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秦油7号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论文
摘 要:油菜在我国居四大油料作物(油菜、花生、向日葵和芝麻)之首,是我国主要食用油的发展方向,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优质油菜生产,提高油菜产量,不仅能为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生活、健康水平,促进轻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基于此,从特征特性、选种、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秦油7号主要栽培技术。
关键词:
关键词:油菜;秦油7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特征特性
秦油7号是继秦油2号之后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是我国推广面积较大的杂交油菜品质之一。2001年1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家编号:国审号2002002。其特点是幼苗半直立,子叶肾脏形,幼茎紫红,心叶黄绿紫缘,深裂叶,叶缘钝锯齿状,顶裂叶园大,叶色浆绿,花色黄,花瓣大而侧叠,均生分枝,与主茎夹角较小,角果浅紫色、直生、中长较粗而粒多。优点是低感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耐寒、耐旱、丰产、稳产、高油。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检中心分析测定,含油量43.22%,芥酸0.36%,硫甙含量22.57 umol/g。选种、晒种、拌种
通过风选和筛选等方法,选出饱满整齐的大粒种子。播种前在阳光下晒种1~2 d,切忌把种子直接摊在水泥地上或金属器皿上暴晒,严防高温烫伤种子。药剂拌种按50.0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30 g/kg拌种,可在拌种前将种子表面喷湿后拌种,也可以包衣拌种。主要栽培技术
3.1 苗床准备 培育壮苗要求土壤肥沃,土质疏松,靠近水源。苗床与大田的比例通常为1.5:1.7。施足速效基肥,还可以用氮、磷、钾、硼肥相结合,在整地之前施下。该品种是弱冬性品种,相对于春季较强的品种风险较小。近几年,冬暖气候比较明显,育苗移栽的播种期适当推迟到9月15-25日。
3.2 适期播种,加强苗床管理 播种时要分厢定量,稀撒均播。播前晒种1~2 d提高种子的活力。加强苗床管理要做到两早两勤。早间苗定苗、早追肥;勤防病虫、勤排灌。喷洒多效唑育矮壮苗,多效唑能有效地调控油菜幼苗生长发育。在三叶期每亩用15.00%多效唑粉剂30 g兑水50 kg喷施一次,可促使幼苗叶片增加,根茎增粗,叶柄变短,叶和根的千重增加,移栽后成活快,抗性增强,增产显著,同时还可以提高苗床利用率20.00%~30.00%。
3.3 提高移栽质量 一般宜在9月中下旬播种,苗床与大田比1.0:6.0,三片真叶期喷150 mg/kg的多效唑,或18 mg/kg烯效唑,秧龄期4~45 d。适时早栽,合理密植:移栽期以11月上中旬为宜。早栽情况下移栽密度以8 000株/667 m2为宜,正常移栽以9 000株/667 m2为宜。油菜生长需要深厚疏松的耕层,肥沃及水分适宜的土壤,对整地做基本要求是深耕整细,较好地调节土、水、气及热的关系,加速土壤养分的转化释放,确保高产。该品种是杂交种,生长势强,移栽的最佳时期是6~7叶期,苗龄35 d左右,移苗时要栽大苗、壮苗,剔除小苗、弱苗和异型苗,体苗生长整齐一致,栽后需浇透棵活,促使活棵早、死叶少。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早发稳长。重施基肥或随根肥,早施苗肥和腊肥,严格控制苔肥,巧施花角肥。春前和春后用肥比3.0:1.0。深沟高畦,治虫防病,注意防治菌核病,注意施用硼肥。按照“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腊肥、巧施花肥”的原则,科学施肥,能使有限的肥料取得最好的增产效果。至施全肥料的基础上,要注重硼肥的使用,缺硼植株生长缓慢,矮化。茎超长加厚,本质损坏。轻度缺硼时叶脉间出现蓝紫色斑点,发展到老叶边缘产生紫色斑块,出现畸形芽和萎缩的花。顶端持续开花,花花期延长,角果少,不结实,俗称“花而不实”症。只有合理使用各种肥料,才能使油菜增产增收。加强田间管理
油菜移栽后需及时清理沟渠,三沟配套,使排水畅通,减少湿害。
把好移栽关,移栽田块要施足基肥,整好畦田,开好三沟,移栽时要边起苗、边移栽,并且栽稳、栽实,移栽时选择大壮苗,不栽细弱苗,移栽后及时浇灌定根水。渍害是油菜高产的重要障碍因子,要抓好有利时机突击开好田内沟,挖好田外沟,提高排涝降渍及抗旱能力,避免冻融交替,加重冬害。油菜返青后应及时浅耕松土,促根壮苗,清理杂草。病虫草害B防治
根据油菜生育过程中病虫草害的发育情况,及时搞好油菜病虫害的防治。苗期油菜应注意防虫害为主,苔花期以防病害为主。虫害以蚜虫、菜青虫等发生较为普遍;病害主要有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等发生较为普遍。应进行综合防治。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及时防治,蚜虫选用每667 m2 50.0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倍液防治;菜青虫选用每667 m2 21.00%的杀虫先锋60~80 mL兑水均匀喷雾防治;病毒病又称花叶病,常见病害易被其他病害侵染,该病主要依靠蚜虫栽田间传播蔓延。防蚜虫是关键;菌核病选用50.0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霜霉病选用药剂50.0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0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第二篇:2013年秦研211、秦油209栽培技术要点
高产、抗冻、耐肥油菜--秦研
211、秦油209栽培技术要点
1、稀植:苗床1.0-1.2分地。移栽田适宜密度为每亩7000~8000株,移栽行距1.6-1.7尺,株距5-6寸,直播田适宜密度为每亩15000~18000株,行距
1.5-1.6尺,株距2.5-3.0寸。
2、肥足:基肥要足,返青时施尿素15斤(或尿素10斤+螯合锌氮肥10斤),抽苔5-10厘米时再一次性施尿素30-40斤。
3、病虫防治、补硼要及时:4叶期要喷硼友多,加低温下效果仍很好的万恒等的防治蚜虫药剂。来年4月上旬油菜初花、盛花期及时每亩用50%恒田保克40-50克+硼友多2包防治菌核病和补硼。
4、播种期确定:
★移栽田:盐城市区向北县市在9月10-15日,市区向南县市在9月15-20日,每亩用种量100克(1袋)。移栽适期为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直播行距
1.5-1.6尺,株距2-3寸。
★直播田:安排在9月25日-10月25日(北部要偏早,南部可适当偏迟,确保冬前叶龄达6-8叶,以利安全越冬。冬季气温骤降前可喷基因活化剂、绿之源、果想旺提高油菜苗抗冻性),每亩用种量200-300克(2-3包)。
高产、抗冻、耐肥油菜--秦研
211、秦油209栽培技术要点
1、稀植:苗床1.0-1.2分地。移栽田适宜密度为每亩7000~8000株,移栽行距1.6-1.7尺,株距5-6寸,直播田适宜密度为每亩15000~18000株,行距
1.5-1.6尺,株距2.5-3.0寸。
2、肥足:基肥要足,返青时施尿素15斤(或尿素10斤+螯合锌氮肥10斤),抽苔5-10厘米时再一次性施尿素30-40斤。
3、病虫防治、补硼要及时:4叶期要喷硼友多,加低温下效果仍很好的万恒等的防治蚜虫药剂。来年4月上旬油菜初花、盛花期及时每亩用50%恒田保克40-50克+硼友多2包防治菌核病和补硼。
4、播种期确定:
★移栽田:盐城市区向北县市在9月10-15日,市区向南县市在9月15-20日,每亩用种量100克(1袋)。移栽适期为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直播行距
1.5-1.6尺,株距2-3寸。
★直播田:安排在9月25日-10月25日(北部要偏早,南部可适当偏迟,确保冬前叶龄达6-8叶,以利安全越冬。冬季气温骤降前可喷基因活化剂、绿之源、果想旺提高油菜苗抗冻性),每亩用种量200-300克(2-3包)。
高产、抗冻、耐肥油菜--秦研
211、秦油209栽培技术要点
1、稀植:苗床1.0-1.2分地。移栽田适宜密度为每亩7000~8000株,移栽行距1.6-1.7尺,株距5-6寸,直播田适宜密度为每亩15000~18000株,行距
1.5-1.6尺,株距2.5-3.0寸。
2、肥足:基肥要足,返青时施尿素15斤(或尿素10斤+螯合锌氮肥10斤),抽苔5-10厘米时再一次性施尿素30-40斤。
3、病虫防治、补硼要及时:4叶期要喷硼友多,加低温下效果仍很好的万恒等的防治蚜虫药剂。来年4月上旬油菜初花、盛花期及时每亩用50%恒田保克40-50克+硼友多2包防治菌核病和补硼。
4、播种期确定:
★移栽田:盐城市区向北县市在9月10-15日,市区向南县市在9月15-20日,每亩用种量100克(1袋)。移栽适期为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直播行距
1.5-1.6尺,株距2-3寸。
★直播田:安排在9月25日-10月25日(北部要偏早,南部可适当偏迟,确保冬前叶龄达6-8叶,以利安全越冬。冬季气温骤降前可喷基因活化剂、绿之源、果想旺提高油菜苗抗冻性),每亩用种量200-300克(2-3包)。
第三篇:水稻新品种东粳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新品种东粳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付 骞1,付丰业1,郭元军,2
(1.吉林省通化市富民种子有限公司 吉林 辉南 135100; 2.辉南县辉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135102)
摘要:东粳6是吉林省通化市富民种子公司通过集团育种方法和田间鉴定选择育成的优良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适应区域广等特点。201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批号为:吉审稻2011011),适合于吉林省四平、长春、辽源、通化、松原、白城等中晚熟稻区及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等北方适宜稻作区种植。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
东粳6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选育经过
通化市富民种子公司1998年夏以通育120为母本,以秋光为父本进行杂交,F1—F5(1999-2003年)杂交后代进行集团育种方法和田间选择;F6(2004年)挑选优良稳定株系,在病圃环境下进行选育。F7—F9(2005-2007年)进行产比及田间抗性鉴定,同时进行异地多点鉴定试验。2008年推荐省区试预备试验,同时进行小面积生产示范。于2010年完成区试和生产试验程序,并报审。2011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命名为:东粳6(审定批号为:吉审稻2011011)。主要特征特性
2.1生物学特性
2.1.1 植株性状:株高108.9厘米,株型适中,叶片上举,茎叶绿色,分蘖力较强,每亩有效穗数20.5万穗,活杆成熟。
2.1.2 穗部性状:主穗长21.7厘米左右,弯曲穗型,主蘖穗较齐,平均穗粒数120.4粒,着粒密度适中,结实率87.1%以上。
2.1.3 籽粒性状:粒形椭圆,颖及颖尖均黄色,无芒,千粒重27.4克。2.1.4 生育日数: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39天左右,需≥10℃积温2850℃。2.2 品质分析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验,品质分析结果:糙米率84.0%、精米率73.4%、整精米率63.2%、粒长5.3mm、长宽比1.8、垩白米率48%、垩白度4.3%、透明度1级、碱消值5.0级、胶稠度70mm、直链淀粉含量17.6%、蛋白质含量7.9%。依据农业部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米质符合四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
2.3 抗逆性鉴定
2008-2010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连续三年采用苗期分菌系人工接种、成株期病区多点异地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对苗瘟中抗、叶瘟中抗、穗瘟表现感,2009-2011年,在23个抗纹枯病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中,纹枯病表现中感。
2.4 产量表现
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328.0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4.4%,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025.3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6.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676.7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平均增产5.5%。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890.2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8.3%。栽培技术要点
3.1适时稀播育壮秧 4月上、中旬播种,规范化旱育苗,播催芽种子150g/m2;盘育苗,播催芽种子60g/盘;隔离层育苗,播催芽种子350g/m2,稀播育壮秧。
3.2适时插秧,合理密植 5月中、下旬插秧,栽培密度:行株距30×20厘米,每穴2-3棵苗。
3.3 因地制宜,科学施肥
施肥:氮、磷、钾配方施肥。公顷施纯氮135—150公斤,按底肥30公斤左右,分蘖肥55公斤左右,补肥30公斤左右,穗肥30公斤左右的方式分期施用;公顷施纯磷60公斤全部做底肥;公顷施纯钾90公斤,分两次施入,底肥占40%,拔节期追60%。
3.4 加强水分管理 移栽至返青期:移栽时保持1cm浅水层,保证插秧质量,移栽后保持5~7 cm深水护苗。返青后至有效分蘖末期:采用浅水灌溉,水深保持1~3 cm为宜;有效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适时晒田,减少无效分蘖,晒田的标准是,地面上产生细的裂纹,根际周围发出新根。保水性能差和长势不足的稻田不宜晒田,晒田5-7天后及时灌水。孕穗、抽穗、开花期:要保持6~7 cm水层,保证充足的水分。若孕穗期遇17 ℃以下低温,水深应保持在15~20 cm,深灌护胎,预防障碍性冷害。乳熟期至收获前间歇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切不可断水过早,一般可在收获前10天左右断水。
3.5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可根据稻田杂草类型,在移栽后5~7 d选择低毒高效的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用60%丁草胺乳油1.5kg/hm2加10%草克星可湿性粉剂0.2 kg /hm2拌300 kg/hm2细沙或潮土撒施,施药后保持4~5cm水层7d,主要防除稗草、野慈菇、鸭舌草、泽泻;如果杂草防效差,可用48%苯达松乳剂1.5kg/hm2兑水250kg/hm2,在6月中下旬排干稻田水后进行叶面喷雾,2d后灌水,主要防除三棱草与稗草。6月末至7月中旬注意防治水稻二化螟,一般施用5%杀虫双颗粒剂1.5kg/hm2。水稻稻瘟病是一种生物性自然灾害,没有绝对抗病品种,应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要在孕穗期和始穗期分别喷施一次药剂进行预防,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为:使用40%富士一号乳油或可湿性粉剂1.5 kg/hm2稀释成500倍液喷雾;也可用13%灭稻瘟一号或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 kg/hm2稀释成500倍液喷雾。适应区域与推广前景
该品种生育期139天,在吉林省属中晚熟品种,在吉林省区试、生试及多年多点示范种植,表现出优质、丰产性好、多抗、适应性广等优点,推广前景广阔,适合于吉林省四平、长春、辽源、通化、松原、白城等中晚熟稻区及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等北方适宜稻作区种植。
作者简介:付 骞(1960-),男,农艺师。
通讯地址:吉林省通化市富民种子有限公司 邮编135102 联系电话:*** 郭元军 邮箱 jlhnjd@163.com
第四篇:高脂肪大豆黑农8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高脂肪大豆黑农8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选育方法及经过
黑农87大豆(原代号哈11-3646),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以合丰50为母本,用60Co-γ射线120Gy处理黑农44的M4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杂交与辐射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2017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表现
高油大豆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5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0厘米左右,少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微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2克左右。三年品种分析结果:蛋白质含量36.35%,脂肪含量23.19%。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中抗灰斑病。
2.2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054.7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6.2%;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斤产量2942.0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0.5%。栽培技术
3.1 地块选择,精细整地 应选择中等或中上等肥力的平川地草甸土地块前茬最好是玉米、杂粮,条件不允许时可选迎茬或重茬一年的大豆地块,不宜选用土壤肥力太低和低洼易涝的耕地。要严格按照农机田间作业技术标准,进行秋深松旋耕或秋深翻耙地并达到待播状态。深松、旋耕、灭茬、深翻、耙地都要在秋季进行,不宜进行春翻、深松整地作业。旋后耕层土壤无大坷垃,地面平整,无漏耕和拖堆,达到播种状态。
3.2 药剂拌种,?m时播种 种子精选后用大豆种衣剂提前进行拌种包衣,用以防治大豆根腐病和根潜蝇。为了保证播种质量和确保苗全、苗匀、苗壮,在播种时期上,以地表面5cm处的土壤地温稳定通过7~8℃时为标准,我县一般控制在5月5日~5月15日之间进行播种,这个时期播种可充分利用4月份返浆期的土壤水分,并躲过5月中旬土壤水分干旱阶段,确保大豆在5月25日前出齐苗,做到秋霜春防。可选用2BJ-3型王中王精密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播种镇压连续作业,播后隔日用“V”型镇压器进行补压,确保出苗整齐一致。公顷保苗22~24万株。
3.3 施肥
3.3.1 增施农肥,合理利用化肥 农肥作为一种完全肥料,可以平衡供给大豆营养,改善耕层土壤的生态环境。一般亩施优质农肥1500kg,农肥与化肥结合施用,一般亩施二铵15kg,50%硫酸钾2.67kg。利用播种机进行施肥,并做到分层深施来提高肥料利用率。满足大豆生育全过程对肥料的需求。
3.3.2 追肥 分枝期叶面追肥,亩用菌克毒克66.7g加尿素0.4kg对水30kg叶面喷洒,用来防治大豆根腐病和叶面追肥。始花期追肥,亩用尿素0.47kg加硼钼微复肥13.3g,再加磷酸二氢钾100g对水30kg进行根外追肥。大豆鼓粒期追肥,根据大豆长势,亩可用0.47kg尿素加惠满丰、金牌655等叶面肥,对水30kg喷洒,确保大豆后期不脱肥。如果大豆前期生长旺盛,为防止倒伏,在大豆初花期至盛花期,每亩可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mg/kg水溶液50kg进行叶喷。
3.4 化学与机械除草相结合 播后苗前封闭除草,每亩用90%的乙草胺120~145g加70%的赛克津可湿性粉剂26.6~40g,对水30kg喷雾。大豆苗后茎叶处理应在大豆1~3片复叶、杂草2~4叶时进行,每亩用25%的虎威水剂66~100g加10%的禾草克乳油50~80ml混配后对水35kg喷雾防除杂草。大豆出苗后至封垄前完成三铲三趟,封垄后拔一遍大草。
3.5 适时收获 当田间10%的植株叶片尚未脱落是人工收获的最佳时期。机械收获分段收获在黄熟末期进行,联合收获在完熟期进行。
(作者单位:156200 黑龙江省绥滨县忠仁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第五篇:高脂肪大豆新品种合农8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高脂肪大豆新品种合农8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选育方法及经过
合农85号大豆原代号合交2010-37,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合丰55为母本,黑农5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7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2特征特性
2.1农艺性状表现
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4厘米左右,无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子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1.5克左右。蛋白质含量38.40%,脂肪含量22.60%。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8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00℃左右。
2.2产量表现
2014~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020.8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12.6%;2016年生产验平均公顷产量2864.6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12.0%。
3栽培技术
3.1选地与整地
大豆对土壤类型的适应性较强,但疏松肥沃的土壤更利于大豆?@得高产。重茬或迎茬将导致大豆病虫害加重,前茬大豆残留分泌物会抑制大豆植株生长,致使植株生长畸形,品质和产量显著降低。种植大豆要选择大麦、小麦、油菜为前茬,大麦、油菜收获早,有利于早整地和积累土壤水分,并利于消灭杂草和加速土壤养分分解。细致整地:根据前茬作物进行伏秋翻,深度22~25厘米,作业时不起大土块,不出明条、垡块,要扣严、不重、漏。耕堑直,百米内直线误差不超过20厘米,地表10米内高低差不超过15厘米。耙耢结合,达到平整细碎,10米宽幅内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平方米内直径3~5厘米土块不超过10个。耙深10~15厘米。要求地头齐,不出三角抹斜。起垄要直,50米长直线误差不超过5厘米,垄距误差不超过11厘米,垄台误差不超过3厘米,垄幅误差在过3厘米以内,起垄后镇压。
3.2增施农肥,合理利用化肥
农肥作为一种完全肥料,可以平衡供给大豆营养,改善耕层土壤的生态环境。一般亩施优质农肥1500kg,农肥与化肥结合施用,一般施肥量为磷酸二铵125kg/公顷、尿素30kg/公顷、钾肥70kg/公顷。利用播种机进行两次施肥,并做到分层深施来提高肥料利用率。第一次在播种前把施肥总量70%的化肥施入种下15cm处。第二次其余化肥全部做种肥随播种施入种下5-7cm处,以满足大豆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如有缺肥的症状可适当追施大豆叶面肥1-2次。
3.3药剂拌种,适时播种
种子精选后用大豆种衣剂提前进行拌种包衣,用以防治大豆根腐病和根潜蝇。为了保证播种质量和确保苗全、苗匀、苗壮,在播种时期上,以地表面5cm处的土壤地温稳定通过7-8℃时为标准,我县一般控制在5月5日-5月15日之间进行播种,这个时期播种可充分利用4月份返浆期的土壤水分,并躲过5月中旬土壤水分干旱阶段,确保大豆在5月25日前出齐苗,做到秋霜春防。在播种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播种镇压连续作业,播后隔日用“V”型镇压器进行补压,确保出苗整齐一致。一般公顷保苗25-30万株。
3.3田间管理
当幼苗出土后,应及时进行查苗补苗,以保证全苗、间苗宜早,一般以子叶展开时间苗效果最好。根据豆苗生育状况进行2~3次中耕,第1次中耕以第1片真叶出现时为宜,深度不宜超过3.5 cm;第2次中耕可在出现3~4片复叶、子叶发黄时进行,深度为4.5 cm;第3次中耕一般在苗高20 cm左右时,开花前进行,宜浅耕,培土高度以略高于子叶节为准。
4化学除草
4.1播后苗前防除 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48%拉索乳油250 mL或72%都尔乳油130 mL,加水30kg均匀喷洒于地表,防除稗草、狗尾草、马唐等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马齿苋等阔叶杂草。每亩用70%塞克津可湿性粉剂40 g对水25 kg喷雾,对蓼、苋、藜、马齿苋、苍耳等防效较好。
4.2茎叶期防除 以蓼、苋、藜、苍耳等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在大豆1~3片复叶期,每亩用25%虎威水溶液0.08L加21.4%杂草焚乳油0.1 L混匀后加水30kg进行茎叶喷雾,防除效果显著。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豆田,可在杂草三至五叶期,每亩用12.5%盖草能乳油40 mL或10%禾草克乳油50 mL对水30 kg混匀后茎叶喷雾。
5病虫害防治
目前大豆生产上病虫害较重的是灰斑病和蚜虫、食心虫。防治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7月下旬,每亩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kg对水30kg喷洒预防灰斑病。当田间20%的大豆有蚜虫时,一般可用40%的乐果乳油8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用2.5%的敌杀死乳油、5%的来福灵乳油、富尔3%啶虫脒乳油,每亩用药15~20 mL,对水40~50kg喷雾。
6适时收获
人工收获在落叶达90%时进行;机械收获在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要求割茬低不留荚,综合损失率不超过2%,清洁率大于95%。脱粒后进行机械或人工清选,产品质量符合大豆收购质量标准三等以上。待大豆水分降到12%以下时稍晾晒入库保存。
(作者单位:156200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绥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