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稻新品种东粳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新品种东粳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付 骞1,付丰业1,郭元军,2
(1.吉林省通化市富民种子有限公司 吉林 辉南 135100; 2.辉南县辉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135102)
摘要:东粳6是吉林省通化市富民种子公司通过集团育种方法和田间鉴定选择育成的优良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适应区域广等特点。201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批号为:吉审稻2011011),适合于吉林省四平、长春、辽源、通化、松原、白城等中晚熟稻区及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等北方适宜稻作区种植。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
东粳6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选育经过
通化市富民种子公司1998年夏以通育120为母本,以秋光为父本进行杂交,F1—F5(1999-2003年)杂交后代进行集团育种方法和田间选择;F6(2004年)挑选优良稳定株系,在病圃环境下进行选育。F7—F9(2005-2007年)进行产比及田间抗性鉴定,同时进行异地多点鉴定试验。2008年推荐省区试预备试验,同时进行小面积生产示范。于2010年完成区试和生产试验程序,并报审。2011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命名为:东粳6(审定批号为:吉审稻2011011)。主要特征特性
2.1生物学特性
2.1.1 植株性状:株高108.9厘米,株型适中,叶片上举,茎叶绿色,分蘖力较强,每亩有效穗数20.5万穗,活杆成熟。
2.1.2 穗部性状:主穗长21.7厘米左右,弯曲穗型,主蘖穗较齐,平均穗粒数120.4粒,着粒密度适中,结实率87.1%以上。
2.1.3 籽粒性状:粒形椭圆,颖及颖尖均黄色,无芒,千粒重27.4克。2.1.4 生育日数: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39天左右,需≥10℃积温2850℃。2.2 品质分析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验,品质分析结果:糙米率84.0%、精米率73.4%、整精米率63.2%、粒长5.3mm、长宽比1.8、垩白米率48%、垩白度4.3%、透明度1级、碱消值5.0级、胶稠度70mm、直链淀粉含量17.6%、蛋白质含量7.9%。依据农业部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米质符合四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
2.3 抗逆性鉴定
2008-2010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连续三年采用苗期分菌系人工接种、成株期病区多点异地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对苗瘟中抗、叶瘟中抗、穗瘟表现感,2009-2011年,在23个抗纹枯病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中,纹枯病表现中感。
2.4 产量表现
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328.0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4.4%,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025.3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6.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676.7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平均增产5.5%。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890.2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8.3%。栽培技术要点
3.1适时稀播育壮秧 4月上、中旬播种,规范化旱育苗,播催芽种子150g/m2;盘育苗,播催芽种子60g/盘;隔离层育苗,播催芽种子350g/m2,稀播育壮秧。
3.2适时插秧,合理密植 5月中、下旬插秧,栽培密度:行株距30×20厘米,每穴2-3棵苗。
3.3 因地制宜,科学施肥
施肥:氮、磷、钾配方施肥。公顷施纯氮135—150公斤,按底肥30公斤左右,分蘖肥55公斤左右,补肥30公斤左右,穗肥30公斤左右的方式分期施用;公顷施纯磷60公斤全部做底肥;公顷施纯钾90公斤,分两次施入,底肥占40%,拔节期追60%。
3.4 加强水分管理 移栽至返青期:移栽时保持1cm浅水层,保证插秧质量,移栽后保持5~7 cm深水护苗。返青后至有效分蘖末期:采用浅水灌溉,水深保持1~3 cm为宜;有效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适时晒田,减少无效分蘖,晒田的标准是,地面上产生细的裂纹,根际周围发出新根。保水性能差和长势不足的稻田不宜晒田,晒田5-7天后及时灌水。孕穗、抽穗、开花期:要保持6~7 cm水层,保证充足的水分。若孕穗期遇17 ℃以下低温,水深应保持在15~20 cm,深灌护胎,预防障碍性冷害。乳熟期至收获前间歇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切不可断水过早,一般可在收获前10天左右断水。
3.5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可根据稻田杂草类型,在移栽后5~7 d选择低毒高效的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用60%丁草胺乳油1.5kg/hm2加10%草克星可湿性粉剂0.2 kg /hm2拌300 kg/hm2细沙或潮土撒施,施药后保持4~5cm水层7d,主要防除稗草、野慈菇、鸭舌草、泽泻;如果杂草防效差,可用48%苯达松乳剂1.5kg/hm2兑水250kg/hm2,在6月中下旬排干稻田水后进行叶面喷雾,2d后灌水,主要防除三棱草与稗草。6月末至7月中旬注意防治水稻二化螟,一般施用5%杀虫双颗粒剂1.5kg/hm2。水稻稻瘟病是一种生物性自然灾害,没有绝对抗病品种,应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要在孕穗期和始穗期分别喷施一次药剂进行预防,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为:使用40%富士一号乳油或可湿性粉剂1.5 kg/hm2稀释成500倍液喷雾;也可用13%灭稻瘟一号或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 kg/hm2稀释成500倍液喷雾。适应区域与推广前景
该品种生育期139天,在吉林省属中晚熟品种,在吉林省区试、生试及多年多点示范种植,表现出优质、丰产性好、多抗、适应性广等优点,推广前景广阔,适合于吉林省四平、长春、辽源、通化、松原、白城等中晚熟稻区及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等北方适宜稻作区种植。
作者简介:付 骞(1960-),男,农艺师。
通讯地址:吉林省通化市富民种子有限公司 邮编135102 联系电话:*** 郭元军 邮箱 jlhnjd@163.com
第二篇:玫瑰新品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玫瑰新品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玫瑰的起源
玫瑰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又名梅桂花、绯徊花、笔头花、金田花、刺玫花等,玫瑰花是我国传统的园林植物,早在秦汉时代已引入宫苑栽植。
二、玫瑰的经济价值
1、玫瑰药用功能神奇,它具有理气、解郁、活血、调经归肝、通经等功效,特别是具有活血、降血脂、降血压,主治胃、十二指肠疾病,用于肝胃不和,肝、脾疾病、体衰、口苦、多梦失眠、月经绞痛、经期不调等,具有神奇疗效,在我国诸多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
2、玫瑰花为名贵天然香精原料,精油价比黄金。
3、玫瑰的食用养生价值它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加之其理气、活血、归肝、健脾的药用功能,使人食后,不仅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及美容养颜外,还是食品和饮品。已成为餐饮中不可多得的上好佳品。
三、玫瑰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一)平阴玫瑰具有根系比较发达,水平根较多,没有明显的主根,植株主要分布在20-50厘米深的土层中,它的根系具有很强的萌蘖能力,表土层内常常形成许多根状茎,根蘖可形成独立的植株,根系裸露或机械损伤也会促生不定芽形成新的植株。
(二)玫瑰没有明显的茎,枝条直立丛生,直接着生在近地面处的根颈上,多由根蘖产生,枝条疏密不等而平行地分布于地面以上,枝条的生长年周期中有三次高峰,第一次在三月底至四月底,第二次在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第三次在八月中旬至九月中旬,以第二次高峰生长量最大。
四、花及开花习性
玫瑰花期分为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一般从四月下旬开始开花,五月下旬结束。花期25-30天,第四年进入丰产期,丰产期可保15-20年以上。
五、花芽及花芽的分化
萌芽期:二月中旬至二月下旬,展叶期:三月中旬至三月下旬;现蕾期:四月上旬至四月中旬;初花期: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盛花期:五月上旬至五月中旬;末花期:五月下旬;落叶期:十月中旬至十月下旬。
六、苗木繁育:
1、分株育苗法;
2、插根法;
3、埋条法;
4、硬枝扦插法;
5、绿枝扦插法。
七、平阴玫瑰的栽培管理技术
平阴玫瑰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很强,在微酸至微碱性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长,适宜的土壤为沙壤土至粘壤土,平阴传统的栽培方式为山地梯田堰边植。八十年代初开始在大田中栽植。
1、栽植时间:春季和秋季均适宜栽植玫瑰。
2、栽植密度:一般采用2.0-2.5乘1.0-1.5的密度。每亩180-330株。
3、田间管理:
A、土壤管理:玫瑰花栽植后,第一和第二年可进行间作。间作物应为矮杆作物,如:花生、大豆、大蒜、白菜、土豆等,也可间作小麦、地瓜。
B、肥水管理:一年三次肥,四次水。
一次肥、萌芽肥,可施用速效氮肥,如尿素。每亩可施用15公斤。
二次肥、花后肥,即五月底或六月初施用,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施用。
三次肥、秋季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圈肥、羊粪、鸡粪等土杂肥。
四次水即萌芽水、花前水、花后水、冬前水。
浇水可结合施肥进行。没有水浇条件的地块追肥可在下雨前后进行撒施或叶面喷肥。
八、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主要为锈病、黑斑病和白粉病。
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生长势,提高抗病能力。
2、春季去掉病芽,集中烧毁。
3、花后10-15天喷一次800倍75%的苗菌清或500倍50%退菌特或100倍量波尔多液。
(二)虫害及防治
主要以蚜虫及红蜘蛛为主。
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或50%辛硫磷1000-1500倍进行防治,红蜘蛛用20%三氯杀螨砜600-800倍喷雾。种植玫瑰以防红蜘蛛为主。
九、产量及价格
平阴玫瑰是中药材、食品工业和香料工业的重要原料,随着玫瑰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玫瑰产业链也随之延伸,加工工艺也有粗放型的烘干加工向现在精密型的提取玫瑰精油、玫瑰细胞液等精深技术转变,先后研制开发了平阴玫瑰茶、玫瑰食品、玫瑰饮品、玫瑰精油、玫瑰化妆品、玫瑰保健品、玫瑰家纺等七大系列80余个品种。初步形成了医药、化工、饮用酿酒、香料玫瑰系列产品。
随着玫瑰业的不断发展,根据近几年的价格,均在每斤玫瑰10-15元不等,产量在700-1000斤左右,种植玫瑰即省工又省力,又能增加经济收入,种植玫瑰前景广,随着玫瑰的研制开发,玫瑰花的价格将不断上扬。一次投资种植近三十年受益,种植玫瑰是您种植改革致富明智的选择。
平阴县玫瑰研究所
第三篇:糯稻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水稻是该省主要的粮食作物。糯米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较高,无论是元宵节的汤圆还是端午节的粽子,还有各式各样用糯米制作的糕、糍、饼、粥等点心,以及用糯米酿造的甜酒和各种名牌黄酒均深受消费者欢迎。因此,糯稻生产能够增加农业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镇糯19作为糯稻新品种,2011年从江苏省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安徽省舒城县种植,2012年推广种植133.33hm2,2014年达1333.33hm2,整体表现出产量高、抗病性强等优点。为了进一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笔者对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析。
1糯稻新品种镇糯19品种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10—201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年平均单产9567.0kg/hm2,2010年比对照宁粳1号增产5.6%,2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0251.0kg/hm2,比对照宁粳1号增产6.5%。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中等,叶色中绿,后期熟相好,抗倒性较强。省区试平均结果:有效穗301.5万/hm2,每穗实粒数129.4粒,结实率93.8%,千粒重26.3g,株高99.4cm左右,全生育期158d左右,较对照宁粳1号早熟2d左右。接种鉴定:中抗白叶枯病,中感条纹叶枯病、稻瘟病,感纹枯病。米质理化指标根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10年检测:整精米率71.4%,垩白率糯,垩白度糯,胶稠度100mm,直链淀粉含量1.3%,达到国标优质糯稻谷标准。
2安徽省舒城县引种镇糯19示范试验
2.1示范材料与方法
2014年在舒城县千人桥镇千人桥村及杭埠镇徐圩村种植,品种为镇糯19原种,面积分别为0.67、1.33hm2。采取大区设置,每区净面积133m2。采取直播栽培方式。10月中旬,在收获期,通过随机3点取样,每点1m2,计算有效穗,再随机选取20个穗进行室内考种。
2.2舒城县引种镇糯19栽培技术
2.2.1精细整地。直播田要求整地质量较高,要求“高差不过寸,寸水不露泥”,整个大田高差不超过5cm。
2.2.2播期和播量。在安徽省舒城县适宜播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播量52.5kg/hm2,播前适度浸种,合理密植;合理加大咪鲜胺用药量,3.5~5.0kg种子用2mL对水3~4kg浸种,可以增加此药对恶苗病杀菌效果。播量不能太少,如果直播田播量过少,烂种病苗对基本苗影响较大,还利于禾本科杂草的萌发。
2.2.3大田化学除草。直播稻必须及时进行化学除草,这是水稻直播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杂草特别严重的田块,播前7~10d用10%草甘膦7500~15000mL/hm2对水600kg喷施,降低杂草基数,或者在播前8d整好田、开好沟,撒施丁草胺1800g/hm2,保水4~5d后再排水播种。播种后2~3d用丙苄750g/hm2对水适量喷雾,保水5~7d封杀除草。在2~3叶期用千金(氰氟草酯)450mL/hm2对水喷雾,施药后保持浅水5~7d。分蘖期阔叶杂草较多的田块,排干水后用20%二甲四氯1500mL/hm2对水750kg喷施,隔1d灌水,让其自然落干。此外,直播稻稻苗较嫩,群体较大,易遭病虫为害,特别要注意前期稻蓟马和中后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要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适时适量用药。还要坚持连片种植,防止鼠雀为害,确保直播稻高产、稳产。
2.2.4水浆管理。水管上要注意做到3点:
①播后至3叶1心期不轻易灌水,保持土壤湿润直至畦面有细裂缝,这样既有利于扎深根,又有利于秧苗早生快发,3叶期后建立浅水层,促进低节位分蘖发生;
②当达到预定穗数时,及时排水搁田,由于直播稻根分布浅,宜多次轻搁,重搁会拉断根系,影响结实;
③后期要干湿交替灌溉,切忌断水过早,防止早衰倒伏。
2.2.5配方施肥。直播稻的施肥规律与移栽稻有所不同,直播稻群体大,本田生育期长,总施肥量要比移栽稻稍多,一般为移栽稻秧田和大田的施肥总量。在施肥技术上,要掌握“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施足基肥,促进稻苗早发,多分蘖;施好分蘖肥,促大蘖、壮蘖;中期要少施肥,控制群体生长,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后期酌情补施肥。由于直播稻根系分布浅,宜根据苗情和天气情况补施穗肥和根外追肥。此外,还要增施有机肥和钾肥,一般施有机肥15000kg/hm2、40%BB肥375~525kg/hm2作基肥,3叶1心期追施尿素60~75kg/hm2,氯化钾60~75kg/hm2。5~6叶期追施尿素60~75kg/hm2,氯化钾45~60kg/hm2。晒田复水后追施尿素60~75kg/hm2,氯化钾60~75kg/hm2。
2.2.6科学防治病虫害。6月上、中旬用40%拓胜(异丙威吡蚜酮)WP900g/hm2对水225kg,用3WF-960喷雾器机动喷雾防治灰飞虱和稻蓟马。7月上、中旬防治二代稻纵卷叶螟;7月中、下旬防治二代二化螟、二代白背飞虱和纹枯病。防治稻纵卷叶螟用10%垄歌(氟虫双酰胺)SC450mL/hm2对水225kg,采用机动喷雾。防治二代二化螟、二代白背飞虱和纹枯病,用10%氟虫双酰胺SC450~600mL+1%申嗪霉素SC900mL/hm2,对水750~900kg/hm2,用机动喷雾器喷雾。在水稻破口前10d,用24%满穗(噻呋酰胺)EC300mL/hm2+10%闻曲令(井腊芽)SC2250mL/hm2+40%拓胜(异丙威吡蚜酮)WP900g/hm2对水900kg,采用3WH-36T机动喷雾器喷雾。在水稻破口期,用25%爱苗(丙环唑+苯醚甲环唑)300mL/hm2+40%富士1号(稻瘟灵)EC1200g/hm2+美家富450mL/hm2,采用机动喷雾器喷雾。
2.3舒城县引种镇糯19栽培表现
2.3.1高产稳产。2014年千人桥点示范种植0.67hm2,理论测产达11925kg/hm2。实际产量达9240kg/hm2。杭埠大面积示范种植,农户理论测产达11760kg/hm2。该品种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有效穗达474万/hm2,总粒数104.9粒,结实率90%,千粒重26.3g。属于穗大粒重的大穗型品种。
2.3.2生育期适中。该品种全生育期在该地150d左右,属早熟晚粳类型。与武运粳7号相当,比安选晚1号略早。6月10日播种,8月31日始穗,播始历期83d。据大田观察,该品种比太湖糯全生育期短15d左右。另外,该品种对光照有钝感,具有早播早收的特性。5月12日播种的田块,10月中旬能够收割。
2.3.3抗病性。该品种与太湖糯、皖稻68相比,表现出较强的抗稻瘟病能力。在圩畈区稻瘟病表现较重,示范田未出现稻瘟病病株。无论示范田,还是早播大田,该品种未发现条纹叶枯病病株。
比品种属粳性糯稻品种,糯性强,具有特殊香味。
3结论与讨论
(1)镇糯19是一个大穗型早熟晚粳糯稻新品种。前期生长势强,后期群体度好,转色快,具有高产、稳产、好种的特性,该品种抗性在安徽省舒城县表现较强。
(2)镇糯19虽然表现出较强的抗高温能力,但播种过早增加防治病虫害的成本,播种过迟,基本营养生长量不足,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因此,建议播种期在5月25日至6月10日之间。
第四篇:高脂肪大豆黑农8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高脂肪大豆黑农8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选育方法及经过
黑农87大豆(原代号哈11-3646),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以合丰50为母本,用60Co-γ射线120Gy处理黑农44的M4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杂交与辐射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2017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表现
高油大豆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5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0厘米左右,少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微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2克左右。三年品种分析结果:蛋白质含量36.35%,脂肪含量23.19%。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中抗灰斑病。
2.2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054.7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6.2%;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斤产量2942.0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0.5%。栽培技术
3.1 地块选择,精细整地 应选择中等或中上等肥力的平川地草甸土地块前茬最好是玉米、杂粮,条件不允许时可选迎茬或重茬一年的大豆地块,不宜选用土壤肥力太低和低洼易涝的耕地。要严格按照农机田间作业技术标准,进行秋深松旋耕或秋深翻耙地并达到待播状态。深松、旋耕、灭茬、深翻、耙地都要在秋季进行,不宜进行春翻、深松整地作业。旋后耕层土壤无大坷垃,地面平整,无漏耕和拖堆,达到播种状态。
3.2 药剂拌种,?m时播种 种子精选后用大豆种衣剂提前进行拌种包衣,用以防治大豆根腐病和根潜蝇。为了保证播种质量和确保苗全、苗匀、苗壮,在播种时期上,以地表面5cm处的土壤地温稳定通过7~8℃时为标准,我县一般控制在5月5日~5月15日之间进行播种,这个时期播种可充分利用4月份返浆期的土壤水分,并躲过5月中旬土壤水分干旱阶段,确保大豆在5月25日前出齐苗,做到秋霜春防。可选用2BJ-3型王中王精密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播种镇压连续作业,播后隔日用“V”型镇压器进行补压,确保出苗整齐一致。公顷保苗22~24万株。
3.3 施肥
3.3.1 增施农肥,合理利用化肥 农肥作为一种完全肥料,可以平衡供给大豆营养,改善耕层土壤的生态环境。一般亩施优质农肥1500kg,农肥与化肥结合施用,一般亩施二铵15kg,50%硫酸钾2.67kg。利用播种机进行施肥,并做到分层深施来提高肥料利用率。满足大豆生育全过程对肥料的需求。
3.3.2 追肥 分枝期叶面追肥,亩用菌克毒克66.7g加尿素0.4kg对水30kg叶面喷洒,用来防治大豆根腐病和叶面追肥。始花期追肥,亩用尿素0.47kg加硼钼微复肥13.3g,再加磷酸二氢钾100g对水30kg进行根外追肥。大豆鼓粒期追肥,根据大豆长势,亩可用0.47kg尿素加惠满丰、金牌655等叶面肥,对水30kg喷洒,确保大豆后期不脱肥。如果大豆前期生长旺盛,为防止倒伏,在大豆初花期至盛花期,每亩可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mg/kg水溶液50kg进行叶喷。
3.4 化学与机械除草相结合 播后苗前封闭除草,每亩用90%的乙草胺120~145g加70%的赛克津可湿性粉剂26.6~40g,对水30kg喷雾。大豆苗后茎叶处理应在大豆1~3片复叶、杂草2~4叶时进行,每亩用25%的虎威水剂66~100g加10%的禾草克乳油50~80ml混配后对水35kg喷雾防除杂草。大豆出苗后至封垄前完成三铲三趟,封垄后拔一遍大草。
3.5 适时收获 当田间10%的植株叶片尚未脱落是人工收获的最佳时期。机械收获分段收获在黄熟末期进行,联合收获在完熟期进行。
(作者单位:156200 黑龙江省绥滨县忠仁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第五篇:高脂肪大豆新品种合农8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高脂肪大豆新品种合农8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选育方法及经过
合农85号大豆原代号合交2010-37,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合丰55为母本,黑农5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7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2特征特性
2.1农艺性状表现
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4厘米左右,无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子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1.5克左右。蛋白质含量38.40%,脂肪含量22.60%。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8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00℃左右。
2.2产量表现
2014~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020.8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12.6%;2016年生产验平均公顷产量2864.6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12.0%。
3栽培技术
3.1选地与整地
大豆对土壤类型的适应性较强,但疏松肥沃的土壤更利于大豆?@得高产。重茬或迎茬将导致大豆病虫害加重,前茬大豆残留分泌物会抑制大豆植株生长,致使植株生长畸形,品质和产量显著降低。种植大豆要选择大麦、小麦、油菜为前茬,大麦、油菜收获早,有利于早整地和积累土壤水分,并利于消灭杂草和加速土壤养分分解。细致整地:根据前茬作物进行伏秋翻,深度22~25厘米,作业时不起大土块,不出明条、垡块,要扣严、不重、漏。耕堑直,百米内直线误差不超过20厘米,地表10米内高低差不超过15厘米。耙耢结合,达到平整细碎,10米宽幅内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平方米内直径3~5厘米土块不超过10个。耙深10~15厘米。要求地头齐,不出三角抹斜。起垄要直,50米长直线误差不超过5厘米,垄距误差不超过11厘米,垄台误差不超过3厘米,垄幅误差在过3厘米以内,起垄后镇压。
3.2增施农肥,合理利用化肥
农肥作为一种完全肥料,可以平衡供给大豆营养,改善耕层土壤的生态环境。一般亩施优质农肥1500kg,农肥与化肥结合施用,一般施肥量为磷酸二铵125kg/公顷、尿素30kg/公顷、钾肥70kg/公顷。利用播种机进行两次施肥,并做到分层深施来提高肥料利用率。第一次在播种前把施肥总量70%的化肥施入种下15cm处。第二次其余化肥全部做种肥随播种施入种下5-7cm处,以满足大豆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如有缺肥的症状可适当追施大豆叶面肥1-2次。
3.3药剂拌种,适时播种
种子精选后用大豆种衣剂提前进行拌种包衣,用以防治大豆根腐病和根潜蝇。为了保证播种质量和确保苗全、苗匀、苗壮,在播种时期上,以地表面5cm处的土壤地温稳定通过7-8℃时为标准,我县一般控制在5月5日-5月15日之间进行播种,这个时期播种可充分利用4月份返浆期的土壤水分,并躲过5月中旬土壤水分干旱阶段,确保大豆在5月25日前出齐苗,做到秋霜春防。在播种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播种镇压连续作业,播后隔日用“V”型镇压器进行补压,确保出苗整齐一致。一般公顷保苗25-30万株。
3.3田间管理
当幼苗出土后,应及时进行查苗补苗,以保证全苗、间苗宜早,一般以子叶展开时间苗效果最好。根据豆苗生育状况进行2~3次中耕,第1次中耕以第1片真叶出现时为宜,深度不宜超过3.5 cm;第2次中耕可在出现3~4片复叶、子叶发黄时进行,深度为4.5 cm;第3次中耕一般在苗高20 cm左右时,开花前进行,宜浅耕,培土高度以略高于子叶节为准。
4化学除草
4.1播后苗前防除 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48%拉索乳油250 mL或72%都尔乳油130 mL,加水30kg均匀喷洒于地表,防除稗草、狗尾草、马唐等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马齿苋等阔叶杂草。每亩用70%塞克津可湿性粉剂40 g对水25 kg喷雾,对蓼、苋、藜、马齿苋、苍耳等防效较好。
4.2茎叶期防除 以蓼、苋、藜、苍耳等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在大豆1~3片复叶期,每亩用25%虎威水溶液0.08L加21.4%杂草焚乳油0.1 L混匀后加水30kg进行茎叶喷雾,防除效果显著。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豆田,可在杂草三至五叶期,每亩用12.5%盖草能乳油40 mL或10%禾草克乳油50 mL对水30 kg混匀后茎叶喷雾。
5病虫害防治
目前大豆生产上病虫害较重的是灰斑病和蚜虫、食心虫。防治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7月下旬,每亩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kg对水30kg喷洒预防灰斑病。当田间20%的大豆有蚜虫时,一般可用40%的乐果乳油8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用2.5%的敌杀死乳油、5%的来福灵乳油、富尔3%啶虫脒乳油,每亩用药15~20 mL,对水40~50kg喷雾。
6适时收获
人工收获在落叶达90%时进行;机械收获在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要求割茬低不留荚,综合损失率不超过2%,清洁率大于95%。脱粒后进行机械或人工清选,产品质量符合大豆收购质量标准三等以上。待大豆水分降到12%以下时稍晾晒入库保存。
(作者单位:156200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绥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