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京玉电厂简介
工程简介
山西右玉2×300MW煤矸石电厂工程建设两台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空冷机组,工程总投资30.32亿元,年耗煤量约273万吨,年生产用水约210万立方米,年发电量约33亿千瓦时,以220千伏电压等级接入山西电网。该工程于2009年5月22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计划于2011年内实现双投。
第二篇:邢台电厂简介
邢台电厂简介
被誉为牛城明珠的河北兴泰发电有限公司,地处邢台市南郊七公里处。是全国高参数、大容量、超百万火电厂中全部由国产机组装备起来的特大型火力发电企业。简介
河北兴泰发电有限公司(邢台发电厂)地处邢台市南郊七公里处。是全国高参数、大容量、超百万火电厂中全部由国产机组装备起来的特大型火力发电企业,机组可靠系数保持到90%以上,年发电量80亿千瓦时。1998年顺利完成了股份制改制工作。公司拥有3400多名干部职工,有一支懂经营、会管理、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和一支技术精、思想好、作风硬的发电运行和检修职工队伍。该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有工程技术人员899名,其中有高级职称人员40名、中级职称人员118名。全员劳动生产率20万元/年人以上。
发展
兴泰发电有限公司先后获得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环境保护先进企业、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原能源部安全文明生产创水平达标企业、原电力部尊师重教先进单位、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河北省先进企事业单位和省、市、华北电力局、省电力公司文明单位等诸多荣获称号。截止2000年底,年年完成发电任务,累计发电总量1100多亿千瓦时,为河北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司实施的“安全零目标考核”,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抓安全生产,曾创出了连续安全运行799天的最好纪录。前景
兴泰发电有限公司建立了现代化企业制度,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着力抓了计算机的应用,为全公司所有生产分场和管理人员配备了计算机,公司计算机中心开发编制了“设备缺陷管理微机联网系统”,采用与全公司联网的方式,实现了设备缺陷登记、联系、检修、验收、监督的全过程管理,提高了设备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保证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并使之充满生机和活力。目前,公司正在进行ISO9000族全面贯标工作,预计年底可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联系信息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电厂路
邮政编码:054000
总经理:刘永
配图
第三篇:玉龙湾简介
逐水而居,道县江岸时代来临
“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自古人类就偏好临水而居。水是提升居住格调的关键。适宜的水景能丰富空间层次;水景与园林、建筑融合,能使居住产生复归自然的雅趣;大面积水域能吸收尘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增强居住舒适感,对健康大有裨益。
滨江楼盘,历来是各大城市的高端稀缺产品,更是城市精英们向往追求的生活模式。诸如香港的香江两岸、上海的黄浦江两岸,无不验证这样的规律。而随着诸多城市滨江楼盘的崛起,印证了其巨大的投资潜力。
作为贯穿道县县城的滨河路,理所当然成为投资开发的热土,成为房地产的黄金线,成为众多商家巨头的抢滩堡垒。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永州兴龙置业有限公司积极响应道县县委、县政府建设 “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城市运营宗旨,运用大都市开发理念,倾力打造好滨河路二段项目,即“玉龙湾”,努力为道县人民打造集休闲、娱乐、观光、居住于一体的地标式建筑,使其成为道县的十里画廊式亮丽景观街。
玉龙湾:繁华宁静共享,扼守龙脉宝地。地段,还是地段,玉龙湾项目地处道县繁华商业区与城南居住区的交汇处,配套设施齐全,生活节奏收放自如,工作生活零距离,出可通达天下,入则自在宁静,正可谓得玉龙之龙脉宝地!
玉龙湾:出则通达天下,入则生活美境。交通便利是重要元素,环境优雅亦为重要指标。玉龙湾占地面积180多亩,总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内秀于园林、立面、构面、细节处皆为营造生活美景,正可谓得地利后之人造胜景!
玉龙湾:尊崇高贵人居,谱就财富华章。配套充足,价值极大!五条大道贯穿玉龙湾,规划区内有步行街、景观茶楼、酒店、超市、大型商场、休闲中心,购房购铺者既得现实之利,潜在价值巨大深厚!
道县玉龙湾项目集景观优势、地理位置优越、景观资源优势、升值潜力优势等于一体,将成为道县最具潜力的投资热点之一。由于江景的不可再生性,江景资源总量的有限性,水岸住宅的稀缺性,玉龙湾滨江楼盘必将成为最具升值潜力的楼盘。
玉龙湾,为乐水者而造。
链接:
道县玉龙湾项目北起道县肉食水产公司一条街主道中心,南至道县公园东路南边20米止,总长约1060米。总用地面积180多亩,其中绿化及公共设施用地28900㎡,道路用地21500㎡,开发建设用地78800㎡,由永州兴龙置业有
限公司整体开发建设,主要有:酒店、景观茶楼、步行街、小区中有高层建筑、小高层建筑的住宅、多层建筑等等。现玉龙湾一期工程正在建设当中,一期工程有四栋23层临江阔景电梯房以及六栋舒适楼梯房。
第四篇:梅花玉简介2012
梅花玉简介(2012)梅花玉开采利用始于商周时代,鼎盛于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封之为“国宝”。考古学家曾在商周遗址中发现许多梅花玉装饰品,在汉墓中也发现了梅花玉珍品。后因战乱而失传。1983年,在河南省汝阳重新发现了梅花玉矿体,从而使这一古老的玉种重放异彩。《水经注》载:“紫罗(汝阳一山名)南十余里,有玉床、洞雪百丈,其玉缜密,散见梅花,曰宝。”梅花玉(玉石本身五颜六色的梅花图案,故名)、汝玉(独产于河南汝阳,故名)。产地: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紫逻山。质地:细腻坚硬。结构、韧性与翡翠相同。物理性质:硬度:6.5~7.5(莫氏)密度:2.74左右.梅花玉性能奇异,用它制成的餐具,三伏天扣入肉食三日不腐,因而具有“暑而不热,寒而不凉"的特性,有“天然冰箱”之誉。最近还有资料表明,梅花玉与被誉为“长寿石”,“保健石”的麦饭石一样,含有类似的、对人体有益的铁.锌.钠.镁.钙.铜.钡.钼.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被吸入人体,能起到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离子交换,促进血液循环,补充人体所需元素之不足的功效。长期佩戴或使用梅花玉制玉佩,饰物及器具具有防癌.防痔.医疗保健,益寿延年之功效.其功效相当于麦饭石的两倍.梅花玉以它高贵典雅,稳重大方的独特个性和其他玉所没有的治疗保健功能而在玉界大放光彩。此外梅花玉含有磁铁矿体,因而具有一定磁性。佩戴梅花玉可以在身体周围形成弱磁场,能有效减弱减少来自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梅花玉酒瓶,已被我国礼宾司定为馈赠外国领导人礼品杜康酒的装瓶。1988年国际象棋大赛奖杯和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奖杯均为梅花玉制作。近年来,梅花玉手镯、手链、平安扣及健身球等产品行销全国,走俏世界,被国际名家誉为“中华瑰宝”。
河洛宝鼎奇石馆宣
免费服务电话:400-0567-900
业务咨询电话:010-52885108******
奇石观赏销售:葛本宏葛少华
公司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路88号10号楼-3-1101室
奇石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垡头桥南弘燕奇石晨A区36号。
请译为英文、中文版。
河洛艺术文化馆建设规划概括
一、大纲
1、文化重点,分为河洛奇石厅、汝瓷厅、钧瓷厅、乐器厅、梅花玉厅、独山玉厅等,字画厅,民间艺术厅;(以农民艺术为主)将各个厅的文化背景及历史材料介绍展现出来。
2、建筑特点及规模;主要以中原古典风格为主,即古典家具与现代灯光技术为辅,中原书画点缀其中,体现我们中华渊源,及中原大地的古文化文明,充分的代表河洛精神本经。规模主要有,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经费核算在1亿人民币;分8个厅馆及展馆、茶艺馆、笔试馆等。
3、投资理念;以馆养馆,以民间艺术发扬中原文化,推广中原文化为己任,培养更多热爱河南文化人员,低成本,高效率,具有更多民族文化气息。
4、资金来源;募集及自有,政府部门拨付。
5、建设时间及地点;计划设计3个月,土地征用6-12个月,资金第一笔随时到位。初步选择地址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内,分馆地址在北京市丰台区内。(作为有效的传播地)
北京银宝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2012年2月
第五篇:祝京旭简介
祝京旭简介
专业方向
------祝京旭1982年起开始从事流态化及颗粒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应用重点是流态床反应器和流体颗粒系统。在加拿大领导一个大型科研组,有着世界上第一流的流化床实验装置,研究工作处于世界前沿,在流化床反应器及颗粒学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建立起加拿大第一个颗粒技术研究中心并任首任中心主任。主要承担项目主持过几十项加拿大国家基金会、中国国家基金会、及大型跨国公司资助的重大科研项目。在颗粒技术应用方面目前比较成功的是超细颗粒静电表面喷涂技术。相比液态表面涂喷技术,颗粒表面涂喷技术在两方面较其先进。首先,它不需要有机溶剂,从而减少花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其次,剩余的粉末很容易回收和再利用,避免浪费。但是因为精细颗粒流动性差,工业上只用大于30微米的粗颗粒。粗颗粒喷涂的缺点在于不能形成高光洁度的膜,固化之后涂层表面不够平整。因此,该项有利于环保的颗粒表面喷涂技术在很多要求高质量喷涂表层的工业中无法使用,例如喷涂汽车外部表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祝京旭带领团队研究出全新的技术可以成功地克服超细漆粉颗粒(20微米以下)间的作用从而加强流动性,在表面喷涂中达到了理想中高质量的表层效果。相较粗颗粒喷涂,这项技术还有效地减少了喷漆层的厚度。2002年一个伦敦的颗粒喷涂公司使用了这项技术,不仅成品的质量极高,还节约了40%的漆粉。最近此项技术已在国内转让利用。可以预见该技术的应用将带来涂料化工业的一场革命。
在Shell工作的时候祝京旭发现,学术上的一些研究在工业应用中并不实用。这让他开始寻找原因并试图找到解决办法。最终他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达到高密度,并把高密度操作命名为“高密度循环流化床”。继“高密度循环流化床”之后,祝京旭进行了下行床反应器和液固循环流化床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现在他们对大型流化床的研究已见成效,并研制出一种新的循环湍动流化床反应器。同时流化床生物反应器的应用也促使一种新废水处理系统的成型,该系统比北美传统使用的污水处理系统高效10倍,目前伦敦市的污水处理厂已经有此成果的大型演示,并将很快在国内应用。
祝京旭的导师John R.Grace教授是世界顶尖的学者,他鼓励祝京旭刻苦工作早日毕业,却给了他一项似乎最不可能快速完成的项目:流化床中传热埋管的磨损研究。
在当选工程院院士之前,祝京旭已经获得奖项无数,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其一为加拿大化学工程学会颁发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该奖全加拿大每年只有一人,受奖人被誉为当年40岁以下化学工程界最有成就者,祝京旭为华人当中第一个获此奖者;其二为加拿大化学工程学会颁发的杰出工业发明应用奖,该奖也是每年只颁给一个人,祝京旭同样为华人中第一个获此奖者。能够同时获得这两项奖的全加拿大目前也只有包括祝京旭在内的两个人。对于能够入选院士并屡获杰出奖项,祝京旭说,除了有足够的文章、学生、科研经费等这些可量化的指标外,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很注重将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业实践,已经申请了很多专利。
论文 专利 获奖
------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92篇(基本全部收到入SCI,大部份收到EI),各种国际会议论文集20篇,会论摘要文集34篇,各种工业研究报告15篇;申请专利6项;参与专著写作:3本;合作主持编写《流态化工程原理》(国内该领域第一本系统专著)
任职 兼职
------目前担任国内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加拿大化学工程师学会理事;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粉末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特邀海外专家评委;《过程工程学报》杂志首届编委会编委;加拿大-中国发明与技术转让协会顾问委员会主任国际各主要化工杂志的专家评委;中国国家基金会十五计划
学科前沿与基金优先资助领域战略国际研讨会特邀代表。
University of Michigan 马晓龙
马晓龙,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88年赴美国Rutgers大学材料科学系攻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博士,1992获得博士学位,此后在MIT及哈佛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师从著名的组织工程创始人,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院士Robert Langer教授。1996年受聘于密歇根大学,从事组织工程的研究,并同时任教于生物与材料科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以及大分子科学与工程系。2000年荣获杜邦青年科学家奖。2002年被聘任为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2005年入选为美国五位杰出的生物医学工程师之一。现指导三个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项目。同时也是清华大学高分子专业的长江讲座教授。
他长期从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和其它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他在Biomaterials和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等专业期刊上已经发表了近100篇论文,还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2007年,他当选为美国医药生物工程学会(AIMBE)的Fellow。
Peter Ma received his B.S.and M.S.degrees in Polymer Chemistry and Polymer Materials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 in Beijing.He received his Ph.D.in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rom Rutgers University, and then took a post-doctoral position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Harvard Medical School.In 1996, he began his career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He is a tenured Professor with triple appointm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Biologic and Materials Sciences in the School of Dentistry, in the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n the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in the Macromolecul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er, also in the College of Engineering.Professor Ma has published 135 articles in scientific journal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and book chapters, and edited a book titled Scaffolding in Tissue Engineering(CRC Press).He has also published 166 abstracts/presentations at professional conferences.He has been an invited/keynote speaker 123 times at conferences and institutions, such as Gordon Conferences, Society for Biomaterials,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Canadian Conference on Chemistry, Asian Symposium on Biomedical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lecular Nanotechnology(Japan), Forum for Innovative Therapies(Germany), The Korean Society of Bone Metabolism, MEDTEC(Ireland), ICMAT(Singapore), THERMEC, ASAIO, PACIFICHEM, IEEE-EMBS, TMS, ASME and so forth.He won a DuPont Young Professor award.He is an elected fellow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AIMBE).He reviews grant proposals for NIH, NSF, US Army, NSERC(Canada), Canada Foundation for Innovation, Austrian Science Fund, Swiss NSF, Israel Science Foundation, Singapore Science & Engineering Council, Singapore 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ingapore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Hong Kong UGC, Hong Kong RGC, NSF of China, US Civilian Research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CS Petroleum Research Fund, MIT Sea Grant College Program etc.He also serves as a reviewer for over 52 scientific journals, including “Biomaterials,” “Nature Materials,”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Langmuir,” “Macromolecules,” “Polymer,”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 – Polymer Edition,” “Journal of Biomechan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issue Engineering.”
欧阳平凯
欧阳平凯,男,1945年8月生,湖南湘潭人,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领域专家。1963年~1968年在清华大学化工系读本科,1978年~1981年在清华大学化工系读研究生。1981年分配到南京化工学院任教。1985~1987年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美国普度大学进修生物化工。先后任教研室主任、应用化学系主任,生物工程系主任,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校长。2001年8月任现职。作为我国生物化工工程研究和工程教育领域的先行者,在本校创建制药工程、生物化工等专业,创建生物化工、发酵工程等硕士点,生物化工博士点,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为: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反应工程、分子设计等。90年代以来共计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培养博士、硕士70余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美国杜邦科技进步奖各一项,省部级一等奖两项,省部级二等奖两项。2001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员”称号,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主持的《生物分离工程》2005年获国家精品课程。
他创造性地提出运用组合合成的方法构建与优化生物化工过程,在复杂的酶系中将反应与反应组合、反应与生物膜组合、反应与分离组合大规模备手性化合物,使我国FDP、L-丙氨酸、L-苯丙氨酸、L-苹果酸的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首创利用反应与分离耦合技术在高固含量拟低共熔体系所实现的单槽过程,是酶法生产手性化合物工程方法的重大突破。
现为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理事长,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江苏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世界化工联合会中方理事,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评审组委员,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专家组成员,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专家组成员。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