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情日记解民忧
“民情日记”解民忧
【主持人王娟同期声】:我身后这一排排漂亮的新居,就是小河镇投资1200万元新建的移民小区,目前南沟里20户棚户区的村民都搬进了新居。
【解说】:43岁的曹可义是山阳县小河口镇街道村南沟组村民,第一个从住了近五年的木棚里搬进了新居,搬进新居他有说不完的高兴。
【村民曹可义同期声】:娃现在上学也方便了,比起在南沟里是好多了。
【解说】:像曹可义一样搬进移民新居的南沟村民有20户,过去他们为了方便孩子上学,相继在沟口依山搭建起了一间间小木棚,一住就是五六年。住在木棚里虽说孩子上学方便了,但很不安全,虽时都有山石滚落,有暴雨洪水袭击。现在说起,村民们依然心有余悸。
【村民任光风同期声】:南沟搭个木棚,我们在沟里娃上学不方便,上学路远在那里搭个木棚,最后下大雨滚石头把我房子砸了娃也打伤了。
【村民曹可义同期声】:搭个木棚住那娃上学是方便但是-1-
不安全,山太近下连阴雨山上经常滚石头,那次下雨滚石头把我的棚棚砸烂了。
【解说】:小河镇党委书记阮班魁在一次民情下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并在随身携带的日记本上写下了:“南沟群众为了孩子上学,在沟里搭建了一座座小木棚蜗居,他们这种重视孩子教育的精神令人感动,但他们居住的环境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作为镇党委书记,将父老乡长期亲置身于这种处境是我工作的失职,我一定要将他们尽快搬迁到安全地带以解决孩子上学问题。”
【解说】:“街道村村民反映小区河堤掉跟,需要修复……”,“袁家沟村民反映,部分高山群众居住条件恶劣需要搬迁……”翻开山阳县小河口镇党委书记阮班魁的工作日记本,里面一条条记载着的都是老百姓需要及时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及灾情查看的感想、脱贫致富的思索、矛盾纠纷的调和„„”在这些反映着干部真情实感和良言佳策的工作日记中,无一不凝结着对群众的牵挂和对工作的思考。
【解说】:在山阳县的各级干部中,像阮班魁这样的日记本只是其中之一,这种详细记载了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和困难的日记本被群众形象地称为“民情日记”。
【解说】:推行“民情日记”是山阳县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帮助农民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引导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情,解民忧、助民富。
【解说】: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农村的现状依然是信息闭塞,思想不够解放,发展理念缺乏科学含量。
【解说】:小河镇街道村街道组村民曹善刚,家庭生活贫困,多年来致富无门,2010年4月镇民政干部张治良在一次下乡时了解了这一情况,便在工作日记上写到:“曹善刚有强烈的致富愿望,但多年来苦于无项目信息、市场信息、无启动资金,正因为如此,他的家庭至今仍处于贫困状态。”
【小河镇民政干部张治良同期声】:在曹善刚屋里,我跟他谈了很长时间,他有很多想法,但是都是因为对市场、技术不了解,也没有资金,所以也就一直实施不了。
【解说】:随后一段时间,张治良找项目、跑资金,2个月后,曹善刚的养鸡场终于建成了。
【小河镇群众曹善刚同期声】:这养鸡场也多亏了镇上干部张治良,项目是他跑的,款也是他担保给贷的,现在我这
养鸡场一年收入2万多块钱,手上也宽裕了,日子也过的像个样子了。
【解说】:“民情日记”为广大农民群众解难题、送服务、送政策,温暖了老百姓的心。同时也成为干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解说】:吴敏,2009级大学生村官,被分配在山阳县十里铺镇寇家沟村,虽然他也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但农村工作对于他这个名牌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来说仍然是一个未知领域。各项政策法规的学习运用无疑成为他更好的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
【大学生村官吴敏同期声】:刚到村上时,对党在农村方针政策不了解,有一次在村上开会,被群众咨询一个惠民政策,当时把我问住了,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后来还是村支书给我解了围,后来,我就用了很时间收集党和政府在农村各项政策、法规,都写在我的工作日记上,并且坚持定期上网了解一些新的政策法规。同时我还把平时和村上几个老干部一块下乡时,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及自己的思考也都记了下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工作起来也慢慢的得心应手了。
【解说】:现在,吴敏已不再是农村工作的门外汉,党在农村各项政策法规的宣传、民事纠纷信访矛盾的调解等农村工作对于他来说已是轻车熟路。至今,他仍然坚持着每天记工作日记的习惯,这些日记是在真实地反映社情民意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工作中的感受和思考。在今年村支部的换届中,吴敏当选为寇家沟村党支部副书记。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同期声】:“民情日记”是联系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纽带。只有做到信息到一线去采集,群众的呼声到一线去倾听,问题到一线去发现,干部的工作推进到一线去检验,干群关系才能融洽。只有干部沉下去,民情记上来,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第二篇:民情日记解民忧3
民情日记解民忧
经济日报 2012-04-29 06:00:23评论(0)条 随时随地看新闻
“今天,丁振辉一家终于用上了电灯,灯光把丁振辉母亲脸上的笑容照得愈发灿烂,我心里也亮堂了许多。”江西省赣州市直机关工委干部董华在“民情日记”中这样写道。
一个多月前,董华在于都县新陂乡板塘村寨下组走访慰问时,发现困难户丁振辉家还没有用上电,他就记在“民情日记”中。后来每次翻开“民情日记”,董华心里总有一块落不下的石头。经过和电力等有关部门联系,董华终于帮丁振辉一家用上了电灯。
在赣州,各级党员干部通过“民情日记”广泛收集民情民意,解决了一大批基层期盼、群众关注的实事、难事,“民情日记”点亮了百姓心灯。
赣州市党员干部记“民情日记”的习惯源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2010年12月,赣州市选派23690名干部,覆盖所有村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每名干部随身携带统一印制的“民情日记”,认真倾听记录群众所思、所想、所需以及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做到一日一记。今年初,随着赣州市“三送”活动实现全覆盖、常态化,每户群众都有干部联系服务,“民情日记”的作用得到了更大发挥。
透过“民情日记”,记者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在赣州南康市大坪乡,干部刘鸿伟撰写的“民情日记”《一次心情沉重的走访》引发了一场爱心接力。日记记录了大坪乡三合村年仅14岁的严金菊因父亲瘫痪而辍学,小金菊用弱小的肩膀挑起了家庭重担的情况。
赣州市党员干部纷纷捐款,民政、教育等部门主动提供救助,赣州市人民医院为小金菊父亲的治疗免去了大部分药费。在众人的帮助下,小金菊得以重返校园。
赣州是革命老区,实现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是全市干部群众最急切的期盼。党员干部的“民情日记”关注的重点始终离不开“脱贫致富”、“振兴发展”等字眼。赣州市农粮局干部周昱仔细调研赣南脐橙产业发展现状后,在《春耕时节到农民有四盼》的日记中写道:“赣州是个农业大市,若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加强农资质量监管,实行全过程质量追溯;要搞好农情测报,通过群发手机短信等方式,指导农民科学防治病虫害;要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稳定农资价格,降低生产成本,直接让利于民。”
“其实我们做的事很多都不难,甚至是举手之劳,但对很多群众来说却是大事。”“三送”干部凌晔说。他在驻上犹县水岩乡横岭村时,在记下“牌坊公路是牌坊等5个组、443
户农户生产生活的惟一出路。受洪灾影响,一直修修停停,车辆和行人无法通行,学生上学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篇民情日记后,和乡干部一起对牌坊公路进行全面修复硬化。两个多月后,长2.9公里、宽3.5米的新牌坊公路顺利通车。
一年多来,赣州市“三送”干部通过“民情日记”收集群众诉求、意见24.06万条,解决基础设施、就业创业、产业发展、危旧房改造等问题12.86万个。透过这些字里行间的家长里短,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拉近。“下乡一个月,胜读十年书”,驻全南县社迳乡“三送”干部张冠军在“民情日记”中写道:“离家远了,但与农民兄弟的心更近了。”
为防止解决问题流于形式,赣州市各级“三送”工作组汇集民情日记,都建立了一套“民情台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坚持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村、乡、县、市逐级上报,分级负责、归口管理、限期解决、责任到人,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截至目前,赣州市共建立“民情台账”24072本。赣州市还开通了民情网,已有2万多名干部在民情网上实名撰写“民情日记”近6万篇。
第三篇:民情日记—察民情 解民忧 促发展
这天下午,我到思林镇可恒村开展民情调研活动。按照原来的工作设想,我要在这里召开个村民代表座谈会,详细了解村情民情,并走访慰问几户贫困群众。
可恒村位于思林镇的东部,与平果县果化镇接壤,可以说是田东县的东大门。可恒村交通便利,邕色二级公路横贯全村。全村共辖两个自然屯五个村民小组,180户,987人,共有耕地面积945亩,其中水田60亩,旱地885亩,林地面积4640亩,属典型的石山村。2007年该村年人均纯收入为1920元。由于石多地少,可恒村群众从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发展经济搞创收,努力增加收入。从该村这几年来发展经济的方向来看,可恒村的优势在养殖和劳务输出方面。比如养猪、养羊和种桑养蚕等,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有钟朝虎、钟朝功、潘永专、钟玉宝等人,而劳务输出也为该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座谈会上,与会的村组干、村民代表等纷纷各抒己见。有的对发展村级经济建言献策,有的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村妇女主任钟玉宝说,村里水利渠道由于水土流失填埋,加上多年失修,排洪十分困难,严重影响群众搞好生产,要求政府出面解决维修。村民代表钟朝虎说,我是个养殖户,从2003年开始在农业厅的引导和扶持下养羊养猪,每年收入相当可观。这几年,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在的养殖场面积已显得太小,最好可以从村里搬到二级公路边扩大经营。村委副支书钟永林说,县里在本村征地拟建思林铝型材加工厂已有很多年了,但工程至今尚未上马,所选厂址仍在“晒太阳”。群众对此心痛不已,纷纷要求政府部门允许群众在原已征的地上搞种植,不白白浪费土地。如果政府允许的话,可以跟群众另签协议,如果政府中途另有用途,可以由政府收回安排,群众不再索取任何补偿费。另一村民反映,发展生态养鱼池养鱼项目绝大部分的养殖户没有什么收效。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缺水源;二是饲料价格高,饲养成本高;三是管理粗放,见效慢。听到群众的心声,我为群众致力发展村级经济和发家致富的精神所感动。在谈到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时,我向他们说了自己的几点想法。一是这次调研回去后,我一定要向县委如实反映这些情况,并密切联系协调有关部门,争取早日解决群众反映的这些问题。二是村组干和中心户要结合村情村况,想方设法找致富项目,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谋发展。三是要加强科技培训,特别是桃树种植和养殖业,要进一步加大种养规模。座谈会开到深夜,群众代表仍不愿离去,还在为如何发展经济搞增收出谋献计。我为他们的精神所鼓舞。第四篇:乡镇书记解民忧办实事民情日记
2014.1..多云
X村走访日记
x年x月x日,春节将近,我和乡里班子成员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落——x村,x村位于x县x乡东面,靠近x,地处山区,包括x个自然村,全村共有x户,x口人,现有耕地面积x余亩,林地x亩,草地x亩。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x余万元,农民纯收入x元,主要以种植苹果为主,而其中又以红富士、红心为主,年产量约x余万斤,另外,小米也远近闻名。
车驶近村口远远看到村支部书记x早已等候在了村口,下车后我们班子成员和x就走访了x、x、x等几个特困户。每到一户,我与他们促膝交谈,详细了解日常食居、医疗保障、家庭收入等基本生活情况,仔细询问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并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日常生活用品,表达乡党委政府的心意。
走访结束后,我们来到来到村部,与村民代表、老党员代表等10多人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x说:“今年村“两委”一班人带领村民埋头苦干,在村庄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村里各项工作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如何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x村跨越式发展,自己现在很着急。眼下,村里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化推进不快,规模经济效益不够明显;二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服务功能不强;三是村民致富渠道不多,增收比较困难;四是村村通工程、变压器扩容、高压线路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相关部门还需协调;五是部分惠农惠民政策如新农合、大病救助等在办理过程中手续繁杂,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不便等。
听到x说了这些问题我很欣慰,因为x的的确确是真心为村里着想,实实在在为村民办事,可是又苦于种种限制,比如资金、政策等问题,这我一一都记在了心里。
在写这篇日记时我深深感觉到,当前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不缺实干苦干的精神,他们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视野不够开阔,发展思路不够清晰,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相对较弱。当下,我们开展大走访活动,就要从全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围绕解决“三农”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协助各村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切实加强换届后村“两委”干部的教育管理,不断提高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能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建设更好适应和促进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五篇:“民情日记”要记民意解民忧
“民情日记”要记民意解民忧
陈 阶邱 阳,http:///Template/article/csr_display.jsp?mid=20081014029680
近年来,许多地方和部门为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工作的针对性,要求干部携带“民情日记”,走进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笔者以为,记“民情日记”重在关注民生,要记民意、解民忧。
“民情日记”作为更好地了解民情、为民办实事的手段之一,应该用来记录“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希望干部做什么”等呼声和建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干部却把“经”念歪了:下村带个“民情日记”本,并不是记群众所关心、想知道的,而是做做样子,敷衍了事。等到上级要检查了,才急忙胡编乱造,而且内容大都不是以民生疾苦为主,而是为自己表功、吹嘘……
记“民情日记”,目的是要求干部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的,重在到群众中去开展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首先,要在思想上、感情上、工作中牢记群众、贴近群众、深入群众,这样群众才愿意跟我们的干部说实话、讲真话,我们的干部也才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其次,要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仔细研究,搞清楚热点为何热、难点为何难,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为作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再者,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及其热切期盼解决的问题,应该做到不回避、不推诿、不敷衍,能办的马上办,需要一定时间、多部门协调解决的形成合力抓紧办,不能办的也要做好解释工作。惟其如此,才能反映民意、赢得民心,才能发挥“民情日记”应有的作用。(中国廉政网——中国纪检监察报,[ 2008-11-10 ])