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院长事迹(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3 12:3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优秀院长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优秀院长事迹》。

第一篇:优秀院长事迹

李延福,1938年12月18日出生于xx省临清县孙家井村。曾任xx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xx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xx大学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xx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副会长、xx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现任xx省国外语言学学会会长。

李延福教授治学严谨而勤奋,其研究领域涉及普通语言学、符号学、生成语法学、语用学以及应用语言学。回国后,李延福在语言学研究中曾先后得到许国璋先生和桂诗春先生的帮助、支持和嘉许,他的英语语言学研究在中外学术界均享有盛誉。

1983年12月,李延福在出席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座谈会上提出,应把语言学基础课列入部颁教学大纲的建议,同时呼吁组织人力编写供英语专业高年级使用的语言学基础教材。这一建议,受到了会议主持人许国璋先生、王佐良先生、李赋宁先生的重视与鼓励,也得到了其他与会同仁的赞同与支持。座谈会采纳了李延福的应把语言学基础课列入部颁教学大纲的建议,并将这一建议写入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座谈会纪要》。

应《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之约,李延福撰写了《二十所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设课分析》,载于该刊1984年第1期。该文指出了我国多数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重文学、轻语言的现状,特别强调应该把语言学基础定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必修课。该文在1984年10月于西安召开的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讨论会上,受到大会主持人、外语教材编委会英语组组长许国璋先生褒扬。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许先生认为该文严密、翔实,对当时正在召开的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讨论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文同时也得到了与会的原教育部外语处负责人蒋妙瑞同志的肯定与赞许。他认为该文写得实事求是,对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延福编写的《英语语言学基础读本》(英文版),1985年9月由xx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使用的第一本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英语语言学教材。该书出版后曾在xx大学、厦门大学、xx师范大学等高校试用,效果良好,受到专家和同行的好评。1986年10月,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委会主审桂诗春先生作序,序中嘉许xx大学外文系李延福同志是推广语言学知识的热心人。许国璋先生在1986年3月12日写给吴富恒校长的信中说,《英语语言学基础读本》选材精当,是极好的语言学入门书,是儒林乐见之新作。该书于1989年7月荣获xx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十年(1979~1989)科研成果最佳奖,同年11月基于该书的《英语语言学基础课的课程开设与教材编写》荣获首届xx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该书于2001年11月入选xx大学百年校庆百部优秀参展教材。

在许国璋先生、王宗炎先生、伍铁平先生、赵世开先生的支持下,李延福与北京大学的胡壮麟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刘润清教授广泛取材,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扎扎实实主编出版了另一部全国统编教材《语言学教程》(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9月)。该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外语教育界对语言学这一学科的重视,更重要的是,该书是我国的英语语言学研究从引进到自创的里程碑。该书于1992年荣获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1996年李延福又主编了88万字的《国外语言学通观》。该书的宗旨是引介国外语言学理论、方法与成果,为国内语言学专业或研究方向的教师、研究生或本科生以及语言学爱好者提供一部融文献、教材、词典于一体,兼研究、教学及查考多种功能的综合参考书。该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下卷包括第三部分及附录。第一部分是国外语言学专题,共18个专题,按许国璋先生的金身分相说,其中8个专题可并成5个相:语音相语音学、音系学;语法相形态学、形式语法、功能语法;语义相语义学;语篇相话语;语形相文字与书面语。在语言的分相研究之外,还有语言的综合研究和跨面研究。综合研究可指历史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哲学和语言史四个专题,跨面研究本当包括人类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以及文学与语言学六个专题。该部分的表达形式有综述,相关课题简介,这是王佐良先生在笔谈中提到的,介绍还可做得更系统些,认为写综述不仅可向读者提供系统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撰写者本人的水平,他不仅要系统地看书,而且势必要有所评论。李赋宁先生认为这类综述对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予以极大的帮助。第二部分是国外语言学家传。王宗炎先生在笔谈中指出:既然办《国外语言学》,就应当介绍国外的主要学派和目前动向。傅懋勋先生更直接提出:当然,国外语言学书刊、机构、人物的简介和重要的学术活动等内容,也是需要刊登的。该部分汇集国外语言学家共计222名,根据可查阅到的材料多少分成国外语言学家评传(79名)、国外语言学家传记(37名),国外语言学家小传(106名)三组。评传包括生平阅历,学术观点,著作评析;传记简介生平及主要著作;小传大部分是简历和著作名称。三组均以生年排序。同年者,以卒年或月别分先后。第三部分术语释义。该部分以1992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威廉姆•布莱特(william bright)主编的《国际语言学百科词典》中戴维•克里斯特尔(david crystal)写的术语部分为蓝本,参考有关词典编译而成,与目前国内外出版和使用的同类词典比较,特点之一就是新词条较多。附录由五个方面组成:(1)世界语言谱系,附有世界诸语系分布地图及最新使用人口数字;(2)国外语言研究机构及其活动,重点介绍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并附有第10~15届国际语言学家大会报道或评述;(3)国外院校语言学系(专业)介绍,以美英为主,兼及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德国;(4)国外语言学杂志汇编,以欧美国家为主,详略以原资料为基础,略有删节;(5)语言学年谱,原资料截止于1978年,该书又作了补续。上述附录涉及内容一方面与前面笔谈录中提到的要有书刊、机构、重要学术活动、当前动向的精神相吻合,同时也与通观的含义构成默契。《国外语言学通观》涵盖了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充分反映国外语言学研究在90年的最新研究水平,为我国语言学工作者引进了国外新成果,对我国语言学研究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有重大意义。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语言学研究界的空白。该书于1997年7月荣获xx大学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于1997年10月荣获华东地区1996年度优秀教育图书三等奖,于1997年12月荣获xx省教育委员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于1998年12月荣获xx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该书于1999年应xx教育出版社之约再版。

李延福还在《外语教学与研究》、《xx大学学报》、《xx外语教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卓有影响的语言教学与研究的学术论文。其研究成果多次被同行在国内核心期刊上予以评介或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李延福治学的一大特点是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自80年代初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系系主任奥尼尔合作培养语言学方向研究生以来,他一直为研究生系统开设生成语法学方面的课程。他授课条理清晰、生动活泼,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培养的学生有的赴美继续深造后成为北美知名的句法学家,有的则在国内一级学术刊物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李延福的教学成果英语语言学基础课的课程开设与教材编写荣获首届xx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李延福教授本人于1996年10月荣获xx大学首届柯利德奖教金。

第二篇:敬老院院长事迹

敬老院院长先进事迹材料

——记驻操营敬老院院长龚治宇

抚宁县驻操营敬老院院长龚治宇是一位这样的共产党员,他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化作实际行动,把全部的光和热倾注在敬老院的事业上,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赞歌。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工作,他把一个破烂不堪的敬老院变成了一所高标准化敬老院,受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1999年,龚治宇服从组织的安排,走上了驻操营敬老院院长的岗位。面对几间破旧而年久失修的瓦房和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没有退却。他说:人都有年老的时候,残疾孤老们没有子女照顾,更需要社会的关心,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以无私奉献、热心服务的具体行动让他们看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开始敬老院老人的生活还十分艰苦,一日三顿能吃上就算不错了,根本谈不上吃好。为了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龚治宇带领几位生活尚能自理又有点劳动能力的老人,开荒种田,发展副业,使敬老院很快实现了粮、肉、菜自给有余,走出了一条以副养院的新路子。敬老院的规模大了,残疾老人也多了,事情也更加繁杂了。可不管肩上的担子多么沉重,他对老年事业的热情却没有减退。他不断改善老人的膳食结构,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合理。在他的辛苦努力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老人的生活水准连年提高,从当初的每人每年平均1000元提高到如今的3000多元。经他多方面努力,筹措资金,敬老院瓦房全部翻新,如今敬老院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室内阳光充足,窗明几净,睡的是木床,每人还有自己的大橱、床头柜、暖瓶、茶具等日用品,夏天,有电风扇,有蚊帐;冬天,床上双铺双盖,电褥子。敬老院里还建起了浴室、电视室、康复室、活动室、食堂等。

除了让老人们衣食无忧外,他还让老人们心情愉悦,把“养”的含义拓宽。敬老院里有一块闲置地,他带着老人们把土地平整好,种上蔬菜和花草,老人们给蔬菜施施肥,给花草浇浇水,生活得有滋有味。

院里的老人大多年岁已高,体弱多病。2008年,81岁的老人何广有,患肺心病、心衰住院治疗,院里缺乏人手,龚志宇白天晚上一直看护着,为老人喂药、喂饭、洗澡擦身,端屎端尿,一直陪护到老人出院。王明宽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经常迷路。龚治宇不由得对他多了几分关心,有几次到吃饭时,发现老人不在,他顾不上吃饭,就急忙出门寻找。到附近,到老人的侄儿家,常去的地方,甚至到野外,有时找到深夜,才把王明宽老人找回来。他把每一位孤老都当作自己的亲人,他既当院长,又当医生,还要当护理员,厨师,在每一位老人身上,他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从而换来了老人们的信任和爱戴。

第三篇:养老院院长事迹

养老院院长事迹

养老院院长事迹

百善孝为先!下面使我们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养老院院长事迹供大家

xxxx,女,今年50岁,大专文化,医师专业,曾在市xxxx厂当过厂医,xxxx4年亲手创办起xxxx市康健老人院,并担任院长。几年来,她本着“替天下人尽孝,为亿万人分忧”的办院宗旨,想方设法先后三次筹资1100多万xxxx,建有总院和两个分部,总床位达400张,目前接纳老人300多人,将养老院建设成xxxx市乃至全省规模最大、条件设施最好、管理服务水平最佳的一所民办养老机构,国家民政部、xxxx省、xxxx市的领导前来视察后都竖起大拇指,称赞鞠院长是一位乐于奉献、勇创大业的女中豪杰,敬老楷模,xxxx6年康健老人院顺利通过“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单位”的检查验收,xxxx9年被省民政厅命名为“xxxx省示范性养老机构”,被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正式授牌“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她本人先后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xxxx省孝亲敬老之星”、“xxxx省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十佳老人院院长”,“xxxx十大敬老孝星”。

“第一桶金”坚定了她的奉献信念

xxxx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从过船xxxx厂受聘到香港一家大型护老院做保健医生。在香港工作的那段时间里,学到了养老护老的经验,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最重要的是改变了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她倍加热爱养老事业、热爱老人,与养老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挣得了回家创业的“第一桶金”。

xxxx年回到家乡后,她决心投资创办养老院,把这份爱心奉献给社会上需要帮助的老人,为xxxx的养老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丈夫得知后,十分心疼她,不想让她再辛苦下去,亲戚朋友也劝她,办养老院既脏又累,成本高,风险大。当时她的思想斗争比较激烈,日夜不思饮食,心中总是想着那些孤寡无人关爱的老人,不孝子女身边凄凉的老人,还有那些流浪街头的痴呆老人,她对丈夫说:“我患上了职业病,无药可治,非办不可,否则死不闭眼。”丈夫拗不过倔强的她,只得点头答应,并给予她精神上的鼓励,经济上的扶持。

xxxx4年,她拿出从香港打工挣来的钱以及丈夫办xxxx模料公司挣的钱共100多万xxxx,在江平中路与鼓楼西路交界处买下了一幢大楼,从此康健养老院正式挂牌营业。

市场大潮助她勇创大业

她凭着自己的一颗爱心和奉献的精神,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便使养老院初具规模,接受老人70多名。由于养老业务的直线上升,原有的场地、设施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为适应养老市场发展的需要,她积极开动脑筋,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充分利用市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找市场、筹资金、创特色,信心百倍地要在养老市场里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在她的精心>策划下,xxxx6年通过向朋友借、向银行贷,又筹集资金500万xxxx,在xxxx西路西首xxxx小区购买了一幢新的大楼,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内设床位近300张,新建的养老院按照香港养老院先进的设置管理模式,做到室内装修现代化,室外休闲花园化,堪称xxxx一流,原来养老基地变为第一分部。

为创造一流的养老环境,她坚持按照老年人生理特点进行人性化设计装修,做到上下楼层配有电梯,室内空调、彩电、浴室、食堂齐全,康复、医疗、护理设施到位。房间设有单人、双人及多人房,可供老年人自由选择。每个房间内,老人使用的家具均设计为圆角,每位老人床头均装有应急呼叫器。

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她舍得投入,花大钱建起了户外花园,院内建立了老人活动中心,设有书报、象棋、扑克和健身器材等,给老人营造了幽雅休闲的环境。院内院外清洁卫生,整齐化一,老人们入住后没有一个想要离开的。

为创造一流的服务护理水平,对于招收进院的护理人员,她都要亲自进行岗前培训,给他们做示范指导,帮助他们实际操作,让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测体温、量血压、插导管等技能,做到因人制宜的进行护理。在进行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她还经常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的观念和奉献意识,培训吃苦耐劳的精神。

为保障入院老人的健康,她不辞辛苦,多次找卫生局领导,批准建立了xxxx市唯一的养老机构老年卫生室,配有专门的医生护士。为每位老人建立了老人健康档案,并根据老人的病情制定康复医疗措施。如果老人突然生病了,除及时与其家人联系外,她还立即给予诊断,只要是养老院能够治疗的尽量不送医院,以此减少家人的负担。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300张床位仍不能满足老人入住的需求,为创新发展理念,扩大收养规模,她又一次筹资300多万xxxx,与xxxx市老年康复医院合作,兴建“xxxx市康健养老院爱心护理部”,以此作为康健养老院的第二分部,5层的大楼虽不算高,但装有电梯,1-3层为老年全科,有化验室、B超室、X光室、心电图室、老年康复科、内科、外科、肛肠科、中医科、药房等;4-5层为临终关怀护理部,主要收理生活不能自理的中风后遗症,伤残、痴呆、植物人、车祸后遗症、癌症晚期等老年病人。“爱心护理部”的建立为养老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解决了很多患重病的老年人家庭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已发展成为“临终关怀医院”,是xxxx市唯一的一家爱心护理院。

服务老人成为她终身追求

视老人如亲人,是办好养老院的基础;亲情服务,是鞠院长工作多年来树立的服务意识。

一位叫xxxx的老人住进了xxxx市康健老人院。老人的两个儿子相继去世,儿媳也先后改嫁,仅剩下一个女儿和两个孙子,均无工作,家境贫寒,她便以最低价格收留了这位老人。但是好景不长,老人入院第三个月,女儿得了重病,花去不少钱,两个孙子又不承认赡养老人,老人的生活失去了保障。她不忍心看着老人回去单独生活,免费让老人继续留在老人院生活。

一天24小时,她都在院内和老人们吃、住在一起,时刻陪伴在他们身边,注意观察他们的饮食起居。在饮食方面,她按照老人们的营养需要,从医学的角度编制食谱,基本以软、烂、粗杂纤维、蛋白质、清淡益补食谱为主,并且实行分食制,每天一日三餐把饭送到老人床头。对生病的老人,根据老人的要求另开小灶,她从来不嫌麻烦,保证老人们吃饱吃好,让老人们满意。

xxxx4年3月,康健养老院接收了一位叫xxxx的老人,脑溢血后遗症成为植物人,身上患有褥疮,大小便失禁,鞠院长认真分析了老人的病状,从康复医疗角度制定了护理措施。首先给老人加强营养,把搭配好的营养食品打碎过滤后,用针筒通过胃管打进胃内。为保持老人卫生,她用导尿管帮助老人排尿,并定时进行清洗,每天清洗擦身2次,每隔2小时给老人翻一次身。不到两个月,xxxx老人的褥疮消失了,病情有了大的好转。老人的家人非常感动,为了表达谢意,给康健养老院送来了锦旗。

来自xxxx镇的老人xxxx,入院时患有癌症,病情恶化时家人要接他回家,老人坚决不从,他说:“康健就是她的家,她死也要死在这里!”xxxx老人离开的那天夜里,大雪纷飞,衢无一人。为了能让老人和亲人见最后一面,鞠院长驱车赶到20多公里外的xxxx,由于老人子女手机都已关机,又不知道老人家的确切地址,她就一条街一条街敲门寻问,后来听说为了子女上学,老人的家人租房住到了xxxx市一高附近的一幢楼上,深更半夜,她不顾疲劳,一层一层的跑,挨家挨户叫门,不知遭受了多少个冷眼和斥骂,找到老人儿子的住所时已是凌晨3点钟了。

为了xxxx的养老事业,鞠院长日夜忙碌着,随着岁月的流逝,年轻的她,如今已不再年轻,但朝晖和夕阳的对话和抚摩仍然在继续着,向规模化、多xxxx化方向发展已成为她的新的奋斗目标,她愿把毕身的精力奉献给自己钟爱的养老事业。)

第四篇:敬老院院长个人事迹

一、心存大爱舍小家为大家

2008年,**乡敬老院建成了,因敬老院地处偏僻乡村,离乡政府一二十来里路,路经一遍坟场,谁愿意放弃手头轻松的工作去护理那些孤寡老人呢?正待领导为难之时,在经管站从事会计工作的****同志却自告奋勇地向党委政府提出了申请,申请派到敬老院去工作。

二、不辱使命挑重担,苦中求乐

敬老院五保老人入住的那天,各村的孤寡五保老人被村领导相继送到了敬老院,可送来大部份都是残疾人和一些高龄老人,一个个衣衫褴褛、步履蹒跚、骨瘦如柴,有推着轮椅来的,有双目失明拄着拐杖来的,还有因智障面部表情怪异的人,还有一个老人因精神病全身沾满了大粪,臭气熏天,还动手要打工作人员,当时的情景无不让在场的人望而止步,可她并没有选择退缩,直觉得鼻子一阵发酸,眼角湿润了。

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她没有给自己放过一天假,也从未真正睡过一晚安稳的觉,与老人同吃同住,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来呵护,曾多少个深夜,**院长一次又一次把老人送进医院,亲自陪护在老人病床前,换洗衣服,端尿倒尿,喂饭送药。80多岁的杨名校老人前年中风了,没有一个亲人,一年多来全靠**院长亲自护理,直到去世,还是**院长亲自为他穿上寿衣,几年下来,**院长一共为二十多个五保老人养老送终。为了方便五保户小病就医的问题,她曾多少个夜晚没有合眼,苦学医学常识,从网上收集大量的老年健康知识为老人上健康课,进来大量的医药用品,购买了血压器,听诊器等医疗设施亲自为老人就诊。院里没有足够的资金满足老人们的穿衣问题,她便号召所有的亲朋好友把自家闲置的衣服搛献出来。每年重阳节,她不忘为老人忙活一整天,准备最丰盛的擂茶,陪老人聊天喝茶,老人的每一个生日,她亲自煮上几个荷包蛋端到老人床前,老人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关爱。2010年,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天,正值风雪交加,气温零下几度,经常离院出走的精神病患者**再次出走了。

四、她用她最真诚的爱圆了孤寡老人们的一个梦想

**院长的外婆是09年年底去世的,同年9月,**院长姐姐的儿子考上了大学,开学时,全家人因高兴送他到了飞机场,90岁的外婆也去了,可谁都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让90岁的外婆老泪纵横,握着**院长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我终于看到飞机了,死也值得了!”**院长的眼眶湿润了:想到众多儿女的外婆一把年纪了临终前才看到飞机,更何况那些孤寡老人他们一辈子没有亲人陪伴,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身在常德甚至看不到常德城市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今日面貌,他们又何偿不想在有生之年到外面看一看,走一走,想看看火车到底有多长?飞机有多大?这是老人的梦想,也是老人的心愿,老人需要的是什么?不就是这份关爱吗?**院长记在心里疼在心上,可要带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外出实在是不点不可能。2010年5月1日,不可能的事还是在她身上发生了,**院长带着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克服重重困难为期一天的常德之行。

五、不计报酬,吃苦耐劳,只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院长原是乡经管站一名会计,自从她兼任起敬老院院长这份重任,经管站的每一项工作她都是如质如量地完成,如此同时,她还协助乡民政所长协管民政工作,有人说:她没有三头六臂,每天要照顾那么多五保老人,哪还有精力从事其他的工作?可她就是做到了,她每天从早到晚忙于敬老院的烦琐事,经常忙到晚上10点多,老人睡下了,她才骑着摩托车来到乡政府,常常在电脑旁工作到深夜,因为民政所和经管站很多工作都需要在电脑上才能完成。

第五篇:卫生院院长个人事迹

胡贤林不计个人得失,扎根山区33年,全心全意为山区群众服务,赢得了山区群众的信赖和爱戴,展现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高尚的医德和崇高的职业精神。

胡贤林医德高尚,体现为他把救死扶伤的天职看得高于一切。33年来,他把病情当作命令,甘当“全天候”医生,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千方百计方便大山里群众就医。他视病人如

亲人,时时为病人着想,处处从病人的利益出发,不让病人多受一份罪、多花一分钱。33年来,他走遍了全乡28个自然村,叫得出六千多号人的名字。他把对病人的爱,融入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一举一动都是情。

胡贤林医德高尚,体现在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山区群众健康有保障。胡贤林说,“与大山里治病救人的头等大事比,自家的事都是小事。”为此,他一心扑在双峰卫生院这个“大家”的建设上,一次次放弃了离开山区的机会,为了在大山里建设好让乡亲们放心的生命守护站,他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医生是个特殊的职业,病人以生命相托,这不仅需要高明的医术,更需要高尚的医德和甘于牺牲的精神。胡贤林扎根山区33年,以对事业极端负责的精神和高尚的医德,在山民心目中树立了大山一样伟岸的形象,山民们只要看到他,“眼睛亮了,病也好了一半。”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这些年,与医疗设施越来越先进不相称的是,一些地方医患关系日趋紧张。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作为医护人员更是责无旁贷。胡贤林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只要恪守职业道德,弘扬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就一定有助于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海拔六百米的天台山脉连绵不绝,横亘宁海、新昌和天台。素有宁海“小西藏”之称的双峰乡就坐落在这群山环抱的三地交界处。那里,有一个山民们熟悉的身影时常在崎岖的山路间穿行。33年来,他忠实地履行着救死扶伤的天职,用脚丈量着大山深处的每一寸土地;他一次次放弃了下山行医的机遇,一直坚守在大山里,为山区的父老乡亲建起了“生命守护站”;他以高尚的医德赢得乡亲们广为传诵的好口碑……

他就是共产党员、宁海黄坛镇双峰卫生院院长胡贤林。已经83岁的当地村民何行龙,这样评价胡贤林:“这么好的医生,难得。”1974年1月,何行龙大吐血,被送到卫生院。听说新来的病人有肺结核病史,当时在卫生院仅有的两间病房住院的病人谁也不肯与他同住一处,胆小的干脆吵着要回家。可何行龙的病情需要一日数次观察诊断,对症下药,理应住在医院里,而且最好安排单间。这时新婚才三天的胡贤林作出了一个令同事们感到意外的决定,让老何住进他安在医院宿舍里的新房,自己和妻子搬到附近的丈母娘家去住。

让病人住婚房,多不吉利,万一是传染病咋办?有人好心相劝。胡贤林反劝道,我是医生,治病救人最要紧;确诊是传染病再转院也不迟。后来,经确诊老何得的是肺结核后遗症———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就这样,老何在胡贤林的新房里整整躺了一个月。在胡贤林的精心治疗下,老何终于康复出院。

此后,老何一有病就找他,而胡贤林也从不嫌麻烦,每次都给予亲人般的照料。去年,老何出现原因不明的便血。他又找上胡贤林,要他帮着联系山外的大医院去看病。胡贤林不但很快通过在杭州工作的小女儿帮他联系上了浙一医院,还利用休假时间陪他到杭州看病。上个月,老何又高烧不退,来到卫生院一查,白细胞高达17000单位,比正常人高出7000单位。这对一个冠心病、肺气肿和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缠身的老人来说,最好是到大医院去诊治,可这次何行龙执意不肯去。无奈之下,胡贤林只得每隔几天,就给老何抽血化验,调整用药;晚饭后,他带上出诊箱送医送药到床头。经过9天的精心治疗,老何的病情终于得到明显的缓解。33年来,类似这样的麻烦事,胡贤林不知揽过多少次。有时不仅要出大力,还要垫上自己的钱。

榧坑村的胡永安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时常复发。气急时他脸色铁青,最犯愁的是每次挂针、吸氧的医疗费,五六天下来就要六七百元。这对丧失劳动力的他来说是很难承受的。这时,胡医生总是说“先看病,有钱了再来还”。10多年来,几十元的欠费胡贤林悄悄垫上;多的就记在卫生院的账上,待村民有钱时还上。账上的欠款从每年的数千元越滚越大,直到上万元。2003年前,这笔欠账直接从卫生院业务结余中核销。此后,由乡财政核销。胡贤林没有统计过10多年来自己垫了多少医药费,但一些生活特别困难的村民记得,每当要还他垫的钱时总被他婉拒。卫生院的平均处方26元。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廉价药是双峰卫生院的当家药。为了让村民省药费,胡贤林动足了脑筋:山乡多发尿结石,急诊时打针消炎,待控制病情后,就教病人上山采车前草、金钱草和紫金沙三味草药煎服调养;上呼吸道感染时,教村民

下载优秀院长事迹(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优秀院长事迹(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敬老院院长事迹

    一个“特殊家庭”的当家人——记德安县吴山乡敬老院院长吴宗礼中共德安县委组织部 “共产党员吴宗礼,平凡人生了不起。新安江边一好汉,中年别离桑梓地。六旬来到敬老院,八年努......

    刘春生院长事迹

    刘春生同志事迹材料刘春生,男,54岁,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新庄孜医院业务院长,副主任医师,淮南市骨科学会安徽省脊柱外科学会委员,淮南市骨科学会委员。......

    乡敬老院院长事迹_1

    乡敬老院院长事迹 一个“特殊家庭”的当家人 ——记德安县吴山乡敬老院院长吴宗礼 中共德安县委组织部 “共产党员吴宗礼,平凡人生了不起。 新安江边一好汉,中年别离桑梓地。......

    院长奖章典型事迹概要

    院长奖章 典 型 事 迹 思政系 张义林 2014.9.26 典型事迹概要 尊敬的领导老师: 您好!我叫张义林,男,辽宁人。目前担任吕梁学院思政系分团委学生会副主席。非常荣幸能够申请“......

    乡敬老院院长事迹(精选五篇)

    乡敬老院院长事迹 “有这样的好闺女俺们知足了” --记鸡西市鸡冠区红星乡敬老院院长纪玉荣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计个人的得失是共产党员的本色。 鸡西市鸡冠区红星乡敬老院......

    优秀院长工作总结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医院历史上事业发展最为迅速、成绩最为突出的一年,是医院克难奋进、艰苦创业,为实现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一年。XX年,全院门诊诊疗、出院人次、手术例数......

    2127+ 2019年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院长优秀事迹优秀党员材料

    2127+2019年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院长优秀事迹优秀党员材料作为一名医生,他始终铭记医者仁心,真诚为患者服务。他多方筹集资金20多万元,使濒临瘫痪的卫生院重新焕发生机,并一举成......

    南理工继教院张云雷院长优秀事迹

    开拓进取 厚德精业——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云雷同志优秀事迹材料 在教职工的眼里,他是一个“务实、勤奋、清廉 ,具有开拓进取精神、深受群众爱戴”的领导;在学生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