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05:55: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营口市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营口市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

第一篇:营口市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

营口市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

一、选用高产品种

盐丰47品种在营口地区有15年的栽培历史,通过生产实践证明,盐丰47品种产量平稳,增产潜力大,抗病,是目前营口地区水稻生产的主栽品种。

二、做到精量播种

1、播种前做发芽试验,防止芽率不好的种子下地,做到精量播种,达到苗齐苗壮。

2、适时早播。根据实际放水时间,插秧期和品种生育期确定具体的播种期,一般秧龄期以35-40天为宜,4月5日至10日为最佳播种期。

3、稀播种:稀播种培育壮秧是重要的措施,每平方米播干种3.0--3.5两为宜。平均每亩用种子4-5斤。

4、应用浸种灵搞好种子消毒,杀灭种子传播病虫害。

三、优化营养土

1、搞好床土消毒灭菌,防治立枯病。

2、营口属于辽河滨海盐碱土,所以营养土应用含酸量多的调制剂,为秧苗提供平衡的营养和酸性的土壤环境,出苗后至三叶期通过喷施硫酸液把土壤PH值调到1.5-5,三叶期后把PH值调节至5-6。

3、苗床营养土的厚度对于培育壮苗极为重要,尤其对于抗旱育苗更为重要,床土厚度要达3-4厘米左右,客土厚度对保湿及防药害和抗旱都有重要作用,客土厚度要达0.5-1.0厘米。

4、应水稻苗床除草剂,进行床面封闭灭草。

四、科学炼苗

1、推广无纺布外加膜覆盖和床面覆地膜保温保湿育苗,保证出苗整齐一致和防止低温冷害和高温烧苗现象发生。

2、坚持练小苗早练苗,提高秧苗素质,增强抗逆能力,防止高温引起徒长,床内温度控制在30℃左右,青头至两叶一心期床内温度要控制在28℃以下,两叶一心要控制在25℃左右,三叶期后要注意放风练苗,防止高温多湿引起徒长,导致秧苗素质恶化。

五、实施旱耙旋耕

因为相对营口属于缺水型城市,为了节省泡插期本田用水,旱耙旋耕、旱整平、旱打埝的三旱整地技术。

六、配方施肥

水稻一生需肥分为三个阶段。

底肥:插秧前每亩施100斤复合肥,同时加硅肥50斤,作为底肥,保证插下的秧苗得到及时养分,便 于成活以及为后期营养供给打下基础。

返青肥:在6月15日左右及时补尿素20斤或硫酸铵40斤。

分蘖肥:在7月15日左右可根据田间长势、地力状况、气候条件灵活追施尿素5-10斤,确保分蘖。

七、合理稀植

以9×5、9×6寸为宜,每穴基本苗保证在4-5棵苗,保证每亩有效穗数,做到不丢穴、不漏穴,保证基本苗数,每亩控制在1.2-1.5万穴。

八、实行以浅为主的科学灌溉

1、插秧至分蘖期:浅水插秧,中深水层缓苗,分蘖中后期(6月20日-7月10日)田间长势旺、叶色浓绿地块要提早排水烤田,烤到田间开始龟裂,叶色转淡为止,控制无效分蘖和地上1-2节间长度,提高群体质量,促进生育转换。

2、拔节至出穗期:以浅为主,适当晾田,既保证幼穗发育的生理生态需水,又促进根系向纵深发展。但必须注意此时期内要保证田间含水量至少在90%以上,满足水稻对水分的旺盛需求。

3、出穗至成熟期:出穗至乳熟期灌浅水;蜡熟至黄熟期以浅为主,适当晾田或短时落干,黄熟至成熟期浅湿结合,前水不见后水。防止后期断水过早引起 早衰,一般要在9月20日后断水。

九、综合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是水稻生产中非常重要环节,总体来说,可概括为“三大病害”,“三大虫害”。

1、稻瘟病:穗颈瘟经常发生在8月初破口期、齐穗期,这时就需要用喷雾三环唑或富士一号,75%三环唑一包或40%“富士一号”2两加水60斤进行喷雾,防止穗颈瘟,破口时一遍,齐穗时一遍。

2、纹枯病:纹枯病在播前打捞菌核,带出田间销毁,在7月中旬到8月上旬,每亩地用5%井岗霉素水剂5两或5%井岗霉素粉剂3包加水60斤进行喷雾,隔10天防治一次。

3、稻曲病:在出穗前7—10天施用。用5%DT杀菌剂2—3两,兑水50—60公斤喷雾;用6%多菌铜粉剂2—2.5公斤喷粉;用“稻丰灵”或“井岗霉素”喷雾。

4、稻水象甲:对于稻水象甲成虫一般在插秧后1周左右、施用三唑磷、“稻乐丰”为主。

5、二化螟:幼虫的两个危害时间要及时准确防治,一代在6月15号左右(分蘖期)、二代在8月10号左右(抽穗期),用杀虫双加水喷雾。

6、稻飞虱:在水稻抽穗后,用25%吡虫啉粉剂加 水60斤进行喷雾。毒死蜱、杀虫单都可,药液喷到水稻基部,喷洒均匀,田间保持水层3-5厘米,提高防治效果。

7、促早熟:在水稻抽穗后,结合打药,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两,进行喷雾,促进水稻早熟。

十、本田除草

水田生产的主要草害矮慈菇、水绵莎草、水韭菜,本田除草用药可根据本田杂草群落灵活选择,可两种以上药剂混用,突出以丁草胺、农思它(各1.5两混用)加草克星20克在插秧前3天封地;在6.25左右,施用草克星10克可有效的防治慈姑;水绵在6月15号左右以西草净为主,亩用2两在晴天使用。

第二篇:关于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论文

1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包含内容广泛,需要在各个环节做好落实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强化栽培技术效果。

1.1培育秧苗

为提升水稻适应性,需要对水稻品种进行筛选,要提前移栽,合理稀植,需要选择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品种。水稻的分蘖性要强,抗倒伏的能力也要比较突出,最好是偏大体型的水稻品种,能够提升其产量。水稻播种育苗要采用软盘旱育秧和湿润保温育秧等方式。要根据水稻品种和水稻秧苗生长特点确定播种量,注意做好育秧管理,培育适龄壮苗,为提早移栽创造条件。

1.2适时移栽

如果是单季水稻,要在秧苗2~3片叶时移栽。如果是双季稻,要在秧苗3~5片叶时移栽。如果前季是水稻田,可以选择免耕或翻耕。免耕要及时泡田、平田、施足基肥,待水自然落干后2~3天进行移栽。如果选择翻耕,要在前茬收获后及时泡田、翻耕、整平稻田、施足基肥,保留浅水移栽秧苗。2.3合理稀植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要求适当稀植。如果田力较低,移栽规格为25×25厘米;如果是中等田力,移栽规格为30×30厘米;如果田力属于上层,移栽规格为35×35厘米,或者更大。如果采取三角形种植,规格为30×30厘米~35×35厘米,每丛为3棵苗,尽量做到疏密相间,这对促进分蘖及提高有效穗数有重要作用。如果采取正方形种植,株行距保留要考虑通风透光需要,这样才能保证秧苗单株的正常生长。

1.4平衡施肥

平衡施肥应该是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核心内容。首先要确定施肥种类,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施用,能够确保理想的增产效果。特别是基肥,需要以有机肥为主,在整个施肥过程中,有机肥要占总施肥量的20%~30%。无机肥施用也需要有合适比例,一般情况下,氮磷钾配比为2∶1∶2。底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5∶3∶2。施肥量需要根据田力和水稻不同生长期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每亩施用纯氮量为10~14公斤。底肥以农家肥为主,每亩1000公斤,辅以化肥,速效肥料纯氮每亩5~7公斤、五氧化二磷5公斤、氧化钾10公斤。要遵循“减前增后,增大穗、粒肥用量”的施肥原则,这对平衡肥力有重要作用。追施分蘖肥在移栽后25天内分3次追施;穗肥在晒田复水后施用;粒肥在抽穗后10天施用。

1.5水分管理

水稻移栽后进入分蘖期后,前期要保持水稻田湿润或者浅水,利用干湿交替的形式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到分蘖后期,也就是总苗数达到每亩15~18万时,要排水晒田;如果发现水稻生长势头过旺,当全田总苗数达到12~15万时,就要准备排水晒田了。水稻进入扬花抽穗期,需要浅水灌溉,促使生长大穗。水稻进入灌浆期,需要干湿交替,有利于保根养叶促灌浆。另外,在水稻管理中,还需要对稻田进行中耕除草,在分蘖期需要2~3次人工除草,也可以利用湿润灌溉等方式防止杂草生长。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化学除草剂,注意用量要合理。

1.6病虫防治

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培育出来的水稻秧苗,大多具有很强的抗性,由于秧苗生长旺盛,不仅抑制了杂草重生,也有效防止秧苗生长期稻瘟病和纹枯病的发生。对于稻飞虱、卷叶螟、稻苞虫等虫害,要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可以采用高频灯诱杀,或者采用生物农药,也可以采用国家允许的低毒、低残留、高效、安全的农药进行防治。

2结语

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易于操作,技术优势明显,具有省种、节水、增产等特点,而且还可以免耕,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第三篇: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论文

摘 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水稻的生产产量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怎么获得产量高、稳产和创优质一直是水稻生产不变的追求,并且水稻的栽培技术与安全生产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显得异常重要。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稻田选择、品种选择、栽培技术选择以及施肥及管理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因为任何细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水稻的生长造成不良地影响,导致水稻的产量减少和水稻的质量受损。栽种地和种子品种的选择

水稻高产离不开栽种地和种子品种的选择,对前者来说,包括稻田基本建设土壤和耕地两方面,稻田的土壤要以能保水的土壤为宜,要求肥沃、富含有机质,耕地的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要求耕地平整,每3 a则翻耕一次。在选择种子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环节。首先,晒种,就是将那些发芽率在95%以上的水稻种子均匀的铺好,然后经过2 d左右的晾晒,使种子在晾晒后保持必要的干燥程度。其次,选种,即在晒好种子后,将种子中可能存在的杂粒以及坏粒等挑选出来,确保水稻品种的质量。在进行简单的挑选后,在进行细致的稻种挑选活动。这时候的挑选方法是将种子放入事先调试好的食盐水(食盐水的配置方法是2 kg的食盐配10 kg水)中进行漂洗,然后就可以很容易的将漂洗在食盐水中稻种的杂质和秕粒挑选出来,之后再用清水洗几遍,经过这样的过程就可以将那些饱满的水稻种子挑选出来,保证稻种的质量,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采用适宜的栽种手段

现今,水稻栽种的手段很多,但现今使用最多且能保证水稻高产的栽种手段之一的是直播栽培技术。虽然该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但是能有效保证水稻的高产、稳产。直播技术能够使水稻的分蘖期相对提早一些,而且由于直播水稻的节位分蘖相对又较低。所以,使分蘖和主穗的高度整齐一致,这就提高了水稻的总穗率以及成穗率,有利于水稻的高产和稳产。使用直播栽培技术最重要的3个环节是选种阶段、整地播种阶段以及播种后的管理阶段。其中,选种在上文已有说明,下面主要介绍整地播种阶段和播种后的管理阶段。

对水稻进行直播前要对田地进行精耕细整并进行及时地施肥,保证耕地的肥足草净、田平泥融。另外,要每隔3 m左右开挖一条畦沟作为田间劳作的工作行,做到三沟(即围沟、竖沟和横沟)之间的贯通,能够将田间的水顺利的排出以避免低洼处的种子因为水多导致其窒息而死,高处却因为缺水而不再生长,甚至旱死,从而不能实现全苗收获的目标。

播种后的管理又分为水稻苗期的管理和水稻分蘖时期的管理。苗期指的是在播种大概一星期左右的水稻苗,通过直播方式种植的水稻在苗期需要做好以下的工作。第一,查苗、补苗。在水稻出苗后很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使得部分水稻没有出苗。因此,需要在水稻的出苗过后及时对稻种的出稻情况进行查看,对于没有出苗尤其是大面积缺苗的地块,需要及时地进行移栽,以此来保证整个地块稻苗的均匀分布。第二,水浆的管理。在进行直播后,稻田里应该没有积水并且还要保持土地湿润的状态。因此,在这个时候应该将稻田中的水全部排净,这是在稻田水多的情况下。如果刚好遇到比较干旱的天气,则应该及时地进行灌溉以保证土壤的湿润度和水稻对水分的需求。另外,分蘖时期指的是从苗期到稻穗进行分化的时期。水稻分蘖时期应该做好的工作是有两点。第一,浅水勤灌和必要的晒田。在直播水稻的有效分蘖时期,不仅要保持稻田有一定的积水来确保水稻分蘖的发生和生长,而且还要在进行分蘖后适时进行排水晒田来控制水稻分蘖的过量生长,尽量避免无效分蘖的生长。第二,注意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这一时期是水稻病虫害的多发期,需要通过综合措施来防治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主要包括了除草、施肥、灌溉及防病虫害等方面。这是除选择适宜的栽种手段后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措施。

3.1 除草 取得水稻直播丰产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对稻田的杂草进行清除。其中,在播种前抓好除草工作对水稻的生长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杂草较多、土壤已经板结或者已经荒置很多年的稻田,需要在直播前一个月进行翻耕,然后再每隔10 d/次,这样一方面可以“整活”泥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稻田杂草的清除。

3.2 施肥 一般水稻种植所使用的肥料包括基肥、穗肥、分蘖肥及钙镁磷等多种。在施肥时,应结合稻田的具体情况和水稻的长势、时期,科学地选择肥料,才能保证水稻的高产。

3.3 防病虫害 在防治病虫害时,应切实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根据稻田中的具体情况,分阶段使用化学农药,使用化学农药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选择恰当地化学农药保证水稻的高产。结语

水稻是我国

第四篇:2010年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

2010年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

建三江分局七星农场

2010年,我场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战胜了早春低温多雪、极端高温与稻瘟病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通过将各项新技术综合组装,实现高产创建从过去的投入型向调控型的转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0年9月12日,经省农垦总局水稻高产创建专家组测产验收,25作业站孙明江300亩核心区平均单产948.6公斤,再次获得垦区第一名,万亩示范片产量762.5公斤,名列垦区第四。通过高产创建,全面带动了七星水稻产量的提高。

一、落实区域,明确创建核心

七星农场2010年采取小面积高产攻关重演和大面积高产示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施水稻“331”攻关及高产创建示范工程。在39个作业站落实了水稻高产攻关项目,确立重点核心攻关区7个,总面积2047亩;辐射区18个,总面积5.4万亩;示范区2个,落实面积为4万亩。

二、系统档建,理清创建思路

针对2010年高产创建活动需求,农场出台了《七星农场高产创建实施方案》与《七星农场高产创建技术方案》,制作了高产创建核心区、示范区及展示区 “高产创建分布图”。对核心区示范户、示范地号及地号设计均建立了祥实的档案。七星农场高度重视高产创建活动,对高产创建活动全程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要求,从清雪扣棚的起步阶段至后四片功能叶管理等各环节均制定了高产创建活动明白卡。为了确保高产创建活动顺利实施,最终实现水稻高产创建目标,农场根据农业部、农垦司、农垦总局及建三江分局的 1

要求,结合上级高产创建要求及技术方案指导路线,制定了符合场情的高产创建活动手册。

三、明确责任,保障创建实施

1、强化领导,明确责权利。农场高度重视高产攻关项目的实施,成立了以场长为组长,水稻、农业副场长为副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协调,水稻办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全面技术指导。各项目实施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各单位主管领导作为攻关第一责任人,同时农场把项目完成情况列入实施单位阶段及全年工作主要考核内容。

2、严格奖惩,发挥能动性。农场在备耕、插秧、夏管、秋收及明年生产准备等阶段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对先进或落后单位实施奖惩措施。对能够创新技术、有新思路,超过攻关指标、获总局第一名的的单位给予奖励10000元;对攻关技术到位率低、项目实施差的单位罚款5000元。管理区、作业站对攻关户增加投入部分给予适当补贴,根据完成攻关指标情况给予一定奖励。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引导,营造出了争先进、夺高产、创高效的良好氛围,突出了攻关项目在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

3、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新技术转化率。为推进高产攻关项目,提高水稻单产,对农场研发部门多年试验成功的新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同时给予资金补贴,从而提高科技贡献率。

四、集成模式,突出创建重点

七星农场水稻高传创建活动以“三化一管”为主要栽培模式,主推十二项技术:

1、“三化一管”技术:

2、旱育壮秧技术;

3、液施苗床肥技术;

4、钵体毯状育秧技术;

5、高性能插秧机应用技术;

6、测土配肥技术;

7、氮肥后移技术;

8、浅湿灌溉技术;

9、井水综合增温技术;

10、叶龄

诊断技术;

11、植保综合技术;

12、航化健身技术。

五、总结经验,稳步创建发展

在过去的5年中,我场在高产创建活动中取得的4个第一名和一个第3名的好成绩,总结我场在高产创建中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实现水稻高产的根本途径在于以要素管控为核心,以优良品种为前提、以培育壮苗为基础、以增密足肥为手段、以抗倒防病为保障,找好切入点,在关键环节上狠下功夫。

1、要素管控是核心。今年我们在水稻生产上创造性的提出了要素管控理论,并作为全年水稻生产的指导思想,其核心即针对构成水稻产量的平方米穴数、每穴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这四大要素,量化要素指标,在形成产量的不同时期,因地制宜的采取最佳措施,保证四要素数量上始终保持最优合理状态,从基础上搭建高产架子,实现群体增产。通过一年的实践,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2、优良品种是前提。获得高产的必要条件是首先要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其次是选择优良品种、再次是高标准的管理。气候因素是不可控制的,而随着标准化农业的不断推进,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创新栽培方法上寻求突破难度极高,因此,今年我们把品种选择作为突破口,着眼于选择高产多抗的大穗型12叶品种,通过考察确定了5个核心攻关品种,在核心区试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培育壮苗是基础。在秧田温度管理上,我们根据本地区育苗前期气温低,后期升温快的气候特点,在秧苗各生长阶段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前期采取上限温度控制,适当提高温度,保证出苗整齐一致,后期采取下限温度控制,提早通风,降低棚温,防治秧苗徒长。播种全部采用电动播种机播种,严格控制播量,保证匀度。这些在培育壮苗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另外,为了培育出标准壮苗,今年我们在保证常规育苗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尝试应用大钵育苗,增加秧苗营

养空间,延长秧田生长时间,培育5叶龄标准大苗,确保秧苗移栽时带两个分蘖。并且采用人工摆栽,减轻植伤。为实现高产奠定了基础。

4、增密足肥是手段。实现水稻高产必须有足够大的生长群体,今年我们按照要素管控计划指标要求,根据水稻不同品种特性,适当增加了插秧株数,确保每穴插秧不少于5-7株,保证田间有足够的基本苗数,后期根据田间长势,采取适时晾田控蘖,尽量依靠主穗增产。攻关田在施肥上有别于生产田,必须根据产量指标和品种需肥特性科学的确定施肥总量、种类、比例和时期,做到足量、分期、平衡施肥,特别要注意和重视穗肥的使用,根据田间长势随时调整穗肥的用量和次数,同时增施钾肥和含磷钾的叶面肥,既要尽可能的增加穗重,又要防止水稻后期倒伏。

5、抗倒防病是保障。要想实现高产创建的计划产量指标,必然要增加施肥量和密度,带来的后果就是水稻易倒伏、易感病,因此,做好抗倒防病工作才是实现水稻高产的关键。我们认为在防倒伏方面一是要选择杆强品种进行攻关。二是要做到适时适度晾田,到了晾田时期要立即排水晾田,切忌等靠,并要增加晾田次数,以气壮根。三是要增加钾肥和硅肥的用量,增加植株茎杆强度。防病上要坚持“提早防治、足量用药、狠防穗瘟、多病兼防”的原则,现在的防病药剂多以保护剂为主,因此要在病菌侵入植株之前提前施药,并且要采取药剂的上限用量进行防治,才能获得良好的防效,防病时要重点防治穗茎瘟,同时要重视其他病害的防治,褐变穗、纹枯病、胡麻斑病等病害虽不及稻瘟病对产量的影响严重,但是潜在的损失也会影响的预期目标的实现,因此攻关田一定要做到各种病害零发生。

2011年,我们将进一步扩大高产创建技术示范面积,拓宽高产创建示范带,探索水稻高产及优质并进的新型技术集成模式,稳步高产创建发展。

第五篇: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

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

按照农业部、财政部《2011年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指导意见》要求,为继续扎实推进水稻高产创建工作,确保项目任务指标圆满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我省是优质粳米产区,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通过水稻高产创建的示范带动,依靠科技挖掘增产潜力,有效促进全省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

二、实施内容与任务目标

(一)实施“

十、百、万”高产示范工程。今年,全省在7个项目县(区)建设7个连片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见附表)。在每一个万亩高产示范片中,设十亩高产攻关田、百亩高产示范方。万亩高产示范片亩产600公斤以上,比上年增产5%以上;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700公斤以上;百亩高产示范方亩产650公斤以上。各项目区内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普及率达到100%。除万亩高产示范片外,每个项目县(区)再安排高产辐射带动区5万亩,亩产550公斤以上,或者比项目区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10%以上。高产辐射带动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普及率95%以上。

(二)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各项目县(区)从县、乡农技人员中挑选10名以上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技术指导员,对项目区实行包村包点。在关键农时季节统一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每个项目县(区)要举办技术培训班2期以上,培训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农户300人次以上,现场考察观摩1次以上,技术指导员到村指导次数不得低于30次。每个项目村确定10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全村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

三、主要技术措施

(一)推广优良品种。高产示范片要选择高产、优质、增产潜力大、综合抗性强的优良品种。以我省水稻推介的临稻

15、临稻

11、阳光200等品种为主,结合各地种植习惯和种植方式,合理搭配品种。

(二)推广配套技术。推广肥床旱育、精确定量施肥、精确定量控制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插秧、机械收获等技术。

(三)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控。利用现有设施条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必要设备,做好示范片病虫害预测预报,提前制定重大病虫草害防控预案,组装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技术措施,指导农民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

(四)实施专业化服务。项目区按照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技术服务要求,切实做好示范片苗情、肥情、虫情、灾情等监测与预报工作。同时,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积极扶持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下的农机、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实现过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服务结合。

(五)开展专家技术指导。实行专家负责制,强化专家指导,落实专家包片、包点指导制度。在水稻生产的关键时期,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分区域、分季节、分层次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推广农民种田科技水平。

四、具体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5月-6月,按照水稻高产创建目标任务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举办技术培训班。重点抓好育秧及秧苗肥水管理,确保苗齐苗壮。

第二阶段,6月-8月,重点做好秧苗移栽、苗期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控等技术的指导,建立苗情考查点,定期做好苗情考查、分析工作。

第三阶段,8月-9月,搞好水稻中期田间管理,重点抓好水稻搁田控苗技术指导、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做好苗情考查及分析工作,组织中期检查。

第四阶段,9月-10月,搞好水稻后期田间管理,重点做好穗期病虫害防治及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开展现场观摩和高产创建活动宣传,统一制定测产验收方法,组织测产验收。第五阶段,10月-11月,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做好各项目县(区)高产创建活动的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

五、资金使用与管理

项目经费由省财政部门直接下拨到各项目县(区)。各地要严格资金管理与监督,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项目资金在使用范围上,要紧紧围绕水稻高产创建目标,重点用于技术推广、专业化服务、物化补贴、信息服务和项目考核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技术推广。主要用于对项目区开展多种层次的技术培训,编制集成技术体系及技术实施方案,编印技术培训及宣传资料,对项目区基层农技人员工作补助。

(二)专业化服务。主要用于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一耕种收、统一病虫草害防治等专业化服务。

(三)物化补助。主要用于对示范户应用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等关键环节的物化产品补助。

(四)信息服务和项目考核。主要用于为项目区提供品种、技术、产销等各项信息服务,促进技术普及,提高项目效益;用于测产验收、资料归档、工作考评等。

六、组织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高产创建工作落实的重要保障。省里成立高产创建项目领导小组和大豆技术指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由分管厅长任组长,省厅有关处站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协调、强化指导,促进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项目技术小组由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专家组成,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组织验收、总结等工作。各市、县(市、区)农业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吸收项目区所在乡(镇)的主要领导和技术骨干参加。每个万亩示范片必须明确一名行政负责人和一名技术负责人。从组织上保障项目地有序推进,力争把高产创建由部门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由单纯的技术推广上升为生产方式的转变。

各项目县(区)要按照方案要求,制定出针对当地实际、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报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备案。各项目县(区)实施方案要明确任务指标和工作进度,细化技术措施和人员配备,高产创建田块要落实到乡、村和农户。

(二)规范示范片建设与管理。一是规范示范片建设。万亩示范片要集中连片,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排条件良好,交通便利。二是规范档案管理。建立健全详细的项目实施档案,要把高产创建有关的文件、方案、工作记录、培训资料、测产报告、总结材料等及时建档立案。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用图片、文字、影像等形式进行全程记录,田间记录要详细记载种植品种、推广技术、生育时期、水肥管理、病虫防治、专家指导等,确保信息记录及时、具体和真实。各项目县(区)要安排专门人员及时、准确地向全国高产创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必要数据和资料。三是规范标牌管理。各项目县(区)要在每个万亩示范片内设立一处永久性醒目标牌,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扩大宣传效应。万亩高产示范片必须按照农业部统一要求的标牌样式竖立,标牌形式规范,标牌内容明确。

(三)加强宣传发动与典型引导。各项目县(区)要高度重视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高产创建活动的意义、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实施效果,扩大高产创建影响,引导各级政府、部门和农技人员、种植大户等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高产创建,营造高产创建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积极向中国农业信息网、农民日报、山东农业信息网等媒体的“高产创建”专栏和专版投稿。各项目县(区)要在县级以上新闻媒体上发表宣传材料2份以上。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四)搞好检查督导和验收总结。各项目县(区)要严格按照省厅印发的实施方案及有关文件要求组织实施好高产创建工作。各市要加强辖区内高产创建工作的检查督导,对措施落实、资金使用、工作成效等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总结高产创建的做法、经验,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省厅将不定期组织抽查,确保创建活动各项措施实施到位。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有关市农业局(农委)要组织好本辖区内水稻万亩高产示范片产量的初测和复测,及时上报省厅种植业管理处和省农技推广总站。省厅根据测产情况将组织有关水稻专家统一进行实打验收。

各项目县(区)要于10月底前,写出项目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报告,报省厅种植业管理处和省农技推广总站。

下载营口市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营口市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论文[样例5]

    摘 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水稻一直是我国单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而且种植面积较广,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就目前水稻种植方面的研究表明,我国......

    忠县优质水稻保优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附件4: 忠县优质水稻保优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水稻是忠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加快全县优质水稻发展步伐,尽快在优势区域内建成优质水稻基地,实现品种调优、增加农民收入目标,特制定《......

    青浦区2010年水稻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青浦区2010年水稻高产创建实施方案近几年实践证明,水稻高产创建是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载体,通过示范带动区域平衡增产,对促进全区水稻单产的提高发挥了关键作用。2010......

    2010年枝江市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

    2010年枝江市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 枝江市农业局 枝江市是水稻生产大市,现有耕地面积67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4万亩,人口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79万人,辖8镇1个街道办事处,常年水稻......

    水稻高产创建测产记录(精选)

    云龙县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实产测收记录1、测产地块所在地点:﹍﹍﹍乡(镇)﹍﹍﹍村﹍﹍﹍﹍村民小组 2、户主姓名:﹍﹍﹍﹍、地块面积:﹍﹍﹍亩、种植品种:﹍﹍﹍﹍ 3、移栽(插)方式:﹍﹍﹍﹍﹍﹍﹍﹍(双行拉线条栽或单行拉线条栽) 4、实收面积:﹍﹍﹍﹍﹍﹍﹍﹍﹍﹍﹍﹍﹍﹍﹍﹍﹍﹍﹍﹍﹍﹍﹍﹍﹍﹍﹍﹍ =﹍﹍﹍平......

    水稻良种示范区和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

    实习报告 黄莉莉 生态2班201130020208 一、实习目的 通过此次实习,了解植物栽培学实际生产情况,比如生产技术、市场动向等,实现课堂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抽象描述与直观教学结......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 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一、选地整地 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种类的要求不严格,肥地、瘦地均可种植。但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分枝多,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故要选......

    高产甜玉米栽培技术

    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近年来,我县甜玉米推广种植面积比较大,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种植甜玉米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之一。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