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崇明私营经济组织中团员青年现状的研究

时间:2019-05-12 13:0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崇明私营经济组织中团员青年现状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崇明私营经济组织中团员青年现状的研究》。

第一篇:关于崇明私营经济组织中团员青年现状的研究

关于崇明私营经济组织中团员青年现状的研究

内容提要

近年来,崇明私营经济发展迅猛,私营经济组织已经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选择在私营经济组织中就业的青年也日益增多。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入手,对在我县私营经济组织中就业的青年的思想、工作、学习、组织生活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私营经济组织 青年发展 团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私营经济组织日益壮大,选择到私营企业就业的团员青年也日益增多。截至2007年6月底,崇明县有各类私营企业14944户,私营企业中团员青年占六成,团员青年日益成为崇明私营经济组织发展壮大的有生力量。如何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团结、凝聚和服务私营企业广大团员青年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崇明县各级团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课题在研究中,随机抽取了100名私营企业青年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样本的基本情况可知,目前崇明私营经济组织中团员青年的文化程度偏低,大专及以下学历人数占样本总数的87%,难以适应崇明大开发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收入较低是崇明私营经济组织中团员青年的又一个重要特征,64%的受访者收入在1000-1999元,较低的收入水平难以留住人才;此外,崇明私营经济组织中非崇明籍团员青年占42%,说明外地青年选择来崇明就业的比重越来越大。

一、现状分析

(一)崇明私营经济组织中团员青年思想现状

1、扎根崇明的愿望不强烈。无论是崇明本土青年还是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崇明的原因各不相同,只有32%的受访者是因为看好崇明的发展前景,而其余68%的受访者是因为各种被动因素而暂时留在崇明,更有42%的受访者表示有好的机会随时准备离开崇明。崇明要想留住人才,任重道远。

2、对个人以及崇明的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囿于交通的不便捷,所有的受访者都认为崇明是上海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地区,近期很难赶上其他兄弟区县。而对个人发展前景的预测,只有6%的受访者对当前的工作非常满意,而对目前生活感到非常满意的只有3%。绝大部分崇明私营经济组织中的团员青年对工作和生活的要求与现实有很大的落差。

3、有强烈的求知欲。95%的受访者不满足现有的知识水平,83%的受访者有提升自我的学习计划,说明崇明私营经济组织中的团员青年有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这与目前崇明落后的继续教育环境矛盾突出。此外,团县委每年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深受广大青年欢迎。

(二)崇明私营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现状

目前崇明私营经济组织中,部分已经建立了共青团组织,这对凝聚和服务广大团员青年提供了很好的组织保障。但大部分私营经济组织尚未建立团组织。而团员青年对团组织有强烈的归属感,近一半的受访者希望自己所在的私营企业中能够建立共青团组织。然而,私营经济组织中开展共青团工作面临很多现实的困难,如企业领导不重视、没有活动经费、制度不完善、活动时间不好安排等等,这些困难也恰恰反映了当前私营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的现状。

二、原因分析

(一)主观方面

1、对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虽然近几年崇明大力推进生态岛区建设,在经济发展和公共基础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崇明的交通瓶颈问题,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其他兄弟区县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许多青年特别是非崇明籍的青年对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往往都是被动选择崇明作为自己的职业起点。

2、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崇明私营企业近几年在数量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企业规模和产业导向来看,所涉及的大都是劳动密集型和简单的服务行业等,能形成一定规模效应的高新技术企业寥寥无几。因此,崇明地区的私营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并不大,吸引力也不强。这一现状直接导致私营企业内高素质人才较少,大多数青年的文化水平都不高。

3、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较大。由于崇明的私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因而,企业开业停业较为频繁。这种企业环境对青年的工作和心理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私营经济组织内团员青年在拼搏进取之余,对自身前途和未来生活缺乏安全感与信心,容易产生朝不保夕的感觉。

4、社会人文精神缺失。崇明的私营经济规模比较小,许多都是家族型的,当这些企业发展到一个稳定的平台期后,道德秩序的建立和道德责任的培育便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而许多小企业缺乏对规律、秩序及竞争对手的尊重。在捍卫市场公平这个层面上,他们的责任感相当淡薄,对社会和整个经济秩序就缺少了最起码的责任感,因而造成他们个人道德与职业道德的反差。这种现象不仅仅对青年企业家成长产生危害,对广大打工青年也会产生极为不好的影响,上行下效,形成不良企业文化,对私营企业的发展、青年的发展形成阻碍。

(二)客观方面

1、私营企业团建工作不完善。一是私营企业主对团建缺乏认同。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理念更趋向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团组织在其中通常没有一种“制度化”的安排。二是私营企业的不稳定性和团员青年的流动性。私营企业具有相当大的不稳定性,企业没成立几天就关张已是司空见惯,企业的不稳定使私营企业的团组织难以固定。同时,私营企业的团员青年表现出更强的择业自主性和流动性,“跳槽”现象比较普遍,团组织建起来没几个月就有部分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离开企业。三是团组织隶属关系不顺。对非公经济组织而言,其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劳资关系都是自成体系的,与上级团组织大多属于松散型挂靠关系,导致团组织的工作开展有较大的随意性。

2、私营企业对人才重使用轻培养。私营企业在用人上往往有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自己不愿意花力气培养,只想靠挖其他企业现成的人才为己所用。不少私企老板要的就是拿过来就能用的人才,认为员工培养、培训不仅耽误时间还要投入资金,往往不愿做 “赔本买卖”。也有私企老板担心,投入资金花力气培养青年员工后,如果青年员工要自己办公司或者“跳槽”到竞争对手的公司去,就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然而,对于青年来说,不断参加学习和培训是保证自己技术水平跟上发展需要的前提,可是,私营企业在人才使用上的错误认识直接阻碍了青年的发展。

3、崇明地区继续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是提高个人素质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青年往往对新知识、新技术有着较大的渴望和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是崇明地区的私营企业内的青年,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普遍不高,因此他们所获得的经济报酬较低,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也与他们的预期有着较大差距。所以,这些青年迫切希望通过接受高层次教育来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并以此来谋求更好的待遇和更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然而,崇明地区的继续教育体系还很欠缺,比如研究生学历等高层次再教育的条件还不具备,各类高级别的专业型技术培训也寥寥无几,无法为青年提供良好的继续教育机会。

三、对策建议

(一)深入细致地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1、引导青年增强对崇明的归属感。崇明的经济落后导致在崇明私营经济组织中的团员青年缺乏扎根海岛的使命感。促进青年发展,第一步就是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其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愿意为崇明的经济发展服务。要通过论坛、报告会、读书活动等形式,引导青年运用改革理念审视崇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增强他们对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帮助青年了解企业发展情况。调查显示,团员青年的思想困惑不仅表现在对于自己所处工作大环境即崇明的不满,同时也表现在对于企业情况的不清楚、不了解上,相当一部分团员青年对于企业中有无团组织都不知道。因此,团组织要主动配合企业的经济工作,组织开展学习企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的活动,可以采用举办青年论坛等形式,使广大团员青年了解企业发展的情况和任务,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激发他们奉献企业的自觉意识,引导团员青年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与企业发展融入到一起。

(二)持续有效地开展青年人才建设工作

1、凝聚优秀青年人才

一是用事业凝聚人。重点是对企业青年进行个人发展“职业生涯设计”,调查分析他们对现有工作岗位的适合程度,依据评估结果,与本人共同设计。这样可充分发挥青年所长,使得人尽其才。

二是用社团凝聚人。一方面,加强青年经营管理者联谊会等现有社团的建设,提高活动质量,增强吸引力;另一方面,根据青年群体的需求,积极培育青年大学生联谊会等新的社团组织,使更多的青年人才在相互交流合作中提高综合素质。同时,要把青年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工作全面纳人《私营经济组织人才发展规划》,为青年成才创造条件,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2、培养优秀青年人才

崇明地区的继续教育体系并不十分完善,对于大部分团员青年来说,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我继续教育也显得不太切合实际。因而,团组织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青年的继续学习创造条件。可以进一步推进青年“知识”登高计划,举办青年人才业余进修班,提高其综合素质。深人开展“导师带徒”、“技术练兵”等活动,使青年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能。建立网友俱乐部,帮助青年学习信息应用技术,共享互联网信息资源,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充分利用团校的资源,举办现代技术应用培训班,完善青年人才的知识结构。实施青年管理岗位见习计划,跨行业、跨部门交叉培养管理型青年干部。

3、举荐优秀青年人才

团组织要主动协助人事部门做好青年人才引进工作和入企培训工作。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为优秀青年人才展示才华搭建舞台,使党政部门和用人单位更直观、方便地发现人才、留住人才,特别是注重为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多创造“第一次”的机会,建立党政领导与新进大学生的恳谈机制,尽量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团组织自身建设

调查显示,80%以上的受访者都表示出希望团组织可以推优入党、推荐岗位竞聘等意愿。所以要进一步加强私营经济组织中的团组织自身建设,为团员青年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要坚持“党建带团建”,坚持从企业生产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式及青年实际出发,使团的组织体系更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加强基层基础建设。适时召开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深入研究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要广泛开展创建“红旗团组织”、“特色团组织”和争创A类团支部的“晋级创优”活动,强化团委的主体作用,带动和加强团支部建设,促进基层团的建设和团的工作的全面活跃。要不断探索开展团建创新试点工作,加大工作指导力度,确定“走访基层日”,及时了解基层,帮助基层解决问题。

2、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严格专兼职团干部的选配标准,把最优秀的青年选用到团的岗位上,使团干部工作岗位进一步成为党培养青年干部的岗位和优秀青年向往的岗位。积极开展团干部培训,举办团工作岗位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班。坚持和完善“季度目标管理、党团双向反馈”团干部管理机制,注重团的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保证团组织有充足的后备力量。

3、加强工作网络建设。信息反馈的基础是建立组织网络。崇明虽然地处海岛,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但是信息技术并不受到地域的影响,在团组织建设中运用网络手段是符合岛情需要的。团组织要及时对青年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高共青团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根据采集到的信息,加强青年信息网建设,实现信息反馈现代化;要建立青年工作网站,及时传递共青团工作的要求与内容,反映基层团组织和青年的呼声,形成团组织与党政组织、与青年之间广泛联系的新渠道,推动团的工作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第二篇: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文章立足于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通过研究组织发展面临的组织规模小、农户参与率低、缺乏持续发展动力、组织效率不高、运行不规范等问题,提出组织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即通过构建一个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内的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体系,促进高效的、能实现组织目标最大化的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关键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动力机制;经营机制;保障机制

一、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一)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规模

2007年,延安市被陕西省列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市。近年来,延安市为了适应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要求,确立以林果、棚栽、草畜农业为主的农业基础产业定位,带动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到2010年3月,全市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有625家,成员达2.6万户,带动非成员农户2.7万户。但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较小,现有注册农业合作经济大部分为小型农业合作组织,入社农户较少,还有部分没有经过正规注册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其发展规模更小。

(二)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类型及组建模式

根据调查,目前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为主,股份制合作社存在较少,其中专业协会占总量的70%以上,其次是专业合作社,股份制合作社数量最少。从入社资金看,吸纳资金能力最弱的是专业协会(有的甚至不缴纳任何费用),专业合作社次之,而股份合作社最具有吸纳股金的能力,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经济关系。从吸纳农户的能力看,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较高,股份制合作社的吸纳农户力较低。从组建模式分析,农村能人大户带动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最为普遍,占总量一半以上,龙头企业牵头成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也有相当比例,其余的是政府推动成立的。

(三)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区域、行业分布

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地域分割较为突出,组织发展主要局限于洛川、安塞等几个县、区,分布集中,范围较小,其他县、区只有少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些区域甚至没有组织存在。同时,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县域联系较少,多数组织面向的都是当地的村民,组织之间的联系很少。另外,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呈现明显的行业分布特色,涉及的领域仅限于林果、棚栽、草畜三大产业,其他行业很少,尤其缺乏加工业和复合型合作组织。

(四)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机制

在被调查的30家合作组织中,50%以上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无稳定充足的经费来源,活动经费多来源于会员会费(股金)、项目费和政府补贴等,只有3家合作组织能够较好的从组织外部融资。“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组织运行规则在大部分合作组织中得到较好执行,但这种“自由”在有些合作组织中被定义为“随意”,不利于组织的稳定。另外,78%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设有社员(代表)大会,它是合作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64%的组织设有理事会,但也有35%的组织没有任何相关监督机构,组织活动完全没有监督约束,有的组织完全依靠农村能人大户和相关组织决策,连最基本的章程、内部治理机构都不设立,也不召开社员大会。从表1反映的决策机制分析,“一人一票”的合作社原则得到较好的体现,但也存在有利于资本优势的决策和制度安排,即按股决策。

二、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组织规模小,农户参与程度低

规模偏小,农户覆盖率较低。据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延安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100多万人,农业劳动力外出转移30余万人,占总量的30%以上,参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不足10%。这说明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整体比较滞后,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与东部发达的浙江、江苏、山东等省有较大差距。从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效益、经营规模和社均参与农户等方面分析,各项指标也低于西部发达的四川等省。

(二)合作组织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

与组织功能的较低层次相对应的是,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益普遍较低,利益流失严重,农民追求的理想价值无法得到保证。目前,延安多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仅限于为农户提供原料和销售服务,加工流通型合作社很少,加上组织内部缺乏资金合作,难以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回报,组织自身经济效益不高,为其成员提供盈余返还和市场利益受到极大限制。从营销渠道方面分析,有超过半数的组织不直接为其成员提供农产品营销服务,渠道营销权被中间商掌握,在利益分配关系上,中间商占取了优势,与组织成员利益形成对立面,进一步削减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益。

(三)合作组织内部制度缺失,运行不规范

现阶段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数存在组织内部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方面的缺陷,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只是农民初级形式的联合。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产权模糊,内部人控制凸显。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多数是在能人大户主导、政府部门引导或依托单位的推动成立的,它们对组织在产品供销、技术培训和资金提供等多方面给予扶持,因此也部分控制了决策权甚至收益权,这种产权边界不清必然会导致相关单位与农户的产权关系模糊,一方面难以形成对组织成员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另一方面也难以保护广大农户的权益。

2.组织制度不健全,内部监督缺失。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构建特色决定其难以真正体现农户的合法权益,多数组织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甚至没有完善的、可操作的章程,组织利益机制存在偏差,民主管理机制弱化,组织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政府和能人。组织很少设立监事会等内部监督机构,不完善的机制导致生产经营管理的随意性,增加了组织的委托代理成本。

(四)合作组织发展缺乏持续动力

由于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低层次性和不规范性,以及组织内部关系松散,组织服务功能单一,致使许多农户对投资入社兴趣不高,认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只是能人大户和政府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组织成员也因组织经济效益较低、运行绩效不显著、组织内部利益联结机制缺陷等因素,缺乏对组织的和关注。加上目前延安农业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结构单一,后劲不足,组织发展缺乏产业支持,市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加工企业不发达,能人大户的效应有限,组织发展缺乏足够的带动力,缺乏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构建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

合作组织拥有的动力要素及其强弱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组织发展的可持续性,构建动力机制是促进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首要任务。

加快延安农业市场化进程。市场经济发育不良,农业市场化进程缓慢,是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必须推动延安农业市场化发展。第一,取消非市场因素形成的条块分割,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第二,培育要素市场,进一步开放农村劳动力市场,发展农村资本市场,调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合作组织发展。

提高延安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农户要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较强的依赖性,必须使其生产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同样,以产业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合作组织更具有稳定性。因此必须在宏观上形成区域农业布局的专业化,使市场相对集中,形成规模经营,在微观上培养专业农户的形成,以此推进延安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推动延安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是组织发展的有效推动力量,当前的推动路径是:加快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农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增强其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二)完善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

1.明晰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关系。产权关系的保障功能、配置功能、激励功能和收入分配功能是合作组织成员确立市场主体地位、进行高效生产经营的重要依据,产权建设是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取得竞争优势和较高绩效的制度基础。为此要建立明确的产权机制,明晰个人产权和法人产权,强化组织内部的利益机制,保证组织成员的决策权和剩余索取权,发挥对组织成员的激励作用。

2.完善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治理机制。第一,建立完善的保障组织运行的规章制度,做到组织活动有章可循,实现规范化管理;第二,培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共同意识,化解组织治理的资源约束,降低治理成本;第三,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结构,完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三)建立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保障机制

1.加大延安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农户受教育程度及其素质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是一种正相关关系,高素质的农户对合作组织的认知程度较高,组织变迁的成本就越低,组织越容易创立发展。当前可以通过加强对农民培训和教育,提高组织成员素质。

2.促进土地流转,建立配套的农村土地制度。农业规模经营是组织发展的前提,农业规模经营是以土地的相对集中为前提的,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调整农村土地政策,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促使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3.优化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合作组织的关系。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是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扶持和支持,加强宣传教育,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降低农户交易成本,同时加大财政信贷等配套支持力度,支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祖辉.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8(12).[2]张晓山.促进以农产品生产专业化为主体的合作社的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3(04).[3]苑鹏.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1(06)).[4]黄季?j、邓衡山、徐志刚.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管理世界,2010(05).*本文系2012年延安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STITP)(201210719035);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2JK0135);延安大学2011年人文社科专项基金项目(YDS2011-15)。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三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现状

“两新”组建现状情况:

1、有关部门的数据有出入,导致数据不清;

2、上报“百日攻坚”旬报表百分比不足;

3、大部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核实情况不清(人数、营运额、党支部、党员情况);

4、社区建设:城市社区这一块的建设没有完善。应对策略:

根据出现的问题、部门合作之间的情况,1、各部门之间联合开展“一对一”监管模式,根据各企业注册和区域情况,合理进行调配。对于基层机构、各企业组织的管理方向与管理难度,也要区域分块进行结构监管。

2、对于非公企业,建立“一企一册”台账:根据党组织组建时间顺序,按先后的顺序进行排列,列出完整的组建工作时间时限与具体情况(人数、群团组织等)。

对于社会组织,首先是要对社会组织的性质核实,确认属于社会组织的标准情况。

3、发展党员工作:要把工作重心向发展党员方向倾斜,向非公企业或社会组织推荐、输送党员,要注重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力度;通过宣传、挖掘等手段,发展思想认识高、觉悟好的党员;适时的举办党员交流会,促进党员与党员、党组织与党组织之间的有效交流。

4、发现和寻找流动、隐形党员:用合适的宣传手段与政府的补贴政策去留住流动党员、去显现隐形党员,使得“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得以有序发展,并使党建工作覆盖情况得以扩展。不要为了覆盖而去覆盖,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真正正确有效的去开展和覆盖才是“两新”组织党建的意义。

第四篇: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中组部于2000年9月13日,下发了《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中组发[2000]14号),意见第四点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职责任务作了规定。

具体如下: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执行党章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在广大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其具体职责是:

(1)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

(2)关心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支持和促进企业发展。

(3)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和依靠职工群众,关心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6)协调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坚持原则,化解矛盾,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稳定。

(7)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8)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任务。

第五篇:崇明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崇明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崇明县统计局2011-06-16

崇明地处上海远郊,是上海农业土地资源最多、分布最集中、农业生态环境优佳的地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崇明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经济总量稳步增长2010年,全县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52.8亿元,比上年增4.4%,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8.4%。其中:全年粮食总产在总播种面积比上年减

5.9%的情况下实现325786吨,比上年减4.5%,单季稻总产为200557吨,比上年减2.9%,油菜籽实现总产5987吨,比上年减26.6%,蔬菜总产达到953825吨,比上年增0.8%,种植业产值增6.6%;林业中水果产量148847吨,比上年减22.7%,当年新增造林面积5000亩,比上年减48.6%,林业产值减27.1%;畜牧业中生猪出栏273058头,比上年减

6.2%,白山羊出栏244745头,比上年增1.5%,家禽出栏429万羽,比上年减1.4%,鲜蛋产量9863吨,比上年下降14.0%,鲜奶产量19081吨,比上年增16.9%,牧业产值增

2.2%;海水产品和内陆水域水产品总量达63150吨,比上年减8.9%,特色水产养殖品种不断更新,河蟹养殖面积920000亩,其中岛外河蟹面积840000亩,成蟹产量9632吨,比上年减1.4%,渔业产值增3.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2.0%。

(二)农产品生产价格和农资生产价格变动平稳2010年粮食收购价格稳中有升。小麦收购价格比上年增13.3%;油菜籽收购价格比上年下降了10.0%;粳谷收购价格比上年增29.9%;蔬菜价格较上年有所上升,特别是上海长江隧桥通车后特色蔬菜价格升幅明显,全年蔬菜平均价格1579元/吨,比上年增3.4%;林业生产中柑桔价格比上年减29.7%;生猪生产价格基本持平;禽蛋价格增19.5%;牛奶价格今年比上年增2.0%;水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名特优水产品价格上扬较快;主要农资生产价格有所下降,主要农药品种价格比较平稳;商品有机肥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农膜价格较上年略有下降。

(三)特色种养标准化建设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县已经建成设施良田30万亩,设施菜地4.5万亩。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30吨,使用面积达到4.5万亩次,商品有机肥3.8万吨。推广水稻机秧面积12万亩。完成规模化、标准化经济林建设任务3500亩、公益林基础设施9500亩及5000亩低效林改造项目。完成四旁林植树47.8万多株,庭院绿化植树62.6万株。另外还实施了《设施葡萄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崇明

白山羊的保护技术应用》等8项市级科技兴农攻关的推广项目。启动了崇明水仙、崇明白山羊、崇明特色蔬菜(金瓜、薯芋类、白扁豆)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四)农业专业化、组织化程度稳步推进近年来,我县农业组织化程度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县现有84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粮食类267个、果蔬类262个、水产类178个,其他类140个(畜牧52个、花卉苗木16个、农机服务18个、农家乐54个),种植面积达到31.7万亩,水产养殖面积6.6万亩,带动农户高达73555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25.1%。

(五)生态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呈现活力近年来,前卫村、瀛东村、绿港村等农家乐式农业旅游发展迅速。2010年,我县农业旅游共接待游客达82.9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355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6.8%和115.9%。崇启大桥即将开通,届时沪崇苏大通道将全线贯通,生态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必将成为崇明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

二、崇明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利机遇

(一)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我县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粮食补贴资金管理,调整完善种粮直补、农业保险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补贴、市级农业园区贴息等政策,加大对粮食、蔬菜、畜禽、水产等生产量大的专业合作社政策倾斜力度。2010年,全县财政投入“三农”资金233299万元,比上年增长10.2%。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村发展亟待加强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县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从2010年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看,农业生产投入资金为91775万元,占财政支农资金的39.3%,比上年增长56.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资金92588万元,占财政支农资金的39.7%,比上年减少11.9%;改善民生方面投入资金48936万元,占财政支农资金的21.0%,比上年增长2.4%。

(三)农业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积极开展。近年来,我县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农户,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到2010年末,全县有培育科技示范乡镇、示范基地34个,科技示范户1237个,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辐射带动2万多农户。近年来,全县共完成了1600名涉及粮食、蔬菜、水产、畜牧、果树等五大专业十个专题的专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40名涉及稻蟹共生、成蟹养殖、小南瓜种植、草莓种植、林地鸡养殖、大棚蔬菜等六个特色专业实用技术培训;14703人次安全生产科普及引导

性培训;200名培训任务转移农民培训;62名蔬菜园艺工职业技能培训;1564名骨干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335名县、镇、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职业技能培训;635名千村万户信息化职业技能培训和2000名村民的农村环保知识职业技能培训,农民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2010年,我县制定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活动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强对蔬菜种植散户安全使用农药管理工作的意见。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完善农药使用联户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强化安全用药技术指导,加大检测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到目前为止,全县有4只农产品取得了有机食品认证,17只农产品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23只农产品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 只农产品取得良好农业规范认证。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完成了散养畜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的集中免疫工作,加强了对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做到了从源头上防控疫情的发生。

(五)农业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加大种植绿肥农业补贴的力度,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已完成绿肥种植12.5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2.4万吨,测土配方肥6800吨,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25吨左右,另外还实施油菜、二麦等三夏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养殖污染治理方面也有突破,制定出台规模化畜牧场沼气项目建设实施意见,建造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建设场内人工湿地等。

新的挑战

(一)外来涉农从业人员队伍庞大,从业技能较差。目前,在我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外来从业人员近万人,主要从事粮食、蔬菜生产,其中有从业技能的不足20%。这支外来经营队伍综合技术素质偏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问题:一是外来承包户流动性较强,短期行为突出,对土地采取掠夺性经营,易使土地质量迅速下降;二是外来承包户对农产品安全意识不高,不太愿意接受农技部门的指导,往往自行采购使用高效、高毒、高残留的农药,给农产品食用安全带来隐患。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几年,我县十分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尚需解决的诸多问题。一是资金投入力度偏低,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尽管上级有关部门不断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但崇明是一个农业大县,耕地面积达75万亩,总人口有70.4万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仍然较大,与其他区县相比,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目前,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发

展项目、缺少可行性论证,从而导致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遍地开花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农村修建路、桥)与上海“新农村建设”中“三个”集中理念大相径庭。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仍需进一步规范。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仍不够健全,在经营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尚不完善。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数量庞大,管理、指导、服务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而目前仅依靠县农委一个部门管理,乡镇无专职人员进行管理服务,统筹协调难度较大。另据有关部门反映,有20%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工商注册后,没有实质性运作。二是经营规模偏小,整体实力不强。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自我积累能力差,整体实力弱,上规模、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不多,无法有效组织生产经营和规避风险,弱化了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合作社社员年龄较大、学历较低,整体素质偏低,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较差。三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从农产品产业规模化程度看,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水平较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多;畜禽、蔬菜、水果等产品规模化水平低,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少。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金融机构涉农贷款难以满足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仍有薄弱环节。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无公害行动计划,坚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监管体系建设,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但是,当前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特殊阶段,种植业生产经营小而分散,养殖业散养户比重高,农产品产加销环节多,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实施监管的难度很大。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等正处于发展初期,监管仍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对蔬菜种植散户安全使用农药的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受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部分地区耕地质量持续下降,特别是化肥、农药用量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畜禽粪便污染等问题长期存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度大,农业生态环境依然脆弱。

三、崇明农业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抓住上海后世博效应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契机,以做精、做优、做强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以组织实施《上海推进农业“三个高水平”发展纲要及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结合崇明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因地制宜推进多种形式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带动作用,强化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连结机制,提高产业化组织的带动辐射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设施化程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品牌农产品认证工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现代农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补贴机制建设上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继续推进设施粮田与设施菜田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畜牧养殖场与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建设;全面启动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继续提升农业装备水平,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同时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体制,提升农村基层政权对农村各项公共事务和公共财产的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继续完善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补贴政策,制定重点农业项目投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进种养结合和农作物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进一步改善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建设水稻、绿叶蔬菜、西甜瓜、河蟹四个农产品的产业技术体系,逐步建立适应本县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国家与社会组织并存的多层次、多成分、多功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以此为载体,大力推进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共同发展长效机制。以组织实施“科技示范县项目”,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推广,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机制,切实做到农业科技入户。

(四)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加强技能培训为重点,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人才培养和开发,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一是要切实转变观念,明确农民培训的基本思路。依托历年培训基础,努力实现“过程型培训”向“战略型培养”转变,从“行政型管理”向“品牌型建设”转变。二是要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特色农产品基地、粮食丰产示范基地、蔬菜供应基地为重点,把创业农民培训、合作社干部轮训、新品种新技术培训和新生农民培训作

为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根据我县农业发展主导产业、特色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发培训专业,实施“针对性”培训,努力探索有崇明特色的农民培训长效管理机制。

(五)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为崇明明天增色添彩抢抓后世博机遇,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主题,集聚提升一批农业旅游、农家乐精品接待点,营造良好的农业生态休闲环境,实现“农村让城市更精彩”。一是进一步丰富内涵、扩大功能、完善配套、优化服务和规范管理,提升我县现有农业旅游景点档次。二是积极整合现有景点资源,促进全县农业旅游景点连线成片,形成精品农业旅游线路。三是利用上海长江隧桥通车后对崇明农业生态旅游带来的契机,积极开展好农业旅游新节庆活动,积极参与上海主题体验线路导引设计,将若干重要农业旅游景点纳入其中,发挥后世博品牌效应,促进重点景点更好更快发展。

下载关于崇明私营经济组织中团员青年现状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崇明私营经济组织中团员青年现状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海市崇明区乡镇图书馆现状及其对策

    上海市崇明区乡镇图书馆现状及其对策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乡镇图书馆;读者服务摘要:文章通过对崇明区18个乡镇图书馆进行的实地调研、分析和论证,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提出了......

    浅谈浙江某一私营企业管理现状及其对策

    浅谈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其对策胡玲2010级工商管理201001034164摘要:私营企业的崛起为中国当代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经历了初期的开拓后,许多私营企业也开始着......

    秋色中的崇明湿地公园

    秋色中的崇明湿地公园 2017年10月22日,为了丰富业余生活,上海如益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全体员工一起去崇明湿地公园游玩。 进入湿地公园,极目远眺,浩浩荡荡的芦苇横无际涯。芦......

    如何写研究现状

    一、为什么要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 为什么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呢?不是为了让学生抄袭,而是为了让学生了解......

    研究现状

    我国手机拥有量早在2002年便 已是世界第一位.至2007年11月 底,全国手机用户接近5亿户.普及率 高达38.5%,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 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都已经达到或者接近100%的普及......

    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推荐5篇]

    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 为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结合当前实际情......

    解析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工会组建工作的研究

    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工会组建工作的研究 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工会组建工作的研究 作者 张喜亮 三十年来的经济改革,也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不断被从桎梏中解放出来的过程......

    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研究

    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研究 重庆市江津区农委/周金堂 熊德银 赵富芬 【摘要】本文以作者所在区(县级.以下简称作者地)村集体经济组织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和全国面上典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