肥方法上,全部的农家肥、磷肥、钾肥、锌肥、硼肥作底肥一次施入,其中的磷肥70%掩底,30%撒垡头。

秸秆还田地块,应注意底肥增施氮肥,因为秸秆在土壤中的沤制过程中,还必须有足够的氮元素参与其中,如果土壤的氮肥不足,土壤中的秸秆沤制时会与麦苗争氮,使麦苗发黄不长,分蘖晚、分蘖小、分蘖少、分蘖成穗率低、苗弱、抗寒、抗旱能力差,越冬容易死苗,造成严重减产。秸秆还田地块增施氮肥的量应按秸秆还田的量计算,一般在常规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每还田100公斤秸秆,需要增施1公斤尿素,如玉米秸秆还田,玉米的经济系数可按50%计算,也就是说,玉米每生产100公斤籽粒,可同时生产100公斤玉米秸秆,如果秸秆全部还田的话,每亩生产500公斤玉米籽粒的地块,应增施尿素5公斤。玉米产量700公斤的地块,应增施尿素7公斤。

(三)根椐茬口,选择优良品种

(1)早茬麦:因为播期早(一般在10月5-15日)能够充分利用冬前的光、热资源,在优越的肥水条件下,能够早分蘖、多分蘖、长大蘖,分蘖成穗率高,所以应在选择分蘖成穗高的半冬性品种。如矮抗

58、新麦

26、周麦16、18、20、22,百农160、众麦1号、豫农

416、众麦998、豫麦49-198等。走分蘖成穗的途径。

(2)中茬麦:一般是在10月15-25日播种,该期播种的小麦随着播种时间推迟,冬前可被充分利用的光、热资源越来越少,冬前分蘖的数量和成穗率也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每亩有足够的穗数,就必须在选择分蘖力中等,穗粒数较多的半冬性偏春性或弱春性的品种,如新麦

26、周麦

23、郑麦8976、平安6号等。走分蘖与主茎成穗并重的途径。

(3)晚茬麦:一般指10月底-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该期播种的小麦,由于冬前可被利用的光热资源十分有限,冬前的分蘖很少,即使有少量分蘖也不会成穗或干脆单根独苗越冬,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有足够多的亩穗数,就必须在选择分蘖力弱,分蘖成穗率底,穗大、粒多的大穗型,弱春性或春性品种,如郑麦9023、偃展4110等,加大播种量,实行独杆栽培,一般亩播量15-18公斤左右。走以主茎成穗为主的途径

(四)做好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 搞好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是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害,保证苗全、苗匀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搞好种子包衣的方法是:可用35%多福克种衣剂1-1.5公斤,可种子包衣100公斤。不仅可以防治多种地下害虫,还可以控制苗期病害的发生。其次对未经包衣的种子应进行药剂拌种。在以防治全蚀病为主时,可用3%的戊唑醇(立克秀)10克,兑适量水拌麦种10公斤;在以防治地下害虫(蛴螬)为主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加5公斤水拌麦种100公斤。

(五)适时播种

小麦适期播种可以合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以利于培育冬前壮苗,促使大分蘖增多,根系发达,提高分蘖成穗率,并能制造积累较多的养分,增强小麦抗逆力,为培育壮干大穗夺取高产奠定基础。实践证明,高产麦田适期播种是实现小麦冬前壮苗的关键性措施。但是,小麦如果播种过早,冬前积温过多,易发生冬前旺长,冬季易发生冻害;如果播种过晚,冬前苗令小,分蘖少,易形成弱苗。“晚播弱、早播旺,适期播种麦苗壮”就是这个道理。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一般认为冬性品种在日均温度降至16至18摄氏度,半冬性品种 14至16摄氏度,春性品种12至 14摄氏度播种为宜。

冬小麦冬前苗情好坏,除水肥等条件外,与冬前积温多少有密切关系。据研究,播种到出苗约需积温12摄氏度左右(播深4到5cm),出苗后冬前主茎每长一片叶,平均约需75摄氏度左右的积温。这样,可根据冬前不同苗龄所需积温,推算适宜的播种期。我县半冬性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8 5 日-15日,其中最佳播期10月5日-10日。弱春性品种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15日-25日。

不同的栽培体系要求的播种时期不同。精播栽培,主要依靠分蘖成穗,要求冬前7到8叶龄,播期要早。独杆栽培,要求控制分蘖,以主茎成穗为主,要求冬前3刀叶龄,播期 要晚。

(六)适量播种

基本苗的多少,是小麦群体发展的起点,对小麦整个生育过程中群体与个体的协调及产量结构的协调增长有重大影响。穗数是构成产量的基础,而基本苗又是成穗的基础。所以,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宜的基本苗数是合理密植的核心。在通常情况下,播种量直接决定着基本苗数,而且也与穗数密切相关。但在确定播量时,如果不考虑具体的地力、品种、播期等因素,也不考虑小麦各生育时期群体内部的光照条件、群体光合速率以及群体结构的合理与否,盲目增大播量的话,最终的产量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对于确定播量的方法,应按照“以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播量”的方法确定。即:首先应根据地力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产量目标;其次根据产量目标,结合品种的穗粒数、穗粒重,合理确定出计划亩穗数;其三根据计划亩穗数,结合品种的单株成穗数确定出合理的计划基本苗数;最后再根据计划基本苗数,结合品种的千粒重、发芽率以及实际播种条件下的田间出苗率,确定出具体的播种量。结合我县实际,一般整地质量较好、土壤墒情充足、品种分蘖能力较强、适播期内播种的早茬麦 6 播量应控制在6-7公斤,晚茬麦播量应控制在8公斤左右,超过适播期,每推迟3天,播量要增加1公斤。

精播栽培,以分蘖成穗为主夺高产,播种偏早,基本苗宜少,一般为每亩10万株;独杆栽培,以主茎成穗为主,由于播种晚,基本苗宜多,一般为每亩25万到40万株;常规栽培,播期适宜,主茎与分蘖成穗并重,基本苗数居中,一般为每亩15万株左右。

因此,适宜的播量应根据地力状况、品种特性、播期早晚、种子质量以及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等因素综合而定。

(七)播种方式

小麦的播种方式主要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条播是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多的一种。又分窄行条播,宽窄行条播和宽幅条播。窄行条播大多采用机播,少量采用耧播,行距13cm到23 cm。此方式行距较小,单株营养面积均匀,植株生长健壮,整齐。宽窄行条播由一个宽行,一到三个窄行相配置,密行25cm到30cm,窄行10cm到20cm。此方式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好,常在高产田和麦田套种时采用。宽幅条播,一般窄幅10cm到15cm,幅宽25cm到35cm。撒播和穴播不常用。

(八)提高播种质量

提高播种质量是培育冬前壮苗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播种质量的要求是;行直垄正沟、直底平下子、均匀覆、土深浅适宜、盖严压实。其中覆土深浅对麦苗影响最大。覆土过深,出苗晚,幼苗弱,分蘖发生晚;覆土过浅,种子宜落干,影响全苗,分蘖节离地面太近,遇旱时影响根系的发育,也不利于安全过冬。播种深度(3-4厘米),应从防旱,防寒和促早苗,壮苗两方面考虑。此外,播后要适时镇压,以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便于种子吸水,有利于提高出苗率。

二、加强冬前管理,确保壮苗越冬,提高分蘖成穗率。

主攻目标:促根增蘖,壮苗越冬。采取肥水管理和农艺措施,促弱、稳壮、控旺,达到群体合理,个体健壮,根系发达,叶片肥厚,叶色正绿。越冬期(12月20日),亩群体达到55-65万,主茎叶龄6-7叶一心,单株分蘖4-5个,次生根8-10条,株高20-25厘米(6-7.5寸),三叶以上的大分蘖占总数的60%左右。

1、及时查苗补苗。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疏苗移栽,消灭缺苗断垄和疙瘩苗。(出苗后及时查苗,缺苗断垄(10厘米以上)的地块,齐苗后3-5天内要用同一品种进行浸种、催芽、补种。下种不均形成疙瘩苗或基本苗偏大的麦田,三叶前疏苗,确保大田苗齐、苗匀。半冬性品种每亩保证基本苗12万株,弱春性品种每亩保证基本苗14万株。)

2、促控结合,培育壮苗,增加冬前大蘖,促进分蘖成穗率。(a、中耕、镇压保墒:出苗前遇雨板结的地块,要趁土壤干湿适宜时,抓紧浅耙,疏松表土,冬灌或降雨后及时划锄,增温保墒。B、浇封冻水:越冬前土壤耕层含水量低于17%的麦田,都要普浇封冻水。冬灌时间以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3℃时(既“夜冻日消”)为宜。冬灌的方式可采用畦灌或沟灌。要小水细浇,切忌大水漫灌,以免造成冲、压、淹现象。对于晚播,大播量麦田,年前可以不浇水,不施肥。C、每亩喷施150-175ppm多效唑水溶液50公斤(即50公斤水兑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50克),可促进有效分蘖,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

3、化学除草:冬前是化学除草的最好时期,优质麦要变春季化处为冬前化除。正常年份,在11月下旬至12月初,冬前麦田杂草已出苗90%左右,这时杂草组织幼嫩,抗药性弱,且麦苗覆盖度小,易被杀死,对以野燕麦、看麦娘为主的麦田,在小麦3-5叶期,杂草2-3叶期,每亩用6.9%膘马乳剂40-50毫升,或麦极每亩20-30克,兑水30公斤进行茎叶喷雾防治。双子叶杂草在小麦二叶期至越冬前,杂草2-4叶期,每亩用15%噻磺隆乳油10-15克兑水40-50公斤,也可用巨星干悬剂每亩1克加水30公斤进行地面喷洒。

(三)返青起身期的麦田管理

主攻目标:促弱控旺,协调小麦群体与个体、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关系,提高分蘖成穗率,搭好丰产架子。达到穗头足、穗子大、茎杆壮、不倒伏。返青期亩群体65-80万,拔节期亩群体调控在75-90万,孕穗期亩群体在40-50万。

1、对于冬前亩头数达到80万以上的早、中播麦田,返青起身期不浇水,不施肥,深中耕断根,控制春生分蘖,提高地温,控上促下。对于冬前播大播量麦田,返青起身期同样不浇水不施肥,但需要浅中耕松土,提高地温,镇压保墒,控上促下。

2、对于冬前头数在80万以下的中播麦田,要及时浇水施肥,结合浇水亩施氮肥总量的25%左右。浇水后要及时中耕。

3、亩头数的调查可用“斤籽万苗”的方法:即播种一市斤种子,正常情况下,一般可出一万棵苗,田间可多点取样,求出平均每棵苗的头数,再用“斤籽万苗”的方法算出一亩地的头数。例如:每亩播种量为20市斤,经调查平均每株的数为5个头,那么每亩头数就是20万×5=100万头。播量16市斤,每株4个头,每亩就是64万头。

1、第一次病虫害防治:2月下旬第一次施药,每亩用12.5%禾果利15-20克或20%三唑酮60-80克,或秀特15毫升加水50公斤,对准麦苗基部喷洒,15天一次,连防2次,防治小麦纹枯病。

2、第二次病虫害防治:3月中下旬每亩使用粉锈宁乳油75毫升或秀特15毫升加抗蚜威10克加水8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小麦白粉病和蚜虫。

3、肥水管理。在3月下旬,为保证肥水的供应,提高籽粒品质,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要适墒追施尿素3-5公斤/亩。

4、第三次病虫害防治和根外施肥:4月下旬在抽穗以后至开花以前,每亩使用粉锈宁乳油75毫升或秀特15毫升、或15%粉锈宁粉剂100克、或12.5%禾果剂40克加水50公斤喷雾防治小麦条锈病,用50%抗蚜威10克,加2.5%溴氯菊酯或50%辛硫磷与2%的尿素水溶液(1公斤尿素+50公斤水)混合后喷雾,防治小麦穗蚜、吸浆虫。)

二、如何实现穗大粒多

1、重施拔节肥:在按照要求施足底肥的前提下,要重施拔节肥,灌水追肥时间约在4月10日-15日,正是小麦基部节间已经固定,该长大穗的时期,此期可结合浇水,早播麦田每亩施氮肥总量的25%,中播麦田施氮肥总量的45%,晚播麦田施氮肥总量的65%以上。高产田块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8kg。

2、补施孕穗肥:4月20日左右,正是小麦挑穗孕穗期,此期结合浇水,可亩施尿素4-5公斤,可有效增加小麦穗粒数。对于强筋品种或有脱肥迹 象的麦田,可随灌水每亩施2-3kg尿素,时间约在5月5日-10日。

三、如何提高小麦千粒重

1、防止倒伏:

(1)控制返青、起身期肥水,蹲住底节防止倒伏。

(2)小麦起身到拔节期(3月5日-20日),亩用100-150ppm的多效唑溶液50公斤叶面喷施,可有效的降低株高,防止倒伏。

2、及时防治病虫害:

(1)播种前用立克秀、适乐时、全蚀净等药剂等拌种,起身拔节期用粉锈宁、三唑酮等药剂灌根,防治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

(2)扬花期遇连阴天气,及时叶面喷施多菌灵胶悬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等。

(3)拔节到灌浆期,及时防治白粉病、锈病、红蜘蛛和穗蚜。

3、抓好叶面喷肥,防止早衰和干热风:

中、后期叶面喷施高美施、磷酸二氢钾、麦侹漯效王、旱地龙等,加快灌浆速度,防止干热风,提高千粒重。4、5月10日左右,及时早浇灌浆水。

5、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避开烂场雨,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补充教材:

小麦田间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

小麦的田间管理包括前期冬前田间管理、中期春季田间管理和后期田 间管理。

一、冬前麦田管理

冬前麦田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促根增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确保小麦实现壮苗安全越冬。主要措施:

1、查苗补种和及时疏苗

在小麦出苗期应及时进行查苗补种,对行内有10厘米以上缺苗断垄的地段,应立即带水补种,确保苗全苗匀。对播种过密或出现的固堆苗,应及时进行疏苗,注意去弱留壮。

2、冬前中耕或镇压

对弱苗应及时在冬前进行浅中耕,不仅可以破除板结,消除杂草,还可以起到保墒增温、促苗生长的作用。对冬前群体过大、发生旺长的麦田,应采取深中耕,通过切断部分根系,达到控制分蘖滋生的目的;或采取镇压措施,抑制小麦冬前旺长趋势。

3、适时浇好塌墒越冬水

适时浇好塌墒越冬水,不仅具有踏实土壤,粉碎坷拉,促使小麦安全越冬的作用,而且可以为早春麦田提供较好的墒情,并利于推迟高产麦田年后第一次肥水管理的时间,实现氮肥后移,并为搞好春季麦田管理争取了主动。由于我县冬前至越冬期间旱情和冻害时有发生,再加上秸秆还田面积逐年增加,因此更有必要浇好塌墒越冬水。浇塌墒越冬水时间早晚,主要看墒情、看气温、看苗情具体而定。我县浇塌墒越冬水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小麦播种时,墒情较足,但冬前降雨量较少,到了临近越冬期时麦田墒情不足,这种情况下主要看气温,一般应在日平均气温3—5oC(11月下旬)浇越冬水;二是播种时底墒不太足,加上播后一直无雨,小麦分蘖初期就发生了旱情,这种情况下为促壮苗越冬,可于小麦分蘖期(11月上中旬)浇塌墒越冬水;三是秸秆还田地块,加上 底墒不足,抢墒播种,且播后一直无雨,在出苗期就发生了旱情,这种情况下,可在出苗期结合查苗补种立即浇塌墒越冬水,以塌实土壤,防止秸秆悬空和冬季冻死麦苗。对底肥不足的麦田,可结合浇塌墒越冬水亩追尿素5-10公斤。

4、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是一项省工省时、简便易行的灭草技术。我县麦田主要以播娘蒿、打碗花、灰灰菜、米瓦罐等阔叶性杂草为主。目前,麦田防除阔叶性杂草的技术已经成熟,可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亩用亩用75%巨星干悬剂1克,或10%笨磺隆可湿性粉剂10—20克,兑水30公斤,喷洒在地面上,防除效果好。

二、春季管理阶段

春季管理是指小麦返青、起身至抽穗阶段的管理。此期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生长发育速度快,植株生长量大,对肥水敏感且需求量大,并随着生长量的不断增大,小麦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同时此期也是保穗数、增粒数、稳粒重的关键时期,因此搞好春季麦田管理对小麦实现高产至关重要。我县高产麦田春季管理的主攻目标是:看苗管理,合理促控,大力推广氮肥后移技术,着力建造良好的群体结构,促花增粒,培育壮秆大穗,争取穗多穗大,并为提高千粒重夺取高产奠定良好基础。

1、因苗制宜、科学管理

1.1对一类麦田的管理。一类苗返青期群体一般70-90万头,叶色浓绿,分蘖多,根系良好,长势好,属于壮苗麦田。对一类麦田应控促结合,在春季旱情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应在返青起身期控水控肥。改返青起身期追 肥为拔节初中期(3月15日-20日)追肥浇水,从而有利于控制无效分蘖的滋生,建造合理的群体结构,实现氮肥后移,并对增加穗粒数具有明显作用,拔节期一般亩追尿素10—15公斤。

1.2对部分二类麦田的管理。此类麦田由于各种原因,群体不足,返青期群体一般60万头左右,管理的重点是:以肥水促进为主,巩固冬前分蘖,适时促进春季分蘖的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此类麦田应于返青起身期(2月25—3月5日)进行水肥管理,一般亩追尿素15—20公斤。

1.3对群体过大的旺长麦田。此类麦田返青期群体一般超过100万头。对这类麦田,一是在返青起身期控水控肥,并在返青期采取深锄断根措施,达到控制无效分蘖,减缓群体进一步增长的目的。二是在起身期喷施壮丰胺或助壮素等生长调节剂,以缩短基部节间长度,促进根系下扎,预防后期倒伏。三是改返青起身期追肥浇水为拔节中期(3月20—25日)肥水管理,以促使小麦两极分化,使群体结构向着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

2、搞好小麦纹枯病的防治

当小麦返青期病株率达到15%时,可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2.5%的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50-60公斤,对准小麦茎基部进行喷施,一般要连喷两边以上,间隔7天左右。

3、浇好小麦孕穗水

孕穗期是小麦需水需肥量最大的时期,也是小麦的需水临界期。此期灌水既有利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又能为土壤深层蓄水,供小麦后期吸收利用。同时还能减轻小麦全蚀病的发生。14 如果此时麦田墒情不足,一定要浇好孕穗挑旗水。一般浇小麦孕穗水应在4月5日—15日进行。

三、后期阶段管理

小麦抽穗后即进入了后期阶段。首先,小麦此期持续时间短,从抽穗至成熟仅40天左右,但此期却是决定小麦产量高低最关键的时期。其次,此期小麦需水量大。据测定,从抽穗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占小麦一生总耗水量的三分之一,每亩日耗水量达2.33立方米。其三,此期又是多种病虫和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多发期,加上此期小麦生理机能衰退较快,所以此期又是小麦千粒重最易受到较大影响的时期。因此,高产田后期的主攻目标是:养根护叶,防早衰,防倒伏,防病虫,防干热风,着力提高千粒重,力争夺取小麦高产丰收。主要措施:

1、浇好开花灌浆水

浇好小麦开花灌浆水,对养根护叶,防早衰,防干热风,延长小麦灌浆时间,提高后期灌浆强度,增加千粒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高产麦田浇灌浆水不易过晚,一般应在小麦齐穗期至灌浆初期(4月25日至5月10日)进行,开花10天后一般不再浇水,以免影响品质。注意浇灌浆水不易过大。

2、搞好叶面喷肥

小麦生育后期进行叶面喷肥,不仅能延长叶片功能期,保持根系活力,防止早衰,防御干热风,而且能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提高籽粒品质。实践证明,小麦后期进行叶面喷肥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叶面喷肥的最佳时间应在齐穗期至灌浆初中期进行。可亩用0.5—1公斤尿素,加2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公斤,连续进行叶面 15 喷肥两遍以上,间隔5天左右。也可结合后期“一喷三防”进行根外追肥,但应注意随配随用。

3、搞好小麦一喷三防

针对小麦后期多种病虫混合发生的特点,为了省工省时,提高功效,可将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混合起来一起喷洒,从而达到一次用药既防病虫又防干热风的目的。用药配方可根据麦田病虫发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并做到随配随用。一在防治赤霉病、吸浆虫和蚜虫为主时,应在小麦齐穗后、开花初期,晴天下午4点后,可亩用40%多菌灵悬浮剂80-100毫升(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克)+40%氧化乐果8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聚酯30-40毫升)+尿素 500克+磷酸二氢钾150-200克+水50公斤,搅匀后对准穗部进行喷洒。若开花至灌浆初期遇到连阴雨天气,应连续防治赤霉病两遍以上,间隔时间5-7天。二在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蚜虫、红蜘蛛为主时,应于发病初期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克(或20%三唑乳油50-60毫升)+40%氧化乐果80亳升+尿素 500克 +磷酸二氢钾150—200克+水50公斤,搅匀于下午4点后连续喷洒两遍以上。

4、适期收获

超高产小麦后期的根系活力强,叶片光合速率高,籽粒灌浆速率高,生育后期营养器官向籽粒中运转有机物质速率强度大。据测定,小麦蜡熟中期至蜡熟末期千粒重仍在增加,因此不宜收获过早,宜在蜡熟末期收获为宜。小麦蜡熟末期的长相是:植株茎秆全部变黄,叶片基本干枯,但茎秆尚有弹性,籽粒颜色已呈种子固有的色泽,大部分籽粒用指甲掐感觉较硬时,此期收获最佳。

第五篇: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教学目的1、使学员了解小麦生长的特点。

2、培养学生掌握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3、解决小麦栽培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4、提高学员麦田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教学过程

俗话说:“想要小麦产量高,穗多、穗大籽粒饱”。也就是说,小麦要高产,就必须抓住小麦成产的三大因素,即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要夺取小麦高产,这三因素中缺哪一项都不行。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这成产三因素,谈谈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打好播种基础,实现一播全苗

1、浇好底墒水

小麦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全生育期需要多次浇水,但以浇好底墒水最为重要,这是因为浇好底墒水不仅能够保证一播全苗,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够补充土壤深层的水分,引导根系深扎,扩大根系利用水肥的范围,有利于培育壮苗。壮苗先壮根,根系强大了,自然就提高了小麦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所以足墒下种,对小麦增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浇底墒水的方法,最好是在秋作物(如:玉米等)收获前7-10天浇一次水,这样既可以满足秋作物(玉米)后期灌浆对水分的需求,又保证了小麦的足墒下种,达到了一水两用。所以,在此期间,特别是当前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如能饱浇一水,在不影响种麦的前提下,保证小麦足墒下种,都是非常重要的。

2、秸秆还田,增肥地力

实现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实行秸秆还田的地块,还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凡是秸秆还田的地块,严禁旋耕后直接下种,必须深耕细耙,否则,秸秆上面盖土层薄,播种时种子播到秸秆上,会影响出苗,1

形成缺苗断垄,或者出苗后麦根扎到秸秆上,会使麦发黄不长,分蘖少,分蘖小,分蘖成穗率低,抗寒抗旱能力差,越冬很容易死苗。第二、秸秆还田地块,应注意底肥增施氮肥,因为秸秆在土壤中的沤制过程中,还必须有足够的氮元素参与其中,如果土壤的氮肥不足,土壤中的秸秆沤制时会与麦苗争氮,使麦苗发黄不长,分蘖晚、分蘖小、分蘖少、分蘖成穗率低、苗弱、抗寒、抗旱能力差,越冬容易死苗,造成严重减产。秸秆还田地块增施氮肥的量应按秸秆还田的量计算,一般在常规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每还田100公斤秸秆,需要增施1公斤尿素,如玉米秸秆还田,玉米的经济系数可按50%计算,也就是说,玉米每生产100公斤籽粒,可同时生产100公斤玉米秸秆,如果秸秆全部还田的话,每亩生产500公斤玉米籽粒的地块,应增施尿素5公斤。玉米产量700公斤的地块,应增施尿素7公斤。

3、增施农家肥,搞好配方施肥

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地块,每亩需施优质农家肥4-5方,或者鸡粪1000公斤以上,或者饼肥400-500公斤,在此基础上,每亩底施磷酸二铵20kg,尿素10kg,硫酸钾或氯化钾10kg,硫酸锌1.5kg。有饼肥或炒香的麸皮10-15公斤加辛硫磷0.5公斤/亩,加适量水,拌匀撒垡头,可兼防地下害虫,防效可达95%以上。在施肥方法上,全部的农家肥、磷肥、钾肥、锌肥、硼肥作底肥一次施入,其中的磷肥70%掩底,30%撒垡头,氮肥早播地块70%作底肥,30%作追肥,中期播种地块(10月15-25日),50%作底肥施入,50%作追肥使用。10月25日以后播种的晚播地块,氮肥的30%作底肥施入。70%作追肥使用。

4、深耕细耙,精细整地

深耕25cm左右,斜耙3遍,特别是秸秆还田地块,更应该深耕细耙,达到地平埂直,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否则地太虚,播种时不好掌握播种深度,播种过深种子出苗慢,出来的苗弱,分蘖晚、分蘖少、分蘖小、分蘖成穗率低,虽然播种量不少,但成穗不多,产量不高。播种过浅,分蘖节处露,冬天容易死苗,后期容易倒伏。所以,深耕细耙,精细整地,达到上虚下实,地平埂直,是实现精播匀播,播深适宜,一播全苗的重要保证。

5、品种选择。根据茬口早晚、品种的特性,确定适宜的播期、播量

(1)早茬麦:因为播期早(一般在10月5-15日)能够充分利用冬前的光、热资源,在优越的肥水条件下,能够早分蘖、多分蘖、长大蘖,分蘖成穗率高,所以应在选择分蘖成穗高的半冬性品种。如矮抗

58、周麦16、18、20、22,百农160、新麦

19、众麦1号、豫农

416、富麦2008、花培6号、众麦998、郑农

17、新麦18等,在底肥增施氮肥的基础上(底肥施总氮量的70%),降低播种量(一般每亩播量为8-9公斤),在以分蘖成穗为主的途径,增加每亩穗数,行距配置6.5-7寸。

(2)中茬麦:一般是在10月15-25日播种,该期播种的小麦随着播种时间推迟,冬前可被充分利用的光、热资源越来越少,冬前分蘖的数量和成穗率也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每亩有足够的穗数,就必须在选择分蘖力中等,穗粒数较多的半冬性偏春性或弱春性的品种,如周麦23、9023-

9、郑麦8976、新麦208、平安6号、花培8号,底肥适量施用氮肥(底肥施兑氮量50%左右)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亩播种量为8-15公斤,走以主茎成穗和分蘖并重的途径,达到每亩穗多的目的。行距配置6寸左右。

(3)晚茬麦:一般指10月底-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该期播种的小麦,由于冬前可被利用的光热资源十分有限,冬前的分蘖很少,即使有少量分蘖也不会成穗或干脆单根独苗越冬,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有足够多的亩穗数,就必须在选择分蘖力弱,分蘖成穗率底,穗大、粒多的大穗型,弱春性或春性品种,如郑麦9023、周麦23,底肥少施或不施氮肥(一般底施总氮肥的30%以下)的基础上,加大播种量,实行独杆栽培,一般亩播量15-18公斤左右。走以主茎成穗为主的途径,实现每亩穗多的目的。行距配置4-5寸。

(二)加强冬前管理,确保壮苗越冬,提高分蘖成穗率。

1、及时查苗补苗。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疏苗移栽,消灭缺苗断垄和疙瘩苗。

2、促控结合,培育壮苗,增加冬前大蘖,促进分蘖成穗率,俗称倒针期,每亩喷施150-175ppm多效唑水溶液50公斤(即50公斤

水兑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50克),可促进有效分蘖,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

3、冬季适时镇压,弥实地表裂缝,防止寒风飕根,保墒防冻。

4、对于晚播,大播量麦田,年前可以不浇水,不施肥。

(三)返青起身期的麦田管理

1、对于冬前亩头数达到80万以上的早、中播麦田,返青起身期不浇水,不施肥,深中耕断根,控制春生分蘖,提高地温,控上促下。对于冬前播大播量麦田,返青起身期同样不浇水不施肥,但需要浅中耕松土,提高地温,镇压保墒,控上促下。

2、对于冬前头数在80万以下的中播麦田,要及时浇水施肥,结合浇水亩施氮肥总量的25%左右。浇水后要及时中耕。

3、亩头数的调查可用“斤籽万苗”的方法:即播种一市斤种子,正常情况下,一般可出一万棵苗,田间可多点取样,求出平均每棵苗的头数,再用“斤籽万苗”的方法算出一亩地的头数。例如:每亩播种量为20市斤,经调查平均每株的数为5个头,那么每亩头数就是20万×5=100万头。播量16市斤,每株4个头,每亩就是64万头。

二、如何实现穗大粒多

1、重施拔节肥:在按照要求施足底肥的前提下,要重施拔节肥,灌水追肥时间约在4月10日-15日,正是小麦基部节间已经固定,该长大穗的时期,此期可结合浇水,早播麦田每亩施氮肥总量的25%,中播麦田施氮肥总量的45%,晚播麦田施氮肥总量的65%以上。高产田块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8kg。

2、补施孕穗肥:4月20日左右,正是小麦挑穗孕穗期,此期结合浇水,可亩施尿素4-5公斤,可有效增加小麦穗粒数。对于强筋品种或有脱肥迹象的麦田,可随灌水每亩施2-3kg尿素,时间约在5月5日-10日。

三、如何提高小麦千粒重

1、防止倒伏:

(1)控制返青、起身期肥水,蹲住底节防止倒伏。

(2)小麦起身到拔节期(3月5日-20日),亩用100-150ppm的多效唑溶液50公斤叶面喷施,可有效的降低株高,防止倒伏。

2、及时防治病虫害:

(1)播种前用立克秀、适乐时、全蚀净等药剂等拌种,起身拔节期用粉锈宁、三唑酮等药剂灌根,防治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

(2)扬花期遇连阴天气,及时叶面喷施多菌灵胶悬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等。

(3)拔节到灌浆期,及时防治白粉病、锈病、红蜘蛛和穗蚜。

3、抓好叶面喷肥,防止早衰和干热风:

中、后期叶面喷施高美施、磷酸二氢钾、麦侹漯效王、旱地龙等,加快灌浆速度,防止干热风,提高千粒重。

4、5月10日左右,及时早浇灌浆水。

5、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避开烂场雨,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下载小麦超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简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麦超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简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一、培训时间:2014年9月19日 二、培训地点:政府会议室 三、主讲教师:张才良 教学目的 1、使学员了解小麦生长的特点。 2、培养学生掌握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农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河南省通过不断的创新种植技术,......

    小麦栽培技术教案 张战强

    小麦栽培技术教案 单位:南乐县元村镇中学 姓名:张战强 一、教学内容: 小麦栽培技术: 二、教学目标: 1、使学员掌握小麦生长的特点。 2、培养学员观察,掌握栽培技术。 3、培养学......

    小麦芹菜等一年五作栽培技术

    小麦芹菜等一年五作栽培技术 小麦、菠菜、冬瓜、玉米、芹菜一年五作栽培模式,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增加了蔬菜的种植面积,提高了复种指数,充分地利用了光热资源,边行优势明显,经......

    2010年全省小麦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2010年全省小麦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及省政府《关于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意见》的有关要求,为继续扎实推进全省2......

    市2011年小麦高产创建总结

    ***市2011年小麦高产创建总结***市农技推广中心按照省农业厅、市农委的工作安排,在郑州市农技站的指导下,实施了以“依靠科学技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小麦生产水平”的高产创......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关于举办小麦栽培技术培训班的通知.doc(最终五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关于举办小麦栽培技术培训班的通知 作者:白林红 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2年第12期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城乡居民......

    营口市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五篇模版)

    营口市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 一、选用高产品种 盐丰47品种在营口地区有15年的栽培历史,通过生产实践证明,盐丰47品种产量平稳,增产潜力大,抗病,是目前营口地区水稻生产的主栽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