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南大学的经验)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探索
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探索——中南大学的经验
摘 要:分配制度改革是高校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以中南大学为个案,着重介绍和总结了以实施岗位聘任与岗位津贴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改革纳新模式。
关键词:高等学校;分配制度;岗位津贴;改革;教职工
一、我校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要利用学校有限的办学资源,通过政策导向,促进人与事的有机结合,人与岗位的合理配置,整体提高教职工待遇,通过待遇的提高来进一步调动教职工积极性,达到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活力的目的。
我校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以实施提高办学活力及办学效益为目标,以经济杠杆为手段,激励全校教职工爱岗敬业和工作创新,为学校跨跃式发展和上水平做贡献。
我校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为核心,通过改革理顺教学、科研、管理之间的关系,强化岗位,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格局,建立向教学、科研、科技开发及在重要岗位上承担重要责任的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倾斜的收入分配政策,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全面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我校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①量入为出,激励为主;②以岗定薪,优岗优酬,易岗易薪;③管理权限重心下移;④竞聘上岗和业绩考核相结合。
二、我校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做法
针对目前高等学校工作人员工资体系仍然按国家政策进行调控的现状,我们把分配制度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国家工资政策收入以外的校内津贴上,把改革范围确定为学校事业编制的各类人员,并紧紧围绕着学校教学、科研这个中心和育人根本,以人为本,以激励为主线,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科学设岗,按岗聘任,建立“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岗位津贴制度。
科学设岗是聘任的前提,科学设岗,强调是“科学”两字,高等学校科学设岗必须要着眼于学科建设和各项事业的整体发展;着眼于引导教职工不断地进行工作创新、业绩创新、管理创新;着眼于以教师队伍为主体的教职工队伍的整体优化和优秀人才群体的成长;着眼于形成健康有序的竞争激励机制。同时必须要确保学校国家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博士后流动站以及重大科研课题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并兼顾到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边缘交叉学科。
近两年来,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岗位设置过程中,改变过去用现有人员数或编制数下拨指标的做法,建立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调整办法。
首先,在二级学院、系(所)岗位设置上,我们考虑到各类岗位在学科建设和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将岗位设置为校聘关键岗位、二级学院、系(所)聘重点岗位和一般基础岗位三大类,每一大类岗位原则上又分三至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岗位都是根据不同任务的需要来进行划分。二级学院、系(所)各类岗位设置的定量计算公式为:Ni=N×Mi×ΣAi/ΣΣAi其中Ni:某二级学院、系(所)各类岗位设置总数;Nm:全校教学、科研单位各类岗位总数;Mi:某二级学院、系(所)工作量因素;Mi:某二级学院、系(所)各类学科、专业、课程及招生规模等岗
位权重系数总和;ΣAi:全校各二级学院、系(所)各类学科、专业、课程及招生规模等岗位权重系数累加。
考虑到校聘关键岗位、重点岗位是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校整体工作质量、水平和效益,学校规定,以定性的办法予以适当调整:凡面向全校公共课、基础课的每门主干课程、国家级教学基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责任人岗位以及年进校科研经费在100万以上的重大横向项目专题技术负责人岗位设1—2个校聘关键岗位、2—5个重点岗位;凡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又属国家重点学科及没有博土后流动站的学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设2—5个校聘关键岗位、3—8个重点岗位。全校校聘关键岗位不超过设岗总数的百分之十,重点岗位不超过设岗数的百分之四十。
其次,对党政机关、直附属单位各类工作人员,由于这些部门工作人员工作量难以量化,岗位设置主要是依据核定的编制,按照各部门工作人员工作职责范围,承担工作量、责任大小、工作的复杂程度以及工作创新等因素定性考虑。2001年,我们把机关及直附属单位第一责任人设置为第三层次的校聘关键岗位,这些单位的行政副职设置为重点岗位,其他人员一律设为一般岗位,对机关及直附属单位的“双肩挑”人员,学校允许其回业务单位按岗聘任。全校事业编制各类人员岗位设置以后,我们着手制订各层次岗位上岗条件,同时把上岗条件分为必备条件和选择条件,每一类条件都对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等各项任务提出了质与量的要求,并明确了相应的工作责任。紧接着按照学校可提供用于岗位津贴的分配预算,具体框算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岗位津贴标准。其中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人员岗位津贴最高标准为每年5万元,最低为每年0.5万元,机关、直附属单位工作人员岗位津贴最高标准为每年3.2万元,最低为每年0.4万元。
2.建立“分段核算,打通使用,累计升级”的岗位津贴分配动态运行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岗位津贴的杠杆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励广大教职工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在实施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岗位津贴分配制度的同时,实行岗位动态管理,坚持开展竞争上岗和岗上竞争,积极推行“分段核算、打通使用、累计升级”的岗位津贴分配动态运行机制,给每一个教职工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让人人都知道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上岗,又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可以累计升级,从而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更好更快地创造竞争条件。
分段核算,打通使用,是把教职工的岗位津贴分成基本津贴和业绩津贴两部分,建立业绩点计算力祛。其中,基本津贴占岗位津贴总额的70%,随工资逐月发放;业绩津贴则是按照业绩点计算办法进行核定,打通使用,年底一次性发放,即工作人员业绩突出,不但可以拿走对应岗位津贴中基本津贴的剩余部分,还可以拿走其他人员岗位津贴中的相应份额。相反,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完成不好,其对应岗位津贴中的业绩津贴份额不但拿不回去,还要在下年度降低聘任等级。
累计升级是指工作人员上岗后通过自身努力,在本岗位上创造了突出的工作业绩,其工作业绩点连续两年超过上一层次岗位的所规定的基本业绩点时,其岗位可以升一个层次。
3.以教学、科研工作量为主子,建立岗位津贴定量分配模式。
任何一项改革本身都有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分配制度改革更是如此。我们实施“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岗位津贴分配制度以及推行“分段核算,打通使用,累计升级”的岗位津贴动态分配运行机制,较好地发挥了政策的导向作用,广大教职工努力工作,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争做贡献已化为自觉的行动,大家干劲十足,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教职工也从中得到了实惠。很多二级院、系(所)负责人也由此感到,基层工作较过去好做了,并纷纷要求学校进一步简政放权。学校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在“包”字上做文章。把岗位津贴的分配权下放到各二级单位,建立起按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工作任务按“5311”权重系数切块包干的岗位津贴分配办法,把二级学院、系(所)重点岗位和一般岗位的岗位律贴总额度切块核定到各单位,“5311”权重系数指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相皮工作任务占岗位津贴分配份额的权重值参数,即:教学工作任务占岗位津
贴份额的权重值j为0.5,科研工作任务占岗位津贴份额的权重值k为0.3,学科建设任务占岗位津贴份额的权重值x为0。1,综合管理工作及人员占岗位津贴份额的权重值r为0.1。具体核定办法为:Ti=Tm×(r×Pri+j×Pji+k×Pki+x×Pri)其中Ti:某二级学院、系(所)岗位津贴额度;Tm:学校可提供分配到二级学院、系(所)岗位津贴总额度;Pri、Pji、Pki、Pxi分别为某二级学院、系(所)相应的工作任务占全校相应工作任务的百分比。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建立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工作量计算体系,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大大减轻了繁杂的工作量,同时在网上公布有关计算结果和查询方式,增加了岗位津贴分配工作的透明度。
4.建立与岗位聘任相匹配的聘余人员再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岗位聘任的实施,必然会导致有部分教职工没有岗位。妥善安置这些聘余人员,既是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改革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对聘余人员的安排采取了“离、转、调、培、托、待”等办法进行安置。努力拓宽分流、待聘人员再上岗渠道。两年来,我们共腾出临时岗位223个,新增后勤产业服务岗位57个,培训再就业人员312人次,对外联系调离和进行档案托管人员的人。较好地解决了聘余人员的出路问题,确保了分配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我校分配制度改革的运行效果
1.带来了教职工观念的更新,增强了教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
岗位津贴制度的建立,打破了过去单纯靠晋升职务(职称)熬年头来增加收入的做法,逐渐做到了在什么岗做事就拿什么岗的津贴,这种运行结果,给广大教职工带来了新的观念,增强了竞争意识和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大家认识到拉开岗位分配差距的合理性,切实感受到了“今天不好好干,明天就要站开看”的上岗压力,看到了只要提高自身素质,多创业绩,增加劳动付出,就可以获得应有的报酬。
2.稳定了教师队伍,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
过去,由于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小,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的劳动价值得不到应有体现,加上沿海地区和外资企业高收入的吸引,教师队伍的人才流失时有发生,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更是鞭长莫及。如今,试行岗位潮占制度,广大教师感受到了劳动付出带来的回报,特别是业绩点办法的试行,更是让优秀人才吃了定心丸。近年来,学校没有因为待遇原因调走一名教师,相反,吸引了许多人才来校工作,其中博士62人,教授23人,海外归来人员47人。实践表明,岗位津贴制度的建立,稳定了教师队伍,同时吸引并将继续吸引优秀人才来校工作,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3.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了办学效益的提高
实行岗位津贴制度,教学上出现了“三多一高”,即教师争相要求多安排课程的多了,教师主动要求开新课的多了,教师自觉改进教学方法用双语上课或者利用多媒体手段上课的多了;教学效果普遍有了提高。教师积极性的提高,带来了教风、学风的根本好转,据不完全统计,有很多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达到了530多课时,这相当于一个人承担了1.5个人的工作量。
在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学科建设等方面,岗位津贴更是发挥了双重的激励作用。一是激励广大教师主动承担学科建设任务,主动寻找市场,揽课题,争经费;二是激励广大教师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两年来,学校学科建设、科研工作成绩喜人,有17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的行列,有172位知名教授主动领衔承担一级学科或者二级学科的建设任务;全校年进校科研经费突破了4亿元大关。以学科带头人、知名教授、院士为核心组建的“学科性公司”,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些组建的“学科性公司”已引起了众多新闻媒体及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教育部科技司也正以此为典型进行调研。
第二篇:市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经验材料
市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经验材料
从2000年,××市即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任)制,同时,积极探索推行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加强思想引导,营造舆论促改革
一是调查研究,深入剖析问题。改革之初,我们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市事业单位内部分配状况进行了一次全
面调查研究,对传统分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革的迫切性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形成调研报告,并印发到相关事业单位开展学习讨论,为推行改革作了比较充足的舆论准备。二是树立典型,强化示范带动。对××市人民医院等改革启动较早、成效较好的单位,我们积极帮助他们进一步规范、完善改革,并作为典型对其改革的经验作法与成效进行大力宣传推介,为其它单位推进改革树立样板,清除顾虑。三是宣传政策,形成改革共识。改革之初,主要是配合事业单位改革,大力宣传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精神。2002年,又及时向全市事业单位转发了湘人发[2002]118号关于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文件。还结合实际,出台下发了《××市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促改革
一是成立了专门班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了××市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制定了《××市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解决分配制度改革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二是加强了部门配合。我们制定了《××市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明确了成员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工作职责。相互配合,整体联动,确保了改革的顺利进行。三是落实了改革责任。建立了分管市级领导和主要职能部门领导联点指导制度。由责任人负责联系点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宣传、方案制定、制度落实、社会稳定等工作,层层落实了改革责任和任务。
三、规范管理模式,创新机制促改革
事业单位体系繁杂,数量众多,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分配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行。为此,我们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较好地解决了问题。一是转换经营管理体制,促进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2000年以来,我们通过调查,立足市情,界定职能,理顺关系,撤销了40家事业单位;有效地将90家事业单位合并为31家,由“小而全”变为“少而精”;将56家以生产经营为主、从事中介服务和适宜按市场机制运作的事业单位实行转体,使其退出了事业单位范畴,组建为企业或非企业。通过这次改革,使我们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二是改革经费划拨方式,促进改革实施。对部分事业单位,我们改革以往按人头拨款的方式,变为根据事业单位的职能、工作量等,参照市场行情,确定拨款总额,类似于政府向事业单位采购相关公益服务。这种财政经费拨付方式的改变,有效促进了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观念的转变和分配制度的搞活。三是严格聘用制度,理顺用人关系,促进改革实施。理顺用人关系可以说是搞活分配制度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们在全市大力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在一中实行校长年薪制等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四、抓好跟踪服务,加强调控促改革
一是及时提供具体指导。针对改革过程中发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对口联系,及时掌握,认真研究,及时处理。二是严格控制工资总额。三是妥善调节分配差距。确定工资分配比例,高低不能突破1:5,并在审批方案时,严格把关。四是认真开展监督检查。
第三篇:西南大学考研经验
考研经验
备战考研之初,在论坛上得到了许多帮助,现在写下这篇东西,一为回馈论坛,帮助如我当初一样迷茫的学弟学妹们;二为纪念,纪念我追逐梦想的2013。以下全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拍砖。
一 关于考研时间轴
2013年春节开始备考,历时近一年。
2014年1月4、5号参加了研究生招生考试,报的是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专业。
2月17号查到成绩:政治72,英语二72,教综105,心理学119,总分368。不算高分,但后期出了那么多状况还能考到这个分数我也甚是欣慰,这一年多的努力总算有了收获。3月18号出国家线,315,比去年涨了5分。
3月26号西南出了复试线和复试名单,各科分数线如下图所示,29人进复试,录取18人。很幸运,我初试第五名,心理学单科成绩第三。
4月9、10号参加了复试。
4月21号西大官网迟迟不公布拟录取名单,辗转在研招网上查到拟录取信息。终于尘埃落定。
二 关于备考
有考研的打算是从我大一时入校便有了的,因为高考数学失利,距一本线只差1分,于是名校情结自此埋下。我本专业英语(师范),大三时开始考虑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而我的要求只有两点:一是不考数学,二是不考二外。自然,既能满足我名校情结又能满足这两点要求,还能发挥我专业优势和学校所在地优势的,就只有西大的学科教学(英语)了。关键它还只需要两年,一年读书学习,一年实习找工作,很划算。
我是从13年春节开始备考的。所谓备考,其实也就是大量搜集关于这个学校和这个专业考试的信息,包括:参考书目、历年真题、辅导资料、音频视频、过来人经验、本专业师兄师姐的联系方式。我在电脑里专门建了一个文件夹“关于考研的一切”,然后便将收集起来的真题和资料按专业保存好,还有在论坛上看到的好的过来人经验也复制下来,电脑里一份,手机里一份,复习过程中懈怠了就翻出来看看,说为精神食粮一点也不为过。在这里也谢谢那些写下自己经历的前辈们,使我获益匪浅。
前期准备非常重要,让我知道了自己面对的到底是什么,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关于西大学科英语的初试,我先简单说一下:一共四门——101政治、204英语
二、专业课
一(333教育综合)、专业课二(904心理学基础),政治英语100分满分,两门专业课满分各150分,总分500。两门专业课是西大自主出题,政治和英语是全国统考。Part1.333教育综合 备考
建议:酷考+朱德全的《教育学概论》(+《大纲及指南》作参考)
正式看书是在寒假收假回校后。我找学姐买了就是大纲上指定的几本教材。我的计划是:对照着《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这个我是在论坛下载的电子版,用IPAD看)上面的考点,把指定参考书目在六月份之前过一遍。
我看书的顺序是:中教史→外教史→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一本看完再看下一本。期间就当小说看的,没画线也没做笔记,否则肯定会影响看书速度。把整个参考书目过了一遍之后,我终于对333有了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了它是在说个什么东西。
关于是否有看教材的必要,我补充一点:如果你复习开始得早,看教材还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让你更明白每个理论的来龙去脉,方便理解记忆;如果你是七八月份才开始复习的,那就不用看教材了,狂背酷考解析就可以了。
六月初我买了一套酷考的书。有很多本,我用的最多的是解析和真题。到十一月我差不多能背了有五六遍的样子,后面越背越快,因为重复出现,基本上达到了一出现题目,脑海里就条件反射出现答案。
西大今年的333题目不走寻常路:考的98%都是教育学原理部分的,并且标准答案按照是西大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的《教育学概论》来的,所以提醒各位考西大学科教学的同学,这本书是一定要买的!我当时就没买,所以333不是很高分。不过,大家不能因为14年只考了老朱的这本书就只背这本书了,还是要扎扎实实准备好每个部分。
Part2.904心理学基础 备考
建议:黄希庭的《心理学》(黄灰封面)+自己的背诵笔记
西大的904只考黄老的这一本书,相对于333的那么多内容来说,这一本书就值150分还是非常划算的。
这本书我从4月份开始看的,刚开始看的时候也是像看小说一样,只看不动笔。把书看了两遍之后我知道了这本书大概在说一个什么东西。第三遍开始根据自己的理解勾画重点,然后自己做书上的习题。这一遍又加深了我对此书的理解。
在完成了对这本书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之后,我就开始进行背诵记忆。话说虽然黄老这本书并不大(32开,482页),内容也不算特别多,但是背起来可一点都不比333轻松,其原因就是找不到一本像“酷考”那样替你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全部总结出来,只需要拿着直接背的书。面对这种情况,我只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秉承革命红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开始一章一章地自己总结知识点。
在总结重要知识点的时候,我能参考的资料只有历年真题。西大近4年的904真题,总有30分左右的重复。从历年真题的出题风格和范围,基本上就可以把握复习的重点,所以真题对于备考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对任何一门考试都适用。但我也担心今年万一不再重现真题,反而考一些没出现过的知识点,所以仅有真题远远不够,因此在总结笔记的过程中,我秉持“事无巨细”原则,根据自己的理解,特别注意对于每章重点的总结,而在这一次的考试中考到的知识点,也正好印证了我的猜测——
今年西大的904的题目风格大变,题型变了、考了很多生僻的知识点,很多都是需要自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进行阐述。连往年会重复出现的二三十分的真题都消失了。有很多只重点背了真题的同学就吃亏了。考完成绩出来,大家的904普遍低分,上110的都很少,而往年,120、130的一抓一大把。所以提醒大家,真题很重要,但不能盲目迷信真题,一句话,你永远猜不到出题人的节奏,复习得越仔细越好。
整个总结笔记的过程其实是比较耗时的,先要建立每章内容的框架,方便以后复习时,能够快速地知道一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根据历年真题出现过的考点,以及课后的问题,总结出每章可能会考到的知识点,然后再准备相应问题的答案,答案的内容还不能太长,免得以后背得烦躁。所以整个笔记总结下来,差不多花了我3个月的时间。不过后期的经历证明我这三个月花的物超所值,笔记总结出来之后,就完全抛开了其他所有资料,专心背诵笔记,第五遍第六遍„„心无旁骛,一身轻松。
这里也提醒大家,背书背书,盲目 背肯定是非常非常吃力的,而且也会忘得很快。如果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的记忆,那便会轻松得多。并且记忆一定要有条理,简言之就是先记住干点点,而后再拓展。
Part3.政治 备考
至于政治备考,我没有报任何的班,原因一自己是文科生,政治底子还不错;原因二是听很多过来人 说报的考研班只是图个心里安慰,根本没多大用,还容易和自己的复习计划冲突,耽误复习的时间。不过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批判地去借鉴任何经验贴。
我是在九月中下旬政治大纲出来之后才开始复习的。我买了政治大纲解析(看了一半的时候被偷了„„)和肖秀荣的1000题。先看大纲一节,再对着做1000题相应的章节,我没有直接写在书上,是写在草稿纸上的。只是把做错的题标记出来,方便我之后着重复习错题。1000题我一共做了两遍,后面就在看《风中劲草》。到十二月底的时候,就把市面上所有能见到的《XXX最后几套题》和《XXX20天20题》全买了,十二三块钱一套的样子,疯狂背里面的大题,等到上考场你会发现总有那么几道大题你似曾相识。
Part4.英语二 备考
说到英语,我知道有很多报考这个专业的孩子都是英语专业的,大家千万别以为英语二比英语一相对简单就掉以轻心。今年的英语二就一点都不简单,并且西大还提高了英语的单科线——65.它这一提高,卡掉了很多人,比方说我认识的一个,总分370+,但是英语只考了64分,就被无情地刷掉了。
我的英语备考很简单,前期背单词,我是用的一个叫易呗的软件在背单词,手机、IPAD均可同步,它根据你的设置,把每天需要学习和复习的单词给你列出来,照着背就好,比单词书省事儿。我就是在利用零碎时间记忆单词,整块的时间我用来做英语一的真题。
我八月中旬买了一本丁晓忠的《考研英语历年真题超精解》,个人感觉比黄皮书写得仔细,排版我也很喜欢。里面差不多有十年的真题,我做了一遍。后来又买了蒋军虎的英语二,翻了下感觉讲解很简单,所以我就做了套2013年的了解了下题型分布。英语二我重点看了作文,因为和英语一的看图说话不一样,英语二是写图表作文,自己整理下属于自己的模板应试轻松过。
总之,我的整个考研备考过程中,两门专业课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是最多的,其次是英语,最后才是政治。
Part5.关于前面提到 “状况”
其实这一段太personal了,我都想干脆不写了,但最后还是决定写出来给大家当做反面教材。
我从正式看书开始,一直到十一月,都能保持一个很平稳的状态,每天根据计划按部就班地看书、复习、跑步,偶尔偷懒不想看书就好好放松一天,第二天保持一个愧疚但高昂的心理状态走进自习室,效率更高了。
但是,我一过了十一月中旬,不知道为什么,整个心理状况就开始很不稳定了:每天一进自习室就烦躁,看到书就恶心,周围的人都看书看得如火如荼丧心病狂的,我看不进去就更烦
躁,于是就不在自习室呆着了了。回到住的地方更看不进去,也不想玩,就那么坐着发呆。然后智齿又痛了,脸上开始疯狂长痘,根本不敢照镜子。压抑、无助,无数次想放弃,但马上又自我否定。现在想想那状态真挺恐怖的,有点像个精分。所以,在考研最重要冲刺阶段,我一点书都没看,记忆这东西不巩固的话,之前背得再好,要忘起来非常之快。
反正就这么自我纠结自我拉扯地把黑色十二月过完,要考试了,我害怕得不行。于是又开始逃避要放弃。可是到了考前一天晚上,我又纠结起来,还是去考吧,反正明天是政治,好歹高考文综240+,随便扯总能扯上去的吧,再说交了那么多报名费,我好歹也去看看试卷是什么样子的。最后,我还是去了。考完政治一点感觉都没有,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反正我知道这些大题在那些模拟上基本上都出现过,但是我都没背(„„)。最后得了72分,挺可惜的。
考完政治我就想:英语本来就是我专业,怕什么,考就考!于是我就去考了。但是从考场出来我好难过,不知道是因为下午考试脑袋不清醒还是什么呢,我感觉阅读好难。周围有个女生一交卷子之后就哭了,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觉得难。之前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80分,但是如果我后期还是能保持每天做做英语的真题的话,也不至于才考72分。
第二天上午考333。一看试卷我就呆了,怎么考基本上是教原部分!这些题目我都有印象,但是一个月没碰,具体地准确表述差不多都忘了,但是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想到什么写什么,反正“捡进篮子都是菜(我高中政治老师说的名言)”。最后考了105分,如果后期不掉链子,如果我当初背的是朱德全的那本书的话,估计我的分数还要高些。
下午考904,我就没想放弃了,毕竟上午最难的333我都把试卷写满了。中午我一回到住的地方,就开始看我的笔记,虽然之前背了好几遍,但是最后这一个月又都忘得差不多了,所以还是很心急,我先看了遍笔记里总结的几个重复率高的大题,然后再开始重头把笔记过一遍,可是中午休息的时间太短,我还没来得及好好过一遍就到两点半了。看到试卷时我又惊喜又难过:惊喜的是这些知识点我笔记里面全有!难过的是一个月没看,准确表述我记不清了!就这么,我只能把脑袋里记得的东西全部写上去,最后得了119分,挺遗憾的,如果我后面不出那些岔子,估计能考更高。
考研真的是“剩者为王”,中途放弃的人太多太多。就像是一场马拉松,在起跑线时你觉得谁都看着是信心百倍,似乎谁都比自己厉害,但是慢慢的你会发现,跑着跑着,人越来越少(有的找工作去了,有的吃不了这个苦就放弃了,有的边学边玩了)。当然,也有很厉害的从始至终都匀速前进直到终点的人,我希望你们都是这种人。
三 关于复试
西南的复试分两天,第一天笔试两门:汉语写作和英语教学法,一个上午就考完了。汉语写作是给你一个题目让写800字的文章,今年的题目是“高考英语改革和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大家都写得很快,两个小时足够了。英语教学法就是3道题:一道名词解释,两道简答。复习好了也不难的,两个小时同样绰绰有余。
第二天就是面试。面试过程全英文。今年的面试没有自我介绍,我精心准备了的简历也没派上用场。但还好我够机智,进屋(一个小会议室,对面坐了五位女老师)以后,她问啥问题我都往我准备了的东西上面靠~总之我很快就出来的,先前进去的同学有16分钟的,我可能不到6分钟吧。
大家自信点,把口语练好,复试面试不难的,可能会问到教学法和语言学的东西,会的就照实说,不会的也别瞎编。复试考的不是你答对多少,而是整个气场。对的,气场——口语漂亮、谦虚、大方、诚实、好学,大家慢慢去领悟,先把最难的初试过了再说!
好了,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大家有问题的话就在下面回复,我看到了会回复大家的。
第四篇:分配制度改革
分配制度改革
1.收入分配公平的判断依据应当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社会经济领域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缩小收入差距、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一靠发展,二靠改革。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在发展中解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根本任务。现阶段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判断依据还是要坚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④如果我们实行的分配政策能够迅速发展生产力,那么这样的分配就是公平的,可以说效率就是公平,公平是为了效率。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决定分配。社会的再生产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这四个环节中,如果分配环节扭曲,社会再生产的其他过程也会随之扭曲。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会导致经济增长的成果不断向少数人手里集中,而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收入水平无法随着经济发展而相应提高,甚至可能下降,这样就会导致生产规模与消费规模不对称,有可能发生经济危机,这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病。
2.初次分配应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从正义的角度说,作为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收入初次分配的公平,首先社会要尽可能保证“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使人们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劳动就业。在我国,由于收入差距大,加上法规不健全,劳动者教育和就业的起点就不一样,公平竞争也很难做到;其次要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的依据是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或者是根据劳动者的劳动贡献,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由于对收入分配认识上的偏差或客观条件的制约,还存在诸多不公平的分配现象。如在一些单位仍然不同程度地实行着平均分配,不同岗位劳动者的收入未能充分体现岗位特点和贡献大小;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合同工和正式职工工之间收入分配中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同样的劳动岗位和劳动贡献得到的是不同的收入;由于行业垄断,不同行业劳动者收入差别较大;国有企业中经营者甚至凭借手中的权力使分配过分地向自己倾斜,与普通职工和技术人员的收入差距悬殊。这些都导致了收入分配中事实上的不公平。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⑤作为点睛之笔的“社会主义”应该主要体现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上。而在我国市场经济中,从所有权来看,在国有企业中,劳动者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是虚位的因而是残缺的,他既不能通过“用手投票”约束使用者,也不能“用脚投票”转让所有权,因此资产的收益性对劳动者来讲是不具备或不完整的。在我国目前劳动力总量供给过剩、资本供给短缺的情况下,劳动力在要素市场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尤其是在低端劳动力市场中,以农村转移劳动力为主的非熟练、非技术劳动力的劳动报酬更是被压低到极限,并且缺乏基本的劳动保障,长期处于被资本剥夺的境地。加上我国的工会组织形同虚设,新的《劳动法》现实中很难推行,致使我国的劳动力价格远远低于其价值,更谈不上“按劳分配”。
3.再分配要关注解决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也开始市场化、产业化,市场经济的两极分化使这些问题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低收入人群尤为突出。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我们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这种资源和需求之间的矛盾触发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教育乱收费、医疗乱收费、商品房的价格居高不下等。以“按需分配”为基本原则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尽快地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向广大人民群
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劳动就业、养老、医疗、生育、工伤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会大大增加社会生活的安全感和公平感,这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4.加大伦理建设力度。十七大制定了“提低、扩中、调高、打非”的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原则。“提低、扩中、调高”虽然属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但如果实施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运用遗产税等税收手段调节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这本身对伦理分配有积极的作用。而“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这能有效限制伦理分配中“恶的分配”。通过严格执法,对偷税漏税、侵吞公有财产、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收入依法取缔和惩处,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消除垄断利润,能提升广大群众的公平感。
我国社会目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社会转型期。当前我国社会的道德缺失已经触发并加剧了很多社会问题,如像“三鹿奶粉”折射的食品安全问题、山西“黑砖窑”、“黑煤窑”反映出的劳动安全问题、上海“楼脆脆”代表的豆腐渣工程以及诚信却失、贪污腐败问题等等这样一些令国人颜面丢尽的丑闻。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我国伦理道德建设,形成适应转型时期的新的伦理道德架构。社会转型时期,强势群体的普遍道德感和责任观是解决众多社会问题的一剂良药,大众道德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强势群体道德责任意识的影响。通过伦理道德建设,实施诸如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组织各种对贫困地区和个人捐献、馈赠活动等,不仅能缓解因贫富差别带来的社会矛盾,而且能弘扬爱心和社会文明,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第五篇:分配制度改革
分配制度改革
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基本可以概括为财富的创造与分配的互动过程,财富如何被创造与分配,是社会进步水平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国民收入作为财富“流量”的概念,如何被分配,不仅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体经济效率和社会财富增长。一个分配相对公平、合理的社会,能够激发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热情,并使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反之,则会造成社会利益格局失衡,抑制社会财富的增长潜能,并且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考察我国改革开放28年来的历史进程和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对于深刻把握收入分配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收入分配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起点
我国经济改革发端于农村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普遍推广,城市中国有企业改革也是从恢复奖金和利润留成制度开始探索,直到模仿农村改革普遍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的实质就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或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其核心内容是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关系,形成与集体、企业和个人劳动成果相联系的新型分配关系。分配关系的改革,调动了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扭转了社会供给长期短缺的局面。
分配关系改革最初主要是在“按劳分配”的框架内进行的,其深刻的意义在于否定了平均主义的分配观,肯定了基于劳动贡献大小形成收入差距的合理性。随着市场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机制的主导性作用增强,社会对于收入分配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在肯定“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方式的同时,各种生产要素根据其对产出贡献的大小参与分配也逐渐得到认同。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至此,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分配关系改革和调整的基本方向。
显然,无论按劳分配,还是按要素分配,都以承认“要素”贡献客观上存在差异为前提,并且必然承认由这种差异带来的分配差距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不仅在于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而且相对于过去那种“干多干少一个样”、“贡献大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分配关系而言,更是—种公平。历史已经证明,没有这种新的公平观和分配关系改革,改革前那种普遍相对贫穷的社会状况就难以得到改变,共同富裕就会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然而,由于经济转型期的特殊性以及改革进展的不平衡性,分配领域中事实上一直存在着权力、身份等非生产要素和体制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对新型分配关系的形成产生扭曲作用。收入分配领域“合理的”差距与扭曲的差距交织在一起,从而使收入分配关系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局面。这是当前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面临的严峻挑战。前不久政治局举行专门会议研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纠正分配关系扭曲的格局,从而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高度重视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问题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但由于分配关系尚未根本理顺和完善,收入分配领域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
首先,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已经形成。按国际上通常衡量收入差距的标准,我国基尼系数在2000年就超过了0.40的警戒线,目前已经达到了0.46。并且这种差距扩大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抑制。这不仅仅是有关公平的价值判断问题,即使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需求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时,收入差距扩大将不可避免地造成需求萎缩。其次,收入分配差距拉开的速率非常快。一般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扩大趋势通常是在较长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或显现出来的,往往是若干代际转换之后才表现得比较突出。而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几乎是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迅速拉开的。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1978年到2000年,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由0.16上升到0.32,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由0.21上升到0.35;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由1988年的0.34上升到2000年的0.42。2000年之后,基尼系数的上升势头仍在继续。
第三,分配秩序不规范。一方面,大量的农民工和城镇非正规就业者中,工资水平长期被压低到正常劳动力价值之下,并且经常被拖欠;另一方面,垄断企业职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不仅收入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而且享有高水平的福利和职务消费。此外,一些国有企业在改制中内外勾结低价处置资产,一些企业通过关系或贿赂低价获得国有土地,以及利用内部信息或散布虚假信息炒作股票等,也使得少部分社会成员“一夜暴富”。分配秩序的不规范,直接导致了工资外收入、垄断性收入和非正常收入成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主要部分。第四,居民财产分布差距较大。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住房商品化的推进,城镇居民财产分布差距也迅速扩大。有关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收入最高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比重已经接近50%,收入最低的10%家庭财产总额所占比重约为1%。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财产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尽管财产分布差距是收入差距逐年累积形成的,但财产差距往往会进一步加剧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趋势。近年来,全国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已经是劳动收入(城镇工薪收入和农村经营性收入)增长速度的一倍。
收入分配合理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
在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条件下,由于个人、群体创造财富的能力不同,必然产生一定的收入差距,这是社会正常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如果收入差距过于悬殊,社会大多数成员不能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不仅会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尖锐化,而且也会抑制经济增长。因此,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并不是要消灭差距,而是要有效抑制不合理的差距,缓解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进而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在工业起飞和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形成的。28年前,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平均主义盛行的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激发要素主体创造财富的积极性,通过经济效率的提高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在这一阶段,收入分配合理化的主要内容就是适度拉开分配差距。在早期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变动不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收入差距的拉开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并且也没有引起社会失衡和冲突。随着1990年代经济起飞和体制转轨的加速,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变动加剧,收入差距拉大的速度也逐步加快,相对的贫富分化、差距悬殊问题日益突出,调整分配关系,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的任务
越来越紧迫。自1990年代后期开始,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增加城镇贫困人口收入特别是失业和退休人员的收入,取消农业税和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通过西部开发、振兴东北和中部崛起战略缩小地区差距,等等,总体上维护了转轨时期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今年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收入分配问题表明,在当前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时期,政府将把缓解收入差距扩大趋势,通过改善分配关系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增长质量的提高,作为重要的执政取向,在坚持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将更加重视公平。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收入差距扩大成因较为复杂,只有具体分析才能真正寻求到有效解决途径,而有些方面由于受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阶段约束,可能需要较长时期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一些对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表明,二元社会结构是造成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重要甚至是主要因素。按城乡分别考察获得的数据,基尼系数分别为0.34和0.37,要远低于城乡总体指标。在目前农业GDP比重仅占16%左右的情况下,不可能支撑70%农业人口的收入稳定增长,政府的适当转移支付、消除城乡人口的体制性歧视,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但没有城市化进程的展开和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城乡差距问题仍不能根本解决。而城市化进程显然需要较长时期的经济稳定发展才能完成。当然,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并非完全是发展因素所决定,分配关系的扭曲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政府公共政策取向和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些方面应该成为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的重点领域。
总之,收入分配合理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既要重视现实中分配关系扭曲和差距过大的问题,积极探索改进的办法,也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来空泛议论。必须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条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促进收入分配关系的均衡和合理化,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