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化简报新闻
新闻简报
XX公司自XX年XX月信息化建设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目前已经顺利结束了OA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财务系统的实施工作,目前公文的流转、审批等绝大部分的日常工作完全通过OA系统完成,OA系统的成功应用使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紧密、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因此,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实现了办公管理的规范化、自动化,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财务系统的实施减轻了财务工作人员的繁重工作,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为领导的决策快速提供财务依据。
XX年XX月我们又启动了供应链、营销项目,在集团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各个公司领导、同事的积极配合下,项目组及信息中心完成了对公司的供应链、营销系统调研工作,并听取了相关领导的宝贵建议。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供应链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后期的整体方案设计提供良好的实际依据,在这里非常感谢各公司总经理以及同事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
在下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将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供应链系统的实施工作、完成调研报告的确认工作。
信息化建设工作任重道远,希望在公司各个部门的配合下,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信息中心的努力下,信息化工作能够取得更大、更突出的成绩。预祝信息化建设取得圆满成功。
第二篇:信息化简报
电厂信息化工作汇报情况
按照《****发电有限公司第一季度信息工作会的相关要求,我公司对信息化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现将我公司二季度信息化工作情况及三季度工作计划安排汇报如下:
二季度工作情况
截止6月25日,本公司系统机房设备运行正常,未发生重大设备宕机、损坏事件;网络运行平稳,未发生通信中断及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
1、系统发生一次与分公司视频会议连接未成功事件,原因是软视频能开当天集团公司会议。在给分公司开会时我公司不能连接分公司软视频系统,目前考虑建设我公司硬视频系统。
2、对于实时系统数据从DCS到第三区数据采集的工作,目前数据已经取到本地数据库,下一步由先一公司引到分公司。
3、加强对服务器、路由器等硬件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对硬件设备进行维护,维护工作包括清理硬件表面灰尘、对空调滤网的清洗等。
三季度工作计划
1、完成我公司实时系统数据引入分公司系统中。
2、我公司准备上一套硬视频系统,解决不能通话及开会没有公司图像展示等问题。
第三篇:信息化工作会议(简报10)
我市召开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
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会议
为落实中央、省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4月30日,我市召开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会议。会议部署了我市开展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明确了试点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江岸、武昌、东西湖区治工办主任、区有关部门和市信息产业办、市发改委、市城建委、市水务局等有关单位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信息产业办主任黄长清主持,市监察局副局长、市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刘生华同志出席会议并提出了有关要求。
根据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安排,湖北省被确定为全国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10个省份之一。4月20日,省里召开了专门会议,对试点工作进行部署,把我市作为全省3个试点城市之一。为尽快启动试点工作,市治工办会同市信息产业办、市发改委等有关主管部门专题研究,制定了《武汉市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市发改委、市交委、市城建委、市国土规划局和市水务局等5个市直部门,以及江岸区、武昌区和东西湖区3个区开展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同时 -1-
还制定了《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基本指导目录》、《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信息基本指导目录》、《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规范》等试点工作的指导文件。
会上,印发了《武汉市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试点工作的目标、原则、任务要求和时间安排。
刘生华同志就做好试点工作提出了有关要求。一是要充分认识做好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展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是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深入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迫切需要,必须按时完成、优质出色地完成。二是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心组织开展试点工作。即分三个阶段实施,明确四项基本任务,抓好五个关键环节。第一,要分三个阶段实施。试点工作在总体步骤安排上分为调查研究阶段、实施阶段、总结和巩固成果阶段。试点工作要按照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第二,要明确四项基本任务。要编制和发布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目录和信用信息目录,明确公开的内容、范围和形式;要建立“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专栏”,大力推进信息公开;要构建统一的项目公开服务平台,探索实现公开信息整合服务;要促进从业单位和人员不良行为信息公开共享,建立和完善守信激励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第三,要抓好五个关键环节。即要制订工作方案、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公开专栏、构建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形成长效机制。三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分级负责的责任机制。5个试点市直部门和3个试点区都要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市信息产业办作为牵头单位要负总责,各有关区和市直部门治工办要加强督促检查,不定期对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第二,要尽快铺开工作,建立行动迅速的落实机制。各区各部门要切实把握中央和省里对这项工作的总体要求,抓紧制定试点工作方案,严格按照市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分阶段完成好各项任务。在5月上旬以前完成组建专班、制定方案、开展调研、编制公开目录的任务;5月底以前完成开设“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公开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构建诚信体系,并做好总结梳理工作,准备迎接中央和省里的检查。第三,要加强信息沟通,建立及时便捷的调研指导机制。市、区有关牵头部门要及时研究和解答各区、各有关部门试点工作中的问题,总结推广经验,协助解决工作中的管理和技术问题,各区、各有关部门在试点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上报市治工办研究解决。同时,要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宣传报道。第四,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建立齐抓共管的合作机制。要处理好试点工作与全年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试点工作与治工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试点单位和非试点单位的关系、处理好探索与创新的关系。市治工办)
第四篇:2013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新闻
2013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新闻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
教育技术学科网
中国教育报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陈琳杨现民李振超周伟涛)
1.建立全国统一学籍信息管理制度中小学生“一人一号”终身不变 2013年9月1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中小学生学籍号与身份证绑定,一人一号,终身不变。年底,覆盖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统一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并实现全国联网运行,14320万学生数据进入全国系统并经过审核。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学生学籍档案内容包括:学籍基础信息及信息变动情况;学籍信息证明材料(户籍证明、转学申请、休学申请等); 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含学业考试信息、体育运动技能与艺术特长、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情况等);体质健康测试及健康体检信息、预防接种信息等;在校期间的获奖信息;享受资助信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信息和材料。学籍“终身制”将有力杜绝“虚假学籍”、“重复学籍”乱象,电子学籍系统通过全国联网实现对全国中小学学生数据的动态更新和监管,有助于解决高考移民、跨区择校等问题,推动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标志着中小学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2.建设全国教职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基础信息“一人一号”入库
2013年9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正式拉开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的帷幕。此次信息采集涉及全国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师和职工的个体信息,数据量庞大,是一项从无到有的开创性工作,是建设全国教职工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建设全国教职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职工基本信息入库,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国教职工动态数据,对于提高教师工作服务水平、支撑教师工作科学决策、规范教师管理、加强教育监管、针对性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到2013年底,全国1713万教职工数据已上传入库。数据质量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线,教职工基础信息入库建立了数据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严格遵循数据录入、审核、报送的流程规定,做到“谁填报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确保责任到人,保障数据质量和安全。
3.6000万师生同听太空授课远程教育遥及太空
2013年6月20日,在距离地面300公里的天宫一号里,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太空 1
为全国学生授课,共同完成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实验。这是我国第一次尝试利用航天飞行开展科普教育。放飞科学梦,追逐中国梦,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通过电视直播感受了科学的魅力。“天宫一号”与地面的音视频信号传送“网速”达到2兆左右,图像质量达到了DVD 水平。本次太空授课创全世界太空授课时长之最、受众人数之最、图像传输高清晰之最。
4.启动教育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提高教育战线教育信息化认识水平2013年6月25日,全国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专题培训班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正式开班。管理干部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工作的启动与实施,对于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没有领导干部教育信息化的高认识,就不可能有科学、有效、得力的教育信息化行动。教育部启动全国县级以上教育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计划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国县级以上教育局长进行一轮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战线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进一步深刻认识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核心理念和思路,深入了解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态势,深刻领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方针、工作目标、总体部署和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和举措,更新工作理念,坚定信心,切实提升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而通过真抓实干加巧干,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并切实取得实效。
5.启动“提升工程”推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全面提升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三通两平台”效益,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部2013年10月作出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简称“提升工程”)。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是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整合相关项目和资源,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模式,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提升工程”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广大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破解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问题,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教师终身学习,有效促进专业自主发展。提升工程的核心是按照教师需求实施全员培训,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和校长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原则上每五年不少于50学时。
6.“慕课”引发技术变革教育新热潮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开网络公开课
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2013年中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首选热词,带来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冲击波,它与翻转课堂、微课程一起成为引发教育观念变化的重要力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也纷纷加入“慕课”。2013年9月23日,北京大学首批大规模在线网络开放课程(“慕课”)在edX平台开课,面向全球免费开放,首批4门课程开课后即受到国内外学生的追捧。这是中国内地高校首次在全球网络公开课平台开课,也是在线课程在我国高校课堂的首次应用。随后,清华大学正式推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学堂在线”(),成为全球首个中文版“慕课”平台。慕课热潮也波及中学,全国20余所高中联手创建C20慕课联盟在线公共课,旨在推动中国高中开发大规模在线公开微视频课程,促进“翻转课堂”的实施,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7.虚拟仿真实验提升到国家关注层面1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各具特色
2013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文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遴选,计划分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持续推进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推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高等教育司希望在涉及高危或极端的环境、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高成本、高消耗、大型或综合训练等情况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提供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实验项目,并且充分体现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内容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体系。
8.举办全国教育信息化竞赛、现场观摩和展示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部举办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现场观摩活动,集中组织观摩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新型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生动展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度融合,以及在课堂教学主战场中常态化应用,特别是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和创新方面的探索成果。
中央电化教育馆将持续十六届的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更名为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赋予其新的内涵,给信息化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将起于2012年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进一步完善,逐步成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名片,大大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与有关协会联合主办全国微课程大赛,旨在搭建展示交流和推广微课程应用平台,提高一线师生的微课程制作能力,推进我国微课程资源建设。
9.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全国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织进一步优化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成为我国教育领域成立的第一个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这种革命性影响的关键是对教育模式、学习方式的影响。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有利于在教育部领导下对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更好地以信息化引领职教现代化。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更名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与方法专业教学委
员会。如此更名意义重大,因为技术变革教育不仅仅在技术层面开展,更多的是在方法层面上进行。此次更名,能够更好的推动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挥该专业及其培养的专业化人才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10.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正式上线200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正式公布
2013年6月26日,首批120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正式通过爱课程网()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首批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上线是一个开端、一次契机,将全面带动更多高校积极加入优质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工作,逐步实现“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校5000门资源共享课向公众开放的目标。精品资源共享课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工处理后的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不仅有课程全程教学录像,还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等教学活动必需的基本资源。200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正式公布立项,其中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47门,小学教师培养课程53门,中学教师培养课程77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课程23门。这批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立项,对于提升我国教师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篇:xx小学信息化建设简报
xx镇雅居乐小学
信息化建设简报
2018年第11期
xx小学一直以来认真做好实验电教仪器管理、使用工作,受到了市、区相关部门和领导的一致好评。10月9日,xx区教仪站站长仲辉亲自带队,莅临xx小学,组织召开由教仪站相关领导、xx片区督导组成员、xx片区各学校校长、各学校实验电教管理员共同参与的现场会,具体指导验电教仪器管理、使用工作。
各位领导通过现场查看实验电教仪器的摆放、使用、借还登记信息,查看实验电教仪器台账、定位卡,查看各功能室环境布置,听取xx小学相关领导汇报具体工作,对xx小学的实验电教仪器规范管理、使用予以一致好评,并提出了合理的优化意见。要求xx片区各学校做好整改,科学、规范的管理和使用好教学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