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乡村卫生院院长事迹材料
XXX,一个山区百姓十分熟悉的名字,一位将青春奉献给山区卫生事业的医务工作者,他把平凡的岗位作为创业的舞台,在艰苦奋斗中升华人生的价值,用辛勤的汗水谱写出华彩乐章。
毕业于青岛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XXX,1997年响应党的卫生下乡扶贫号召,毅然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主动请缨
到地处偏远山区、面临倒闭的乡镇卫生院担任院长至今。缺医少药、缺电少煤……基层医院的艰苦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形容的,但XXX从没有退缩过、放弃过,而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医院的发展建设上。
随着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步推进,陈旧的病房、简单老化的医疗设备,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之间的矛盾渐显突出,尽快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始终是XXX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方向和目标。经过长期细致的调查研究,XXX实施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争创四个一流”、“名医带动、专科建设”等一系列治院方略,先后筹集资金千万元用于医院的基本发展建设、医疗设备的更新及医疗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新建、改扩建医疗用房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开放床位200余张,年业务收入达1700余万元,净资产增值500余万元。源泉医院发生了质的改变,高标准的软硬件设施基本满足了老百姓就近就医的需求,山区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卫生医疗服务。
“医院质量建设的核心是医术医德,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院长XXX说。
XXX在自己钟爱的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潜心钻研,先后开展新技术30余项,发表和交流医学论文30余篇,获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多项,荣获“山东省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山东省十佳卫生院院长”、“XXX市首届名医”、“XXX市劳动模范”、“XXX市高层次人才”等称号。XXX长年坚持专家坐诊、业务查房、主刀手术,精通普外科疾病的诊疗,特别是对胃肠道癌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总是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每一台手术,创造了两万例手术无事故的纪录,挽救了无数危重患者的生命,却从不收受“红包”,从不吃请,表现了极高的道德风范。因为常年从事外科手术,在手术台上一站就是几小时,XXX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常常因压迫手臂神经引起剧烈疼痛,但只要一上手术台,“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使他忘记了自己也是位病人。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行医四十载,年近60的XXX,把一个人最好的时光留在了山区,用几十年的无悔付出践行了自己最初的承诺——扎根山区,行医为民。
第二篇:优秀乡村卫生院院长事迹材料
优秀乡村卫生院院长事迹材料
***,一个山区百姓十分熟悉的名字,一位将青春奉献给山区卫生事业的医务工作者,他把平凡的岗位作为创业的舞台,在艰苦奋斗中升华人生的价值,用辛勤的汗水谱写出华彩乐章。
毕业于青岛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1997年响应党的卫生下乡扶贫号召,毅然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主动请缨
到地处偏远山区、面临倒闭的乡镇卫生院担任院长至今。缺医少药、缺电少煤„„基层医院的艰苦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形容的,但***从没有退缩过、放弃过,而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医院的发展建设上。
随着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步推进,陈旧的病房、简单老化的医疗设备,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之间的矛盾渐显突出,尽快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始终是***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方向和目标。经过长期细致的调查研究,***实施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争创四个一流”、“名医带动、专科建设”等一系列治院方略,先后筹集资金千万元用于医院的基本发展建设、医疗设备的更新及医疗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新建、改扩建医疗用房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开放床位200余张,年业务收入达1700余万元,净资产增值500余万元。源泉医院发生了质的改变,高标准的软硬件设施基本满足了老百姓就近就医的需求,山区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卫生医疗服务。
“医院质量建设的核心是医术医德,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院长***说。
***在自己钟爱的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潜心钻研,先后开展新技术30余项,发表和交流医学论文30余篇,获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多项,荣获“山东省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山东省十佳卫生院院长”、“***市首届名医”、“***市劳动模范”、“***市高层次人才”等称号。***长年坚持专家坐诊、业务查房、主刀手术,精通普外科疾病的诊疗,特别是对胃肠道癌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总是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每一台手术,创造了两万例手术无事故的纪录,挽救了无数危重患者的生命,却从不收受“红包”,从不吃请,表现了极高的道德风范。因为常年从事外科手术,在手术台上一站就是几小时,***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常常因压迫手臂神经引起剧烈疼痛,但只要一上手术台,“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使他忘记了自己也是位病人。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行医四十载,年近60的***,把一个人最好的时光留在了山区,用几十年的无悔付出践行了自己最初的承诺——扎根山区,行医为民。
第三篇:卫生院院长个人事迹
胡贤林不计个人得失,扎根山区33年,全心全意为山区群众服务,赢得了山区群众的信赖和爱戴,展现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高尚的医德和崇高的职业精神。
胡贤林医德高尚,体现为他把救死扶伤的天职看得高于一切。33年来,他把病情当作命令,甘当“全天候”医生,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千方百计方便大山里群众就医。他视病人如
亲人,时时为病人着想,处处从病人的利益出发,不让病人多受一份罪、多花一分钱。33年来,他走遍了全乡28个自然村,叫得出六千多号人的名字。他把对病人的爱,融入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一举一动都是情。
胡贤林医德高尚,体现在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山区群众健康有保障。胡贤林说,“与大山里治病救人的头等大事比,自家的事都是小事。”为此,他一心扑在双峰卫生院这个“大家”的建设上,一次次放弃了离开山区的机会,为了在大山里建设好让乡亲们放心的生命守护站,他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医生是个特殊的职业,病人以生命相托,这不仅需要高明的医术,更需要高尚的医德和甘于牺牲的精神。胡贤林扎根山区33年,以对事业极端负责的精神和高尚的医德,在山民心目中树立了大山一样伟岸的形象,山民们只要看到他,“眼睛亮了,病也好了一半。”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这些年,与医疗设施越来越先进不相称的是,一些地方医患关系日趋紧张。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作为医护人员更是责无旁贷。胡贤林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只要恪守职业道德,弘扬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就一定有助于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海拔六百米的天台山脉连绵不绝,横亘宁海、新昌和天台。素有宁海“小西藏”之称的双峰乡就坐落在这群山环抱的三地交界处。那里,有一个山民们熟悉的身影时常在崎岖的山路间穿行。33年来,他忠实地履行着救死扶伤的天职,用脚丈量着大山深处的每一寸土地;他一次次放弃了下山行医的机遇,一直坚守在大山里,为山区的父老乡亲建起了“生命守护站”;他以高尚的医德赢得乡亲们广为传诵的好口碑……
他就是共产党员、宁海黄坛镇双峰卫生院院长胡贤林。已经83岁的当地村民何行龙,这样评价胡贤林:“这么好的医生,难得。”1974年1月,何行龙大吐血,被送到卫生院。听说新来的病人有肺结核病史,当时在卫生院仅有的两间病房住院的病人谁也不肯与他同住一处,胆小的干脆吵着要回家。可何行龙的病情需要一日数次观察诊断,对症下药,理应住在医院里,而且最好安排单间。这时新婚才三天的胡贤林作出了一个令同事们感到意外的决定,让老何住进他安在医院宿舍里的新房,自己和妻子搬到附近的丈母娘家去住。
让病人住婚房,多不吉利,万一是传染病咋办?有人好心相劝。胡贤林反劝道,我是医生,治病救人最要紧;确诊是传染病再转院也不迟。后来,经确诊老何得的是肺结核后遗症———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就这样,老何在胡贤林的新房里整整躺了一个月。在胡贤林的精心治疗下,老何终于康复出院。
此后,老何一有病就找他,而胡贤林也从不嫌麻烦,每次都给予亲人般的照料。去年,老何出现原因不明的便血。他又找上胡贤林,要他帮着联系山外的大医院去看病。胡贤林不但很快通过在杭州工作的小女儿帮他联系上了浙一医院,还利用休假时间陪他到杭州看病。上个月,老何又高烧不退,来到卫生院一查,白细胞高达17000单位,比正常人高出7000单位。这对一个冠心病、肺气肿和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缠身的老人来说,最好是到大医院去诊治,可这次何行龙执意不肯去。无奈之下,胡贤林只得每隔几天,就给老何抽血化验,调整用药;晚饭后,他带上出诊箱送医送药到床头。经过9天的精心治疗,老何的病情终于得到明显的缓解。33年来,类似这样的麻烦事,胡贤林不知揽过多少次。有时不仅要出大力,还要垫上自己的钱。
榧坑村的胡永安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时常复发。气急时他脸色铁青,最犯愁的是每次挂针、吸氧的医疗费,五六天下来就要六七百元。这对丧失劳动力的他来说是很难承受的。这时,胡医生总是说“先看病,有钱了再来还”。10多年来,几十元的欠费胡贤林悄悄垫上;多的就记在卫生院的账上,待村民有钱时还上。账上的欠款从每年的数千元越滚越大,直到上万元。2003年前,这笔欠账直接从卫生院业务结余中核销。此后,由乡财政核销。胡贤林没有统计过10多年来自己垫了多少医药费,但一些生活特别困难的村民记得,每当要还他垫的钱时总被他婉拒。卫生院的平均处方26元。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廉价药是双峰卫生院的当家药。为了让村民省药费,胡贤林动足了脑筋:山乡多发尿结石,急诊时打针消炎,待控制病情后,就教病人上山采车前草、金钱草和紫金沙三味草药煎服调养;上呼吸道感染时,教村民
第四篇:优秀卫生院院长事迹材料
优秀卫生院院长事迹材料
丁兆泗,男,1981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主治医师,1987年卫校毕业后从事儿科专业至今。现任阳谷县寿张镇卫生院院长。1981年在阳谷县第二人民医院参加工作,在从事临床工作的20多年中,曾先后在市、省、国家级医学刊物发表论文3篇,并参加编写了《乡镇医院管理规范》、《小儿心血管疾病问答》等书籍。从事临床工作期间,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医术,以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同行的认可及患者的好评,并树立了良好的口碑。通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小儿肺炎、病毒性脑炎、心肌炎、小儿营养性贫血、肾病、小儿脑血管内膜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胎粪性肠梗阻等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提出一些新的治疗观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大胆采用科学方法,填补了医院儿科疾病治疗空白,主动承担“急、难、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曾治愈数十例由省市上级医院转诊而来的患儿,使自己的信誉及病人的信服度得到提高。多年来连年被评为市、县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受县委、县政府嘉奖两次,2009年被评选为阳谷县第二届“阳谷名医”。
何建文,男,现年45岁,自幼在农村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患者受疾病折磨的痛苦表情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6年他中专毕业被分配到青原镇卫生院,走上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从此他就下决心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青原镇这片热土,为广大农民的健康奉献自己的青春。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工作后不久便熟练掌握了临床操作技能,并以热情周道的服务,很快成为农民患者心目中十分信赖的好大夫。1994年为了提高自己的医技水平,他争取机会到哈尔滨医科大学深造学习两年,1996年又到佳木斯附属医院进修学习一年。由于工作出色,2000年从一名普通的内科医生成为一名优秀的院长,始终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自从担任院长以来,她带领全院职工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团结一致,勇于拼搏,勤奋务实,开创工作新局面,为推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自成为青原镇中心卫生院负责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认为要想在县医院及村卫生室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坐等患者是绝对行不通的,只有突破传统保守的思想束缚,积极主动地大胆创新,卫生院才有希望、才有出路。为此,在他的带领下从小事着眼、从点滴做起,全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争创自己的特色。一方面他多方筹措资金,将医院原有的几间简陋办公室改成现在整洁、规范的护理部、输液部、治疗室等专业科室,还引进多种较先进的医疗设备,力争在软硬件上满足农村群众医疗需求;另一方面为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他在全县率先实行了绩效工资;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奖勤罚懒;为培养年轻医生,他经常手把手地对他们进行指导,并坚持与年轻医生一同值班; 而在节假日,经常骑着自行车,与其他医生一起走村串户,送医送药,为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这样,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对乡镇卫生院开始刮目相看,来卫生院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医院的效益越来越好了。
但他还不满足现状,他又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狠抓人才队伍建设:认为乡镇卫生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设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因此,他与院委会商讨采取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双管齐下的策略,通过“送出去、请进来、老带新”的办法,加强对卫生院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一方面主动与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每年院委会都会选择素质好、医德佳、留得住、用得上的好苗子赴大医院进修学习和参加卫生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通过传帮带,医院医务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并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人才梯队。
二、把科学管理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卫生院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内部能否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何建文同志紧紧抓住这个重点,建立并实行了院长负责制和组长负责制。同时,还积极推行民主管理,组建了党员目标化管理小组和医德医风管理小组,严格实行目标化计划管理和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基本做到了年初有计划、阶段有小结、年终有总结,并将年终考核结果与职工的工资奖金挂钩,奖励先进,激励后进,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使得医务人员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有了进一步好转,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卫生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升。
三、抓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他要求全院职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强化“窗口 " 服务意识,树立“团结求实、进取求精、严管求效”的风气,把“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作为提高卫生院竞争力必不可少的手段,主动打破传统的“坐堂行医”模式,上门为群众进行常规身体检查,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四、抓好基本医疗的同时,也不放松预防、保健工作,两项工作同时并进,成为卫生院的工作目标。防保工作连续多年一直是全县的标兵单位。多次通过了省市的检查验收,并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五、为了加强和完善合作医疗工作,提高合作医疗参合率,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合作医疗是一项惠民政策,医院实行了合作医疗垫付制度。
六、为进一步落实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方便百姓就医落实了乡村卫生一体化改革,对村卫生所实行统一行政管理,乡镇卫生院通过考核聘任村卫生机构负责人(3年聘任一次),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村卫生机构内部人员按承担的工作量确定报酬。统一了业务管理:村卫生室的各项预防保健医疗业务、人员培训、业务考核,均由卫生院统一管理。村卫生室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村卫生室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认真书写医疗文书(处方、就诊登记、传染病报告、出生死亡报告等记录),坚决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由于工作出色2009年何建文同志被调人全县最大的乡镇七星泡镇中心卫生院工作。他上任以来首先制定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改善了院内外的环境卫生,病房增添了新的被褥、床垫和点滴滑道,患者的就医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何建文同志不但有高超的技术和工作责任感,更要有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一颗真诚的爱心。七星泡镇卫生院院长何建文从医24年以来,始终这样要求自己,用一腔热情和爱心谱写着一位普通医务工作者的爱心之路。做为院长,他始终坚持严于律已,热心为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关爱他人,对待患者、职工及家属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百姓的一致好评。
目前为止,何建文同志连续11年被评为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记功、优秀共产党员等奖励,2008年、2009年分别荣获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和省级卫生先进单位。七星泡镇中心卫生院在他的带领下,年业务收入从 6 0 多万元提升到了现在的 130 多万元,不仅提高了职工的福利待遇,还把节余的资金用于房屋改造、设备添置。他为七星泡镇中心卫生院的巩固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是一名称职的优秀卫生院院长。
第五篇:优秀卫生院院长事迹材料
优秀卫生院院长事迹材料
文/程细林
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大潮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塑造了一个个锐意改革进取的优秀院长,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在自己领域里,鞠躬尽瘁,通过自己看似平凡的工作,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xx卫生院长xx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十五年来,他由一名普通医生成为一名优秀院长,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满腔热情地为病人服务,为患者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忠实地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每时每刻谱写着救死扶伤的感人篇章,赢得了卫生行政部门、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信任、爱戴和尊敬。他先后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xx被县卫生局评为先进工作管理者,同年被xx镇委、镇政府评为优秀主职干部。
xx,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出生于xxx年x月,xxx年x月毕业于xx卫生学校xx专业,同年分配至xx卫生院工作,工作兢兢业业,积极学习各种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虚心向老同志学习,把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相结合,热情为广大病患服务,深受广大患者和领导的肯定。xx年被职工民主选为医疗组组长,xx年被选为xx镇卫生院业务副院长。xx年底调至xx县xx卫生所任所长,xx年元月,调回xx镇卫生院任院长至今。
一、勤奋好学,精益求精,文明行医
xx同志出生农村,他知道农村远没有摆脱贫困,缺医少药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小病不去医,大病没钱医”的现象,在他身边经常发生着,因此,他决心当好一名医生,为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做一些有益的工作。他不但技术精益求精,还视病人如亲人,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总是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每次诊治患者,他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计最佳治疗方案,能够通过口服药治愈的,绝不让患者打挂针,能够在门诊治愈,绝不要求患者住院治疗,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负担。如新丰村村民廖善星,因不慎摔伤,至左肱骨骨折,因患者家庭贫困,经了解患者厨房、卧室、猪舍同在一室,他主动提出只要患者付600元就完成了对患者左肱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减免医药费1000余元,并多次上门免费注射、换药至拆线,因看其家庭贫困后还对其捐了一些衣物。有些患者看病一时无钱拿药时,他还时常掏钱垫上,患者治愈病后,为感谢他,送红包时,他一律不收,还耐心地说服病人要注意身体,钱要用在治病上。
他工作过的万家,是个地广人稀、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加之工作环境艰苦,他在万家工作期间,跑遍了该地区的每个村落,因为群众离医院偏远,有些老人不能前往医院就诊,他就常常上门服务,在万家卫生所工作三年,累计出诊了300余次,不管什么恶劣天气,只要患者一个电话,就毫不犹豫的骑车上门服务。xx年的冬天,一个患者家属打电话来说家中母亲70多岁,病卧在床已经几天了,情况危急,要求出诊。当时外面下着大雪,xx二话没说,披上雨衣就出了门。经过连续几天的出诊治疗,直到患者病情好转,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
二、深入改革,促进事业发展
xx镇卫生院是当时全县乡镇医院唯一没有改建的老医院,软、硬件设施落后,群众就医环境差,科室布局不合理。调回xx任院长后,多方争取上级部门拨款了30万元,勤俭节约自筹了60万元,重新建设了一个高标准的新医院,工程建设之时,困难重重,他和卫生院一班人同舟共济,终于在xx年7月将一个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新门诊大楼落成了,极大地改善了医院就医条件,为群众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
自国家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民政策以来,医院遵照上级部门的政策,积极稳妥地为群众办理门诊、住院报销结算手续,因原门诊楼布局不合理,患者报销经常往返一、三楼极为不便,新门诊楼完工后,实行了一站式报销,为方便群众积极创造条件。
为抓好医院工作,xx同志带领院管会一班人先后出台了医院政治工作“四结合”和保医疗质量“四个关键”。“四结合”即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医疗业务工作相结合,与医院解决职工实际问题相结合,与医院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四个关键”即抓好医疗行为规范,病历质量、优质服务,依法维护医患权等关键。使职工对医院面临的形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加了职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激发了职工的爱岗、爱院热情,陶冶职工情操,增加职工主人翁意识,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xx卫生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门诊人次、医疗收入及各项主要医疗质量指标,均比过去明显上升。xx担任院长期间,全院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医院各项业务进一步拓展,新增了理疗康复等专科,保证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工资按时发放。在医疗业务上,通过他xx年的学习和临床实践积累,业务技能已能够满足乡镇卫生院开展的医疗业务,他坚持做到率先垂范,搞好传、帮、带,带领和指导年轻医生完成手术几百余例,使许多患者能够就近减轻痛苦,有效地促进了xx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