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申论A答案解析
一、17分
“给定资料4”中陈博士认为“劳动力短缺对于未来中国发展来说是个积极的信号”,并表示对我国陷入“人口诅咒”陷阱的担忧。请回答:
1.联系给定材料,谈谈对“劳动力短缺对于未来中国发展来说是个积极的信号”的理解。(100字以内)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题目要求联系给定材料,谈谈对“劳动力短缺对于未来中国发展来说是个积极的信号”的理解,属于句子理解题。在作答时,应先阐释题中语句,再具体分析,最后作出总结。另外,要注意字数在100字以内。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通读给定材料可知,作答范围在“给定资料4”。在“给定资料4”中,可以提炼出以下要点:短缺的劳动力市场会使人们关注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性;只有当为稀缺的劳动力资源支付更高的报酬时我们才会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而技术创新也会随之绽放;陷入“人口诅咒”的陷阱。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以上要点进行合并、加工,按照“点明本质含义-具体阐释分析-做出总结说明”的结构组织答案即可。
【参考答案】
劳动力短缺能促进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短缺的劳动力市场会使人们关注劳动力资源,为其支付更高报酬,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从而推动技术创新,避免陷入“人口诅咒”的陷阱。因此,劳动力短缺是个积极信号。
2.结合“给定资料3、4”,试对“人口诅咒”这一概念作解释。(100字以内)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题干要求.结合“给定资料3、4”,试对“人口诅咒”这一概念作解释,属于词语阐释题。在作答时,要对“人口诅咒”的含义、成因、解决措施加以说明,即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作答。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材料三通过“盛昌”由盛转衰,指出我国制造业现在面临着极大困境:用工成本很高。继而分析:随着劳动力优势的逐渐丧失,一度曾把为世界品牌代工视为骄傲的工厂,现在不得不面临疲于维持的状态,甚至破产。最后得出结论:靠廉价劳动力优势支撑起来的国家经济发展,已难以为继。材料同时列举A市制造业探索转型升级的例子,揭示了解决制造业危机的方法: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塑造起自己的品牌。
材料四,主要讲了某大学陈博士提出的“资源诅咒”、“石油诅咒”,从侧面对题干中“人口诅咒”的定义进行说明。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按照“人口诅咒”的“定义-成因-对策”思路组织答案即可。
【参考答案】
“人口诅咒”是指我国制造业过分依赖廉价劳动力,陷入发展困境。当下,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制造业成本上升,继续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经济已难以维持。为此,应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塑造自己的品牌。
二、18分
根据“资料6”分析归纳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成功的原因。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250字左右。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通过审题可知,题干要求“根据‘给定资料6’分析归纳职业教育在德国成功的原因”,为作答提供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作答范围为“给定资料6”;二是作答内容为“分析归纳职业教育在德国成功的原因”。要求中提到“条理清楚”,因此,考生在作答时要注意答题结构。另外,还要注意字数在250字左右。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既然作答范围是“给定资料6”,那就需要了解“给定资料6”讲的是什么,从中可以提炼哪些要点。
通读“给定资料6”可知,“给定资料6”讲的是德国的职业教育情况。在资料中,与作答内容相关的要点包括:德国政府重视科研及人才,生产以人为主导,经职业技术培训后的技术工人待遇很高;职业培训的费用主要由政府和企业承担;企业提供实习场所,给学生发生活费;德国《职业教育法》对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资格、设备等都有所规定;企业会享受到国家的经费补贴;无力或不愿培训时,由职业培训中心帮助承担“校外培养”任务;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政府和工业界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各司其职,目的只有一个:培养技术型人才,保持德国竞争力;搭建合理的法律框架,认可培训岗位并对培训、创新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为职业教育设定课程,为教职人员提供资金支持等;监管商会活动;监管企业、证书发放;不断创新、更新职业培训岗位,提名专家参与规则制定,并提供一定的培训补贴;监管企业,包括核实企业培训资质、监管企业培训等重要环节;为企业培训提供咨询,调解企业与学徒产生的纠纷。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分析以上提炼出来的要点,职业教育在德国成功是因为政府和工业界的共同作用,具体分析时,应从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商会和企业四个方面组织答案。最后,将要点用简洁的语句,全面、准确地写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
职业教育之所以在德国成功,是因为政府和工业界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各司其职,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保持德国竞争力为目的。
一、联邦政府:搭建合理的法律框架,认可培训岗位并对培训、创新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经职业技术培训后的技术工人待遇很高。
二、地方政府:为职业教育设定课程,为教职人员提供资金支持等,监管商会活动。
三、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发给学生一定的生活费用,不断创新、更新职业培训岗位,提名专家参与规则制定,并提供一定的培训补贴;无力或不愿培训时,由职业培训中心帮助承担。
四、商会:监管企业,发放证书,为企业培训提供咨询,调解企业与学徒产生的纠纷。
三、20分
假设某市工会领导阅读了“资料7”后,拟在全市制造业中开展“蓝领创新”活动,请以“从市总工会”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定位准确,内容全面,语言生动,具有号召力,400-45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本题要求以工会的名义,写一份有关开展“蓝领创新活动”的倡议书。作答时注意题目的作答要求,即定位准确,内容全面,语言生动并且有号召力,这与题干中所给出的内容是相符合的。这里的定位是指倡议书的对象是全市制造业的从业者,所以倡议书的语言不能太官方、太生硬,要吸引人,要生动。此外,还要注意字数的要求是400—450字之间,不要在字数上面丢分。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从题干中我们得知答案的要点集中在给定材料7中,所以我们重点梳理材料7的有关内容。材
料7的第一段主要是讲述一个案例,浙江Z公司的组长老梁,在工作实践中发挥工人的自主创新作用,为企业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从老梁身上我们能看出来新时代工人的价值观的变化,他们不再把自己当成生产工具,二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个体,在价值观的带动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新时期工人的新定位。
材料7的第二段就是讲宝钢集团的“蓝领创新”,工人在生产一线中,进行发明创造,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利润。并且,工人之间能够发挥传、帮、带的精神,将“蓝领创新”能够得以推广。而且,企业也能够给工人提供创新的平台,建立激励体系,激发工作创新的积极性和潜能,最好的诠释了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如何依靠职工得到更好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蓝领创新”活动的核心是要号召企业和职工爱岗敬业,积极创新。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上述要点进行整合,突出重点,按照“阐明倡议事由——写明倡议事项——呼吁号召”的形式组织答案,注意用语要有号召性,语言生动准确。
【参考答案】
XX市总工会关于开展“蓝领创新”活动的倡议书
广大职工朋友们: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企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创新力不足日益成为我们工作的瓶颈。为了全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给广大职工同志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现决定开展“蓝领创新”活动,希望全市企业及职工朋友们,爱岗敬业,积极创新。
“蓝领创新”需要大家转变价值观,将自主创新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实现对自我的重新定位;需要大家不断在岗位中学习,在一线中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不断开拓创新;需要大家带头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发挥团体的跨岗位、跨区域、跨专业的协同机制;需要企业尊重工人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不断完善体制,激发工人的创新积极性,将创新融入企业的文化之中。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职工是创新的灵魂,岗位是创新的源泉。广大工友要不断发挥自主创新的潜能;企业要不断完善帮助工人自主创新的机制,最大限度的调动工人的创新积极性,共同迎来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XX市总工会
XX年XX月XX日
四、45分
“给定资料2”中提到“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这句话引发了你什么思考?请结合给定资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
(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论证有力;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写作思路】
通读给定资料可知,资料讲的主要是工人与制造业问题,围绕工人与制造业问题谈到了工人的过去与现状、中国制造业危机与转型升级、美国重新重视制造业、日本产业“空洞化”、德国制造业成功经验、德国职业教育情况、工人技术创新、我国加强职业培训几个方面。题干要求根据对“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这句话的思考,写一篇议论文。因此,写作时要先找到原文,再联系上下文以及整篇材料,确定文章立意。根据给定材料和题目要求,文章立意应为“创造条件,让工人实现自身价值”,题目可设置为“以人为本 让工人实现中国梦”。
例文是按照典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写的。
第一段介绍背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重要阶段,工人是仅次于农民的第二大主体。
第二段提出问题:进入新时代以后,工人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劳动技能低下,薪酬微薄„„
第三段分析原因:中国城乡二元对立;中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中国职业教育落后;社会保障严重滞后;功利主义盛行。
第四段提出对策:
一、改革不合理的户籍制度;
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五、加强舆论引导;
六、激励工人提升自身价值。
最后一段总结提升,照应标题和开头,发出呼吁号召,进一步升华论点。
【参考例文】
以人为本 让工人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说过,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对于工人来说,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重要阶段。要想高质量地实现工业化,必须依靠高素质工人。在我国,工人是仅次于农民的第二主体。只有让工人过上小康生活,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让工人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加工制造业为我国的迅速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甚至被誉为“世界工厂”。在这段时期,无数农民涌入城市,进入工厂。正是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才有了中国制造业的辉煌。可以说,没有工人的辛勤劳作,就没有中国的经济奇迹。然而,进入新时代以后,工人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劳动技能低下,薪酬微薄,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内容单调枯燥,工作压力大、时间长,没有上升空间,在社会上受歧视,无法融入城市„„更可悲的是,他们无法像父辈一样,回到农村。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阻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而是会破坏社会稳定。
出现以上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以来,中国城乡二元对立,户籍制度改革迟缓,自由迁徙受到极大限制。中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无法为工人提供好的岗位;中国职业教育落后,教育质量差,无力培养高级技工,职校学历得不到社会认可,工人素质普遍低下。社会保障严重滞后,很多工人都享受不到社会福利,尤其是私企的农民工。功利主义盛行,存在歧视底层劳动者的现象。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采取以下措施:
一、改革不合理的户籍制度,让劳动力自由流动,使农民工有机会在城市立足。
二、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工人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机会。
三、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政府要与学校、企业合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提升教育质量,认可职校学历,全面提升工人劳动技能。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全覆盖,严惩不执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企业。
五、加强舆论引导,改变不健康的社会风气,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底层劳动者的社会风气。
六、激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自身价值。
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以人为本,让工人实现中国梦,既是保障社会公正的重要方面,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相信随着户籍制度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等的逐步推进,工人的中国梦一定会很快实现!
第二篇: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笔试申论经典解析(A卷)
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笔试申论经典解析(A卷)
华图教育 王琨
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已结束,华图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安徽公务员考试研究资深专家王琨特对申论(A卷)真题做出经典解析,供广大考生参考。
【华图经典解析】
(一)共17分“给定材料4”中,陈博士认为“劳动力短缺对于未来中国发展来说是个积极的信号”并表示了对我国陷入“人口诅咒”陷阱的担忧。请回答:
1.联系给定材料,谈谈对“劳动力短缺对于未来中国发展来说是个积极的信号”这句话的理解。不超过100字)
2.结合“给定材料3-4”,试对“人口诅咒”这一概念作解释。(不超过100字)
分析:这是一道概括题的变式——词句理解。第一小题是句子理解,主要是解释“劳动力短缺对于未来中国发展来说是个积极的信号”这句话,按照答题的步骤是将句子分解成关键词进行解释,然后再组合成句。第二小题是词的解释,即对“人口诅咒”的解释。词句理解题是概括题的一种变式,其题型的性质和答题的步骤都是一致的,都是归纳性质的,不需要深度的分析,只是要对规定的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做出一定的归纳。
【华图经典解析】:
1、所谓“劳动力短缺对于未来中国发展来说是个积极的信号”是指在面对劳动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我国能够重新思考人力资源战略和产业政策,避免重复过去的以单纯消耗人力资源的发展模式,所以它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2、所谓“人口诅咒”是指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片面的依赖于较低端的人力资源,而没有对这种资源未来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或者使其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共18分。请根据“给定材料6”,分析归纳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取得成功的原因。(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要,250字左右。)
分析:这是一道分析类题目,主要是分析德国在职业教育领域成功的经验,只要依据“给定资料6”做出概括和一定的分析即可。
【华图经典解析】:
1、政府重视。德国联邦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制定了《职业教育法》,并投入大力的经费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2、方法科学。一方面政府与社会机构对职业教育的社会机构形成了非常好的良性互动,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的培训出社会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培养机制也很合理,学制相对较短,且重视实习和动手能力,能够与市场很好的有效对接。
3、社会认可。德国的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较高,更重要的是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也高,没有歧视现象。
(三)20分。假设某市总工会领导阅读了“给定材料7”后,拟在全市制造企业中开展“蓝领创新”活动。请以“xx市总工会”的名义,代写一份倡仪书。
(要求:定位准确,内容全面,语言生动,具有号召力;400-450字。)分析:倡议书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它作为日常应用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文体。倡议书一般由
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就本题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即要站在工会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同时内容要全面,倡议什么,为什么要倡议以及如何去实现倡议的事项要交代清楚。语言要通俗易懂,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鼓动性,也就是在内容上、形式上、和语言上都有要求。
倡议书
广大工人朋友: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创新,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职业理想更需要不断的创新。当前,我市企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创新的能力和意识明显不足。在面对国内外竞争压力逐渐加大的形势下,企业要走出困境只有充分的发挥我们工人的主体意识,不断的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为此,我会决定在全市企业范围内开展一次“蓝领创新”活动。
所谓“蓝领创新”就是要发挥工人的主体地位,使广大工友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们工人不该只是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我们应该成为一个个充满创造性的个体。创新不但能够降低产品的废品率,节约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效益。同时在创新的过程中还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一方面工人朋友们应该转变自身观念,变被动为主动,积极的去创造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建立激励机制,不断的激发工人的创新意识。
广大工人朋友们:我们不仅要安身立命,我们还需要抬头仰望星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让我们一起投入到“蓝领创新”的活动中来吧!
市总工会 年
月
日
(四)45分。“给定材料”提到,“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这句话引发了你什么思考?请参考给定材料,联系实际,自拟标题,自述角度,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①中心明确,思想深刻;②内容充实,论证有力;③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解析:这是一篇话题类作文。话题作文的写作基本要求就是一定要从给定的话题切入,然后再从话题或者观点中得到文章的论点。本题明确给定一个观点而且还有明确的问题“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这句话引发了你什么思考?所以论点一定要从对这句话得思考切入。另外从本文的具体要求来看,第一要求中心明确,也就是论点要清楚,直接在开篇的结尾或者标题就要体现出来,思想深刻也就是论点要有一定的深度,避免空谈对策,千万不能写出一般的策论文(即简单的问题—影响—原因—对策的结构)。
从“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这个话题来看,侧重的都是谈论工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安身立命是基本的要求,尊严是第二层次,而仰望星空则是要实现理想,是最高层次的。所以要紧扣这一方面。第二内容充实,论证有力也就是论据要充分合理,在材料里有很多观点和事例都可以充分的使用,以佐证自己的论点。第三、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就是在论点和论据的表达上要符合文体的特征和申论的语言体系,避免口语化和逻辑混乱。
参考文章:
从安身立命到仰望星空
——论实现工人层级需求的必要性
华图教育
王鹍
工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建国以来在我国工人群体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激励着一代代的产业工人为共和国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更替,社会条件发生了转变,在工人内部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人群体的社会需求也在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在现当代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从这个观点中折射出在当前国内外竞争压力逐渐加剧的情况下,要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的相对优势就必须满足好工人群体不同层级的需求。
满足好工人的需求首先就要使他们能够安身立命。人生在世物质需求是第一要义。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便将生理需求放在第一位。对于我们产业工人来说首先就是保证他们能够有足够的生活保障,也就是能够充分的就业,及时的得到报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但在当前的一段时间内在我国部分地方和一些行业还存在着一些产业工人和农民工不能充分就业、恶意拖欠工人工资等现象的存在。这些现象的存在一方面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也使得工人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对工人自身、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满足好工人的安身立命是需要有尊严的安身立命。产业工人是我们社会的主体,他们的需求也是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工人群体内部结构的变化,工人的需求层次也在提升。相对于上一代产业工人来说,现代的工人群体大部分是80和90后的新生代,他们对于工作和生活都有很高的质量要求,更看重的是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而当前一些企业将工人只是简单的视为一个产业的流水机器,只是简单的满足就业和物质生活。同时,在社会上也有一些歧视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当下国内仅有1%的人愿意做产业工人。这不但损害了工
人最起码的社会尊严,使得大部分人不愿意成为工人,也势必影响了产业和行业自身的发展。
满足好工人的需求不仅能安身立命也要仰望星空。作为一个此在的个人,不仅要生存,更要能够发展,实现个人的价值。一方面实现个人的价值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著名的经济学家马蒂亚·森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在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中,经济发展是必然的事情。相比较于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事情是让更多的人——尤其是普通人,能够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这其中便包括直接的物质成果和可物化的精神成果。另一方面也是产业发展源源不绝的自身动力。一切物化价值的背后都是人价值的基本体现。尤其在当前国际和国内产业压力下行的背景下,政府和企业更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这样既能为企业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又能实现工人的自身价值。
从安身立命到仰望星空,是一个人社会需求的全过程。而要实现这一过程则是我们政府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在当前形势下实现产业工人的社会需求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更关系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要在法制、体制和产业政策规划等层面充分的考虑到工人的需求,为产业工人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口红利的最大化,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华图教育 王琨
第三篇:2014年北京公务员申论答案解析
1、根据给定材料,简要概括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原因。(20)
要求:概括准确全面,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本题是一道概括题,题目要求“概括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原因”。题干没有限定作答范围,我们要通读全文,要求准确全面,注意不要遗漏要点。同时要注意语言简练,不超过300字。
阅读资料,提取要点
通读全文,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和第三则材料主要介绍北京水资源紧缺的原因,第二则材料和第四则及以后的材料,主要介绍针对水资源紧缺北京采取的措施和国外成功经验的介绍。因此,我们可以把范围锁定在“给定资料1~3”。
材料1开篇介绍水的重要性已经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及相关措施。
第二段开始进入正题,通过今夕对比,凸显北京的水资源缺失。“北京市1956年~2000年的多年„„入境水量缩减77%。”通过这句话,可以得出气候干旱导致了降水量减少,使得北京水资源减少,这是北京水资源减少的一个客观原因,即自然原因。
第三段中“1950年到2009年间,北京湿地缩减率达79.5%,其中水稻田和沼泽地缩减幅度最为明显。”“湿地能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雨洪、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等,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生态支持系统。修复湿地环境,投入是巨大的,过程是漫长的。”这两句话可以推出,由于人类活动,湿地减少,湿地的那些功能也就随之弱化。这也是水资源紧缺的一个原因。
第四段,“有资料显示,华北地区因地下水超采已形成巨大的地下漏斗,北方地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各水系水体污染严重,北京城区河流几乎都丧失自然地表径流,变成了排污排水河道。”可以得知,地下水超采和水体污染,加剧了北京的水资源紧缺。
第五段,主要介绍城市建设和人口对水资源的需求,因而可以得出刚性需求迅猛增加。
材料3主要介绍市民的节水意识差。“对北京市缺水的严重程度,有关政府部门并没有向社会过多宣讲,”这说明市民意识不到北京缺水的严重程度。“因为每个月的水费不高,所以也就没在意,一直不清楚每个月的用水量到底有多少,都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可以得知,水价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民的节水意识差。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通过对以上要点进行加工、整理,可以从自然角度和人为角度概括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原因。要做到全面、准确、简明。
【参考答案】
导致水资源衰减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这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自然角度来看,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减少是导致北京地表水资源量衰减的重要原因。
从人为角度来讲,第一,过度开采地下水和各水系水体污染,造成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局面;第二,由于人类活动,北京湿地缩减,使得湿地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的能力减弱;第三,城市规模扩大、人口急剧增加,刚性新鲜用水需求及其快速增长趋势,是北京水资源安全供给面临的最大压力。第四,市民节水意识不强。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没有过多宣传,百姓感受不到缺水的压力,没有节约用水的紧迫感;另一方面是由于水价低,市民不在乎。
2.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市民们“没觉得北京是特别缺水的城市”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15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通过审题,我们可知本题属于评论型分析题型,要求“针对市民们‘没觉得北京是特别缺水的城市’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其中作答范围是“给定材料”,同时注意“结合实际情况”。作答要求中有“条理清楚”,因此,要特别注意结构思路的条理性。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首先,我们先找到“市民们‘没觉得北京是特别缺水的城市’”这一现象的材料出处,即资料3的第二段。其次,我们通过阅读整篇资料可知,与本题作答内容有关的基本就是资料3,因此,虽然题目要求“根据给定材料”,但作答范围基本可锁定在资料3。下面,我们来仔细阅读和分析资料3的内容。
第一段的第一句“对北京市缺水的严重程度,有关政府部门并没有向社会过多宣讲,不过他们一直都在想方设法解决北京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是段旨句,介绍了有关政府部门虽然一直在解决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却缺乏对北京缺水的严重程度的社会宣传,其后的本质原因就是我国水资源宣传的不到位和水资源信息的不透明。后面主要介绍了北京三次严重缺水的具体情况,以及危害。
第二段是题目的出处,说明了市民水危机意识的淡漠,以及市民们不了解出台的节约用水办法。
第三段主要介绍了年轻人居家用水浪费比较多,以及老年人因勤俭节约传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注意节水的现象。其中“任何时候拧开水龙头都有水,这些年家里就没有停过水,所以没觉得北京特别缺水啊”,也说明市民们水危机意识的模糊。“家里虽然没有什么节水设备”,说明居民家中节水设备的缺失。
第四段主要介绍了解决措施。“在充分考虑不同用户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水价要提高才行,我坚决支持水价上涨,实行有差别的阶梯式水价。”他认为,“水价的决定因素,不能只由生产成本、市场需求来决定,还要以节约合理高效用水的目标导向来综合考虑定价”,主要说明水价上涨的措施。“水价的杠杆作用遭遇到水资源的刚性需求时就丧失了作用,如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水价涨到10块钱甚至100块钱也得用,但对企业来说就得核算了,最后真正节水意识强、节水效率好的是企业家、农场主”,主要说明了通过水价上涨措施并不能治本,因为水价杠杆作用遇到水资源的刚性需求时就丧失了作用。“但对企业来说就得核算了,最后真正节水意识强、节水效率好的是企业家、农场主”说明应该实行有差别的阶梯式水价外,根据不同用户制定激励机制,让企业、市民、农民主动节水。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以上要点进行加工,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框架组织答案,注意内容要分析合理,语言简练,结合实际情况,字数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我国水资源信息不透明,水资源危机宣传不到位。有关政府部门缺乏对北京缺水的严重程度的社会宣传,导致市民水危机意识淡漠。这使市民们感受不到缺水的压力,没有节约用水的紧迫感,也不了解出台的节约用水办法,水资源浪费现象较多,其中以公共场所用水和年轻人的居家用水浪费较大。
通过水价上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人们的用水行为,但是治标不治本,水价的杠杆作用对水资源的刚性需求效果不明显。因此,除了实行有差别的阶梯式水价外,还要加大水资源危机社会宣传,增强市民的水危机意识,并根据不同用户制定激励机制,完善节水基础设备,使企业、市民、农民养成主动节水意识。
3、根据给定材料反映的北京市中水使用中的问题,以一名水务局工作人员的身份,撰写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中水利用工作的建议》的提纲。(25分)
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内容全面,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这道题是一道建议类的应用文写作题,要求以一名水务局工作人员的身份,撰写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中水利用工作的建议》的提纲。作答此题一要明确建议的结构,二要注意措施建议的合理可行性。只要紧密结合给定材料,以“现状及重要性—问题—具体措施建议”的思路作答即可。因为撰写的是一份提纲,因此对应用文的格式不做严格要求。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给定资料4~6”为我们提供了北京市中水使用中的相关背景和问题,我们可以仔细阅读这几则材料,找出相关问题的要点,通过问题推出相应建议。
“给定资料4”第一段主要写了审核部门对中水设施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导致相关的监管工作以及政策落实的不到位。第三段主要讲北京中水系统不够健全,中水回用规模及管道铺设方面出现了问题。第四段则提到目前高品质再生水厂17座,产能远远不足的问题。
“给定资料5”前半部分主要讲的是中水成本高,但是价格却没有和自来水拉开差距,影响了中水公司对管道的铺设积极性问题;后半部分则强调了居民节水意识较差,相关节水设施和灌溉方式的不完善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给定资料6”则主要讲了雨水利用系统建设不健全的问题。
从以上问题可以推出相应的对策,包括提高认识、做好科学规划、完善管理体系、制定合理价格体系、提升污水资源化水平、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雨水利用系统建设等,即是对进一步加强中水利用工作的建议。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内容进行分析和加工之后,便可以根据要求和建议的形式进行组织答案了,回答时要注意措施的可行性和内容结构的完整性。
【参考答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水利用工作的建议
北京市水资源紧缺形势日趋严峻,加强中水利用是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的需要。目前我市在中水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如中水建设监管不力,中水系统不健全,高品质再生水厂少且产能不足,投资回收慢、成本高,居民用水浪费严重等。为推动城市污水综合利用,我们需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要做好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做好中水回用规模及管网系统规划,健全中水系统;二要完善健全管理体系。对中水利用建设严格要求、统一规划和建设;三要制定合理价格体系。加强水价体系改革,拉大中水与自来水价格差距;四要建设高品质再生水厂,提高产能,提升污水资源化水平;五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中水回用项目建设运营;六要加强雨水利用系统建设。提高雨水管理水平从而提高雨水收集利用率;七要提高认识。提高相关部门中水建设意识,加强监管,加强居民节水意识宣传,提高居民对中水的认识。
4.有专家指出,目前北京用水需求不断增长,供水缺口日益增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解决将难以走出“扩张—调水—再扩张—再调入的怪圈。请你就这一“怪圈”现象,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写作思路】
通过阅读题干可以看出,首先,本文要求就北京“扩张—调水—再扩张—再调入”的用水怪圈现象,写一篇文章。因此,在写作时,有必要在开头分析这种现象。其次,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说明此题属于非命题作文。因此,考生要结合题干中专家的话、写作话题和材料主题,自拟题目。另外,作答要求中提到主题明确,这就要求考生通读材料,把握主题,正确立意。
本文的写作思路如下:开头指出水的重要性,分析北京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介绍用水怪圈的形成,进而提出总论点:要想打破这种怪圈,就必须建立科学用水机制。第二段具体分析北京陷入用水怪圈的原因。第三段揭示建立科学用水机制的意义。
第四段提出建立科学用水机制,打破怪圈的具体措施。结尾重申水的重要性,照应开头,进而引出国家在水资源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发出呼吁号召,收束全文。
【参考例文】
建立科学用水机制 打破用水怪圈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曾几何时,北京是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现在,却成为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城市。目前,北京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的1/8,已经突破危及人类生存生活底线的灾难性标准。为此,不得不从外流域调水以及继续开采地下水。由于优势资源过度集中,近年来,北京人口激增,刚性用水快速增长,供水缺口越来越大,从而陷入“扩张-调水-再扩张-再调水”的怪圈。要想打破这种怪圈,就必须建立科学用水机制。
北京陷入用水怪圈不是偶然的。改革开放前,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资源分配严重不平衡,大量的教育、医疗、文化等优势资源集中在北京,这就必然会吸引大量的人口进入,导致城市不断膨胀,加大水资源供给压力。同时,1999年以来,北京遭遇严重的干旱期,平均降水量有所减少,地表、地下、入境水资源量大幅衰减,湿地缩减严重。并且,北京各水体污染严重,永定河、官厅水库等水源地都已停用。另外,水价不合理,居民水资源保护意识薄弱、浪费严重等,也在制约北京走出怪圈。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转折期。建立科学用水机制,不仅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打破北京用水怪圈的最佳方法。
为此,在未来的用水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利用市场来进行资源配置,打破北京的优势资源垄断局面,做好城市规划,限制北京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其次,要保护湿地。实施最严格的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加大投入,修复湿地。再次,要加强水污染治理。严格污染企业准入,将重污染企业进行迁移或升级改造,治理水源地,开发利用再生水。另外,要充分利用雨水,大力推广节水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高耗水企业,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大量使用微灌等节水方式,提高工农业循环用水效率。最后,要合理调节水价。在定价时,以节约合理高效用水为导向,实行有差别的阶梯式水价。同时,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提升民众的节水意识。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科学用水,是治国安邦的大事。2011年,我国开始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相信通过建立科学用水机制,开源节流,北京一定能走出“扩张—调水—再扩张—再调入”的怪圈。
第四篇:公务员 黑龙江 2009 申论 A类 答案及解析
200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A类试卷参考答案及
华图名师详解
一、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1主要讲的是昆明由推行“私改公”政策而引发的“4·22”堵车**的始末。材料2主要讲的是昆明市其他地区推行“私改公”政策的情况。材料3主要讲的是昆明市的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材料4主要讲的是政府部门对“私改公”政策及“4·22”堵车**的解释。材料5主要讲的是行政部门面临着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材料6主要讲的是昆明市民对“私改公”政策的看法和建议。
二、分析材料
材料主要选自《瞭望东方周刊》中的《昆明花园小区“私改公”**调查》一文。这是一篇叙事线索清晰、问题展示透切的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应试者的阅读难度。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昆明市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时,推行的小区道路改为城市公用道路(“私改公”)政策引发的争议。其实质是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博弈,也反映出地方政府在施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解题分析
2009年的黑龙江申论试卷还是三道题。但是难度较以往有较大的提高,这也与近年来申论考试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趋势保持一致。
第1题是归纳概括题,但是要求以汇报提纲的形式答题。这种出题形式是第一次在黑龙江申论考试中出现,但是在中央、国家申论及其他地方申论考试中已经多次出现,属比较成熟的题型。这也提醒应试者要多关注和练习其他地方比较成熟的考查题型。“汇报提纲”是总结的一种形式,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向上级领导机关或领导人汇报工作时所使用的一种应用文,涉及内容广泛,应用也非常广泛。“汇报提纲”的写作一定要注意重点突出,针对性强,言简意赅,直接切入重点,切忌泛泛而谈,不着边际。
第2题是提出对策题,应试者在答题时切记要从“昆明市交通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角度来答题。
第3题是写作论证题,属于限定话题的题型。此类题在答题时不可脱离话题来论证。作答时可以从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提升科学决策水平的角度来写作。
四、参考答案
【例卷·第1题】 汇报提纲
4月22日下午,在昆明市发生了一场影响全城的堵车**,北辰小区几百名自发组织的业主将昆明城区通往北市区的主干道——北京路和北辰大道交汇口4个路口堵断,时间从下午1点到7点。整个北市区交通瘫痪了近4个钟头,几十万市民下班后被堵在了路上,无法回家。最终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才重新疏通了道路。
本次事件的起因是昆明市为缓解交通压力,出台了《昆明主城区内单位及小区道路转为城市公用道路方案》,该方案建议将39条单位及小区道路转为城市公用道路。
北辰小区业主为捍卫小区生活环境反对北辰小区的社区道路改为公用道。理由有四:一是不科学,方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二是不合法,改造方案没有按照有关程序进行意见征询、听证等,同时,与《物权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违背。三是很危险,对
小区生活环境带来安全隐患。四是污染大,影响小区的周边环境。
对此,昆明市政府已采取措施。4月28日下午2点半,相关小区业主代表与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人会谈,市领导表示在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前,不能施工。
【例卷·第2题】
针对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致使“私改公”的推行举步维艰,我觉得应从几个方面加强工作来解决这一问题:
(1)尊重民意,加强沟通。对于与民众利益紧密联系的公共项目,一定要加强沟通,通过各种方式预先向民众告知。可以采取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征集民意,尊重各个阶层的意见和建议。
(2)程序合法,科学规划。应按照有关程序进行意见征询、听证等,政府必须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来说服市民。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科学、合理规划。
(3)完善设施,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对为了公共利益而必须征用的小区予以相应的补偿,免除其后顾之忧。完善配套的市政改造,加强卫生、安保设施建设。
【例卷·第3题】
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近年来,随着行政环境的变迁,我国的行政发展在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政务公开、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期望相比,还存在着诸多的缺憾和偏差。昆明“4·22”事件发生的部分原因就是昆明市政府在缓解城市交通问题上所作的具体决策缺乏科学性,最终导致影响全城的堵车**。因此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决策来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决策的科学性首先来自于实际。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了解市情民意,既立足实际又高瞻远瞩。要防止脱离实际,闭门造车,“一拍脑袋”就决策。必须强化调查研究是“谋事之道、成事之基”的意识,在决策中先调查再议事,先知实情,再谋对策。要自觉深入到群众中去,认真听取市民意见,收集各方面的反映,多搞典型调查,获取大量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通过系统的归纳、整理、比较、论证,形成符合社会实际、体现群众意愿的正确意见,从而使决策建立在坚实的客观基础之上。
充分发扬民主,是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有的基层政府民主作风差,把集体领导变成“一言堂”,喜欢搞“一锤定音”,结果堵塞了言路,导致决策偏差,工作失误。因此,要谨慎决策,耐心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尤其要听取利益相关各方的反对性意见,在决策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依靠集体智慧民主决策,集思广益拍板定计。
加强科学决策还需建立事前制衡和事后追究机制。由于决策者的意志自由性和软弱性,使权力潜在的扩张性和排他性成为决策中最不稳定的一个变数,因而一旦缺乏制度约束和责任监督,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个人专权和腐败。要防止政府决策的随意性,推进政府决策的合法化,就必须建立起两个机制:一个是事前的制衡机制,即政府决策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防止个人独断专行。另一个是事后的责任追究制,就像建立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一样,凡造成重大损失的决策,相关责任人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甚至是法律责任。
实行决策程序法制化。决策法制化是以制度的规范性、明确性、稳定性克服决策者或决策参与者可能存在的消极与不足,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决策者或决策参与者的积极作用。决策法制化以严谨而稳定的制度体系和程序系统,促进了决策者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可以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可以保证专家学者对公共事务贡献智力支撑,并可以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在整个社会营造出决策的科学、民主氛围。我国当前的决策虽然具有推动科学化的意识,但是缺乏通过决策程序法制化保障决策的科学化。在目前国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应该积极推动决策程序的法制化。
第五篇:公务员 国家 2001 申论 答案及解析
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试卷参考答案
一、有条理地概括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20分)
解析:本题是概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本题要求考生善于从给定材料中提取与主要内容相关的关键信息,利用这些关键信息组织答案。给定材料主要围绕PPA问题展开,有官方、民众、医学专家、律师等方面,可从这几方面组织给定材料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给定材料的主要内容有:PPA事件成为2000年医药界的爆炸性新闻。PPA话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热点”。各国各界对PPA反应不一。从官方来说,大多数国家把含有PPA的药品列为禁药,仅有少数国家(如日本等)还允许其销售。从民众来说,人们对PPA感到非常恐慌,对该不该吃抗感冒类药物产生了疑惑,有些人甚至拒服任何该类药品。从医学专家来说,他们认为药品不良反应要存在较长时间才会被发现,应加大监督力度。从律师界来说,他们认为制药厂应该早知道PPA的危害而仍销售应受到惩罚。
二、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PPA**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可以全面谈,也可以就某一个方面谈。(30分)
要求:(1)意见合理,具体可行;(2)条理清楚,语言简明;(3)字数不超过300字。解析:本题是对策分析题,考查考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是公共关系的应对问题。本题已设定角色,即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考生一定要站在某职能部门的角度出发,不能从除此之外的角度。同时,考生在这一角度,提出你就PPA**引发的问题的善后处理意见,既可谈一方面,也可全面谈,要求考生对这一问题提出具体可行、意见合理的对策。
参考答案:
关于PPA**所引发的问题,兹提出如下四条善后处理意见:
第一,立即暂停使用和销售含PPA的药品制剂,同时对含PPA的新药、仿制药、进口药的审批工作也暂停。医院及药品经销公司立即将相关药品撤下货架,允许顾客退货且全额退款,立即回收相关药品。
第二,药品管理部门及新闻媒体应耐心解答群众的相关咨询。明确告知我国尚未发现
第 1 页
共 3 页 PPA造成脑中风等严重后果的个案。
第三,紧急生产和销售不含PPA的感冒、咳嗽及一些减肥的非处方药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加强不含PPA的相关药品的研制和生产。
第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督和检测工作。
三、根据上述材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50分)要求: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写作思路:本题是写作题,考查考生分析、论述问题的综合能力。本题虽然依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但考生要选好角度、拟好题目,角度明确、题目才能鲜明、有创意。考生可依据材料、选取利于自己发挥的角度,写一篇策论文。在行文时,首先,要引出问题及现状;其次,可论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再次,从几方面提出加强和完善这一问题的主要对策,注意要有条理性、针对性;最后,要站在一定高度做好收尾工作。
参考例文:
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
曾经是抗感冒良药的康泰克,如今让人为之害上一场“大感冒”。含PPA的药品对人有害的消息传出,各方反应不一:政府禁止,公司撤药,患者拒服等,各部门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有人指出:PPA对人不利,药厂早知却不公开,试问公众健康权利谁来保障?社会呼吁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
俗话说:得啥别得病,但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不生病,所以就医就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药品也成为一个巨大而稳定的市场。这一关系着人们贴身生活的大事,我们党、我们政府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好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
古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么药品存在不良反应谁来先知呢?谁有义务有责任把好监测这一关呢?建立完善的医药监测机制,成立专门化、专业化的监测机构,加强对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是很重要的。
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首先要不断提高监测的能力。在我国,由于经费的问题不可能很好地开展这项工作,但我们要本着为人民负责的态度做好这件工作。开源节流,专款专用,不断充实监测机构的硬件与软件,提高监测能力。
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要重视对厂商的监测。在PPA事件中,有些厂商在撤出含PPA药品的同时就推出了替代品,有人指出大量厂商早知PPA有害。假如我们在含有PPA的药品未进入市场或进行审批生产时就予以查实禁止,那么PPA事件就会成为无源头之污水,第 2 页
共 3 页 无根本之恶行,又何须事到临头再铲万竿呢?
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要加大监测的透明度与公开度。在PPA事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中,很明显地说明如今的监测工作的透明度不够,公开度不高,人民群众对药品了解得不够,厂商监测机构、患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的一些机构与工作人员对群众的贴身生活大事负责不够。我们应该建立领导与专项工作人员负责制,专门问题专人负责,出了问题找专人。
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还要同当前的医疗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在厂商、监测机构、医院与患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的竞争、监测、就医与经营机制,真正地为人民、为群众办实事。
因此,各级政府、各级医疗机构、各药品监测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本着为人民群众的健康负责的态度,做好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医疗监测机制,来促进医疗体制的改革。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