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国际教育项目

时间:2019-05-12 13:0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大学国际教育项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大学国际教育项目》。

第一篇:山东大学国际教育项目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项目

项目介绍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项目为中国学生提供经济、安全、适合的留学途径。经过五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科学的课程设置,严格的教学管理和专业的留学服务既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可,同时又赢得教育部有关机构的认可,2012年4月8日“阳光留学预备教育实验基地”落户山东大学。基地设立在山东大学,既是对山东大学的信任,同时也要求山东大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为创办高水平的留学教育服务。山东大学将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宗旨,完善课程体系,在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国内高中毕业生全面提高学术英语水平,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转变,高质量完成国外大学学位课程,实现成留学的梦想,4月8日,教育部阳光留学教育基地落户山东大学。

项目特点

1、山东大学与海外大学直接合作,留学有保障

2、选择空间大:有香港、西班牙、德国、韩国4个国家和地区上百所院校可选。

3、山大官方办学,成功留学保障

4、教学质量高:山大国际教育项目的所有老师,都是山东大学精选的一线有留学背景的老师,教学质量在山东同类同类项目中首屈一指

6、管理严格:每班人数25人左右,实行班主任和教辅跟班制管理;

7、校内住宿:山大国际教育项目的学生,全部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内学习和住宿

项目内容介绍

西班牙留学

为学生搭建一座直通西班牙名校的桥梁,与西班牙多所公立大学联合推出的本科衔接课程,为培养目前稀缺的西语人才而准备。

合作大学

公立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综合排名第一)

公立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综合排名第二)

公立马德里理工大学(综合排名第三)

公立马德里自治大学(综合排名第四)

公立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综合排名第六)

公立萨拉曼卡大学(综合排名第十)

公立阿尔卡拉大学

公立拉里奥哈大学

西班牙项目特点

1、价值:稀缺人才+实用专业+欧盟学历 中国西班牙语教育资源少,学生学习数量少(全国每年毕业生仅1000余人)。西班牙语人才炙手可热,一旦掌握服务全球市场

2、就业:为就业、为成功而留学 国内西班牙语专业学生一般在大三就被许多企业、机构高薪预定,就业前景更加广阔。

3、经济:西班牙公立大学本科阶段总学费约2.5万 西班牙公立大学本科阶段仅需学分注册费人民币2.5万元人民币,家庭经济负担小,教育投入低,就业回报高。

4、放心:学历学位受欧盟及我国教育部认可 2007年底,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与西班牙两国间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层次合作与交流,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5、安心:大学直接合作,留学安全可靠

入学条件: 应往届高中毕业生,通过入学测试

学制:山大半年或一年,成绩合格后赴西班牙大学就读

德国留学

德国大学高中生选拔项目是由德国政府特批,唯一允许限额招收中国优秀高中毕业生的本科

项目。经德国大学选拔考试合格,经过三个月或一年的系统培训后,即可到德国大学留学。合作大学 亚琛应用科学大学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莱茵-瓦尔应用科学大学 比勒菲尔德应用科学大学 西南法伦应用科学大学

项目特点

1、德国政府特批,唯一允许限额招收中国优秀高中毕业生的公立大学

2、学费低,无需经济担保,第一年1.6万欧元,提供高额奖学金,第二年专业课享受德国免费教育

3、德语零基础,根据所选专业和学校不同,专业课程有英文授课和英德文双语授课。

4、政府专门直属机构负责办理签证,无需德国使馆审核部的面试,签证率高

5、全程跟踪服务,免境外服务费

入学条件: 应往届高中毕业生,通过入学测试

学制:三个月或一年,成绩合格后赴德国大学就读

香港名校项目

将香港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引入国内,联合香港八所大学,针对国内高中生赴港学习的需求和特点开发的高端桥梁课程,为广大欲赴港深造的学生搭建一个高质量、高保障的香港名校留学平台。

合作大学

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科技大学(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理工大学(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香港浸会大学(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岭南大学(Lingnan University)

香港教育学院(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项目优势

1、优质的教育资源: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的师资+全英文授课 香港高校拥有一流的国际化的教育背景与师资力量,本科教育在全球具有很好的声誉,香港顶尖高校全部采用英文授课,教学模式与国际接轨。另外,在香港读大学,将来去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留学,就能免签证。香港的留学费用约7.5万人民币每年。

2、安全的留学渠道 校际合作,留学渠道安全可靠

3、国际化的视野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可以提供国际化的视野。每个学校均有与国际知名院校的学术交流活动,每年有更多海外学习的机会。

4、教育部认可的文凭 2004年7月11日教育部部长周济与香港教育统筹局局长李国章在北京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备忘录》,教育部即日起承认香港八间大学颁发的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凭。

5、友好的就业政策 凡向入境处提出申请的应届非本地毕业生,一律可以无条件留港,逗留期限为12个月。香港政府规定只要在香港满7年,即可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

入学条件 二本线以上高中毕业生

学习模式:山大一年,香港大学4-5年

韩国留学项目

项目介绍

山东大学为了发挥国际合作优势,培养服务于中韩交流的中高级人才,山东大学与韩国嘉泉大学携手合作,开设了中国学生赴韩国攻读本科及硕士学位的语言强化培训课程,搭建了韩国留学的可靠升学途径。该项目自2007年开办,现已成功培训四届学生,结业后均成功留学韩国,部分学生获得学费减免80%的高额奖学金。本课程采用高中毕业生“0.5+ 4.5”,专科毕业生0.5+2.5,本科生0.5+2.5的培养模式,国内半年语言强化培训,合格后可直接入读嘉泉大学专业课,毕业后获得韩国大学学历,其学历中国教育部认可。

项目特点:

直通优秀大学:嘉泉医科大学和暻园大学合并成为韩国首都圈第三大航母级综合性大学.留学费用低廉:学费减免50%,提供高额奖学金。

保证教学质量:该项目老师均为精通汉语的韩国老师,小班授课,老师和家长定期加强交流。

服务体系完善:“韩中协力本部”,就业竞争力计划及智能宿舍和环保校车等均为留学生提供 了大力的支持和援助。资源优化配置:食宿学均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感受山大百年文化氛围,共享山大优质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就业前景广阔:中韩交流加强,韩资企业遍布,为精通韩语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学习模式

高中生:山东大学0.5年+嘉泉大学4.5年=嘉泉大学本科

专科生:山东大学0.5年+嘉泉大学2.5年=嘉泉大学本科

本科生:山东大学0.5年+嘉泉大学2.5年=嘉泉大学硕士

入学条件: 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专科生、本科生

项目地址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项目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培训楼

第二篇:2011考研复试指导:山东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复试面试回忆

面试过程:

1.先进行自我介绍,报考原因,对本专业理解

2.老师提问

3.英语老师用英语提问一个问题,考生用英语回答。

说说我的经历:在进行昨天晚上的笔试之前,考生先抽签,决定今天面试的顺序。我一边在心里念叨”千万不要是第一个“ 一边在小盒里使劲搅和,选中了一个打开,第一眼没看着面试序号,第二眼看到是”1“后立马惊的“啊”了一声,还愁眉苦脸的问考务人员:“是一号么”,她说是啊。我虚假的劝自己,第一个也没什么不好,早结束早回家!可今天下午在侯考室等着的时候,心咚咚跳的超响,我一直深吸气然后呼气。眼睁睁看着表走到了两点,可还有几个考生没到,又等了一会,来的差不多后,面试正式开始了。我是第一个,强作镇定走进了旁边的教室。进去坐下之后,最中间的一个女老师很亲切很温柔的向我重复了一下面试的内容,然后就开始了。我说着说着忘词了,本来背的好好的词儿,给漏了几句,然后我就不知道该从哪儿接下去了。糊糊哝哝把词儿说了个大概,就停下了,根本不够2、3分钟。老师说“完了?这么快?”我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然后老师开始提问。第一个问题:你大学期间学过哪些课程,让你觉得对对外汉语教学有帮助?

第二个问题:你和外国人接触过吗?第三个问题:有人说,只要普通话说得好就能当对外汉语教师,你觉得对吗?然后就是口语了。老师用英文问:你本科学的不是对外汉语,你认为你报考对外汉语有什么优势吗?我心想这不是和第一个差不多的问题吗,咋又问一遍。可真让我用英文回答,我还真不行。口语说的超烂,一句话憋了半天,我估计老师都等烦了,而且个个还都是简单句。哎,总之,口语超郁闷的。匆匆结尾后,面试结束了。从进到出,估计不到十分钟。就等着明天下午出成绩了,老天保佑!

p.s:话说复试外语测试的听力也要重视,我就吃了不重视的亏。在审查资格那天,18号学生公寓那儿有辆面包车租售耳机,好多人都去那儿租,我也去了。当时也没试试,心想这么多人都在这租,质量应该没问题,交了钱就放包里回家了。等到听力测试之前,我才打开耳机试听,收是收到了,也挺清楚,就打开着放在桌上,在答题卡上写名字啥的。九点半一到,听力测试马上就开始了,我把耳机戴上之后发现里面一点声音都没有了,我赶紧向左向右调了调频率,可能是我的头的位置和刚才试听时没在一个位置上,总也收不到清楚的声音了。结果听力一共十来个小题,我只听清一个,其他的要么不清楚,要么直接没听到。哎,英语又挂了。初试时英语成绩还挺好的,怎么复试的时候这么不顺。建议自带一个质量经过检验的收音机。另外,千万别忘了带2B铅笔和橡皮,心理测试和英语都需要涂卡,我居然没带,现借的。当然,我们考场像我一样晕的不只我一个。

第三篇:无涯国际教育品牌项目GLP

无涯国际教育中学生GLP项目

GLOBAL LEADERSHIP PROGRAM

国际商业领袖项目为全国中学精英提供了接触世界顶尖名校,华尔街高层的平台。

美国GLP项目特色

常春藤名校授课

GLP项目中,学生将接受美国常春藤联盟下属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四所名校联合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课程。课程涉及国际金融、企业管理、商务礼仪、文化差异以及留学指导等方面。教授将从不同的视角给学生立体地呈现出当下全球金融市场的真实格局,引导学生站在企业家,投资者,管理层等一系列决策者的立场上对各类新兴产业崛起的现状进行预判,分析企业竞争力,定位战略模式,评估潜在风险,预测市场潜力。教授将为学生们展示一条理性客观的途径去理解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中商业,管理,思维上的多重变革变革。届时,学生将参与丰富的名校讲座,包括留学指导,中美文化差异等。项目旨在提供学生一个高端专业的学习交流平台,传递完整全面的信息,共享有效的学习资源财富。

华尔街金融风暴

GLP项目将带你走进充满魔力的华尔街金融机构,与高层一起分享一场金融盛宴,搭建通往梦想的桥梁。

美国商业模拟比赛

GEBC是由无涯公司举办,为充分挖掘中学生商业意识而设计的大型比赛项目。挑战赛将会贯穿整个项目,赛事以美国知名咨询公司的成熟体系为基础,模拟公司成立的过程,设计企业组织架构、经营目标、运营模式,并根据市场情况设计核心产品,对行业中的竞争对手进行SWOT分析,制定完善的市场进入策略和营销方案。同时结合一定的财务数值,对所创公司的初期投入、资金运作方案,市场投放和预期收益进行合理规划。

第四篇:国际教育新理念

《国际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

通川区八小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必须加强学习,及时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回去之后,我认真研读了几本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真是受益匪浅,特别是其中的《国际教育新理念》一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十一世纪是个“学习化”的时代。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合作,学会如何生存。因此,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自我更新便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急迫了。一位成功的教师,应是一位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的汲取当代最新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任何教育行为都应以教育理念为指导,让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我们应该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以时代的特点为背景,以现有教育教学理念为起点,以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借鉴,认真的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我们应该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延续过程中,从国外到国内的引进吸收过程中,理解当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到底有什么不同。第二、目前,各种教学法层出不穷,虽然对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我们能否跳出这些程式化教学。第三、一定的理念支配着一定的行为,教育也不例外。方法是重要的,因为方法是理念和行为的中介。但是仅有方法是不够的,只有深刻领会当代教育理念的内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应 1

思考每一种教学方法的背后是以什么教育理念为基础的。

第四、所有的教育教学方法的诞生都与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哲学思潮相联系的。西方教育教学方法的涌入,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资源。但是,我们在借鉴这些教育教学方法的时候,应有所选择,思考怎样使之“本土化”。

第五、传统教育是“遗传”式的,即传承人类文化,是以传授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的教育功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渐成为教育主题。要想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落到实处,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应思考老师应怎样教和学生应怎样学,以及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教育理论的学习使我们对当今教育有了更深刻、更理性、更全新的认识,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一代劳动者。

第五篇: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历经近60年发展,学科基础坚实、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设置齐全、教学设施完善、办学水平较高,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育人体系。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学科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均设立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和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现有“材料液固结构演变及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4个山东省重点学科、3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4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强化建设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160名,其中教授52名(博士生导师35名),副教授34名;材料学科拥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名;专任教师中84%以上具有博士学位、1/3的教师在国外高校或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学位或进行过一年以上的合作研究。

学院教学机构设有8个研究所和1个中心,包括金属材料研究所、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液态金属及铸造技术研究所、塑性成形与模具技术研究所、连接技术研究所、包装工程研究所、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材料表征与分析中心。分别承担7个专业及1个校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卓

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的教学任务。

学院拥有实验室面积约1万余平方米、大型设备仪器60余台套、固定资产8000余万元。为满足创新、复合型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学院搭建了“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和“生物医用材料”2个综合实验教学平台、设立了9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同时所有的科研设备面向本科生开放。

新材料、新技术是我国经济建设和高科技产业优先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多学科相互渗透、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已经成为材料学科的重要办学特征。学院本科生的课程设置重视与机械、计算机、信息和生物等技术的紧密结合,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在高性能结构材料、材料加工及其智能化控制、光电信息功能材料技术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培养特色;学院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按产业结构与需求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培养和技能训练。每届有近20%的学生申请赴国外、港台等高校学习或内地著名高校访学;全院有25%的学生可参加全国、校、院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院营建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本科生在就业竞争中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

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或管理部门从事上述专业领域的教学、科研、开发、设计、制造和技术管理工作;或在海关、商检、外贸、科技等部门从事质量检测、技术监督、业务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硕、博士学位。学院所有学科、专业均可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本科学生成绩优异者

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及硕博连读。

2011年学院按材料科学类招收本科生,包括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包装工程等专业。新生入学后,遴选50名优秀学生进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一年级末,学院将选拔优秀生或特长生进入材料科学与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基地班学习;其余学生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专业或专业方向;

三年级末,实行导师负责制个性化培养。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Metallic Materials Engineering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学科,本专业覆盖了钢铁、有色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材料热处理、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表面工程等诸多领域。近年来金属材料学科以其深厚的基础理论和完善的现代测试技术,适应学生“厚基础、宽口径”培养与国民经济和新材料高技术发展的要求,与光电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能源与环境材料等新型学科相互交叉发展,已经开拓了许多极具发展前景的新领域。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主要学习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检测及相关计算机技术,通过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实际的专业技能。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平台、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既能改善传统金属材料、也能研发新型金属材料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金属材料的设计、冶金以及表面改性等领域的工作,也能从事材料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和材料的检测、失效分析等工作。学生在硕士或博士研究生阶段,可从事材料表面工程、冶金工程、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新材料设计、制造与分析测试等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工艺过程微机控制、现代材料测试方法、材料加热设备及自动控制、功能材料学、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概论等。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Engineering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依托“工程陶瓷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与“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基础与应用兼备、传统与新型材料并存的学科专业,覆盖了先进陶瓷及复合材料、晶体材料、水泥、玻璃、耐火材料以及陶瓷纳米材料,在计算机、信息、电子、航空航天、医学等科学技术领域得到了日益重要的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主要学习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设计、生产和检测等知识,开设陶瓷材料的粉体制备、成型与烧结和性能测试等综合实验。本专业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体系的创新型人才,自2007年连

年被《中国大学评价》评为A++专业。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设计、生产、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或在海关、商检、外贸等部门从事质量监测、技术监督、生产管理等工作。在硕士或博士研究生阶段可从事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科

学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工艺过程微机控制、材料测试方法、特种陶瓷工艺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设备及自动化、纳米材料概论等。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Macromolecule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以及组成、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充满活力的材料类学科。高分子材料广泛运用于石化、能源、环境、信息、医疗、航天航空和国防等各个领域,其工业和研究体系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本专业在PAN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与生产、摩擦材料、纳米复合材料、有机硅材料、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等研究方向有雄厚的研究基础,为本科生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本专业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结构和性能、设计和加工、应用等全面知识的、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能力。本专业重视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科研带动教学,注重培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拓宽毕业生就业面。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理工交叉的特点,择业面宽,适应性强,毕业生可以在石化、轻工、机电、医学、包装、建材、交通、环境、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施展自己的才能,既可以到科研院所从事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又可以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合成树脂、橡胶、化纤、复合材料、特殊功能材料等的研制、生产、应用,以及相关行业领域内的贸易销售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还可到政府部门从事相关的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也有部分学生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机械设计基础、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和设备、化工原理、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塑料模具设计、工艺过程微机控制、材料科学发展前沿、纤维增强复合材

料等。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Materials Forming & Controlling Engineering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由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三个省级重点学科专业铸造、金属塑性加工和焊接整合后创办的,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也是山东大学重点建设的16个名牌专业之一。包括液态金属成型技术、塑性成型及模具技术、材料连接与智能控制三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以学科优势为依托,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优化培养方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既掌握现代材料成形基本理论和先进技术方法、且在新材料新工艺方面具有创新和开拓能力的技术人才。本专业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材料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受到专业领域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材料科学理论基础,能从事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的加工成形及过程控制等技术工作;掌握现代材料成形工艺,熟练掌握材料加工CAD/CAM/CAE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毕业后可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以及机械、汽车、钢铁、轻工、船舶、军工、化工、软件公司等国防与工矿企业从事与金属材料制备加工相关的科研、教学、设计、计算机软件开发、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也可到质量检测、技术监督、生产管理等政府职能部门工作。在硕士生或博士生阶段可以进行新材料研制、新工艺开发、新知识探索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基础、材料成型技术、铸造工艺设计基础、铸造合金及其熔炼、塑性成形模具、塑性成形CAE、工程材料的焊接性、焊接力学及结构设计等。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材料化学专业

Materials Chemistry

材料化学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具有理、工结合特点的二级学科专业。以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的相关理论为学习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现代材料研究方法和材料物理、化学性能与各层次的微观结构之间的基本规律。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材料化学的各项实验技能,并具有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各种功能材料的设计制造、材料表面改性以及功能材料在电子、信息、机械、传感、遥感、生物材料、化工制药等技术应用中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也能从事功能材料检测分析、技术支持、技术监督以及专业教学工作。在硕士生或博士生阶段主要从事功能材料的化学

合成以及纳米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数学、普通物理、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表征与检测、现代材料研究方法、材料化学、材料制备原理与技术、材料化学、晶体化学、化学工程基础、高分子材料基础、材料表面与界

面、信息功能材料等。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包装工程专业

Packaging Engineering

包装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工程技术学科,具有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工程科学为主干,与社会科学相关联的特征。山东大学包装工程专业为非艺术类招生,不同于印刷及轻工类的培养模式,是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雄厚的科研和教学条件为支撑,突出计算机技术在包装工程中应用的专业特色,以培养学生系统设计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为目标。使本专业的学生掌握包装工程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包装设计及制造、包装工艺与设备、包装生产与工程管理等能力,熟悉国际国内包装标准与法规,为我国培养出经济建设急需的、符合国际包装工程发展潮流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包装企业、科研机构、外贸、海关、商检、质检、进出口检验检疫等部门以及汽车、家电、物流等行业从事产品造型、包装系统设计、质量检测、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在硕士生、博士生阶段主要从事包装新材料、新工艺、容器设计与制造、包装检测以及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在包装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课程:数学、力学、化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电工及电子学、包装材料、包装工艺、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机械、包装测试、素描与色彩、包装工程CAD、运输包装、渗透性与货架寿命、包装造型与装潢设计、包装管理学、包装控制及过程自动化等。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材料科学与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基地(材料物理)

Bas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aterials physics)

材料科学与工程“山东大学校级人才培养基地”是学校为探求理工结合、以工为主的优秀本科生人才新的培养模式而设立的试验班,并逐步向其他专业推广经验。基地班注重材料物理与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实行精英型、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以培养材料科学领域创新素质高、学科知识全面、科研能力强的研究型人才为目的,主要为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生源。

基地班结合了学院各专业的优势和特点,制定面向一级学科的单独的培养计划,强化数理化、英语及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基地班由学习成绩优异生或特长生组成,采取导师指导制,采用国际上通用原版教材及国内优秀教材;采取知名教授授课,并加大研究型学习以及双语授课力度;学院实验室及大型设备向基地班优先开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基地班40%学生将获得免试研究生资格,其余学生既可报考硕士研究生,也可以进入学院某一专业接受专业模块课程的学习、毕业实习和论文设计。结合学生选课内容和主管部门要求,以“材料物理”或其它专业毕业和授予学位。学生毕业后将继续研究生的学习以及在工程技术领域从事研究性工作,包括新材料的设计与制造、材料表面改性以及新型材料在电子、信息、机械、传感和遥感、生物材料、化工制药等等领域的应用,参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也能从事材料检测分析、技术拓展、技术监督工作。

主要课程: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英)、材料测试方法、现代材料研究方法(英)、高分子物理、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成型基础、纳米材料概论、微电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功能材料概论等。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

Materials Forming & Controlling Engineering-Excellent Engineer Program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是适应我国建设工程教育强国的要求,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掌握宽厚的基础理论、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材料成型及控制领域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具有综合创新意识、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健全发展的高端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该试点专业采用单独的培养方案,强化工程基础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3+1”的四年制培养模式,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都将具有长短期海外学习经历或国内知名高校学习经历。在三年半时,按对培养效果的全面考核,约30%的学生按本科工程型人才定位继续后半年的项目设计,通过答辩后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其余学生进入硕

士工程型人才培养阶段。

学生毕业后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科学、工程科学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中的设计、制造及技术开发问题,同时在工程领域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主要作为现场工程师,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的工艺与装备设计、生产组织与管理、研究开发、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和跨学科的合作任

务。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材料成型基础、材料成型技术、ADVANCE MATERIAL FORMING、铸造工艺设计基础、铸造合金及其熔炼、塑性成形模具、塑性成形CAE(双语)、工程材料的焊接性、焊接力学及结构设计、企业顶岗实习等。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能源动力类(本科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1926年,省立山东大学首立工科。1932年,国立山东大学设立工学院。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专业调整,山东大学工学院并入山东工学院,由时任山东大学工学院院长的内燃机专家丁履德教授任山东工学院院长。1958年,丁履德教授提出设立“内燃机”和“电厂热能动力”两个专业,成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主干专业。内燃机专家丁履德教授、力学专家刘先志教授、热工专家裘烈钧教授等一代翘楚曾在此任

教。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为中心任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造就工程及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注重学生面向现代社会新工业、新技术的能力培养;科学研究的目标是在大工科概念的工程科学平台之中,面向朝阳工业,致力国家重大需求,建立工程研究思想库,成为国家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量。学院努力建设一种既能获得智力激励,又可保持愉悦心情的文化环境,鼓励开展创新并意义深远的科学研究,并做出重要发现。

学院有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校级人才培养基地班、“热能动力工程”和“交通运输”3个本科专业,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学院已具有由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构成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动力机械与工程热物理”学科是“211工程”、“985”的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动力机械及工程”、“工程热物理”和“热能工程”3个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专业。学院现有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环境热工过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学院专任教师队伍中有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19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专业技术人员30人。其中,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的2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5人。

学院参加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领导的大型国际合作科学研究项目-阿尔法磁谱仪(AMS)中的热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取得了重要进展。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另外,学院还承担国家863计划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际科技合作计划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四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6项,是山东大学获国家级科技奖励较多的学院。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的思路,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学者互访、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先后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理工学院、香港大学、德国奥格斯堡应用技术大学等国外著名研究机构、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我院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素养、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专业领域前沿动态,是具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优秀学生可以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推荐进入国外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生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供不应求。

2011年学院按照能源动力类和交通运输类招收本科生。能源动力类包括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基地班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两个专业;交通运输类即交通运输专业。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基地班

Energy and Environment System Engineering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基地班是山东大学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合作建设的国际化专业。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涉及能源、环境、生态、经济和管理等,专业“立足能源,兼顾环境”,瞄准国际先进理念,实施精英式培养策略,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与有效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及设备的设计、优化运行、研究创新的综合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资源利用、能源转换理论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学理论,掌握资源利用、能源转换过程原理,掌握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学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方法,了解技术、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因素对资源利用、能源转换及其环境后果的影响,具有系统思维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通过资源、能源优化利用、解决环境问题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环境化学、生态学、电厂锅炉及设备、汽轮机原理、热力系统、核电厂系统及设备、核能源发电技术、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能源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技术、清洁生产、可再生能源技术、能源工业污染物排放与控制、能源与环境管理等。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班的毕业生将有40%获得本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能源动力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在各行各业中有特殊的应用,也是国家科技发展基础方向之一。山东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专业,主要培养在能源转换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以及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现有电厂热能动力、热工过程自动化、热力发动机、热能工程和制冷与低温工程等五个专业方向。在校期间,低年级学生统一在“热能动力”平台上学习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高年级学生可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向选择某一专业方向课程学习。

主要课程:学科基础课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等;专业选修课有以下课组①汽轮机原理、电站锅炉原理、热力发电厂、热工过程自动调节、电厂经济管理;②火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单元机组集控运行、热工过程自动控制;③汽车发动机结构、原理、设计、排放与环保;④锅炉原理、制冷原理、换热器原理与设计、热力系统;⑤制冷原理及设备、压缩机原理、冷库技术、空调系统等。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交通运输专业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本专业旨在培养交通运输工程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主要学习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知识以及汽车运用工程所必备的理论和方法。学生具有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企业设计与管理、现代物流管理、汽车营销与售后服务、现代汽车测试与诊断、维修与机务管理的能力和具有运输专用车辆试验、研究、设计的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交通运输行业、汽车制造行业、物资流通行业和其他大中型工商企业从事运输市场开发、交通运输规划与组织管理、汽车市场开发与营销、运输车辆技术管理、检测诊断和技术保障等工作,也可以在有关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主要课程:运筹学、管理学、营销学、财务管理、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设备、交通运输技术管理、交通运输商务管理、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交通运输安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等装备制造业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程设计及信息化四个专业方向。本专业已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本专业具有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具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艾兴教授为核心,以一批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拼搏奉献的博士生导师、教授等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学术梯队。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制图、计算机及语言、电工及电子学、机械设计、工程力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先进制造技术、工程材料、测试技术、数控技术、液压气动技术、自动化和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课程;根据需要和个人特点选修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并完成毕业设计等各项实践教学环节。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下载山东大学国际教育项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大学国际教育项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大学(最终定稿)

    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1983年更名为山......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Qingdao, Shandong University Campus)位于青岛即墨市鳌山卫镇,占地3000亩,北起鳌山卫镇星石庄村,南至柴道路南侧的凤凰岭,西至滨海大道,东至鳌山湾海边。山东大......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

    山东大学

    山东博文教育培训集团QQ1223822661冯志斌教授提供中央电大奥鹏教育中心 东北农业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2010 年春季招生简章一、相关高校招生信息 (一)......

    山东大学“科研流动岗项目”指南 (试行)

    山东大学“科研流动岗项目”指南 (试行) (2013年) 一、项目宗旨 为落实《攀越计划》,服务学科建设,通过聘请国际高水平学者来校合作研究,解决科研难题,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特在原“......

    山东大学与香港大学本科生交换项目说明

    山东大学与香港大学本科生交换项目说明根据《山东大学与香港大学本科生交换计划协议书》,我校每学期选派三名本科生赴香港大学学习,为期一学期。有关事项如下: 一、项目介绍 1......

    山东大学与台湾成功大学学生交换项目

    山东大学与台湾成功大学学生交换项目 根据我校与台湾成功大学达成协议,我校将于2006-07学年第二学期选派十名本科生赴台湾成功大学学习一学期。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介......

    国际教育新理念读后感[精选合集]

    国际教育新理念读后感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际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